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人难3-学会借用别人的声望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8 16:16:58

□ 学会借用别人的声望


  借光计由来已久,中国自古有很多智慧谋略与之有关,比如,狐假虎威、攀龙附凤、借刀杀人、拉大旗作虎皮等等。传统上对借光术评价不高,为君子所不齿。诚然,小人惯会沾光行骗,欺世盗名,狗仗人势,但这并非借光本身的错误。只要动机纯正,借助各种外力提升自己的知名度和办事效果,是被社会承认的方式之一。我们不可对此妄加指责,斥其一无是处。很多人都有一个误区,似乎一提借光便是借某人的势力,其实这是片面的误解。借权贵名流为自己所用,只是借光的常见形式,实际上凡是能让我们为人做事增光添彩的人、物、事、情,都是借光的范围,比如,祖宗、衣服、籍贯、才智、言论等等,不一而足。


  狐狸是很聪明的动物,由于它没有力气,个子矮小,因此处境不利。在森林中,狐狸得不到应有的尊敬,没人真正把它放在眼里。为了克服这一缺点,对于狐狸来说,有一个办法就是说服老虎与它做朋友。通过与力大无比、令人敬畏的老虎密切交往,狐狸可以伴随老虎左右在丛林中四处随心所欲地行走,而且享受给予老虎的同样的提心吊胆的尊敬。即使老虎不在狐狸身边,得知狐狸与老虎交往甚密,也足以保证狐狸在旷野中得以生存。


  假如艾萨克·斯特恩从来没有拉过小提琴,那么他永远也不会成为我们今天所认识的艾萨克·斯特恩。具备了精通这种乐器的本领,艾萨克·斯特恩成为举世闻名的人物。由于同样的原因,不管你从事哪种专业,你的工作都能成为你的“老虎”,而给你带来无比巨大的威力。


  在现代社会,这种手段已被政治、经济、文化以及外交等领域广泛运用,而且大有日趋扩展之势。对于人际交往而言,它不失为一种提高自身形象,扩大自己影响的策略和技巧。你可以巧借名人,如在交谈中常出现的一些身份最高的人的名字,你在别人眼里就不同寻常;巧借闻名地点,如对有地位有身份的人常去的地方,你不要不好意思表白,这也可以作为提高你的身份和能力的资本;巧借名言,如,请社会名流为你题词作画,请专教授为你著的书作序,请明星为你签个名等等。这些做法虽然有沽名钓誉之嫌,其实这是一些人“敢为天下先”的眼光,是人的正当追求,而借助名人提高自己的社会知名度,也越来越成为被社会所承认的成名方式之一。

 

由此可见,一个有声望的人即使是平淡的一个字送给了你,要比一千个普通人长篇大论地给予的赞美更有威力。


  翻开历史史册,古往今来的成功者,谁都不是一生下来就大名鼎鼎,一出山就风光耀眼,一呼百应的。他们大多数总是先隐蔽在某些大人物的后面,借他的面子来笼络各路豪杰,借他的声望来壮大自己的声势,一旦时机成熟,或者另起炉灶,或者踩着别人的肩膀往上爬,或者反客为主,把别人一口吃掉。在做到这一步之前,先把自己的狐狸尾巴藏起来,拉一面大旗作虎皮。


  不管具体动机如何,要永远记住拉大旗拉的就是别人的声望和面子。做生意则更要找名人合作,像美国著名影星克拉克·盖博在电影中脱掉衬衫,赤裸着身子,就这么一个简单的镜头,竟然使得美国贴身内衣的销售量急剧下降。而英国王妃戴安娜带头穿平底鞋,英国市场上的高跟鞋就无人问津了……这些都是名人效应,它能发挥出常人难以想像的作用,如果你能有意识地利用,就会快速地提高自己的声望。


  □ 结交卓越人士使自己不断进步


  几乎所有的年轻人,均渴望能和才华横溢的人物成为知交。总认为假使自己也小有才气,那更是如鱼得水。


  最叫人头痛的问题,莫过于虚荣心作祟。由于虚荣心的蒙蔽,人类往往铤而走险、作奸犯科。


  那么应该和哪些人交往呢?


  1.建立良好的社交圈子


  首先,应尽可能结交优于自己的人,并朝这一目标而努力。结交卓越的人士,便能见贤思齐;反之,若结交水平远逊于自己的朋友,自己难免同流合污。正如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当然,我这里所谓的“卓越的人士”,并非是指家世显赫、地位超绝的人,而是指有内涵、为世人所称道的人物。


  “卓越的人士”大体上可区分为以下两大类型:一为立身于社会主导地位的人们,其次则是指那些有着特殊才华的人们,对社会有着杰出的贡献,才能突出,或是学识渊博的学者,才华洋溢的艺术家等等。此种杰出绝非凭一个人的喜好所界定,而需由社会的认同方可获得。当然,其间或许有些例外。总之,希望你能结识这些人才。


