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计数字与群众的感受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8 05:11:47

裴智勇 《 人民日报 》( 2009年3月25日   13 版)

统计数字与群众的感受(周三观察)

      □群众感受有时更接近真相、真理,不能简单地把统计数字作为衡量工作好坏的标准,更不能作为“唯一”标准

  “不能满足于从统计数字上看审判的质量效率,更要从群众的感受来认识审判的质量效率。”近日,司法机关的一位领导在会议上说。在越来越重视数字化管理的年代,这句话好似醍醐灌顶,一语惊醒“梦中人”。

  数字化管理是司法职业化的基础工作。在今年两会上,两高的报告披露了大量数据,譬如,全国各级法院受理案件、审结案件的数量,检察机关提起公诉的人数、批捕人数、职务犯罪立案侦查人数。借助这些统计数据,司法机关可以让代表委员对司法有个直观的了解。

  然而,统计数字与群众真实感受是有差距的。其缘由大致有二:其一,统计数字可能失真。由于主客观因素,统计的数字与实际情况有出入。其二,统计数字不能概括工作的实际效果,冰冷的数字不能代替鲜活的感受。

  相比数字化管理,把群众呼声作为第一信号,把群众需要作为第一选择,把群众满意作为第一标准,更是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就统计数据和群众感受的获取看,了解群众感受其实更容易些。现代政府机构采用层级管理,统计数字“出炉”,从下至上要过无数关口。领导干部把握群众的感受,倒不需要这么曲折:翻开报纸、打开电视、一上互联网,群众所想所盼跃然眼前。扑下身子,走近基层,接触上访人,群众疾苦一目了然。

  当然,体认群众感受,有时也很难,需要有批评和自我批评的精神。群众的话有时很难听,群众的意见有时很尖锐。尊重群众,不怕批评,是我们党的光荣传统。1941年6月3日,陕甘宁边区突起大风暴雨,延川县代县长李彩云不幸触电身亡,一位农民的驴也被雷电击死了。这位农民逢人就说:“老天爷不开眼,为什么不劈死毛泽东?”边区公安局把他抓了起来,毛主席却要求放人。经过了解,边区农民因负担过重有意见。毛主席下令将公粮20万担减至16万担。群众利益保证了,边区渐渐发展壮大。这个例子说明,群众意见越是直接,越能反映问题。领导干部多听听这样的意见,判断可能更准确,决策可能更科学。

  反思“躲猫猫”等事件,我们发现当事官员的判断与群众感受的距离如此之大。这警示我们:群众感受有时更接近真相、真理,可以用统计来提高管理的效率,却不能把它简单地作为衡量工作好坏的标准,更不能作为“唯一”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