耀邦之死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30 02:57:54
耀邦之死作者:刘苏里 提交日期:2007-4-12 19:37:00 | 访问量:308
2007年4月12日,多云,寒冷。

十八年前的4月15日,一个人死了。他“革命”了几十年,却在人生的最后十六年给铁桶一般的统治制度撬开了一道缝,再经过另一位同样怨死的人,这道裂缝再无弥合的可能!中国真正迈开了告别专制的步伐。当我们回过头再看这位逝者最后十六年的所作所为,我们才能比较清楚地判断他在整个中国近现代历程中的地位。在他死后十八年我们还能记起他,纪念他,传诵他,甚至辩论他任上的作为,不论作为个体还是政治领导人,相信他都会在另一个世界里与我们相会、相谈。
当年,作为年轻人,我目睹了他的死及引发的一系列事件,在他忌日将临,写下几个片段,一来聊补心存十八年的愿望,一来给后世的史家回顾这段历史时提供些许亲历的线索。

耀邦去世的那天,是个周五或周六,十八年前的4月15日。16号那天,周六或周日,计划与前妻带着快两岁的儿子去郊游,准备工作就绪,马上要出发了,从VOA里传来耀邦昨天去世的消息。不约而同地,妻与我对视,片刻,“去北大!”
到了北大,已是人山人海,三角地所有能张贴纸张的地方都贴满了,甚至有巨幅标语从我住过的28楼顶层飘垂下来,空气中弥漫着令人震惊的情绪。我对妻说,“有大事要发生了”。那天我们很晚才回家。
第二天,我到兼职公司请假。下午,我回到任教的学校,收拾完南平房的东西,又返回北大。
第三天,上午,去了天安门,下午,我找到胡宅,那里也是人山人海,凡能放置纸花圈、鲜花篮、张贴悼念文字的地方,都满了,一条窄窄的甬道通向胡家人设的灵堂,有三位亲属守灵,向每位前来吊唁的人握手、致谢。我在灵前三鞠躬,没有眼泪。

韩愈说,不平则鸣。

中共对耀邦的处理,极其不公正,而且让人恶心。很容易让人联想到种种黑帮清理门户的历史故事。将自己的总书记拉下台,开个会便了事。这种事发生在全球化来临,新技术革命向世人频频招手的年代,发生在专制统治刚刚过去十年的中国,可悲而荒唐。

耀邦出殡的那天,我在天安门广场,人民大会堂前,那里发生的所有事情,我也是见证人。我无法忘记将请愿书高高举过头顶、双膝跪在人-民-大会堂台阶上的学生,和那一张张年轻但布满悲伤和愤怒的脸。
转眼十八年了。如果耀邦还活着,今年该92岁。

耀邦之死,是“无法无天”的统治结束三十一年以来发生在中国大陆最大的事件,耀邦之死引发的大规模抗议浪潮是此后一系列事件的起点,中国近现代争取民主治理制度的一百余年历史,从此发生重大而不可逆行的转折。

耀邦死前,对他递交的“检查”有过辩解,而我更相信他心有悔意,他爱他的家人,为他们着想,我当然能理解。但历史回头的时候,往往不这么看。这是历史对政治人物比较残酷的一面。

那个小个子男人,公开场合总是那么让人觉得非同中共高级干部一般姿态,说话有时挥舞着双臂,有时卡着腰、身体作大幅度回转,声音铿锵有力,公事面前从不退缩,有股子英雄气概。可一当他面对被他撕开一角的铁幕里遵行的法则时,他退却了,像是不明不白战死的士兵。在中共历史上,那是一个很特殊的“新老交接”的年月,有时我想,即使他天性中有做一个顶天立地领袖的素养、气度,也难,形势比人强,大概就是这个意思。后来紫阳的不幸,并非偶然,所谓无独有偶。事不过三,胡、赵之后,公开清理门户的事情再未上演。
胡、赵都是大节不亏的政治领导人。如何评价这类政治领导人的功过是非,至今还是摆在每一位立志做大国国民面前的问题。也是对全民族政治智慧的挑战。前年给耀邦开了一个诞辰九十周年的纪念会,是一个好的开始,但远远不够,与耀邦对转型中国的贡献根本不相称——比照一下刚刚过世的毛公子身后享有的哀荣,证明我说的不错。但真正让人期望的不是场面上的事情和“过年话”——对耀邦应该说也说了不少。我们关心的是,“清理门户”这种糗事如何不再发生;不论尊为政治领导人还是挣钱吃饭的普通公民,不再有恐惧之虞,即使他们犯下罪行,也能像人一样被对待,有人的尊严;他们能自由表达高兴、不满,乃至愤怒的意见,而不再担心受到逮捕、坐牢;他们能为国家的每一点进步发自内心地自豪,对自己生活的每一点改善由衷地欣喜,对国家和自己的未来充满信心……所有这些,端赖政治民主化进程的开启和大踏步地前行。舍此,皆为死胡同。
我更愿意相信,我们离这一天的到来已经不远了。当这一天到来的时候,别忘了给十八年前死去的耀邦墓前放一束花,因为我们今天还能如此期望,与耀邦分不开,与他的死分不开。

1989年4月15日早7时53分,耀邦走了。希望记得他的每一个人那天都能向他默哀致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