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的百年改革,给中国的启示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9 04:55:15
小国日本,为什么能够强盛于庞然大物的中国?这是一个众说纷纭的问题。但最主要的一点,就是它能够在世界新趋势、新科技、新制度面前虚心学习,不断强化自己,通过比较彻底的改革,保持自己立于不败之地。
众所周知,在封建时代数千年的历史上,中国一直是立于世界前列的。日本在几千年的历史中,也一直师从中国。在日本的发展历史上,日本的改革效仿中国而取得进步。其中,就是发生在645年发生的大化改新,模仿中国唐朝封建政治经济制度进行改革,建立起中央集权制的天皇制国家;12世纪末由武士阶级掌握实权的“幕府”登上历史舞台,日本成为军事封建国家;“幕府”一词,也来源于古代汉语。
不过,当西方资本主义取代腐朽落后的封建主义以后,中国仍抱残守缺,顽固不化,日本就逐渐抛弃了中国这个老师,并进入新的历史。19世纪中叶以后,英、美、俄等国胁迫日本签订一系列不平等条约,民族矛盾和社会矛盾激化,实行封建锁国政策的德川幕府统治动摇。1868年倒幕维新派发动政变,推翻德川幕府,成立以明治天皇为首的维新政府,史称明治维新。并在1894年发动侵略朝鲜和中国的甲午战争;1904年挑起日俄战争;1910年侵吞朝鲜。在历次战争中,日本所向无敌,奠定了称霸东亚的地位。日本在1931年发动侵华战争并占领中国东北,并于1941年发动太平洋战争,与英、美交战;1945年8月宣布无条件投降。二战后在美国的主持下实行一系列改革,经济高速增长,1960年代末跃居为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经济大国。
日本的崛起,以明治维新为起点。而这种革新,也是被逼的。幕府末期,在经济中产生资本主义萌芽的同时,出现了所谓豪农豪商阶层。下级武士中的革新势力和出身豪农豪商的志士,联合与幕府有矛盾的西南强藩和皇室公卿等,在尊王攘夷的口号下,展开了要求改革幕政、抵御外侮的斗争。1863年6月,幕府宣布“攘夷”,随之发生了美、法军舰进攻下关,英国舰队进攻萨摩藩的事件。1865年春,长州藩尊王攘夷派领袖高杉晋作提出开港讨幕的战略,决定不再提“攘夷”,转向武装倒幕;与此同时,英国也权衡利害,改变策略,援助倒幕派。1867年孝明天皇死,明治天皇即位,倒幕势力积极结盟举兵。1868年1月天皇发布《王政复古大号令》,废除幕府,大举东征,平定诸藩;1869年幕府时代结束,改年号为明治,迁都东京。随后,明治新政府着手实行一系列资本主义改革。如建立近代府县体制,颁行学制,实行征兵制,发布地税改革法允许土地私有和自由买卖,等等。经过改革,废除了幕藩体制,有利于发展资本主义。
1871年,明治政府派出以右大臣岩仓具视为首的大型使节团出访欧美,考察资本主义国家制度。在富国强兵、殖产兴业 、文明开化的口号下 ,政府积极引进西方科学技术,以高征地税等手段进行大规模原始积累,建立了一批以军工、矿山、铁路、航运为重点的国营企业。与此同时,引进缫丝、纺织等近代设备,建立示范工厂,推广先进技术;招聘外国专家,派留学生出国,培养高级科技人才。1880年代初政府把一批国营企业和矿山廉价出售给与政府勾结因而拥有特权的资本家,以优厚的保护政策鼓励华族、地主、商人及上层士族投资经营银行、铁路及其他企业,培植了一批财阀。1880年代中期起,以纺织业为中心,开始出现产业革命的高潮。而在这些举措,1980年代的中国有很多类似。在此时期,日本发生了反对专制政治、争取自由民主权利的自由民权运动。明治政府于1889年颁布《明治宪法》,1890年开设国会,从而确立了专制主义的君主立宪制。明治维新使日本摆脱了沦为殖民地的危机,使日本走上了资本主义发展道路,迅速强大起来。
日本明治维新在隔海相望的中国引起了不同的反响。满清政府中的顽固派几乎全盘否定了它,谴责维新是“篡国”;洋务派则肯定其学习西方技术的一面,否定政治改革的一面,一些学者也鼓吹西方政制不适合中国。年轻的光绪帝不甘做亡国之君,支持维新变法;但慈嬉为代表的满清权贵疯狂镇压还在,变法以“戊戌六君子”在菜市口被斩而半途夭折,中国继续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里苦苦挣扎。
日本在大化改新中的全盘中化,而在明治维新中的全盘西化。首先是社会、文化方面的西化;随着留洋知识分子吸收并引介西方文化与典章制度进入日本,以及众多现代化事物的引进,“文明开化”的风潮逐渐形成;不仅仅是物质生活习惯上出现西化的转变,在教育系统与社会组织的广泛推行下,思想与观念上也逐渐倾向现代化。与此同时,将西方先进技术引进国内产业,将西方君主立宪制度与国内天皇制相结合,产生具有本国特色的君主立宪制。
明治维新前,中日两国都是封建专制的国家。但中国的清末宪政只是一场统治阶层的自救运动,其目标不是改变落后面貌,而是为了加强对人民的控制。而日本的宪政,则是从下到上的全民自救运动,是改变国家和人民面貌的比较彻底的改革。
