一厘米社区学习小组成立开篇话题——豆瓣网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9 18:24:00
欢迎来到蚂蚁社区,蚂蚁社区是一个分享生活经验的博客社区。详细了解蚂蚁社区

作者:思践
日期:2007-3-6 14:57:49
只看楼主┊引用 1楼
在蚂蚁社区认识了很多社区研究的朋友,收获很大。和麦田、何田、固若、hilaa一起商量提议我们五个成立一个社区学习小组,周期性地对互联网知名网站和特色网站进行自由、深入的分析点评,最后整合成完整的点评文章在网络上发布,并希望引起有质量的业内讨论。对于小组的名称我们讨论的很久,最终大家一致同意何田提出来的“一厘米社区学习小组”,一厘米是新发芽的小草的长度,同时如果我们的讨论能够为被评论的高山增加一厘米的高度我们也就非常欣慰了。
一厘米的学习小组的流程如下:
第一步:我们会定期选择一个网站,由我们五个人独立做出分析报告(网站也可以申请点评,参见《“一厘米社区学习小组”点评网站申请贴》)
第二步:我们会把相应报告首先公布在社区研究专题,与网友一起讨论
第三步:根据上述讨论结果,我们五个人会进一步讨论,最终形成一份全面的网站分析意见
一厘米社区学习小组的第一个讨论对象我们定为——豆瓣网,我们每人按照自己对豆瓣网的思考和研究先形成文字,然后再经过讨论,结合网友们的讨论,整理成稿,在网络上进行发布。
标签:

没有找到您想要的?请继续往下看,或到这里来 提问 ,7334位蚂蚁专家会及时为您解答。
思践 日期:2007-3-6 15:01:58
引用 2楼
豆瓣的吸星大法
作者:思践
豆瓣网我是05年上的,第一次上留下的一种感觉是——亲切,像去一个老朋友家做客,轻松、自由,你可以自己打开电视随时按遥控器换台,也可以去冰箱自己拿水果吃,甚至还可以用他家的电话和女朋友煲电话粥。当时自己也在做社区,对于豆瓣的内容聚合关联方式非常感兴趣。
豆瓣的内容聚合关联方式人
豆瓣的内容聚合方式很巧妙,我认为它分纵向和横向两个纬度。纵向方面是吸引用户对一个内容深度了解,是以作品为聚合点(书、唱片、影片),以书为例,书的介绍、书的点评、书的论坛等。横向的内容聚合方式是通过tag来聚合,但是豆瓣的tag的应用不那么单纯。针对作品的互动形式有两种,一种是r&r(rank&reputation)方式,访问者直接对作品进行点评,其他人查看该作品资料的时候可以直接看到所有人对该作品的评论,类似留言板方式;另外一种是贴吧模式,一个作品就是一个贴吧,对作品的点评就是一篇帖子,帖子可以有回复,豆瓣采用的是后者。采取后一种方式不仅仅更利于用户互动,还有一个潜在的因素是和豆瓣的另外一条聚合线索密切相关——人的聚合方式
豆瓣里的人
人对豆瓣是一个核心资源,这个资源并不完全在于形成小组和产生ugc,更在于它是一种信息关联的纽带。图书、影视、音乐都是分享性很强的体验性文化产品,因此他人基于对作品的评论对于用户有很大的价值,同时自我对作品的体验也具有强烈的渴求回应的欲望。豆瓣通过作品评论来聚合了内容,通过共同关注作品来关联人群,通过人群对共同主题的探讨形成ugc。豆瓣的小组是它的核心pv来源,小组的活跃程度也决定了豆瓣的发展。这里有一个疑问,豆瓣里有三种社区形态,给予作品影评的贴吧、作品论坛、用户自建兴趣小组。前两者为什么不合并呢?
