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人注目的历史《同一时刻》1760/1969/1980(余言)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30 16:45:07
参考资料
余言摘编
http://www.360doc.com/showWeb/0/70/356520.aspx
为何探讨【文革/红楼梦/耗散结构】(余言)
http://www.360doc.com/showWeb/0/70/356497.aspx
【文革·红楼梦·耗散结构】关联文摘(余言摘编)
http://www.360doc.com/showWeb/0/87/529689.aspx
http://gzbxsq.blog.sohu.com/48252734.html
余言评文革
http://www.360doc.com/showWeb/0/87/575945.aspx
谢谢网友热情支持《余言评文革》
引人注目的历史《同一时刻》
1760年英国工业革命,很快扩展到欧美及日本; 兴工业文明掀第二次浪潮
1763年曹雪芹疒逝,死前十年内写成《红楼梦》揭封建皇权专制腐朽内幕
1969年文革"九大"发表<无产阶级专政下继续革命理论>,1981年被否定.
1969年比利时普利高津发表<耗散结构理论>,1977年荣获诺贝尔化学奖。
1980年 记者出身的美国未来学家阿尔温·托夫勒发表<第三次浪潮>引起全球关注信息时代来临;
1981年十一届六中全会<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确认:“文化大革命”是一场内乱。
***************************************************************
红楼梦-工业革命-文化革命-耗散结构-第三次浪潮
***************************************************************
☆1753-1763年 曹雪芹(1715-1763)疒逝前十年内写成《红楼梦》.
1644年-1911年满清入关至辛亥革命共计268年.其间康熙(1661-1722年)-雍正(1722-1735年)-乾隆(1735-1796年),在位共计134年,史称"康乾盛世".依此历史背景,<红楼梦>痛斥雍正乃不仁不圣的假冒皇帝,进而深刻揭示"贾(文化欺骗)/荣(权力腐败)/宁(暴力镇压)‘,预告封建皇权专制必将崩溃.由于<红楼梦>凸显中国官场的关系网特色,全面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现实,被称为中国封建社会的百科全书.
☆1760-1840年 英国工业革命,很快扩展到欧美和日本.工业化在二战后十年达到顶峰
工业革命促使全球由农业社会(第一次浪潮)跨入工业社会(第二次浪潮).工业革命摧毁了古老的社会,创建了一个全新的第二次浪潮文明.标准化/专业化/同步化/集中化/好大狂/集权化组成了工业文明的法则.能源/技术/市场销售三者结合,形成了第二次浪潮的技术领域.小家庭/工厂式的学校/大公司,三者形成第二次浪潮的社会结构.
1840年6月,第一次鸦片战争爆发,英军进犯广州.工业列强侵略封建中国,从此延续100多年.直到1945年二战结束.
☆1943-1948年 系统论(贝塔郎菲)控制论(维纳)信息论(申农)
简称"三论".二战期间军事需要的直接刺激而迅速发展."三论"从不同侧面揭示了客观物质世界的本质联系和运动规律,为现代科技发展提供了新的概念和方法,并在广泛应用中取得了卓越成效.正日益向社会科学领域渗透,必将对整个社会进步起积极的推动作用.
☆1966-1976年 中国文化大革命.1969年推出继续革命理论.
1981-06-27十一届六中全会<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确认:“文化大革命”是一场由领导者错误发动,被反革命集团利用,给党、国家和各族人民带来严重灾难的内乱。
☆1969-1977年 耗散结构论(普里戈金)协同论(哈肯)突变论(托姆)
普里戈金对非平衡系统中非线性过程的“耗散结构”的研究,为全球科技发展提供了一个里程碑,获得了1977年诺贝尔奖金.
该理论强调:机器时代的传统科学倾向于强调稳定、有序、均匀和平衡。它最关心的是封闭系统和线性关系,其中小的输入总是产生小的结果。从基于能量,资本和劳力的巨大输入的工业社会,过渡到以信息和发明作为关键资源的技术高度发达的社会,毫不奇怪,应当出现新的科学的世界模型。
普里戈金的范式之所以令人感兴趣,就在于它把注意力转向了现实世界的那些方面:无序、不稳定、多样性、不平衡、非线性关系(其中小的输入可以引起大的结果)以及暂时性——对时间流的高度敏感性。这些方面标志出今天加速了的社会变化
☆1980年 阿尔温·托夫勒发表<第三次浪潮>引起全球关注信息时代来临
记者出身的美国未来学家阿尔温·托夫勒于1980年正式提出《三次浪潮理论》. 他认为:
第一次浪潮是农业革命, 人类从原始状态进入以农业为基础的社会, 经历了一万年时间.
