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唐五代福建禅宗与南岳禅宗互动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9 00:04:48
作者:王荣国
内容提要:道一离南岳于开元末年入闽抵建阳佛迹岩结庵,将南岳禅系传入福建,经过其后代的弘法使晚唐福建南岳禅系鼎盛,形成复盖福建全境的传法格局。唐僖宗朝在与南岳禅系的互动中,青原系禅师义存在侯官雪峰山异军突起,逐渐打破了南岳禅系在闽的“一统天下”,昭宗朝后期至五代闽国时以雪峰一门为主的青原禅系在福建走向鼎盛,取代南岳禅系,形成复盖福建全境的传法格局,福建禅宗开始成为辐射全国的辐射源,同时也辐射到南岳,在促进南岳青原禅系发展的同时也加强了禅宗在南岳的文化积淀。
关键词:晚唐五代、南岳、福建、禅宗、互动
作者简介:王荣国,男,1955年生,福建福清人。历史学博士,现任厦门大学历史系副教授。
南岳衡山是南禅宗南岳禅系与青原禅系真正发迹的地方。前有怀让禅师入南岳,住般若寺观音台弘法,下出马祖道一;后有青原行思弟子希迁从江西入南岳,于石上结庵弘法。马祖道一与石头希迁被后人并称为南禅宗“二大士”,分别使南岳怀让禅系和青原行思禅系的禅风高扬,并以南岳为中心向全国辐射拓展。本文试图从宗教地理与区域互动的角度探讨晚唐五代南岳禅系与青原禅系(P147)在闽中发展兴盛以及福建禅宗青原禅系对南岳衡山禅宗辐射。
在南岳衡山发展起来的两大禅系中,南岳怀让禅系率先向全国辐射拓展,福建则是南岳禅系辐射的第一个区域,其辐射拓展首先是通过怀让的弟子马祖道一的出世传法实现的。关于马祖道一离开南岳怀让出世传法的“肇化”之地,笔者曾在《道一禅师与中晚唐福建禅宗南岳禅系》 一文中指出,南岳怀让禅师以“磨砖不能成镜”公案开悟马祖,马祖道一禅师获得开悟后,不是首先到江西,而是进入福建,“肇化”于闽北建阳佛迹岭(也作佛迹岩,下同)。然而当时因篇幅所限,对马祖道一离开南岳衡山进入福建闽北的年代未作探究,现仅就此作一番分析,以补充之。一般认为马祖道一离开南岳衡山到闽北建阳的时间是“天宝元年”或“天宝初年”。据《景德传灯录》记载:“江西道一禅师,……唐开元中习禅定于衡岳传法院,遇让和尚,同参九人唯师密受心印。始自建阳佛岭迁至临川,次至南康龚公山。” 可见《景德传灯录》道一传只提马祖道一于唐开元中在南岳传法院习禅定,对于他到建阳佛迹岭以及临川、南康的年代只字不提,唐权德舆《唐故洪州开元寺石门道一禅师塔铭》和《祖堂集》、《宋高僧传》道一传等同样只字不提。但据《宋高僧传》志贤传载:“释志贤……天宝元年,于本州佛迹岩承事道一禅师。” 又据道通传载:“释道通……诵经合格,敕度之,当天宝初载也。时道一禅师肇化建阳佛迹岩聚徒,通往焉。” 显然,《宋高僧传?志贤传》称,志贤“天宝元年”在佛迹岩承事道一。说明道一禅师在天宝元年之前已经来到闽北建阳佛迹岩;而《宋高僧传?道通传》则称,道一(P148)禅师于“天宝初载”,“肇化建阳佛迹岩聚徒”。所谓“天宝初载”其时间概念大致是天宝元年至二年左右,而且引文称此时道一在建阳佛迹岩“聚徒”。说明道一已经在建阳一段时间了。一般说来,一位禅师从至某处结庵到为外界人所知晓为止要经历数年。如义存禅师于咸通十一年(870年)秋往侯官雪峰山结庵,到乾符二年(875年)才扬名,“山以师而名出”。 闽北建阳属于山区,道一在佛迹岩结庵弘法至少要经过3年左右的时间才有可能聚集一批参学的禅侣。照此推测马祖道一抵达建阳佛迹岩应是在天宝元年之前。以上两则史料表明道一应是在开元年间后期告别怀让离开南岳衡山,来到闽北建阳佛迹岩的时间应在开元末年,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知道他的人渐多,到了天宝元年、二年左右才逐渐聚集起参学的禅侣。
