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洋商报 中国的崛起推动世界走向软力量竞争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7 16:23:00
历来各国多将国家安危系于国际上的力量均势。实力是均势的基础,均势体现一种硬力量的平衡,往往以其经济能力、军事能力等硬力量作为衡量的标志。
但是,自冷战以来,这种观念逐渐有所变化。1990年代,约瑟夫·奈提出软力量的理论。软力量作为一种主要通过国家的文化、价值观和内外政策等非物质的国际传播来吸引、影响或控制他人行为的能力,越来越引起各国的重视。
渗透和谐世界外交理念
近三十年来,中国的崛起在军事上没有重蹈以往大国对外扩张的覆辙,在经济上通过全球化、区域化生产要素的市场流动方式,来获取必要的国际资源,给亚洲带来稳定,给世界经济带来繁荣。更重要的是,中国在追求硬力量、硬平衡的国际竞争中,推动了国际软力量的良性竞争。
《北京共识》的作者拉莫认为,“中国逐渐变得比美国更擅于在国际体系中纵横驰骋”,“目前,在世界的某些地方认为,中国是比美国更受敬仰的道德典范”。
中国软力量的提升不仅仅反映市场需求的磁力,也处处渗透了和谐世界的外交理念,绝不会简单地因美国忙于反恐,中国就会轻而易举地提高自身的国际影响力。
还是约瑟夫·奈最为清醒,一年前他就高呼是美国“保持软力量平衡的时候了”。
应该看到,当前美国软力量影响力走低,与其为自身的全球战略利益而严重践踏国际准则有密切关系。
中国赢在文化外交上
近年来,中国的孔子、体育与演艺明星、熊猫、载人航天飞船、三峡大坝、歼-10战斗机等不同的人和事,在国际上形成了一股强大的中国软力量。但是,就一个有深厚文化基础的大国而言,中国文化在国际上依然缺乏应有的影响力和认同度,中国外交在国际机制和国际事务中实际参与度和话语权,依然有待加强。
中国之所以引人注目,不是在于中国文化竞争力强、创新力强,也不是在于其国际传播能力强,而是在于硬力量增强对软力量的影响,更多的还是赢在文化外交上,特别是在和谐世界的外交理念和实践中。
通过这些年来的观察和思考,笔者越来越看好中国软力量有望赢在竞争力上。
以中文国际推广为例,两年来,它对中国软力量的提升绝不仅仅是覆盖了5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124 所海外孔子学院和源源不断的申建需求,以及2010年前海外孔子学院的建设目标从100 所调高到500 所;而在实际的推广过程中,处处体现了中国谋求与各方共同发展并设身处地为对方着想的理念与行动。
可望就软力量赢得优势
从合办模式看,视情况采取灵活的方式。孔子学院有授权特许经营、直接投资的方式,目前主要有三类:一是和大、中学合作;二是和企业合作,如清华大学与汇丰银行、伦敦经济学院等公司及院校合办的孔子学院;三是与社团合作,如美国的华美协进社孔子学院。
从教材编写看,目前中国正着力按第二语言教学规律,针对不同对象编写不同文化、不同国家、不同语种的华文教材,同时注重教材的信息化,以便于需求者网络等手段学习,这是中国在人类文明交流史上谋求与不同文化交流而非同化的一个创举。
仅从这些工作背后的理念和把工作做好的种种努力看,世人从中看到了中国这个以“和平发展”为理念的大国,完全可以在未来的国际软力量竞争中赢得优势的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