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教的神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8 18:42:40
道教所供奉的神
真武神  武当山道教最高尊神。真武即玄武,古代神话中,北方玄武与东方青龙、南方朱雀、西方白虎同为四方之神。因北方七宿(斗、牛、虚、危、室、壁)组成龟形,其下有腾蛇星,故  焦  蛇合体;位于北方,属水,其色玄,故称玄武。道教附会说,玄武生于黄帝时,为净乐国太子,入湖北太和山修炼,久而得道,被玉帝册封为玄武真君。宋真宗时,改玄武为真武。天禧二年(1018)加封真武为镇天真武应  圣帝君,简称真武帝君。由宋至明,历代皇帝对真武屡加封赠。自道教把真武奉为人格化的神以来,武当山道教把它尊为最高尊神,沿袭至今。现存于武当山文物管理所的一尊真武像,铸于十二世纪初,铜制,像作披发,赤足履龟蛇。
南宋赵彦卫>也说真武“披发、黑衣、仗剑,踏龟蛇”。实际上是古代炼丹家借龟蛇合体以喻身中水火之交,遂把真  绘作龟蛇蟠蚪之像。
三清  三清是玉清、上清、太清的全称,是道教的最高尊神。据>等道书记载,由混洞太无元之青气,化生天宝君,又称元始天尊,居清微天之玉清境,故称玉清。由赤太无元玄黄之气,化生为灵宝君,又称灵宝天尊,居禹余天之上清境,故称上清。由冥寂玄通元玄白之气,化生为神宝君,又称道德天尊,即老君,居大赤天之太清境,故称太清。三君各为教主,称为三洞尊神,为神王之宗,飞仙之主,统御诸天神,宇宙万物都是它们所创造。古书说,三清尊神生于天地之先,其体常存不灭。三清之说初于六朝,极盛于唐末。又有人说,三清都是元始天尊的化身。>说:“元元圣祖,八十一次化为老君,八十二次变玄武,故知玄武者,老君变化之身。”武当山宫观都供有铜铸、本雕和泥塑的三清神像。
劳尔《道教供奉的神》玄武部分的补充
对于真武的神话学上的起源问题,又这么几种观点:1 、由天地神演化而来,最初是男女合抱,象征天地精灵,化为龟蛇合抱,又由原来的恋爱神变为战斗神。最后,龟蛇和体,成为了一个神,即真武,而龟蛇又化为真武手下的龟蛇二将。
2 、源于禹父鲧。鲧是鳖族的首领,鳖是该族的图腾;其妻修已,即“修蛇”。鲧为龟,修已为蛇,正是龟蛇相交之象。
3 、源于水神玄冥。根据文字训诂说“冥”字与“武”字古音相同,通假。
4 、本是人,被后世人附会为神。
5 、源于星辰信仰。
我个人的观点是:玄武本是一种动物崇拜,也可以说是生殖崇拜,即崇拜龟蛇,(古代有一种认识,认为男乌龟没有生儿育女的能力,只好借蛇的种,眼睁睁的看着女乌龟跟蛇······,“带绿帽子”“乌龟”盖由此来,呵呵。我觉得这种认识应该是上古时对龟蛇认识的一种延续。)且因龟蛇二物是蛰伏之虫,又与水有关,故托于北方、主水、主冬、主死。后划分出了北方七宿,乃以早就有了的玄武形象来定义它。再后来有道教徒把它改变成了护法神,不断进行再创造,变成了今天的真武大帝,手下还有龟蛇二将。
我之所以说是先有“玄武”后有“北方玄武七宿”,是因为我看那七宿并不像玄武,不大可能是象形,到很可能是象义。
以上是一些学术上的内容,下面说说在民间和道教里的“既成事实”。
真武本名玄武,劳尔同志说过了,是为了避讳改的。避什么讳,后面会说,很搞笑的。
对“玄武”一词,古人有几种解释:1 、《礼记》孔颖达(好像是)疏:就是龟。
2 、《楚辞》洪兴祖补注:谓龟蛇,因为在北方,故曰玄;身有鳞甲,故曰武。
3 、《文选》:龟蛇合体,龟蛇相交。
4 、《后汉书》:水神,北方之神。
玄武已开始是作为星辰神被道教吸收的,而且一开始跟青龙、白虎和朱雀一样,是护法神,地位不高,并且还是动物形象;在宋代玄武人气彪升,竟成为了一位大神,并且彻底的脱离了动物形象,龟蛇合成了一个人形。这与宋朝的助威皇帝的推波助澜是分不开的。在太祖时,有玄武、天蓬等为天之大将的说法;后来军营里有士兵见到玄武显灵,其实就是一起看见了一条蛇和一个乌龟,然后军营盖了一个祠堂,祠堂旁边的泉水竟能治病。这事让真宗听到了,就下令就地建观,这就是中国最早的真武庙了。
从此真武崇拜就在中原兴起来了,皇帝号召嘛。等到了元朝,由于受到了汉人的熏陶,蒙古人竟也重视起真武了,也建过不少祠堂和道观。
等到了明朝,朱棣在发动靖难之变时曾鼓吹真武显圣。在他夺权成功之后,特别加封了真武,北极什么什么帝的。据传真武修炼是在武当山,于是朱棣就下令在武当山大兴土木,建了一个庞大的道教建筑群,从此武当山就成为了天下闻名的道教名山。真武是武当道供奉的主神。
明朝时还传说皇宫里着火,真武显灵扑灭了大火,在清朝也有过这种说法,这也可以说是玄武水神的一种延续吧。
统治者抬高玄武,是为了通过神化他来神化自己的统治,显示自己是按天命而掌天下,所以又是基建又是加封的。对于道教教徒来说,光大教门总是好的,而且他们也没闲着,不断的在那里吹啊吹,编啊编,还把很多很多古人的传说安到了真武的身上,比方李白的铁杵磨针。最搞笑的是他们还篡改了释迦牟尼的履历,参见劳尔兄的文章,就是那个净乐国太子的身世。
在道观里的真武像旁边,除了龟蛇二将,还常有金童玉女,世人常谓之周公桃花女(关于二人的传说,可以参见古人写的小说《桃花女》,好像是这个名字)。人们对真武的供奉,主要还是因为他的水神职能,可以当灭火器使;不过他还可以是武神,又因为传说周公善卜,桃花女善解穰,因而又把真武当保福神。
在明代吴元泰编辑的《四游记》中专有一记,记载真武的“事迹”,叫做《北游记》,又叫《北方真武祖师玄天上帝出身全传》,集道士吹嘘之大成。图书馆有,实在无聊可以一看。
说到玄武改名成真武,是为了避老赵家圣祖的讳。唐朝时,老李家为了抬高自己身价,愣把老子李聃说成是他们的先祖,(于是大力提携以老子为太上老君的道教。)等到了老赵家的时候,想要找一个“本家”来风光风光,却发现姓赵的竟没有一个nb人。真宗急了,硬是编出一个来,跟大臣演了一个“神降天书”的闹剧,又说什么“圣祖上帝托梦”,还大诏天下。皇帝一拍板,谁还敢说不。道教没有公开反对,却也不表示承认。
而真宗编造的这个圣祖呢,叫“赵玄朗”,玄武就是为了避讳于他,而改的名。
中国道教之神仙谱系概述
神仙是道教基本信仰“道”的形象化体现,得道成仙是道士修行的目标和最后归宿。
因此道教历来十分重视神仙的造构。随着时代的发展和传播的需要,吸收和造构的神灵愈来愈多,有的被淘汰了,有的被保留下来,最后形成一个复杂庞大的体系。研究剖析这个神仙谱系,是认识道教的重要方面。
一、道教神仙谱系的渊源
道教根植于中国文化土壤中,其崇奉之神灵数量众多,但无一例外地都能从这块土壤中找到它的源头。归纳起来,不外四端:
第一,对中国古代“天神、地祇、人鬼”信仰的继承和改造。早在战国时,《周礼·大宗伯》已概括出“天神、地祇、人鬼”的崇拜系统。其天神有昊天上帝、日月星辰、风伯、雨师;地祇有社稷、五岳、山林川泽,四方百物;人鬼主要为祖先。道教成立时,供奉神灵的数量不多,并且多与古代宗教的神灵相异,如:太上老君、三官等。东晋以后,崇奉的神灵虽愈来愈多,但仍不出《周礼》所概括的“天神、地祇、人鬼”的格局。
约出于南朝宋的《洞玄灵宝道学科仪》卷下记载了当时的醮神科仪,略称:凡是学道者,皆须修学醮神仪节,而醮“有九品(据下文,应为十品——引者注):一者五帝醮,二者七星醮,三者六甲醮,四者三师醮。此四醮皆请天神。当修馔时,尤须洁净果具,并令丰新。……又有五者五岳醮,六者三皇醮,七者三一醮,八者河图醮,九者居宅醮,十者三五醮。此六醮并请地神。当修馔时,尤须洁净果具,并令丰新。”①现在留存的南北朝部分斋科书,如北周《无上秘要》卷四十八至五十七所辑之“三皇斋”、“涂炭斋”、“盟真斋”、“三元斋”、“金箓斋”、“黄祇斋”等,其所醮之神,即承古之“天神、地祇、人鬼”的崇拜而来。如卷五十四“黄祇斋品”有:“谢十方”(指东、南、西、北、四隅及上、下十方之天尊、天帝、真人),“谢日月星”(指日、月及诸天星宿大神),“谢五岳”(指东、南、西、北、中五岳神君、灵官),“谢水官”
(指三河四海九江水帝、十三河源河伯河侯)。②可见自南北朝初年以来,道教即按古之“天神、地祇、人鬼”的格局来创造和礼拜自己的神灵,其中也继承了许多神名,如四御、玉皇大帝、五老君、五星七曜、北斗七星、四灵二十八宿、真武大帝、雷神及东岳、城隍、土地等,无不或多或少地表现出从中蜕变的痕迹。
第二,对神话传说人物的继承和改造。中国古代有丰富的神话传说。在流传中,有些神话人物最后变成被人们顶礼膜拜的神灵。道教继承了其中的少部分,有的是基本承袭,加工甚少;有的在承袭基础上加以改造,使之成为富有道教色彩的神灵。如民俗神中之大部分属于前者;黄帝、东王公、西王母、九天玄女等仙真属后者。
第三,取材于战国秦汉间流传的神仙人物。如《庄子》所记的广成子、彭祖,《淮南子》所记的赤诵子,以及《史记》《列仙传》《神仙传》等所载的神仙和方士等。
第四,对谶纬的承袭。两汉纬书在重点神化儒家圣人及儒家经典的同时,又制造了许多仙话。除有仙山、仙人食白玉膏等描述外,又对一些古代神话人物进行仙化,主要的有黄帝、西王母、九天玄女等。还给日月五星、北斗、五岳、河渎众神取名、描状貌、配服饰。这后一点为纬书的开创之举,成为后世道教广泛承袭的对象。
应该指出,道教神仙谱系中的神灵,虽然大部分承袭了中国古代神灵的模式,但也有一部分为道教所新创,除道书所载名目繁多的诸仙真外,本书所述的三清、三官、酆都大帝等是其最著者;玉皇大帝可算为半承袭半新创的神灵。尽管如此,道教在新创这些神灵时,仍然脱离不了传统文化的影响,仍然要汲取中国已有的文化养料。三清尊神之一的元始天尊的塑造就是具体的例证。元始天尊最早的雏形是元始天王,③首见于南北朝所出的《元始上真众仙记》。该书云:
