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合流派特点鉴赏宋诗(韦秉文)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6 16:18:59
宋诗入选高考古诗词曲鉴赏题已形成一种态势:2004年北京、重庆、福建三家选用了三首宋诗,2005年全国卷Ⅲ、天津、辽宁、浙江、山东、江西、广东七家选用了八首宋诗,2006年辽宁、江西、四川三家选用了三首,2007年重庆、辽宁、广东、湖南、福建、四川、宁夏七家选用了七首,2008年全国卷Ⅰ、全国卷Ⅱ、上海、广东、安徽、江西、宁夏等七家选用了八首宋诗作为命题材料。宋诗鉴赏题可采用解答古诗词曲鉴赏题的一般思维方式,也可结合宋诗总体风格,紧扣流派特点进行赏析。下面我们结合2008年高考宋诗鉴赏题作具体说明。
  
  一、结合总体风格,体悟主旨
  
  宋诗总体风格是“生新瘦硬”。所谓“生新”,就是刻意求奇;所谓“瘦硬”(瘦劲),就是洗净铅华,刚劲有力。宋诗是在唐诗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但又自具特色。唐诗美在情辞,以韵取胜,浑雅、蕴藉、空灵。读唐诗就像品尝荔枝,一颗入口,甘芳盈颊。宋诗美在气骨,以意取胜,清奇、深隽、透辟,读宋诗既像欣赏寒梅秋菊,幽韵冷香,又像品尝橄榄,初觉生涩,而回味隽永。
  如何结合宋诗总体风格,体悟主旨?请看2008年全国卷Ⅰ第12题: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
  江间作四首(其三)
  潘大临
  西山通虎穴,赤壁隐龙宫。
  形胜三分国,波流万世功。
  沙明拳宿鹭,天阔退飞鸿。
  最羡渔竿客,归船雨打篷。
  (1)第三联两句中各有一个字用得十分传神,请找出来,并说说这样写的好处。
  (2)从全诗看,作者向往一种什么样的生活?请简要分析。
  潘大临这首诗首联写地势险要,虎踞龙盘:西山重峦叠嶂,定有猛虎藏于其间,赤壁下临不测之渊,江中巨石嶙峋,正是龙宫的天然屏障。颔联写古贤功绩,波流万世:地势优越壮美,是三国时兵家必争之地,历史上叱咤风云的英雄建立的丰功伟绩,就像滚滚东去的波浪奔流万世。这里写“虎穴”、“龙宫”,刻意求奇——生新;英雄伟绩,流之无穷,写得壮美—+瘦劲。颈联写沙明天阔,宿鹭飞鸿:俯视沙滩,一片明亮,那是因为许多白鹭在那里栖息。仰视天空,开阔无垠,鸿雁高飞云端,似乎不是前移,而是后退。这一联炼字极见功力。“拳”是名词,修饰“宿”,名词作状语,表现一种神态,是说“白鹭睡眠时一腿蜷缩”得像拳头一样,瘦劲。“拳”与对句中的“退”相对,“退”字仅是字面上的借用,事实上飞鸿并没有后退,只是由于天空太阔,鸿雁飞得太高,蓝天背景太大,使人无法觉得它们在移动。以退写进——生新,生动地表现出飞鸿在天空飞行的状态。“拳”、“退”二字在诗中毫无修饰,洗净铅华——瘦。至此,联系第(1)题中的设问,则不难作答。尾联写叹时思隐,垂钓归船:我最羡慕江上的垂钓者,钓罢归来,驾着轻舟在雨中归去,悠闲地听着雨打船篷的声音。这一联先“点”后“染”,即先直抒胸臆,表达归隐之志,接着又紧扣隐逸之志,用“垂钓归船”之景渲染。联系全篇,诗人既缅怀、景仰古贤功烈,又向往隐逸生活。看起来有点矛盾,其实,这是故作平淡之语,在向往隐逸生活背后隐藏着诗人内心的无奈和不平,诗人又何尝不想有一番作为?这便是“美在气骨,以意取胜。清奇、深隽、透辟”。
  全诗情感沉郁,内蕴深刻,深得杜诗五律之妙。潘大临属江西诗派,这一派奉杜诗为“祖”,诗人当然也不例外。若把握住宋诗总体风格。从大处着眼,则不难答出第(2)问中的问题。
  当然,这道试题,也可从常规思维来解答:透视意象,感悟诗歌内容;找出抒情句,分析作者情感;联系全诗,简要阐释。
  第(1)题赏析字句,这类题的常规思路是:辨析词性(动词、形容词居多),选出传神字句;回归原诗,解释联想内容;点明作用,烘托何种意境或表达何种感情。
  “规范解答”古代诗歌的风格特征,是赏析中的难点、热点。2008年北京卷第12题中的第③题,不仅要指出风格特征,还要“简要分析”,2008年重庆卷第12题中的第(2)题,要“简要分析”王观词“新丽”的特点。
  
