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节”发源地感受清明文化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6 13:26:59
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节"发源地感受清明文化

“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清明之际,在寒食节发源地山西介休,记者亲身感受了一番已有两千多年历史的寒食清明文化。
传说寒食节是为纪念春秋时期忠孝节义名臣介子推而设。介子推曾随晋公子重耳流亡国外19年,有“割股奉君”之举。重耳即位为晋文公后封赏群臣,唯有介子推功不言禄,携母归隐绵山(今山西介休市境内)。文公绵山觅贤,放火烧山逼介子推出山。母子二人守志不出,抱木被焚而死。文公追悔莫及,规定这天不生明火,只吃冷食。
这便是“寒食节”的最初由来,也是“介休”一名之来历。当地居民宋建国告诉记者,有关介子推的这一历史故事在当地家喻户晓。
隋唐以后,寒食节与清明节渐渐融为一体。历史几经变迁,直到如今,每到清明时节,介休当地家家户户仍会预备寒食,不仅用来祭拜祖先,也供家人一起食用。
“子推燕”“蛇盘兔”是介休当地居民在清明节用来祭拜先人的“经典”寒食。整个寒食的制作过程精美而独特:用发酵过的小面团做模,在巧手的农妇手中忽而就变成了燕子或兔子的模样,再用剪刀细细修剪,点上食红,一个个精致的“子推燕”“蛇盘兔”便呈现在人们眼前,上锅蒸制后便可食用。
据了解,“子推燕”是专门用来祭奠介子推的供品,故取用“介子推”之名;“蛇盘兔”在当地方言中有“必定富”的谐音,寄托着人们追求富裕、美好生活的向往。
居民李金锁告诉记者,对当地人来说,清明节不仅是个感伤的节日,同时也有着欢快的内涵。在清明前两日,各家要扫新墓,身在外地的游子也会回乡祭拜逝去的亲人。清明节前一天则被视作好日子,可以种树、盖房或迁坟合葬。而在节日当天,各家各户会扶老携幼去祭拜祖先。
由于担心食用寒食冷餐会伤及身体,人们纷纷出来活动筋骨,与大自然“亲密接触”。四月的介休绵山已是春风习习,风景如画。在这里,随处可见踏青、撞钟、荡秋千、放风筝和踢毽子的游人。
伴随着悠扬的钟乐、古朴的祭文,在介子推公祭大典仪式上,一群刚刚献过花的孩子们嘴里还在念叨着“功不言禄”等新学到的词语。词语的内涵他们未必完全明白,但牢记于心的是一种信念:“学习先贤就要多为国家和民族做贡献,不求回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