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锡田先生传(小说连载)四、从碧山书院到碧口小学堂 - 静坐自思 - 静坐自思 - 和讯博...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9 00:55:37

四.从碧山书院到碧口小学堂

 

     初入学堂鸟入林  诗书礼义修其身

     军阀混战多事秋  莘莘学子熬五更

 

    一九三二年春,学松的姐姐学芹出嫁到碧口中街何家。何家公公何少先是个善良厚道的草药医生,在碧口四周几十里也小有名气,特别是对跌打损伤、疮痈等外科疾病的治疗有独到之处,人称“何神仙”丈夫何文卿是读书人,聪明英俊,书法绘画在碧口一带是首屈一指。结婚那天学松和其他送亲的人一起,送姐姐到何家。和学松同坐一桌酒席的有街镇罗成九、干事李永和、碧口书院学生刘绍龄等有社会影响的人物。席间,学松见他们一个个说话酸里酸气,想发作又觉不便,只得压住性子。但他又觉得不服气,便将桌上的菜盘拉到自己跟前,大筷子夹菜,大口大口的满杯喝酒,大大咧咧地不理不睬任何人。几杯酒下肚,晕晕糊糊中听见他们谈论说清秀才张远村老先生在碧山书院授课时对“朱子家训”的批注是:“勤俭持家,安份守己固然重要,乃平庸之辈,大丈夫志在四方,要敢作敢当,有所作为而名扬四海......”这正是自己读这本书时曾有过的一些想法,只是自己说不透彻,表达不出自己的想法罢了,如今听有名望的人也有这等批语,似有很多感触,想答讪细问,又不愿自作低下地去答言,便更赌气喝酒,席还未散,他先醉倒了。

   学芹和学松姐弟俩从小就很和得来,何家全家人又都厚道可亲,乐于助人。学松在姐夫的建议下积极争取,姐姐、姐夫极力相助,学松由私塾转入碧山书院读书。当时的碧山书院,对上呈报是碧口小学堂,设在碧口城皇庙内,与学松姐夫家只有一条巷道之隔。学松从小吃惯了姐姐做的饭,对姐夫何文卿又十分敬重,姐夫写字画画他常在一旁铺纸磨墨,除上学外,他整天都在姐夫家里,哪里还想到回三伯家。后干脆以上学近便为理由,吃住固定在了姐夫家里,姐夫的勤奋好学、待人礼貌、尊老爱幼的品德对学松一生影响很大。

   碧山书院是清秀才张远村任校长,他文武兼优,厌恶军阀混战,立志保一方平安,育一方英才,却在治学上很守旧。按规定小学堂要使用统一课本,可他坚持沿用旧书,仍以朱熹撰《四书章句集注》一书为教本,只加设了算术课和修身课,而修身课也是《三纲五常》为规范。学松进了碧山书院后对所学课程仍无兴趣,照常厌学。而对算术课他却喜爱,不但学了课本内的全部内容,还经常到老师那里去学些课本外的内容。总算他有了爱学的正经课程了,他姐夫因势利导,从算术、画画、习字等入手提高其学习兴趣,由于在全班中,他的算术、书法、图画等都是第一,在古文、修身方面也就不甘落后,各门功课也就有了齐头并进的起步,学习上也比以前更勤奋了,由厌学变成了勤学。

   就在学松努力求学的一九三一年秋,鲁大昌部何处带一团人从陇西换防陇南,人称何处团的这一团人过武都时杀了鲁大昌的心腹王佑邦,伙并了王佑邦的部下,又打垮了驻防文县城关的何济民团,以及驻防中寨的蓝天兴这两股土匪队伍。鲁大昌闻之痛极,咬牙切齿的大骂何处,但又鞭长莫及,无可奈何,只得停止了对何处部的粮饷供给。一路杀来的何处团来到碧口,原驻防碧口的川军闻风主动退回了四川。碧口的百姓人人提心吊胆,不知打了这么多胜仗,眼下又被停了粮饷供给的何处团要如何祸害百姓。学松等学子哪里还能安心读书,在校长张远村的教导之下,时刻准备着应付何处团的横行。事情却出乎百姓所料,何处的部队不但没有祸害百姓,还有意支持贫苦农民向地方列强抗租抗税,他们虽也派粮派款,但都有礼有节。他们高唱“打倒列强除军阀”的歌曲,还到处张贴、“打倒土豪劣绅!”“打倒贪官污吏!”的标语。碧口人还从没见过这样好的队伍,很多青年都参加了何处的部队。时值中共红四方面军进驻了四川通(通江)南(南江)巴(巴中)地区,碧口人当然不会一点风声都听不到。何处部也在碧口加紧操练,厉兵秣马,两股部队驻地拉近,口号一致,人们都在想这世道要有个大变化了。学松等人看到这些,虽然理解不深不透,但敬佩何处,拥护他的部队是无疑的,如果不是年幼也就加入了何处的部队。当时的碧口啊,真有“山雨欲来风满楼”的架势。

