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习惯的培养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6 20:34:06
孩子习惯的培养   (2010-02-11 15:50:50)
习惯是一种具有相对稳定性和自动化了的行为。习惯的形成虽然也受到先天气质的影响,但后天的教育和训练是习惯形成的关键或决定因素。关键期又称敏感期,是指个体在发展过程中有一段特殊的时期,其成熟程度最适宜于学习某种行为。换言之,个体在关键期的成熟程度对某种特定行为的学习最为适宜,效果最好。
研究表明,3岁~4岁词汇量的年增长率最高;5岁~6岁是儿童数概念形成和发展的关键年龄;2岁~3岁~6岁~7岁是一个人的品德、个性开始形成的重要时期。个体心身发展是在一个漫长的过程中逐步实现的,它既表现出很强的连续性,又表现出明显的阶段性;既表现出整体的共同性,又表现出个体的差异性;既表现出相对的稳定性,又表现出在特定条件下的可塑性。在个体的心身发展中,特定的心身发展关键期也是相对而言的。少年儿童良好行为习惯培养的关键期,主要是指如果在幼儿期及早培养其良好的行为习惯,则所花的时间少而且收获大。也可以说,在幼儿期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效率最高,过了幼儿期,则要花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来培养。特别是如果已经养成了不良行为习惯,则要花成倍的时间来矫正。
父母的教育方式决定孩子的行为习惯
幼儿对世界充满了好奇和探索的欲望。同时,这时期的儿童也初步产生了参加社会实践活动的愿望,成人也会向他们提出一些新的要求。总之,儿童不论在探索未知的过程中,还是在同伙伴玩耍的过程及初步参与社会实践的过程中,都需要伴随其行为,在行为中对幼儿来说都有无数个第一次。
从行为习惯来说,首先是建立怎么样的条件联系,这是非常重要的。从社会知觉角度看,首先是被反映的刺激信息,先入为主的第一印象是至关重要的因素(心理学上称之为首印效应)。
例如,一个4岁半的小女孩抢了小伙伴的一辆玩具卡车,对此情境,作为当父母的如何对待,会直接影响孩子以后的行为习惯。母亲A大声责骂孩子,致使孩子伤心地大哭;母亲B则对女儿说:“你有没有别的办法,既能得到卡车,又不和小朋友抢?”小女孩想出了一个主意,说:“我让小朋友玩我的拖拉机。”如果母亲马上说“好主意”,实际上就暗示了她其他主意是不好的,这样就结束了孩子动脑筋的过程,孩子就不再想别的办法了。正确的说法是:“那是一个主意。你还有别的主意吗?”这样你的孩子自小就能初步体验到解决一个问题可以有好几种办法,这种体验进一步发展,就是多角度思考问题的行为习惯。
因此,当儿童在生活中、游戏中、社会交往中发生无数个第一次、无数个不知道时,如何办,作为教育者如何处理,话如何说,这些都将影响到儿童形成怎么样的行为习惯。
母亲的教育对孩子习惯影响最大
美国一位心理学家研究了自小母亲的教育方法对孩子将来的影响问题。他让社会上50名成功人士作追忆,回忆最早母亲的教育对他们的影响。另外,他找50名在监狱内服刑的犯人,也让他们回忆最早母亲的教育地他们的影响。
一位犯人的回忆是:小时候,母亲拿着一篮子苹果(有大、有小、有红、有青)对我们三兄弟说:“现在篮子里的苹果,你们想要哪一个苹果呀!”这位犯人心中想要又大又红的一个苹果,但他没来得及说,他弟弟抢先对妈妈说:“妈,我要那个又大又红的苹果。”此时,妈妈扳着脸,很生气地对弟弟说:“小孩子怎么能先要又大又红的,不懂得谦让。”这位犯人从妈妈对弟弟的态度中就得出一个结论:妈妈是不喜欢你说又大又红,于是他心中是想要又大又红的苹果,但嘴上说:“妈,我要那个又小又青的苹果。”他妈妈马上就说:“真是好孩子。”于是她就把篮子里那只又大又红的苹果给了他。从这件事中他就得出这样一个结论,要想得到自己要的东西,不能说真话。因此他自小就学会了撒谎,长大以后走上了犯罪之路。
另一位成功人士,他家中也是有三兄弟。妈妈也是拿着一篮子苹果,对三兄弟说:“这篮苹果里有大有小,有红的,有青的。妈妈知道你们都想要又大又红的。那这个又大又红的苹果给谁呢!我们家后花园有三块草地,你们三兄弟去花园修剪草坪,谁修剪得又快又好,妈妈就把这个又大又红的苹果给他。”结果这位成功人士把草坪修剪得又快又好,于是得到了妈妈给他的又大又红的苹果。从这件事中,他体验到一个人要得到自己想要得到的东西,一定要靠自己的努力、自己的奋斗。这种理念和行为习惯伴随着他,他成功了。
从上面“妈妈分苹果的故事”中我们不难看出:自小的家庭教育,尤其是母亲的教育行为对孩子的影响有多大!
