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中国崛起话题 李光耀与萧伯纳有什么不同?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9 01:11:30
与鲁迅先生同时代的中国报人有这样一个习惯:大凡有外国名人来到中国,通常不过到了中国的一个城市----上海,记者们总要围上去打听一下那位既洋且名的人物对中国的印象。萧伯纳就被问了一回,这位老先生嘻嘻哈哈地应付了过去,当时还有人批评萧翁“不老实”。
这一招现在不怎么流行了,一则即便在中国的穷乡僻壤,外国人,哪怕是外国名人,也不再是什么稀罕物件儿;二则现下的外国人乖得很,不用等到记者们发问,自己就会把对中国的观感讲给记者们听,有些还是用别别扭扭的中文说出来的。
尽管现在外国名人的中国印象不复有当年的新闻价值,但这并不是说我们不再在乎别人对我们的看法。我们还是在乎的,只不过对“外国名人”的资格有了些要求而已。比如说,来中国拍日本《西游记》的香取慎吾对中国乡村旅社的印象如何,便只有台湾地区的记者才关心,而远在新加坡的李氏宗亲光耀先生对中国 “崛起”的看法就成为在互联网上颇引起番争议的热闹话题。
虽说李光耀的中文越说越好,但显然还不如全然不懂中文的萧伯纳谙熟什么叫做“闷声大发财”,当然也可能是李资政非常明白,言论对于政治家比文学家更加重要,因而更加不能“闷声”的道理。
不管李资政是过于老实,还是不甘于寂寞的退休生活,近来----其实已是个把月前,他与《时代周刊》分享了他最新的“中国印象”:“人们对中国感到不安,主要在于它正成为一个国力非常强大的国家,而它并不回避发挥并展示国力。”他还担心,“新一代的中国年轻人也许会在真的时机到来前,相信他们已成为强国的国民。”
其实,这番言论并没有什么过于离奇的地方,早在7年前,李光耀就曾为中国的“崛起”定下了时间表----“再过50年”。他不过是担心,现在20岁的中国年轻人等不到63岁就傲然宣称自己是“强国的国民”。尽管如此,李光耀的言论还是在我们的互联网上不断掀起涟漪,以至于连“近来”这个词的范围都变得有些让人糊涂了。“崛起”一词已经不复出现在我们的外交文告中,但并没有从中文媒体上一道消失,更没有从其他国家媒体的“中国印象”中消失。李光耀的讲话不过是在已经沸腾了很长时间的“中国热”、“崛起热”当中,又倒进了一杯开水而已。差别只在于,李光耀姓李,并且不是克莱斯勒前总裁李·亚科卡或者南部邦联总司令罗伯特·李的那个李而已。但这位老先生的“中国印象”果然如此重要吗?
70年前,鲁迅先生曾经写道:“我们应该有‘自知’之明,也该有知人之明:我们要知道中国的舆论究有多大的权威。”斗转星移,现在的中国已经不是萧伯纳来的那会儿,我们已不必因受到别人一两句夸奖而兴高采烈,更无需为别人的些许担心而夙夜难寐,哪怕这个别人是大名鼎鼎的李光耀。
当然,对他人的褒贬泰然处之和充耳不闻并不是一回事,即使是李资政未必没有利己动机的讲话,也绝非有些评论所称的那样纯属“一派胡言”,兼听则明,听听总还是有好处的。至少,有两件事情值得我们想一想。
第一,我们的某些心态是否真的如李资政所言,有点急不可待了呢?这样说当然不是赞同李老先生的论据----他给出的两点证据都是可以争论的,而是说我们是否有一些事情,虽然李老先生没有看到或者提到,但却真的反映出我们当中的一些人信心膨胀得有些奇怪?
比如说,将巴黎老佛爷商场的中文标志作为中国人民正在富裕起来的证据,或者因中国大陆成为高档洋酒的消费第一大户而沾沾自喜?这种俗不可耐的民族自豪感才是我们要倍加警惕的“耐不住性子”呢。
第二,如何看待“崛起”过程中邻居的看法?即使我们不再提到“崛起”二字,难道别人就不说了吗?日本人和美国人总是喋喋不休于中国的“不透明”,而李资政却担心中国“并不回避发挥并展示国力”----总有他们说的。虽说在一个讲求和谐的国家,回顾威廉皇帝“不要他们爱我,只要他们怕我”的狂言颇为荒谬,但寄希望于“人人都爱我”不也同样荒谬吗?
其实,只要我们平心静气地做好自己的事情就好,去年圣诞节前夜,美国“芝加哥全球事务理事会”与“亚洲协会”联合发表的公众舆情报告便是证据。这份报告显示,有61%的美国人相信中国最终将在经济上追赶上美国,但同时却有65%的美国人愿意与中国友好合作和保持接触。
即使是在最有理由担心中国“崛起”的美国,也不是人人都像李资政一样担心我们的未来“国力”的,那我们又担心什么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