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落在中国的大地上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8 22:33:08
(遵编辑嘱咐,将《四万亿的精装修》的牢骚满腹去掉。)
小雪已经飘起来,但我的心里有别样的骚动,这是一个什么样的季节,冷空气中都是钱的味道。在北风劲吹的时候,各路诸侯云集北京三里河。一种名叫“四万亿”的暖流登陆,刺激经济的大幕正式拉开。
在中国的大地上,马克思与凯恩斯交换了一下名片。说“四万亿”还是个保守了,有人说得有十万亿。这种罗斯福新政式的刺激手法,我们在1997年也来过一回,那时叫“拉动内需”,黄金周就是从那儿开始的。在积极财政的刺激下,在全世界的船都靠岸的时候,我们D字头列车从来不屑于进站,8%就无颜见江东老百姓了。
随便看一篇报道,铁道部说,今明两年铁路投资约1万亿,今后三年超过3.5万亿;住房和城乡建设部说,未来3年,在保障性住房要花9000亿;广东说,明年重点工程投3000亿;重庆说,未来五年投3000亿扩大内需。其他还有水利、高速公路、地铁等重点项目。这让我想起二十年前读过的一个小说:《中国,站在高高的脚手架上》。
上面这些钢筋水泥,可以称为“硬刺激”,它可以促进就业,提升工业产品价格,吃下四万亿的钢筋铁骨,能吐出四万亿的GDP,也是为未来中国打基础。而教育、社保等可称为软刺激。在这个四万亿的大烧饼里,基建切走了一大部分,只听见摩天大楼咯吱吱地拔节,老百姓最关心的民生却有点软。我就没见民政部、劳动与社会保障部出来吆喝。除了重点工程,还有一些莫名其妙的项目,如山东的中华文化标志城,300个亿,横店要重现圆明园,200个亿,昆明的影视基地,首期30个亿......这让我有点迷惑,这就是经济学的秘密吗?怎么有点像搞四万亿的精装修?专家的喝彩铺天盖地,老百姓的掌声又在哪里呢?
我是一个小百姓,居住在北京城。北京也许是受益最多的城市,不仅仅是在“四万亿”时代。政府为我扒宽道路,让我开车不太堵,为我狂修地铁,让我早早能回家,还重修了公园,淘清了河流,矗起了楼盘,让皇城根下的住户,深切感受到了刺激的快感,我没有理由不感到幸福。但是,我为什么还是不敢花钱?
我有点羡慕冰岛,在这个破产的国家,百姓把信用卡刷得通红,房子都要带花园,买车只买悍马切诺基,他们真是没心没肺,对前景怀有无可救药的信心?其实我们都关心,“四万亿”,希望这个火把能温暖一个冬季。一个朋友说,托四万亿的福,一条多年未通的高速公路要开工了,他能够早两个小时回家,这让人高兴,但他还是心里没底。他说,
如果有谁告诉他,孩子上学真的义务了,他有北京户口了,看病有蓝本了,失业也有保障了,“那么我存钱还有啥用?我就敢坐火车去西藏,敢带老父亲下海南。敢给媳妇买皮衣,吃饭龙虎豹,洗脚上良子。花钱谁不会啊?”
一个学者说,刺激内需的秘密,在于医疗和教育。刺激的秘密在于,谁能许给他们一个明天,让他们幼有所教,老有所养,病有所依,居有所寄,何愁没有人夜夜笙歌、花天酒地。
我家乡的村子刚选举村长,我的发小推出竞选纲领,“如果我当选,我首先要搞好教育,村里的小学烂透了,重修!谁家孩子上了大学,学费报销50%;第二件事是搞好医疗,给村里建个卫生所,国家的新农合之外,再给困难户报销医疗费!”
我以为发小正挠到了乡亲们的痒处,但他败选了。竞争对手的办法很简单,拉到镇里请吃饭,一张选票五块十块钱。原因在于,乡亲们已经不敢相信远景,他们太穷,他们只相信,抓到手里才是真的。这样的农村,有什么内需可刺激呢?有人说,还不如像马英九那样,给老百姓发三千块钱购物券。
刺激经济之外,也要刺激人心,谁都希望“四万亿”的暖流能流经自己,否则,像很多电影故事,冬天到来的时候,他们只好到电影院去取暖。城市还有电影院,乡村只能烧柴烤火。我甚至想过,从“四万亿”里抽出一些钱,给乡镇都盖上电影院,那也是一件温馨的好事,也能算在GDP里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