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方法
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务必要遵循和发挥儿童主体性及活动性原则,也就是说要创设一种符合儿童需要、让儿童喜欢的情境,重视在情境中使儿童产生真实的体验,重视儿童在实践活动中的训练。近代教育家陶行知说:“儿童的世界要由儿童自己动手去创造。我们要停止一切束缚,使儿童可以自由活动,这儿童的世界才有出现的可能。”
1.潜移默化的榜样教育
儿童最早的学习是模仿学习,也就是模仿成人的行为,尤其是他认为亲近的、他尊重的人的行为。从这个角度上讲,父母的行为习惯就是孩子学习的一本教材。儿童是通过观察他们生活中可亲可敬的人的行为而学得社会行为的,儿童是将这些观察以心理表象或其他符号表征的形式储存在大脑中,来帮助他们模仿行为的。
2.主动参与的体验教育
体验教育是指儿童在实践活动中的一种感受,这种教育具有形象性和情感性。对幼儿来说,理念上的说教他们几乎是不能理解的,不被理解的理念是不可能产生行为的,没有行为就谈不上习惯。因此,教育者应创设具体形象的情境。
体验教育强调儿童参与到实践活动中去,或者参与到创设的模拟性情境中去。生动、真实的情境更能激起儿童真实的感受,这种感受应该说是道德行为习惯形成及道德理念认知的感性基础。对少年儿童来说,在良好的行为习惯培养中,这种感受更显重要。
3.目标明确的训练教育
习惯是一种相对稳定的、自动化了的行为。个体的行为,其生理上的机制有无条件性(先天的无条件反射)和条件性(条件反射)。良好的行为习惯应该说是受后天环境影响和教育的结果。从某种意义上讲,没有训练,就没有习惯。对儿童来说,有明确目标的训练教育对其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是很有必要的。
4.教育实践的强化教育
在儿童行为习惯形成过程中,正确地采用适合的强化(如对儿童行为给以赞扬、肯定、赏识、奖励等)是能促进良好习惯的形成和不良习惯的矫正的。强化是人的最深层次的需要,而满足正当、合理的需要是调动儿童积极性的最好办法。积极的强化是有利于促进儿童的心理健康,有利于克服诸如自卑、恐惧、不安、失望、焦虑、忧郁等不良情绪的。教育者也可以教会儿童学会用自我暗示方法对自己实行“积极强化”。
幼儿园——幼儿习惯养成的重要场所
幼儿园的环境是影响幼儿身心健康发展的重要因素,古时“孟母三迁”的故事告诉我们,环境对于人的发展具有重要的熏陶作用,因此,要为幼儿创设一个有益的环境,促进幼儿发展。
环境设置包括玩教具的投放,图片,壁画等等,这些都应有一定的教育目的。例如,为了帮助幼儿在上床午睡时把鞋子摆放整齐,我用油漆在地板上画上了整齐的脚印,孩子们很容易就把鞋子摆齐了,创造了一个整洁的环境。在教孩子使用筷子吃饭前,我准备了一系列筷子夹物的教具,难度由浅入深,先是夹海绵块,后来夹泡沫块,然后是核桃,最后练习夹花生米,从而一步一步学习了如何正确使用筷子。
可见,玩教具的投放设计应该有一定的教育目的,它是培养幼儿养成良好日常生活习惯的媒介和有效途径。
幼儿不良习惯的矫正原则
养育者又不一定具备正确的教育理念,难免对孩子有所溺爱和娇纵,最直接的后果就是孩子表现出许多不良的行为习惯。在家庭这个小环境中,家长对孩子的行为已习惯成自然,但孩子一旦进入幼儿园这个社会环境后,孩子所暴露出来的不良行为习惯就会引起小朋友间、家长与教师间或家长之间的矛盾。我们只有意识到孩子所表现的不良行为习惯会对孩子今后的身体、学业、人际关系有多么重要的负面影响,才能明白矫正孩子不良行为的重要性,才能痛下决心采取行动。