  二、紧扣流派特点,解读诗句
  
  解读古诗句,有多种渠道,紧扣流派特点进行解读是其中一种方法。
  有的流派特点与宋诗总体风格一致,这类作品既可结合宋诗总体风格进行分析,也可结合流派特点进行解读。例如,上述潘大临的《江间作四首》(其三)便是。有的流派则适宜从流派自身特点切入赏析,如革新派。
  革新派是以王安石、苏轼为代表的宋诗中的一个重要流派。如果说宋初白居易体、西崑体、晚唐体基本上还是沿袭唐风,欧阳修、梅尧臣等复古派诗人才初步建立了宋诗自己的独特面目的话,那么真正做到“意新语工,得前人所未道者”的便是革新派。
  革新派诗歌的特点是立意构思一反前人,匠心独运,如王安石的《明妃曲》二首,苏轼的《南园》。语言特色是散文化、议论化、哲理性。如“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苏轼《题西林壁》),“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王安石《登飞来峰》),诗句中“不识……只缘……”、“不畏……自缘……”等关联词语提示我们,这就是两个因果复句。阅读时,不必浅句深解。在鉴赏革新派诗歌时,可先从语言角度切入。疏通理解诗歌。请看2008年上海卷中的宋诗相关试题:
  壬辰寒食
  王安石
  客思似杨柳,春风千万条。
  更倾寒食泪,欲涨冶城潮。
  巾发雪争出,镜颜朱早凋。
  未知轩冕乐,但欲老渔樵。
  15.对作品赏析恰当的一项是()。
  A.首联从杨柳和春风写起,生动地描绘了春天的美景。
  B.颔联以“倾”、“涨”夸张地抒发了作者的哀痛之情。
  C.尾联写出了作者因过早衰老,只能辞官归隐的遗憾。
  D.诗歌以“客恩”贯穿全篇,表现了客居他乡的哀伤。
  16.联系全诗,赏析“雪”和“朱”的表达效果。
  这首诗散文化、议论化的特点很突出。首句“客思似杨柳”,就语法特点而言,是个主谓句;从修辞角度思考,是个比喻句。意思是,客居他乡的愁绪好像飘拂在春风里的千万条杨柳。联系上述15题,不难看出A项“赏析”错误,春风里“千万条”的“杨柳”,是比喻“客思”春愁的,并非实景。如果抓住句式特点,抓住句中的主语“客思”,谓语“似”,问题便迎刃而解了。颔联“更倾寒食泪,欲涨冶城潮”都是动宾结构,也是散文句式,其中“涨”字是使动用法,即“寒食泪”使冶城江水上“涨”。从句式特点入手,两个诗句的意思是倾泻而出的泪水使冶城江水上涨化为春潮,这是极尽夸张之能事来写哀痛之情,诗人内心强烈的情感也就不难体会。这样上述15题正确项也不难选出。颈联“巾发雪争出,镜颜朱早凋”是两个主谓结构,意思是头巾下的白发争着生出,镜中青春容颜早已淡去。诗句中的“雪”、“朱”二字色彩对比鲜明,给人以强烈的视觉效果,寄托着作者对时光流逝的慨叹。该句上承悲凉哀思的生命体验,下启对个人际遇的万千感怀。尾联是因果复句,直抒胸臆,意思是为官不快,所以,只想退隐山林,捕鱼打柴,终老一生。读懂了这些,由此不难看出,15题C项表述有误:“过早衰老”不是“辞官归隐”的原因。由此,也不难概括出全诗的内容:首联写的是客思之愁,颔联写的是寒食之哀,颈联写的是衰老之叹,尾联写的是为官不快。可见,“客思”在诗中仅能统管首联,D项说以客思“贯穿全篇”,是一叶障目,不见泰山。有以上理解作铺垫,再来解答第16题,就很简单了。
  宋诗流派纷呈,不同流派有不同特点,即使同一流派,也不是“千人一面”,如江西诗派,黄庭坚的诗以生新瘦硬见长,陈师道的诗比较朴拙,吕本中的诗比较明畅,曾纮的诗趋向活泼,陈与义的诗又趋向雄浑。这就是说,在具体解题赏析时,切不可胶柱鼓瑟,不知变通。
  