豆瓣里的脚印
豆瓣非常关注用户的行为,这不仅仅是希望能够更好地把握客户需求提供更好服务,更重要的是豆瓣把用户的行为轨迹看作是一种有价值的资源。豆瓣希望通过用户行为来对用户特性进行预测,并根据这种预测进行服务的推送。豆瓣告诉用户,你的行为越多,我们越能够帮你找到最适合你的个性化内容,包括推荐作品和推荐朋友(小组)。豆瓣不仅仅把这种引导仅仅放在网站上,还通过数据分析进行用户需求匹配的不断优化。豆瓣对于这个方向的执着甚至到了痴迷的地步。豆瓣的野心很大,说的严重点——它想吸走用户的灵魂(这里没有贬义),谁能够拒绝一个总能猜中自己心思的人呢?从另外一个角度来看,豆瓣很清醒地认识到了一个核心——网站如何帮助降低用户的应用成本。从海量信息的类目分类,到信息搜索和检索工具,再到根据用户特性进行精确匹配,豆瓣走到了前面。豆瓣很聪明地吸走了用户的灵魂,并且依此把信息与人、人与人进行了精确的匹配组合。
关于豆瓣的商业
豆瓣的确还不够商业,阿北也不着急商业,在我看来,阿北很清醒地认识到豆瓣的吸星大法还没练到火候。当你拎着一大叠钞票的时候,谁会把灵魂交给你呢?这并不仅仅是因为豆瓣的白鹭栖息会担心受到商业铜臭的侵蚀而丧失用户,更重要的是在于对于文化作品的体验分享,是需要具有一定的纯度的,就算当当作一个豆瓣化社区,那种味道仍然不对。豆瓣要的是用户的纯粹的文化产品的消费体验,豆瓣并不急着给用户提供新的体验,它只要纯粹的灵魂。
hilaa 日期:2007-3-6 15:06:26
引用 3楼
点评“豆瓣”
2005年3月6日,杨勃(阿北)的“豆瓣”开张了。
1、豆瓣的内容
“杨勃的胃口可以说很小也可以说很大。他的理想就是有一天,大家去商店里买东西时,人人都拿着一张列着豆瓣网所推荐商品的清单。他希望豆瓣网成为大家发现交流一切新奇有趣之物的平台,也一直在这么努力做着,和无数豆友们一起努力着。”
但阿北的内容选择导向性、稳健性还是比较强的。
从他起初的“驴踪”到“驴宗”,到后来的“我去”,再到后来“我去”的暂时消隐,从“我的二手转让”的试验和弱化,从“我上”到“九点”,再到“九点”的二级域名,都显示出阿北对豆瓣内容选择的谨慎、坚持和稳健。
阿北选择的是自己真正喜欢的、自己能够成为核心首用用户的、每天能为之钻研16个小时也不累的书、影、乐,以及后来的博客聚合。这个领域,消费者是巨量的,品种也是几百万级的,这正好有他热衷的算法优化的用武之地,也正好是他“科技改变生活”情结的释放空间。如此选择内容的另一个巨大效应就是,对豆瓣的推广起到了相当重要的作用,这是后话。这就是阿北对豆瓣内容选择的导向性。
我比较看好阿北的算法情结。扎扎实实地做网站后台的算法创新,就有可能形成网站最后的区别于人的核心竞争力。目前只是以书影乐博为试验算法的起始,以后算法是可以移植到更多的类别上去的。google和百度不都是因为算法创新而一绝红尘、开创蓝海的吗?
2、豆瓣的功能
豆瓣的界面清新素雅,颇有些小资情调。这也是从阿北自己的口味出发的选择,他喜欢flickr的风格,所以就以核心首用者的身份代用户们选择了这个风格。似乎走出了新闻类或web1.0网站的满页链接的一贯风格。
至于他独树一帜、别出心裁的logo右上化,是否会成为追捧和模仿的对象,是否会部分成为主导设计,则有待观察。
豆瓣的页面下载速度较快,负面体验较少,基本可以说是行云流水吧。
豆瓣的帮助是比较弱化的。似乎阿北觉得用户不需要从帮助中了解如何用豆瓣,他希望用户从试错中就“欣喜地”学会了用豆瓣,他也就如此地揣摩用户的使用习惯,在合适的地方,给用户发现合适的路标。潜移默化、“轻松发现”的豆瓣之旅,对用户是不错的体验。我想,阿北尝试的也许是“模糊拟合”用户的用网习惯。
3、豆瓣的推广
我最感兴趣的,还是豆瓣的推广。
其实豆瓣目前作的只是“此处无声胜有声”的推广,豆瓣是花了最少的钱,“赚取”了最大的知名度、美誉度的典范。甚至在当前媒体总是追捧热点的时代,豆瓣因为这种“马太效应”而倍受滋润。因此,在豆瓣的感谢辞里,特别提到了两类人,媒体业者和it专家们,是他们帮助引爆了豆瓣的流行。
不过,目前的豆瓣更象小家璧玉,而不是大家闺秀。阿北仍然需要开始考虑比较正式、系统的推广了。
4、豆瓣的盈利
大家都在猜测豆瓣的盈利模式或前景。
但豆瓣目前在这方面的考虑和作为都还比较缺位(阿北:我们核心的想法是只要是一个有用的网站、有价值的网站,一定会有办法把价值体现成收入,它的规模足够多一定会找到好的收入模式,在我们不得不考虑这个问题之前,希望已经得到解决了)。
阿北说,豆瓣每年为当当贡献上百万的营收。这种比价购买的图书,因为比价竞争的原因,利润率自然压得足够的低了,待分帐到产业链势力较弱的豆瓣这里,可想而知豆瓣能从当当那里拿到多少钱呢(阿北:大概不到10%)?