“昔二仪未分,……天地日月未具,状如鸡子,混沌玄黄,已有盘古真人,天地之精,自号元始天王游乎其中。……经四劫,天形如巨盖,……复经四劫,二仪始分,相去三万六千里。……元始天王在天中心之上,名曰玉京山。”复经二劫,忽生太元玉女。
元始天王与之通气结精,而生扶桑大帝东王公与西王母,再生天皇,天皇生地皇,地皇生人皇,伏羲、神农等五帝是其后裔云云。④很显然元始天王是天地万物人类的始祖神,脱胎于盘古神话。盘古神话最早见于三国吴人徐整之《三五历纪》,此书已佚,《太平御览》卷二引有其中一则文字:“天地浑沌如鸡子,盘古生其中。万八千岁,天地开辟,阳清为天,阴浊为地。盘古在其中,一日九变,神于天,圣于地。天日高一丈,地日厚一丈,盘古日长一丈。如此万八千岁,天数极高,地数极深,盘古极长。后乃有三皇。”
⑤两相对比,模仿之迹,显然可见。其他对三官大帝、酆都大帝、玉皇大帝的塑造,无不借助于古已有之的神话传说。
二、道教造构神仙谱系的教理依据和基本原则
道教神仙谱系虽然表现出继承传统的明显特色,但是又对所选取的神灵进行必要的加工,并根据需要新创一些神灵。
其对已有神灵的加工和新神的创造,遵循了共同的教理依据——“道”和“气”,以及共同的基本原则——“化”。
“道”是道教的最高信仰和教义枢要,也是道教创神的基本依据。不赋予神灵以道性,无从成其为道教神仙。早期道教在塑造祖神老子时,即谓:“老子者,道也。乃生于无形之先,起于太初之前,行于太素之元,浮游六虚,出入幽明,观混合之未别,窥清浊之未分。”⑥视老子为道的体现者和化身。
《老子想尔注》亦云:“一者道也,……一散形为气,聚形为太上老君。”⑦其后,宋谢守灏集历代各类神仙传记中有关太上老君之事迹,编成《混元圣纪》,其中有云:“太上老君者,大道之主宰,万教之宗元,出乎太无之先,起乎无极之源,……
终乎无终,穷乎无穷者也。“⑧六朝时,道教各派根据发展的需要,扩大了神灵体系,在新创最高神三清时,同样运用了”道“的原则。《云笈七签》卷二引《太真科》曰:”混沌之前,道气未显,于恍莽之中,有无形象天尊,谓无象可察也。……
又经一劫,乃生元始天尊,谓有名有质为万物之初始也。极道之宗元,挺生乎自然,寿无亿之数,不始不终,永存绵绵,消则为气,息则为人,不无不有,非色非空,居上境为万天之元,居中境为万化之根,居下境为万帝之尊,无名可宗,强名曰道。“⑨把道的体现者的角色转由三清承担,盖以为只有道教最高神才能最完美地体现道的神性,才是道的化身。
最高神之下的众神仙,分别按其位次的高低,拥有相应的道性。总的说来,“尊神”、“仙真”道性多些,“俗神”道性少些。
“气”是道教塑造神灵的另一教理依据。道教从成立之日起,即受两汉元气说之影响,十分重视气的作用,认为原始之气生天生地生万物。道书中,“气”与“道”,有时被视作相异、相关之二物,有时被视作一物,皆具天地本始之意。道教用此概念造神时,与“道”一样具有十分玄妙的作用。南朝宋时所出的《三天内解经》即用之以写老子之化生,其卷上曰:“幽冥之中,生乎空洞,空洞之中,生乎太无,太无变化玄气、元气、始气,三气混沌相因,而化生玄妙玉女。玉女生后,混气凝结,化生老子。……
老子者,老君也。“‘AB《云笈七签》又用之以写三清之产生,其卷三《道教三洞宗元》曰:”原夫道家由肇,起自无先,垂迹应感,生乎妙一,从乎妙一,分为三元,又从三元变生三气,……三元者,第一混洞太无元,第二赤混太无元,第三冥寂玄通元。从混洞太无元化生天宝君,从赤混太无元化生灵宝君,从冥寂玄通元化生神宝君。“AC既然三元变生三气,又化生三位天神,此三位天神自然即为三气所化或为三气之体现者。这三位天神实即后世所称之三清尊神。故后世有”一气化三清“之说,表明”气“是构造道教最高神的基本要素。
同样,最高神之下的众神仙,也由“气”所构成。如“玉帝,在道教即三清之化。”
AD即三清祖气所化,“五老上帝者,五气之根宗,五行之本始也。”AE表明玉皇大帝、五老君的“气”是直接源自根宗。
用“道”与“气”造构神灵时,道教遵循其“化”的原则,即变化的思想。这是道教的一大特色。无变化即难以设想人能经过修炼变成长生不死的神仙,人们称由人变仙者为“羽化登仙”,即指出了化的作用。《太上业报因缘经》借元始天尊之口论其化身过程,曰:“始有天地龙汉之初,吾号‘无形’,化在玉清境,出大洞真经下世教化,……
延康之时,吾号‘无名’,化在上清境,出洞玄宝经下世教化,……赤明开运,吾号‘梵形’,化在太清境,出洞神仙经下世教化。“AF三清之下的众神,亦由道或气所化生。《洞神经》云:
“大道降神,应接一切,或有名无字,有字无姓,或有位号,姓名亦无,各由感致,参差不同,是谓正神皆道应化。”AG
三、造构神仙与编制神仙谱系的历史进程
造构神仙与编制谱系经历了一个由少到多和由纷杂无序到较有系统的演变过程:
(一)汉魏两晋是道教神仙谱系的初创时期。其早期经典《太平经》既确定神仙、真人为崇拜对象,又将儒家的圣人、贤人纳入神仙谱系,将它们分为六等:“一为神人,二为真人,三为仙人,四为道人,五为圣人,六为贤人。”谓“此皆助天治也。神人主天,真人主地,仙人主风雨,道人主教化吉凶,圣人主治百姓,贤人辅助圣人,理万民录也,给助六合之不足也。”AH此时的神仙谱系比较粗疏,呈现初创时期的原始状态。
这时期活动的主要道派五斗米道,除称老子为太上老君,又造构了天、地、水三官,此外,则不见造构他神。这与当时五斗米道不重视偶像崇拜有关。如张鲁(或云张陵)所作《老子想尔注》十分强调《老子》道“无名”、“无象”的观点,反对给“道”取姓名,设状貌,因此,这时期所创神灵是很少的。
(二)南北朝是道教大量造构神仙和进行初步整理的时期。陆修静在改造南天师道(原五斗米道)时,仍然坚持三张传统,认为“大道虚寂,绝乎状貌。”AI道士祀神的主要场所“靖室”应该注重“清虚”,“洒扫精肃,常若神居,唯置香炉香灯、章案书刀而已。”AJ但寇谦之在改造北天师道时,却与此观点完全相反。一方面借太上老君之名,自立“天师之位”,表示仍尊太上老君为该教教主,另方面,又另造新神,为其神权张目。除制造太上老君之孙李谱文授予《录图真经》神话外,“又言二仪之间有三十六天,中有三十六宫,宫有一主。
最高者无极至尊,次曰大至真尊,次天覆地载阴阳真尊,次洪正真尊,……“AK造神最多者,是东晋中后期新出现的上清派和灵宝派,它们在南北朝时所撰著的经书中,另  蹊径,造构新的至上神,主要有元  天王、元始天尊、太上大道君、太上玉晨大道君、太上灵宝天尊等,声称上清、灵宝派经书都是这些尊神在天宫中讲说而传于世者。
次于尊神的新神,更是不胜枚举。北周所出道教类书《无上秘要》卷八十三和八十四,对南北朝时所创神仙作了汇集,中列鬼官七十八,地仙一百三十九,地真二十二,九宫真仙四十一,太清自然神九十九,太清真仙八十五,太极真仙九十三,共五百五十七名,LB天神、地祇、仙真、人鬼,样样俱全。
以上表明,南北朝所造神仙既多且杂,又漫无统序,使信众无所适从,于道教传播不利。南朝梁道士陶弘景有鉴于此,遂作《真灵位业图》,意欲将此杂乱无章的诸多神灵,清理出一个较有次序的谱系来。他根据世俗“朝班之品序”和“高卑”原则,将五百多名天神、地祇、仙真、人鬼,用七个阶次组织排列起来。第一中位(即第一神阶,下同)以玉清元始天尊为主神,第二中位以玉晨玄皇大道君为主神,第三中位以太极金阙帝君为主神,第四中位以太清太上老君为主神,……最后第七中位以酆都北阴大帝为主神。每一中位之下,分列左位、右位、女真位、散位、地仙散位,分别容纳若干天神、地祇、仙真、人鬼,LC编制出道教史上第一个神谱。
虽然此神谱并未完全系统化,但它将十分庞杂的神仙群纳入七个系列,无疑比原来的漫无统序前进了一大步,并为后来的神谱编制奠定了基础。
南北朝神谱整理中还有一个各派所奉最高神不一致,需要加以协调的问题。五斗米道(天师道)、楼观道一直奉太上老君为最高神,而上清派、灵宝派则奉元始天尊、太上大道君(或称灵宝天尊)为最高神。这种情况也是不利于道教传播的。一些道士乃仿照佛教的“三身”说,将各派所奉的最高神糅合在一起,组成能共同接受的最高神,此即后来的三位一体的最高神“三清”。陶弘景的《真灵位业图》即表现了这种倾向。其第一中位元始天尊之下,所列全为“天帝”、“道君”、“元君”,并无地祇、人鬼;而第二中位玉晨大道君之下,则纳入了魏华存、许穆、许翙等上清派创始人;第三中位金阙帝君之下,纳入了徐来勒、葛玄等灵宝派所尊的创始人;第四中位太上老君之下,纳入了以张陵为代表的天师道创始人。四个中位综合成一个最高神,即可解决各派原有的矛盾。事实上,这四位主神的名目和突出地位,已经具备了其后“三清”的特征,它实为“三清”的雏形。因此,《真灵位业图》在道教神谱形成过程中,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较此稍后的《洞玄灵宝三洞奉道科戒营始》(日本吉冈义丰《道教经典史论》认为该书出于六朝末或隋代,最晚在唐初已经问世)在讲造像注意事项时,又特别强调了元始天尊等三神的崇高地位,其卷二《造像品》云:“造像有六种相,宜按奉行:一者,先造无上法王元始天尊,太上虚皇玉晨大道(君),高上老子太一天尊;二者造大罗已下、太清已上三清无量圣真仙相;三者……”LD认为造头三个神像是第一重要的。此三神恰好就是后来的三清,由此可见三清尊神在南北朝末或稍后已逐渐形成。但并未最后完成,因为现存的南北朝塑像及造像记中,只见有单个的元始天尊像或老君像,而无三清像,LE宫观中更无三清殿;《隋书·经籍志(四)》在述道教源始时,亦只称元始天尊,而不称三清。LF(三)隋唐五代是三清最高神地位最后确立和神仙谱系继续编定时期。唐代崇奉道教,尊祖老子,封老子为“玄元皇帝”、“圣祖大道玄元皇帝”、“大圣祖高上大道金阙玄元天皇大帝”,圣祖庙(老子庙)遍及天下。因此,唐代前、中期道教宫观中,仍只有元始天尊殿或老君殿,而无三清殿。中叶以后,三清殿、三清观之名始见于记载。徐铉《筠州清江县重修三清观记》载,该观原为纪念吴(猛)、许(逊)
