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佩孚的双面人生:沾满百姓鲜血却又难得清廉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9 05:49:22
数月前一资深记者与我闲聊日寇侵略史,看我听得认真,问得详实,特荐我看董必武生前所著《日寇企图搬演新傀儡》一文。闲来找出翻翻,有一段描绘吴佩孚的文字吸引了我:“吴佩孚虽然也是一个军阀,他有两点却和其他的军阀截然不同。第一,他生平崇拜我国历史上伟大的人物是关、岳,他喊出"不崇洋,不居租界…"口号,表现了他不愿依靠外国人讨生活的性情,他在失势时还能自践前言,这是许多人都称道他的事实。第二,吴氏做官数十年,统治过几省的地盘,带领过几十万的大兵,他没有私蓄,也没置田产,有清廉名,比较他同时的军阀腰缠千百万,总算难能可贵”。
在我的记忆中,吴佩孚可是个十恶不赦的大大的坏蛋。因为董老的上述文字,我不由得寻找了一些有关吴佩孚的传记资料。不找不知道,查查才明了,吴佩孚还真是个集功、过于一生的人呢。
吴佩孚,1874年生于山东蓬莱县,兄弟三人,吴佩孚是老二,家境清贫。六岁那年,吴佩孚被送进东邻书墅读书,在老师“黄卷青灯,今日果然辛苦;紫袍玉带,他年何等威风”的诱导下,勤学不辍,22岁时考中秀才。23岁时因得罪了有财有势的“翁爷”,革去功名,并被通缉。他逃到北京,在崇文门外靠卜卦糊口。值得一提的是,吴佩孚发迹后,有一次他带了几名卫兵在火车上碰到了“翁爷”,“翁爷”吓的语无伦次,簌簌发抖。可吴却一反常态,与他拉呱家常,并很感激地说:“没有翁爷的一脚(翁当年曾踢过吴),我就不会逃出蓬莱,犹如当年韩信没有跨下之辱就不会挂帅一样。”此事当时曾传为佳话。
1898年,吴佩孚在天津投军,从此披上戎装。后被北洋军阀头子曹锟看中,两年后当上管带(营长)。从此出生入死投入军阀混战,并大有“斩获”,逐步晋升为团、旅、师长,不几年就拥兵数十万,被封为“威孚上将军”,盘踞洛阳,控制河北、河南、山东、湖北、湖南等省,还遥控北京的曹锟政府,成了实力最强的军阀之一。由于他会写诗、作对、绘画,字也自成一体,因而被誉为“儒将”。
可儒将不儒,为了诛戮异己,独霸天下,他不惜“龙泉剑斩血汪洋”。1921年与湘军打仗时,竟下令掘开牌(上有竹子头)州的长江大堤,使许多老百姓成为鱼鳖;1923年7月1日,京汉铁路工人为争取自由、人权举行大罢工,他制造了震惊中外的“二七大惨案”,为自己的历史写下了最肮脏的一页……
他50岁生日时,各地的军政要人和文化名人,各国驻华使馆的武官云集洛阳,为其祝寿。连名播中外的维新派领袖康有为也来凑趣,献了令人肉麻的寿联:“牧野鹰扬,百岁功勋才一半;洛阳虎视,八方风雨会中州”。此时的吴佩孚叱咤风云,煊赫一时,登上了生命的颠峰。
可好景不长,1926年8月,国民革命军大举北阀,吴佩孚一败湖北的汀泗桥,再败武昌城下,最后只能仓皇率领残兵败将逃往四川。途经河南邓县构林关时,当地团总杨星如等人办了丰盛的酒宴为其接风洗尘。面对满桌酒肉,他正色道:“战火连绵,百姓不得温饱,我们还要这么多菜干吗?”最后,只留下四个小菜,其余全部撤走。第二天清早开拔,地方绅士纷纷前来求其诗画,吴题七律一首:
民国军人尽紫袍,为何不与民分劳。
玉杯饮尽千家酒,红烛烧残万户膏。
天落泪时人落泪,歌声高处哭声高。
世人漫道民生苦,苦害生灵是军曹。
就诗而论,吴佩孚的这首即兴之作,谴责豪强,同情百姓之情溢满全诗。据说,就是这首诗歌、救了他一命:其先头部队遭悍匪袭击,连秘书张煌言也被击毙,只是因他迟出发,才安然无恙。
1932年10月,吴离开成都后,定居于北京市什锦花园,主要靠世侄张学良给的“补助费”维生。
1919年“五四”时,吴表态支持学生运动,反对签定有损于中国利益的巴黎和约;1935年,日本侵略者为了分裂中国而拉“华北自治”,请他上台当傀儡,他坚决拒绝;1938年6月,伪二华北临时政府与伪南京“维新政府”合并,请他出来当官,亦被拒绝。次年11月24日,吴因吃羊肉饺子被碎骨伤了牙齿,疼痛难忍。日本军医为其治疗,结果得了败血症,离奇地结束了一生,时年66岁。
综观吴佩孚的一生,作为大军阀,他双手沾满了百姓的鲜血;但身居高官,不贪污,无私蓄,同情学生的爱国举动,贫穷潦倒时坚不附逆,处于那个时代,的确是难能可贵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