相比于当年hao123每个月从百度、tom等网站各拿20多万、多50万的,合计达百万的月收来说,真的是小巫见大巫了,甚至都比不上一个普通的站长。
阿北说,我们的团队人比较多,目前还没有盈利。这方面,显然不是豆瓣的成功之处,没有什么可好奇和分析的了。有时间多花点精力研究过去、现在和将来的盈利大户吧(名单?正在研拟中,敬请期待...)。
现在的评论也的确在部分映证阿北的想法。很多人都看好阿北有如此之好的优质用户资源,也觉得阿北一旦在某些方面有所行动,就可能较轻松地转换为成功的盈利。这种预期本身,就正在形成一种针对未来合作者的谈判能力,在众口皆夸豆瓣用户资源的优质性之氛围下,豆瓣未来的合作者可能会渐趋弱势化。这有点类似宝洁通过大量广告抓住了消费者的心,当大量消费者涌入商店询问或买走大量宝洁产品的时候,商家在宝洁订货时就会急切和弱势化了。
6、豆瓣的管理
“楼房长得快,全靠钱来贷。”一个楼房,一个企业,一个城市,一个国家,要想发展速度上去,都离不开投资规模的上去(投资上去了,再加上有效的外需和内需,三驾马车就能带出好的国民经济增长来)。哈佛大学的校长,一项重要的本事,就是筹资能力要强。
当然,这里说的“资”,并不主要是指“资金”,而是指“资源”。
阿北说,现在最大的问题是人手不够,我们有一个“to do”的清单,应该做的事情很多,团队还比较小,很多事情忙不过来,这是我们不足的地方。
这是许多真正大有抱负的网站最常见的困扰和切肤之痛:资源“饥渴”。
豆瓣的内容基本由用户生产了。但豆瓣的规则、平台和工具,还是得阿北及其团队来生产。
豆瓣的创始人主导色彩较浓。但个人的能量再大,也有精力、经验、偏好等的局限。如何过渡到团队的智慧,是个考验。
何田 日期:2007-3-6 15:30:51
引用 4楼
豆瓣社区资源的商业转化
一.豆瓣积累了什么社区资源
豆瓣积累了什么社区资源呢?我们可以看到以下几点:
1.              对会员的影响力
2.              会员间接资源及会员间的丰富关系
3.              流量
4.              优质评论
这四点,除了第4点不一定每个社区都具备外,为大部分成功社区所拥有。
二.社区资源商业转化的可能角度
先不论douban的经营倾向,只发散性地讨论现有资源转化为商业利益的可能角度。
1.对会员的影响力
douban对会员的影响力,可能用于以下环节:
1) 发行全国通行的购书优惠卡。与各地地面书店合作,发行购书优惠卡,会员可以凭卡到指定书店消费,获得优惠。盈利方式有两种选择,一种是向会员出售卡,获取售卡收入,一种是与地面店进行销售分成。条件成熟时,还可以发展成会员在豆瓣订货,自行到书店取书。
2) 建立读书俱乐部。Douban有能力组织具有较强评论能力和影响力的人,对特定书进行评点,再通过网络、电视等手段,将某些图书的销售额急剧放大。Douban可以与出版商一起操作,而不局限于对现成图书的分销,实际上从出版策划就开始介入,这样可以获得相当可观的利润。
3) 支持厂家,例如出版商,进行市场调查、市场测试。出版商通过其他途径进行调研、测试的成本应该是比较高的,在线操作可以很大程度降低成本和提高效率,douban集中的各领域读者是调研、市场测试的好对象。这个方面,douban可以通过专人与出版社联络,也可以外包给相关企业,douban不仅可以提供市场调研、市场空间的服务,还可以自行组织市场调研,将报告出售给出版商和书店。
2.会员间接资源和会员间的丰富关系
在http://blog.donews.com/hetiantian/archive/2006/11/22/1083308.aspx我们谈到,“用户的相互服务、互相交易有着无穷可能性,长尾短尾多得是,整体吸引力也远非网站提供的若干服务所能比拟。这就最大限度调动了用户的资源。”
对于douban,举两个例子:
1)交易平台
在http://blog.donews.com/hetiantian/archive/2006/11/02/1071015.aspx我们谈到了社区的三种常见商业模式,其中平台模式的核心就是让会员投入资源,充分利用每个会员背后的潜在社会资源、智力资源。
