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看古代《教子篇》的教子理念,真的让今人汗颜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7 16:28:36
        中国自进入独子时代后,教子理念就发生了重大的变化。加之各种西方教育观念的侵袭,很多家长觉得孩子越来越难以教育。但如果现在的父母看了古时颜之推的《教子篇》,想来就会有重生一胎的想法了。下面我们比照着看看古今教子理念有怎样的差异。

  一、古人有没有“没有学不会的学生,只有教不会的老师”这一观点吗?

  夫上智不教而成,下愚虽教无益,中庸之人,不教不知也。

  译文:上等智慧的人不用教育就能成才,下等愚昧的人即使教育再多也不起作用,只有绝大多数普通人要教育,不教就没有智慧。

  理由:虽有“因材施教”的古训,但孔子也有“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这样的语句,言外之意,这样的智商的人,本夫子是教不了的。

  二、古人有胎教吗?

  古者,圣王有胎教之法:怀子三月,出居别宫,目不邪视,耳不妄听,音声滋味,以礼节之。

  译文:古时候的圣王,有“胎教”的做法,怀孕三个月的时候,出去住到别的好房子里,眼睛不能斜视,耳朵不能乱听,听音乐吃美味,都要按照礼仪加以节制。

  理由:胎教对于很多父母而言并不陌生,但从孕育生命开始,有多少父母有这样的想法呢?忙忙碌碌,无暇顾及。

  三、古人打孩子吗?

  当及婴稚,识人颜色、知人喜怒,便加教诲,使为则为,使止则止。比及数岁,可省笞罚。父母威严而有慈,则子女畏慎而生孝矣。

  译文:等到婴儿能识得别人的脸色、懂得别人的喜怒时,就加以教诲。叫做就做,叫不做就不做。等到长大几岁,就可省免鞭打惩罚。只要父母既威严又慈爱,子女就会敬畏、谨慎,从而产生孝心了。

  理由:很多父母娇惯孩子,最终的结果是管束不了自己的孩子,看着孩子肆意妄为,往往死的心都有。但从古人的理念上看,正可谓是打时为了最终的不打。毕淑敏说过,只有不懂事的孩童和懂事的孩子才可以不打,说的就是这个道理。打不是溺爱,而是让孩子远离那些肮脏丑陋的品质。还有,三岁看小,七岁看老,是古人的经典概括。BBC曾邀请一些孩子7岁时在电视上做调研,14、21、28岁时又再次在电视上相见,结果发现7岁时显得智慧的孩子28岁时都是成功人士,而那些7岁时语言不清,思维含混的孩子,28岁的时候往往是在贫民窟。教育从小的时候就开始了,父母们千万别懈怠啊!

  四、古人怎样看待娇宠孩子的父母?

  吾见世间,无教而有爱,每不能然;饮食运为,恣其所欲,宜诫反奖,应呵反笑,至有识知,谓法当尔。骄慢已习,方复制之,捶挞至死而无威,忿怒日隆而增怨,逮于成长,终为败德。

  译文:我见到世上那种对孩子不讲教育而只有慈爱的,常常认为不能够这样。饮食言行方面,任意放纵孩子,该训诫时反而夸奖,该训斥责骂时反而欢笑,到孩子懂事时,就认为这些做法本来就是这样。到骄傲怠慢已经成为习惯时,才再去加以制止,那就纵使用棍子、鞭子痛打到死也不能让他畏惧,愤怒一天比一天增多也只会增加怨恨,等到长大成人,最终成为品德败坏的人。

  理由:很多年轻的父母存在“宜诫反奖,应呵反笑”的现象。笔者一位年轻的同事就在孩子碰到桌角后,挥起自己的手打着桌子说:“桌子坏,都是桌子不好!”笔者凭着本能告诉这位年轻的父亲:“孩子撞到桌子是孩子不小心,你这样只能教孩子推卸责任,而孩子大了后可能也变得具有攻击性。”一句话,孩子错时该打就打,别到了想打打不动的时候……

  五、古人是怎样界定对孩子“严格”这一概念的?

  思勤督训者,可愿苛虐于骨肉乎?诚不得已也!

  译文:想一想那些经常认真督促训诫子女的人,他们难道愿意对自己的亲骨肉苛刻虐待吗?实在是不得已啊!

  理由:正如“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一样,重病需用猛药来……

  六、古人是怎样看待那些因为教育而失败的人的?

