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水磨镇老街重生 我的豆花店开对了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7 22:30:21
百年水磨镇老街重生 我的豆花店开对了
【http://www.newssc.org 】 【 2010-05-04 08:12 】 【来源: 四川在线-天府早报 】
 
  [生活之变]  薄雾从高山中慢慢升起,堆积的雾气从山涧外溢,飘向水磨镇禅寿老街。雾气中,王玉娥“接”住了清晨的第一缕阳光,她起床,准备开店。  在这条重建的百年老街上,王玉娥开起了街上第一家餐馆,和老街一起开始了“生活之变”。  老街重建路  不建砖房建木房  骑摩托车的年轻人,清晨离开小镇的时候,会向邻居打招呼:“我到都江堰,带东西不?”  跟老人聊天,镇上的老人都脸色红润,十分童趣。  随意走进一家店,主人点起红蜡烛,大家一起聊天。  早起后,大家琢磨去赶这家喜事的九大碗——老人街上村民会为一点喜事,邀请大家都来聚聚。  老街全长800米,住着200户人家。它是水磨镇上最能体现古城特点的一条老街,建在老人村,是当年茶马古道经过的地方。以前它叫“寿溪老街”,如今改名为“禅寿老街”。  整洁的青石板路,一排全木结构的房子,高低错落。房子都是斜坡顶,小青瓦,但家家不同阁,户户不同窗,这家床上的木雕是喜鹊闹梅花,那家是孔雀朝凤。  石板路旁,一条渠沟,清水沿街潺潺流下。焕然一新的水磨镇上,禅寿老街是唯一保持原风貌的地方,它是水磨镇的起点,亦如王玉娥一样,经历了震后的种种变化。  震后住在板房,看着老街一天天修建,大量木料运来,王玉娥和老居民见面都好奇讨论:“这么多年的木头房子,难道不是建成砖房么?要修成啥子样?”  老街重建改造一期工程于去年5月12日完工。王玉娥发现,老街修成了原来的木房,“只是比以前更好,屋檐雕花可精致了。”更让大家惊讶的是,有些东西还是从废墟中“捡”回来的。  老人们发现,老街还重建了建于明代的典型川西传统民居建筑“大夫第”、万年台(即戏台)。而街口,矗立着一座标志性的亭子:春风楼。  老街第一店  豆花店扩大变成餐馆  王玉娥今年41岁,水磨镇本地人,祖辈都居住在历史悠久的这条老街上,家族数代都在水磨卖豆花,她的父母几十年来也以此为营生。  地震前的水磨,只是静卧山间的寻常小镇。王玉娥曾在汶川县城打工2年,老公是成都人,婚后育有两女。随着父母年龄大了,她回家接手了豆花店,拾起了祖辈的手艺。  地震中,王玉娥的豆花店被埋在了废墟下,此后她和老街上的200户街坊一起,经历了凤凰涅槃般的重生。  震后,新的老街依然是原来“家带店及院落”的传统模式,而新的生活已悄悄来到。水吧、电脑店、咖啡厅陆续出现在老街上。老街居民还没回过神:震前,这些去都江堰城里才会看到的东西,怎么就“飞”到老街了?还有几家客栈正在热火朝天地装修着。  按照规划,临街统一都是店铺。“继续开豆花店么?”当家的王玉娥与丈夫商量,再三思量,王玉娥终于决定将豆花店扩大,开成餐馆。  2009年8月,“水磨豆花店”正式开张,这是禅寿老街上第一家开张营业的餐馆。  豆花店开业那天,鞭炮声声,邻居们都来为她庆祝。当时王玉娥的大女儿在广州打工,她用手机拍了新店面和古街,发给大女儿看,“妹子啊,镇子全变样了,你回来都认不出来了。”电话两头,笑声连连。  老街生意经  吃的就是特色  王玉娥的餐馆开张后,生意淡时日销售300元左右。“游客还没成气候呢。”王玉娥挺乐观:“这里山好水好风景好,肯定有人会过来耍,等到盘龙寺、黄龙寺修好了,人会更多,生意肯定差不了。”时间印证了王玉娥的推想。  王玉娥的豆花店随着老街的人气开始暴涨,甚至连看人都有经验了,“记者爱聊天,游客爱看稀奇,老年人居多,从三江那边耍过来。”  看着老街重换新生,看着游人如织,看着生意兴隆,王玉娥和老街居民明白了,震后,老街为什么要修“旧”。  按照王玉娥的说法,豆花店也是水磨镇土生土长的老字号,跟老街一样,把“旧”的都留住了,她有点庆幸自己当初继续做豆花的决定,“游客过来,吃的就是一个特色嘛。”  如今每当有游客经过门口,王玉娥都赶紧把豆花蘸酱舀出来,招呼着客人:“尝一尝吧,特产豆花,酱都是自己炒的。”吃完豆花,游客们前往万年台、“大夫第”等景点留影,还不忘对木房的精致雕花啧啧称赞。  震后,阿坝州为推动汶川震后旅游开发,特意在全州选拔讲解员和志愿者到汶川各个旅游亮点实地培训。培训完,将把她们投放到水磨等汶川旅游景点。  王玉娥说,以后,让她们为你聊水磨、讲汶川,听完了再到禅寿老街走一遭,看看老街的变化,尝尝豆花的百年韵味。  <<<记者手记  水磨,且留下  到水磨的第一天,差点忘记了,是来采访。  因为正是雨季,水雾弥漫,眼前,山清水秀,小镇仿佛仙境般,在水雾中若隐若现,比想像中更美。特别是禅寿古街,全木结构的房子,青石板路,古典幽静,清水潺潺。在古色古香中,听着打更声入睡,早起呼吸清新的空气,等待第一缕晨光。  这里的生活宁静悠然,时光仿佛也走得很慢。  打麻将的老人,围着蓝色围裙的老人早起买菜,还有骑着自行车顺街俯冲而下的孩子们……  这里的所有生命,是那么自然鲜活。如果不是刻意提起,如果不是那场灾难的轰动,谁看出来?这曾是灾区,曾经是残砖破瓦。甚至再往“前”,震前,它也不是这个模样,而是一个重工业污染的小镇。  2年来的转身,如何来展现水磨镇的点滴变化?  “只有外人才叫我们是灾区群众。”一句话,点醒了我们。小镇、老街和它的老街坊们一样,经历过重生,就不再回忆痛苦,向前才是他们的方向。  在这里住了一周,想起一句话:“水磨,且留下。”  天府早报记者 谭晓娟 房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