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眠的完全解决之道[连载]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8 11:42:40

失眠的完全解决之道[连载]

最近,从书店里看到一本书,叫作《不用药物治失眠》,对于向我这样被失眠折磨了这么多年的老醒友来说,真是如获至宝。22元搞定。回家研究。恩,果然不错。拿来与大家分享。由于俺打字速度比较慢,只能每天抽出时间给大家传一点,着急的朋友可以到书店去买,呵呵。
第一讲:
失眠的定义
失眠是以难以入睡、睡眠表浅和早醒为特征的一种最常见的睡眠障碍,是睡眠障碍领域内近百种疾病中的常见症状之一。

通俗一点来讲,失眠就是到了该睡觉的时间,自己也很想睡,但躺在床上又很难入睡(超过30分钟不能入睡者即为很难入睡),即使勉强入睡,也容易惊醒或反复憋醒,而且每次醒来的时间超过了30分钟。

以上是失眠最主要的表现,除了上述表现之外,失眠还会给你带来很多“痛苦”。比如,每天早晨起床后的许多不适症状及精神表现,如头晕目眩、心悸气短、体倦乏力、不思饮食、胆怯恐惧、急躁易怒、胸胁胀满、恶心口苦、腰酸腿软、注意力不集中、健忘、工作与学习效率下降等。

如果上述这些情况在你身上发生,并持续至少3周以上,对你的生活和工作产生了负面影响,医生就会告诉你:你患了失眠症。

那么,到底有多少人患上了失眠症呢?有一组数字我们可以看一看。这是世界卫生组织在2003年做的一项调查,结果发现失眠症的发患者数相当多(见下表)。而且,在这些患病的人当中,中老年人的比例还相当高。国外的统计资料表明,老年人失眠者可高达70%。由此可见,失眠已经成为严重危害人们群众生活与健康的重要问题。

 
失眠的表现


在失眠的诸多症状中,难以入睡最为多见,其次是睡眠表浅和早醒,有些人还会表现为睡眠感觉缺乏,就是没有想睡觉的感觉。通常以上情况是并存的,只是在程度上有轻重之别而已。

以上是失眠的主要症状,当然它也会带来一些“副产品”,其中,对失眠产生的恐惧和对失眠所致后果的过分担心就是其一。而这种恐惧和担心又常常使失眠患者陷入一种恶性循环。就寝时,紧张、焦虑、担心更加明显,于是,就愈加睡不着。清晨起来,你会感到身心憔悴、疲乏无力。如果这种情况持续1周,你会变得急躁、恐惧、紧张、注意力不集中,严重时还可能出现定向障碍(就是指一个人对时间、地点、人物以及对自己本身状态的认识出现了障碍)或共济失调(是指肌力正常的情况下运动的协调障碍。肢体随意运动的幅度及协调发生紊乱,以及不能维持躯体姿势和平衡),并可能出现幻觉、妄想等严重的精神障碍。连续失眠还会使人白天精神萎靡或不能保持旺盛的精力,进而影响到社会功能。

那么,我们怎么来判断什么是入睡困难?什么又是早醒呢?在医学上,它们都有严格的定义,下面我们就来具体地讲一讲。

(1)入睡困难:是指入睡潜伏期即从上床开始到进入睡眠状态的时间超过30分钟。

(2)睡眠不实:是指觉醒的次数过多和(或)时间过长,如果出现以下几种情况,我们就可以判断是睡眠不实:①全夜超过5分钟的觉醒达到2次以上;②全夜觉醒时间超过40分钟;③觉醒时间占睡眠时间的10%以上。

