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菱鲆主要疾病及其治疗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30 03:12:59
大菱鲆(Scoophthamus maximus)是原产于欧洲的冷水性底栖鱼类,鲽形目、鲆科,是英国、丹麦、挪威等许多欧美国家的主养对象。该鱼具有肉味鲜美、风味独特、生长迅速等特点,近年来日益成为各国养殖业中的新贵。我国于1992年由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成功引进,经过十年的养殖尝试已初具规模,现已成为我国北部地区海水养殖业中又一举足轻重的支柱产业。随着养殖规模的不断扩大,集约化程度的不断提高,疾病危害也接踵而至,严重制约着养殖业的步伐。本文就大菱鲆几种常见疾病及其防治分述如下:
1病毒性疾病
1.1 病毒性神经坏死病 病原:野村病毒(VER),球形,直径29nm左右,无囊膜,双RAN病毒。症状:病鱼体表发黑,腹面朝上,在水面旋转游泳或上下翻转,严重时沉入水底昏睡,肌肉痉挛呈扭曲状。脑,脊髓和视网膜神经坏死,空泡化,该病死亡率高达11%~60%。流行:主要危害孵化后50~70天的仔鱼。防治:尚无有效的药物治疗,以预防为主。可对育苗池水用紫外线进行消毒。
1.2 传染性胰腺坏死病 病原:胰腺坏死病毒(IPNV),圆球形,直径65nm,无囊膜,双RNA病毒。症状:病鱼厌食,昏睡,不协游泳;胃部膨大,并有白色粪便物排出;头部和肌肉有不同程度的充血;肠内无食物,肾脾造血组织坏死,肝窦间淤血,机体呈严重贫血态。流行:在育苗期间,0.1~3.5克的稚鱼易患此病。当水温由11℃升高到18℃时,死亡率由30%飚升到70%。防治:以预防为主,每立方水体可用50克碘伏(PVP-Ⅰ)消毒。治疗时欧美国家采用注射IPNV疫苗,效果良好。1.3 病毒性红细胞感染症 病原:红细胞感染症病毒,球形,直径80nm,RNA病毒。症状:病鱼头部,鳍条,肌肉充血;腹部膨大,积水;皮肤和肌肉水肿,鳃丝粘液增多;肝褪色,体内红细胞减少,输氧功能低下,鱼体缺氧,贫血。流行:以幼鱼红细胞中存活复制。主要危害幼鱼,全年均可发生。防治:保持良好水质,以预防为主;育苗池水用1500×10-6的碘伏(PVP-Ⅰ)处理,有一定的效果。
1.4 呼肠弧病毒病 病原:呼肠弧病毒(TRN),圆形,直径75~80nm,无囊膜,RNA病毒。症状:腹部肿大,肛门充血;胃肠内粘液增多,且无食物;肠壁充血,肠嵴有红色液体凝集;肝苍白色;重病个体有烂鳍现象。流行:该病原在吞噬细胞中存活复制,并随循环系统而进入其它器官,对幼鱼及仔鱼危害最甚。防治:目前无有效药物进行治疗,以预防为主。
1.5 淋巴囊肿病 病原:淋巴囊肿病毒(TLCV),正二十面体,200~250nm,具囊膜,双DNA病毒。症状:感染鱼体游泳缓慢,体色发黑,贫血;眼球突出,有烂鳍现象。内脏器官制片镜检,可见肝、肾、心中有大量肥大细胞,解剖鱼体,肝脏褪色,肾脾肿大,围心腔充血、出血。流行:夏秋高温季节,0~1龄鱼易患此病。但发病率低,一般不引起大量死亡。防治:保持良好水质,加强饲养管理。治疗时可采用投喂抗生素药饵,如氯霉素,每千克饲料中用药50~70毫克,连喂7~10天。
