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孟頫“古意”说初探 - 【赵孟頫资料馆】 - 【历代书家资料馆】 - 书艺公社交流论坛 ...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9 00:00:13
注:
1、王羲之:(303—361年)字逸少。琅琊(今山东临沂)人。曾作过秘书郎,最后为右军将军,故人称王右军。启蒙师为钟繇的弟子东晋著名女书法家卫夫人(卫铄)。真书学钟繇,草书法张芝,行书遒美劲健、风格独具。与钟繇并称“钟王”,后世誉之“书圣”。著名代表作为一气呵成的全文二十八行、三百二十四字的《兰亭序》。
2、怀素:(725—785年)唐代有两个僧人均名怀素,一为京兆人,俗姓张,玄奘的门人,对佛学大有研究。一为长沙人,俗姓钱,著名草书大师。(见《中国佛学人名辞典》,比丘明编,台湾方舟出版社74年版)此处指钱姓书法大师怀素。
3、兰亭:一、地名,距今绍兴市外二十余华里。二、王羲之所书《兰亭序》的简称。
4、隶体:隶体创于秦代的程邈。张怀瓘《书断》载“传邈善大篆。初为县之狱吏,罪始皇,系云阳狱中。覃思十年,损益大小篆方贺笔法,成隶书三千字。始皇称善,释其罪而用为御吏,以其于官司狱隶人佐书,故名曰隶。
5、蔡邕:(133—192年)字伯喈,东汉文学家,书法家。陈留圉(今河南杞县)人。汉灵帝时为议郎,董卓专政,迫其任侍御史,官至左中郎将,人称蔡中郎。工篆、隶,尤以隶书著称。嘉平四年与堂奚典等写定六经文字,部分由其丹书于石,刻后立于太学门外,世称“熹平石经”。著有《蔡中郎集》,惜已佚。
6、李斯:生年不详,逝于公元前208年。今河南上蔡人。官至秦国丞相。秦统一全国后,上疏秦始皇,提出“罢其不与秦文相合者”的文字改革主张。以通行的大篆为基础,删其繁,参照复合字体的一部分变为小篆,与其它统一全国的措施一块实行。李斯书写的小篆水平极高,传《泰山刻石》、《琅琊台刻石》均为其手笔。
7、张旭:唐代书法家,字伯高,吴郡(现苏州)人,生卒不可考。官至金吾长吏,人称张长吏。创“狂草”书法风格。“每大醉,呼叫狂走。乃下笔,或以头濡墨而书。既醒自视,以为神不可复得也。世呼“张颠”,因怀素也是在醉后作书,故有“颠张醉素”之说。
8、智永:齐、隋间书画家,释名法极,山阴(今绍兴)人。王羲之第七世孙,越州永欣寺和尚。工正书、草书。因每日求书者多,寺门木坎被踏破,改加铁皮包之,人称“铁门坎”。
9、二王:王羲之及其第七子王献之并称“二王”。
10、王充:(27—97年)会稽上虞(今浙江省)人。好读书不守章句。历任郡功曹、治中等官,后罢职归家,从事著述。汉章帝诏为官司,因病,不行。发展了老子天道自然无为的学说,吸收了先秦时代关于天地之气的朴素唯物主义思想,利用当时的科学成就,建立了以气为核心的唯物主义思想体系。《论衡》为其代表作,《后汉书》有传。
11、曹丕:(187—226年)字子桓,沛国谯县(今安徽宿县)人。曹操长子,八岁能文,操死,继为魏王,后受禅即皇帝位。学术上博采众家,革除名教尚名重德的流弊。在前人“气”这一美学理论基础上提出了“文气”之说,强调“文以气为主”,认为作家胸中之气决定着作品的风格。所著《典论》中的“论文”为我国文学评论存于今者最古的一篇,著有《魏文帝集》。