(3)早醒:醒来时间比平时正常的醒来时间提前30分钟。

(4)睡眠不足:一般指成人一天的睡眠总时间不足6.5个小时。

失眠的病因


失眠是一种最常见的睡眠紊乱,几乎每个人都有过失眠的经历。那么,为什么会有这么多的人患上失眠呢?失眠的原因很复杂,归纳起来,大概有如下几点。
1.生理因素
人类在工作一天后,夜晚来临时,渐渐进入梦乡,经过6~9个小时的睡眠,天亮时又苏醒过来,这样日复一日,就是人类的睡眠─—清醒周期,又称“日节律”。有些人白天睡得过多,昼夜规律紊乱,到了夜间就会出现入睡困难或睡眠时间过短,呈现失眠状态。对此,要进行自我调整,克服白天贪睡的不良习惯,逐渐恢复睡眠的正常节律。也有些人是因为生活节奏过快、熬夜、上夜班等,破坏了正常下丘脑的生物钟节律,使机体一时不能适应所致。
老年人的失眠,则是躯体机能全面老化的一种反映,是脑功能衰退的一种表现。由于总睡眠时间特别是深睡眠时间的减少,老年人松果体素和生长激素的分泌也明显减少。此外,由于夜间睡眠差,白天睡眠增多,掌管生物钟的视上核功能也在减退,这就会进一步引起正常的觉醒-睡眠节律发生变化,继而导致觉醒-睡眠节律失调。
2.心理因素
中医学认为,情志过度是许多疾病发生的主要原因,《黄帝内经》中说:“怒则气上,喜则气缓,悲则气消,恐则气下,思则气结。”且“悲伤肺”、“怒伤肝”、“思伤脾”、“喜伤心”、“恐伤肾”,而心为“五脏六腑之大主”,七情剧变,可由他脏伤及于心,心伤而心神不宁则不眠。
现代心理学把人类的基本情绪概括为喜悦、愤怒、恐惧、悲哀等四种。当这四种情绪反应过度时,可造成心慌、激动和过度紧张的状态,这种状态可导致大脑皮层的功能紊乱,继而引起失眠以及失眠伴随的疾病。
心理因素对睡眠的影响,主要有以下几种情况:
(1)生活中负性生活事件的冲击,如亲人亡故、夫妻离异、失业、公司倒闭、股票起落等,或长期处于紧张的工作状态之中,导致神经系统的功能异常,造成大脑的功能障碍,从而引起失眠。
(2)睡前强烈希望有一次良好的睡眠,由此而过分焦虑不安,反而造成入睡困难。
(3)过分担心失眠对健康的危害,在经过几夜失眠后,这种担心更加强烈,而将注意力都集中在失眠问题上,使精神进一步紧张和焦虑。“怕失眠,想入睡”,本意是想睡,但这种情况本身就会使脑细胞兴奋,结果就会导致失眠越来越重。
3.环境因素
有的人对环境的适应性强,有的人则非常敏感、适应性差,环境一变就睡不好觉。一般有两种情况:一是养成了某种与入睡相伴随的行为习惯,如长期看电视入睡,形成了对电视的依赖,一旦没有电视可看就发生失眠,这种失眠又称入睡条件性失眠。二是不良环境因素对睡眠造成了直接影响,即真正的环境性失眠。外在因素如严寒、酷暑、房屋拆迁、迁入新居、马路边居住等,卧室内噪声、强光、温度过冷或过热、卧具不适(如过硬或者被褥过厚或过薄等)都可使人失眠。而一旦环境变化或环境因素消失,此类失眠常可自行消失。
4.药物因素
药物是治病疗疾的有力武器,但用药不当或某些药物的副作用均可导致药物性失眠。常见的能够导致失眠的药物有以下几类:
(1)氨基甙类药:如链霉素、庆大霉素、卡那霉素等,服用剂量不当时,可使肾脏清除率降低,肌张力减退,有的还可引起血液动力学的节律性障碍,这些副作用都能引起失眠。