  何处部在碧口不足半年时间,中央军胡宗南属下的独立旅──丁德隆部驻防了碧口。这个小小的集镇有两个部队驻防,人人都不放心这地方上的安宁。开始双方面都还和好,时间不长,即一九三二年三月,丁德隆乘何处不备,将何处拘捕,立即解送给了鲁大昌,何处被鲁杀害。何处已有五个多将近六个营的兵力,分别驻防在武都、临江、文县城关、中寨、碧口和中庙等地,皆由丁、鲁二人收编。人们对丁德隆怎么能没看法,对他的部队驻防碧口又如何能放心呢!可这人称丁旅长的丁德隆却没有祸害百姓,他以碧口认为当时甘肃四大镇之一,商业虽很繁荣,而街道狭窄,文化教育十分落后。与一个近万人口,遐迩闻名的陇南重镇极不相称。于是,丁德隆与当地士绅协商后,立即抽调本部刘勤、兰公彦二人配合当地有名望且公益观念较强的人士韩定山、许玉如、范子华、谭义臣、董善卿等七人组成“陇南兵工建设委员会”,负责扩展街道和建“碧山公园”。并要在碧山公园内建设一所全新的碧口小学校。

   工程设计由丁德隆亲自主持,总体规划是:将现有的约四米宽的街道拓宽到九米,街后下段本来就有后街,上段修一条马路与后街接通供骡马行走,街道下端按现有的分叉的北面修一条短街抵后街,南面至碧山沟流出的小河,再向北分一条街抵后马路,从后马路向碧山沟口续建一条新街。

街背后一座山,像两腿微伸仰卧的巨人,它的山脚现直抵碧口街,扩建街道和新建后马路后,山脚就只能抵达后马路了,就利用这座山和这山下腹地那一片微斜而宽阔的山坡建成公园。木料和石料的采运及土方的挖掘和平整腹地,均由兵工承担,技工从外地聘入,经费征集庙产和公产,也有自愿捐助者。这项工程从当年秋季开工到次年冬天全部竣工,历时十五个月。

   街道的拓宽,后马路的修建和建新街都按设计完成了,街道两边的房屋进深都变浅了些,虽然也有部分人有些抵触,必竟无济于事。何况有丁旅长的命令,钉子户的房拆迁了不算,还被罚款或坐牢,碧口街的面貌完全变了个样。

   竣工后的碧山公园和碧口小学更为壮观,街背后象巨人的这座山伸出两腿成“A”字形,自然形成一道斜下的低谷,铺设了一条由一色青石板的三台连接的石级路直抵它的胯间,石级路的底端两侧各建有平台一座,两侧平台顶端用石灰混合料铸成拱形连接,上写“碧山公园”四个涂红大字,这自然是公园的入口。

   巨人的两腿,大小长短和形状基本一致,因此两边构件设施基本上一模一样。正胯间两旁各建一四角亭,由四根红木柱支撑飞檐,四周檐以红、黄、绿三色间用作为檐饰,亭内中心置以圆形石桌,亭四周环以木栏,内镶坐板,以供游人息憩。亭外小径曲栏夹道直至膝部。膝上用栅栏围成一对遥相对视的露天平台,设石桌、石凳供游人品茶奕棋。两腿之上,两亭和两台隔壑对峙,游人语音可闻,形貌可见。