笫二次浪潮是工业革命, 从工业文明的崛起到工业化社会, 仅用了三百年,1956年左右到达顶峰. 基本实现了生产、分配、教育以及通讯的群体化;产品、时间、语言、文化的标准化;全社会的同步化;能源使用的集中化;生产和分配的大规模化.
笫三次浪潮是信息社会. 信息产业成为整个经济的支柱, 形式是多样化、个体化、小型化. 主要特点是微电子工程、生物工程、宇航工程和海洋工程将成为新兴工业的骨干. 主要使用风力、地热、核聚变、太阳能、氢能等丰富的、多样化的、可再生的能源. 从事制造业的人口比重不断缩小, 而服务业、信息、教育等事业越来越宠大. 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不仅改变了人类的经济活动, 而且也给政治、文化、道德等精神活动带来了深刻的影响.
第三次浪潮(摘录)
(美)阿尔温·托夫勒
序言部分
本书与悲观主义观点截然不同,世界并没有面临末日,人类的历史才刚刚开始。世界在混乱骚扰底下,蕴藏着惊人的希望和前景。这是本书讨论的内容。
当今世界许多变化和趋势都相互联系结合在一起的,是宏观世界的组成部分。它意味着工业化的文明的末日,一个新文明正在兴起。
认识今天世界各种力量的冲突需要系统的结构。本书是综合规模庞大的书。它叙述了旧文明,全面而生动描绘了正在闯入我们生活中的新文明。
悲观绝望是毫无根据的。许多导致今天巨大危险的情况,也是打开未来大门的潜在力量。本书揭示这些潜在力量,论证化腐朽为新生的迹象。作者认为,运用智慧再加上点运气,新文明将比以往的更健全,明智,公正和民主。因此有充分理由对未来持乐观态度。
为使大规模的综合简明扼要,本书把文明分为三个时期:第一次浪潮农业阶段,第二次浪潮工业阶段,和目前正在开始的第三次浪潮。
预测社会未来不可能避免主观价值判断,本书并不自命为科学著作。但本书是以大量事件和准系统化典型的工业文明与我们之间的关系为基础。
作者自称青年时曾经是个马克思主义者,当时自以为所有问题都有了“答案”。但后来懂得了“答案”是不完全,片面的,绝对的。
探索社会未来的许多问题,并不是求知的好奇,这是人类生存攸关的大事。不论自己是否意识到,我们正在抵制或创造一个新文明,本书将为每个读者作出自己的选择,提供帮助。
第一章超级斗争
新文明的诞生,是我们生活中最大的事件。
对这个新文明有各种各样的命名。有的失之于片面,有的没有反映它的冲突与压力,没有充分表达人类面临变革的全部力量和范围。
第一次浪潮历时数千年。第二次浪潮至今不过三百年。今天历史发展速度加快,第三次浪潮可能只要几十年。
对于未来,有两种看法:一是认为今天的变革,不会动摇他们所熟悉的经济与政治结构,期待未来将一如既往。另一种是断定今天的社会没有未来,世界已临末日。
这两种未来观都使人们陷于无所作为的境地。
有很多光明大道让我们去思考未来,为未来作好准备。这还有助于我们变革现实。本书的“革命前提”认为,即使今后几十年里充满动荡,一个健全合乎需要的未来是可能实现的。
需要一种新的方法来识别与分析面临的变革。“浪潮前锋”分析法认为,在历史的长河中,探求哪儿是带动我们前进的前锋。它把注意的焦点对准历史的中断——革新与破裂时期。这是识别变革的关键。
农业的兴起,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头一个转折点。工业革命,是第二次伟大的突破。工业化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十年达到顶峰,第三次浪潮开始蜂拥而来。
在任何一个稳定的社会中,任何一个占优势的变革浪潮的发展前景,是比较容易看清楚的。相反,当一个社会被两个或更多巨大变革所冲击,而没有一个显出优势时,对未来的信念就被弄得支离破碎,对变革的意义就难以辨别与选择。
今天,在美国与许多国家里,两个浪潮之间的冲突所引起的社会紧张与危险,打破了通常阶级,种族,性别和正常界限,使人很难从反动中区别进步,从敌人中识别朋友。所有原来的两翼和联盟都崩溃了。政治生活的紊乱,反映在人的精神上是个性的崩溃。
