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联舞剧令毛泽东震怒:妓女传播马列主义?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30 02:43:46
字号: 大 中 小 苏联舞剧令毛泽东震怒:妓女传播马列主义?















二十世纪初辛亥革命爆发,大清王朝土崩,清帝退位将权力交中华民国,其后两次复辟也未能得逞,历史的进步不可阻挡,为自强求变,神洲大地爱国自强的新文化运动兴起,打倒孔家店,提倡白话文及新的文学形式,各种新刊物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向国人推介西方各种学说,反封建,反愚昧及德先生,赛先生为国人所认识,马克思列宁主义也开始在中国传播。

北京大学引领风骚的人物陈独秀,也是“新青年”的领军人物,在这场爱国自强的新文化运动中,在其间所起的作用堪称旗手。由陈独秀和胡适主导的爱国自强,新文化运动声势浩大地开展起来后,守旧势力的反攻也趋于激烈。这种反攻在1919年2、3月间达到高潮。 “陈独秀嫖娼”事件的爆发,守旧刊物的大肆渲染及各报转载,1919年3月26日,北大校长蔡元培与沈尹默,马叙伦在汤尔和(主管)家举行会议,就教授嫖娼案及有违师德,陈独秀的去留等问题进行讨论。北大有进德会,会规有不嫖,不赌,不娶妾的禁约,“3.26会议”认为陈独秀与夏浮筠(北大理科教授)嫖娼属私行为,故未除名,但言其私德太坏。有违大学师表。胡适在致汤尔和信中说:“外人借私行为攻击独秀,明明是攻击北大的新思潮的几个领袖的一种手段,而先生们亦不能把私行为与公行为分开,适堕奸人术中了。”《胡适来往书信选》此事周作人在《知堂回想录》中提到,那时北京御用报纸经常攻击……。

马列主义在中国的传播,两年后,在苏共特使的帮助及主持下,中国共产党在上海成立,斯大林为首的共产国际领导,苏共的大量财力,物力,人力援助,28年的奋斗终获成功。

1949 年10月1日,毛泽东为首的中国政府成立,10月3日斯大林代表苏联政府承认中国新政府,(共产国际因1939年斯大林与希特勒合作,瓜分波兰后自行解散)10月5日两国宣布首任大使,苏联任命罗申为首任驻华大使,中国任命王稼祥为首任驻苏大使。毛泽东为首的中国政府为了得到斯大林为首的苏联政府大量援助,决定十二月中旬赴莫斯科商谈,并参加祝贺斯大林七十寿辰的活动。

1949年12月6日晚上9时,毛泽东乘坐编号为9002的专列,携带大量祝寿礼物,从北京西直门火车站缓缓起步,直奔东北边境,为保证专列的绝对安全,一路上专列经过时,百步一哨,路巡,安检直至中苏边境。在边境苏方一侧,中国驻苏大使王稼祥率领使馆人员迎接,1949年12月16日中午,毛泽东专列抵达苏联首都莫斯科火车站,毛泽东带着中国共产党对苏共及斯大林导师的热爱,第一次站在十月革命的土地上,苏方除斯大林外,全部党和国家领导人都到车站欢迎,还有相继承认新中国的东欧国家驻苏使馆人员。

1949 年12月21日斯大林七十寿辰,这天举行了庆贺大会,莫斯科大剧院装扮得格外灿烂辉煌,霓虹灯的红光衬映着苏联国旗,剧院舞台正面墙上,悬挂着用各色鲜花环绕的斯大林巨幅画像,当主人斯大林在众多党和国家领导人前呼后拥下出现,暴风雨般的欢呼声及雷鸣般的掌声,震动了全剧场,响彻九天云霄。

毛泽东在庆贺大会上发表了祝寿词,歌颂斯大林对世界共产主义运动作出的伟大贡献,毛泽东代表中国共产党祝福斯大林健康长寿,热烈欢呼世界工人阶级在斯大林同志领导下的空前大团结。

1950年1月11日,大使王稼祥陪同毛泽东谒拜列宁墓,敬献花圈,用中俄两国文字写“献给列宁—革命的伟大导师,毛泽东,一九五O年一月十一日”

毛泽东在苏联访问期间,莫斯科皇宫戏院新排三幕五场芭蕾舞剧《红罂粟花》,彩排时请大使馆人员出席观看。舞台布景为中国特色,繁华的黄埔江边,高楼耸立,霓虹灯闪亮,一个穿戴着红色大襟短衣,宽腿大绿裤,一条长辫子,手中捧着一枝红色罂粟花的中国妓女,一艘苏联货船在江边码头卸货物,一个年青的水手下船嫖妓,一夜情后,苏联水手将很多的马列主义思想传授给中国妓女,接着中国的工人来嫖娼,这个妓女将马列主义思想传给了中国工人,再接着中国共产党成立,最后中国革命成功,建立新政府而谢幕。

王稼祥大使立刻向苏联外交部表示不满意见,认为该剧荒谬绝伦,将中国工人掌握马列主义思想,说成是苏联水手的传授与中国妓女的启发,新中国的成立岂非别人的恩赐,而是我党的艰苦奋斗取得的胜利。

1950 年1月20日,周恩来率领的代表团到达莫斯科后,苏联有关方面又给大使馆送来了《红色罂粟花》戏票,毛泽东指示陈伯达与使馆人员出席观看,陈伯达坐在贵宾席看得入神,剧完谢幕时,陈伯达竟站起身热烈鼓掌,剧情未作任何改变,毛泽东很不高兴地批评陈伯达说:“就只你看得津津有味噢,还站起来鼓掌!” 《难以忘却的昨天—王稼祥小传》第38,39页。

苏联方面不理会中国大使馆的不满意见,《红色罂粟花》没有修改,也没有停演,仍然继续公开演出。

1950年2月14日,在克里姆林宫举行了《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的签字仪式。国际上普遍认为该条约有失公平,五十年代末赫鲁晓夫终于同意废止。标签: 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