12、稽康:(224—263年)宇叔夜,谯县(今安徽宿县)人。“竹林七贤”之一。提倡“越名教而任自然”。“自然”主要指人的主观精神对社会关系、名利欲念的超脱,并以此突破汉代儒家狭隘的政治功利性目的。在艺术创作上他注意到了“灵感”这一特殊的现象,认为灵感“来时如风发泉涌,去时如枯木涸流”。”稽康把绘画和文学作了同等高度的阐述,认为二者各有特点、各有优势,“宣物莫大于言,存形莫善于画”。可说是我国最先对绘画与文学作了有意义的对照和联系的人。他的美学观和艺术见解,至今仍有着重要的价值和影响。
13、韩愈:(768—824年)河南河阳(今河南孟县西)人。字退之,自谓郡里昌黎,故世称韩昌黎或昌黎先生。官至吏部侍郎,因谏阻宪宗迎佛骨,贬为潮州刺史,后复官,最后为刑部侍郎,死后谥文。曾与柳宗元一起发动过著名的“古文运动”。
14、刘勰:(465—532年)字彦和,南朝梁人。原籍东莞莒县(今山东莞莒县),世居京口(当时称南东莞,今江苏镇江)。出身士族,少时家贫,无力婚娶。入佛寺,通佛教经论,而又崇尚儒学。梁武帝时任奉东宫通事舍人等职 ,深为萧统(昭明太子)所重。晚年出家为僧,改名慧地。
刘勰于南齐末年写成《文心雕龙》一书,对我国文学作了系统的颇有见地的阐述。“序志”篇中对《文心雕龙》作了简扼的自序,“《文心》之作也,本乎道,师乎圣,体乎经,酌乎情,变乎《骚》。文之枢纽,亦云极矣”。认为所有现实的美(包括文艺的美)都是自然之道的体现,“观天文以极变,察人文以成化”,“道沿圣以垂文,圣因文而明道”。并把儒家的“六经”看为是“洞性灵之奥区,极文章之骨髓”的最高范本。从自然之道出发,强调文艺的社会作用,和人与现实在审美中的相互作用。既“情以物发”,社会和自然的变化引发了人们不同的感情;又“物以情观”,因审美者感情向客观事物的外射,使之“亦与心而徘徊”,具有了主观色彩。从而产生了“目既往还,心亦吐纳”,“情往似赠,兴来如答”的交融境界。特定社会的政治、经济、学术观点对文艺起着必然的影响,由于“风动于土,波震于下”,所以甚至统治者的思想,也在影响人们的审美观和艺术创作。所以东汉的“华实所附,斟酌经辞”、东晋的“溺乎、玄风”,都与儒学和玄学的影响有着明显的关系。“歌谣文理,与世推移”,文艺应不断的推陈出新,才能适应社会的需要。
《文心雕龙》还提出了“隐、秀”两个不同的审美特征。“情在调外曰隐”,隐即含蓄,可以促发人们的联想,深化审美的意境;“状溢目前曰秀”,秀的特征是鲜明,使欣赏者能很快的对形象有所把握和理解,诱发出“动心惊耳,逸响笙匏”审美效果。隐与秀也就是虚与实的关系,后来人们谈到的“景外之景”,“象外之象”实际开始于此。刘勰是我国第一位对创作规律、评论原则、主体与客体的关系作出系统阐述的人,《文心雕龙》是我国第一部摆脱了哲学思辩与伦理羁绊,从形象思维出发的美学著作,至今仍有着实际的意义。
15、叶燮:(1627—1703年)字星期,号已畦,吴江(今江苏)人。寓居横山,时称横山先生。康熙进士,宫宝应令,因开罪上级被免职。所作《原诗》,论述“数千年诗之正变、盛衰之所以然”,以及关于诗的若干问题,有所创见。其理论多收于《已畦文集、诗集》。
16、冯班:字定远,号钝吟老人。籍常熟,明末诗人。明亡佯疯,闭门著书。有《钝吟集》、《钝吟杂录》、《钝吟书要》等传世。
