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陆续迎新生 90后上大学带来啥新气象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6 14:16:50
     9月,全国各地高校开始陆续迎接新生。这些大学生,大多数出生于1990年至1991年,这是90后学生首次在高校集体亮相,成为新生主体。在不少人眼中,90后是这些标签的集合体:自我、另类、张扬、不羁……这些“新新人类”走进大学校门,将给象牙塔带来怎样的气象?是奢侈的消费风、超前开放的恋爱观,还是标新立异的“非主流”装扮、“火星文”的语言系统?又或许统统都不是,而是一种无所畏惧的创新精神?……
              新闻背景:大学正式开启“90后时代”    与80后相比,90后是我国更为纯粹的独生子女一代。根据《2005年全国1%人口抽样调查主要数据公报》,中国出生于1990年后的人口为2.64亿,其中,在校生约1亿人。    90后与80后都是出生在中国改革开放后,但不同的是,90后在出生时我国经济起飞,显现出明显成效。与80后及此前出生的老一辈人相比,他们大多无需面对生活的磨难,优越的家庭环境和社会条件也使他们的成长道路大多较为平坦和顺利。根据各大媒体的报道,与60后、70后坐火车上大学相比,如今很多90后是坐飞机或坐小轿车来的,这便是明显例证。    同时,90后成长的年代也是我国信息飞速发展的时期,他们可以说是信息时代的优先体验者,日新月异的电子产品、网络在全方位多角度影响他们的生活。    而正是由于时代的这些变化,使得90后的思想与理念与老一辈中国人有很大的不同。他们有着不同于前人的价值观和行为方式。随着这批年轻人逐步长大,“特立独行”、“追求个性”等“90后现象”成为舆论关注的焦点。    去年9月,已经有部分90后开始踏入高校,引起各方的高度关注。据武汉大学此前所做全国首份90后大学生调查报告显示,这些新生既具有爱读书、心态开放易于接受新鲜事物等优点,但大多数人心理素质偏弱,抗压能力明显不足,并且相当一部分人信仰缺失、缺乏人生目标,却“自信满满”。    调查数据也许并不确切,因为他们在不断成长中。无论如何,大学90后新时代如今正式开启,你做好准备了吗?    新生:我们不肤浅也具有理想    华南理工大学软件学院陈嘉欢是1991年出生的大一新生,和某些同学庞大的亲友团相比,从家乡揭阳“护送”他上学的只有妈妈一个人。妈妈在广州呆了两天后便回家,但他没有伤感,言谈低调而成熟:“这没什么。家很近,回家很方便,有什么事可以电话联系。”    大学虽然与想象中有差别,但对陈嘉欢来说充满新鲜感。对于大学四年怎么过,他目标明确:“我不想浪费时间,我会制定长期、短期计划,一步步完成,努力成为一个杰出的企业家和经营者。”他说。他不完全认同那些扣在自己和同龄人身上的“帽子”,但也坦承新一代身上的某些不足:“在目前来说,90后也许没有80后稳重,也不够吃苦耐劳,这是由于生活条件越来越好,没有什么特别的经历,因此有的90后不大懂得珍惜现在拥有的东西。”    自称“宿舍男”的大一新生是广东某知名大学学生,9月4日和父母一起来该校大学城校区报到。对于网络上对90后的讨论早有听闻,但在他看来并不客观:“很多人都说我们浮夸,没有责任感,然而这并不全对。例如我们90后喜欢跳街舞、玩滑板,这并不是肤浅,只是可能由于他们没有了解到当中的乐趣。”    当然,“宿舍男”也觉得同龄人中有一部分人价值观存在问题。首先是对待文化的态度。有的人很潮,但鄙视太极、书法这些中国传统文化。再次是对社会底层的人群的态度,例如有些人不尊重清洁工的劳动成果,这是不正确的态度。最后是生活自理能力上,以入学时的情况为例,不少人是眼睁睁看着年老父母帮他搞定,而自己在一旁看着。  80后:早熟90后思维更活跃    中山大学大四学生戴全英的弟弟就是90后,她不觉得这一下辈有很大差异。“大家都说90后很潮,我觉得这跟社会的发展有关系。一代当然会有一代人的潮流。我个人不太赞同刻板地把出生年份作为一个明确的分界线,把所出现的社会问题都推到90后头上,这是不公平的,因为有些问题是每代人在某个阶段都可能出现的,如未婚先孕。当然,现在的小孩比较早熟,但究其原因,与发达的传媒、性教育方面缺失不无关系。