二真君而作,始为草堂道院,“年世弥远,增修益崇。开成(836 ~840 )中,始诏赐号三清之观。自时厥后,又逾十纪,……建三清之殿,造虚皇之台,设待宾之区,敞饭贤之室。”LG三清之名,亦见于唐代道教斋神名单,《茶香室丛钞》卷十四《三清》条云:“唐杨钜《翰林学士院旧规·道门青词例》云:谨稽首上启:虚无自然元始天尊、太上道君、太上老君、三清圣众。”LH杜光庭删定的《道门科范大全集》,在卷一至卷三之请神名单中,首列“斗极祖师洞真大道元始天尊,斗极宗师洞玄大道太上道君,斗极真师洞神大道太上老君。”LI卷四至卷六首列:“虚无自然元始天尊,无极大道太上大道君,大圣祖高上大道金阙玄元天皇大帝。”LJ可见三清尊神的地位在唐代已最后确立了。
与此同时,其余众神的次序也正在编定中。如杜光庭《道门科范大全集》卷一至卷三,在三清之后所列神灵为:玉皇、紫微大天帝、北斗九星君、三官、五帝、九府四司诸君、六十甲子本命星君、玄中大法师、三天大法师等;LK卷四至卷六则列:高上玉皇、三十六天帝、东华、南极、西灵、北真、玄中大法师、三天大法师、日月九曜、南辰北斗、三官、五帝、本命星君、东岳司命、名山洞府得道神仙、三界应感一切真灵等。MB其余各卷大体类此。
(四)两宋是道教神仙谱系最后编定时期。北宋真宗、徽宗是著名的崇道皇帝,他们搞了很多降神和天赐的闹剧。为了醮神的需要,曾命令大臣和道士整理道教醮仪,《宋史·王钦若传》记王钦若曾撰著《列宿万灵朝真图》《罗天大醮仪》等。MC《历世真仙体道通鉴·林灵蘁传》载林灵素曾“被旨修正一黄箓青醮科仪,编排三界圣位,校正丹经子书。”MD林灵素所作的“编排三界圣位”的工作,对道教神仙谱系的最后定型起了重要作用,南宋金允中《上清灵宝大法》编制的黄箓大斋醮神名单即据此改成,其卷三十九所列三百六十分位神仙名单,按其性质、品第,可分为以下十一个等次:(1 )
三清、四御;(2 )南极长生大帝、东极救苦天尊、木公道君、金母元君及三十二天帝;(3 )十太一、日月五星、北斗、二十八宿星君;(4 )五帝、三官、四圣;(5 )历代传经著名法师;(6 )魔王、神王、仙官;(7 )五岳及酆都地府诸神;(8 )扶桑大帝及水府诸神;(9 )天枢院、驱邪院雷府等部主宰及诸神;(10)各种功曹、使者、金童、玉女、香官、吏役等;(11)城隍、土地及所属神众。ME经过如此整理后,十分庞杂的神仙“队伍”算是较有系统了。当然道教各科仪书所载神仙系统并不完全统一,但南宋留用光《无上黄箓大斋立成仪》、宁全真传授之《灵宝领教济度金书》等所载神仙系统,其主要神箓及其等次皆差别不大,故金允中《上清灵宝大法》所载不失为神仙谱系的代表,是道教神仙谱系最后编定的标志。
注:
①②④⑧⑨ABACADAEAFAGAIAJLBLCLDLILJLKMBMDME 《道藏》第24册774 页,第25册198 ~202 页,第3 册269 页,第17册780 页,第22册8 页,第28册413 页,第22册13页,第34册632 页,第31册617 页,第24册724 页,第24册724 页,第24册779 页,第24册780 页,第25册233 ~244 页,第3 册272 ~281 页,第24册747页,第31册759 页,766 页,761 页,768 页,第5 册408 页,第31册609 ~616页,文物出版社、上海书店、天津古籍出版社联合出版,1988年
③ 较早的一些道书如《真灵位业图》将元始天王与元始天尊分为二神,经过一段时间的演变后,二者神性合一,只提元始天尊,而不见元始天王之名了
⑤ 《四部丛刊》三编第36册,上海书店,1985年根据1935年商务印书馆原本重印
⑥ 《全汉文》第11册王阜《老子圣母碑》
⑦ 《老子想尔注校证》第12页,上海古籍出版社,1991年
AH 《太平经合校》第289 页,中华书局,1960年
AK 《魏书》第8 册3052页,中华书局,1974年
LELG 参见《道家金石略》第35~45页,第208 页,文物出版社,1989年
LF 《隋书》第4 册1091~1094页,中华书局,1973年
LH 《笔记小说大观》第34册82页,江苏广陵古籍刻印社,1984年
MC 《宋史》第27册9563页,中华书局,1977年
三清
《云笈七签》卷六:《三洞并序》云:“三清者,言三清净土无诸染秽,其中宫主,万绪千端,结气凝云,因机化现,不可穷也。”①据此,“三清”既指天神所居之三处胜境,即玉清圣境(在清微天)、上清真境(在禹余天)、太清仙境(在大赤天),合称三清境;又指分别居住在上述三清境的三位至高神,即元始天尊(也称玉清大帝)、灵宝天尊(也称太上大道君、上清大帝等)、道德天尊(也称太上老君、混元老君、降生大帝、太清大帝等)。
“三清”之称始于六朝,开始仅指“三清境”。“三清”之作为道教尊神,是伴随着道教三洞经书说逐步形成的。《道教义枢》卷二云:“但知洞真法天宝君住玉清境,洞玄法灵宝君住上清境,洞神法神宝君住太清境。故《太上苍元上录经》云:三清者,玉清、上清、太清也。”《九天生神章经》称:“天宝君者则大洞之尊神。”
注曰:“天宝君玉清元始天尊也。”灵宝君者则洞玄之尊神,注曰:“灵宝君上清天尊也。”神宝君者则洞神之尊神,注曰:“神宝君太清天尊也。”②但此“三宝尊神”开始并非“三清尊神”,按唐武宗时(841 ~846 )的道教神灵排列,先为元始天尊,太上大道玉晨君,太上老君(即三清尊神),其后为“玉清大有天宝君,上清妙玄灵宝君,太清太极神宝君三宝尊神”。③另《业报经》《应化经》并云:“天尊曰:吾以道气,化育群方,从劫到劫,因时立化。吾以龙汉元年号无形天尊亦名天宝君,化在玉清境,说洞真经十二部以教天中九圣,大乘之道也。……吾以延康元年号元始天尊亦名灵宝君,化在上清境,说洞玄经十二部以教天中九真,中乘之道也。……吾以赤明之年号梵形天尊亦名神宝君,化在太清境,说洞神经十二部以教天中九仙,小乘之道也”。④还有《元始上真众仙记》称:玄都玉京七宝山,在大罗之上,有上、中、下三宫。上宫是盘古真人元始天王,太元圣母所治。
中宫太上真人,金阙老君所治。下宫九天真皇,三天真王所治。这些不同派别的不同解释,虽有差异,但都促成了“三清尊神”的最终定型。唐《老君圣纪》称:“此即玉清境元始天尊,位在三十五天之上也,”“此即上清境太上大道君,位在三十四天之上也,”“太清境太极宫即太上老君,位在三十三天之上也。”⑤南宋金允中在探讨与总结以上三清、三宝、三洞之间的关系后,认为:“三尊之号在经中只称元始天尊、太上道君、太上老君;其别号则曰天宝君、灵宝君、神宝君;以三境之名而称之则曰玉清、上清、太清;以三洞之书而名之则曰洞真、洞玄、洞神。”⑥在“三清尊神”中,以太上老君出现最早。东汉末五斗米道成立时,即以太上老君为至高神。至东晋上清、灵宝派出,其《上清》、《灵宝》经中,始相继出现元始天王、元始天尊、太上玉晨大道君、太上大道君等新的至高神。鉴于各派新出现众多神灵,梁陶弘景《真灵位业图》,企图予以系统化,其中“三清尊神”的雏形已基本确立。在此前后,诸书在言及三清尊神时,又有种种不同说法。如说:“道不可无师尊,教不可无宗主,故老君师太上玉晨大道君焉,大道君即元始天尊之弟子也。”⑦“说经教主元始天尊,抱送玉帝道君(灵宝)天尊,流演圣教降生(道德)天尊。”⑧“元始乃道中之祖为灵宝祖师,道君乃法中之祖为宗师,老君乃教中之祖为真师。”⑨若从它们出现之先后为序,先为“老君”,次为“元始”,后为“道君”。此外,五代闽主供奉“三清”为宝皇大帝、天尊、老君。
AB元始天尊居“三清尊神”之首,在宫观“三清殿”里居中。其名最早为元始天王,晋葛洪《枕中书》云:“昔二仪未分,溟涬鸿濛,未有成形,天地日月未具,状如鸡子,混沌玄黄,已有盘古真人,天地之精,自号元始天王。”虽然道书中有将元始天王与元始天尊当作两位尊神,但正如宋代道士宁全真所说,元始天尊者“故称云元始天王者是也”。AC《云笈七签》卷一百一,撰列诸尊神传纪,亦首列《元始天王纪》,可见宋时已当作一位尊神了。南朝梁陶弘景撰《真灵位业图》,共分七个神阶,元始天尊列为第一神阶的中位,《隋书·经籍志》也载:“道经者云:有元始天尊,生于太元之先,禀自然之气,冲虚凝远,莫知其极。”道书认为:“玉清元始天尊也,本玄一之气,凝结至高曰天,上有主宰谓之帝,道居帝之先,故为元始。”AD唐末道士杜光庭于广明二年(881 )进《三界混元图》于朝,其中叙曰“天尊者极道之宗元,挺生自然,消则为气,息则为形,不无不有,非色非空,不终不始,永存绵绵。居上境为万天之元,居中境为万化之根,居下境为万化之尊,无名可宗,强名曰天尊,盖世人尊之如天,仰之则弥高,攀之则无阶,杳杳冥冥……生万物而不为主宰,御万化而不为言,至尊、至极,故曰天尊也。”AE《云笈七签》卷一百一《元始天王纪》云:“元始天王禀天自然之胤,结形未沌之霞,托体虚生之胎,生乎空洞之际。时玄景未分,天光冥远,浩漫太虚,积七千余劫,天朗气清,二晖缰络,玄云紫盖映其首,六气之电翼其真……进登金阙,受号玉清紫虚高上元皇太上大道君……元皇位在玉清,掌括上皇高帝之真。”总之,从两晋到南北朝时,元始天尊已逐步驾临于太上老君之上,成为道教第一位至高神。
灵宝天尊居“三清尊神”第二位。南北朝时《上清》《灵宝》经相继出现太上玉晨大道君、太上大道君。梁陶弘景《真灵位业图》列第二神阶中位,名“上清高圣太上玉晨玄皇大道君”为万道之主。《云笈七签》卷一百一的《太上道君纪》《上清高圣太上玉晨大道君纪》所记略同,但又稍有差异。