1.6 虹彩病毒病 病原:虹彩病毒,正二十面体,直径240nm,具囊膜,DNA病毒。症状:运动明显减少,沉入水底昏睡,对环境不敏感;患病个体厌食或根本不摄食,肠道空乏,有大量淡黄色粘液;部分重病个体的鳃小瓣粘和,鳃丝板结,窒息而死。流行:感染各期鱼体,对20~100克鱼类尤为严重。防治:预防为主,保持池水清洁,加强饵料营养,增强鱼体抵抗力。治疗时方法同淋巴囊肿病。1.7 病毒性出血败血症 病原:弹状病毒等引起的综合感染。症状:鳍发红,肛门淤血,腹部肿大。肌肉及内脏器官不同程度的出血,鳃丝苍白,肝脾组织固缩、坏死。流行:高温季节易暴发,引起鱼体的大量死亡。防治:减少放养密度,加强水质管理,对患病鱼体及时进行隔离。
2 细菌性疾病
2.1 弧菌病 病原:鳗弧菌、杀鲑弧菌,属革兰氏阴性短杆菌。症状,病鱼消瘦,发黑,竖身游泳;鳍条有缺损,严重时糜烂;解剖观察,肝脏褪色,其他内脏器官无明显变化。流行:病原寄生于鱼体的表皮、鳃及肠道,对孵化期的卵和幼鱼危害严重。防治:保持良好水质,补充饵料营养。治疗时可用土霉素、呋喃西林等,每千克鱼体重每天的卵和幼鱼危害严重。防治:保持良好水质,补充饵料营养。治疗时可用土霉素、呋喃西林等,每千克鱼体重每天用药70~80毫克,制成药饵,连喂5~8天,能收到一定的效果。
2.2 疖疮病 病原:杀鲑气单胞菌、嗜水气单胞菌,属革兰氏阴性菌,单个或两个相连。症状:病鱼贫血,体表发黑,游泳异常,喜欢栖边;严重个体体表有大面积溃烂。流行:寄生于鱼体鳃、皮肤等,极易感染幼鱼和仔鱼。防治:勤换水,保持环境清洁。治疗时可用0.4~0.5%的土霉素拌饵投喂,3~4天为一个疗程。
2.3 腹水病 病原:爱德华氏菌症状:病鱼腹部膨大,肛门红肿,有时肠道从肛门脱出。解剖可见出血性的腹水,个别鱼体肝肾肥大。但患腹水病的鱼体死亡率不是太高。流行:大菱鲆从幼鱼到成鱼均可患病。防治:保持水质清新,投喂鲜活饵料,治疗时可用3%~5%的恶喹酸拌饵投喂,4~5天为一个疗程。
2.4 滑走细菌病 病原:海岸曲绕杆菌,此菌曲杆状,0.5×2~3um,可滑行,革兰氏阴性菌。症状:各鳍糜烂、缺损,游泳缓慢,食欲下降;病症恶化时,头部腹面发红、充血,皮肤溃疡。内脏一般无异常。流行:春秋两季水温为15~20℃时易发生。对3~10cm的稚鱼危害最大,可引起大量死亡。防治:避免高密度养殖,防止鱼体表受伤;保持良好水质。治疗时可用磺胺类或土霉素50×10-6药浴1~3小时,必要时可口服药饵。
2.5 鲢球菌病 病原:鲢球菌,革兰氏阳性菌。症状:病鱼眼球白浊、充血突出,鳃盖软条骨间膜充血发红,上下颚充血;解剖时可见腹腔内的积水,肠管发炎,肝脏出血。流行:多发病在夏季高水温期,死亡率在8%左右。防治:该病菌对青霉素、金霉素有较高的感受性,可用拌饵投喂的方式加以治疗,每天每千克鱼体重用药20~50毫克,制成药饵,连喂5~8天。但仍要注意以预防为主。