17、王杓:字晦叔,号颐堂,南宋遂宁(今年属四川)人。绍兴中曾为幕官。寓成都碧鸡坊,所著《碧鸡漫谈》详述曲调源流,从音乐方面研究词调,风格,流派,并介绍民间艺人。著有《糖霜谱》、《卧堂集》、《颐堂词》。
18、张彦远:唐代书画史论家,字爱宾,河东(今山西永济)人。活动于860—879年间,楷、隶均佳。除撰有《历代名画记》十卷,并辑《书法要录》十卷,自称“得此二书,则书画之事毕矣”。此二书采辑较精,对唐之前的书画概貌作了系统的梳理,为我传世最早的书画专集。
19、吴生:即吴道子,阳翟(今河南禹县)人。初学书法不成,改习绘画,年未二十即崭露头角。长于道释人物,作壁画三百余间,奇形怪状无一同者。画佛像圆光、屋宇柱梁、弯弓挺刃,皆一挥而就,不用规矩。用线圆润,如“莼菜条”,衣褶有如飘举之势,与当时曹仲达所作衣纹紧窄的佛像相比,有“曹衣出水,吴带当风”之说。被奉为“画圣”,民间艺人尊为祖师。
20、苏轼:(1037—1101年)字子瞻,号东坡居士,眉山(今属四川省)人。北宋文学家、书画家,高宗即位赐资政殿学士。因反对王安石变法,贬黄州,居于东坡,从此自号东坡居士。后起用,官至礼部尚书。后党争再起,再贬海南等地。最后北返,病死常州。诗文开豪放一派,对后世影响颇大。长于行书、楷书,自成一家。他画竹从地直至顶,米芾问“何不逐节分”,答“竹生时何尝逐节分之”。尝在试院兴至时无墨,遂用朱笔写竹,后人竟效之。论画力主神似,认为“画以形似,见与儿童邻”。最早使用“士夫画”一词。
21、黄庭坚:(1045—1105年)北宋诗人,字鲁直,号山谷道人、涪翁。洪州分宁(今江西修水)人。文章重视理,也重视法,强调在学习古人的基础上,达到自然天成的艺术境界。他特别推崇苏轼“天然自工,笔圆韵胜”的书法,从他所说“士大夫多讥东坡用笔不合古法,彼盖不知古法从何而出尔”。他讲法,实际是为了达到无法。其理论有可取之处,也有糟粕,如“古之能文章者,真能陶冶万物,虽取古人之陈言入于翰墨,如灵丹一粒,点石成金也”就值得考虑了。
22、刘墉:字崇如,号石庵,山东诸城人。官至东阁大学士,卒谥文清。工小楷、中楷,取法董其昌,兼师颜真卿、苏轼等大家。用墨厚重,貌丰骨劲,别具面目。七十以后潜心北朝碑版,虽精力已衰,未能深造,然意兴学识超然尘外。
23、翁方纲:(1733—1818年)字正三,号覃溪,晚号苏斋,直隶大兴县(今北京)人。清代著名书法家、文学家、金石学家,鉴赏家。官至内阁大学士,能隶书,真书工整厚实,大似唐人写经,已入朴静之境。著有《汉石经残字考》、《两汉金石记》、《苏斋题跛》。
24、张翼:(345—361年)字君祖,下邳(今江苏睢宁)人。真书学钟繇,草书学王羲之,摹拟名家书法,可以乱真,相传王羲之的某些书法手迹出自张翼之手。
25、谢灵运:(385—433年)南朝宋诗人,陈郡阳夏(今河南太康)人,后移籍会稽。幼时寄养于外,族人称其为“客儿”。晋时袭康乐公,有谢康乐之称。入宁曾任永嘉太守等职,后被杀。其诗大多描绘自然风光,开文学史上山水诗一派。
26、素族:与豪族相对而言的普通士族。《南齐书.高帝纪》建元三年三月庚申诏“吾本布衣素菜族,念不到此,因籍时来,遂隆大业”。