道一禅师在建阳佛迹岭传法吸引了不少僧人前往投依参问,据《宋高僧传》记载:“释志贤,姓江,建阳人也。夙心刚整,幼且成规,既遂出家,寻加戒品,沾尝渐教,守护诸根,抗节修心,不违律范。天宝元年,于本州佛迹岩承事道一禅师,曾无间然,汲水拾薪,惟务勤苦。” “释明觉,俗姓猷,河内人也。祖为官岭南,后徙居为建阳人也。觉儒家之子,风流蕴藉,好问求知,曾无倦懈。宿怀道性,闻道一禅师于佛迹岭行禅法,往造焉,遂依投剃染。” “释道通,姓何氏,庐江人。……因父宦于泉州南安,便求舍丱披缁,诵经合格,敕度之,当天宝初载也。时道一禅师肇化建阳佛迹岩聚徒,通往焉。” 可见,志贤是福建建阳人,明觉原本不是福建人但后来移居建阳。道通原来也不(P149)是福建人,因父亲仕宦于闽南泉州南安,道通随父入闽流寓闽南,后出家为僧。其中志贤和道通前往建阳佛迹岭是投马祖道一禅师参学的,而明觉则是投马祖道一披剃出家的。这些史实表明道一禅师在建阳佛迹岭传法对福建的僧人产生很大的影响,志贤、明觉、道通后来都成为名闻全国的名僧,名载僧传、灯录,至于当年往建阳佛迹岩投依参学不知名的闽僧究竟有多少已无从查考。
道一禅师在建阳弘法实现了南岳怀让禅系向全国拓展的开始,预示着南岳禅系第一个辐射区的展开。马祖道一后来移锡江西临川南康龚公山,道通“亦影随而去。” 《景德传灯录》道通传也作了相同的记载。 必须指出,当年在建阳佛迹岩参学的僧人(包括闽僧)随道一往江西临川的应不止道通一人。道一禅师移锡江西传法,对福建僧人的影响并末减弱,如福州长乐人怀海、泉州同安人怀晖、建州(今福建建阳市)人慧海、邵武人隐峰等都相继往江西投马祖道一禅师参学,这些闽僧后来大都成为一代名僧。
后来马祖道一由建阳佛迹岭移锡江西,但由于其得法弟子水塘和尚、惟宽禅师的入闽传法,使得南岳禅系在福建得以延续。据《景德传灯录》记载可知,道一的弟子水塘和尚传法于闽西汀州 ,从灯录所载水塘和尚的语录中自称“老僧”同时又有参学者前往判断,水塘和尚在汀州传法的时间应该较久。据《宋高僧传》惟宽传记载:惟宽“贞元六年(790年),始行化于闽越间,岁余而回心改服者百数”。 这里“行化于闽越间”的“闽”指(P150)福建,“越”指江浙。就福建来说,根据文意判断,其空间应指闽东福州辖区 和闽北建州辖区。惟宽贞元六年在这一带行化收到很好的效果,归心于他所传的南岳禅系者数以百计。显然,惟宽禅师和水塘和尚在的福建弘法比当年马祖道一弘法的地域又有扩大。
到了马祖道一再传弟子入闽传法时,即穆宗朝至懿宗朝 ,南岳禅系在福建形成以闽城福州为中心向周边扩散的传法格局。前述往建阳佛迹岩和往江西参谒道一的福建僧人道通、志贤、怀海、慧海、怀晖、隐峰等虽然不在福建传法,不过,其中有不少人的弟子入闽。怀海的弟子神赞、大安相继传法于闽城福州;怀晖的弟子智真入闽传法于福州龟山(在今宁德市)。道一的弟子智常、灵默也有法嗣入闽弘法。智常的弟子灵训传法于闽城福州近郊芙蓉山;灵默的另一弟子正原传法于福州龟山(在今宁德市)。其中以大安禅师的影响最大。据史籍记载:大安自湖南沩山返闽,“大化闽城”,“尝有千僧,闽之大乘以此兴盛”。 也就是说,大安禅师在闽城福州弘法,使南岳怀让禅系在福建产生前所未有的影响。