据《灵宝略纪》称:“太上大道君以开皇元年托胎于西方绿那玉国,寄孕于洪氏之胞,凝神琼胎之府三千七百年,降诞于其国郁察山浮罗之岳丹玄之阿侧,名曰器度字上开元,及其长乃启悟道真,期心高道,坐于枯桑之下,精思百日。而元始天尊下降,授道君灵宝大乘之法十部妙经。……元始乃与道君游履十方,宣布法缘,既毕,然后以法委付道君,则赐道君太上之号,道君即为广宣经箓,传乎万世。”AF又据《洞渊集》称:“玉晨道君者,乃大道之化身也。言其有不可以随迎,谓其无复存乎恍惚,所以不有而有,不无而无,视之无象,听之无声,于妙有妙无之间大道存焉。道君即审道之本,洞道之元,为道之气,即师事元始天尊,称受道弟子焉。犹是老君禀而师之矣!居上清真境禹余天中,降金科宝箓、三洞仙经,付经师郁罗翘真人,传教于万国焉!”AG上清、灵宝派新造作的太上道君,依然以“道”为根,体现了道教以“道”为最高信仰的思想。
后之灵宝天尊即由太上大道君衍化而来。
道德天尊即太上老君,居“三清尊神”的第三位,是道教初期崇奉的至高神。原为春秋时思想家、道家学派创始人老子。东汉明帝、章帝之际(58~88),益州太守王阜作《老子圣母碑》云:“老子者,道也。乃生于无形之先,起于太初之前,行于太素之元,浮游六虚,出入幽冥,观混合之未别,窥浊清之未分。”将老子神化为先天地之神物,并与“道”相等同。顺帝时(126 ~144 )张陵在巴蜀鹤鸣山创立五斗米道,即奉老子为教主。据传张陵在传教布道时作的《老子想尔注》称:“一者道也。……一在天地外,入在天地间,但往来人身中耳。……一散形为气,聚形为太上老君,常  卫  仑,或言虚无,或言自然,或言无名,皆同一耳。”AH首次在道书中出现了太上老君的名号。
至魏晋南北朝,太上老君之名益显。北周武帝建德三年五月“初断佛、道两教,经像悉毁,罢沙门、道士,并令还民”。据道书称,当时太上老君曾遣使显灵。时过一月,武帝即又下诏曰:“至道弘深,混成无际,体包空有,理极幽玄。……今可立通道观于都城……并宜弘阐,一以贯之。”AI说明当时已经开始利用太上老君干预朝政了。
至唐,太上老君之威灵更盛。他不仅被奉为李唐王朝的始祖,帮助唐高祖李渊平定天下,据称当武则天篡夺李唐王朝后,又显灵降世,谓“武后不可革命”,AJ“不得辄立异姓。
……武后亦终惧此言,不敢立武三思“。AK因此,天宝年间,玄宗最后为他上”大圣祖高上金阙玄元天皇大帝“尊号。宋大中祥符六年(1013)八月加号为”太上老君混元上德皇帝“。
虽然历代帝王和民间传统都奉太上老君为道教始祖,但在道教三清尊神中仍居第三位。
注:冖邰堍茛蔻撷啖酇CADAEAFAGAJAK  《道藏》第22册32~33页,第6 册464~465 页,第9 册470 页,第22册32~33页,第25册340 页,第31册478 页,第18册5 页,第3 册527 页,第30册731 页,第30册730 页,第6 册464 ~465 页,第31册478 页,第22册14~15页,第23册836 页,第17册792 页,第17册858 页,文物出版社、上海书店、天津古籍出版社联合出版,1988年AB 《资治通鉴》第19册9202页,中华书局,1956年AH 《老子想尔注校证》第12页,上海古籍出版社,1991年AI 《周书》第1 册85页,中华书局,1971年
四御
四御是仅次于三清尊神的主宰天地万物的四位天帝。即玉皇大帝、中天紫微北极大帝、勾陈上宫天皇大帝和后土皇地祇. 四御中最受崇拜的是玉皇大帝,又称玄穹高上玉皇大帝,昊天金阙至尊玉皇大帝。
全称昊天金阙无上至尊自然妙有弥罗至真玉皇上帝。为道教所奉的总执天道的大神,位居三清之后的四御之首。
“玉皇”之名,首见于梁陶弘景《真灵位业图》它在所列神谱第一中位“玉清元始天尊”之下,列“玉皇道君”,位居右位第十一;又列“高上玉帝”,位居右位第十九。
《三洞珠囊》卷二引南朝陈马枢《道学传》第七云:“陆修静……初至九江,九江王问道佛缘失同异,先生(指陆修静)答:在佛为留秦,在道为玉皇,斯亦殊途一致耳!”
①留秦即梵文krakucchanda音译拘留秦,一译拘留孙,为部派佛教以后所称过去的七佛之一,这里将道教的“玉皇”与佛教的“留秦”相类比,表明玉皇在道教神系中的地位是不低的。《道学传》谓此言出自陆修静之口,是否如此,已难考证,至少证明南朝陈时道教神系中确有地位不低的玉皇。唐史崇等编《一切道经音义妙门由起》径称玉皇天尊是道教最高神元始天尊之别号或三世之一,其《明天尊第二》引《天师请问经》云:“道为最尊,常在三清,出诸天上,以是义故,故号天尊。或号玉帝,或号高皇,随顺一切也。”②又引《灵宝斋仪》云:“过去高上玉皇天尊,未来太极天尊,见(现)在元始天尊。”③又引《宝玄经》称天尊有十号,“一号自然,二号无极……九号玉皇,十号陛下。”④《云笈七签》亦有类似说法,其卷三《道教本始部·道教三洞宗元》云:“三代天尊者,过去元始天尊,见在太上玉皇天尊,未来金阙玉晨天尊。……三代天尊亦有十号,一曰自然,二曰无极,……
九曰玉皇,十曰陛下。“⑤以上说法,皆出于南北朝至唐代。唐诗人李白、杜甫、韦应物、韩愈、柳宗元、白居易等,亦多有吟咏玉皇之句。如韦应物《学仙二首》诗,其一云:”昔有道士求神仙,灵真下试心确然。千钧巨石一发悬,卧之石下十三年。存道亡身一试过,名奏玉皇乃升天。云气冉冉渐不见,留语弟子但精坚“。⑥白居易《梦仙》云诗:”人有梦仙者,梦身升上清。……
须臾群仙来,相引朝玉京。安期羡门辈,列侍如公卿。仰谒玉皇帝,稽首前致诚,帝言汝仙才,努力勿自轻。却后十五年,期汝不死庭。再拜受斯言,既寤喜且惊。……“
⑦在诗人们笔下,玉皇大帝是神仙世界的最高神,得道成仙者都须向它朝拜,群仙犹如世上皇帝之公卿,皆列班随侍其左右。
两宋崇道,对玉帝的尊崇尤甚。宋真宗于大中祥符五年(1012)“十一月丙申,亲祀玉皇于朝元殿”。⑧七年九月“辛卯,尊上玉皇圣号曰太上开天执符御历含真体道玉皇大天帝”。⑨徽宗于“政和六年(1116)九月朔,复奉玉册、玉宝,上玉帝尊号曰太上开天执符御历含真体道昊天玉皇上帝”。AB道教亦为之编写经书,制定斋仪。《高上玉皇本行集经》卷上有玉皇修道证果的故事。略云:古有光严妙乐国王无嗣,其皇后梦见太上道君抱一婴儿与之,觉而有孕,生为王子。后嗣位有道,复舍国入山修行,历三千二百劫,始证金仙,顿悟大乘正宗,又经亿劫,始证玉帝。AC南宋宁全真授、王契真纂之《上清灵宝大法》曰:“昊天上帝,诸天之帝,仙真之王,圣尊之主。掌万天升降之权,司群品生成之机。三洞四辅禁经之标格,大梵至妙无为之神威,乃三界万神、三洞仙真之上帝君也。……以形象言之谓之天,以主宰言之谓之帝,故曰玉真天帝玄穹至圣玉皇大帝。”AD尽管其地位如此崇高,但仍不超过最高神——三清。在道教经书中,它总是作为元始天尊的僚属聆听讲经(如《高上玉皇本行集经》所示),在斋醮请神仪式中,也只有在奏请三清之后才被请到。
道教的如此安排,曾遭到儒家学者们的非议。朱熹说:“道家之徒欲仿其(指佛教——引者注)所为,遂尊老子为三清:元始天尊,太上道君,太上老君。而昊天上帝反坐其下,悖戾僭逆,莫此为甚!”AE面对儒家的批评,道士们曾作过许多解释。《高上玉皇本行集经注·玉帝尊次考》云:“玉帝,在道教即三清之化,道家先三清者,先虚无而后妙有,所谓无极而太极,非有尊卑之殊。”AF林灵真所编的《灵宝领教济度金书》醮神时先列三清,后列四御的安排作了具体解释,曰:“醮坛即醮筵也。中间高设三清座,……又设七御座(七御座之首为玉皇)……盖玉清为教门之尊,昊天为三界之尊,各居一列,各全其尊故也。”AG意思是说,醮坛中间是两列神位,是两个首席,并无尊卑之别。
次为中天紫微北极大帝,传为协助玉皇执掌天经地纬、日月星辰、四时气候之神。
据《上清灵宝大法》卷十称:“北极大帝则紫微垣中有大帝座是也。按《天文志》,南极入地三十六度,北极出地三十六度,天形倚侧,半出地上,半还地中,万星万气悉皆左旋,南北极为之枢纽,惟此不动,故天得以转也。世人望之在北,而实居中天,为万星之宗主,三界之亚君,次于昊天,上应元气是谓北极紫微大帝也。”
三为勾陈上宫天皇大帝,传为协助玉皇执掌南北极与天地人三才,统御诸星,并主持人间兵革之神。“天皇大帝乃北极帝座之左有星四座,其形联缀微曲如钩,是名勾陈,其下有大星正居其中,是为天皇大帝也。其总万星为普天星  宿曜之帝,位同北极,而北极却为枢纽,而天皇亦随天而转,上应始气,三气之下,万天之上,三界之中,莫不尊于此三帝。”AH四为后土皇地祇,传为掌阴阳、生育万物之美与大地山河之秀的女神。
“后土”之称始于春秋,“土正曰后土,……
共工氏有子曰句龙,为后土。“AI”中央土……其帝黄帝,其神后土。“AJ古代奉祀为男像,唐武则天前已为女像。宋真宗潘皇后在嵩山建殿,奉后土玄天大圣后像。并于大中祥符五年(1012)诰封”后土皇地祇“。AK徽宗政和六年(1116)上徽号曰”承天效法厚德光大后土皇地祇“。LB自是以后,后土皆为女像。
四御又有另一不同解释,称之为“四极大帝”,北方曰北极紫微大帝总御万星,南方曰南极长生大帝总御万灵,西方曰太极天皇大帝总御万神,东方曰东极青华大帝总御万类。四御的出现,大概不早于宋。《修真十书》卷七《丹诀歌》曰:“九九道至成真日,三清四御朝天节。”《道藏辑要》柳守元《三坛圆满天仙大戒略说》“赖我三清道祖,玉帝至尊,五老四御,九极十华以及古圣高真递传妙道”。从这两条资料对于四御的不同排列,可看到“四御”内涵确有两种解释,《丹诀歌》将三清与四御相连,此四御即为以玉皇大帝为首的四位天帝;柳守元将五老与四御相连,则四御即为四极大帝。不过前说更为普遍,为道教塑造神像和斋醮中普遍采用。
注:
①②③④⑤ACADAFAGAH 《道藏》第25册305 页,第24册724 页,第24册762页,第24册762 页,第22册14页,第1 册717 页,第30册730 页,第34册632 页,第7 册28页,第30册731 页,文物出版社、上海书店、天津古籍出版社联合出版,1988年