(2)利尿药:尤其是联合用药,可引起夜间多尿,频繁起夜,因而扰乱睡眠;利尿后,排钾过多,同样可以导致心血管系统节律性障碍,引起失眠。
(3)抗心律失常药:如双异丙吡胺和普鲁卡因酰胺等均可影响睡眠的质量。
(4)抗高血压药:如甲基多巴、可乐宁等,它们不但可以引起失眠,还可以产生抑郁综合征;有些抗高血压药物用量不当,常能造成夜间低血压,这同样可以引起失眠。
(5)抗胆碱能药:特别是治疗帕金森氏病的药物以及三环类抗抑郁剂和阿米替林等,可引起夜间烦躁不安和精神错乱等而导致失眠。
(6)糖皮质激素:如强的松、氟美松、强的松龙等药物,大剂量运用时,可引起机体的兴奋性增高而导致失眠、多汗等症状。
(7)安定类药:安定类药用量不当,偶可导致老年人的睡眠倒错,即白天镇静,全身活动减少,摄入液体量减少,进而导致夜间烦躁不安和精神错乱。
那么,如何防止药物性失眠的发生呢?首先,用药前应先熟悉该药的作用和副作用,能不用的尽量不用,或选用作用相同而副作用小的;其次,尽量避免联合用药,必须联合应用时,要详细检查各种成分的交叉作用;最后,老年患者同时用药以不超过三种为宜。总之,只要掌握合理用药的注意事项,避免药物性失眠是完全可能的。
5.生活习惯因素
习惯不良性失眠是指由于生活习惯不良所致的失眠,如睡前大量吸烟、饮酒、喝茶或咖啡等刺激性饮料会扰乱正常睡眠;或者在睡前剧烈运动,过于兴奋,说话时间过长等,这些都会导致精神兴奋,增加入睡难度,而使睡眠质量下降。
6.疾病因素
人吃五谷杂粮,生病在所难免。失眠与很多疾病有关,但多是这些疾病的伴发症状,若疾病得到控制,失眠一般也能得到改善。了解能引起失眠的疾病,对更好地改善睡眠是大有裨益的。
那么,哪些疾病会引发失眠呢?归纳起来,大致有如下几个方面:
(1)中枢神经系统疾病:如脑外伤、脑肿瘤、松果体瘤、脑血管疾病、帕金森氏病、偏头痛等。
(2)呼吸系统疾病:如慢性支气管炎、慢性阻塞性肺气肿等。
(3)泌尿系统疾病:慢性肾功能衰竭时候的睡眠,常常是短而破碎的,只有肾透析或肾移植才能有效地解决。尿毒症还可以因毒物在体内蓄积,不可逆地损伤中枢神经细胞而使睡眠紊乱。另外,糖尿病、尿崩症、泌尿系统感染引起的尿频也都会引起失眠。
(4)过敏性疾病:如皮肤瘙痒、鼻塞等常常会干扰睡眠。
(5)消化系统疾病:如溃疡病、肠炎、痢疾等造成的腹痛、烧心、恶心、呕吐、腹泻及发热等症状,也会明显地干扰正常睡眠。
(6)循环系统疾病:如心绞痛、高血压、动静脉炎症等,特别是心力衰竭的患者,当平躺睡觉时会喘得更厉害,必须坐着才能睡觉。
(7)精神心理疾病:如忧郁症患者常伴有失眠,特点是清晨2三点醒来,再也难以入睡。躁狂症患者晚上根本不想睡觉,精力无穷,活力无限,不断地往外跑,无法安静入睡。其他如精神分裂症、老年痴呆、焦虑症、强迫症、边缘性人格障碍等也常伴有失眠出现。
由此可见,引起失眠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所以在出现失眠以后,你应该仔细查找原因,并注意改变和消除这些原因。同时,要注意学习有关失眠的医学知识,掌握一些能促进睡眠的方法,如养成按时就寝、按时起床、不恋床的好习惯,学会自我放松的心理疗法等。对于心理因素所致的失眠,应尽量从习惯、行为和心理上进行调整,少用安眠药物。

