令人发指的欺骗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6 16:46:07
本报记者王照重 何春雷/文
编者按 目前正值参加2007年中考、高考的考生进行复习的关键时期,市场上有关中考、高考的复习提纲种类繁多,一些复习提纲打出备考试题的旗号,声称是“押宝题”、“探秘题”、“母题”等,宣传能在短时期内使考生迅速提高一定的分数,达到某种神奇的效果。诚然,一些备考试题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帮助考生在短期内有效地梳理相关知识,把握考试要点,提高备考效率,但是想在短时期内出现一个跳跃式高分奇迹则很难。本报记者通过对两则备考试题广告涉嫌违规宣传的调查,旨在提醒考生、家长不要轻信高分奇迹,而是要紧跟任课老师的复习进度,理性地选择复习资料。
调查
日前,有广告称一种备考试题能够让考生提高80分,记者调查发现——
备考“母题”广告忽悠考生
近日,一个声称备考“母题”的广告出现在山东省一些媒体上,宣称曾帮考生“提高80多分”、能让“好学生用了敢挑战名校,中等生用了敢报重点,连没信心的学生用了都能上‘一本’”。这么神奇的备考试题你信吗?
“母题”广告涉嫌多处违法
12月中旬,山东省两家媒体分别刊发了题为《书店惊现:高考、中考〈母题探秘〉》和《天机大泄露——精明家长买到了2007年高考、中考‘母题’》的广告。记者在《母题探秘》广告中看到,“母题”被解释为“包含若干知识点的复合体、典型题,高考、中考总复习的最佳途径”,“掌握了母题,就掌握了高考成功的诀窍”。在该文“高考、中考‘母题’被曝光”一栏中,描写一位“得到这套复习资料的教师惊呼,天哪!高考、中考‘母题’都敢卖了”。文中描述一些得益于“母题”的考生,“原本期望上普通高校的,考上了重点学校,原本没有希望考上正规大学的学生,也一下提高80分,考上了‘一本’”。
本报记者将此广告拿到山东省工商局,该局广告处有关人士分析指出,《广告法》第7条第3款规定,“广告中不得使用国家级、最高级、最佳等用语”,该广告中“高考、中考总复习的最佳途径”涉嫌违反此款规定。同时,该广告带有贬低其他同类商品的意思,涉嫌违反《广告法》第12条“广告不得贬低其他生产经营者的商品或者服务”的规定。《广告法》第10条规定“广告使用数据、统计资料、调查结果、文摘、引用语,应当真实、准确,并表明出处”,上述广告中“一位得到这套复习资料的教师”、“一些得益于‘母题’的考生”和“一下提高80分”等内容,没有表明出处,让读者不明白这是真实的还是虚构的。
工商执法人员分析指出,“天哪!高考用的‘母题’也能买到”、“怪了!学生、家长、专家异口同声:掌握‘母题’,高考就能拿高分”、“尖叫!好学生用了敢挑战名校,中等生用了敢报重点,连没信心的学生用了都能上‘一本’”等不科学断言,涉嫌违反《广告法》第4条“广告不得含有虚假的内容,不得欺骗和误导消费者”的规定。广告中描述“得到消息的家长连班都不上了,新华书店挤炸了”,若新华书店被挤炸这不成爆炸性新闻了?商家虚构事实现场,误导消费者。执法人员表示,这两篇广告涉嫌违法,工商机关将对此进行查处。
未经允许擅自用专家证言
记者在《母题探秘》的广告中看到,多位专家对这套教辅赞叹有余。在《母题探秘》广告里,“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孔庆东证言:“我觉得这套高考母题探秘跟中考母题探秘,相当于一个‘母题库’,像一个水库一样。”记者采访时,孔庆东承认自己说过此话。他告诉记者,当时出版者请他和另外几位专家召开过一次关于这本书的研讨会,专家中包括广告提及的另外两位证言人——教育部高校教育司原司长王炽昌和中国科学院博士生导师王极盛。孔庆东告诉记者:“这套书我看过,是不错。”不过,孔庆东表示,他的发言被刊登在广告中,并没有经过他的同意。
