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留学生的假期生活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6 11:27:42

第一天

凌晨四时出发,到了集合地点时已有学生和家长们站在那里了。Mr. Williams 戴了顶沿儿帽, 挺像个西部牛仔的。别的学生都有父母送别,我一个人干站着。W为此还特意拥抱我,安慰说“我就是你家长了。”上了车,没有兴奋的快感,只感到阵阵的寒冷与困意。虽然我不认路,但隐约觉得不像是在往Burlington或Boston 走。果然,这次是从Connecticut走,这样订的机票需要转机,但是省钱。我们在路上折腾了一整天,我心想,这么长的时间,我都可以到北京了。      

这其实一直是个让我很揪心的一次旅行。自从去年报名之后就不想让这天到来。报名是我逼着自己报的,觉得给自己一个出去游玩见识并且接触新人的机会,总会比坐在电脑前或是躺在床上自由自在的好很多,虽然后者是我想要的假期生活。带队的两个老师,一个胡闹型,一个自负卖弄型。同学又都是些不认识的美国人。同处一个团体里,彼此却那么隔阂。他们虽然对我都很礼貌热情,但终究把我看做外来者,我也不是那种容易与新群体融合的性格,所以自己也难受。美国人热情,所以什么傻事儿也不忘叫上你一起做。我又不想让人家热脸蹭个冷屁股,但自己又确实不是热情的人,雪上加霜的是我又不会装,一根筋,不油滑,从不善应善答,而这一切又不是我所希望的。我想做一个灵活一些的人,一直在努力,事实却证明,想怎样和是怎样就是不一样,不自然的东西不是无法形成就是夭折。所以预想这次游玩,一路上经常会很尴尬。

这一行人中,Megan 是第一次坐飞机,她来到飞机场很是兴奋,急着跟飞机照相。我们辗转来到了Tucson,一出机场,一股热气迎面扑来,85华氏度。此时的我归心似箭,一切都想与家相联系,所以暗想,等暑假放假回家,出机场时会不会也是这个样子呢。

坐车去宾馆,沿路的景致对我而言是全新的。一望无际的沙石尘土上,零散的立着些干巴巴的仙人掌,个个又高又大,偏土黄色,不像海南植物园里的那些那么郁郁葱葱,精雕细琢。偶尔看到一团花,特别是深粉红色的那一种,就觉得眼前一亮。那花里仿佛饱含着生命活力,水分充足欲滴,涨的满满的花苞一串串的挤在枝杈上,争奇斗艳。阳光在上面流动着,漂亮的很。

我们先去找吃饭的地方。W提议去吃中餐,大家异口同声喊着叫好。我心头一颤,挺是高兴的,看来这帮人还挺识货的。一进餐厅,又是那股味道,便知菜色一定雷同于Asia Restaurant。果不其然,一模一样,我就纳闷儿了,在美国的中餐不正宗很正常,可为什么都往一种形式上偏呢?美国的华人那么多,像旧金山中国城的岭南小馆那样正宗的中餐馆却少之又少,真可惜。

给我们服务的是个福建的男生。吃饭末了,他偷偷给了我两块幸运饼干,我后来也偷偷地在同学老师给的那一沓一美元的小费上放上了个五美元的。这就是血统同胞的互相关照。血统赋予人的东西是很神奇的,非亲非故,却能彼此有默契。自从来到美国,同胞这个词对我就有了更深刻更饱满的含义。很亲切,很温暖。

到了旅馆,入住房间。我的室友们开始展示她们都带了些什么行李,这个新鲜那个有趣的,样子像是十年前的我。真不知道这是中美文化区别呢,还是因为她们就是幼稚,她们来自小山村。我真是撅过去了。出了房间给父母和同学打电话耗时间,庆幸八天的旅程有两天在路上。这样说很傻我也知道,我就是太喜欢独处了。其实每次与W和Heather LaPointe 对视的时候,他们都很热情的微笑,为了让我觉得受欢迎。我很感激这种关照,于是向天祈愿他们能原谅我的沉默。

晚上睡觉前与室友们还处的不错,比想象中的要自然要好。

 

第二天

    图森城与林登那里有三个小时时差,刚开始不习惯,早上五点就醒了。下楼吃早饭,走在老外之间,偶尔闻到了一股香气,很熟悉,像是在欧洲旅行时常闻到的那一种。于是回忆起过去和爸爸妈妈游欧洲,那回忆很鲜活美妙。