  三、借助注释提示,巧解试题
  
  试题中的注释就内容而言可分为三类:一是作者介绍,二是背景提示,三是词语解释。2008年高考古诗词曲鉴赏题,只有天津、重庆、湖南三家的材料没有注释。注释一般都与解题有关,是命题者的一种提示。在解题过程中。抓住注释,往往能触摸到命题者的脉搏,找到解题的钥匙。请看2008年全国卷Ⅱ中的第12题: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
  春日即事
  李弥逊
  小雨丝丝欲网春。
  落花狼藉近黄昏。
  车尘不到张罗地,
  宿鸟声中自掩门。
  (1)请对首句中的“网”字进行赏析。
  (2)这首诗表现了作者什么样的情绪?请进行简要分析。
  一、二两句写的是春残日暮的景象:暮春时节,丝丝细雨连续不断,互相交织,像是张开了一张弥天大网,要把即将逝去的春天网住,但春天毕竟是网不住的,风雨摧残,落花狼藉,在日暮时分。景象更加凄暗。三、四两句写的是闲居生活的冷寂:闲居的地方宾客罕至,门可罗雀,只能在归鸟的鸣叫声中自己关上家门。
  如果解读仅停留在这个层面,对作者情绪的理解,只能是通常说的春光易逝、春愁寂寞之感。而这样理解,就其深度而言,是不到位的。就解答试题中的第(2)题而言,显然是未挠到“痒处”,未触到“痛处”。那么痒处、痛处在哪里呢?请看评分细则:答出这首诗表现了什么样情绪的,给2分,没有答出“政治上失意”的。最多给1分;能从一、二两句的分析中看出作者政治上失意的,从三、四两句的分析中看出诗人对世态炎凉感叹的,给3分。不难看出,“痒处”、“痛处”就在注释处。聪明的考生会巧借注释,挖掘诗歌的内涵。诗人“历任中书舍人、户部侍郎等职”,也曾经宾客盈门,只是“因竭力反对秦桧的投降政策而被免职”,如今“门可罗雀、十分冷落”,这样的寂寞是政治上失意后的落寞。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由当官时的“热”到被免职时的“冷”。这一热一冷,就使人感到世态炎凉。联系一、二句描写的景色,也不难理解景中隐含着作者政治上失意的惆怅。可见,抓住了注释,也便抓住了诗的灵魂,也抓住了解题的钥匙。
  同样,上述第(1)题,如果能结合注解分析,“网”字的妙处则不难说出。
  