福州是福建历史上开发历史最久远而且最发达,人口最集中的地区,佛教信众也最多。这一代禅师入闽传法的中心集中在闽城福州及其周围的辖县。应该说,其拓展的空间定位相当准确。 福建整体地形,西北高东南低,有东北——西南走向的武夷山脉纵贯闽赣边界,又有东北——西南走向的山系纵贯福建中(P151)部,由于闽江、九龙江将其拦腰切断,而成了鹫峰山脉、戴云山脉和博平岭山脉。以鹫峰山脉、戴云山脉和博平岭山脉所构成的山系为界,西北部为山地与建溪、富屯溪、沙溪流域所形成的河谷平地,姑且称之为“内地”,东南部则为丘陵与沿海平地,姑且称之为“沿海”。唐以前福建开发的重心在“内地”,唐代开始福建开发的重心移向“沿海”。福建佛教的发展从南朝起出现向“内地”与“沿海”两列发展地带,并呈现以沿海地带为重心的趋向。南岳禅系在福建大发展的时期大致也是福建沿海一带得到加速开发的时期。瞄准福州为中心的沿海地带无疑与唐代福建开发走向相吻合,有利于弘法事业的进一步拓展,而且其发展又促成了以沿海地带为传法重心的格局的最终确立。虽然唐武宗发动会昌法难,但不久宣宗皇帝即位,“兴教复寺”,福建禅宗以外的诸佛教宗派虽有所恢复但不再呈现锐意发展的势头,而这一代禅师虽然一度经历了会昌法难的磨难,法难过后却获得发展的机遇与空间。这也许是这一阶段南岳禅系在福建勃兴的直接原因。
大约在宣宗朝至昭宗朝,南岳怀让禅系在福建发展到极盛。希运弟子灵观传法闽城福州;大安弟子师解传法于闽城福州近郊寿山;灵祐弟子慈慧、双峰和尚分别传法于闽城福州近郊九峰和双峰山,志勤先传法于闽城福州近郊灵云山后移福州辖县连江,浮石和尚传法闽南漳州;大安弟子慧日传法于泉州莆田;道常下出罗汉和尚亦传法于漳州。可见这一代在闽传法的禅师人数空前增多,其传法地域分布仍然是以闽城福州为中心,同时也拓展到闽南的泉州和漳州,区域分布空前扩大。南岳怀让禅系几乎复盖沿海传法的重心地带。而在“内地”传法地带的建州和汀州地域,由于马祖道一与水塘和尚弘法的历史积累理应仍有法脉在延续,而沿海地带南岳禅系的禅僧也应会深入内地弘法,只是不著名而不被记载入史籍罢了。学术界通常认为福建是我国晚唐南禅宗的兴盛的地区之一。我认为确切地说,主要是南岳怀让禅系兴(P152)盛,换言之,南岳怀让禅系在晚唐福建的兴盛实际上构成晚唐福建禅宗兴盛的主要内涵。
正当马祖道一的后代子孙在闽弘法将南岳禅系复盖向福建全境5州的极盛格局之时,也呈现出衰落的迹象,昭宗朝后期起,南岳禅系的著名禅僧在福建弘法人数减少,更值得关注的是,在僖宗朝,南岳石头希迁的后代、德山宣鉴的得法弟子义存禅师在福州郊县候官雪峰山的崛起,意味着南岳禅系在福建的“一统天下”将被打破。
历史往往极富戏剧性,当年马祖道一为了寻求发展离开南岳衡山前来福建在建阳佛迹岩聚徒之时,恰好希迁禅师也为了寻求发展,由江西进入南岳衡山,结庵石上,将青原行思禅系带入南岳并予以弘扬。希迁法嗣众多,灯录立传者21人,其中碎石和尚从南岳入闽来到福州传法,人称“福州碎石和尚”,不过没有产生多大的影响。其后入闽弘法的希迁后代虽然有希迁的再传弟子义忠、普光分别在闽南漳州和闽东福州,三传弟子约禅师在闽北建州,但都没有获得多大的发展。因为此时南岳禅系在福建正处在勃兴盛之际。
大致从唐懿宗后期起至昭宗,青原系在福建逐步走向兴盛。大同旺的弟子微禅师传法“福州牛头(山)”。 庆诸的弟子洪荐、普闻、僧一相继入闽。洪荐传法“福州覆船山” ,僧一传法闽城福州, 普闻传法邵武。 良价的弟子休静、蚬子和尚都驻锡闽城福州东山 。宣鉴的弟子慧恭、义存、瓦棺和尚相继入(P153)闽。慧恭先后弘法于福州长溪和泉州, 瓦棺和尚传法泉州“瓦棺(寺)”, 义存传法福州。 可见,青原禅系入闽传法的名僧急遽增多,而且主要集中在闽城福州及其近郊,以及闽南泉州,几乎复盖沿海传法的重心地带。一个以闽城福州为弘法中心并向福建其他州拓展的格局基本形成。值得关注的是义存禅师。义存是闽南泉州南安人,幼年投莆田(当时隶属泉州)玉涧寺出家,会昌法难期间依福州南岳系禅僧芙蓉灵训禅师,后来往湖南德山参宣鉴禅师。义存于咸通六年(865年)回闽,止于福州“芙蓉故山”。 咸通十一年(870年),秋往雪峰山结庵。乾符二年(875年)开始扬名,“天下之释子,不计华夏,趋之如赴召。” 景福二年(893年),王潮、王审知兄弟开始割据福建,在王氏家族的支持下,雪峰义存一门在福建走向鼎盛。义存的弟子、再传弟子急剧增多,从灯录的记载可知,雪峰义存有法嗣56人,在闽在再传弟子近80人,在闽的三传弟子20余人。更值得一提的是繁衍出云门与法眼两宗,真正光大了石头希迁一系。唐昭宗朝后期起至五代闽国时期,雪峰义存一门几乎一统福建丛林,青原行思禅系确立了复盖福建全境的传法格局。从某种意义上说,这一阶段福建禅宗鼎盛是以雪峰义存一门为主的青原禅系的鼎盛。
