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正面临严重的输入型通货膨胀 - 曾若愚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8 02:23:20

近年来,我们发现,每当国际大宗商品市场出现风吹草动,国内必然有一些商品价格会被动的出现波动,虽然上涨过后总会有调整,但是总体趋势仍然是上涨的,而我们仔细观察后可以发现,国际大宗商品的价格上涨在品种之间存在轮动性,当一次这样的轮动完成后,各种商品的价格总会或多或少的出现一定的涨幅,由于这种价格的上涨并不是同时出现的,因而在普通消费者眼中,这和物价普涨的通货膨胀并不一样,因而这种现象并没有被当作通货膨胀来对待。

如果仅仅从普通商品市场的供给来说,中国近年来储蓄率居高不下,内需疲软,通货膨胀本身无从谈起,就算经济学家们说国内“流动性泛滥”,但是在老百姓看来,手中的钱不但没有增加,反而总是觉得越来越不够用,试问这通货膨胀从何而来。问题的关键在于,我们在这里提到的通货膨胀,并不是中国国内自己产生的,而是一种输入型的通货膨胀。

顾名思义,输入型的通货膨胀就是指通货膨胀的根源并不是一国市场内生的,而是由于外国出现的通货膨胀通过国际贸易的形式传导进入国内的。而对中国而言,通货膨胀主要是由美国传导进来的,这主要有两种途径:

第一种途径是通过原材料价格的上涨输入的。我们知道,一国国内商品的生产需要的原材料可以通过国内生产以及国外进口两条途径满足,若国外进口的原材料价格上涨必将推高国内相关商品的价格,我们看到,目前不论是石油还是其他大宗商品的价格上涨,都是在美元贬值的背景下发生的,也就是说,因为美元贬值,其购买力降低,需要更多的美元才能达到以前的购买力,也就是说出现涨价,然而中国为了保证出口商品的价格竞争力,保持人民币汇率与美元固定在一个很小的幅度上,因此,当美元贬值引起商品价格上涨时,由于没有人民币汇率升值作为对冲,以人民币计价的这些原材料价格也就同时上升了,这样就直接引起了相关产品价格的上涨。

在这个时候,由于国内消费者并没有意识到这是一种通货膨胀,因而以国内原材料为主的商品价格并没有上升,导致整体的生活成本并没有明显上升,最终体现出来就是劳动力货币成本以及国内供应的原材料价格并没有随通货膨胀的出现而提高,这样就是国内物价水平并没有显著的上升,但是当这种价格传导到出口部门,其结果就是出口商品仍然按照通货膨胀前的价格出口,虽然在价格上具有极大的竞争力,但是实际上是在贱卖国内的资源,也就是说出口部门暂时的繁荣是通过国内资源的贱卖换来的,这从长期的可持续的发展的角度来看是不可取的。

通货膨胀输入的第二种途径就是通过资本流动而输入的。近年中国的外汇储备高速增长,这其中有一部分是出口部门的创汇,同时还有相当巨大的部分是国外投机资本的流入,也就是我们所说的热钱,由于美国出现的通货膨胀是由于美联储滥发货币造成的,因而在美国国内拥有充分的流动性,而流动性需要升值机会,而中国便成为了国际投机资本的目标,这些投机资本进入中国国内并不会从事周期过长的投资,因而他们总是涌向资本市场以及房地产市场,当中国国内的证券价格以及房地产价格在他们的带动下炒高后,热钱带着巨大的收益退出,而为他们买单的都是处于社会最底层的中国人民。

因而,只要中国政府保持人民币汇率与美国汇率基本挂高的政策不变,中国的资源和财富都会这样在无形中流失往国外,对绝大多数的个人来说,通货膨胀的过程是一种财富再分配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只有极少数的人的财富能够以高于通货膨胀的速度增长,而这部分人往往是占据了社会财富最大部分的人,而剩下的大量只占据了少量社会财富的人在这个过程中的财富增长速度是远低于通货膨胀的速度的,因此在这样一个通货膨胀的结果就是富人越富,穷人越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