   石级路两旁至亭台底座为一片高四米斜上土坡,原来保留的和后来新栽种的桐、槐和白杨等树木,亭栏竣工后有不少树木成为她的绿色屏障。盛夏之际,轻风树影置人于惬意之中,中秋佳节登临此地观赏东山日出,令人心旷神怡。石级路的顶端,利用地形修筑了高一点五米,宽二米呈“U”字形的花台,种植各种大丽花。花台左右铺两条石级小径,供来往行人择道上下。小径间平出两台长方形地段,下台对称的种植两株千年矮,状如蘑菇,色如青黛。上台建有鱼池一方,各色游鱼嬉戏其间。池的中央竖起一座由钟乳石砌成的假山,假山空隙和孔洞中种植藤蔓植物,交互生长,丛丛吐翠,点点洒花,生机盎然。

   攀上石级小径,即进入学校地带,一堵高一米,长八米空格砖墙接连左右石级径口,正中一条长六米的平整路面直达校门,道旁布满三角形或方形花圃,芍药、牡丹、月季和各种菊花,争芳斗妍。校门檐下横以长形校牌,上书“文县碧口完全小学校”,校门左右及周围环以高三米赭色院墙,与公园隔离,以保证教学的安静。校门内两角处依墙而建两排耳房,为教职员工宿舍。与校门相对,一座宏伟的大礼堂拔地而起,系砖墙瓦顶,红添大门两侧有一蓝底白色浮字对联:“碧山巍峨景关秦陇千重锁,白水汹涌冲破江河万里涛”横额为“中山堂”三个隶书大字,均为丁德隆撰写。会堂内齐崭崭新木制靠椅,可供数百人开会使用。中山堂两旁为学校主体建筑,接连建起教室九幢,每幢均两大间,夹中山堂直抵山的胸脯。每间教室内的课桌、课凳均以黄添涂面,窗明几净,整齐舒畅。教室门台上均置有陶制花盆,花卉不一,姿色各异。中山堂背部两角墙根植有古柏、枇杷树各一株,均高三米许,左右分立,新围以方形花台。与中山堂对峙,同教室相接处,是一座两层六大间的“图书楼”由楼栏围起一道走廊,上下门窗取一式装配,涂一色油添。右侧教室的背面是宽阔的操场,为长方形,占地约二十亩,场地边缘均植以端直的白杨,场内有篮球场、排球场。单杠、双杠、木马、秋千、溜溜板等运动设施分布于树旁。场地后墙边缘正中处建起一座讲演台,以两用设计构建,前为宽阔亮台,两根大红添柱子挺立台口;后为化妆室,可供开大会和各剧种演出。场地前墙边缘与讲台遥遥相对耸起一座六角“纪念亭”,底坐用青砖砌成,四周以木框环栏,顶部边缘均以套格花纹浮雕缀饰,亭中竖起一座由三面乳白石板镶嵌其上的“纪念碑”碑文由国学大师韩定山先生撰写,记载了兴建公园、学校的发起、修建经过、捐助者名单以及表彰在一些修建过程中“出大力”、“献良策”的人士。

   左侧教室背面为大片斜坡地,平整为梯田,作各种建筑的基地,上台略低于教室,以三合土构筑为网球场,三面堵以铁丝网,四面密植长绿树。网球场前墙有一棵原生的高十米的皂角树,树之前后各建起六角亭一座,后亭近临网球场,供观赏球赛和休憩,前亭为一般老年人茶话的佳境。

   斜坡的中台和底台均为鸟兽的饲养场所,中台有鸟亭两处,其内由板墙分隔多间,养着锦鸡、八哥、画眉、黄莺和花斑鸠等禽类;底台为兽类饲养栏,其一长方形兽栏仍隔为数间,分养雌雄狼一对,狐狸四只、另一兽栏用青砖铁栏构建,饲养着一只体重三百公斤的老熊。熊舍旁顶端,即公园边缘的土崖高地,数年后又建起了“抗日楼”耸立着,登楼可俯瞰碧口全镇和悠悠东流的白龙江。登上斜对岸的“南山寺”,远望这依山势层叠而上的建筑群,楼台亭阁在绿树丛中掩映真个是碧口的绮丽,半为天工半为人。