这方面的典范是amazon,围绕商品,不但有新书供应商,也有旧书转让者(含专门的旧书书店),交易平台可以收取商品上架服务费和从交易中抽佣。
前些时候,我在www.maayee.com还发现了一种新的利用会员资源的途径,会员做宣传和服务,所有的商品、物流由网站负责,这个新站叫偶得书窝www.ourbookhut.com。
2)商业性服务圈子
douban有很多圈子,不过由于缺乏敏思博客那样的控制,过去这些圈子发育得并不好,这个且不论,我们只论圈子的商业性应用。
也许可以建立一种新形态的圈子,这种圈子带商业目的,douban可以从圈子受益人中获得收入。Douban积累了很多商业性服务的潜在客户,例如外语培训、出国咨询、市场营销咨询,只要提供合适的平台,有机会助人助己。
3.流量
流量有无穷的利用可能性,例如广告,例如商业合作。
Douban最强悍的是对流量的细分能力,可以将访问者所关注的图书视为一级tag,将这些图书所归属的专题或分类视为二级tag,对流量进行高度精细的自动化区分。其细分能力可以远超过一般的广告匹配。被细分的流量无论是用于广告,还是用于外部商业合作,都是很有价值的。
圈子,如果利用好,也可以是一种流量细分手段。不过很显然豆瓣对于圈子的经营并没有很好的规划,骨干圈子聚拢的流量并没有很强的细分商业价值。
4.优质评论
douban是一个生产精神产品优质评论的工厂,这些评论有以下的应用可能:
1)影响会员购买行为
Douban目前通过评论使会员产生购买意向,再借助领克特网络营销联盟从当当、卓越获得销售提成。
这一领域还有发展空间。
2)销售读者评论
例如做成API服务,让其他网络书店直接引用;又例如传给地面书店,让他们跟会员服务结合,做进新书推荐邮件。这种利润可能比较微小,主要是扩大影响力。
三.选择哪个角度
无论是上面提到的几个角度,还是其他未提到的角度,发散性想象是容易的,更困难也更重要的是做减法:选择焦点,围绕焦点强化资源。
在blog《我心目中的商业化社区》里,我们谈到理想的商业化社区拥有规模化经济结构的特征。从这个角度,我认为发行全国通行的购书优惠卡、读书俱乐部、交易平台最有空间:
1. 全国通行的购书优惠卡,目前是空白,市场有需求,可以成为整合出版渠道资源的一个重要手段。而且,购书优惠卡还可以进一步延伸为音像优惠卡、XX优惠卡,市场空间难以想象。
2. 读书俱乐部,以douban的会员资源和媒体资源,有机会成为超级畅销书的玩家,这里的利润空间和持续发展空间是巨大的;
3. 交易平台,在图书等特定领域,豆瓣比淘宝、拍拍、孔夫子等有更多的资源,可以做一方诸侯。
麦田 日期:2007-3-6 15:37:50
引用 5楼
豆瓣的真相
作者:麦田
一、研究原因
05年10月,当时豆瓣网上线半年左右,我还在天涯社区负责产品方面的工作。有一次,在和某家著名VC的投资经理沟通时,我们谈到天涯的潜在竞争对手。我告诉他不是mop,而是豆瓣。他对我的答案略感吃惊。
我从不认为mop是天涯的竞争对手――去年我是天涯员工的时候,我这么说;现在我不是天涯的员工,我还是这么说。业界,尤其是媒体界对mop的估计,几乎从来没有用数字说话,远远过于乐观。事实上,Mop这个网站,在陈一舟没有收购之前,只相当于天涯主版的两、三个版面,(参考我在去年5月的文章《Mop的一些数据分析》),而天涯仅主版就有50多个版面;在陈一舟收购之后的mop,怎么说呢?呵呵,今天天气呵呵呵。
但豆瓣,虽然在05年10月刚刚上线半年,其流量远远不能和天涯相比,但不过我当时作为天涯员工,就已经把它视为最主要竞争对手。由此可见我对豆瓣一直非常关注。07年1月,在后来业界广泛流传的《谢文、keso、麦田新年对话:社区2007》一文中,我依旧对豆瓣看好,但同时我认为豆瓣存在“结构性”的问题。
关于这个问题,去年我写的《豆瓣的力量》和《社区:规模及“体用合一”》都有所涉及。事实上,我写这些文章,都在试图解释一个现象:为什么豆瓣在05年增长那么迅速,而06年增长那么平缓?而我把这归结于豆瓣自身的“结构”问题。
但老实说,这个答案只给出了部分解释。我内心总认为还有别的原因造就了豆瓣05年和06年的反差。但那又是什么呢?