两国的文化传统对近代化改革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中国由于曾经有过极其辉煌灿烂的古代文化历史,统治者素以天朝上国自居,视外国为“夷”;郭沫若曾指出,“中国固有文化的负担太重了”,“日本虽然有它的固有文化,有外国传来的文化,但细的说来,日本的负担没有中国那样重,所以便走得快些。”日本民族具有吸收外来文化的传统;幕府时期虽然实行锁国政策,但仍从荷兰等国学到一些新知识,并形成了要求革新的“兰学”派,兰学家们主张学习西方制度的理论成了明治维新的舆论准备。1840年鸦片战争中,中国为英国所败;一直被日本人作为楷模的中国居然被西洋的船坚炮利所破,西方先进的资本主义先进文化伴随这殖民主义在古老的中国面前显示了它的优越性。自此,日本走上了学习西方的道路。
日本明治政府成立后,为了改变日本的落后状态,维护国家和民族的独立,发展资本主义,明治政府采取了全方位、多角度的吸收方式,从政治、经济等各方面推行了西方的制度和社会生活方式。在吸收西方文化的形态上,日本是“全面摄取型”,中国则是属于“部分摄取型”,日本的“和魂洋才”与中国的“中体西用”在坚持传统、学习西方上是相同的;但“和魂”强调的是精神上的“民族性”,而“中体”所体现的是封建制度,因此才导致了完全不同的结果。
明治维新时期政治方面最突出的就是制定了西方性质的宪法,“创立宪法的精神,第一是限制君权,第二是保护臣民的权利。”明治天皇学习新知识,对当时社会形势有相当的了解,具有改革精神,大力推行明治维新运动,终于实现了日本的近代化;而慈禧太后作为封建旧势力的代表,所希望的只是如何巩固自己的势力,维护封建专制,因循守旧,排斥西方近代思想。
将中国洋务运动和日本明治维新进行比较,可以发现相同点都是封建国家面临统治危机,走向近代化的改革。目的也相同,都是要摆脱危机,实现富国强兵。但不同点是性质上,中国是落后的地主阶级改革,日本是先进的资产阶级性质改革。在内容上,中国未对封建制度作任何变动,仅仅单纯地引进和学习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和军事技术;而日本则改造封建制度,发展了资本主义。结果是中国的洋务运动失败,没有走上富强之路,仍然是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日本摆脱了民族危机,成为近代亚洲惟一强国。
不过,虽然明治维新的改革拯救了日本,但是由于改革保留了大量的封建残余,也使日本很快走上了对外侵略扩张的道路。明治政府在政治上神化天皇的绝对权威,建立“华族”制度以维护旧藩主、公卿的特殊地位,并把维新功臣、财阀列入华族,培植特权阶层;在经济上扶植带封建性的财阀和寄生地主;在意识形态上宣扬神道、皇道、儒学,并引进德国唯心主义哲学。1882年发布《军人敕谕》,鼓吹武士道。1890年发布《教育敕语》,推行以效忠天皇为核心的军国主义教育。经过明治维新,日本从幕藩领主统治的封建国家转变为带封建性的资本主义国家。与财阀紧密勾结的萨摩、长州等强藩出身的军阀、官僚贵族长期把持政柄,在建立近代天皇制的过程中推行“藩阀政治”。在对外关系方面,随着国力日渐充实,不断进行交涉,要求修改条约;从1894年开始修改条约,至1911年终于全部废除。明治初年,日本即蓄谋向亚洲邻国进行侵略扩张;1874年出兵侵略中国台湾;1875年武装入侵朝鲜,次年逼迫朝鲜签订《江华条约》;1879年并吞琉球,改为冲绳县;至1880年代末期,以侵略中国和朝鲜为主要目标的大陆政策基本形成。自1890年代中期起,不断对外发动侵略战争。最后,导致日本参与发动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日本的无条件投降而告终。
战后的日本,进行了彻底的民主改革,落实了西方世界真正的君主立宪制度,人民真正享有宪法所规定的各种权利与自由,国家的权力掌控在人民的手中。在经济上,进一步废除生产关系中的封建落后因素,为经济发展奠定基础;并实行国民经济非军事化;制定外向型的经济发展战略,加快产业的更新换代。真正的民主宪政制度,使日本彻底告别了封建这会。所以,1955年以后,日本经济进入快速发展时期,1960年代末日本就成为仅次于美国的资本主义世界第二号经济大国。而在1987年,日本还曾一度跃居世界大国之首。
而回顾中国,虽然辛亥革命推翻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但封建体制实际上并没有得到根本剔除,民主宪政也从没有在中国得到实现,军阀混战,民不聊生。1949年后,中国大陆全盘苏联化,中国社会,仍然处于人治而非法治,人民做主实际上成为领袖做主、官员做主。改革开放,使中国在经济上得以腾飞,但政治体制仍然故步自封,步履缓慢甚至停滞不前。明治维新也曾让日本经济腾飞、国力空前增强;但明治维新的政治改革却保留了实际君权,这种封建残余体制却让日本摔了一大跟头,也给亚洲人民带来深重苦难。
日本近150年的改革,成为了中国的一面镜子。回首日本历史上的改革,中国人当思索国家和民族究竟应该如何建设今天,走向明天……。
推荐阅读(点击标题):1)温家宝,中国官场的良心
2)财富集中在国家手里,是中国腐败的最大温床
3)咒骂普世价值,自伤中国形象
4)中国人最缺的是羞耻
 