    乘车去了Desert Museum。一路上看着平房和沙土针叶,回想起了《天国王朝》里的场面,原始而虔诚。风沙四起水源稀缺的地方总让我感到有一股血性在升腾,苍劲多于沧桑。岁月的沉积,历史的积淀,都弥漫在风中了,呼吸之间,就能感受的到。不过沙漠也会有风情的一面,拉斯维加斯的底色应该也是沙土和针叶,只是人把它涂得带上了脂粉气。豪华宏伟,丰富多彩,集娱乐与观赏于一身,于是,人们给自己创造了一个尽情挥洒钱财与激情的天堂。

    Desert Museum 其实就是个开阔的沙漠地带,半人工半自然,有很多沙漠植物,还有不少专题展览馆。没什么新意,但细节服务做得不错,让人觉得很贴心。国家的发达体现在枝枝节节上。

    中午一起去购物做三明治。下午他们去游泳,一种在水里吹气的叫“面条”的玩具也能让这帮十六、七岁的人们玩儿的不亦乐乎。他们的幼稚与无聊到了让我质疑让我思考的程度。这种表象,往好里说是在平凡的生活里找乐子,往不好里说就是精神空虚无聊,白痴一群。真是奇怪了,美国净是这种“纯真” 的人们,中国人个个都显得那么聪明,为什么中国不如美国发达呢?当然,构成发达的因素很多,国民聪明与否不能说明全部问题,更重要的是看人们把聪明用在了什么地方。

    购物的时候觉得美国成为消耗大国是理所应当的。先不说以国家为单位的大开支,就美国国民个体而言,他们的生活实在是太放纵了。奶油乳酪能多肥就多肥、甜品能做的再甜一些就绝不带含糊的、饮料要最刺激的、来源充足的物质绝对不节约,能多浪费一点儿就一定做到,言行一致、能靠现代科技解决的问题绝不用自然调节法、对于欲望是绝对的即时满足型,拒绝克制与等待。相比之下,生活日异见好直奔小康的中国人民实在是生活的好辛苦。也许欧洲人的生活最令人向往,既有绅士淑女高雅克制上流古典的一套,也有酷男靓女随意疯狂尽兴时尚的一面。

    晚上去沙漠画画。回到旅馆给妈妈打电话,讲这些白痴白痴美国人的故事:十四个人坐一辆有十四个座位的车,坐的满满的,老师还要点数;两个老师一起点数,每人点了两遍,还是点错了……

    有了种当时上新东方时的感觉,每天很盼着回房间,可以跟家人联系、学习、休息、吃好吃的,总之是做自己想做的事情。

 

第三天

早上五点起床去爬山,因为其他时间要么热,要么天黑看不见。一开始走平路。大清早踏着沙土地穿行在仙人掌中的感觉很新鲜,很奇妙。不过,布满荆棘的山是不好爬的,到处都是刺,把本来就不成路的小道塞得惊险重重。我们既要看着往哪里落脚,还要躲开那些大刺儿小刺儿,而且还没有落手扶的地方,一落手准被扎到,我们可不能像抓着救命稻草或扶着坚固的石头那样抱着仙人掌。我穿着长袖长裤都被刺了好多下,有些刺儿留在衣服上没拔,自己就好像是个刺儿球。下山路更是难走,可不知怎的,下山路虽艰险,却感觉不长,反而是后来的平路让人更没有耐心走。

    下山后已是大早晨了,太阳高照。看着洒满阳光的沙土地和仙人掌,有了些许亲切感。于是想,像汤姆·索耶那样没事找刺激。若是此时我是独自在沙漠里迷了路,好几天没吃没喝,手上有剑和枪随时准备着迎战野生动物和敌人,风刮沙扫,破鞋烂衣,血与汗共流,那该是怎样一种体验啊。

在这种土黄土绿的荒野里,偶尔看到一从小黄花好惬意。真想舔舔它们的蜜汁,尽管很有可能并没有。但那些饱满的花朵就是看起来好甜,散发着光芒,润泽鲜艳,生机盎然,风吹日晒依然坚挺在山崖荆棘中,一点儿不像其他沙漠植物那样干瘪沧桑。