失眠的危害


人的一生中大概有三分之一的时间是在睡眠中度过的,任何人都离不开睡眠,没有正常的睡眠,就无法维持其他生命活动的正常进行。睡眠对人体健康有至关重要的影响,是绝对不可缺少的。
失眠症的后果有不同的表现,程度也有轻有重。一个晚上的失眠除了有疲劳的感觉,还会有其他的异常表现,如第二天的整体表现差,精神运动(如反应时间)和心理运动表现均降低(如焦虑、烦躁、注意力不集中等)。而长期的睡眠不足则可以造成一系列的机体损害,如注意力、判断力、记忆力及工作能力的下降,烦躁,情绪改变,心悸和视觉障碍(眼睛发痒、烧灼感,出现幻觉等),对疼痛的敏感性升高,有时还会出现精神失常。
不良睡眠除了可诱发上述心理反应,还与感冒、糖尿病、肥胖、中风、心脏病和癌症的发生密切相关:
(1)长期的睡眠不足,会使神经内分泌系统的应激调控系统被激活,并逐渐衰竭而发生调节紊乱。机体的各类代谢产物不能被及时排出体外,导致免疫功能明显降低,易患感冒,对健康产生不良影响。
(2)如果连续两个晚上不睡觉,血压会升高;如果每晚只睡4个小时,其胰岛素的分泌量会减少,导致糖耐量降低,而连续一周出现失眠,就足以使健康人出现糖尿病的前驱症状。睡眠时间严重不足,还可导致胰岛素抵抗,从而造成肥胖。
(3)长期睡眠不足,可使血管硬化加速,管径变窄,严重影响脏器供血,增加心脏负担,可诱发心脑血管疾病。
(4)长期的失眠,还会诱发一系列心身疾病,如出现消瘦、心动过速、腹泻、便秘、血压升高、消化道溃疡、焦虑症、阳痿、性欲减退等,甚至可引起自杀。
(5)因为脑垂体分泌生长激素多是在睡眠状态中进行的,因而失眠对生长发育也会造成不良影响。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不断发展,人才的流动,社会竞争的日益加剧,势必会给人们造成巨大的精神和心理压力,从而影响到人们的睡眠。因而,失眠也就自然而然地成为现代社会的一种常见病、多发病。因此,积极治疗失眠对于改善人们的生活质量及健康是非常重要的,它应当引起我们足够的重视。

失眠的治法


谈起失眠的治疗,无论是医生还是患者都觉得很头痛,因为失眠往往是一个综合性因素导致的躯体疾病,因此,治疗起来具有相当的难度,单一的方法往往是治标不治本。

概括起来,失眠症的治疗主要包括药物治疗和非药物治疗两大类。药物治疗可区分为中医中药治疗和镇静催眠类的西药治疗,而非药物治疗则包括食疗、针灸、按摩、运动疗法、音乐疗法和心理咨询等。

西医治疗失眠的原则是首先找出引起失眠的原因,针对病因进行治疗。对某些慢性消耗性疾病或老年人脑抑制功能减弱所致的失眠,应与全身强壮疗法或给予改善神经细胞代谢的药物进行治疗;因精神刺激等外因所致的疾病,如神经衰弱、癔病、抑郁症等引起的失眠,应消除精神刺激或劝导患者正确对待,进行恰当的心理治疗。经上述处理后,患者的失眠症状改善不明显,可给予适当的催眠药物,帮助患者恢复正常的睡眠—觉醒节律。

催眠药物一般被称为安眠药,是治疗失眠症用得最多的药物。市场上有各种各样的安眠药,普通人难以正确选择,所以一定要按照医生的建议用药。小剂量短时间使用安眠药是治疗失眠的重要手段之一。虽然药物对于失眠的起效较快,但安眠药的最大不足之处就是有依赖性与成瘾性,可抑制呼吸,使记忆力减退,次日早晨出现头昏、困倦、精神不振、思睡等延续效应。因此要严格遵从医嘱,不能滥用。

中医治疗失眠强调辨证论治,在四诊合参的基础上,辨病因、辨脏腑、辨虚实。实证宜泻其有余,如疏肝解郁、降火涤痰、消导和中;虚证宜补其不足,如益气养血、健脾补肝益肾。在泻实补虚的基础上安神定志,如养血安神、镇静安神、清心安神等。中医中药治疗失眠注重的是整体调节,需要一段时间的调养,但是只要坚持,就会受益匪浅。

