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话瞿嘉 种健康蔬菜的模特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9 08:13:37
对话瞿嘉 种健康蔬菜的模特
来源: 作者: 日期:2007-3-1 15:18:39     一个从T型舞台180°大转身而跨入农业的女人;一个一心想用生吃取代熟食方法的女人;一个欲用一己之力改变传统蔬食观的女人。在她身上凝聚着反叛与独特。今天,她的成功值得我们考究……
  这个30来岁的女人,大眼睛,高鼻梁,瓜子脸,樱桃小口,肤色红润,身材婀娜。曾是模特的她,此刻却像个地道的农妇,提着蔬菜,行走在田间地头,她就是本期对话人物———瞿嘉。
  创业信念
  健康、自然就是最好的
  核心提示
  在崇尚健康的今天,是什么左右着蔬菜的健康?
  记者:你成立该公司的初衷是“让更多的人吃上健康的蔬菜”,这是为何?
  瞿嘉:人们对健康的追求是无止境的,让更多的人吃上健康的蔬菜是我们的梦想。现在的蔬菜市场是粗、滥、大:粗是指整个栽培过程的粗制滥造;滥是价格滥市;大则是盲目追求产品的体型。
  记者:是什么左右着蔬菜的健康?
  瞿嘉:栽培技术要负很大责任。现在很多人都把蔬菜生产工厂化了,这样的栽培在过程中添加了太多人工的东西,它完全扭曲了以前传统的栽法。锦江区蔬菜研究所农科院的蔬菜博士给我们讲课时曾经探讨过:现在什么蔬菜是最好的蔬菜?结果发现,六七十年代栽培的蔬菜是最好的蔬菜。我认为的健康标准,其实运用六七十年代的栽培技术更容易达到,因为那时栽培中用的化肥最少、农药最少。
  记者:蔬菜是一个什么样的行业?
  瞿嘉:现在的蔬菜行业是一个求量的行业,只想在量上争效益,要想在蔬菜的健康上走出来,照现在这样发展基本上很难。凡是对该行业有所了解的,都深恶痛绝。现在经过加工的食品大多是在量上做文章,加工的时候为了外观好、卖像好,他们就加进去有毒的甲醇等,其实这是追求虚假质量的表现。
  作为消费者,我对此很是愤慨。我也需要一个健康的身体、健康的孩子、健康的家。但现在,一些人对量的追求已经到了可怕的地步。
  记者:你种植的蔬菜使用化肥农药吗?
  瞿嘉:很少用。我们首先明确蔬菜缺什么成分,蔬菜需要什么,然后尽量地使用粪肥和有机土壤,目前很多方法都还在摸索之中。如在某些生长阶段里使用生物肥,以虫治虫、生物治虫、物理治虫治病等,以尽量生态的东西去赢得市场才是根本。
  记者:天然的就等于健康吗?
  瞿嘉:什么都要顺其自然才好。目前这个行业有很多无公害标准,让人无所适从。什么是健康的,我们可以进行考核,而天然这个概念不好说,专家都不好界定,我个人认为,要尽量顺其自然,就跟人的健康一样,一个人尽量增强免疫力、尽量采纳中医的理论,顺应自然,蔬菜也是这个道理。我们的蔬菜应该从整个环境去改良,尽量保证天然。
  我们现在请的种蔬菜的农民,基本上都是老年人,他们的栽陪经验就是六七十年代的栽培技术,那时的栽培和现在有很大的差别。我刚刚接手第一个种植基地时,曾经去问那些种菜的农民,问他们是不是挑大粪给蔬菜施肥,他们却说他们都有十年没有挑大粪了。他们都是在地里撒尿素,淋一场雨就可以了,又省事,又方便,但最后他们的地就越来越板结,到最后是不用农药和化肥,就种不出菜来。
  创业历程
  准备吃5年苦
  核心提示
  在很多人眼中,服装、模特是一门非常高雅的行当,而农业却是一个很苦很累的行业,是回收相当慢的一个行业,是什么原因让这个女人如此执着地转行选择农业?
  记者:在此之前你从事的是什么行业?
  瞿嘉:到现在为止我已有两次跨行的经历。我学的是电气自动化,第一次是从供电局下海做服装。我就想自己制作服装,有这种创作欲望,到最后还搞了服装厂、服装公司,当时的服装做得还比较有名气。我自己组建了个成都模特队,自己也来当模特,制作的服装还参加比赛,在锦江区比赛时囊括了一、二、三等奖。
  记者:从事服装是你人生赚的第一笔财富?瞿嘉:差不多,第一笔财富是成都饭店发现的。那时我还是个体户,在东大街上办了一个设计屋。当时,成都饭店需要服装,饭店采购路过我们店的时候看到我们的服装比较新颖,于是很快达成了合作,以后也就渐渐地火起来了。
  1991、1992年做服装时真的很顺!当时的服装市场的状况就是只要你有新的作品,订单就没问题,我们在行内名气还是很高的。但是,后来服装行业竞争激烈了,出现了很多不规范的地方。
  当时竞标不是很规范,任何一个小摊摊都可以去竞标,在竞标的时候把方案提出来就可以了,所以什么规模的厂都参与竞标,在竞标的桌面上时常可以看到从我厂里出去的徒弟或者是我的学生,或者是从那个服装学校出来的学生,我去跟他们竞争的时候,我简直说不出那种感觉,这个原因是我造成的。所以当时我就想,我得寻找一条有长远的出路。
  记者:与服装、模特相比农业是个很苦很累的行业,是什么原因让你选择农业?