在“社区研究”新任主持人思践的建议下,社区研究的五位主持人何田、固若GinTonic、思践、hilaa和我成立了一个研究小组,定期发表一份五人研究报告,每期报告会从多个角度,分析同一个网站,以此希望以务实、细节的态度,对中文互联网网站社区运营经验进行分析、总结和提炼,为业界朋友实务操作提供参考。
作为这个研究小组的第一期报告,我们选定的研究对象是豆瓣网。
昨天,在完成这个研究作业的过程中,我又仔细分析了豆瓣。没想到,曾经长期困扰我的豆瓣“05年快速增长和06年平稳增长”之谜,让我自己给解开了。或者说,也许我看到了豆瓣的真相。
二、豆瓣的流量和服务
先说豆瓣的流量。从alexa曲线上,再根据我的经验,豆瓣现在每日独立IP可能在20万左右,PV在150万左右。也许有人会觉得这个流量不大,但作为一个才做了两年的网站,豆瓣的流量实际上相当不错――因为它不是来源于“买”的流量,而都是豆瓣服务所带来的“货真价实”的流量。
再说豆瓣的服务。简要将豆瓣的服务构成概况如下表:
服务类别
独创特色服务
社区服务
SNS服务
衍生服务
项目
读书/音乐/电影
小组(group)
友邻
九点
在上述项目中,豆瓣的“独创特色服务”最为重要,它是豆瓣之所以为豆瓣的关键服务。那么,用户是如何使用豆瓣的“独创特色服务”的呢?对于这个问题,我问过周围一些人,大家基本上都是这样的:我看了一本书(电影/音乐),或者我想买一本书(电影/音乐),我就会去豆瓣上看一看。
这些朋友的回答,和我自己对豆瓣的使用情况完全一致。此外,由于我本人多年的网络经验恰好在“读书”相关社区,我对网络上“读书人”群体比较了解,这也使得我相信,多数网络“读书人”就是这么使用豆瓣的特色服务。
现在有很多业界的朋友认为豆瓣的特色服务做的好,特别是“算法”和“用户行为分析”这两个方面。但我恰恰不同意这种观点:一方面,我也认为豆瓣在“算法”和“用户行为分析”做了很多创新,做的相当不错;另一方面,我认为他们在做这方面的工作时候,忽略了“互动”这个更关键因素。简而言之,对于产品设计,我从来都认为――“算法”做的好,不如“互动”做的好。
大家也许不同意我的产品设计观点。没关系,我的重点其实是想说,根据我的经验,目前豆瓣的“读书音乐电影”特色服务产品设计,应该不能支撑目前150万pv的流量。
三、豆瓣的小组(group)
豆瓣的流量,我分析,大多数可能来源于――“小组”(group)。
先简单说说豆瓣小组的情况。目前豆瓣全部小组的总数是25851个,小组的订阅人数分布如下:
订阅人数
小组个数
合计
1000人以上
240
240
500-1000人
310
550
200-500人
665
1215
100-200人
735
1950
50-100人
885
2835
20-50人
1920
4755
10-20人
1680
6435
5-10人
3810
10245
3-5人
4150
14395
2人
4295
18690
1人
7161
25851
对于上述分布,奇迹笔记的xba网友有非常精辟的论述。在其文《豆瓣的小组,也不是长尾分布》中,他谈到:“我把15人以下的小组,共19000多小组,的总人数全加了一遍,总共只有6万多人(次)。而如果我们把前500个小组(人数500以上的)的小组总人数相加已经到了60多万。这是一个比28分布还陡峭的曲线,后80%的小组,只是前2%(还不是百分之20%)的小组人数的1/10。如果算前20%小组的话,估计能达到总人数的99%”
那么,豆瓣“头部”的小组到底有多“强大”呢?我昨天把豆瓣排名第一的“爱看电影”小组分析了一下:该组创建时间差不多700天,总发主贴6500多,基本可以看作每天主贴10篇。我又统计了最新200篇更新主贴和中间的200篇主贴,发现“爱看电影”的用户回复率相当高,最新200篇回复率是30,而中间200篇回复率是20。
对我来说,这是一个重要的发现,数据让我豁然开朗:豆瓣的一个“强大”的组,已经可以媲美大型社区的一个版块的流量――比如“爱看电影”的发贴回复合计,应该已经达到天涯主版中的“影视评论”的1/5。
而这,仅仅是豆瓣的一个组!