我们要解决问题,要做的不是把问题简单地归结于他是出生于90后,这样不利于追溯根源。”她说。  现实交往有困难    华工建筑系大四学生戴智鑫则认为,90后很特殊,也充满矛盾。一方面,他们在很小的时候接收的信息量就相当巨大,在不少场合他们的谈吐出乎老一辈人的意料。在大一时戴智鑫曾教过几个学生,去看他们的博客,其思维非常活跃,阅读面也非常广,对很多问题有自己的看法。    但另外一个方面,由于过早接触互联网跟漫画文化,他们的思维又有一点极端,因为这两种东西毕竟是虚拟的,这样的一个后果是在现实生活中,他们有点不太会跟人相处,因为在网络空间里人是没有区别的,也不需要太多顾忌。               90后大学生十大特征    1.手机、电脑数码相机很普及;    2.经济独立意识差对家庭依赖大;    3.爱读书也爱奢侈消费;    4.心态开放易于接受新鲜事物;    5.心理脆弱耐挫力差;    6.敢于承担责任但过于自信;    7.崇拜对象多为政界商界成功人士;    8.人际交往靠电话、短信、QQ;    9.多数学生认为与家长“谈不来”;    10.痴迷武侠小说不太爱看古典名著。    老师:90后学习能力强  极具创意  渴望自由和尊重    广东某知名高校辅导员陈老师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去年入学的学生中,她所在院系就有六七成是90后的大学生,与前几届相比,她明显感觉到他们的不一样。“总的来说,他们的策划和创新能力比较强,对各种实践活动很主动,很懂得表达自己以及寻找展现自己才能的平台。”她说。    陈老师清楚地记得,一年前,这些学生刚入学时还是满脸的稚气,但一年后,风风火火的他们在飞速地成长,不仅处事手法成熟了许多,并且能从大局出发,提出一些操作性很强的方案。这些方案充分考虑学生的需求、活动的效果,对经费预算的安排和使用井然有序。其可塑性之大、学习能力之强令人惊讶。    与以往年级的学生相比,也许是受到家庭和社会环境的影响,90后的大学生对社会的关注度较高,他们参与社会实践的积极性很高,上一年经济危机时,不少新生甚至专门向陈老师询问本系的就业情况,在假期中也千方百计找机会实习。    此外,在陈老师看来,90后的大学生身上还具有一些共同特征。“他们时尚、贴近潮流,并不是完全指穿着上,而是指他们关注的文化,如动漫。此外,他们相对要更自我一些,对自由和获得尊重比较敏感。”陈老师说。例如搞一个活动,他们在老师告知规则后,更希望能由自己自由地去完成,而不希望有过多的干涉。又如,要举行的活动因故被取消,如果不向学生们解释清楚,他们可能很失落,感觉没受到应有的尊重。    而由于经济条件优越,90后的大学生身上的依赖性也较以前的年级要明显。这不仅体现在入学时被夸张的亲友团护送,还体现在他们有的人在遇到问题时,首先不会想到通过自己的努力解决问题,而是求助于老师等。“对我们来说,也许要做的是针对他们的弱点想办法进行引导和管理,另一方面是激发他们的兴趣,多创造一些平台让他们发挥。”陈老师说。   网友:应以赞许的目光看待90后成长    对于90后正式集体亮相大学,媒体大肆报道入学时亲友护送的隆重场面,网友李华新有自己的看法。他在其博客中写道:    对于这些所谓90后的学生,我们不必一定非要贴上一个什么标签,或是用什么这些孩子的个性如何、独生子女的叛逆精神如何来定论。因为四年的大学生活,毕竟是刚刚开始。是自己来的也好,是家长送来的也好,不过是方式不同罢了,我们的媒体的关注度不应该如此集中和密集。    就像有些高校的老师所言,这些学生不过是更重视使用网络的方式以及使用网络语言来和这个世界对话,他们生活的要比父辈更为宽裕一些,所经历的生活磨砺少一些,因而所受到的心理压力会小很多。我们应该提倡正面的引导,而不是因为是父母开车送来上学的就说三道四,认为这些孩子就一定是扶不起的阿斗。    90后是充满希望的一代,他们热爱生活、充满活力,兴趣爱好广泛。但像所有的年轻人一样,他们需要在生活中磨炼自己的毅力,在挫折中培养持之以恒的精神。面对一群全新的生于网络时代的学子,我们的社会应该宽容他们,并学会使用90后听得懂的或是喜欢的方式与之进行交流和对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