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小平留法纪实之三】苦乐年华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30 11:53:40
            橡胶厂 看足球 拣马粪...

          离开了不堪忍受的施奈德轧钢厂,1921年4月,邓小平从克鲁梭来到蒙达尼MONTARGIS LOIRE蒙达尼位于巴黎东南方向,在卢瓦雷省(其实法国一省约等于中国一县的面积)。离巴黎约100公里,离奥尔良和枫丹白露都很近,是一个美丽而又宁静的偏僻的城镇,离城不远就是大片森林。

         那儿的居民们如果知道当时他们正在接待的这批激进的中国工读学生是后来主宰中国命运的人物,他们一定会大吃一惊。

         离城2公里有一小镇,叫夏莱特市CHALETTE。镇上有个工厂,叫哈金森橡胶厂。邓小平就是找到这里来工作的。工厂不小,在运河岸边。制造套鞋、跑鞋、自行车轮胎。工人有五六百,大部分是女工,也有童工。男工人干搬运一类的笨重工作,管理计划一类工作也是男人做的。中国学生,体力较弱,做的是女工的工作,同女工一个车间。

         哈金森橡胶厂有40多个中国学生。由于工厂住房紧缺,在工厂支持下,在离厂一里地树林里,搭了一座木棚,为他们的栖身之地。木棚宿住有二十几人,不付房租,电费,水费。二个安徽学生,汪同祖和余中揖,脱产给大家做饭,打扫,照顾财物。每人每日付饭费三法朗,包含食物和二人工资在内月底报告帐目。二人照领厂里的计时工资,即每日十法朗。面包尽吃管饱,早餐一大碗咖啡,午晚饭或烧土豆,或烧卷心菜,此外有汤。

         晚饭后至睡觉后间有2小时至3小时可以利用。此木棚也很热闹,看书的人很少,甚至没有,大家闲谈、开玩笑、不同地方、观点的人有时还骂骂,幸而没有打架的。邓小平在这新的环境中,又恢复了本来的活跃天性,有时还显得特别调皮,是个坐不住的人。

         有位老资格的共产党员回忆说:“有个四川小青年,矮矮的,胖胖的,只十八岁,每日闲的时候总是跳跳蹦蹦,走到这一角同人逗笑,又走到那一角找人开玩笑。我心里想,这个小青年不学习一点东西,不爱看书,很可惜。似乎我曾委婉地同他本人说了这些意见。”


        有个湖南人,名谭天堑,比其他人来的都早 法语说得好,被厂方提拔为工头,管理中国学生。哈金森橡胶厂做的是计时制,邓小平做的活计很简单,是把鞋子的各个部分粘合起来。工资每日10法朗,星期日休息,星期六只做半天工。每日劳动10小时,即1小时1法朗。扣去四个星期日和四个星期六下午,每月净收入为240法朗。付出90法朗伙食费之后,还剩下150法朗可供还债和零用。

         和很多学生一样,邓小平到法国以后基本上没有钱添置什么象样的衣服。直到1924年的照片上的合影,还是初到巴黎时的那套衣服。不过比起施奈德轧钢厂来,这里虽然有些橡胶异味,必竟没有那么脏,那么累。邓小平吃的很多,身体也渐渐恢复,情绪在周围的人的带动下越来越好。

         最难得的是工余之外还有了正常的享受。
          有一次,星期六下午休息,为了看一场国际足球比赛,狠狠心,花了5个法郎买了一张最便宜的门票。从那以后,邓小平就与足球结下了不解之缘。有时,难得看一场足球比赛,回来之后,陶醉好几天。这个习惯,后来成了邓小平为数不多的嗜好中的一个,有些孩子气。而老邓却乐此不倦,终身兴趣盎然。

         前些年,有人写文章时,称他为“超级球迷”,这话有点道理。晚年由于工作繁忙,有时赶不上看电视转播,就让人为他录下来慢慢欣赏。1990年在罗马举行“世界杯”足球赛时,他正好已经退休,这下有时间了,连实况带录像,一共转播了52场,他看了总共50场,过足了瘾。

         老邓球瘾之大,还有一证。更著名的是1977年7月17日,北京举办了“长城杯”足球邀请赛,这是“文革”后首次举办的国际足球比赛,决赛由中国青年队对中国香港队。谁也没有想到,刚刚复出的邓小平披着件军大衣,不声不响的突然出现在北京工人体育场主席台上,那可是“反击右倾翻案”还没停的年代!没上报纸公开露面,先看球唯老邓独一份!带老巴巴〔那时还是小巴巴....嘿嘿〕去看球的球痞、愤青激动了半天,全场掌声雷动。青年队球员(现在都当教练了)当时就象打了兴奋剂,灌的香港队N :0,目瞪口呆....