⑥⑦ 《全唐诗》第6 册2001页,第13册4655页,中华书局,1960年
⑧⑨ABLB 《宋史》第1 册152 页,第1 册157 页,第8 册2543页,第8 册2543页,中华书局,1977年
AE 《朱子语类》第8 册3005页,中华书局,1986年
AIAJ 《十三经注疏》下册2123~2124页,上册1371~1372页,中华书局,1980年
AK 《三教源流搜神大全》卷一《后土皇地祇》
五老君
五老君是早期道教尊奉的五位天神:东方安宝华林青灵始老君(简称青灵始老苍帝君),南方梵宝昌阳丹灵真老君(简称丹灵真老赤帝君),中央玉宝元灵元老君(简称元灵元老黄帝君),西方七宝金门皓灵皇老君(简称皓灵皇老白帝君),北方洞阴朔单郁绝五灵玄老君(简称五灵玄老黑帝君)。①此五位天神,盖源于古之“五帝”传说。
战国成书的《周礼·天官·大宰》云:“祀五帝”。唐贾公彦疏云:“五帝者,东方青帝灵威仰,南方赤帝赤熛弩,中央黄帝含枢纽,西方白帝白招拒,北方黑帝叶光纪。”
贾疏实据两汉纬书,《河图》云:“东方青帝灵威仰,木帝也;南方赤帝赤熛怒,火帝也;中央黄帝含枢纽,土帝也;西方白帝白招拒,金帝也;北方黑帝叶光纪,水帝也”。
②《诗含神雾》等有类似记载。由此可见经学家以纬解经之真面。
道教出现后,对纬书之五帝略加修饰而成五方五老。南朝宋前所出之《元始五老赤书玉篇真文天书经》卷上云:“东方安宝华林青灵始老,号曰苍帝,姓阎讳开明,字灵威仰。头戴青精玉冠,衣九气青羽衣。常驾苍龙,建鹑旗,从神甲乙,官将九十万人。……
上导九天之和气,下引九泉之流芳,养二仪以长存,护阴阳以永昌“;”南方梵宝昌阳丹灵真老,号曰赤帝,姓洞浮,讳极炎,字赤熛弩。头戴赤精玉冠,衣三气丹羽飞衣。
常驾丹龙,建朱旗,从神丙丁,官将三十万人。
……上导泰清玄元之灵化,下和三气之陶镕,令万物之永存,运天精之南夏“;”中央玉宝元灵元老,号曰黄帝,姓通班,讳元氏,字含枢纽。头戴黄精玉冠,衣五色飞衣。常驾黄龙,建黄旗,从神戊己,官将十二万人,……上等自然之和,下旋五土之灵,天地守以不亏,阴阳用之不倾“;”西方七宝金门皓灵皇老,号曰白帝,姓上金,讳昌开,字曜魄宝,一字白招拒。头戴白精玉冠,衣白羽飞衣。常驾白龙,建素旗,从神庚辛,官将七十万人。……上导洪精于上天,下和众生于灵衢“;”北方洞阴朔单郁绝五灵玄老,号曰黑帝,姓黑节,讳灵会,字隐侯局,一字叶光纪。头戴玄精玉冠,衣玄羽飞衣。
常驾黑龙,建皂旗,从神壬癸,官将五十万人。……上导五帝之流气,下拯生生之众和,护二仪而不倾,保群命以永安。“③《五符本行经》也作了类似的叙述,并云:”五老帝君皆天真自然之神,故曰元始五老,非后学而成真者。“④道书称,有”赤书玉篇真文“五篇,由此五老君掌管。
南宋道教学者金允中在论述五老君的存在时,以道教气说加以解释。他说:“五老上帝者,五气之根宗,五行之本始也。及其见于天文者,则为五星,或为五帝座。……
凝质具体,遂为五岳,……是为五岳之帝。……下至于物,为金木水火土,于事为帝,于人为五脏,皆此五气也“。⑤故”以理言之,莫若随五气之所寓而称,在天中则称五老上帝,在天文则称五帝座及五方五星,在神灵则称五方五帝,在山岳则称五岳圣帝,在人身则称五脏神君,岂不通理而易行。“⑥
注:
① 此处所记全名见《元始五老赤书玉篇真文天书经》,简称见《太上洞玄灵宝五帝醮祭招真玉诀》
② 《重修纬书集成》卷六第166 页,日本明德出版社,昭和53年
③④⑤⑥ 《道藏》第1 册784 ~785 页,第2 册208 页,第31册617 页,618页,文物出版社、上海书店、天津古籍出版社联合出版,1988年
五星七曜星君
道教崇奉的七位星神。指日、月及五星。五星为岁星(木星)、荧惑星(火星)、太白星(金星)、辰星(水星)、镇星(土星)。五星又称五曜,和日、月合称七曜,尊之为星君。
日、月及五星之崇拜,起源很古。西汉以前,雍州即有专门祭祀它们的祠庙。《史记·封禅书》曰:“雍有日、月、参、辰、南北斗、荧惑、太白、岁星、填星(辰星)、二十八宿,……之属,百有余庙”。①两汉时,多据星象以占验人事。现存纬书辑文中,即多以日、月、五星运行之位置及表露之颜色等,以预言人事之吉凶。道教在此基础上进一步给以姓氏、服色,赋予威权职掌,使之具有完全的拟人神(AnthropomorNphicGod )表征而崇拜之。道教以日为大明之神,称为日宫太丹炎光郁明太阳帝君,或称日宫太阳帝君孝道仙王,作男像,以金色太阳为饰。以月为夜明之神,称名月宫黄华素曜元精圣后太阴元君,或称月宫太阴皇君孝道明王,作女像,以白色月光为饰。《玄门宝海经》曰:“阳精为日,阴精为月,分日、月之精为星辰。”②《云笈七签》卷二十四《总说星》云:“五星者,是日月之灵根,天胎之五藏,天地赖以综气,日月系之而明。东方岁星真皇君,名澄澜,字清凝。……南方荧惑真皇君,姓皓空,讳维淳,(字)散融。……
(西方)太白真皇君,姓皓空,名德标。……(北方)辰星真皇君,名启咺,字积原。……
(中央)镇星真皇君,名藏睦,字躭延。“③此名目又见于《太上五星七元空常诀》及《太上飞步五星经》等书中。
《太上洞真五星秘授经》则径直以木、金、火、水、土称五星君,并对其服饰、职掌作了如下描述:“东方木德真君,主发生万物,变惨为舒。如世人运气逢遇,多有福庆,宜弘善以迎之。其真君戴星冠,蹑朱履,衣青  际俸  之衣,手执  简,悬七星金剑,垂白玉环佩”;“西方金德真君,主就敛万物,告成功肃。如世人运气逢遇,多有灾怪刑狱之咎”(服饰略);“南方火德星君,主长养万物,烛幽洞微。如世人运气逢遇,多有灾厄疾病之尤,宜弘善以迎之”(服饰略);“北方水德真君,通利万物,含真娠灵,如世人运气逢遇,多有  种  劾掠之苦。宜弘善以迎之”(服饰略);“中央土德真君,主四时广育万类,成功不愆。如世人运气逢遇,多有忧塞刑律之厄,宜弘善以迎之”(服饰略)。④《太上洞神五星诸宿日月混常经》又将五星和儒家五常相配,得出十分吉祥的结论。
略云:“木,岁星之精,其性仁,……有所求者,但以心事白之,无不从允”;“火,荧惑之精,其性礼,……好人求心事,俯对以礼,是人皆得从志”;“土,镇星之精,其性信,……遇者子孙富贵,钱财日自资(滋)长”;“金,太白之精,其性义,……识者求之,无不称遂”;“水,辰星之精,其性智,……识者求之,以文书术数授与人”。⑤又谓“日者,太阳之精,……有遇者,必得仙术”。“月者,太阴之精,……所求皆得,有所得者即是度世不死之术。”⑥
注:
① 《史记》第4 册1375页,中华书局,1959年
②③④⑤⑥ 《道藏》第22册178 页,180 页,第1 册870 ~871 页,第11册429 页,430 页,文物出版社、上海书店、天津古籍出版社联合出版,1988年
北斗七星君
北斗七星君是道教崇奉的七位星神,即北斗七星。
中国是世界上天文学发展最早的国家之一,对北斗七星的观察早有记录,但七星之名最完整的记载,始见于汉代纬书。最初有两种名称,一为《春秋运斗枢》所记。曰:“第一天枢,第二旋,第三玑,第四权,第五衡,第六开阳,第七摇光。第一至第四为魁,第五至第七为标,合而为斗。”①道教形成后,以北斗为天神加以崇拜,并对之作种种神学解释。
《云笈七签》卷二十四《总说星》曰:七星第一星“名曰天枢,魂神斗次;第二星名曰天璇,魂神斗次行;第三星名曰天机,魄精斗次行;第四星名曰天权,魄精斗次行;第五星名曰玉衡,魄灵斗次行;第六星名曰闿阳,魄灵斗次行;第七星名曰摇光”。②同时又称北斗有九星,为九皇之神,谓“北斗九星,七见(现)二隐”。《云笈七签》卷二十四《北斗九星职位总主》云:“《黄老经》曰:北斗第一天枢星,则阳明星之魂神也;第二天璇星,则阴精星之魂神也;第三天机星,则真人星之魄精也;第四天权星,则玄冥星之魄精也;第五玉衡星,则丹元星之魄灵也;第六闿阳星,则北极星之魄灵也;第七摇光星,则天关星之魂大明也。”(下第八、九星略)③其后又引《河图宝录》叙述九星之姓讳及职掌。以上《云笈七签》所述北斗七星之名,即据纬书《春秋运斗枢》。
二为《洛书》所记。它除记上述七名外,又记有另外七个名称,曰:“开阳重宝,故置辅翼,易斗中曰北斗:第一曰破军,第二曰武曲,第三曰廉贞,第四曰文曲,第五曰禄存,第六曰巨门,第七曰贪狼。”④另一批道书则据此以述北斗七星,只把次序作了颠倒。如《北斗治法武威经》所云:第一天枢,名魁,字贪狼,第二天任,名,字巨门,第三天柱,名,字禄存,第四天心,名,字文曲,第五天禽,名,字廉贞,第六天辅,名,字武曲,第七天冲,名魒,字破军,……“并各有具体职掌。⑤《玉清无上灵宝自然北斗本生真经》《太上玄灵斗姆大圣元君本命延生心经》等,亦称”贪狼“、”巨门“等为北斗七星之名,并有紫光夫人感莲花化生北斗七星的故事流布民间。
略云:龙汉时有一国王名周御,其妃名紫光夫人。某日,夫人于  池  秀逶  ,忽感莲花九朵化生九子。长为天皇大帝,次子为紫微大帝,其余七子为贪狼、巨门,禄存、文曲,廉贞、武曲、破军七星。“二长帝君居紫微垣太虚宫中勾陈之位。”
“紫光夫人亦号北斗九真圣德天后,道身玄天大圣真后,……
庆华紫光赤帝。“⑥即他书所称之斗姆元君。《太上玄灵北斗本命延生真经》及《上清灵宝大法》卷三十九等,即据此称北斗七星为:北斗阳明贪狼星君,北斗阴精巨门星君,北斗真人禄存星君,北斗玄冥文曲星君,北斗丹元廉贞星君,北斗北极武曲星君,北斗天关破军星君。再加八、九二星,为九皇星君。⑦古代很重视北斗七星的作用。
《史记·天官书》说:“北斗七星,所谓‘旋、玑、玉衡、以齐七政’。……斗为帝车,运于中央,临制四乡。分阴阳,建四时,均五行,移节度,定诸纪,皆系于斗。”⑧所谓“七政”,据《索隐》引《尚书大传》,指:春、秋、冬、夏、天文、地理、人道。