但是,当我们认识到第三次浪潮的变革是与第二次浪潮消退相联系时,我们就可以察觉到一个性质截然不同的潜在秩序。这对我们对未来的选择认识更明确,而且是透视政治和社会的X光,提供了洞察个人在历史中的作用。
两次浪潮之间的冲突,是以紧张的政局为中心贯穿于今天的社会。政治的根本问题在于:谁能为新文明的兴起作出规划,以取代旧的工业社会。因为世界上许多严重问题,都不再能在工业制度结构中解决了。
第二章文明的结构
三百年前爆发了工业革命,摧毁了古老的社会,创建了一个全新的第二次浪潮文明。它是一个丰富多彩的社会制度,涉及人类生活的各个方面,并把一切事物集中组织起来,形成世界有史以来最有力量,最有向心力,最有扩张性的社会制度。
第二次浪潮各个社会的共同特征:一、都是以使用不能再生的化石燃料,作为能源基础。二、技术的突飞猛进。三、大规模的销售系统。三者结合,形成了第二次浪潮的技术领域。
第二次浪潮的技术领域需要彻底革新的社会组织形式。原来农业社会的大家庭职能转移了。家庭不再是共同劳动的经济单位。大家庭的结构变成了人口简单,富于流动的现代化小家庭。
儿童要为将来进入工厂作准备,群体化教育成为第二次浪潮社会又一个结构中心。在以工厂为模特儿的群体化教育中,在“表面课程”之外,还有“隐蔽的课程”,即:守时,服从,死记硬背与重复作业。
存在于所有第二次浪潮社会中第三种机构为公司组织。它扩大了上述两种结构对社会的控制。责任有限公司这个创造,打开了投资的闸门。
小家庭,工厂式的学校加上大公司,三者形成第二次浪潮确定的社会结构。围绕着这三个核心结构,出现一大批也按工厂组织原则建立的社团组织,形成错综复杂的社会组织生态。
工厂的组织原则甚至反映在艺术领域中,音乐从室内乐发展到交响乐的历史,提供了例证。
发明邮局,为工业化时代通讯打开渠道掀起第一个热潮。1960 年,邮件数达一百亿件。在美国,邮局为全国每一个男人,女人和儿童递送了三百五十五件国内邮件。1960年,美国人每天打了二亿五千六百万次电话,一年超过九千三百亿。
报纸,广播,电影和电视都体现了工厂的基本原则。所有这些传播工具,打上相同的印记,传入千百万人的脑际。大规模制造出来的标准化的“事实”,标准化副本与成品,通过几个集中的“思想工厂”加工,源源不断地流向千百万消费者。
所有工业社会都依靠上述的信息领域,技术领域和社会领域这三者的结合,组成社会的基本结构,协调经济生产和个人活动。
以市场的规模衡量经济的增长,成为各国政府的首要的目标。
市场的存在与扩张,导致了生产率的猛增。但生产与消费的分裂,也导致了政治,社会,文化的深刻矛盾与冲突,影响到人们的家庭生活和两性身分,甚至个人的精神与个性。
贪得无厌,商业腐化,人际关系的冷酷,并非利润制度独有的现象,并不是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的反映,而是工业化的后果,是所有以市场为中心的社会的反映。
第三章无形的楔子
第二次浪潮把人类生活劈成两半:生产和消费。
这一裂变,后果极为重大。市场第一次成为人类生活的巨大中心。
经济市场化,同样发生在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经济中。
第四章识破法则
标准化,专业化,同步化,集中化,好大狂,集权化,这六个相互联系的原则,组成了工业化文明的法则,统筹安排了千百万人的行动,影响到人类生活的各个方面。它是生产与消费分裂的后果。
在本世纪初创建的美国电话电报公司的西奥多·伐尔,是伟大的标准化专家。他不但使电话机标准化,而且把公司的业务程序和行政管理也标准化了。
另一个是泰勒。他认为,只有每个工人在劳动中的每一个动作实现了标准化,劳动才是科学的。泰勒成为世界企业管理的导师。
标准化还应用在雇用办法,教育方法与内容,大众传播界,语言,重量与长度单位,货币,商品价格等等。