27、颜之推:(531—590年)字介,琅邪临沂(今年属山东)人。北齐文学家著有《颜氏家训》,以儒家思想为立身处世之本。北齐亡,入周,隋开元中,太子召为学士。主张“凡为文章,犹人乘骐骥,虽有逸气,当以衔勒制之,勿使流乱轨躅,放意填坑岸也”;接受了儒家学说消极的一面,但也同意“易见事”、“易识字”、“易诵读”的三易之说。
28、千字文:即《兰亭千字文》。梁武帝萧衍是王羲之书法的热爱者,搜集王羲之的墨迹甚多,曾令擅长书法的大臣,从内府珍藏王羲之的真迹中拓出一千个不同的字,交诸王和近臣学习。唐代的怀素、张旭,宋代的赵构、元代的赵孟頫都临过《千字文》。
29、江淹:(公元444—505年)字文通,济阳考城(今年内河南兰考)人。在宋、齐、梁三朝为任过官职。早年文思敏捷,妙笔生花,颇有盛名;晚年大不如前,“江郎才尽”之陈语即此而来。
30、庾信:(531—581年)字子山,南阳新野人。仕梁时出使西魏,值西魏灭梁,被留。历任西魏、北周,官至骠骑马大将军。诗、赋、骈文,皆当时宫廷文学代表。《哀江南》、《枯树赋》风格萧瑟、苍凉,反映了当时的社会动乱,为杜甫所推崇。
31、昭明太子:(501—531年)即萧统,字德施,南兰陵(今江苏常州)人。梁武帝太子,未即位而卒,溢昭明。曾招集文学之士编辑《文选》三十卷, 后称《昭明文选》,对后世文学颇有影响。
32、李煜:(937—978年)南唐国君,虽治国无才,却写得一手好词,并擅长书画。被宋灭国后,软禁在宋都开封,最后被毒死,年仅四十二岁。死后追封吴王。《书史会要》载:写字时喜作颤笔,遒劲如寒松霜竹,称为“金错”。并能用卷起的帛,书写大字,挥洒如意,世谓“撮襻书”。 曾将珍藏历代书迹编汇刻石,称《升元帖》,为我国官本法帖之首。
33、孙过庭:生卒年不详。字虔礼(一作名虔礼,字过庭),河南陈留人,也有说他是吴郡(今苏州)人的。唐代书画理论家,今存有《书谱》一卷(原为二卷)。他对二王,特别是王羲之书法的审美特征,从理论的高度作了系统的阐述。认为书法技巧的过程为“平正”到“险绝”再到“平正”三个阶段。学习书法是由“拙”到“成熟”,最后又回到“拙”,但这个“拙”已不是开始的“拙”,而是随心所欲的艺术境地。为盛唐的书法在理论上打下了牢固的基础。
34、张融:(444—497年)字思光。南朝齐,吴郡吴县(今苏州)人。少年即以才华知名。先仕齐,入宋为长沙王萧晃镇军,官至司徒左长史。其形貌短丑,行止怪诞,能言善辩,极具口才。工草书,书法为一时之英。
35、朱耷:(1624—1705年)朱明后裔,藩落南昌,遂为南昌人。明亡,受刺激,由于口吃,佯哑,并剃发为僧。作品多署“八大山人”,隐喻“哭”“笑”不得,后改奉道教,居南昌郊外天宁观。所画鱼鸟均“白眼对人”;山水多为残山剩水,意境荒漠,笔墨简括、冷峭、变化多端,对后世写意画影响极大。伟世作品较多,有《八大山人山水花鸟》、《上花图》、《荷花图》等。
36、张丑 :(577—1643年)原名谦德,字叔益,后改今名,字青父,号来米庵。昆山人。明代书法家,爱好名字画,精鉴藏,著有《清河书画舫》十二卷,《真迹目录》七卷。
37、傅山:(1609—1684年)字青主,别字公它,又有真山、浊翁、石道人等别名。明亡后穿朱衣,号朱衣道人。精通诸子百家,工诗文、金石、书画。提倡“经子不分”,以异端自命,打破儒家正统观念。反对宋人注经的办法,谓道学家为“奴儒”。认为字品与人品应一致,对赵孟頫十分鄙视。