必须指出的是,青原禅系在福建特定地域的兴盛,与南岳禅系在福建兴盛的不同之处在于:南岳禅系在福建的兴盛基本上是自身循序的发展而致,而青原禅系在福建的兴盛可以说是建立在南岳禅系所奠定的禅宗文化土壤的基础之上。例如,义存、师备(P154)二人先后依投福州芙蓉山南岳系的芙蓉灵训禅师,其后,义存才往湖南参德山宣鉴,而师备则在福州雪峰参义存。慧宗、道闲禅师俗家均为福州长溪(今霞浦县),都投南岳禅系智真、正原禅师相继住持的道场福州宁德龟山出家,又都往洞庭湖参德山宣的另一弟子全豁,得法后,慧宗住江西,道闲则回闽住闽城福州罗山。另一方面,青原禅系在福建的崛起之时,正是福建南岳禅系的兴盛之时,两个禅系在闽中存在过并立而相互激荡的局面。从僧传、灯录记载可知,雪峰义存、玄沙师备等都与闽中南岳禅系的禅师过交往,而不少入闽参学的禅僧往往先后参问过南岳系与青原系的禅师。例如,慧稜禅师于唐乾符五年入闽中,“谒西院,访灵云,尚有凝滞。后之雪峯,疑情氷释。” 显然,青原系是在与南岳禅系的互动中发展并走向兴盛,尤其是义存在雪峰山的崛起、兴盛与南岳系芙蓉灵训有禅师割不断的联系。
由于青原行思禅系在福建丛林的极盛,特别是雪峰义存一门的兴盛,使福建禅宗开始成为辐射全国的辐射源,同时也辐射到南岳衡山。据佛教史籍记载可知,有可观、惟劲、守安和诚禅师等从福建到南岳衡山传法。可观禅师,福州福唐(今福清市)人,俗姓苏,依石佛寺齐合禅师披剃。受具足戒后,投雪峰山参雪峰义存 “雪峰曰。近前。师方近前作礼。雪峰举足蹋之。师忽然冥契。”可观禅师在雪峰师事义存十二载后,又游历丛林,“最后止于南岳法轮峰”。 惟劲禅师,福州人, 素持苦行不衣缯纩,惟坏衲以度寒暑,时谓“头陀”。“初参雪峰,深入渊奥。(P155)复问法玄沙之席,心印符会。”唐昭宗光化中(899年)入南岳, 住般舟道场,嗣法雪峰。后来楚王马氏钦仰惟劲之道,一度“迎请出岳,留驻府廷,……住持报慈东藏” 梁开平中,楚王为其奏赐紫衣,署宝闻大师。 惟劲禅师著述颇多,有《续宝林传》四卷、《南岳高僧传》,并著有《镜灯颂》、《漩澓颂》,《防邪论》、《释赞》、《象骨偈》、《劲和尚觉地颂》等。惟劲后圆寂于南岳。继可观、惟劲之后,玄沙师备的弟子诚禅师从福建前往南岳南台弘法。诚禅师为玄沙师备弟子,后衡岳南台弘法。《景德传灯录》有传并载其语录数则。 继诚禅师之后,有玄沙师备的法孙、桂琛的弟子守安禅师前往南岳弘法。
总之,马祖道一禅师离南岳于开元末年入闽抵建阳佛迹岩结庵传法,将南岳禅系传入福建,成为有确凿历史记载的福建禅宗的开端,由于其后代子孙的努力,使晚唐福建禅宗南岳禅系走向鼎盛,形成一个复盖福建全境的南岳禅系的传法格局。青原禅系接踵南岳禅系之后进入闽中,经历数十年后,至唐僖宗朝,在与南岳系的互动中,义存在侯官雪峰山异军突起,逐渐打破了南岳禅系在福建的“一统天下”,昭宗朝后期至五代闽国时,以雪峰一门为主的青原禅系在福建由勃兴走向鼎盛,取代南岳禅系,形成复盖福建全境的传法格局,而且福建禅宗开始成为辐射全国的辐射源,同时也辐射到南岳,在促进南岳禅宗青原禅系发展的同时也加强了禅宗在南岳的文化积淀。(P156)
原载小惟正、杨曾文主编《禅宗与中国佛教文化》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年6月版,第147~15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