即是说,自然界天地的运转、四时的变化、五行的分布,以及人间世事  否泰皆由北斗七星所决定。其后的纬书更对此作了发挥。
《河图帝览嬉》曰:“斗七星,富贵之官也;其旁二星,主爵禄;其中一星,主寿夭。”“斗主岁时丰歉。”⑨《尚书纬》说:“七星在人为七瑞。北斗居天之中,当昆仑之上,运转所指,随二十四气,正十二辰,建十二月,又州国分野、年命,莫不政之,故为七政。”AB道书承此说,除继续论述其对自然界和社会的影响外,着重强调其对个人生命的决定作用。《太上玄灵北斗本命长生妙经》云:“北斗司生司杀,养物济人之都会也。凡诸有情之人,既禀天地之气,阴阳之令,为男为女,可寿可夭,皆出其北斗之政命也。”AC一些道书又说,根据人的出生时辰,人们的生命被分属于七个星君所掌管:“贪狼太星君,子生人属之;巨门元星君,丑亥生人属之;禄存真星君,寅戌生人属之;文曲纽星君,卯酉生人属之;廉贞纲星君,辰申生人属之;武曲纪星君,己未生人属之,破军关星君,午生人属之。”AD各人根据自己的生辰,即可找到自己的主命星。
据称,“凡人性命五体,悉属本命星官之所主掌”;“凡有男女于本命生辰及诸斋日,清净身心,焚香持此真文,自认北极本命所属星君,随心祷祝,善无不应,灾罪消除”。AE
注:
①⑧ 《史记》第4 册1291~1292页(索隐),1291页,中华书局,1959年
②③⑤⑥⑦ACADAE 《道藏》第22册179 页,181 页,第18册695 页,第1 册872 页,第11册347 页,349 页,347 页,348 页,文物出版社、上海书店、天津古籍出版社联合出版,1988年④⑨AB《重修纬书集成》卷六204 ~205 页,76页,卷二71页,日本明德出版社,昭和53年
四灵二十八宿
道教崇奉的星神。指“四象”和“二十八宿”。
二十八宿,亦称“二十八舍”,或“二十八星”。我国古代为了观测天象及日、月、五星的运行,选取二十八个星官作为观测时的标志,称为“二十八宿”。它又平均分为四组,每组七宿,与东、西、南、北四个方位和苍龙、白虎、朱雀、玄武(龟蛇合称)
等动物形象相配,称为“四象”,道教名之为“四灵”。二十八宿在四象观念的形成很早,至战国初已见于记载。稍晚的《礼记·曲礼上》云:“行前朱鸟而后玄武,左青龙而右白虎。”孔颖达疏:“朱鸟、玄武、青龙、白虎,四方宿名也。”汉代纬书《尚书考灵曜》云:“二十八宿,天元气,万物之精也。故东方角、亢、氐、房、心、尾、箕七宿,其形如龙,曰‘左青龙’。南方井、鬼、柳、星、张、翼、轸七宿,其形如鹑鸟,曰‘前朱雀’。西方奎、娄、胃、昴、毕、觜、参七宿,其形如虎,曰‘右白虎’。北方斗、牛、女、虚、危、室、壁七宿,其形如龟蛇,曰‘后玄武’。”①道教对此天象加以拟人化,为之定姓名、服色和职掌,顶礼膜拜。《云笈七签》卷二十四《二十八宿》称:“甲从官阳神也,角星神主之,阳神九人,姓宾名远生,衣绿玄单衣,角星宿主之。
乙从官阴神也,亢星神主之,阴神四人,姓扶名司马,马头赤身,衣赤缇单衣,带剑,亢星神主之。“②其余二十六宿类此。《太上洞神五星诸宿日月混常经》又对二十八宿之状貌、行为作了描述。”曰:“角星之精,常以立春后寅卯日游于寺观中,形少髭鬓,参问禅礼,……或游于酒肆自饮,……识者求之,多示人养生播种之术。”亢、氐、房三星之精,常以寅卯日同行,衣青苍衣,……游于人众中或大斋会处,……
即是求之,多与人救世之术。③其余二十四宿类此。
二十八宿合成的四象(四灵)更受道教尊崇。主要特点是以之作为护卫神。葛洪《抱朴子内篇·杂应》即以之为太上老君的侍卫,称老君“左有十二青龙,右有二十六白虎,前有二十四朱雀,后有七十二玄武”;并谓“此事出于仙经中也”。④《北帝七元紫庭延生秘诀》更为之取名,曰“左有青龙名孟章,右有白虎名监兵,前有朱雀名陵光,后有玄武名执明,建节持幢,负背钟鼓,在吾前后左右”。⑤此又以之为道士行法时的守护神了。后世道教宫观又于山门前塑青龙、白虎神像,以之为宫观守护神。清姚福钧《铸鼎余闻》卷一云:“宋范致能《岳阳风土记》云:‘老子祠有二神像,所谓青龙、白虎也。’明姚宗仪《常熟私志》叙寺观篇云:‘致道观山门二大神,左为青龙孟章神君,右为白虎监兵神君’。”
四方四灵,自古以来只被作为守护神,地位是不很高的。
但其中的玄武神自宋以后却独受尊崇,成为赫赫有名的真武大帝、玄天上帝,作为道教大神加以崇奉。在明代地位尤为显赫。这与明太祖,特别是明成祖利用它以神化皇权有关。
注:
① 《重修纬书集成》卷二,第51页,日本明德出版社,昭和50年
②③⑤ 《道藏》第22册第180 页,第11册430 页,第32册186 页,文物出版社、上海书店、天津古籍出版社联合出版,1988年
④ 《抱朴子内篇校释》(增订本)273 页、274 页,中华书局,1985年
真武大帝
真武大帝又称玄天上帝,民间和道教尊奉的北方玄武神。
玄武本二十八宿中北方七宿之总名。战国典籍已有记载。
《楚辞·远游》有“召玄武而奔属”之句,洪兴祖《楚辞补注》卷五曰:“玄武谓龟蛇,位在北方,故曰玄,身有鳞甲,故曰武。”①《礼记·曲礼》云:“行,前朱鸟而后玄武,左青龙而右白虎。”注曰:“行,军旅之出也。朱鸟、玄武、青龙、白虎,四方宿名也。……军行法之,作此举之于上,以指正四方,使戎阵整肃也。”②《淮南子·天文》将此四方神与四天帝相配,称玄武为颛顼之僚佐,曰:“北方水也,其帝颛顼,其佐玄冥,……其神为辰星,其兽玄武。”③纬书《河图》则视玄武为黑帝之精,称:“北方黑帝,神名叶光纪,精为玄武。”
又曰:“北方黑帝,体为玄武,其人夹面兑头,深目厚耳。”④尽管玄武作为神的地位,在汉代比前有所提高,但在此后较长一段时间内,人们仍视玄武之形象为龟蛇,仍视玄武为四方护卫神之一。如东晋葛洪《抱朴子内篇·杂应》称老君李聃“左有十二青龙,右有二十六白虎,前有二十四朱雀,后有七十二玄武,”⑤为之作护卫。唐段成式《酉阳杂俎》中之玄武形象仍为龟蛇,该书《续编》卷三云:“朱道士者,太和八年,常游庐山,憩之涧石,忽见蟠蛇如堆缯锦,俄变为巨龟,访之山叟,云是玄武。”⑥五代于逖《灵应录》又记人锄死龟蛇得祸的故事,据称此龟蛇即“玄武神也”。⑦可见直到唐末五代,玄武神的地位还是不高的。
玄武信仰之兴盛和玄武神地位之提高始于宋代。盖因北宋开国之初,即受到北方外族契丹、辽国的威胁,为了提高防御入侵的自信心,乃乞灵于北方大神玄武的护佑。据杨亿《谈苑》载,“开宝中,有神降于终南山,……言:”我天之尊神,号黑煞将军,与真武、天蓬等列为天之大将。‘太宗即位,筑宫终南山阴。太平兴国六年,封翊圣将军。“⑧宋真宗大中祥符七年加号”翊圣保德真君“。从此以后,玄武与翊圣、天蓬、天猷合称”四圣“。⑨大中祥符(1008~1016)间,为避圣祖(即赵玄朗)讳,改玄武为真武。AB宋《大诏令集》卷一百三十六载,宋真宗天禧二年(1018)诏加真武为真武灵应真君。AC《真武灵应真君增上佑圣尊号册文》载,宋徽宗大观二年(1108)”增上尊号曰:佑圣真武灵应真君“。AD《文献通考》卷九十《郊社考》载,”钦宗靖康元年,诏:佑圣真武灵应真君加号佑圣助顺真武灵应真君“。AE道教自来崇拜星斗,尤其崇拜北斗,倡言”南斗注生,北斗注死“,所谓南斗即指玄武七宿之首宿。在北宋帝王为了政治军事目的大倡玄武崇拜之时,道教也趁机推波助澜,为玄武制造种种神迹。其中最突出的是编造玄武身世。《太上说玄天大圣真武本传神咒妙经》曰:”昔大罗境上无欲天宫,净乐国王善胜皇后,梦而吞日,觉乃怀孕。其母气不纳邪,日常行道,既经一十四月,乃及四百余辰,于开皇元年甲辰之岁三月三日午时,降诞于王宫,相貌殊伦。后既长成,遂舍家辞父母,入武当山修道,四十二年功成果满,白日升天。玉皇有诏,封为太玄,镇于北方。显迹之因,自此始也。“AF南宋陈元靓《岁时广记》卷十九”降真圣“条所引《玄天大圣本传》之文,与此相同,只个别字句有异,证明上段文字出于宋代所撰之《玄天大圣本传》。《太上说玄天大圣真武本传神咒妙经》在叙述真武身世之前,又称真武为太上老君之化身,云:”玄元圣祖八十一次显为老君,八十二次变为玄武,故知玄武者,老君变化之身,武曲显灵之验。“AG经此描写后,玄武遂由古代之四方护卫神之一上升为道教大神。并将象征真武的龟蛇改为真武所收之二魔,故自宋代起,真武画像与塑像皆为”被发黑衣,  探5  龟蛇,从者执黑旗“。AH元朝以北方女真族入主中原,视北方真武为王朝的保护神而加以崇奉。元代开国之初,在北京等地创建真武庙、昭应宫。至元七年(1270),徐世隆撰《元创建真武庙灵异记》云:”我国家肇基朔方,盛德在水,今天子观四方之极,建邦设都,属水行,方盛之月,而神适降,所以延洪休,昌景命,开万世太平之业者,此其兆欤!“AI同年王磐撰《元创建昭应宫碑》云:”国家肇基朔方,奄有四海,今京邑告成,而是瑞来格,神理不言,应以象类,盖昭昭矣!“AJ为此,元代皇帝将真武之”真君“号升格为”帝“,《续文献通考》卷七十九《群祀三》云:”元大德七年十二月,加封真武为元圣仁威元天上帝。“AK明成祖时崇奉真武尤盛。因明成祖朱棣原为北方一藩王(燕王),意欲举兵夺取帝位,须借助北方大神真武为其出师”正名“,谋士姚广孝遂造作玄武助战的神话。傅应麟《明书》卷一百六十《姚广孝传》载,朱棣决定举兵”靖难“时,曾问师期于姚广孝,广孝对曰:
“未也,俟吾助者至。曰:‘助者何人?’曰:‘吾师。’又数日,入曰:‘可矣。’遂……祭纛。见披发而旌旗蔽天,太宗(朱棣)顾之曰:‘何神?’曰:‘向所言吾师玄武神也。’于是太宗仿其像,披  ⒄探O  应。”LB  手  棣继位以后,十分崇奉真武,除在京城建真武庙外,又于永乐十年(1412)命隆平侯张信率军夫二十余万大建武当山宫观,使崇奉真武的香火臻于极盛。