1.认真对待第一次很多家长往往意识不到孩子某种不良行为的第一次出现而没有认真对待。我的孩子在一岁半左右,上街第一次哭着要买糖,第一次打小朋友或拿别人东西,我都非常严肃地先告诉他这样不对,同时给予小小惩戒,比如让他独自站在一边或大家不理睬他一段时间。然后抱着他再次认真地告诉他这样做为什么不好,应该怎样做才能达到自己的目的。孩子的不良行为第一次就被及时责罚,即使以后二次出现,稍作劝阻孩子就听从了,出现三次、四次的可能性更少,甚至不会再出现。但遗憾的是很多家长总抱以“孩子还小不懂事,现在讲没用”的态度,错过了第一次最佳教育机会,导致以后的矫正确实困难重重。下面再介绍几个经心理学研究证实有效的方,可以用于孩子不良行为的矫正。
2.冷处理 心理学上又称“爱的剥夺”。比如孩子有骂人现象,一旦他脏话出口就应采取罚站并不许周围人理睬他的方式,可以让孩子单独处于房间的角落,使他更深刻地体验到不被人理睬的孤独难受滋味,当然之前先告诉他为什么罚他。需要强调的是很多人不了解合适的冷处理的时间期限,并不是越长越好。应该是年龄几岁就罚几分钟,比如孩子三岁就应只罚站三分钟并在此期间周围人不理睬他的任何举动。这样既让他认识到为什么被罚与体验孤独的滋味,又没有超过他的心理承受能力。有的家长会问:“孩子哭着往我怀里扑不认罚怎么办?”,很好办,家长在告诉他为什么之后,只要闭起眼睛不理他,到应该的时间,效果是一样的。粗暴的打骂反而可能使孩子也具有暴力倾向,进入一种恶性循环。
3.及时惩罚不良行为一旦出现必须立即施以惩罚,千万不要采用有些家长的口头威胁“等(或其他人)回来收拾你”。学前儿童的思维能力只能了解眼前的直接后果,不能想象更不能顾及将来的可能结果。相信家长一定经常发现此年龄段的孩子哭的同时转眼就笑,更不用说一个漫长白天之后他怎能记得爸爸(或其他人)回家批评他的原因,而且家长自己往往也已经忘记了应该责罚孩子。及时惩罚孩子的作用在于让孩子明白自己是因为什么错误行为被责罚的,他也才明白应该改正什么错误?
4.教给孩子合适的行为标准大多数家长认为责罚过孩子就完事了,其实并非如此。孩子的行为都是有自己的目的,是为了满足自己的某种欲望。矫正的极有效的方是,责罚之后教给孩子合适的满足自己欲望的方。比如孩子拿其他小朋友或幼儿园的玩具回家,不用说那些不予处理的家长会给孩子带来多么不好的影响,很多家长也是简单批评一句“不能拿别人东西”。这种情况下责罚反而是次要的,更重要的是告诉孩子:“明天把它还回去。你想玩别人的玩具要先经过别人同意,玩一会以后要还给人家。”孩子只有知道了正确的行为,才不会再出现错误的行为。
5.抓住重点,持之以恒
这是非常重要并不能忽视的。听过家长如此抱怨吗?“才批评过你,又忘了,没长记性啊!”这样说倒的确是歪打正着。事过就忘,哭过就笑正是学前儿童的特点。况且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不良行为的形成非一日之果,自然不可能在一朝一夕间得到矫正。因此在一段时间内应先针对最不能忍受的不良行为进行矫正,反复责罚以使这种行为彻底消失。不应该一会为孩子骂人、一会为孩子不写作业而不停地批评他,孩子会无所适从的。
良好饮食习惯的培养----拒绝偏食
良好的饮食习惯的养成对于孩子有一个好的身体是非常重要的:
1、吃饭时家长不要过多关注孩子。平时注意不要给孩子太多的零食,适当增加户外运动,孩子自然就会有食欲。
2、对孩子的管教家长的态度要一致。吃饭时不要不停的问孩子喜欢吃这个吗?专门把好菜挑出来让孩子自己吃,甚至父母要求孩子不要挑食,爷爷奶奶却说:“这个菜是专门为你做的。”这种说法本身就会造成孩子挑食、偏食的习惯。
3、对孩子不爱吃饭的行为,家长不要许也不要哄骗、威胁,不然孩子更会将吃饭当做“武器”,用吃饭不与大人讲条件。对此,可采取“饥饿疗法”,孩子不想吃,就先不让他吃,等他饿了再吃。不必担心,一两次没吃好饭没多大关系,身体内部需要自动调节。这顿饿没吃好,下顿饿必然会增加。
4、当孩子不好好吃饭时,家长可以冷淡他,不要满足他的其他要求。如果孩子发脾气、哭闹也不要去哄他,而是走开不理他,使他渐渐明白,这样做得不到大家的喜爱,也不能满足自己的需要。
5、家长做饭尽量注意营养和色香搭配,以增加食物吸引力。把米、面变着花样给孩子吃,同样是面食,如果把馒头做成“小动物”样的,就会增加孩子们的好奇和食欲,荤素鱼肉也要搭配得当。在餐桌上成人之间的谈话也很重要,如果大人间谈论这个菜好,那个菜不好也会影响孩子的食欲。有时孩子偏食是大人偏食的延伸。
良好阅读习惯的培养
孩子良好的阅读习惯的养成对于孩子将来的学习或者气质类型都是很重要的,或者说这是一个很好的学习方法,对于孩子将来知识的掌握都很有帮助。
一、选购合适的亲子读物,提高孩子的阅读热情
当孩子对看书有兴趣了,愿意去读了,但由于受年龄的限制,这个阶段的孩子专注度还不够,常常是三分钟热度,新鲜劲儿一过,就很难继续阅读。对此,家长可以针对孩子的年龄、兴趣、性格等特点,选购适合孩子的书。如给呀呀学语的孩子选会响的布书,给喜欢车子的孩子选购关于汽车方面的书,给爱思考的孩子选购十万个为什么等等。此外,家长的阅读方式也相当重要,声情并茂地配以手势、表情来阅读亲子读物,在阅读过程中与孩子进行良好的互动,在日常生活中模仿书中人物的动作、神态、对话等等,这些也都是吸引孩子阅读,提高孩子阅读热情的重要因素。
二、营造良好的阅读氛围,培养孩子的阅读兴趣
兴趣是一切学习的动力,对孩子来说,玩中学,学中玩,这是最开心又最理想的事。但要想让正处于整天想着怎么玩的孩子对阅读感兴趣,确是难题。首先,家长自己要有阅读的好习惯,随时随地拿到书就看,看到好看的大声读出来,看到好笑的大声笑出来,这种愉快的情绪会传染给孩子,让孩子对书产生好奇,继而要求家长讲解。其次,多带着孩子一起去书店、图书馆,因为那里丰富多彩的书会吸引孩子们去阅读,而里面那种安静、投入的的阅读氛围也会感染孩子,让孩子对阅读产生兴趣。
三、形成良好的阅读模式,让孩子坚持并爱上阅读
在孩子已经对书有了浓厚的兴趣及较高的阅读热情后,下一步,如何让孩子坚持阅读并真正爱上阅读呢?第一,家长要坚持,要坚持每天抽时间陪孩子一起看书,不可三天打鱼两天晒网,隔三差五才陪孩子看一次书;第二,陪孩子看书时应注意质量,要全身心投入,不可一心二用,对孩子在阅读过程中提出的问题要及时回复,如果孩子要求自己看书,则应不打扰、不发问,给孩子安静的空间,让孩子能投入地看书。
幼儿生活自理能力培养
对生活自理能力方面的培养也是培养幼儿良好生活习惯的重要方面。不少家长的时间观念很强,将日常作息时间安排得很紧凑,先干什么,后干什么,层次分明,合理利用,却往往忽略了孩子的起居。