  瞿嘉:健康,孩子的健康。2001年初,我儿子突然患上一种奇特的疾病,你让他站着,一松手,他一下就像水一样地瘫下去了。经多次会诊,医生确定孩子得的是一种少见的川崎病。这种病多见于城市,病重时会影响心脏功能的运作,甚至导致死亡。尽管医院对病因无法确定,但当时医生的一个怀疑却引起了我的注意。为了给儿子一个没污染的环境,我带着儿子去了丈夫的老家———大巴山区。在大巴山里,儿子的身体逐渐康复,我就萌发了新的创业动机。
  记者:种植行业是一个回收相当慢的行业,在投资前你有考虑吗?
  瞿嘉:我当时凭着一股狠劲往前走,根本没有考虑退路。当时我也考察、选择了很多行业,总觉得不是很好。
  皇城老妈就是一个例子,它也是从最基础做起来的,我经常跟周边的人和朋友说,希望今后能够创造出像皇城老妈这样的品牌,于是考察了很久,我最后选择从种植业做起。
  记者:你曾经对别人说你打算用5年来吃苦?
  瞿嘉:对!创业很难,搞农业更难!刚开始的时候我确实面对很多人的质疑,别人都不相信种菜能赚钱。最可怕的还是过程中的孤独,没有倾诉的对象,经济周转又不灵,第三年的时候可以说是我最困难的时候,当时什么都要自己来做,研发、种植,很多时候我天天呆在地里,淋粪、用手驱虫,什么都做,很多时候回家一个人躲起来哭,哭过了又继续。但当看到地里收集了这么多品种的时候我就又有了信心。这是一种感受,感受它们在生长,在发展。
  到现在已经是第4年了,基本上还是达到了预期的效果。中央台播出对我的专访以后,很多人到我这儿来取经,也有些人想按照我这种模式来创业。其实农业你要想做得好的话很难,要做出自己的品牌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记者:以前,你种出来的芹菜,拿到市场上去买,价格从6块多被砍到几毛钱,最后还是卖不出去,有这事吗?
  瞿嘉:有。当时芹菜正是上市的时候,我有一个叫芝麻菜的品种,和芹菜很像,但它有特殊的香味,营养价值也很高。这个芝麻菜是很好的蔬菜,现在我卖到了30块钱一公斤。它有一种天然的芝麻香味,目前在西餐厅全是生吃,天然的芝麻香味在人咀嚼的时候就出来了。这个品种还可以作为中药,有清热、利肺的作用。它是很多年前被引到希腊等国,当地人作为蔬菜栽培,我们现在又引这个品种回来。
  当时我没有掌握好市场,种了一大批拿出去买,宣传这是跟芹菜一样的价值,作为芹菜的新品种推销,但是有人打击我,“芹菜好多钱一斤,你这个居然要买5块钱一斤?”这个过程很受伤,陈杰(瞿嘉的老公)抱怨我种得太多了,也打击我。
  记者:想过放弃吗?
  瞿嘉:没有。我始终都在想怎样走出这条路。我把精力都投在不断地改变传统的观念,以及打入市场上了。我坚信我能创出一条路,我做的这个项目是好项目。我是用心在开发产品和它的附加值,去丰富餐桌,去发现它的吃法和它的保健功能。我想只要是健康的,人们总会接受。
  创业梦想
  改变传统消费观念
  核心提示
  这是一个“野心勃勃”的女人,以常人难以理解的视觉来审视着世人的消费观念,她欲用一己之力颠覆人们的饮食习惯,是狂妄?还是伟大的梦想?
  记者:四川以“食”文化而闻名,你不觉得你是在挑战四川文化吗?
  瞿嘉:有人说四川的餐饮有一股暗流在起着革命的作用,看巴国布衣、美好火腿肠的发展历史就知道让人们接受你有多艰难了。它完全是要扭转品质问题、价格问题,还有一个就是理念。目前,我们推出的蔬菜主要是生吃,这是国人很不容易改变的习惯。在蔬菜供应作为市场化的今天,产品精品化其实很重视,我经常说:要做就做蔬菜行业的龙头,要让大家都接受我们的蔬菜观念。
  记者:你的胜算有多少?
  瞿嘉:9成。我会在今年下半年将我们的蔬菜加速推向市场,再用下一个5年的时间改变社会的食品观念,或许要不了这么长。这一信心源于很多酒店的厨师,他们通过在我这儿进的蔬菜丰富了餐桌上的食物品种。而我也希望通过基地加盟方式把技术传递到其他地方,希望在餐饮上来一次革命,原材料的革命,现在许多地方的餐饮协会的会长都到我这儿来取经。
  记者:你的产品定位于高端,但是你又想让更多的人吃上健康的蔬菜,这不是个矛盾吗?
  瞿嘉:走入大众,让更多的人吃上健康蔬菜是我的梦想。这其中要改变的不仅仅是价格,更多的是消费观念的问题,一个值得花钱与否的问题。如果不需要,一毛钱的火柴人们也会觉得贵。几年前的牛奶还是奢侈品,但现在人们都知道“一杯牛奶强壮一个民族的道理”。
  低价其实也是我们努力的方向。在即将开业的形象店里高端产品含量不能超过20%,我们还会很快会调整价格,把大众产品展示出来,但是现在作为品牌打造的话,会有很多人觉得它贵。让大众所接受并大批量的加工生产,这是我下一个打算。
  (注:嘉宾观点不代表本报立场)(本报记者苏勇实习生范萍萍)
  人物档案:瞿嘉,成都金锄特野菜种植公司董事长,因首创“摩登菜”———一种可以生吃的健康蔬菜品牌而接受中央电视台的专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