另一位广告中的证言专家王极盛向记者表示,广告中的评语是他说的。但是,他不知道出版方把他的评语刊登上广告。对于广告中宣传的“2004年退休后,聘为北京华夏英杰教育科学研究院高考指导首席专家”一事,王极盛表示,他受聘后,只是挂个名,没有参加这个研究院的多少活动。另外,广告中提到的,他创立了“中国考生家长指导网”一事,王极盛对此表示否认。记者按照广告中的网址输入后发现,该网无法登录。
山东省工商局广告科处有关人士告诉记者,未经他人书面同意是用他人形象做宣传,违反了《广告法》关于“广告主或者广告经营者在广告中使用他人名义、形象的,应当事先取得他人的书面同意”的规定,此广告涉嫌虚假宣传。这样的广告不但误导消费者,而且损害了代言人的名誉和社会形象,受害人有权追究广告发布者的民事责任和发布媒体的连带责任。
观点
专家:教辅资料不是万能钥匙
看了媒体广告对“母题”的宣传,山东省教育学院教务处副处长王家春表示:“这是一种不负责任的宣传,称使用一套复习资料就能大幅度提高考试分数,不符合一般教育规律。好的学习成绩取决于学生基础知识掌握的程度、努力的程度和接受的程度等多方面因素,任何一个教辅资料都不是万能钥匙。山东省2007年高考实行自主命题,市场上售卖的复习资料在考试重点把握上的针对性不可能太强,跟着自己的任课老师有步骤有计划地复习是最好的选择。”
山东省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副教授、新闻传播教研室主任冯恩大表示:“这样的广告涉嫌商业炒作,这种过度渲染教辅资料效果的做法是不科学的。学校一般会把学生临近高考、中考的复习时间安排得很满,家长再给孩子购买其他复习资料,会导致学生负担过重,结果事与愿违。家长为孩子选择教辅资料时最好能够和任课老师沟通,听听任课老师的建议。” 冯恩大提醒考生、家长,不要迷信教辅资料,正所谓万变不离其宗,最正宗的“母题”就是课本上的例题,只有将课本吃透,考试才能得心应手。
声音
家长:买个心理安慰
12月16日,《母题探秘》首日在山东省济南市销售。记者调查发现,仅泺园大街一家新华书店出售此书,不少家长、学生表示是被媒体上的广告“请”来的,但他们对此广告描述的效果表示半信半疑。
当天下午,记者在泺园大街这家新华书店看到,五六位家长围在出售《母题探秘》的柜台前,一位姓徐的家长说:“看到广告上说得这么好,就想过来看看,咨询了半天,工作人员也没给出个肯定的答复,仅说是北京市38位专家出的题,非常权威,但我对这套题能否达到所说的效果还是有些怀疑。”一位家长花了960元给孩子买了这套高考用题(如题图),他告诉记者:“明知广告不一定可信,可为了孩子考学,家长啥招都用了,买这套题就是图个心理安慰。”
记者在北京市西单图书大厦《母题探秘》柜台看到,《中考母题探秘》875元一套,共有5门课程。《高考母题探秘》分为文理科,每套960元,不时有家长前来购买。记者在此采访的半个多小时时间里,有5位家长买了这套书。一位家长告诉记者,她儿子今年上初三,成绩中等,她是专程来书店的,尽管价格不便宜,最终,她还是决定买下,“没准真像他们宣传得那么神呢”。售货员告诉记者,这套书卖得很好,平时每天能卖三四十套,周末卖六七十套没问题。
网友:涉嫌广告炒作
记者在网上发现,不少网友发帖子对这套神秘兮兮的“母题” 表示怀疑。
●网友“贵妃竹”:前几天听人说过这个神奇的广告。可信度有多少呢?是一种广告炒作罢了。都压中了,每个人都能上清华、北大?
●网友“缺心眼妈妈”:我看过中考“母题”,并不像广告说得那样悬。一本书加上几张光盘,就要几百元钱,太‘暴利’了”。
●网友“流逝的岁月”:如果掌握了高考工具,学生就能考出好成绩,那我们在高考之前进行的十几年的基础教育还起什么作用呢?这样的成绩不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了吗?高考不就成了演示高考工具的演武场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