   由于丁德隆在碧口的政绩显著,加之他的队伍纪律严明,公买公卖,百姓对他颇有好感。他又在碧口禁赌博、禁鸦片、禁卖淫宿娼和严惩偷盗行窃之徒。碧口街上社会治安良好,秩序井然,土匪匿迹,市场繁荣,物价稳定,人民安居乐业,人们对丁旅长敬若神明。学松等青少年在这盛世难逢之际,发奋读书,立志报国。可人们哪里知道,丁德隆驻防碧口的主要任务是阻止进入川北的红四方面军北上入甘。更不知道丁德隆、鲁大昌合伙杀害何处,是因为何处与共产党有联系。何处的所作所为是共产党直接策动和领导的一次兵运活动,这次兵运活动的目的是接应川北红四方面军北上,建立陕、甘、川革命根据地。

   碧山书院于一九三四春迁入公园内新建成的小学校内,名符其实地成了碧口完全小学校,共六个年级,附设一个幼稚班。初小一至四年级,高小五至六年级。聘了思想开明,学识渊博、国学功底深的韩定山任校长,开设了规范化的课程,不但课本从上海商务印书馆定购,还购进了“二十四史”、“船山遗书”、“饮冰室文集”、“万有文库”、“小学生文库”、“幼童文库”等课外读物供师生阅读。高年级开设国语、算术、历史、自然、公民、社会、劳作、美术、音乐、军训、武术等课程。学松对这些课程门门都很喜爱,国语、算术被学校定为主课,老师本来就抓得紧,每天晚自习主要修此两门课程,历史、地理、自然等课程。学松也爱学,他感到这些课程都很有意思,尤其是算术和自然,他学得特别好,单科测验每次都是全班第一,班上其他同学遇到了问题他都可以给于解答。每次期中或期末考试他都名列前矛。不是第一名也得是第二名,就从没有列到过第三名上。学了社会课他信奉孙中山的“三民主义”,对现实生活中的许多事,他认为都没有按“三民主义”的原则去办理。说到时弊,往往咬牙切齿地大骂贪官污吏,主张所有官员都应由人民公开选举产生;大骂土豪劣绅,主张尽快平均地权。学了公民课他主张做人要见义勇为,刚正不阿堂堂正正的顶立于天地之间。学松身体素质很好,他又勤于锻炼,劳作课上实习他干得非常出色。军训课上他动作规范,常常受到老师的表扬且常给别人作示范。他也和所有高年级同学一样,努力学习,刻苦钻研,上课、自习时的用功程度不要说起,每天天蒙蒙亮,就起床“早读”背诵国语,中午提前半小时到校,毛笔揩书临帖,晚饭之后,黄昏之前,树下亭间捧卷苦读。处在当时的时代,逢上那个年月,家乡面貌的改变,学习环境和学习内容一下子变得如此称心如意,他们对国家,对政府,对中央军,对生活充满了信心。抱有很大的希望!

   学松在学校里被同学们称为“少哥”,说起这个称呼还引出一个小故事来:六年级有一位个高体大常和人打架的学生叫罗永成,他发现五年级的黑板比六年级的好,便领了两个六年级的学生要把五年级的黑板抬走,去与六年级的对换,五年级的二十几个学生虽然都不愿意,但没一人敢上去阻难,都在下面吆喝。罗永成还大声说:“你们吆喝什么,哪个敢挡?大哥不上二哥上,老哥不上少哥上,瞎起哄没用。”只见学松不慌不忙地走上台去要和他讲理,罗永成动手便打,吓得下面的同学们都傻了眼,哪知学松三晃两挡瞅准了就是一掌,罗永成一个趔趄还没站稳,学松上前朝肚子上又是一拳,罗永成招架不住只得边骂边领着六年级的两个学生走了。学松既不骂他,也不追赶,叫来几个同学把险些被抬走的黑板放回了原处。这时全班同学齐喝采,都说学松是好样的!“少哥”是好样的!这件小事很快在同学和老师中间传开了,同学们都把学松看成是有胆有识,敢作敢为的领袖人物。老师们也都评论说学松是个能文能武,很有前途的好青年。“少哥”也就成为他的代称了。

 

标签: 小说(长篇连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