  至于怎样与这些人结交,没有成形的办法,也许是厚着脸皮毛遂自荐,或是由知名人士的大力引荐,当然也可以加入群英聚会的团体里去寻觅朋友。居于其间,仔细去观察拥有不同人格、不同道德观的人们,不仅是件赏心悦目的乐事,更对你有所助益。


  身份地位高的人们所聚集的团体,并不见得便是人们所称道、喜爱的。因为,即使身份高高在上的人群里,也有才疏学浅、不懂得人情世故、一无可取的人。结交学识渊博者的团体,有时会有这种现象:这些人虽然已经获得人们衷心的尊敬,但却称不上是交往的绝佳对象,这些人往往不知道快乐是什么,不清楚世间为何物,只是一味地埋头于学问的钻研中。若是你参加此种团体,就必须不时地保持警惕,经常性地探出头来看看圈外的世界。如此一来,你的判断能力也能日渐提高。然而,一旦你紧密地参与其间,成为不知世事的学者,那在你重新踏入鲜活的社会时,就很难步履轻快了!


  2.切莫仓促地一头栽进,使自己深陷其间


  即使是和才气纵横、魅力十足的人物交往,也不可不顾一切地全身心投入。不丧失判断力,才是最适当的交往方法。


  并非每个人均能心悦诚服地接受才智。相反,它往往会令人产生恐惧的心理。


  一般说来,在众目睽睽之下,人们每每对锋锐的才智感到惧怕。这就似妇人女子一见着枪炮便会害怕的道理一样。恐惧对方会突然扣动扳机,子弹便“咻”的一声朝自己飞了过来。但是,认识这些人,继而亲近、了解这些人,确实是件有意义、令人欢欣的事。只是,不论对方多么有魅力,如果自己就此终止和其他人的交往,单和这群人往来,那将会得不偿失。


  3.别结交品位低的人们我之所以要求你避免与品位低的人交往,乃是由于我觉得这些全是必须具备的观念。因为,我看过太多具有判断力,而且社会地位牢固的“大人”们,在结识了这种人后,信誉扫地,沉沦堕落,最后身败名裂。


  因此,无论从何种角度来看,结交程度不如自己的朋友,便是虚荣心作祟的一种表现。人们总希望自己能独占鳌头于群体之中。企盼能获得同僚的称许、尊敬和领导的器重。


  为了求取这种名实不符的赞扬,他们甚至不惜与不如自己的人们结交,如此将导致何种结果呢?是的,不久你就将变得与他们层次相当,从此再也不愿结交出色的朋友了。


  我愿不厌其烦地提醒你,人们往往会遭伙伴同化,不管这样做是使自己的层次提高了,或是降低了,其结果必然一样。你应该依据交往的对象,仔细加以判断。


  □ 适当夸张自己的能力


  人们都愿意与身份较高、能力较强的人交往,而不愿意结识整天垂头丧气、愁眉不展的人。从我们自己的角度看也是一样,如果我们常与得意的人、能干的人接触交往,就会充满信心,也认为自己有能力了。


  这样看来,当你向一个还不熟悉、不了解的人介绍自己的时候,不要把自己说得低了,不要过于谦虚。你可以适当地夸张一下,夸大你目前所干的事情,夸大自己的能力和成就,夸大自己的良好感觉,这样对方才会感到荣幸,愿意与你交往。


  如果把自己讲得一无是处,总在讲遇到的困难,讲目前还存在的问题,对方听了会感到失望,对你也就没有太大兴趣了。


  当然,生活中有酸甜苦辣,春风得意的人,能力再强、地位再高的人也有不如意的时候。所以交谈时很容易说起不顺心的事。但对初次认识的人来说,往往爱对自己的交际对象抱一种幻想,潜意识中常盼望对方是个能干的人,希望成为私交。如果你令对方失望,他会认为没有必要与你交往了。


  但夸张要有一定限度,不能夸张得无边无际。因为人们都有一个固定的衡量标准,虽然不了解你,但你应该有多大能力,他大致上是心中有数的。说低了,他不以为然,瞧不起你;说太高了也不好,弄不好露出马脚。这就要求你在说话时要把握分寸。


  在说明自己的能力时,不但把现在做的事情告诉对方,如果必要的话,还可以把下一步准备做的事情告诉对方。下一步的事虽然没做,但有做的打算和做的条件,也有做的可能性。你讲给对方听时,对方一般是会相信的,而且你已明确告诉对方,这是下一步的打算,自然他不会认为是在骗他。在讲下一步打算时,你要充满自信,要把具体事实摆出来。这就是一种能力的夸张,也是一种合理的夸张。你若把再下一步的打算也告诉对方,那就成了吹牛,对方就不会轻易相信。像一个小学生谈大学毕业后找工作一样,让人觉得有点荒唐。所以只能把打算提前一步说出来,不能提前好几步说出来。