38、蔡襄:(1012—1067年)字君谟,北宋书法家。兴化仙游(今属福建)人。官至端明殿学士。工正、行、草,亦能章草。苏轼《东坡题跋》谓:“蔡君谟独步当世,此为至论。君谟行书第一,小楷第二,草书第三;就其所长而求其所短,大字为小疏也。天资既高,辅以笃学,其独步当世宜哉。”
39、蔡京;(1047—1126年)字元长,蔡襄同族,同为北宋书法家。官至司空,拜太师。工书,守势豪健,自成一格,书法在蔡襄之上。因恶其为人,宋代四大书法家“苏、黄、米、蔡”中之“蔡”,本指蔡京,故改为蔡襄。
赵孟頫“古意”说初探 - 【赵孟頫资料馆】 - 【历代书家资料馆】 - 书艺公社交流论坛 ... 白蕉《兰题杂存》 - 【白蕉资料馆】 - 【历代书家资料馆】 - 书艺公社交流论坛 | 中... 【清代】邓石如隶书册 - 【综合资料馆】 - 【历代书家资料馆】 - 书艺公社交流论坛 |... 沈尹默楷书王右军题笔阵图后 - 【沈尹默资料馆】 - 【历代书家资料馆】 - 书艺公社交流... 【清代】邓石如隶书册 - 【综合资料 - 【历代书家资料馆】 - 书艺公社交流论坛 |... 明 文徵明 ?北山移文 - 【 历代书法资料馆 】 - 中国书法江湖 calligraph... 白蕉《兰题杂存二- - 书艺公社交流论坛 | 中... 王献之 ?十二月割帖(宋刻本) - 【 历代书法资料馆 】 - 中国书法江湖 callig... 英和 凫芗书札 - 【 历代书法资料馆 】 - 中国书法江湖 calligraphy 篆刻... 吴云 味菘书札 - 【 历代书法资料馆 】 - 中国书法江湖 calligraphy 篆刻... 胡义赞 邓先生书札 - 【 历代书法资料馆 】 - 中国书法江湖 calligraphy ... 蒋士铨 东坡诗笺A - 【 历代书法资料馆 】 - 中国书法江湖 calligraphy ... 王羲之小楷.佛遗教经 - 【 历代书法资料馆 】 - 中国书法江湖 calligraphy... 王献之 ?群鹅帖 - 【 历代书法资料馆 】 - 中国书法江湖 calligraphy 篆... 发一些清晰的法书让大家看看. - 【 历代书法资料馆 】 - 中国书法江湖 calligr... 楷草对照 孙过庭 《书谱》 - 【 历代书法资料馆 】 - 中国书法江湖 calligra... 朱耷行楷《千字文》 - 【 历代书法资料馆 】 - 中国书法江湖 calligraphy ... 韩铁良硬笔书法 - 【钢笔书法】+【发表及讨论】 - 书艺公社交流论坛 | 中国书法之门,... 韩铁良硬笔书法 - 【钢笔书法】+【发表及讨论】 - 书艺公社交流论坛 | 中国书法之门,... 寸木也 书艺公社交流论坛 | 中国书法之门 - Powered by Discu... Sony 历史资料馆!(上) 何祚庥:为什么我说中医90%是糟粕 - 中医中药 - 糖尿病资料馆 临智永草书千字文 - 【碑帖新临新知】+【临池悟语】 - 书艺公社交流论坛 | 中国书法之... 《石碑书法书写诀法》注解/杨牧青 - 【碑帖新临新知】+【临池悟语】 - 书艺公社交流论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