回到旅馆时是早上九点,已经饥肠辘辘了。不急不慢的美美地享用了一顿早餐,平时司空见惯的食物变得那么精致可口,令人满足。

    下午是校友团聚会,我本以为是几个人小规模的聚会,所以当W问我当众发言紧不紧张时,我还心疑,一桌人吃饭聊天,又不会太正式,怎么样也不至于紧张吧。结果我们去了一个高级饭店,去校友团聚会的人很多,总共七桌,每桌七、八个人,校长也在,像开会一样一项一项进行着不同的项目。我这才意识到所谓的话题讨论是当众演讲。我和美国人平日交流时语言尚存问题,这下让我演讲,还是第一次。我以前在中国人面前用中文演讲都能紧张的把准备好的套路忘得一干二净,这下子只能豁出去了。事实证明,当人放下包袱豁出去的时候,常常结果不会那么糟。不说出乎意料的好吧,至少已是意料中最自然最正常的表现了。

    那些校友当中,有的已是七、八十岁的老人了。他们相见之后热情的相互拥抱。我总觉得老人们的情感流露十分煽情,不知是不是因为那布满褶皱的皮肤、佝偻的身躯和艰难的步伐所给人带来的同情感在作用。我每次看到老人们拥抱在一起时,就会感觉很幸福,心里暖暖的。也许是因为老人象征着岁月,经历,故事,感悟,留恋和虔诚吧。竟然遇到了一个曾经住在我的或是我对面房间的五九年的毕业生,真是巧。

    在聚会上,校长播放了一段学校招生时用的宣传广告,其中有几张我在华盛顿山徒步旅行的照片。其实播放的东西都是真的,可是精挑细选、包装渲染之后,就腾空出现了一所这世上并不存在的一级棒的好学校。包装这东西真是让人无言以对。

    说实话,在演讲过后,我觉得与这些美国人混在一起不再有那种隔阂的感觉了,反正我也看不见自己的东方面孔,满眼的外国人,就索性当自己是其中一员了。

    晚上去了一个西部特色很浓的地方,入口处竟有不少中国文字,也许是当时西部淘金热吸引过不少中国人的缘故吧。进去后不久就来到了Pinnacle Peak,一个吃牛排的地方。那里盛行剪领带。那个剪的人长得瘦高条,但不是干瘪扁平的那种,还挺有型。若是经过训练再有点儿天赋,该会是不错的舞者或是花样滑冰选手。整个区域的风格让我觉得很像加勒比海盗电影中的Tortuga港,恰好这时又有个卖艺人弹起了这段音乐。看来我的感觉没错。晚上看了一个表演,枪响炮炸,全像是真的。

 

第四天

极致无聊的一天。去骑马,本以为能挺惊险的,因为说是跑野外沙地,可是到头来所有人的马排成一行,缓缓地沿着马场旁一个空沙地里绕了一圈。还是独自在马场里学骑马的好。

后来老师看时间还长,就开车兜风,看了一大堆废飞机,又去了个低档货大卖场。这样子玩的话真是浪费时间,一千美元的花费也真是不值得。

晚餐去了一家叫The Canyon’s Crown的餐厅。饭做得很好吃,像中国的西餐,而且服务员个个都长得周正标致,服务热情周到,真是不错的享受。

 

第五天

    被W吹成是国家公园的Kartchner Caverns,其实也就是个州级公园。由于它还是个活山洞,所以保护措施严密,人不能碰不能摸,否则有碍钟乳石生长。其实里面和我曾在中国看的溶洞没什么区别。到了一个叫Throne Room的展览室看一个叫Kubla Khan的大钟乳石。这算是这个州级公园的镇宫之宝了,所以搞了一个灯光展示来表现它的宏伟壮丽。一根好大的钟乳石,又高又粗,那真是岁月的积淀才能成就的奇迹。它复杂的结构里像是藏着一个世界,饱含着故事。与众不同的东西就是这么让人关注的,灯光的照射让它显得更加辉煌。       

中午吃自制三明治,这是第三次自制午餐了。还是挺喜欢吃三明治、沙拉这类美国快餐的,喜欢听人讲英文。渐渐觉得他们有时幼稚无聊,但与他们为伍还是挺有意思的。他们中的一部分人我还蛮喜欢的。

