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亲的贫穷与母亲的富有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7 00:43:37
以下这则故事讲的是肯定别人价值及潜力的重要。由于故事主角幼时不断受到肯定,这份认可深入他的心灵,成了他生活上的活水源头,进而帮助他避开了外在恶劣环境的长远影响。 “在九岁之前,我生长在一个幸福的家庭里,从未受过轻视与虐待,我觉得自己很特别,很有能力,注定生来要做大事。若非父母每天给与的认可深深烙在我脑里,九岁那年的遭遇,很可能使我就此变坏。 我排行五个孩子中的老么,某天清晨,母亲突然心脏病发猝逝,记得当时是早晨六点,面对突来的意外,全家只能绝望地尖叫以对。家人,尤其是父亲,吓得整个人都呆掉了,不过当天,父亲还是叫我去上学。 母亲刚走,他和姊姊难过极了,而我却被送到学校念书。记得就在我准备进教室时,有个小孩在游戏场一头对我喊道:「嘿,贺柏凯,听说你妈死了。」其它上百名学童也都听到了那声令人难忘的喊叫,我只好答道:「是啊,我妈死了。」 我永远忘不了自己的回答,更从其中认清了事实,并予以接纳,继续往前行。这办法大概不适合所有人,但对我却十分管用,透过那句回话,我确信自己能去接受、忍受,并熬过那段艰苦的时日。 母亲去世后,家中的生活每况愈下,父亲是老一代的医生;什么疑难杂症都医,而且随传随到。为了照料家里有五个孩子,父亲只得火速再婚。继母自己也有三个孩子,其中两名跟我年纪相近。 养育我们的责任,突然就落在这名根本不关心我们兄弟姊妹的陌生女子身上了。结婚六年后,爸和她草草离了婚,在我十到十七岁之间的成长过程里,家里可说是一刻不得安宁。 可是,幼年时期的安全感和正面的肯定,对我的影响非常深远,我拒绝让负面经验将我击垮。在那场可怕的二度婚姻里,虽然娘不疼、爹不管,我依旧深信,自己是独一无二、注定要做大事的人。毕竟,老爸每晚还是会到房里看看我,直到我离家为止(小时候父亲会哄我上床,稍长,则只是进房看看我)。 他每天晚上都会对我说:「儿啊,记住了,这件事只有你跟我知道哟,你是个很有天分、很特别的男孩。你一定能够做大事。」此时的我就会回答:「好啦,知道了啦,以前都讲过了嘛!」可是,那些话深深驻进我的心里,成了我的一部分。 其实我的天分没那么高,有些事虽然做得不错,却也称不上天才。然而,我从未怀疑过自己,只是一味相信自己无所不能。那也许是父亲赐给我的一份厚礼吧:他让我坚信自己【情感账户】,肯定自己生命的价值,而且相信自己无论有何遭遇,都能不受环境的左右,选择自己的人生【习惯一:主动积极】。” -------------------------------------------------------------------------------- 柯维点评: 我跟故事主角一样幸运,都拥有极力认可孩子的父母。父母相信我会明辨是非,一生也能有所成。以下举两个短例: 其一是,我经常在半夜被吵醒,结果发现,是母亲正在对我轻声低语,彷佛她想把某些东西灌入我的潜意识里,例如:「你明天考试会得一百分,只要你下定决心,任何事都能做好。」 记得有天晚上醒来,又偷听到母亲的悄悄话,我吓一跳说:「妈,你在干嘛?」她柔声回答:「我只是在告诉你,妈妈有多爱你,我对你有多么信任。」然后就离房而去了。 另一次是大学里有几位兄弟会的朋友爱喝酒,却又不敢跟家里人承认,某次旅行结束后,他们把喝剩的酒给了我,我只好把酒摆在衣橱里,好几个月都不敢碰。我爸妈连提都没提,也没来问我,他们就是知道我不会喝酒。 从这些例子看来,我更相信,父母能给孩子最大的爱,就是持续认可孩子的价值与潜能,即使孩子目前的行为与愿相违,父母也不改变。请你永远不要放弃你的孩子。
一位4个博士的母亲谈家庭教育          没有教育不了的孩子,只有不会教育的父母;我并不刻意教育我的孩子一个个成为博士,我只是让孩子从小就明白要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

  李振霞教授已经去过17个省市,都是邀请她传授家庭教育的经验,社会上也已经有一本书和一套影碟来专门介绍她和她的博士孩子们。但邀请函还是一个接一个,讲学日程一直排到了12月。

  已退休的李振霞是中央党校的兼职教授,但人们更感兴趣的却是她作为四个博士的母亲这一身份。

  李教授的三个儿子,一个是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的博士,一个是英国剑桥大学的博士,一个是中国航空研究院的博士,而大女儿金萤则是美国约翰·霍浦金斯大学的博士后。

  “老实说,我们并没有刻意要把孩子培养成名成家,我们只是用爱心、信心、恒心、苦心织了一张网,谁料到它们竟给我网回了四个博士。”说到这儿,李教授找出了一张手绘仕女图递给记者,已经泛黄的纸页上记着这幅幼稚作品的诞生时间:1971年10月5日。“怎么样?我女儿画的。”言语间流露出慈祥、爱意和骄傲。

  “我们给她取名叫‘萤’,希望她像萤火虫一样,能自己照亮自己就够了。”结果呢,金萤上学时书读得好,下乡时猪养得好,做医生时手术做得好,出国后又逐步成为霍浦金斯大学基因工程研究的骨干。

