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二战美国陆军军事指挥艺术的评论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8 15:29:41

对二战美国陆军军事指挥艺术的评论

 

1 综合印象

一般来说本人对大多数美国陆军将领的军事指挥艺术水准评价不高,应该说美军在战役学领域是比较守旧的,没有系统地形成德国或苏联那样以装甲集群为中心的诸兵种合成战役理论,坦克兵最大的编制是装甲师,编成过的4个装甲军还解散了(1装甲军军部后来是巴顿在西西里的第7集团军部,2装甲军部改18空降军,3、4装甲军部改19、20军),更不用提装甲集团军。但这个问题被美军的机械化装备优势所弥补:美军步兵师装备的坦克就不少,再加上大量装备的运输车辆,美军普通步兵师的机动能力实际上已经相当于甚至优于德军或苏军的装甲师。象巴顿,哈蒙,海斯利普这样骑兵或装甲兵出身又通晓坦克战原理的个别高级指挥官,是有用武之地的。但是大多数指挥官的风格过于谨慎或称平庸,相比之下,倒是陆军空降兵和海军陆战队的战役更加精彩。不过我觉得美国陆军在二战时空地和海地配合作战的水平相当高(在初期摸索经验时不是没有代价的,比如44年"眼镜蛇行动"空军大规模误炸了步兵师,把现场观战的陆军地面部队司令麦克奈尔中将也炸死了,成为美军二战中阵亡的最高级将领)。公允地讲,军事理论和实践水平首先是由国家的物质水平决定的,那时的中国或日本就不可能有坦克战的理论和实践,因为根本没有多少坦克。"空地一体战"你得有足够的近战航空兵才行,苏军这方面就不如美军和战争初期的德军。"战略轰炸"也得有足够的4引擎轰炸机,苏德日就无论如何比不上英美。只有具备了物质基础,才能把军事理论和实践的先进程度归于人的因素,比如日本海军坚持信奉大舰巨炮,而不是以航空母舰作为舰队作战的核心,这就不能找物质上的借口了。美国陆军也是如此:具体到美军缺乏系统的机动作战思想,其物质基础不是太弱,而是太强了,以美军在欧洲战场对德军的物质优势,打胜仗并不稀奇,大多数指挥官想的是尽量少冒险,不求有功但求无过。

2 战术层面

在战术层次上,我觉得美军倒不缺乏作风硬朗的部队,而这样的王牌部队,海军陆战队和陆军空降兵比步兵要多。陆军很多师的表现差,缺乏战斗经验是很重要的原因,即使步1师("大红一",有这样一部电影专门反映它的二战经历,1943年副师长是罗斯福总统的儿子,在欧洲因为心脏病而死)这样的王牌部队,在北非卡塞林隘口之役表现也并不好。因为美陆军直到欧洲战争的最后阶段都还在编组新的部队投入战场,所以历次战役总有一些缺乏战斗经验的师团。那些取得了战斗经验的师团,在以后的作战表现大多数并不差。当然和德军那些久经沙场的部队比,大多数美军部队的战斗素质还是不行,只能靠地面和空中的火力优势压倒对方。

有没有初战即有出色表现的呢?象陆战队1师就是例子(当然陆战队是独立军种,我这里不把讨论范围限于陆军)。几乎所有陆战队师和主要空降师都可以列入精锐部队。从战术上讲,陆战队和空降兵的战术原则和陆军步兵炮兵装甲兵是不同的。空降兵的性质是奇兵而非正兵,自古用奇则险。陆战队的登陆作战样式,在敌前登陆初期是非常脆弱的。这两个兵种的共同特点是没有战术纵深,没有机动余地,也不需要过多考虑保护侧翼--有进无退,退则无死所。所以在战术上,空降兵和陆战队更为大胆,更加顽强,单兵素质也高,只有这样才能弥补缺乏师属重型火力支持的缺陷。82空降师在西西里初战受挫,我认为主要是海空协调的战役组织混乱(舰队防空火力误击了运输机编队),空降师本身的战斗力倒不是问题。

3。战役指挥艺术

在战役层次上,我觉得美军陆军的军,集团军,集团军群这3级指挥官总体上是无大错,显示了良好的common sense,但也仅此而已。巴顿和麦克阿瑟是例外的亮点,在战役指挥范畴是很出色的(麦克阿瑟还有战略指导任务,不在此讨论),不过他们也有自己的缺陷。实际上我在"点评佩服和不佩服的二战3个半名将"的讨论中,就巴顿和麦克阿瑟,已经谈了一些看法,这里就不赘述。唯一想补充的是,我认为巴顿在西西里的表现被大多数评家低估了。西西里的关键是抢占墨西拿,而非巴勒莫,这一点毫无疑问。但巴顿西向进攻巴勒莫也并非就是象布莱德雷和蒙哥马利说的要上报纸头条。从锡拉库扎到墨西拿的地形,决定了盟军向北推进的正面过窄,优势兵力火力不易展开,如果巴顿按原计划和蒙哥马利并肩向北进攻的话,这实际上是以己之短攻人之长。何况主力第2军唯一的一条进军路线被英军挤占了。在这种情形下,倒不如向西面的巴勒莫作大迂回开辟另一条战线,这样还可能分散德军有限的兵力。攻占古都巴勒莫只是这一战役行动的副产品,不是目的。为什么不作小一点规模的迂回(比如说从岛中部)以期更快封闭墨西拿港呢?因为西西里就那么几个主要城市,道路连接城市,美军的机动部队受道路条件的限制。

