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意─火鸟盘生的变形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5/01 19:49:37
如意纹
宋元之后,几乎所有的程式化了的佛教纹饰,都有了文化诠释或理性的阐释。众多的纹样被采纳到中国俗文化的「福」「禄」、「寿」、「禧」等象征形象中;或者进一步构成「同心」、「万字」、「方胜」、「连理」等民俗图案结构。值得一提的是「如意」纹。与佛教图案有关的如意纹相当广泛,实物形象是明清时称为「如意」的玩物。它的基本形状是一大一小的两个云头状曲线形,中间用一条有停顿转折的圆滑波线形联结。仔细观察如意的形状,不难发现它正是「祥云」与「卷草」的合璧。如云头形的上、中、下三个停顿与如卷草状的一波三折的曲线,构成了如意形的全部。表现了人们对曲折、空灵、回转、停顿等审美特征的追求。如果说从汉纹饰的「祥云」过渡到唐纹饰的「卷草」,是不确实的、被动的文化吸收,那么从「卷草纹」发展到「如意纹」,则是一种清醒的、主动的文化改造了。祥云纹是主体意念和客体实象的统一。外来宗教文化必然先在tt新形式上显示出来。而新形式最易从「物理」的角度突破原有的物我之平衡。「卷草」便是这一过程的反映。「草」是实体,而「卷」是形象。纹饰着重于外在形态的构造和分解。唐以后又在主体更高的认识层次上达到新的统一。「如意」纹饰就是更新的统一的产物,是文化层面上追求精神、心态的表现的反映。纹饰的发展变化与中国哲学思想及艺术思想的发展大抵是平行的。宋元以来,「文人画」理论中强调的「不以形似」、「求无人态」、「神韵逸气」等等,是对文化心态的进一步提示,也是佛教的一些基本教义被中国人吸收而创造的文化结果。中国文化完成对佛教文化的最终改造,佛教文化成为中华文化的不可分的部分。
这种纹饰原始来自《传世菩萨铜像》中头盔最高处《火鸟重生. .升华》,来自草原帝国文明”怪兽纹“。




“如意”一词出于印度梵语“阿娜律”,是自印度传入的佛具之一
柄端作“心”形的,用竹、骨、铜、玉制作,法师讲经时,常手持如意一柄,记经文于上,以备遗忘。。”《南史·韦叡传》:“虽临阵交锋,常缓服乘舆,执竹如意以麾进止。” 唐张祜 《题画僧》诗之二:“终年不语看如意,似证禅心入大乘。”从梁简文帝萧纲的诗中:“腕动苕花(苕华喻指美人)玉,衫随如意风”,可以推测出当时的玉如意有随身佩带之大小。清雅悠闲之时,文人雅士吟诗咏赋,和着“如意舞”利用它作为打节拍之物。到了明、清时期,它从实用品逐渐转向了一种艺术陈设品,供人们欣赏娱乐。如意头部呈弯曲回头之状基本不变,而柄端由直状变为小灵芝形、云朵形多种形状。头尾两相呼应,主体呈流线形,柄微曲,造型美观华丽。     又称“握君”、“执友”或“谈柄”,由古代的笏和搔杖演变而来,多呈S形,类似于北斗七星的形状。魏晋南北朝时期,如意的形制以柄首呈屈曲手掌式为主流;唐代发展为柄身扁平,顶端弯折处演变为颈部,柄首为三瓣卷云式造型。明清两代,如意发展到鼎盛时期,因其珍贵的材质和精巧的工艺而广为流行,以灵芝造型为主的如意更被赋予了吉祥驱邪的涵义,成为承载祈福禳安等美好愿望的贵重礼品。臣子们常进献如意祝贺皇室寿辰,皇族也拿如意赏赐王公大臣,如意渐渐地成了上层人物权力和财富的象征。而在明末时期,如意更因其特有的雅致,成为崇尚古风的文人墨客的文房玩赏物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