    下午又看了个死山洞Colossal Cave,已有部分破坏,看到蝙蝠的可能也没发生在我们身上,于是觉得这个游览项目很是多余和无聊。

后来又去骑马,完全是没有安排的。但这绝对是我们这次旅程的意外收获。场地有上下坡,树、草、仙人掌紧紧环绕着小道,小桥流水,细沙飞扬,马儿小跑起来,很有野外马队前进赶路的感觉。我两次骑的都是白马,这次的叫Blue。我觉得这匹马很聪明,吃食前进两不误,很积极的往队伍前面凑,有时还不走寻常道。我若是有匹马,Blue就很理想,和我是互补型的,很喜欢它。有一点挺好笑的,在我前面的那匹马很能放屁,一路上放了好多,好在味道不大,否则跟在它后面一路就惨了。骑马结束时,W说我骑的好。不知是总体性的鼓励还是他看出来我会骑马。不过说实话这次真的骑的很好。我觉得自如了很多,也不害怕紧绷了。放轻松的骑马,尽情享受与马的默契和眼前的风景,感觉棒极了。就连LP也说我给人感觉很自然。好想回去骑马骑到爽。其他不会骑马的人下马之后走路姿势都变了,亏是我学过骑马,否则也要成为他们其中的一员了。所有人都很兴奋的说这次比昨天的那次好玩儿多了,即使我们为了付这次骑马的钱而沦落到晚餐吃仙人掌,那也愿意。回去的路上,我们都很开心,开大声的广播音乐也不让我烦了,其他人闻歌起舞,互相照相,我也耐不住寂寞,拿出照相机和Katelyn与Krista 照相。这种时候就会觉得放假来这里是很值得的。

晚餐还是在那家Pub餐馆吃的。换了批服务员,依旧还是长得周正标致,菜做得色香味俱全,又美餐了一顿。

充实的一天,好累。这几天一直在不停地听英语,所以在看电视时就觉得适应多了,甚至不觉得像是在听一门外语一样那么陌生。这才三两天就有这种功效,若是这两年来我一直这样子的话,估计英语能力就不一般了。

 

第六天

早上又五点出发去徒步。这次老师没有和我们一起走,所以没有一个同学再去爬山。人的惰性是不会变的,有个东西牵制着你,人才有可能收敛一下这种懒惰。我和最大的队伍一起走,有一小段路走得没有方向和目标。后来回到车上,那帮美国佬竟然把这个当迷路后荒野求生的故事讲得津津乐道。后来才发现原来其他人都见过或是看着我们。于是有几个人开始觉得自己傻,但还是有人执着地认为做一个幸存者是非常光荣的。

    后来去了蓝蒙山。一路上在听音乐,再加上山没什么特别的,一堆乱石加仙人掌,我还很疲乏,所以没什么心情游览。

 

第七天

最后一天了。还是五点出发去徒步,但真的是没什么意义。

同学们之间开始发表自己对别人的看法,很是正常。其实他们对身边人也是一肚子意见。大家似乎都不喜欢Kaitlin。我对LP一向就看不惯,所以她的一切我都很厌烦。昨天吃饭时她在我旁边扭来扭去的说想跳舞,我简直都不想看到她。

上午去了一个像崂山北九水的地方,有山有水,只是水没有那么清,山上有仙人掌。我们在沙地里淘石榴石,于是我便想到红宝石和蓝宝石,又想到Sapphire是个好名字,大学时就用它吧。

最后一天到此也结束了,做个总结。亚利桑那本身除了沙漠景观以外,也没什么值得我惊叹的东西了。从小游历过很多地方,所以现在再玩儿时常常会提不起兴趣。我曾经这样告诉过妈妈,她表示理解,但她说这样不对,要让生活充满激情,就要在不再新奇的景致里主动找乐子。人一辈子平平凡凡的过日子,没有那么多让你天天新鲜开心的事情在前面等着你;就算有,也没有人有机会全部尝试。所以要主动地把自己的生命填充起来,有了机会就享受,没有机会创造机会。对于这一点我是同意的。我觉得身边这些美国人绝对不缺这种天赋。

再说说别人。W一路上对我很友好,我觉得是出于我是唯一一个外国人和我的内敛性格双重原因。每次和我对视的时候他都会微笑,有时还会在我身边没人的时候到我身边来坐坐,让我觉得那是发自内心的关照,挺感激的。只是对他一向没组织没计划感到越发的反感。作为个老师真不该这样子。