其它美军高级军官的表现,我想应该用"中规中矩"来评价。象霍奇斯,帕奇,布莱德雷这些人,没有什么出人意表之作,不象曼施泰因那样"对作战的可能性有极敏锐的嗅觉",但当危机来临或者战机主动出现时,也还能抓住战机,应对基本无误。例子之一是北非,借助了一点突尼斯3面环海的地缘特点,和德军不肯作战略撤退的帮助,也还是达成了合围歼灭25万德军的战果(其实突尼斯战役计划本身倒是有主有次的,但部队战术能力达不到突破-追击的要求,所以实际执行中变成了一线平推)。另外在诺曼底登陆之后,虽然英军没能及时攻占卡昂(遑论法莱兹),但顺势利用英军吸引德军主力,而在南面美军在"眼镜蛇"行动中达成突破,倒也不失为聪明之举。后来面临阿登战役危机的时候,美军指挥层临机应变的反应也还不错,改变突破口以北的指挥结构,调101师抢占巴斯托尼,第7装甲师增援圣维特,
这样就拉住了突破口南北两端的腰线。最后当第1集团军意外夺下莱茵河上的雷马根大桥的时候,布莱德雷,霍奇斯等人一致同意临时改变兵力部署,全力利用这个机会。在这些战例中,做出正确的部署不需要多少战役指挥的天才,但机会来的时候总算还能把握住,危机中也应对无误。如果按照我以前"点评3个半名将"时用的"冒有算计的风险"的标准,恐怕大多数美军将领连让我"不佩服"一下也还不够格,但common sense毕竟能打胜仗,而这也是和美军的兵力火力优势相适应的。

3。战略指导

这里仅限于讨论战区的战略指导问题。英美联合参谋长会议和罗斯福、邱吉尔的战略指导实践,事实上已经超出了传统意义上的军事战略范畴,按照利德尔-哈特在"战略论"中的定义,算"大战略"或曰国家政治战略了,不属于我在这里的重点讨论范围,只在需要时触及。

在战区军事战略指导层次上,我对美军欧洲战场的战略指导批评最为严厉。艾森豪威尔的"广阔战线战略"是政治平衡的结果,军事上实际是没有战略。这直接导致阿登战役,也导致1944年9月盟军因为后勤供应的不足陷入全线停滞,失去在1944年结束战争的机会。当然,艾森豪威尔是一个极为出色的军人政治家,维持盟军的团结,比一两个战役的胜利更重要,但在战场实践上,艾森豪威尔应该可以作得更好。广阔战线战略不是不可以,我并不赞成"一路突击",军事上宽正面的好处是发挥兵力优势,迂回对方侧翼,但注意,宽正面不等于一线平推,1944-45年东线战场整体上,苏军"镰割"式的进攻才真正是既发挥了兵力优势,又有重点,使敌方应接不暇,同时又不对自己的后勤补给造成无法支持的压力。(顺便说一句,这个观点最早我是从西顿Albert Seaton 的"苏德战争"看到的,西顿的书毕竟还是经典著作)。

欧洲战场上,邱吉尔的战略和政略眼光实际远远高于艾森豪威尔。邱吉尔的巴尔干战略和抢占柏林的建议,所站的高度比美国人要高。但说实话,我怀疑邱吉尔巴尔干战略的可执行性,那里的地形与西欧的平原不同,盟军没法充分展开,德军倒是能发挥素质上的优势。看看意大利战场就能预测巴尔干战略的结果。这跟一次大战邱吉尔的加里波利战略一样,战略本身并没有错,是很高明的,但超出战役战术上的执行能力。

美军太平洋战场的战略,纸面上也是个一线平推,这是陆海军政治斗争的妥协结果。但在实际执行过程中,海军主力舰队,登陆舰船,和陆军部队在每次战役中做到了集中使用,尽管大战略方向是两个,但塞班岛,硫磺岛登陆时麦克阿瑟没有同时的进攻动作,菲律宾登陆时第3舰队也来支援西南太平洋(尽管指挥系统还是没有统一),客观上造成了象东线苏军那样"此起彼伏"的战略效果,让日军无法准确判断美军进攻方向,日本陆海两军也无法就反攻时机达成一致。至于战区使用的"跃岛战略",这是利德尔-哈特所谓"间接路线战略"的典型体现,适合战场的客观形势和美军日军的力量对比,是个很了不起的战略观念。

 

没有战术就是他的战术,但他有数学,根据面积投放弹药,理论毁灭战线平推,这是和他的强大的军事工业水平相适应。没战术但战果辉煌,他这一招别人也学不了。出大英雄实际上等于是逼英雄出险招,不然怎么流芳百世?美军靠未战即胜负已定的实力投入战争,才是兵家梦寐以求的。只是给后人少了些传奇故事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