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葬乘生气”理论2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8 03:42:11
  九华山肉身挑战“葬乘生气”理论
        --------曾祥裕安徽风水考察随笔(八)

    赣州风水养生堂  曾祥裕(QQ175613195,电话  13766307454)


   我在九华山礼佛后,长久萦绕心中的一个问题,地藏菩萨等高僧大德的肉身,为何留芳千百年不坏?据悉,目前已经发现了14尊肉身,其中13尊为和尚,1尊为尼姑。这种奇特的现象,正在引起各界的广泛关注。 

  作为九华山来说,它是中国四大佛教名山之一,是地藏菩萨道场。朝山者无不为它的清净、庄严、神圣氛围而内心感到震撼!同时,我为其肉身菩萨的不断出现,感到惊奇!可以说,肉身现象,成为九华山佛教的一大特色,同时也为这座佛教名山披上了一层神秘的面纱。
    一个九华山老和尚对我说,自从唐代开元年间,金地藏开辟九华佛教道场,被尊为地藏菩萨应化,九华山遂成为地藏道场以来,在这一百平方公里的弹丸之地,有据可查的肉身菩萨就达14尊。其中“文革”焚毁5尊。现在能看到的还有5尊,这不能不说是一个奇迹。
   
    为什么九华山的肉身菩萨这么多?为什么这些肉身历千年而不腐? 肉身菩萨现象,给朝山后的人们留下了一个又一个问号。 按风水古典著作《葬书》:“葬乘生气”理论,内外生所气优越的风水环境,才可乘生气,所乘生气的标志起码一是遗体不会腐烂,二是可荫及后人丁财贵。但九华山肉身,却缺少葬乘生气的外部条件,从这个角度来说这一现象是对风水“葬乘生气”理论的挑战。

       何谓肉身

  金地藏肉身

     肉身,原意是父母所生血肉之躯。佛门所谓的“肉身”是指“即生证得菩萨境界,具足大智慧,大悲心者。”, 肉身是“全身舍利”,《玄应音义》卷六载:“舍利有全身、碎身之别。”全身舍利即是高僧或大善知识示寂后,其身体虽经年代久远,时空变迁,却未腐朽溃烂,常保原形而栩栩如生。碎身舍利指焚烧后之遗骨。《金光明经》:“舍利者,是戒定慧之所熏修,甚难可得,最上福田。”只有修行到非常高深的境界的僧尼,才可以形成肉身。
        
      九华山环境潮湿不是理想风水环境

  按理说,九华山气候属北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类型,雨量充沛、夏雨集中、梅雨显著,从而形成阴、凉、湿的山区气候特点,而且九华山空气相对湿度在78℃至 85℃之间;年平均湿度 80℃。全年降水日期182.7天,全年降水量约2000毫米。这种潮湿环境下对于风水环境来说不是理想之地。为了防潮湿要对穴场作特殊防腐防霉处理。

   而存放肉身菩萨的坐缸,却置于室外任风吹雨打,经三年而不腐,实在是不可思议。贴金供养后,其身体一直暴露在空气中,却也完好无损。更令人称奇的是,百岁宫明代无暇肉身菩萨,在“文革”中被埋入地窖十余年,身上的贴金已剥落,但身体却完好无损。这尊肉身,从其圆寂算起,至今近 400年了。这些事实,实在是不可思议。
    九华山地处长江南岸,山中四季湿润,气候潮湿,不存在产生“木乃伊”的自然条件,肉身也未经过任何药物处理。

    按风水经典著作《葬书》所说的:“ 葬者,藏也,乘生气也。 夫阳阳之气,噫而为风,升而为云,降而为雨,行乎地中,谓之生气。生气行乎地中,发而生乎万物。人受体于父母,本骸得气,遗体受荫。
  盖生者,气之聚,凝结者成骨,死而独留。故葬者反气纳骨,以荫所生之道也。经曰:气感而应,鬼福及人。”“ 夫土欲细而坚,润而不泽,裁肪切玉,备具五色。干如穴栗,湿如割肉,水泉砂砾,皆为凶宅。”

    由上述分析可以看到,九华山环境潮湿不是理想风水环境。但是,在如此风水环境下,肉身菩萨未乘龙脉之气,却创造人间奇迹。这不能不说,是佛法高于一切的典范。

    但是,我们也要注意一点的是,肉身所处的内部环境是经过防湿处理的。
    九华山佛教供奉肉身菩萨的风俗来源于唐代地藏大师,唐贞元十年夏,大师无疾而终,弟子们遵其所嘱,将大师遗体装殓于石棺中,三年后开启,容颜如生,遂认为他是地藏菩萨降世,敷金供奉。

    此后,凡九华山的和尚圆寂,都要将遗体保存一段时期(最短的七天,最长的三年),看能否成为真身。其装殓方式也很特别,和尚圆寂后,将其遗体擦洗干净,盘成跏趺式装殓于特制的陶缸中,在遗体的周围塞满木炭,直至颈项,头脑部位放置石灰包,再合上缸盖涂以黄泥密封,置阴凉通风处存放。密封的陶缸隔绝空气,木炭汲取遗体内的水份使之脱水干瘪。一旦遗体腐烂散发异味,就将陶缸底部的发火孔掏开,引燃木炭火化。坐缸只是形成真身的外部条件,其内因取决于他们生前的修行道涵。长年食素不沾荤腥,注重修炼持久坐禅,必然气脉贯通,筋骨干连,加上坐化前知其大限来临,一般都是十天半月食不沾、水不进,使腹肠空空,体内脂肪和水分极少,这为死后坐缸蜕变为肉身奠定了基础。但即便如此,能成为不腐之身的也是寥寥可数。只有极少的僧尼一直保存着肉身,这样在3年后开缸,就是“肉身菩萨”了。形成肉身后,首先是妆漆,3年后再妆上金粉,这样就基本上可以把尸体与外界隔离开。这也许是九华山一些肉身能够保存上千年的原因之一吧。
    这说明,当外部环境不是理想风水环境之时,要注重内部环境的防湿防腐处理。同样可以起到葬乘生气之效果。不过,这种生气主要来自于肉身菩萨自身修炼的结果。
  但对于肉身现象,佛教上有自己的解释。

    肉身菩萨 :戒定慧的结晶

  佛教认为,佛菩萨或高僧大德圆寂后,可得舍利。《玄应音义》载:“舍利有全身、碎身之别”。全身舍利即是指高僧示寂后,其身体经久不烂,常保原形而栩栩如生者。碎身舍利指高僧大德荼毗后之遗骨。我们所说的肉身菩萨,就是佛教所说的全身舍利。《金梵明经》载:“舍利者,是戒定慧之所熏修,甚难可得,最上福田”。戒定慧之所熏修,就是佛教对肉身不烂的解释。

   纵观肉身菩萨生前修持严谨,心无污染,行为自然高尚,他们的身体机能也随之发生了变化,潜能显现,灵异显现,有的能示现神通。这种身心的变化,是无比复杂而神奇的,戒定慧之所熏修,是佛教对肉身菩萨现象的基本解释。严谨的修持,是肉身不烂的主要原因。

   基于上述分析,九华山肉身现象,是来自于高僧大德的修行达到凡人无法可攀的境界。正如人们常说的那样,他们是“不在五行中,超出三界外”的高人,我们不可用常人思维理解肉身现象。只是通过这一特殊现象,提示我们在当外部环境不是理想的风水环境之时,内乘葬生气只能取自于体内的清净之气,这就是内乘生气吧。加上在所处的葬缸内做了防湿防腐处理,同样可保留遗体不腐烂。同时也说明要注重穴场内部的防湿防腐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