  有一学士,聪敏有才,为父所宠,失于教义:一言之是,遍于行路,终年誉之;一行之非,揜藏文饰,冀其自改。年登婚宦,暴慢日滋,竟以言语不择,为周逖抽肠衅鼓云。

  译文:有一位学士,聪明有才华,被父亲娇宠,缺乏教养,他若有一句话说得有道理,他父亲便在路上广为宣扬,一年到头都赞不绝口;但他若有一件事做错了,其父便想方设法为他遮掩粉饰,希望他自己能改正。等到学士长到结婚和做官的年龄后,他粗暴傲慢的性情日益增长,最终因说话不检点,被周逖杀死,肠子被抽出,血被拿去涂抹战鼓。

  理由:养不教,父之过。当父亲的发现不了儿子的缺点,只能让孩子死得更惨,不如早要一胎了事。现在又很多孩子说话处事,极不得体,这既有学校的职责又有家庭的失误。处在教育第一环的家庭教育,怎人更为重大。

  七、面对严格的父母,古时的孩子是怎样面对的?

  王大司马母魏夫人,性甚严正;王在湓城时,为三千人将,年踰四十,少不如意,犹捶挞之,故能成其勋业。

  译文:大司马王僧辨的母亲魏老夫人,品性非常严谨方正;王僧辨在湓城驻守时,是统率三千人的将领,年龄已过四十岁,但稍有不合意的言行,老夫人还用棍棒教训他,所以王僧辨才能成就功业。

  理由:苏格拉底说过,家里有个泼妇丈夫就会成为哲学家。因为,面对泼妇而产生的容忍将会造就丈夫无比豁达的胸襟。同样,在众人面前能够坦然面对父母的管教,则更是坚韧胸怀的体现。这种心胸,可谓无往而不至。

  八、古人是怎样看待家庭日常礼节的?

  父子之严,不可以狎;骨肉之爱,不可以简。简则慈孝不接,狎则怠慢生焉。

  译文:父子之间要严肃,不能够过分亲昵而不庄重;骨肉之间要有爱,不可以简慢不拘礼节。简慢不拘礼节就不能做到父慈子孝;过于亲近,怠慢就会从中滋生。

  理由:父子间的礼数是不可省略的,常说的“多年父子成兄弟”的前提是“时间”。个人在《弟子规》中就构筑了许多家庭的礼节,“称尊长,勿呼名;对尊长,勿见能;路遇长,疾趋揖;长无言,退恭立……”也常见日本回到家中,总是说一声“我回来了”。这样的礼数是必须的,如果一个父亲将儿子常常揽在怀中,亲来亲去,那定是将儿子当成了宠物。

  九、古人对教子做过的数字统计反映出什么问题?

  由命士以上,父子异宫,此不狎之道也。

  译文:从有地位的读书人往上数,父子都不同室居住,这就是使父子之间不过分亲呢的方法。

  理由:父慈子孝,距离也是产生美的途径。在古人的统计中,那些成功人士都有严格家教,这与当今的富二代现象比,迥然有别。

  十、古人会怎样设计儿女的终身走向?

  齐朝有一士大夫,尝谓吾曰:“我有一儿,年已十七,颇晓书疏,教其鲜卑语及弹琵琶,稍欲通解。以此伏事公卿,无不宠爱,亦要事也。”吾时俛④而不答。异哉,此人之教子也!若由此业自致卿相,亦不愿汝曹为之。

  译文:北齐有个士大夫,曾对我说:“我有个儿子,已有十七岁,很会写文书奏章,教他讲鲜卑语、弹奏琵琶,差不多都学会了,凭这些来服侍三公九卿,没有不被宠爱的,这也是紧要的事情。”我当时低头没有回答。奇怪啊,这个人的教子方法! 如果用这种办法自己可以到达卿大夫、宰相的位置,(我)也不愿让你们去干(这样的事情)。

  理由:学习外语获得出人头地的发展,是一条出路,但在古时却不被看重,在清末和民国初年从事翻译一职的也都是那些破落户子弟。当今很多家长不顾孩子的自身兴趣,替孩子设计发展方向,甚至送到最黑暗的演艺圈也在所不惜。其实这都是将孩子向火坑里推,真正成功的又有多少呢?但有一点还真要补充,如果你给国家领导人做上了翻译,也许有可能成为一个领导,驻英大使傅莹当初就是邓小平的翻译。而今总理旁边的美女翻译,恐怕今后也将步入政坛。

  看后以上观点,不知各位父母有啥新的想法?(育才老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