  这一种技巧关键在于:不要超过对方的心理承受能力。在形形色色的雄辩家中,政治家往往是出类拔萃的。在他们看来,世界上根本不存在分辨不清的是非,甚至不可能有模棱两可的现象。他们能把死人说成活人,把活人说成死人。其话语非常明确,充满自信。


  奇怪得很,这些政治家所说的话会使数以万计的听众满怀信任地接受。从心理学角度分析,这主要是他们发表言论时,经常使用“绝对”、“一定”、“完全”、“百分之百”等全部肯定或否定的明确判断。


  例如,一位政治家在选举进入白热化阶段时,到街头演讲,经常说道:“我的判断百分之百正确。”“我决不食言,即使赴汤蹈火,也在所不辞。”“关于这一点,请绝对信任我,我可以对天发誓。”也许听众开始时会半信半疑:“事情会这般绝对吗?”但听久了,耳朵里听到的明确肯定或否定的结论,也就不知不觉地被接受了。


  因此,交际中夸张自己,也可以使用这种语言,以使对方更为信服。□ 使自己的个性亮起来


  没有人天生就能拥有比其他人更耀眼的光芒,每个人都必须学习如何吸引他人关注的目光,特别是在人生的起步阶段,就应该让自己的名字和声誉附上一种与众不同的特质,使自己超越于别人。这个形象可以是某种个人化的穿着打扮,或是让人们津津乐道的生活逸事,或是由内到外折射出的性格气质。一旦建立起了自己的良好形象,就会在闪亮的星空中占据一席之地。


  一般人们会认为,以独特的言论和标新立异的行为引起争议、受人攻击是不好的,这种观点是非常错误的。要避免自己昙花一现的命运,被其他人所掩盖,一定不要仔细区别所谓怪异类型的影响和注目,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任何一种注目都有利于你的自身发展。


  法国国王路易十四的宫殿里有许多才华横溢的作家、音乐家、艺术家、美女以及人格无懈可击的道德家,但是最能被人提及并谈论不休的却是洛赞公爵。


  这位公爵身材矮小得近乎于侏儒,但总是能做出最傲慢无礼的事情来,例如,和国王的情妇上床,公开谴责其他大臣的行为,甚至侮辱国王本人。然而,路易十四被公爵的奇行怪癖弄得晕头转向,以至于不能忍受宫殿中没有他。道理很简单:公爵的古怪性格吸引了众人的注意,一旦人们受他迷惑,就会不计一切后果地希望他能在身边时时出现。


  社会热切需要不同凡响的人物能够挺身而出,他们最好超越一般平常大众之上。因此,永远不要害怕让自己拥有与众不同且吸引目光的特点。惹是生非、受人攻击都好过无人问津、碌碌无为,几乎所有的行业都遵循这一法则,实际上所有的专业人士都应该带点演员的气质,在自己的人生舞台上,导演出一场神秘的戏剧,或正面,或反面。


  伟大的科学家爱迪生懂得为了募捐必须不惜任何代价而持续曝光的道理。几乎跟所有发明本身一样重要的是,他知道如何将这些发明尽快地呈现在大众的面前,引起足够的注意力。于是,他设计了令人眩晕的实验来展示在电力上的发现,常常谈起当时看起来不可思议的未来发明——机器人,以及可以拍摄思想的机器;结果使得大众对他议论纷纷,念念不忘。他虽然使出浑身解数希望人们的目光放在发明而不是他的名字上,但是产品的知名度还是远远不及他的名气。


  1915年,有人传言爱迪生和特斯拉可能共享本年度的诺贝尔物理奖,结果最后颁给了两位英国物理学家。事后,人们才知道爱迪生原本可以赢得此奖项,但是他主动地推辞了,因为他拒绝和特斯拉共同得奖。在当时,他的名气远远胜过特斯拉,他拒绝这个荣誉,免得在共同得奖之后,让他的对手和他平分秋色。


  在16世纪中叶,一名年轻的罗马男仆阿雷提诺为了吸引人们注意他的诗人身份,决定发表一系列讽喻诗歌,嘲笑教皇以及他对宠物的热爱,这个意图立刻让阿雷提诺大出风头,被人们说来说去。因此,攻击有权有势的人物将使你获得意想不到的效果。不过还要记住,在你赢得足够的目光过后,应该慎用上述之策,毕竟招数用多了就发挥不了应有的作用了。


  一旦成为众目睽睽之下的焦点,必须不断地调整自己,保持新鲜感和持续的魅力,这才是至关重要的。如果始终一成不变的话,人们会逐渐产生厌恶之感,不再拿你当回事儿,进而转移注意力到新崛起的明星人物身上。这场游戏需要时时警戒、不断创新,以玩出令人意想不到的新花样。毕加索就不会让自己隐没于自己所创造的辉煌之中。如果他的名字和一种特定的风格过度连结在一起,他就会处心积虑地推出一批新作品,打破众人的期待,颠覆人们根深蒂固的惯性思维。总而言之,为了让更多的人们关注你,就必须竭力地亮出自己的个性来,让别人觉得你是一个与众不同的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