LP一向给我感觉很差,自己笨还自负,这样的人很可怕。不过话又说回来了,自负的人没有一个是真聪明的。早上五点出发的时候,她和另外两个与她同住一个房间的女生迟到了,她竟以三个女孩儿抢卫生间时间不够用为理由说其他人应该理解她们。紧接着她就被另一种声音活埋了,别忘了其他两个房间是四个女生一起住。她总是很假,不知道她是喜欢装呢,还是这个人就是这样子。照相时的笑容、对我的关心问候、鉴别石头时的言语举动等等一切,都那么造作,让我不止一次的产生一些凶恶残忍的想法。其实评价判断一个人的做法并不明智,因为人有多面性和多变性,因此一下定论就错。那天在蓝蒙山顶上俯瞰时,身临其境思其情。出国之后有了种祖国处处有亲人的豪迈感,可是这种感情的本质是一种对于与自己有共同之处的人与事的一种认同感与包容感。当把这种感情升华到一个更高的层次时,就会预想到,将来,若是我能走出地球,去外太空与外星人接触,会不会对所有地球人产生同样的亲切感呢?仅仅因为我来自地球,我们都是一样的人。来自哪里,归于哪里,或者说是爱家,爱国,其实是一种这么自然而本性的认知。四海为家的人们,不是没有归属感的,就是那些把这种对相同的认知提高到了全世界的高度的。博爱的人应该也是如此的。想这些东西,完全是因为想在这些美国人里找与自己的联系,建立亲切感,在心中形成一种都是同胞的大义,从而去爱和包容。但这种感情不是认识到了就能拥有的。感情与理智似乎总是难以相容,只有到了我真正和外星人在一起的时候,心中才会真的升起一种对所有地球人的珍重。

再说同学们吧。这几天里,与Katelyn接触的最多。觉得她很像费聪。很热情很活跃,在人群面前有表现欲,但也不是时时都合群。她在LI里算是个有志青年了。才十四岁就上了九年级,而且已经在学习PSAT和了解大学的信息了。她还说不想在Vermont上大学,因为外州有更好的大学。在LI,这种美国学生可不多。

其次是Krista。她也是个Senior,不知是年龄原因还是性格原因,觉得她是这帮美国学生中最成熟的一个。她照了所有的合照,幸亏和她是室友,传照片还方便。她的很多想法和我会有相似之处。她也比较喜欢独处。当然,这有可能是因为这帮人中没有与她关系很好的同学。她也挺热情,还很爽快很有趣,很体谅别人。还记得与她说的第一句话是在那个中国餐厅教她幸运饼干上的中文“一会儿”怎么发音,她觉得很是搞笑就学给别人听。在还不了解她的时候觉得她大大咧咧的什么都不在乎,这也许是爽快人的通病吧。和她在一起让人很自然。我若是个美国人,那么她应该是个可以交心的朋友。她和家人关系很好,她对我出国留学这一举动的第一反映是说,离开你妈妈一定是个很困难的事情。我知道,说这种话的人,一定也很爱她的家人。其他人说的都是类似于“你父母一定很想你”的话。和她做室友,算是幸运了。她甚至还让我对将来大学的室友有了信心。

再说Kaitlin吧。与我同床,经常晚上抢被子。肥胖的身躯,动一动床就抖一抖。对她没有一点好感。她经常皮笑肉不笑的,有时挺粗鲁。特喜欢游泳。每次回旅馆,总是先冲去游,就连在Sabino Canyon时也是第一个冲下水的。看来是太空虚了。就连看电视,她也能不换台的一直看,不管那台在演什么。对什么事都一副不在乎的样子。其他美国学生也都对她有意见,所以说是有目共睹了。这种人也挺可怜的,总是在一个环境里混着混着就臭了。她就是那个一进旅馆就开始展示行李的人。她并没有什么明显的招我惹我的地方,只是她给我的整体感觉就是很不好。

这三个和我一起住的美国人很有美国特点。房间关门堵窗不透气时就开空调,晚上也不关;衣服物品乱扔乱放,有时还不冲厕所。美国人的很多习惯其实都不好,比如说大早空腹喝咖啡。经常觉得美国人活的很放肆很没节制。相比之下,中国的自然养生之道优势明显。五千年的文化积淀就是有其厚重的内涵。