由于我非常了解天涯的流量。因此,通过“爱看电影”这个小组,我从天涯的流量反推估算出豆瓣小组的流量,再比较豆瓣总流量的150pv。我的推论是:豆瓣这150万pv的流量,大量来源于group。而具体流量数据,我估计豆瓣小组有100万左右pv,即豆瓣小组的流量占据全站70%以上――并且,这部分流量严格遵循传统的28原则,主要由25000多个小组中“头部”的240个小组贡献。(订阅人数过1000人的小组)。
需要特别说明的是,豆瓣的小组,整体上看和阅读/电影/音乐关系不大,而是一个“文化生活”全方面的小组。比如,讨论美食,化妆话题等等,都是热门小组。而豆瓣小组讨论,其实和任何贴吧或bbs都无区别――大致围绕着某个主题,闲聊。
四、谁在上豆瓣
关于这个问题,豆瓣曾经做过一次调查,其调查结果揭示出两点:
1.豆瓣80%的用户在26岁以下,90%的用户在30岁以下――这意味着豆瓣用户比中文互联网用户平均水平更年轻
2.豆瓣用户50%是学生,23%是公司职员,从中可以看出豆瓣的用户学历普遍水平,远远高于中文互联网用户平均水平
结论:年轻、高学历用户是豆瓣的主要用户
五、豆瓣的真相
如果百度贴吧的流量占据百度全站的70%,我们还会认为百度是一个“搜索网站”吗?豆瓣亦是如此。事实上,豆瓣其实和图书关系不大,用户行为使得豆瓣实际上成为了一个group为主的社区网站。通俗点说,豆瓣就是贴吧,只是用户平均学历更高。
而这就完全能解释豆瓣“05年快速成长VS.06年平稳增长”之谜。在05年,阿北反复考虑精心设计各种算法,而推出的“读书音乐电影”等等特色服务,对于网民来说,起到的作用并不是服务本身多么有用,而是服务所透露的“高雅格调”。这种高雅格调,尤其吸引年轻的大学生――想想我们自己年轻的时候吧,越是没有钱,不越是讲究高雅小资吗?因此,05年,豆瓣成为年轻大学生的“时尚”,而大学生群体具有高强度的口碑传播力,所以豆瓣快速发展。大学生和业界,是05年豆瓣发展的主要推动力。
但大学生们到了豆瓣,如上,开始扎堆,闲聊。不需要多少产品设计,有个group就成,阿北的各种“算法”其实早就不是他们的重点。而阿北呢,还在继续优化他的产品,对各种算法予以精心考虑。在豆瓣上,用户需要的,和阿北给予的,产生了背离。同样在这个时候,05年的“时尚”也褪去了,产品推动力又出不来(因为用户压根没怎么使用豆瓣的产品―除了group),豆瓣找不到下一个推动力,因此06年的豆瓣发展平缓。
如同木子美拯救了blogcn和blogchina;如同竹影青瞳拯救了天涯;如同超女拯救了百度贴吧;如同徐静蕾拯救了新浪博客;如同张钰拯救了优酷;如同每一个伟大的网站背后都有一个女人。同样的,蛰伏的豆瓣也在等待它背后的那个女人,而不是在等待――阿北的算法。
无论是否高低学历,年轻的中文网络用户在目标网站上都只做了一件事――扎堆、闲聊。从天涯,到百度,到豆瓣,中国网民在任何一个交互网站上,都做着同一件事――扎堆、闲聊。
这是最后的真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