此时,崇奉真武的道教经书也愈来愈多。仅现存于《道藏》者,即有此时期所出的《玄天上帝说报父母恩重经》《玄天上帝启圣录》《玄天上帝启圣灵异录》《大明玄天上帝瑞应图录》《玄天上帝百字圣号》《太上玄天真武无上将军箓》等。
上述诸书除宣扬真武种种灵异事迹外,并进一步突出真武在道教诸神中的地位。两宋时已称真武为老君之化身,元明时则进一步称之为“金阙化身”,《玄天上帝启圣录》卷一云:“按《混洞赤文》所载,玄帝乃先天始气、太极别体。上三皇时,下降为太始真人;中三皇时,下降为太初真人;下三皇时,下降为太素真人;黄帝时,下降符太阳之精,托胎于净乐国王善胜皇后,孕秀一十四月,则太上八十二化也。”LC其地位几乎与道教最高神三清相当。万历《续道藏》所收《玄天上帝百字圣号》,将历代皇帝和道士加给真武的封号排成一百字,其封号之长,无论在皇帝中或其他神灵中,再也找不出第二个能和它相比拟的。后经元明诸代之倡导,真武庙祀几遍天下。
注:
① 《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第1062册208 页,台湾商务印书馆,1983年
② 《礼记》第13页,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
③ADAFAGAIAJLC 《道藏》第28册19页,第18册42页,第17册111 ~112 页,38页,第19册641 页,642 页,第19册571 ~572 页,文物出版社、上海书店、天津古籍出版社联合出版,1988年
④ 《重修纬书集成》卷六第138 、167 页,日本明德出版社,昭和53年
⑤ 《抱朴子内篇校释》(增订本)273 页,中华书局,1985年
⑥⑧LB 《丛书集成初编》第0278册194 页,第1209册59页,第3957册3156~3157页,中华书局,1983年
⑦ 转引自《古今图书集成·神异典》卷十七
⑨ 《朱子语类》卷一百二十五《论道教》曰:“今乃以玄武为真圣,而作龟蛇于下,已无义理,而又增天蓬、天猷及翊圣真君作四圣,殊无义理。”
AB 避圣祖讳,见于《朱子语类》和《云麓漫钞》等。《朱子语类》卷一百二十五《论道教》曰:“真武,本玄武,避圣祖讳,故曰真武。”
《云麓漫钞》卷九云:“祥符间避圣祖讳,始改玄武号为真武。”除此说之外,《续文献通考》又称为避真宗讳,曰:真武“本号玄武,宋避庙讳,改曰真武。”因据《宋史》,宋真宗生于太祖开宝元年,初名德昌,太宗太平兴国八年,改名玄休,端拱元年,改名玄侃,至道元年,又改名恒。此说于理不通,因宋真宗已于至道元年改名恒,在后祥符间改玄武为真武,自非避其讳而为,故当以前说避圣祖玄朗讳为是。
AC 转引自《全宋文》第7 册16页,巴蜀书社,1990年
AE 《文献通考》第824 页,中华书局,1986年
AH 《笔记小说大观》第6 册114 页,江苏广陵古籍刻印社,1983年
AK 《续文献通考》第3495页,商务印书馆,1936年
三官大帝
三官大帝是早期道教尊奉的三位天神。指天官、地官和水官。
《三国志·张鲁传》称五斗米道“师君”张鲁“雄据巴汉垂三十年”,裴松之注引《典略》,言其为病者请祷时,曰:
“请祷之法,书病人姓名,说服罪之意。作三通,其一上之天,著山上;其一埋之地;其一沉之水。谓之三官手书。”①此请祷之法,盖仿效古代仪礼。战国成书的《仪礼·觐礼》曰:“祭天燔柴,祭山丘陵升,祭川沉,祭地瘗。”唐贾公彦疏云:“案《尔雅》云:祭山曰悬,祭川曰浮沉,……祭天曰燔柴,祭地曰瘗埋。”②
“瘗”亦埋藏之意。
至南北朝时,“三官”与“三元”相结合而为三位天帝。
据《元始天尊说三官宝号经》,此三位天帝之名及其职掌为:
“上元一品赐福天官,紫微大帝;中元二品赦罪天官,清虚大帝;下元三品解厄水官,洞阴大帝。”③并称“得道神仙,皆从三官保举;下方生人,但持三官宝号,能除厄难”。④为了推尊此三位天帝,南北朝所出的多种道书,又以两汉流行的元气论对其神格进行刻画。《三元品戒经》称“上元天官隶玉清境,结青黄白三气置上元三宫,……总主上真自然玉虚皇皇上帝、诸天帝王、上圣大神”;“中元二品地官者,隶上清境,结元洞混灵之气,凝极黄之精而成,……总主五帝五岳诸真人,及诸地神仙已得道者”;“下元三品水官隶太清境,结风泽之气,凝晨浩之精而成,……总主水帝汤谷神王、九江水府河伯神仙,水中诸大神及仙箓簿籍”。⑤据南北朝所出之《因缘经》等所载,三官大帝的主要职责是于三元日考校人间善恶,给以罪福,曰:“正月十五日,上元宫主一品九气赐福天官紫微大帝,于是日……同下人间,校定罪福也;七月十五日,中元宫主二品七气赦罪地官清虚大帝,于是日……同出人间,校戒罪福也;十月十五日,下元宫主三品五气解厄水官扶桑大帝,于是日……同到人间,校戒罪福也。”⑥《太上洞玄灵宝三元品戒功德轻重经》《太上太玄女青三元品诫拔罪妙经》,⑦即具述三官大帝分设三宫三府三十六曹以考校世人之事。元代所出之《太上洞神三元妙本福寿真经·开明三景章》曰:“三元帝君职任宰御,巡历考校,凡仙官真人天神地祇,水母三界万灵君臣人物善恶,悉主隶焉。”⑧据此,天上地下、三界十方之万类种种,皆归三官大帝管辖。
三官信仰兴盛于魏晋南北朝,唐宋犹存其余绪。现存《太上灵宝上元天官消愆灭罪忏》《中元地官消愆灭罪忏》《下元水官消愆灭罪忏》,即出之唐宋间。
旧时各地有三官庙、三官殿、三官堂。以正月十五、七月十五、十月十五为三官生日。清顾铁卿《清嘉录》卷一云:
“遇三元日,士庶拈香,骈集于院观之有神像者。郡(指吴郡——引者注)西七子山有三官行宫,释氏奉香火,至日,舆舫络绎,香湖尤盛。归持灯笼,上御‘三官大帝’四字,红黑相间,悬于门首,云可解厄。或有人以小杌插香供烛,一步一拜至山者,曰拜香。”⑨
注:
① 《三国志》第1 册264 页,中华书局,1959年
② 《十三经注疏》上册1094页,中华书局,1980年
③④⑤⑥⑧ 《道藏》第2 册26页,36页,210 ~211 页,第17册98页,第11册414 页,文物出版社、上海书店、天津古籍出版社联合出版,1988年
⑦ 此二书实为南朝宋前所出灵宝古经《三元品戒经》之一部分。
⑨ 《笔记小说大观》第23册113 页,江苏广陵古籍刻印社,1983年
黄帝
黄帝是传说中的远古帝王,道教尊奉的古仙。其原型大概是华夏族一个酋长国首领,因其对本民族的发展有很大贡献,为后世长期传颂。但因其年代太久远,留下来的传闻,大多扑朔迷离,难详究竟。可是至战国百家言黄帝时,许多人对那些传闻进行编联增纂,终于造就出一代帝王形象。据称,黄帝姓公孙,名轩辕,有熊国君少典之子。曾败炎帝于陂泉,诛蚩尤于涿鹿,诸侯遂尊之为天子,代神农氏而为黄帝。接着,又立百官,制典章,命群臣造宫室,作衣裳,制舟车,定律历,文字、算数、音乐等皆相继发明,于是形成“田者不侵畔,渔者不争隈,道不拾遗,市不豫贾”①的盛世局面。
与百家塑造黄帝帝王形象同时,一些典籍又在塑造黄帝的仙人形象。《山海经·西山经》云:“又西北四百二十里,曰峚山。……其中多白玉,是有玉膏,其原蟹  汤汤,黄帝是食是飨。”②《庄子》多记黄帝访道、论道事,《在宥》篇记黄帝去崆峒山问道于广成子,广成子教以“无视无听,抱神以静,形将自正。必静必清,无劳女形,无摇女精,乃可以长生。目无所见,耳无所闻,心无所知,女神将守形,形乃长生。”③《徐无鬼》篇记黄帝去具茨之山访大隗君,路遇牧马童子教以治天下之道,曰:“夫为天下者,亦奚以异乎牧马者哉,亦去其害马者而已矣!”④《知北游》记黄帝讲道的话,曰:“无思无虑始知道,无处无服始安道,无从无道始得道。”⑤又称:“为道者日损,损之又损之,以至于无为,无为而无不为也。”⑥《大宗师》篇说:“夫道,有情有性,无为无形,……黄帝得之,以登云天。”⑦秦汉方士更以黄帝为帝王成仙的样板,鼓动秦皇、汉武以之为楷模修炼长生。李少君对汉武帝说:“祠灶则致物,致物而丹沙可化为黄金,黄金成以为饮食器则益寿,益寿而海中蓬莱仙者乃可见,见之以封禅则不死,黄帝是也。”
⑧公孙卿更编造了一个有名的黄帝鼎湖升天的神话,曰:“黄帝且战且学仙,……百余岁然后得与神通。”“黄帝采首山铜,铸鼎于荆山下。鼎既成,有龙垂胡髯下迎黄帝。
黄帝上骑,群臣后宫从上者七十余人,龙乃上去。余小臣不得上,乃悉持龙髯,龙髯拔,堕,堕黄帝之弓。百姓仰望黄帝既上天,乃抱其弓与胡髯号,故后世因名其处曰鼎湖,其弓曰乌号。“⑨可以说,历战国至汉初,黄帝基本上已具有帝王兼仙人的形象。
道教在形成初期,人们称其前身为黄老道,视黄帝与老子同为道教的祖师。张陵创立五斗米道,独尊老子为教祖,而尊黄帝为古仙人。由此遂被沿袭。所以此后道书仍然以黄帝为古仙人继续进行增饰。葛洪《抱朴子内篇·微旨》云:“黄老玄圣,深识独见,开秘文于名山,受仙经于神人,蹶埃尘以遣累,凌大遐以高跻,金石不能与之齐坚,龟鹤不足与之等寿。”AB同书《辩问》篇夸说黄帝是自古以来唯一的治世而兼得道的圣人,曰:“俗所谓圣人者,皆治世之圣人,非得道之圣人,得道之圣人,则黄老是也。治世之圣人,则周孔是也。
黄帝先治世而后登仙,此是偶有能兼之才者也。“AC《极言》篇则历叙黄帝遍历名山、访真问道、以至最后得道升天的故事。
略云:“昔黄帝生而能言,役使百灵,可谓天授自然之体也,犹复不能端坐而得道。
故陟王屋而受丹经,到鼎湖而飞流珠,登崆峒而问广成,之具茨而事大隗,适东岱而奉中黄,入金谷而咨涓子,论道养则资玄、素二女,精推步而访山稽、力牧,讲占候则询风后,著体诊则受雷岐,审攻战则纳五音之策,穷神奸则记白泽之辞,相地理则书青乌之说,救伤残则缀金冶之术。故能毕该秘要,穷道尽真,遂升龙以高跻,与天地乎罔极也。“AD南北朝  隋唐间,续有史籍增益黄帝成仙事迹。《一杂子》曰:”黄帝诣峨眉见天真皇人,拜之玉堂,曰:敢问何为三一之道?皇人曰:而既己君统矣,又咨三一,无  死士  乎?