幼儿园的小朋友大多数是独生子女,爸爸妈妈很心疼,什么事都一手包办了,而忽略了孩子在生活自理能力这方面的培养,父母不教导、指正,平时在家随随便便也不把这一切当回事,孩子从内心也没重视,也不懂得究竟怎样做才正确。在一次“扣纽扣”的自理能力活动中,定定和溜溜的表现明显不同。溜溜的动作协调能力比较强,从开始到结束始终坚持自己完成,并熟练掌握了从下到上的扣纽扣方法,经过教师询问,才知道家长在家中一致鼓励幼儿自己的事情自己做。而定定在学习中非常的被动,为了不参与活动,他还说自己穿上有扣子的衣服太热,不愿意自己动手试一试怎样扣纽扣。在老师的多次鼓励和指导下,他的动作十分笨拙,最终还是没能学会扣纽扣。这时候,他的眼睛里有的只是泪水,他感到很失落。在和家长谈话中,教师了解到:定定在家中,都是爸爸妈妈包办任何事,有时自己会做的事情都不愿意去做,依赖性过强。可见,家长对孩子的爱应有度而不能过度。
因此,家长应把握幼儿模拟学习的时机及动机,并多给予尝试的机会,尊重并接受幼儿不完美的尝试,从小步骤学起容易有成就感,多鼓励称赞少责罚,避免给予过多或不必要的协助,要加强幼儿在家中的自理能力培养,这样,班上的孩子在自理能力方面才能达到家园一致。
幼儿节俭习惯的培养
我们不应该忘记中国的古训:成由勤俭,败由奢。成功由勤劳节俭开始,失败因奢侈浪费所致,即使到了很富裕、很有钱的时候,这个朴素的真理也不会过时,何况我们是发展中国家,我们的人民仅仅走在奔小康的路上。节俭是一个人的重要品质,很难想象,一个从小大手大脚随便浪费的人能创造一番事业,建设好家庭。
孩子不懂得节俭,不能怪孩子,我们大人有责任。社会上的许多传媒起劲儿地宣传吃好、穿好、用好,刺激孩子盲目消费的广告形形色色。家长出于疼爱“独苗苗”,迁就孩子花钱自不必说,就连家长自身也往往产生了非合理消费的心理——攀比、从众、追时髦、喜新厌旧等等。时代变了,人们的消费观念确实应该改变。随着经济收入的增加,人们吃饭更讲营养,穿得更美,用得更可心自然无可非议,而且应该提倡;但盲目花钱、随便浪费永远是坏事情,是不良品质的反映。
孩子节俭习惯的培养,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利用各种机会,向孩子讲述中华民族勤俭节约的光荣传统,讲述自己家庭祖祖辈辈勤俭节约的家史,让孩子从小受到启发和教育。古今中外,有不少的仁人志士,以事业为重,不追求吃喝玩乐,以勤俭节约为荣,克己奉公,一心扑在事业上,取得了伟大的成就,在史册上写下了光辉的篇章,一直为人们传诵和称道,是教育孩子的好教材。
二是要让孩子真正认识勤俭节约的意义。要使孩子懂得,今天的好日子、好生活来之不易,国家还不富裕,与发达国家比,还有很大差距,需要办的事很多。教育孩子懂得节约一度电、一滴水、一分钱、一粒粮食的作用。一滴水不算多,一滴一滴汇成河;一粒米不算多,一粒一粒堆成垛。教育孩子懂得浪费是一种犯罪,节约好比燕衔泥,浪费好比河决堤。如从小不养成勤俭节约的习惯,将来一害社会,二害父母,三害自己。
三是父母要作孩子的榜样,以实际行动感染孩子。首先家长要具有良好的勤俭节约习惯,如不具备,就要自己与孩子一起来养成节约的好习惯,要勤俭治家,丰年莫忘歉年苦,饱时莫忘饿时难。只有在勤俭节约的家庭环境熏陶下,才能培养孩子节约的习惯。
四是在实践中锻炼,从小事着手,严格要求。在家庭父母应做好培养孩子勤俭节约的习惯,从小事人眼前做起,如在打扮上不要奢华,不要与别的孩子比打扮。不要乱花钱,该用的钱父母给,不该给的钱不给,即使小孩自己的压岁钱也不能乱花。珍惜食品、用具、玩具,节约粮食、水、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