  身教重于言教。李教授非常喜欢列宁夫人克鲁普斯卡娅的一句话:“家庭教育对父母来说,首先是自我教育。”在四个孩子眼里,父母嗜书如命、忘情工作,给他们留下了深刻印象,孩子和书是父母生活中的主角。孩子们成了博士,而他们的父母也成为业界翘楚,双双获得国务院特殊津贴。无言的行动有力地传达出做人和做学问的真谛。金萤说:“小时候,我们家很清贫,在物质上,父母给予我们的不丰厚,但他们给予了我们一个求学与做人的根本,那就是——健康的心灵。”

  碰到孩子有错时,李教授的原则是:不在饭桌上说,不在客人面前说,不在心情不好时说,不在全家人面前说。这方法看似普通平凡,其中却包含着多少爱心、苦心和耐心。一位家长听了李教授的讲课后,深有感触:“多少家长舍得为孩子花钱,却舍不得花时间花心思跟孩子沟通,教孩子做人。”

 

父亲的贫穷与母亲的富有

      父亲一生对钱守得很紧,恨不得把一分钱掰成两半用,可一辈子下来,父亲没余下多少钱,反而把自己的身体累垮了,中年便躺在病榻上。母亲一生对钱看得很淡,时常穷大方。母亲常说,钱财是身外之物,生不带来,死不带去。相反,她的生活常不缺钱用。

   记忆中,父亲时常为一窝猪崽卖不上好价钱,捶胸顿足,几天吃不下饭。而母亲依然生活如初,反而劝父亲,货卖当时不吃亏。父亲不听母亲劝,把他的坏情绪波及到我们,吓得我们大气也不敢出。母亲每每见此,总当着父亲的面说,孩子们,该你们玩自己玩去,别被父亲吓得缩手缩脚。因此,年幼的我们,只要被贫穷折磨得无奈的父亲在场,我们总是小心翼翼端坐在家中的一隅,可只要父亲一离家去田地,母亲乐呵呵地归来,我们立马像换了个人,尽现孩子的天真。

   父亲终年惧怕着他的贫穷,他尽一切力量去劳作,甚至自己生病也舍不得去医院看病就诊,一味地强忍着省着家中的每一分钱。可结果非他所料,在他还不足50岁的壮年身体,却动了3次大手术,疾病的疼痛使他备受煎熬。视钱如命的父亲见花花绿绿的钞票花在医院里,他更是痛心疾首。母亲面临家中灾难,从未垂头丧气,反而一天到晚穿行于田间与医院。她苦口婆心地劝父亲,钱花了可以再挣,身体累垮了一病不起,永远不会再来。有时,我们认为母亲在佯装着这种富有的心态。可经历13岁那年的家庭灾难后,目睹母亲的种种措施,才发觉母亲是天底下最富有的人。

   13岁那年秋天,父亲因小病舍不得花钱看,一拖再拖,到了非切除脾才能保全生命的地步,直至他进手术房还问家人动手术要多少费用,而母亲含泪骂父亲一句:“难道钱比命还重要吗?”就在父亲手术成功后,母亲因误用农药,把13亩扬花结穗的稻子喷洒得颗粒无收。家中的祸事接踵而来,我们很懂事地守在母亲的身边,生怕她一时想不开,抱个农药瓶一饮而尽离我们而去(因为邻家大嫂不久前因生活所迫服毒自杀)。母亲见我们整天寸步不离她,一开始她未看出蹊跷,但她察明后,狠狠地把我们臭骂了一顿,说,妈不会被日子压垮,孩子们,爸爸虽病倒了,只要他还有一口气在,你们就有个爸爸可叫;家中一年稻子无收成,妈不怕!我们有双手可以拾别人家田中遗留下的稻穗……在母亲的号召下,我们全家人起早摸黑在别人家稻田里用扫帚扫起遗落的稻粒,结果,我们战胜了家中最困境的那段时光。

   有了母亲对生活富有的激情,以后的生活中,我们无论遇到什么困难,只要一想到母亲,就信心百倍,阳光灿烂。

   如今母亲老了,父亲也老了,父亲依然视钱如命。即使躺在病榻上,接过我们孝敬他的钱,总是虔诚地握于胸前,絮絮叨叨地重复着,爸一辈子未用过这么多钱,没想到老了,还能手握着一把钱,可就是舍不得用……每次回去,我们总是习惯地把钱递到父亲手中,让他有一丝富足感,可他仍然坚守着他的贫穷,因为此时的父亲已病得不能移步去花我们所给的钱,他只好在满足手感之后,把钱如数交给母亲。而母亲依然平淡地数数花花绿绿的钞票,自言自语,一辈子不少钱用的人,就是一辈子拥有钱……

   很多时候,我时常在想,父亲的贫穷和母亲的富有,到底谁的生活方向是积极的一面,很难抉择——父亲的贫穷,是一种节约美德;母亲的富有,是一种健康的心态。在我取舍难分时,不自觉地也遗传了父母共同的生活情操——对钱看淡些,并非就是贫穷,相反是种富有的表现;一味地把钱看得如命,努力地积蓄着,表面看似乎脱离了贫穷,其实却永远被钱奴役着,摆脱不了贫穷的阴影。

   父亲的贫穷,是父亲一生的悲哀,不仅殃及他的身体,还影响着我们年幼的心灵;母亲的富有,是母亲一生的快乐,不仅使她健康长寿,还引领着我们向上生活的激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