挺喜欢Hannah和Brittany的。她俩比较安静,给人好接近的感觉。Brittany骑马骑得好,动作一看就很娴熟,因为她家养马。Megan长得好白,体温总是很低,可能是因为她是素食主义者的缘故。她家养鸡鸭鹅之类的动物,感恩节时她家杀动物,很多同学都对她指指点点,再加上她本来也不是很喜欢吃肉,所以干脆就成了个素食主义者。她很天真,路上这不懂那不懂的出了很多洋相,有人开她玩笑,她也不在乎,与大家说笑玩儿闹很活跃。她还主动跟我一起照相,显然是对外国人很陌生所以感兴趣。有这么个朋友挺轻松开心的。不过这种人若是在中国,长大恐怕就得受欺负了。Dominique是个巨活跃随意的胖姑娘,她的很多举动像是个七、八岁的小孩儿。在众人面前大声打嗝从不避讳掩饰。她还喜欢跳舞,带着她那身肉舒展着胳臂跳来跳去,看上去她很享受这个过程。Dayna一开始让人觉得挺高傲,不容易接触,但后来发现她人还不错,对我礼貌热情。她喜欢玩儿Sudoku,所以看我写日记时还以为我在玩。与Marissa没什么接触,所以没什么好评价的,一个巨乳的家伙。Robbie是个蛮活跃的男孩儿,跟他说过几句话但也不太了解。对于Nick就更没想法了,只是纯从外形上而言不喜欢他。至此,所有人都说过一遍了。明日就要启程回学校了,对他们而言是回家,所以他们兴奋的不行。

写作时,时间过得好快,特别是在自己真有写的欲望的时候。转眼间三个小时就在我笔尖划过纸面的点滴瞬间中溜走了。无知无觉,但很享受。

出国留学后,坐飞机的机会增多了不少。在我的感知中,飞机已经不仅仅是种交通工具了,它还有另一层象征含义。很期待每次拖着行李去机场坐飞机的体验,不是说坐飞机很享受,而是意指一种气氛和感觉。坐飞机有两个象征:开始一段新的征程,或是结束一种生活,回家休整。所以坐飞机这件事总是承载着我的憧憬或是思念。这次坐飞机来回,还有点儿新鲜见闻呢。西南航空的乘务员们有个特点,就是在广播的时候总是嘻嘻哈哈的,很轻松愉快。我们到了Phoenix的时候,有个女乘务员甚至唱了一首歌给大家听,内容大致是一个西南人歌唱家乡的好和对家乡的眷恋。唱罢,大家轻松一笑,鼓起掌来,还真有了种回家了的错觉。西方人之间,彼此的关心总是能很自然地体现在小细节中,而就是这些小细节,积累出了西方与东方的不同。回程的最后一班飞机上,恰逢一个正在服兵役的美国大兵。据说是在前线打仗的,也就是那种随时有可能为国捐躯的人。检票登机的时候,检票员特意广播说,这班飞机上有个现役军人,为了表示我们对他的敬意与感激,他将是第一个登机的人。随后大家鼓掌道感谢,目送他第一个上了飞机。一个军人,在前线为国而战,抛头颅洒热血的瞬间,若是想起曾经有祖国人这么温馨的关怀,那他除了本能的恐惧以外,就没什么好犹豫的了。等大家都登机完毕,准备起飞时,乘务员又发起了一次鼓掌感谢,全机人也都积极响应。军人,光荣!

 

后记

凌晨三点回到我的小屋。走的时候把房间收拾的干净整齐,回来看到这整洁的小屋倍感温馨快乐。小床又暖又软,比起前几天住的旅馆床,这可是胜似天堂了。美美地睡到了上午十一点。起床更衣洗漱,开窗透气,让明媚的阳光照进来。下楼吃早餐,看什么都美味诱人,所以贪心拿了很多,运了两趟才把吃的喝的全都搬到了房间里。愿意跑两趟还因为纯粹喜欢穿梭在宿舍走廊里的感觉。闻着那熟悉的香气,觉得一时不在的宿舍,生活美好的有点儿奇妙,虽然它还是那么简单平淡。一桌,一床,一台电脑,几本书,一缕阳光,窗外几根草木,竟也蕴含着能让我兴奋的魔力。没以为自己会对这里有这么深的感情,从来没注意过这里有这么美。有种故人重游的喜悦,也有即将离去的惋惜。高三下学期以来,第一次有了让时间慢点儿走,好多留在这里一会儿的想法。

后来与爸爸电话聊天,聊起了美国大众的基本素质问题。我举了个例子。在我得知同行的同学中有的家里靠养家禽牲畜或是田间劳作谋生前,我觉得那些同学跟城市人没什么大区别。有时能看出来是见识短浅了些,但是做人基本的修养和素质是绝对具备的。我试想过,在中国,同等生活水平的人们都是什么生活状态,精神状态就更不用说了。两者之间巨大的差距说明,中国要想整体发达起来,还会有很长的路要走。中国与发达国家的差距,不在高端科技或是上流社会里,平民百姓的物质与精神生活才是最大的差距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