         邓小平呆在蒙达尼最好的七个月,然而快到1922年底时,他又要走。这次是去塞河畔的夏狄戎CHATILLON(在巴黎近郊现属94)区。在那儿他进入中学学习,想捡回丢掉的文化课程,试了大约3个月,他发现自己的断断续续学来的法语,实在无法跟上学校的课程。从此,便没了上学求业这个想法,老老实实回到社会找工挣钱。邓小平的文化水平大概等于现在的中学毕业。老邓对此一直耿耿于怀。对于有真本事的知识分子老邓很尊重,总有些偏护。

         后来,邓小平又陆陆续续做过机车的司炉工,到餐馆里做过厨房帮手。还有两个星期,他和他的同学在巴黎城中找到一种扎花标签的女人做的工作。包括在雷诺的工作,留法期间,前后共做了十几种辛苦而没有技术含量的工作。

         最有趣地是常去当清洁工,拣马粪挣钱, 那是后来1926年在莫斯科中山大学学习时邓小平讲给蒋经国听的。邓小平曾担任蒋经国所在一个班的团小组长。当时蒋经国仅有15岁,个子矮小,只有1.51米多点,但在全校数百名学生中却是年纪最小、最活泼的一个。邓小平虽比蒋经国大6岁,但个子也不高,排队时总和蒋经国站在一起,肩挨着肩。 邓小平爱说爱笑,资历老。 小蒋经国很尊重他,看成是“大哥”、“学长”。

         莫斯科十分寒冷,那时邓小平总围着一条蓝白相间的大围巾。一天散步时,蒋经国好奇地问邓小平:“你干么老围着这么一条大围脖”?邓小平对他说:“在法国留学的中国学生常去当清洁工,特别是拣马粪挣钱最多,干一天能够一个星期的花销,最划得来,法国的清洁工都围这么一条围巾,因此他们每人也有这样一条。”

         1923年初,邓小平在夏狄戎学习的生活结束了,他又回到了蒙达尼,回到了哈金森工厂。这次,他只在工厂呆了很短的一段时间,他的工作记录卡记着他被分配在制鞋车间工作。1923年3月后他被解雇用了。解雇的原因是“本人拒绝工作”。

         动荡、劳累、贫穷的生活,给年轻的邓小平打下了深深的烙印。
          他不象毛泽东那样,有浪漫、高扬的激情,敢于轻视物质生活。他真的给穷怕了、饿怕了,对生计、对粮食十分敏感!邓小平向杨尚昆说他在法国的生活时:“每当我能买得起一块羊角面包和一杯牛奶时我总是感到很高兴。”

         66年后,“文革”恶浪,广安遭受劫难,农村劳动日一个仅值几分钱,群众生活十分穷困。一次他接见外宾说:“我的家乡广安人平均占有粮食200多斤,一个农民年平均收入不到50元,我的家乡就是那个样子!”忧切之情,溢于言表。

         70年代末,指示教委:出国留学要办个“留学人员服务处”。心思周密,设身处地!
          80年代,还有更著名的口号“贫穷不是社会主义!”成为改革先声。


        邓小平的生活习性很多是这时形成的职业习惯:他吃饭速度很快,爱吃“烩饭”。米饭、青菜、豆腐、鸡蛋一锅煮。早饭几分钟解决,午饭也不过十来分钟。也是工厂的时间养成的。 邓小平不修边幅,不太注重穿着。不象周恩来那样任何时刻都穿得很整洁、得体,老邓不太讲这一套。邓小平做事大小、轻重;上班、下班 分得很清楚,也是职业习性。邓小平的工作时间在党内高层最短,下班后一打桥牌就没点了 。一向不轻易夸人的毛泽东也说他头脑清楚”,周恩来则讲其人举重若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