2.6 细菌性败血症 病原:嗜水气单胞菌等引起的综合征。症状:食欲下降,体色发黑,腹部膨大;各鳍基部、口腔、鳃裂充血出血;解剖镜检,可见肝发黄,脾暗红,消化道积水,心肝脾细胞大量坏死,鳃丝发红呈贫血状。流行:危害各期鱼体,死亡率在10%到40%不等。防治:预防为主。对养殖用水,用饵进行严格杀菌消毒,及时隔离病鱼。治疗时可投喂3%的盐酸环丙沙星,或用20mg/L的盐酸环丙沙星进行药浴。
3 寄生虫病
3.1 白点病 病原:刺激隐核虫,卵圆形或球形,40~300um。症状:发病初期表现为摄食减少、焦躁不安、起水环游;中期基本不摄食,头尾上翘,呼吸急促,肛门处可见白色粘性粪便;后期出现死亡,体表有“白点状”病斑,且基部糜烂,解剖时肠道充血,并有大量白色粘液。流行:寄生于体表或鳃,常在高温季节发生,可引起1~2龄鱼短期内大量死亡。防治:减小放养密度,加大换水量:对池水用漂白粉、高锰酸钾消毒。治疗时用市售双氧水100~150×10-6药浴1~2小时,每日两次,连用4~5天。另外,采用25×10-6的福尔马林浸泡24小时,也有较好的效果。
3.2 盾纤虫病 病原:盾纤虫,卵形,平均30×15um,周身具纤毛。症状:患病鱼体游泳失衡,体色发黑,皮肤和鳍多出血糜烂;眼球突出,腹部膨大,鳃充血发灰;肝脏褪灰、脾脏积水;严重时,皮肤和肌肉组织出现坏死性溃疡。流行:主要引起大菱鲆苗种及仔鱼的大量死亡。但随着鱼体的增长,死亡率逐渐下降。防治:预防为主,保持水质及饲养环境清洁,及时清除池底污物,防止鱼体受伤。发现虫体可用福尔马林100~150×10-6浸泡1~2小时,或用淡水浴浸泡5~15分钟,能有效缓解病情。
3.3 车轮虫病 病原:车轮虫、卵圆形,20~100um。症状:食欲减退、呼吸困难、行为呆滞,且体色发黑,鳃丝粘液增多;解剖观察,肝脏肿大、褪色,其他内脏器官无明显异常。流行:寄生于鳍、体表及鳃,主要危害幼鱼。防治:用200×10-6的福尔马林浸泡2~3小时,每天一次,3~5天为一个疗程。亦可用30%的双氧水浸泡。
3.4 鱼波豆虫病 病原:鱼波豆虫,螺旋型,左右对称,大小不一。症状,病鱼行动迟缓,常沉于水底,尾部略上翘;肌肉痉挛,呈扭曲状。严重感染时,肾、肝、脾肿大。流行:该虫繁殖适宜水温为12~20℃。在这一水温可引起小于2月龄的大菱鲆大量死亡。防治:福尔马林250×10-6浸浴鱼体40分钟或100~150×10-6浸浴60分钟,能起到良好的杀虫效果。
3.5 孢子虫病 病原:微孢子虫、黏孢子虫等。症状:体表、鳃上可见白色米粒状白点。虫体寄生处,引起皮肤、鳃丝的粘液增多。形成絮状白膜。严重时,寄生处发炎、充血、糜烂。解剖可见腹部有积水,肠管上皮充血,肝脏肿大。流行:常寄生于体表、肌肉和骨骼肌中,对幼鱼及成鱼均有危害。防治:对体表的寄生虫用150×10-6福尔马林浸泡40~60分钟杀菌消毒;对寄生于骨骼肌及体内的虫体可用敌百虫拌饵投喂加以治疗。
4 营养性疾病(白化病)
病因:缺Vc、DHA等微量元素。症状:体色发白,存活率低。流行:孵化期的幼苗易患此病,死亡率在10%左右。防治:加强饵料营养,投喂卤虫、轮虫等鲜活饵料,适当投喂一些微颗粒配合饵料,并及时补充维生素类的摄入量。此外,还要注意防止水温过低,密度过高等。
作者:华中农业信息网
来源:华中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