  四、认准题干指向,规范表述
  
  就是弄清楚命题者的提问方式,不漏点、不偏颇,条分缕析地进行简要的表达。这里的“不漏点”是指不能漏掉采分点。如2008年高考宁夏卷的宋诗鉴赏题: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8~9题。
  题李世南画扇
  蔡肇
  野水潺潺平落涧。
  秋风瑟瑟细吹林。
  逢人抱瓮知村近。
  隔坞闻钟觉寺深。
  8.请简单描述一下李世南画的扇面中应有的景物。这样一幅画面呈现出什么样的气氛?
  9.古人的题画诗往往会阐发画面以外的意趣,你觉得这首诗哪些描写表现了画面以外的景和趣?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第8、9两题的提问方式告诉我们,这两道题鉴赏的重点都是“形象”。这类试题规范的答题模式通常是:①描绘诗中画面:忠实原诗。合理想象,既要想画内,也要想到“画外之画”。②概括意境特点:常用词语有:恬静、安详、优美、孤寂、冷清、清幽、萧瑟凄凉、雄浑壮丽,等等。③评析作者思想。
  第8题第一问比较简单,先描绘出诗中画面:潺潺的溪水从山涧流出,瑟瑟秋风轻轻地吹拂着树林:路上有一个人抱着水瓮,隔着山谷露出寺庙的一角,让人联想到远处有座寺庙。再圈出画中的“景物”——小溪、山(山坞)、树林(落叶)、人、瓮、寺庙,共六种,这六种景物便是采分点,漏“点”便失分。评分细则这样说:画面中应有小溪、山(山坞)、树林(落叶)、人、瓮、寺庙等六种景物。描述出一至二种景物的;三至四种景物的;五至六种景物的。答出画面呈现出什么样气氛的。意思答对即可。
  第二问,概括意境特点。根据诗中溪水、秋风、山坞、落叶、寺庙等意象。再结合诗中意境也不难概括出画面呈现的是乡村野外恬静、安详的气氛。
  第9题第一问要说出“这首诗哪些描写表现了画面以外的景和趣”。这里“画面以外的景和趣”,就是通过合理想象,描绘“画外之画”。这“画外之画”要在“描绘诗中画面”的基础上,适当展开想象:由潺潺溪水从山涧流出,可联想到画外景和趣是水声潺潺的描写;由瑟瑟秋风轻轻地吹拂着树林,可想到“秋风瑟瑟”声音的描写;由路上有一个人抱着水瓮。可联想到附近有个村庄的描写;由山谷露出寺庙的一角,可联想远处寺庙传来“钟”声的描写。这样适当展开想象,使画面从无声到有声,从静态到动态,从画内到画外,有声有色,拓展了画面,丰富了内容。这样先“条分缕析”说出“画外景趣”,再说“好处”,便是“认准题干指向。规范表述”。
  赏析诗法的规范答题模式:①说出何种诗法;②结合诗句阐释;③表达怎样的情感。如2008年江西卷第14题:
  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初入淮河四绝句(三)
  杨万里
  两岸舟船各背驰,
  波痕交涉亦难为。
  只余鸥鹭无拘管。
  北去南来自在飞。
  请从“虚实”关系的角度赏析这首诗。
  这道试题“诗法”已挑明,直接“结合诗句阐释”即可。情感的表达,可在阐释过程中表述。也可在阐释后进行表达。
  赏析炼字炼句规范答题模式:①解释相关字句含义;②结合原诗描述景象;③点明相关字句的作用,或扣意境,或扣情感。2008年全国卷Ⅰ中对“拳”、“退”的赏析。全国卷Ⅱ中对“网”字的赏析便是。
  赏析风格规范答题模式:①说出何种风格;②结合诗句阐释。
  以上是赏析宋诗的四种思维方式,在具体操作时,可以从一个角度切入,进行思考,也可以双管齐下,或多管齐下,不必拘泥某一种方式。
  以上解题思路同样适用于高考中唐诗、宋词、元曲等古代诗歌的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