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炀帝第三次征讨高句丽原因分析 - 风清清扬的日志 - 网易博客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9 21:04:55

 隋炀帝三次征讨高句丽,为隋代政治史及隋唐对外关系史上的大事,直接涉及到对他的评价。对于隋炀帝倾全国之力三征高句丽,自唐初以来的传统评价,基本都持否定的态度,认为这是隋炀帝的暴政,是导致隋朝短命而亡的重要原因,有人甚至认为正是由于三征高句丽,才造成了隋朝的灭亡。如果说这种说法是在“忽视了地缘政治因素在隋炀帝三征高句丽决策中的作用,对于隋炀帝三征高句丽的决定性动因和内在驱动力认识不清”基础之上得出的结论可以理解,那么当国内形势已趋不稳定的情况下,隋炀帝第三次征讨高句丽的动机就很让人纳闷。

一 第三次征讨高丽前隋朝国内形势

大业五年( 609)在隋朝的历史上,是值得注意的一年,司马光称这一年“ 隋氏之盛,极于此矣”,其理由则是“ 是时天下凡有郡一百九十,县一千二百五十五,户八百九十万有奇。东西九千三百里,南北万四千八百一十五里。”从这年以后隋炀帝已经基本巩固了自己的统治地位,开始专注于对外用兵。在经过几年准备之后,隋炀帝于大业八年(612年)

开始对高句丽的第一次征讨。但由于高句丽顽强抵抗和隋炀帝统兵过死,前线将士不敢相机行事而贻误战机导致失败。大业九年(613年),隋炀帝二征高句丽。在随军取得战争主动权之时,负责后勤的礼部尚书杨玄感起兵反隋“进逼东都洛阳,屯军上春门,隋朝达官子弟多附之,炀帝闻报,十分惊恐,火速班师而还,平定杨玄感叛乱,使第二次出师高句丽亦无果而终”。

    经过这两次征讨高句丽的战争,隋国内形势已经发生很大变化。由于在第一次征高句丽时隋炀帝就征调“民伕二百万,以运送衣甲、粮食等。造海船的民工日夜站在水中,皮肤溃烂,腰以下生蛆,死者甚众“,在这次出征之前,农民起义就在河北、山东一带的长白山地区爆发。长白山起义之后,山东、河北广大地区的人民纷起响应,起义军“多者十余万,少者数万人。”攻郡县,杀长吏,震撼了隋朝统治。到第二次征讨高丽失利后隋朝国内的农民起义已是风起云涌,而这也是导致隋炀帝第三次征高句丽无功而返的原因。两次征讨高句丽使隋国内的社会生产力遭到了极大的破坏,以至于使得大业前期还繁荣富庶的隋朝出现“农村极度缺乏劳力和耕畜,大量土地荒芜,社会经济受到严重破坏,人民难以生活下去。”的悲惨景象。

二 第三次征讨高句丽的原因

  可以说,在经过了前两次的大规模的征讨高句丽的战争后,隋炀帝的统治基础已较第一次战争前有很大的削弱,准确地说应该是危机重重,险象环生。在这种情况下,隋炀帝于大业十年再征高句丽,就很难让人理解。隋炀帝作为一个暴君不假,但隋炀帝也绝非昏君,但是他却在自己统治已有所动摇甚至于摇摇欲坠的情况下仍然对外用兵,其中原因,值得让人注意。

封建帝王万乘之尊,独一无二的王者身份,决定了他们的性格中的致命弱点:“唯我独尊、刚愎自用”。隋炀帝也不例外。不仅如此,值得我们特别关注的是由于其自身的优越条件及所处的特定社会环境,使产生在封建帝王身上的这一通病在炀帝身上表现得更为严重,也最为典型。炀帝笃学博识,多才多艺,智能超群,显赫的出身地位,杰出的文治武功,成了他自负和高傲的资本。史载:“帝自负才学,每骄天下之士,常谓侍臣曰:’天下皆谓朕承藉绪余而有四海耶?设令朕与士大夫高选,亦当为天子矣’”.充分反映了他极度自负的高傲心理,同时,炀帝身上所具备的长远的历史眼光,杰出的驾驭能力,雷厉风行的作风,一往无前的精神。

首次征伐高句丽的失败,使炀帝的尊严受到了严重的打击,“帝自八年以后,每夜眠恒惊悸,云有贼,令数妇人摇抚,乃得眠“大业七、八年间,农民起义尚处在初发阶段,其人数并不多,规模影响也并不大,一向自命不凡的炀帝对于揭竿而起的农民起义军是非常藐视的,故真正导致他”每夜眠恒惊悸,要靠“数妇人摇抚,乃得眠”的原因是征战高句丽的惨败,他在众目暌暌之下蒙受的奇耻大辱,充满自信和狂傲的心受到的致命打击,因此在第二次战争失败后隋炀帝决然对高丽进行第三次征讨,已经有点硬着头皮博命的赌徒心里了。

当隋炀帝决定第三次征讨高句丽时,统治阶级内部的矛盾与分裂日趋激烈,农民起义的斗争如火如荼,此时隋炀帝的当务之急应是悬崖勒马,改弦更张,调整政策,采取适当措施缓和己经激化的各种社会矛盾。但隋炀帝却并没有这样做,而是于大业十年二月“诏百僚议伐高丽”,在这种情况下,隋炀帝幕僚集团应该站出来,但是实际的情况却是,诏发之后“数日,无敢言者,戊子,诏复征天下兵,百道俱进",由此可以得知,此时,隋炀帝身边已经无敢犯颜死柬之人了。此时的隋炀帝可以说已经到了刚愎自用,一意孤行无以复加的地步,就这样隋炀帝再次出兵征讨高句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