非药物治疗适用于各种类型的失眠症,包括各种行为干预疗法、按摩疗法、心理调节疗法、运动疗法等,都具有非常好的效果。

总之,失眠症是由多种因素所引起的复杂病症,特别是对有各种易患因素、恶化因素及持续因素的慢性失眠症而言,任何一种单一的治疗手段均难以取得好的疗效。因此,应在对病情进行全面评估和准确诊断的基础上制订综合的治疗计划,以彻底消除失眠,保住健康。

自我按摩助眠法
穴位按摩

1.掐揉三阴交穴

穴位简说:三阴交穴位于小腿内侧,足内踝上缘三寸处,踝尖正上方胫骨边缘凹陷中。(配图)三阴交是肝脾肾三经交会穴,可用于治疗神经衰弱、眩晕、失眠。《针灸甲乙经》中说:“惊不得眠……水气上下,五脏游气,三阴交主之。”

按摩手法:用两手拇指指端压在两侧三阴交穴上,先按后揉,按摩时间为3分钟,以局部有酸胀感为宜。

2.掐揉神门穴

穴位简说:神门穴在腕横纹尺侧端,尺侧腕屈肌腱的桡侧凹陷处。神门穴是手少阴心经的原穴,可用于治疗心痛、心烦、惊悸、怔仲、健忘、失眠、痴呆、癫狂痫等心与神志病证,也可以用来治疗高血压、胸胁痛等。

按摩手法:用两手拇指端交替按揉对侧的神门穴各1分钟,以局部有酸胀感为宜。

3.掐揉百会穴、风池穴

穴位简说:(配图)百会穴位于人体头顶正中心,可以通过两耳角直上连线中点来简易取此穴。百会穴位居颠顶部,其深处即为脑之所在,且百会为督脉经穴,督脉又归属于脑。可见,百会穴与脑密切联系,是调节大脑功能的要穴。头为诸阳之会,百脉之宗,而百会穴则为各经脉气会聚之处。百会穴性属阳,又阳中寓阴,故能通达阴阳脉络,连贯周身经穴,对于调节机体的阴阳平衡起者非常重要的作用。百会穴可以治疗失眠、健忘、惊悸等症。

风池穴(配图)位于后颈部,枕骨下两条大筋外缘陷窝中,相当于耳垂齐平处。风池穴的主治疾病为:头痛、头重脚轻、眼睛疲劳、颈部酸痛、落枕、失眠。

按摩方法:用拇指在百会穴上旋转按揉1分钟,或进行点压按摩,然后两拇指按揉风池穴1分钟,最后用屈曲的食指桡侧在眉棱、前额处各点压10次。

4.拍打涌泉穴

穴位简说:涌泉穴为人体足底穴位,位于足前部凹陷处第2、3趾趾缝纹头端与足跟连线的前三分之一处,为肾经的首穴。我国现存最早的医学著作《黄帝内经》中说:“肾出于涌泉,涌泉者足心也。”意思是说:肾经之气犹如源泉之水,来源于足下,涌出灌溉周身四肢各处。所以,涌泉穴在人体养生保健、防病治病方面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按摩方法:每晚睡前洗脚后,端坐在床上,先用右手掌拍打左脚涌泉穴120次,再用左手掌拍打右脚涌泉穴120次,力度均以感到微微胀痛为宜。

局部按摩
1.额部按摩

按摩原理:印堂穴在额部,当两眉之间,位于督脉上,可用于治疗头痛、头重、鼻衄、鼻渊、小儿惊风、前额疼痛、失眠。现多用于神经性头痛、急性结膜炎、鼻炎、面神经麻痹、三叉神经痛、高血压、失眠等病症。

操作方法:前额及头顶前半部的印堂穴至百会穴为一线,双侧眉中至百会穴为二线。(配图)双手拇指指腹先点按一线,然后点按二线。每线反复进行3遍,要点点相连,不留空隙,用力由轻到重,每线点按时间为1分钟左右。每日1次,10次为1个疗程。

