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的奢侈——不患人不己知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9 08:16:40

【原文】:学而第一『16』子曰:「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

一般的解释是:孔子说,不要担心和抱怨人家不知道自己,要反省自己是不是真正了解别人。

不过笔者对此略有不同理解,关键是第二句,“患不知人也”,何谓“知人”?孔子是不是象现在人一样爱说个口号式的俏皮话:“今天工作不努力,明天努力找工作!”“我为人人,人人为我!”非也。“人不己知”本意是“人不知己”,但话不能这么说,因为会产生歧义,让人误解为“人不以自己为知己”,不知己比较狭义,就是不出名,不为人知,未闻名天下。而“不知人”就不是这么简单,前半句理解为出名的话,这后半句就对应为“不知人闻名”,这只是礼节上有所疏失,说起来只是小失误、小毛病,犯不上大惊小怪。而更严重的不知人是不知人情,不识人性,不解人事——就是不清楚人之本分,不明了做人的道理,不懂得做事的规矩。其中包括了对生活的理解和对人生意义的领悟。

如此,可以理解孔子的本意是说,人家不知道自己不要紧,要紧的是一定要自己潜心做人做事做学问,洞悉人情,理解人生,明了做人做事的基本道理,并真正取得一番成就。

这一则论语及其简单,但却引起我几多的遐思。因为知人本来很难,但却是人生的一大课题,谁也躲不过,绕不开,不管我们观念上如何理解,但自己一生的经历却毫不遗漏地告诉人们,我们的答案是什么,我们的选择是什么……

当我读书读到释迦牟尼放弃做皇帝时,心里多少升起一点惋惜……知道在曹雪芹的文本里,贾宝玉是离开了薛宝钗的,心里也有些痛,当然,如果放弃的是林黛玉,心会更痛……不禁感叹,这是怎样的一种奢侈啊!居然可以放弃如此的美好而选择更加曲折而不可预知结果的未来,生活对于不同的人有着什么不同的意义?

人活在世上是要有所成就的。而很多人也经常在想,什么是成功呢?一个人要取得什么养的成就才算成功呢?以笔者愚见,人的成就大体可以从三个方面来说,拿古人的话说,就是举家、齐国、平天下。拿我的看法,其实还可以小一点:一个人的本分是让自己过上满意的生活,能够快乐;一个人的责任是使自己的家人和周围可以明确对象的一些人过上满意的生活,能够快乐;一个人的使命是使更多人包括很多未确指的人能够过上满意的生活,能够快乐。当然,所为满意的生活是基于现实的力所能及的好生活,一般不会是一种静态的,极端的好生活,而是基于现状的处于动态的经常性有目的的改善,这样的生活最容易让人们产生满足感。而一个人的成就可以从这三个方面来衡量,比如,基本的情况是人们各尽本分,都能保证自己生活无忧,没有人成为群体以及社会的负担,这样的成就已经算是很了不起的成功(我们简称为第一级成就);更好一点的情况是,一个人除了能让自己生活富足之外,还能通过努力帮助周围一定范围内的人改善生活,这样的人就很值得我们敬仰,因而他显然是成功的(简称为第二级成就);而最高的成就和最显著的成功就是,一个人可以影响更多人、越来越多人改善生活,让人们能够过上满意、快乐的生活(简称为第三级成就)。
功成名就、
这个道理虽然很简单,甚至很浅显,但实践起来其实并不容易,因为现实的情况是,我们很多时候并不能分清楚一个人——别人或自己到底是在为哪一级的成就而奔忙、努力,或者虽然我们能感觉到是在为不同级次的成就而努力,但我们并不是很容易决断到底是应该更重视哪一级次的成就,或者说虽然三级成就影响面不同,所可能获得成功也不可同日而语,但我们不能预知哪个更容易成功,或者说较低级次的成就明显更容易成功,但较高层级的成就也可能成功,而我们却只能现实地选择一个目标——在十字路口,面临三个选择,而我们只能选一个方向……当然,我们可以有一种奢望,就是我们走上了一条正确的道路,可以同时兼顾我们的三个级次的成就,并最终都能实现,这是多么完美的人生啊!但现实的情况是,我们经常会面临艰难的抉择,要为了一个更高级次的成就而放弃较低级次的选择——不是说取得了较高级次的成就,会否定较低级次的成就,而是说,当出现分歧时,我们要成就较高级次的生就,就要选择违背自己预期的路径,这样,可能取得了很大的社会成就,而从自己内心来说,并没有实现自己个人的生活理想。释迦牟尼放弃做皇帝而做了僧人,明朝的某个皇帝自封为大将军,另一个皇帝平日里最喜欢做木工活,而且被人称赞手艺好的时候会很有成就感!其实我们每个人都是这样,也许走三条路中的某一条,明显能取得更大的成就,但我们还是会犹豫,因为只有我们自己才知道,我们内心深处在意的是什么,什么对自己来说更有成就感,而不简单地取决于事实上所取得的成就。

我们潜意识理一直认为,奢侈是富足者的专利。但其实富足者并不简单地是资财充裕者,他们可以称为富裕者,但是不是富足,还要看精神状况如何,一个人生活虽然清贫,但精神上可以是富足的,他可以很奢侈地花费大把时间来潜心研究自己的专业,而不计较是不是付出与工资、报酬匹配;而一个生活富裕的人,精神上却可能很空虚,他需要拿钱来买充实,但结果是越来越空虚……有人说要管理自己的欲望,这很好,人性贪婪,若不加管束,整个世界都不能满足他的欲望。当我们尚为了生计奔波时,我们也许并不问为什么,但当我们的基本生活状况稍稍改善了以后,我们常会发出这样的疑问、生出许多感叹。其实这时候,我们可以选择,是为了成功地取得更大的成就而放弃闲暇中小我的安逸,还是奢侈地放弃那可以多赚取的若干资财,换的一段属于自己自由支配的时间,完成自己的精神使命——这样的使命,对不同的人具有不同的意义,但每个人心灵深处,都有这样一个使命,在潜伏着,等待主人唤醒她。


(2008年12月22-2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