亚当·斯密是专业化的积极倡导者。1908年亨利·福特开始制造T型廉价汽车时,把操作工序分成七千八百八十二种,他对这近八千种工序所需要的劳动力的分析,是过度专业化最残忍的证据。专业化同样成为社会主义建设的特征。
工厂生产的发展,高价的机器和与它紧密相依的劳动,要求非常精密的同步化。钟表应运而生。珍们从小受到强调时间观念的教育。社会生活。以至人们日常生活的各个方面,都必须适应机器运转的需要。
第二次浪潮不只是集中了能源,它还集中了人口,集中了劳动生产。资本流通集中于大公司。社会主义也信奉生产集中化是有效率的。
产消分裂产生了好大狂。“大”成了“有效率”的同义语。美国电话电报公司1970年雇员已达九十五万六千人,还有十二个月为期的十三万六千名劳动力。马克思,列宁对大生产所作的肯定性的论述。斯大林粗暴地推行大规模工业化。
不惜一切代价,不顾生态与社会危险,追求国民生产总值,成为第二次浪潮各国政府盲目追求的目标。
集权化在企业中应用,是从铁路管理开始,然后表现在政治上。中央银行的出现,为分散的经济集权化提供了帮助。
第五章技术专家的权利
工业化把原来的社会砸碎,必须有些人把社会重新组织起来。出现了许多新的专家,其根本使命就是组织。这些人是第二次浪潮的“组织者”。
在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国家里,跃居权力之巅的,既不是企业主也不是工人,而是“组织者”。
权力不是来自“生产资料”的占有,而是来自于“组织手段”的控制。
第二次浪潮文明需要庞大的政府作为工具,以组织协调整个体制的运转。
第二次浪潮文明的权力金字塔是由各企业,政府各部门的统治集团所组成,并由最高权力集团所掌握。它产生于每次危机或政治大变动之后。人名,口号,党派,可能有变化,革命来而复去,但权力的基本结构依然如故,它是工业化文明的需要。它与工业化文明所承诺的民主水火不容。
第六章潜在的蓝图
第二次浪潮各国政治制度尽管表面上各不相同,但实际建立在相同的蓝图上。它都是根据第一次浪潮老观念和工业化初期的新设想结合的产物。例如,政治代表的产生来自居住地区,教育程度受到重视,办事缓慢属于前者;政治思想,组织形式,工作方法,又都呈现初期机械工业的特征。
第七章民族国家的狂热
第八章帝国的争夺
第九章工业现实观
第二次浪潮文明对事物的因果关系是建立在牛顿的万有引力定律之上的。
第十章汹涌的洪水
第十一章新的综合方法
第十二章制高点
第三次浪潮能源结构与第二次浪潮的完全对立。不经过一场恶战是不可能建立的。这场恶战在技术发达国家早已开始。其对手是第二次浪潮能源结构的既得利益者和第一次浪潮的守旧势力。这两种势力的结合,使群众思想混乱,迫使第三次浪潮势力暂处于守势。但它们最终不能得逞。
能源问题的斗争,是与推翻第二次浪潮技术交织在一起的。
新工业是在量子电子学,信息论,分子生物学,海洋工程学,核子学,生态学和太空科学的综合科学理论上发展起来的。
二次世界大战后,英国工党所要求控制的工业“制高点”,恰恰是被技术革命所淘汰的煤矿,铁路和钢铁工业。英国社会主义的失败是技术大变革的反映。今天许多政府都有意识地加速改变工业结构。
有四组相互关连的工业群将成为第三次浪潮时代的工业骨干:电子工业,宇航工业,海洋工程,遗传工程。经济,社会和政治力量的结构将随之而引起大变动。
电子计算机的特色是,能源消耗少,成本低,效能广。廉价微型电子计算机将进入美国家庭。它将改变劳动性质,甚至家庭结构。
宇航工业是下一次技术革命的策源地。“太空生产”成为科技人员的热门课题。
海洋工程将为饥饿世界解决最困难的食物问题,并提供丰富的矿产。
遗传工程“已准备进入经济领域”,“现在可生产活的物质”。“今后30年内,生物学将取代化学”。农业将采用它以提高食物供应量。
第十三章非群体化传播工具
第十四章智能环境
第十五章越过大量生产阶段
第十六章电子家庭
第十七章未来的家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