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切记录触摸南极冰盖的经历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5/01 13:17:50

周星

    南极之遥远,几乎非常人可以触及,以往,我们了知的南极只是在教科书中寥寥数语的地理数据,后来,有了电视中令人艳羡的影像画面丰富,也终究知道其是一生遥不可及的地域而已。但于我却有更为切近的记忆,20多年前,在我留校任教的同屋舍友之一,是中科院毕业的博士,他荣幸首批获得去南极考察的机会。“南极”?当时我们都讶异不已,那是一个陌生的天尽头啊。等到漫长的考察回来后,他送给我一块南极石,叮嘱说很难带回的不要看它不起眼。我那时还真觉得不起眼,几番搬家后都忘了那块珍贵意义的石头还在何处了。于是南极的遥远与否也淡漠了。随着视野的扩大,对于中国在南极几个建站活动的关心,南极再回到谈论的话题中,无论是个人对于南极意义的见识,还是国家对于南极科考的价值,都格外增长。于是开始遗憾遗失那块南极带回的显然是中国最早一批的南极记忆的石头。

    但记忆其实需要探入其中的生动描绘,而关于南极更为深入的认知,却是在陈晓夏的《世界尽头的奇迹》中意外得到了。

    在火车旅途中愉快翻阅该书,一页页的文字中,一个历经艰辛、克服难以预料困难的冰雪艰难之旅,鲜活的呈现出来。一个闯过南极冰盖---人类第一次徒步踏足考察的电视人、一个在可可西里无人区九死一生的考察的电视人,在那一片耀眼冰封的世界中有怎样的生死考验?他看到什么、感受什么、获得什么?翻一下本书就很容易发现对于常人到处都是意外和奇迹的极地经历。

    总体感觉,整本书洋溢着充满激情的青年人对于南极探究的渴望热情,在字里行间记载的探秘之旅,满是兴奋、搏击、抗击自然极寒和不可预料之难的过程。从中,我们形象的感知了南极冰盖Dome-A(冰穹A)----一个被称为“不可接近之极”的南极内陆冰盖海拔最高之处的行旅之途,在这个从来没有研究者踏足之地,中国科学家将第一次进入而确认其高点所在,陈晓夏见证了艰难之旅的每一个细节,如幻如真。其实,就文字而言,讲述者并没有华丽的文字描述,朴实是其基调,但幽默点缀过程,笑谈消淡艰辛,使探索之旅满是青春勇气的凝缩。单就写作而言,一个勇为果敢的电视工作者形象在他的一个个忠实记载的日志般故事中已经显露,而实在佩服经历了那样难以想象生死经历的人,还能记载下如此清晰的文字,而记载的境况自不必说,而描述的过程中还能那样坦然细致的描摹当时的心情和心理。在陈晓夏的文字中,理性的认知和感性的描述交织,职业工作的记载和探险科考的惊奇复合,足以证明他被选为稀罕的探险队员的必然。

    精神的把持不仅是作者自我坚守、也是中国科考队全体成员成功的主要因素。在从穿越西风带的惊心动魄的过程,到南极一步步逼近冰盖最高点的漫长旅途中,他们就靠着为了科学、为了祖国、为了人类的奇迹探寻的精神,证明了没有什么“不可接近之极”的人类精神无穷尽的探索。其中每一个被描述到的人们对于事业的执着(每一次遇到要减负的时候时候,科学家总是宁愿放弃食物拖带也都不放弃自己的实验仪器),每一次遇到困难时各方面人才忠于职守的细致举动,在家人之间和战友之间的那种牵挂护佑的情谊都描绘得令人感动。

    阅读不仅是感受难得的他人经历,不经意间你可以获得不少相关的知识教益和情感熏染。比如,在科学的传达上,《世界尽头的奇迹》随着旅程的进程,不断把必要的科学知识特别标示出来,诸如什么叫“经纬度”等,有些科学解释令人意外,比如“虽然南极是冰雪的宝库,但是单从降水量来看,南极大陆却是最干燥的大陆。------南极点的年平均降水量仅有3毫米,与非洲的撒哈拉大沙漠差不多。”

    又比如,阅读中给人的思考也不少,作者在每章开始都选取了一句经典人物的名言来引发,比如第三章开始的杰克.韦尔奇的“英雄并不是有思想的人,英雄是那些将思想付诸行动的人!”等等。而文学艺术意识的的渗透随处可见,除了图文并茂外,文字的趣味也不时可见,形容极地雪地车上的颠簸描绘:“经历了无数次的腾空和落下,全身的不规则运动好像是在做节奏奇特的广播体操”

    我一直在寻找作者不畏艰险的探秘和写作的支撑力量,不仅是“看山,要看极高山,其实人生也大抵如此”的感悟,而读到最后,终于发现他自己讲述了内心的因缘:活着,真好!“把活着的每一天看作生命的最后一天,那么幸福就离你不远了。”只有经历了最为艰难的人才能如此朴质的讲出这样的道理。而

    于是信然作者所说的:“我希望这本书能向读者传递一种自信感恩的精神和热爱生命的力量”。

    这应该是本书实现的价值了。

《世界尽头的奇迹》陈晓夏著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0年1月第一版 定价:35.00元

 

 

周星: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副院长、博士生导师、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