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桥永春堂——闲话观海卫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8 22:36:59
闲话观海卫之四十 沈旭娜 余麟年
http://www.cxnews.cn  慈溪新闻网  2009年2月19日 10:21
沈师桥昭十三房的永春堂,最早建于明代嘉靖十九年八月,即公元1540年,在嘉靖三十二年 (1553)时,因为倭寇入侵,不幸毁于大火。之后数年间,鲸波不静,人情凛凛,族人都不忍睇睨这堆废墟,不敢谈及以往的辉煌。嘉靖四十一年(1562),由沈氏族人集资整顿故址,开始重建,于第二年孟春上旬完工,因而仍名之为 “永春”,寓意春为四季之首,青阳司令,能使草木萋萋,鸣禽聚集,万物借机而发,一派繁荣昌盛。但五行分职,寒热更替,天地之春,果真而能 “永”乎?因为沈氏先祖处世以慈和为根基,为人以仁厚传懿范,所以能兴家旺族,而后世子孙在原来的基础上重新建成永春堂,在某种意义上,也就是有承袭先祖遗风的意思,于是也能 “不必宣凤诏、催羯鼓,而物华竞媚;不必援勾芒、祠东陆,而青帝长留”,从而可以春葩永发,朝朝春日;鸣禽喈喈,日日春风了。
永春堂结构精简,主要由三间通厅组成,堂高在当时师桥内首屈一指,位于师桥中心繁华地带,当时还有为人称道的永春堂十景,并每景有诗,分别为师桥讲艺、两漕回澜、双池漾月、公田护绿、假山闲步、黄山枕秀、银山揽胜、三浦春潮、二湖巨浸和五磊插汉。在今人看来,这十景中,诸如三浦春潮、二湖巨浸、五磊插汉等景都远在几里之外,须极目远眺,归入永春十景中多少有点附会之意。试想站在永春堂上或可望见五磊山在云雾天气里如插霄汉,但怎么能望见杜、白二湖的情景?其中的 《假山闲步》与 《公田护绿》二律,倒十分朴实,能比较真实地反映当时永春堂的人情环境风貌。两诗中又以 《假山闲步》文笔渲染之调较多,文人情怀较浓,现录 《公田护绿》诗云:阡陌村居后,迷离翠浪平。秋风催蟋蟀,春雨促仓庚。笑舞多童稚,欢歌半弟兄。毋令鹅鸭闹,比屋见深情。诗中民风淳朴,可见一斑,正是永春堂人的写照。
早先在正堂墙东还有几间屋子,为守冢人住的,是永春堂的附属部分,距离四周山水不远,位置深旷。里面厨灶洗溷器用无不具备,慕名来观瞻的人,都以为非望族而不能为之。据清代咸丰元年的 《师桥沈氏宗谱》记载,重建永春堂时,族人费用不赀, “盖逼介之山,犹一家产或可货取,而庄前之田,为董氏公田,田之上,又为董氏公路,其西,则又董氏公沟,华离间错,万难措置……”四周地基,原属别姓,沈氏费钱一千四百余贯,敛不及半,其余由一位名叫 “启遥”者沈氏子孙补足,才得成方圆,可见建堂前也费过一番不小的周折,实属不易。
建堂后有许多传闻。据传,明末清初时,浙东抗清六家军之一的沈宸荃起兵失利后,在兵寡粮尽的情况下,和他拥立的南明鲁王一起来故乡沈师桥征兵筹饷,师桥人民就是在永春堂迎接鲁王,次日鲁王和沈宸荃与师桥人民哭别,乡亲父老遮道焚香,远送三十里,在杜湖岭上,在漫山遍野的一片嚎哭声中,鲁王和沈宸荃别了沈师桥,而永春堂因此曾改称过 “永春宫”。又有传说在公元1779年,乾隆帝南巡,查审到明代两名浙东抗清殉难的忠义之士,回京后追谥沈宸荃为 “忠节”,他的从兄沈履祥为 “节愍”,并撰沈师桥沈氏二忠传载入 《明史》,与明代降清的洪承畴、钱谦益等人入贰臣传以分忠奸。乾隆皇帝挺有意思,在对待抗清与降清之间,反把抗击他的人评为 “忠节”,而投降效忠清朝的人反为贰臣,这一中国历史极其罕见的现象,正是中国封建时代多元文化的博大广深的体现。按照族规, “忠节”和“节愍”颁诏应在沈氏新浦庙进行,因沈宸荃和沈履祥都是昭十三房的子孙,所以“皇恩浩荡”的颁诏仪式这一盛典就在永春堂举行。据上世纪五十年代永春小学的校长沈百刚先生的口述,和沈氏后裔沈金权先生的祖上相传的材料,了解到该封诏文由内阁大臣拟绪,黄布墨书,钤用玺印。诏书未到,永春堂正中早摆放四张八仙桌,上设黄案,整天点燃檀香,然后宗长率全族代表到十里外迎接,而耆老、百官聚集在双聚桥南北二侧排列,将诏书引入永春堂,众人皆下跪,聆听读诏毕,再行三跪九叩之礼,然后恭阅诏书,誊黄镌刻以告天下。因此有诗流传云 “圣恩永春烟雾开,九重颁诏在黄台。”
这次颁诏,沿途的府、州、县、文武官员必须身穿朝服伏道迎候,并将诏书内容再送达所属州、县、卫、将、提、镇、协、参等部,再转下属营讯以告天下,所以影响很大,永春堂的知名度由此大增。后来国内外一些文章中有介绍 “咏春堂”和 “沈公堂”的,以致让有些人以为这是永春堂的另一种写法与称呼,其实不然。经笔者查阅许多资料,证明 “咏春堂”与永春堂并非一字之误, “咏春堂”是南宋哲学家杨简为其子杨恪所取的堂名,根据 《慈湖遗书》记载,此堂建于南宋嘉定二年 (1208)敦胖 (五月);而沈公堂则是在宋代建炎年间,沈时升因为爱民如子,离任后父老请官府在县治建立祠堂,以作纪念。
稿源:慈溪日报    责任编辑:龚幼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