拆字趣闻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30 03:02:45
拆字趣闻         拆字法是利用汉字由偏旁部首相互组合而成的特点,通过分合增减,将要表达的意思或想要说的话寓意其中,这是汉字方块字所独有的。所以,拆字之法,自古有之。《春秋》中有以“十四人心”为德,《后汉书》有以“货泉”为白水真人,《宋书》中有以“黄头小人”为恭,都属于拆字的范畴。汉末民谣“千里草,何青青,十日卜,不得生”是一句谶语,言董卓僭位,不得善终。这四句民谣,也是用了拆字的方法,“千里草”为董,“十日卜”为卓,合而为汉献帝时奸相董卓之名。  

        两宋之交的谢石以相字为业,言人祸福,无不奇中。一日,宋高宗微服私访谢石,以杖在土上写了个“一”字,石略思之,说土上加一画,乃王字,必非庶人。疑惑之际,帝又写了个“問”字,令其相之,笔体两侧俱斜而飘飞。石大惊失色曰:左看是君字,右看是君字,必是主上,遂下拜。帝曰:毋多言,石俯伏谢恩。即召回宫。次日又书一“春”字,命相之。石奏曰:秦头太重,压日无光,帝默然。此秦暗指秦桧。后有一道士听说,也写一“問”字求占。谢石道:“门虽大,只一口”。道士十分惊奇。原来,道士所居道观,虽然有几个童仆,但全观道士只有他一人。道士又书一“器”字求占,谢石道:“人口空多,皆在户外”,寓诸童仆不在道籍之意,道士于是十分佩服。  

        时年奸相秦桧弄权朝野,“春”字之占有所耳闻,遂将谢石贬之边地。途中遇一女子,云善拆字,石怪思之,世上还有似吾拆字者乎!遂书“谢”字,令相之。女子曰:不过一术士而已。石曰,何以见得?女曰:是寸言中立身尔。石又写一“皮”字,令相之。女曰:石逢皮即破矣,原来你是谢石。正巧,押解谢石之卒姓“皮”。石惊服不已。石又曰:吾亦善相字,汝可画字,待吾相之。女曰:吾在此即字也,请相。石曰:人傍山立,即“仙”字,汝非仙乎!女笑而忽失,后石竟不返。  

        唐僖宗当朝时,改为廣明元年,相字者曰:昔有一人,自崖下出来,姓黄氏,左足踏日,右足踏月,自此天下大乱矣。果然,当年黄巢在长安起义,唐帝国从此一蹶不振。  

        宋朝皇帝宋太宗改元太平兴国,有相字曰:太平二字,乃一人六十寿也。太宗果享年六十而崩。  

        三国时曹操手下杨修博闻强记,智慧过人。曹操曾选花园一处,竣工时,操前往视之,不置褒贬,只取笔在门上书一“活”字而去,人皆不晓其意。修曰:门内添“活”字,乃“阔”字也,丞相嫌园门阔耳。于是重筑墙围,改造停当,又请操观之。操大喜,问曰:谁知吾意?左右曰:杨修也。操虽称赞,心甚忌之。又一日,塞北送酥一盒至,操自写“一合酥”三字于盒上,置之案头。修入见之,竟取匙与众分食毕。操问其故,修答曰:盒上明书“一人一口酥”,岂改违丞相之命乎?操虽喜笑,而心恶之。后来,杨修数次因窥知曹操心中之隐秘,犯了操之大忌,终为操所杀。  

        明朝末年,崇祯皇帝即位后,天下更乱了。到处都有农民起义军。以李自成、张献忠为首的两支造反队伍势力最为强大。当北京城岌岌可危时,皇宫内人心惶惶。有一个太监受众人之托,化装出宫,向一位名叫李铁嘴的术士求问时事。李铁嘴要他随便报出一个字,以便进行推测。太监信口报了一个“有”字。李铁嘴张嘴就说:“大事不好!你看‘有’字上面是‘大’字缺一笔,下面又是‘明’字的半边,岂不是大明的江山去了一半吗?”太监结结巴巴地改口说:“不是有无的有,是朋友的友”,李铁嘴又道:“客官,也不妙啊。‘友’字分明是‘反’寇出了头。”最后,太监脸色都变了,他说:“先生,请你再拆个申酉戌的‘酉’字吧。”李铁嘴把舌头一伸,收拾拆字摊就要起身。太监一把拉住他的衣袖,丢下一锭白银,央求他说:“先生,但说无妨。我断不会漏半句。”李铁嘴只得压低嗓子,轻轻地对太监说:“客官问的时事,连拆三个字,越拆越糟糕。这最后的‘酉’字,是‘尊’字无头无尾,恐怕对至尊不利呢。”太监进宫去了。第二天,有人去找李铁嘴拆字,连影儿也不见了。据说这是崇祯十五年的事。第二年李自成的大顺军进入北京紫禁城,崇祯皇帝只得去煤山自缢而死。许久许久,这李铁嘴拆字的故事便流传于大江南北。
出处:阆中易学文化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