2.耳廓按摩

按摩原理:耳为宗筋之所聚,与经络有着极为密切的联系。人体躯干和内脏均在耳廓有一定反应部位,按摩它有助于调节全身功能。脏腑有病可以在耳廓出现阳性反应点,对耳廓实施手法按摩,可达到治疗脏腑疾病的目的。

操作方法:捏揉心、肾、神门反应区,以指甲推缘中、皮质下。操作要持久,力度稍重。

3.头部按摩

按摩原理:“头为精明之府”,“诸阳之会”。对头部进行按摩,能够直接刺激连接大脑皮层的血管系统,促进脑部血液循环,疏通经络,升清阳之气,对失眠有较好的疗效。

操作方法:先用右手拇指轻揉百会穴200次,再用双手拇指由印堂至上星至百会交替推5~6次,(配图)共4分钟。然后双拇指自印堂起向内外依次点揉睛明、鱼腰、丝竹空、太阳、四白等穴(配图),共3分钟。继而右手五指均匀张开,中指按定印堂穴,其余四指对称按定鱼腰及头维穴(配图),通过腕关节及前臂的摆动,均匀地向后摆推至风池穴,并点按风池穴,反复4~5遍。

4.推擦腰肾

按摩原理:肾主收藏,肾的功能正常对于保持良好的睡眠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本按摩方法通过对腰肾进行按摩,能有效改善肾脏功能,从而间接起到改善睡眠的作用。

操作方法:将两手掌面相对搓热,用两手掌根及掌面贴附在腰的两侧,自肾俞穴至大肠俞穴(配图)进行上下往返推摩,以腰部有温热感为宜。

5.仰卧揉腹

按摩原理:揉腹被古代养生家称为摩生门、摩脐腹。现代医学认为,揉腹能强健腹部肌肉,促进血液及淋巴液循环,增强胃肠蠕动,加强消化液分泌,改善消化吸收功能,防止习惯性便秘和慢性胃肠炎。由于揉腹还能刺激末梢神经,使毛细血管开放,促进机体代谢,因此,揉腹还能减肥健美,改善睡眠,防止肾炎、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等疾患,尤其对于因为“胃不和”而造成的“卧不安”有较好的治疗效果。

操作方法:每晚睡前,仰卧床上,意守丹田,先用右手按顺时针方向绕脐稍用力揉腹,一边揉一边默念计数,共计120次,再换用左手逆时针方向同样绕脐揉120次。

6.踏豆按摩

按摩原理:脚和人体是息息相关的,人体的12条正经中有6条都和脚有关。另外,人的一只脚上就有33个穴位,还有60多个反射区,代表着人体的各个部位。在足底反射区中对失眠有治疗效果有这样几个,它们分别是前额、三叉神经、脑垂体、失眠点。在进行踏豆时,就分别刺激了这些穴位和反射区,因此,踏豆按摩能够很好地治疗失眠。

操作方法:绿豆500克,置铁锅中用文火炒热,倒入脸盆中,双脚洗净擦干,借盆中绿豆余温,用双脚蹂踏绿豆,边踩边揉。每晚睡前1个小时开始蹂踏,每次踩踏30分钟左右。

7.推擦胸部

按摩原理:推擦胸部的主要目的在于通过推擦来刺激巨阙穴。巨阙穴属任脉,位于脐上六寸,前正中线上,(配图)具有和中降逆、宁心安神的功能,可以治疗心烦失眠、嗳腐吞酸、胸闷腹胀、胃痛腹泻等病症。另外,胸腺是淋巴系统的中心器官,位于胸部正中的上纵隔和前纵隔内,胸腺中间部分的前面紧贴胸骨。据报道,推擦胸部还可以调节胸腺的功能,而胸腺分泌的激素能增强人体的免疫功能,因此,推擦胸部又有助于抗感染、防癌和延缓衰老。

操作方法:用一手的手掌平放在同侧胸部的乳头上方,斜行向下推擦,途经前胸正中两乳头之间,推向对侧的胁肋部。也可以用右手按在左乳部上方用力擦到右大腿根处,再用左手按在右乳部上方用力擦到左大腿胯根处。此动作以左右各推擦12~24次为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