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坠楼市长的死因和葬礼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7 22:07:28
关注坠楼市长的死因和葬礼黎明    发表于2010年04月13日 08:42 阅读(217409) 评论(527) 分类: 公权批评 举报 http://user.qzone.qq.com/622007866      4月11日上午,福建莆田坠楼市长张国胜的追悼会在莆田举行。追悼会由张国胜家属操办,整个过程非常简单,默哀之后由张国胜的一位家乡人介绍他的生平,在提到他的死因时说“不幸离世”。追悼会仪式上没有领导讲话,在悼念大厅,记者没有发现一个来自有关党政机关的花圈。

    这种情况非常反常。离世的市长享受这种“体制外待遇”,我们可以毫不迟疑地断定:当地领导不出面,没有以单位名义送出的花圈,这只能是按“领导指示”办理的结果,没有别的可能。

    而根据官方披露的信息,对这位坠楼市长万不该如此对待。针对互联网有关张国胜因接受中纪委调查而自杀的传言,福建省新闻办负责人表示过,“张国胜迄今为止从未受到纪委部门的调查”。张国胜属于省管干部,连纪委谈话和调查都不曾发生过,张国胜涉案、犯事的可能性,等于被省党政正式否定掉了。

    然而,上级领导以规定“体制外追悼会”的方式,传达了相反的信息。也就是说,对已故张国胜市长的政治鉴定或组织结论,无疑是“有事”和有罪,并且他的罪错,达到了官方不宜出面参与其人告别仪式的地步。

    没有过纪委的谈话和调查,或许是事实,但张国胜市长获取不利信息与突来压力的渠道不止于此。分析张国胜坠楼之前参与事务与生活迹象,调研、视察、考察、开会马不停蹄,跳楼前那天晚上还亲自送老婆去福州,从福州赶回莆田接着准备主持市长工作会议….可以看出,他的精神、工作、家庭等方面的情况一切正常。警方排除他杀,又非意外事故,那就是自杀无疑了。须知,张国胜是心理素质过硬、从政阅历资深、久经考验的党政干部,能造成他突然自杀的事由,必然是非同寻常的大事、大案。

    从追悼会情景,推出张国胜死因“藏猫猫”,断定其坠楼背后大有文章。我并非对“鞭尸”感兴趣,之所以提请关注此事,原因是此事必然和罪案、弊案有关,而这又必然涉及公共利益,涉及仍隐藏在暗处的相关人员。张国胜的死因如果隐瞒起来,或许将使一些重要的公共利益被“窝藏”,同时还可能将应予暴露的害群之马保护起来。

    退一步讲,即便张国胜之死真的不涉及大案、大事或政治活动,如实公布一市之长的死因,也是一方行政、司法的不可推卸的责任。政治人物和公众事务、从政问题有关的丑与荣,必须公之于众,即便是在他离世之后,也不能稀里糊涂带进棺材。一个普通居民非正常死亡的死因不能隐瞒,一方行政负责人突然死亡的死因更不能对公众隐瞒。隐瞒这类消息,在普通人家或许为遮丑,可谅解;但隐瞒政治人物死因,那就是无视正常的政治规则和法治秩序,公然践踏公众知情权。

    张国胜追悼会的这条新闻,让许多人发生“人走茶凉”的联想,多有人感慨官场人情薄如纸。一纸令下,或者连一纸令下都没有过,只是电话通知一声,甚至只是暗示一下,曾经风光无限、随者如云的市长大人,追悼会就变得如此冷清。当官多年,另有全国人大代表以及福建省委委员的身份,张国胜一生提拔人无数,受益人无数,同事朋友无数。可既便如此,一旦不测而亡,诸多熟人、朋友、同僚、下级连告别仪式都回避参与。一个上级指示就能左右的情分和友谊,实际上证明了本来就无情无义,原来曾有过的热情和忠诚,不过虚情假意而已。官场中人难道都是这等无情无义的货色?“死后原知万事空”,如今官场之等级以及附带的假大空恶习,覆盖生前死后,深入普及到喜宴葬礼,远非一个“官场势利”所能解释。

    正常或光荣死亡的大官有国葬、“省葬”,市官则有“市葬”,这是官场惯例。张国胜尴尬的葬礼,不仅是家属的尴尬,更是地方权力的尴尬。中国社会里,权力规定了人活着的时候等级森严,还规定了尸论份量、魂分等级。官场中还重视官员死后的政治评价和组织定论,而在普通国民心目中,那些八股悼词早已成为假作悲伤、故作肃穆的屁话,他们是不会按照那些严肃的空话来估价死者或表达情绪的。

    权力组织在官员葬礼安排方面落得不尴不尬下场,造成“没人味”的印象,这种情况多有发生了。这尴尬的根源还出自“死魂灵等级制度”,属于太拿自己群体当回事之后的一种报应。避免这类尴尬的办法也很简单:去掉官员死者的政治特权待遇,拿这个群体像正常人一样看待就可以了。都像坠楼市长的追悼会这样,没有领导评价,没有公款投入,没有奉令献花,也就不会出现这种“有中国特色的丧礼尴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