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一个主义一个领袖谈蒋介石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5/05 09:28:35

从一个主义一个领袖谈蒋介石

时间:2010-04-27 14:21 作者:书海飘香 点击:307次

       目前在大陆史学的主流界一致认为老蒋喜欢搞独裁,做着一个主义一个领袖的美梦。这个论断我认为是值得商榷的,这个论断估计源起于复兴社那段历史,蒋在这段期间对一个主义一个领袖确实表示过好感,但那只是从组织效率来看,也是应对内外危机的一种反弹
    
  从目前的史料来看,蒋的最终目的还是要实现宪政,这个结论是不难得出的。当然,史料的佐证可以从蒋的演讲和日记中可以去寻找,如果觉得政客的言论不可信的话,我们也可以从蒋的一些政治举措来寻找。
    
  蒋在开始和胡汉民的制宪之争可以看出一些端倪,当时国府建立不久,胡汉民是反对制宪的,但蒋是倾向于胡适,认为应该制宪。当然事情的最后解决是,蒋以不民主的手段软禁了胡汉民。这一直为历史学界所诟病,但政治这个东西,实然与应然在很多时候是平行的。
    
  大概最能为蒋辨污的,可能是抗战胜利后的那段谈判和制宪行宪的历史。为了确实推进宪政政治,蒋在1945年9月就废除了新闻审查,然后是国共和谈,然后有后来的政协草案。没有蒋对宪政政治的诚意,应该是很难达到这个成就的。
    
  而1947年宪法基本都是来自政协宪草,政协宪草是中共签字同意了的。至于中共后来反对这部宪法,并不是宪法本身的原因,而是在其它一些政治谈判问题没有解决的情况下,中共认为没有经过他们同意,蒋单方面召开国大,是非法的,不符合程序的,所以全部反对。
    
  那么他们为什么不同意行宪呢?按他们的计划,是自己立于不败之地,不交出军队,自己的控制区域永远割据下去,然后通过合法的宪政平台对国统区进行意识形态的渗透。所以在后面一系列的裁军,以及解放区问题上,双方纠缠于细节上甚多。战争也许并不是双方的最初意图,但双方采取的都是针锋相对的方案,这种针锋相对的方案导出的逻辑结果就是双方都是不宣而战。战火越烧越大,最后内战全面爆发。
    
  而1947年的行宪也是货真价实的行宪,当年的选票可不是假的,虽然过程有一些不完美的东西存在,但对初创的民主制度而言,是可以容忍的。关于行宪的这段历史,限于篇幅,这里就不多说了。    
  后来的戒严,应该不能成为指责蒋独裁的依据吧,大规模战争状态下,政府的首要职责是维持秩序,保障这个基于普世价值理念的现代政府不被颠覆,政治的实质问题回到最基本的概念敌友区分,作出决断,否则一个失序的政治状态如何能让宪法运转?即使在成熟的宪政国家也是在宪法中保留有在非常态政治时国家首脑搁置宪法秩序的权力,来应付紧急状态,这个叫紧急处分权,实际上此时的政治已经回归到威权状态。像二战时期的英国,选举都被停止了,丘吉尔政府抓捕国家社会主义党头目时也没有经过什么司法程序,用政治术语讲叫以正当性对抗合法性。
  
  蒋事实上的威权政治应该也是当时历史逻辑的使然,蒋倒是一直想打破这个逻辑,其对宪政政治的热衷,从目前史料的披露来看也完全可以得出这个结论。
    
  宪政政治是基于常态政治的制度安排,战争状态下的非常态政治,尤其是在一个转型期的社会,宪政土壤还非常贫瘠的社会,宪政政治连自己都保护不了。自由只能通过非自由的方式来捍卫,这恐怕也是人类宪政历史所得出来的经验结论,所以即使在成熟的宪政社会,他们的宪法也是保留了政府的紧急处分权的。
    
  民主政治有个同构性问题,这个同构性就相当于是相同的文化气质,不具备这种同构性的话,民主政治就会很难稳定,就拿美国来说,如果美国社会的穆斯林和新教徒实力相当的话,美国的宪政政治可能一天都搞不下去。美国民主的同构性就是私域占主体的新教伦理和公域的重叠共识,另外还有一个,就是民主政治的稳定,必须让国家拥有决断的力量,这个决断的力量平常都是隐藏在幕后,我们在日常的政治中看到的只是一些专业化,技术化,程序化的事务,这个决断的力量是如何形成的,个人认为在美国是长期的宪法实践累积形成的一些显性和隐性规则和保守主义的存在,而宪政政治的反思平衡又可以让这种决断力量适可而止,我上面说的这些其实都指向的是一个维度,那就是秩序:也就是自由宪政的前提是秩序。麦卡锡就是这种决断力量的体现,包括911事件,当时那股决断的力量就开始出面,但没有完全撕下面纱,因为敌人不够强大。这也是成熟的宪政国家的存活之道,我们国内很多自由主义者忽视了这个问题。他们所看到的只是表面上的宪政政治,专业化,技术化程序化等等。
    
  我们再回到蒋这个问题上来审视当时的历史,国府在大陆统治时期,无一日没有战争,而且不是局部的小战争,内忧外患。当时最合理的制度安排,从效率角度看:一个主义一个领袖,搞威权政治。但蒋这个人,搞威权是三心二意的,如果不是民国26年,卫国战争全面爆发的话,他们在民国25年的行宪就会全面展开,同时我们不要忘了,国府从统一中国开始,一直努力推动地方自治运动。
    
  蒋公搞独裁政治最合适的时机就是抗战期间,无论从法理还是现实政治,都应该实现权力体制的高效率化,应对战时状况,英国在2战时期不也搞了一个战时内阁嘛。可惜蒋的权力欲望不大,丧失了这个宝贵的机会,肃清异己。反而抗战一胜利还马上撤销新闻审查,撤销军中党部,搞和谈,行宪,这不是胡闹嘛,对国家,对民族一点也不负责任。
    
  公正的讲,蒋这个人,在民国38年前,在民主的路上走得算是比较激进。


来源:共识网作者赐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