19
上一篇 << “良民”评级制:封建连坐制的借尸…      下一篇 >> 西南大旱的天灾与人祸
粪土 [2010-03-28 06:39:02 PM]
今天坐到颜先生的沙发,真不容易。

要求言论自由 [2010-03-28 06:55:26 PM]
好文章!支持!

石头199807 [2010-03-28 07:20:30 PM]
谷歌今天是否正式退出中国大陆?我刚才用谷歌搜索时,链接不上。

石头199807 [2010-03-28 07:24:08 PM]
在这里竟然审核“谷/歌”,这两个字中间若不加个符号就打提交不了。

不偏 [2010-03-28 07:24:37 PM]
《马甲啊!马甲》,请欣赏。

真理近卫军 [2010-03-28 07:42:32 PM]
不偏呀不偏,你年龄虽有五十三,但心智和文笔只有‘一十三’。告诉你:油腔不是幽默,刻薄不叫讽刺。玩正经文章,你永远不是这条道上的人。你,要自知点,要学会点‘藏拙’,尤其在是在我的面前。为什么?因为我太了解你的底细了!

大骑士 [2010-03-28 07:42:55 PM]
好文章!支持!

xnn [2010-03-28 07:51:20 PM]
【明治维新前,中日两国都是封建专制的国家。但中国的清末宪政只是一场统治阶层的自救运动,其目标不是改变落后面貌,而是为了加强对人民的控制。而日本的宪政,则是从下到上的全民自救运动,是改变国家和人民面貌的比较彻底的改革。】————好,精彩!‘所有的历史都是当代史’。颜老师揭示的中日两国‘变法’的截然不同的结局,有很值得你我深思的现实意义!

鬼方阳明 [2010-03-28 07:51:44 PM]
不偏疯了!支持颜老师!

xnn [2010-03-28 07:52:42 PM]
【明治维新前,中日两国都是封建专制的国家。但中国的清末宪政只是一场统治阶层的自救运动,其目标不是改变落后面貌,而是为了加强对人民的控制。而日本的宪政,则是从下到上的全民自救运动,是改变国家和人民面貌的比较彻底的改革。】————好,精彩!‘所有的历史都是当代史’。颜老师揭示的中日两国‘变法’的截然不同的结局,有很值得国人深思的现实意义!

您还没有登录,请登录以后再发表评论。

关于博主

颜昌海
1),一个中国人;说点表达自己想法的话。2),甚至从网络上抄来别人的想法,印证或充实自己的想法。3),自己的想法或抄来的想法,在此没有功利性,所以欢迎读者任意传播。

(此博主是我的好友)
博文相关
·归类
全部分类 杂谈(1)散文(1)诗歌(0)长篇小说(0)
·归档
三月(56)
二月(46)
一月(46)
十二月(47)
十一月(46)
十月(39)
九月(32)
八月(79)
七月(66)
六月(89)
五月(77)
四月(71)
三月(80)
二月(67)
一月(50)
十二月(32)
十一月(39)
十月(70)
九月(48)
八月(45)
七月(28)
六月(22)
博主最近发表的 10 篇博文
日本钞票上的福泽谕吉,仍敲着中国的警钟西南大旱的天灾与人祸日本的百年改革,给中国的启示“良民”评级制:封建连坐制的借尸还魂剥开“民本贤能政治”的画皮美国强推“全民医保”,是中国的一面镜子时评人的“春秋笔法”,最后尴尬了谁?清末新政为当代中国留下的遗产是否真正存在一种中国模式?宣扬儒教,能振兴中国吗?
凤凰新媒体介绍 |广告服务 |招聘信息 |保护隐私权 |免责条款 |法律顾问 |意见反馈 |凤凰卫视介绍Investor Relations
凤凰新媒体 版权所有 不得转载lawyer@ifeng.com 京ICP证030609号 本站通用网址:凤凰网
客服电话:(010)84458487 客服邮箱blog@ife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