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山挑夫:扁担上的悠悠岁月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8 06:47:12
文字阅读
泰山挑夫:扁担上的悠悠岁月
图文/日越
随着泰山风景区建设的逐步完善,尤其是缆车索道的建成,挑夫们渐渐无用武之地了。他们中的大多数都无奈的离开了 泰山另找出路,只有少数人还在坚守。60岁的吴光洲是目前泰安仅存的十来个挑夫中年龄最大的一位。30年的劳累都化成深深 的皱纹,刻在他的脸上。
在泰山风景区,泰山挑夫们仍然延续着人类最原始的劳作状态——肩扛腰背,用体力来获取生存。 泰山十八盘以陡峭闻名天下,徒手攀登的游客都累得气喘吁吁,更何况挑夫们肩上还扛着百十斤的担子。 这是最艰难的一段路,挑夫们既要保持平衡又要一鼓作气,这也是最危险的一段路,一公里的路程,落差近400米, 1633个台阶,相当于130层的高楼。走不好会摔倒,滚落下去性命都难保。挑夫们斜着身子一步一台阶,曲折向上。 他们像是一尊尊活动的塑像,静默无语穿梭在登山客的夹缝中。登一次山,他们走的路程比游客多一倍。 疲惫不堪的游客们仰视着挑夫矫健的背影,投以赞叹的目光,他们是泰山上另一道“景观”。
目前,在泰山上的挑夫还有十多个人,普遍年龄偏大,大多数都在五十岁左右,最年轻的也近四十岁了。干这种苦力, 对他们来说别无选择。没技术也没文化,只能凭着吃苦耐劳挣点血汗钱。 泰山上,小到一瓶泉水,大到卫星信号传输设备、缆车索道的大型工程建设,无不与挑夫们的汗水有关。十多年前,泰山风景区建设的密集时期,是挑夫最辉煌的时代。那时山上有三、四百人,上上下下穿梭在陡峭的盘道上,挑夫们有干不完的活。随着风景区建设的逐步完善,尤其是缆车索道的建成,挑夫们渐渐无用武之地了。他们中的大多数都无奈的离开了泰山另找出路,只有少数人还在坚守。
60岁的吴光洲是目前泰安仅存的十来个挑夫中年龄最大的一位。30年的劳累都化成深深的皱纹,刻在他的脸上。老吴的家在泰安化马湾乡王家庄水越头村一个偏僻贫穷的小山村。在这个村子距泰山40公里路,乘坐乡村小客车要走2小时的路程。水越头村因为贫穷几乎家家户户都有人干过挑山工,当地人称桃山工为“担泰山”。如今随着农村经济发展村民开始大面积发展种植樱桃树产业,这个村成了远近闻名的樱桃村,目前村子里只有吴光州和他的三弟还在“担泰山”,30年过去了,在泰山上吴光州度过了人生中最好的时光,他用“担泰山”攒得钱买了一百多棵樱桃树,一身疲惫的老吴开始盘算着,种了五六年的樱桃树,从明年开始也该有收成了,等樱桃树开始结果子他就再也不挑山了。
老吴是1982年第一批来泰山做苦力的挑山工,那时农村刚开始土地承包责任制,泰山风景区开始大兴土木,成立了泰山挑夫队,农村的剩余劳动力开始走出乡村,找致富门路。他的三个弟弟和儿子陆续成为泰山的挑山工,他们成了泰山挑夫队中的的“兄弟父子兵”。
家里太穷了,挑山,这是吴光洲当年唯一的出路,再苦再累他都乐意干,体力换取的微薄报酬让生活一天天好了起来。最初他还很安心,年轻人有用不完的劲,通过劳动致富还很光荣。随着社会价值观的不断地演变,吴光州渐渐感觉到体力劳动是一件让人瞧不起、没有尊严的事情了。在挑夫这个纯体力劳动的背后,渗透着一个底层劳动人群对于生活的无奈与叹息。
所以,吴光州下定决心,待樱桃结果的时候,离开泰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