……圣人欲治天下,必先身之立权以聚财,葵财以施智,因智以制义,由义以出信,仗信以著众,用众以行仁,安仁以辅道,迪道以保教,善教以政俗,……制礼以定情,原情以道性,复性以一德,成德以叙命,和命以安生,而天下自尔治,万物自尔得,神志不劳,而真一定矣。“AE《黄帝内传》又模仿《穆天子传》《汉武帝内传》,编造西王母向黄帝讲道、授图像的故事,曰:”王母授帝七昧之术。帝曰:何谓七昧?王母曰:目昧即不明,耳昧即不聪,口昧即不爽,鼻昧即不通,手昧即不固,足昧即不正,心昧即不真。但心不乱即真矣,目不昧即明矣,耳不昧即聪矣,……是知七昧其要在一,一之稍昧,六昧俱塞,则一身不治,近于死也。“AF又曰:”王母饮帝以碧霞之浆,赤精之果,因授帝白玉像五躯,曰:此则元始天尊之真容也。又授帝二仪本形图,还丹十九首。帝乃作礼,置于高观之上,亲自供养,后妃臣妾莫得睹之。其观上常有异色云气,奇香闻数百步,时人谓之道观,道观之号自此始也。“AG《云笈七签》卷三《道教所起》又称黄帝是灵宝经的传人,曰:”今传灵宝经者,则是天真皇人于峨眉山授于轩辕黄帝。“
AH唐僖宗广明二年(881 ),王瓘对诸书所记黄帝修道事进行整理,成《广黄帝本行记》,是黄帝修道成仙的系统总结。
称:“黄帝以天下既理,乃寻真访隐,问道求仙,”于是历访诸山问道,最后道成,“有黄龙垂胡髯迎帝,帝乘龙登天。”AI道教奉黄帝为古仙人,陶弘景《真灵位业图》称之为“玄圃真人轩辕黄帝”,列于第三中位太极金阙帝君之下的左位。道士多托黄帝之名以著书,现《道藏》除收医书古籍《黄帝内经》外,托名黄帝之《阴符经》是其最著名者。托名黄帝的方术书则更多,如述外丹术的有《黄帝九鼎神丹经诀》;论占卜的有《黄帝龙首经》《黄帝金匮玉衡经》《黄帝宅经》;论选择嫁娶吉日的有《黄帝授三子玄女经》;论杂法仙术的有《黄帝太乙八门入式诀》《黄帝太一八门入式秘诀》《黄帝太一八门逆顺生死诀》等。
旧时一些地区尝建黄帝庙或轩辕庙,多以之为古仙而奉祀之。《山西通志》载有多处黄帝庙,其“一在曲沃县城中,明正统间里人掘地得古碑,……其阴赞文曰:”道德巍巍,声教溶溶,与天地久,亿万无穷。‘因立庙。“AJ河南、陕西等地亦有黄帝庙,《河南通志》云:”黄帝庙有二,一在宜阳县西,一在阌乡县东南,世传轩辕黄帝铸鼎于此,故立庙焉。“AK道教宫观中尝有黄帝殿、轩辕祠。如四川青城山常道观既有三皇殿祀伏羲、神农、黄帝,又有轩辕祠专祀黄帝。
注:
①AFAGAHAI 《道藏》第28册第45页,第32册302 页,278 页,第22册12页,第5 册32~35页,文物出版社、上海书店、天津古籍出版社联合出版,1988年
② 《山海经校注》第41页,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年
③④⑤⑥⑦ 《庄子集释》第2 册381 页,第4 册833 页,第3 册731 页,731页,第1 册246 ~247 页,中华书局,1982年
⑧⑨ 《史记》第4 册1385页,1393~1394页,中华书局,1959年ABACAD《抱朴子内篇校释》(增订本)第122 页,224 页,241 页,中华书局,1985年
AE 《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第365 册109 ~110 页,台湾商务印书馆,1985年
AJAK 《古今图书集成》第49册60360页,60364 页,中华书局、巴蜀书社,1987年
西王母
西王母简称王母,又称金母、金母元君,俗称王母娘娘。
原为中国古代神话中的女神,后经道教增饰奉为女仙领袖。
西王母之名,始见于战国至汉初写成的《山海经》。其《西山经》曰:“玉山,是西王母所居也。西王母其状如人,虎齿而善啸,蓬发戴胜,是司天之厉及五残。”
①其《大荒西经》曰:“西海之中南,流沙之滨,赤水之后,黑水之前,有山,名曰昆仑之丘。有神,人面虎身,有文有尾,皆白处之。……有人戴称,虎齿,有尾,穴处,名曰西王母。此山万物尽有。”②其《海内北经》又云:“西王母梯几而戴胜杖,其南有三青鸟,为西王母取食。”③据上所述,西王母是介于人兽、人神之间的怪神,其职掌“司天之厉及五残”,又属凶神。与此相反,战国初成书的《归藏》和汉初成书的《淮南子》中,西王母则是掌不死之药的吉祥神。
《文选》卷六十《祭颜光禄文》注引《归藏》曰:“嫦娥以西王母不死之药服之,遂奔月为月精。”④《淮南子·览冥篇》曰:“羿请不死之药于西王母,娥窃以奔月。”
⑤西晋咸宁五年(279 ,或说太康元年、二年),从汲郡战国墓出土的先秦古书(《汲冢书》)《竹书纪年》和《穆天子传》中,西王母又是人王。《竹书纪年》曰:“舜九年,西王母来朝。”“穆王十七年,王西征,至昆仑丘,见西王母。其年西王母来朝,宾于昭宫。”⑥《穆天子传》卷三曰:“吉日甲子,天子宾于西王母,乃执白圭玄璧,以见西王母。……西王母再拜受之。”⑦又:“O 乙丑,天子觞西王母于瑶池之上。西王母为天子谣曰:”……将子无死,尚能复来‘。“⑧《庄子·大宗师》又将西王母写成得道之人,曰:”夫道,有情有信,无为无形。……西王母得之,坐乎少广,莫知其死,莫知其终。“⑨总上可见,从春秋战国至汉初,西王母或为凶神,或为吉神,或为人王,或为有道者,形象不一。
两汉之际,西王母已统一为人格神。西汉司马相如《大人赋》曰:“吾乃今日睹西王母,皓然白首。”AB西王母成为白首老妪。扬雄《甘泉赋》曰:“想西王母欣然而上寿兮,屏玉女而却虙妃。”AC西王母又似一寿星。哀帝时,京师曾掀起一次“传行西王母筹”及“祠西王母”的活动。《汉书·哀帝纪》曰:
“(建平)四年(公元前三年)春,大旱。关东民传行西王母筹,经历郡国,西入关至京师。民又会聚祠西王母,或夜持火上屋,击鼓号呼相惊恐。”AD《汉书·五行志》亦记此事,曰:
“哀帝建平四年正月,民惊走,持槁或棷一枚,传相付与,曰行诏筹。……经历郡国二十六,至京师。其夏,京师郡国民聚会里巷仟佰,设(祭)张博具,歌舞祠西王母。”
《太平经》曰:“乐莫乐乎长安市,使人寿若西王母,比若四时周反始,九十字策传方士。”AE通过以上描写,西王母半人半兽的形象已经改变,但究竟是哪一种神,说法似乎仍然不一。司马相如和扬雄将其描绘为吉祥寿星,而在《后汉书》中又像恶神。
两晋南北朝时期,西王母进而又被奉为女仙的领袖。西晋张华《博物志》卷三云:
“汉武帝好仙道,祭祀名山大泽,以求神仙之道。时西王母遣使乘白鹿告帝当来,乃供帐九华殿以待之。七月七日夜漏七刻,王母乘紫云车而至……有三青鸟,如乌大,使侍母旁。时设九微灯。帝东面西向,王母索七桃,大如弹丸,以五枚与帝,母食二枚。帝程议  核著膝前,母曰:”取此核将何为?‘帝曰:“此桃甘美,欲种之。’  笑曰:‘此桃三千年一生实。’……时东方  非源  殿南厢朱鸟牖中窥母,母顾之谓帝曰:”此窥牖小儿,尝三来盗吾此桃。‘“AF此故事成为东晋南北朝时所出《汉武帝内传》写蟠桃宴会之张本。不过《汉武帝内传》在铺张描写  刺  宴会后,又以更大篇幅讲汉武帝拜请西王母授长生之道及西王母传道授书故事。中云:西王母是元始天王弟子,曾亲受元始天王教诲。西王母向汉武帝说:”曾闻天王曰:“夫欲长生者,宜先取诸身,但坚守三一,保尔旅族。’”她教汉武帝不要恣情淫欲,要保养精气。并亲手授以《五岳真形图》及《灵光生经》,又命上元夫人“授六甲灵飞招真十二事”,即《内传》中所列的《六甲左右灵飞符》《六遁隐化八术方》《入火九赤班文符》等十二篇经书。AG据《汉武帝内传》所反映的思想内容看,此书作者当为早期上清派道士。第一,所谓西王母之师元始天王,为早期上清派所奉的最高神,这从早期上清派所出的经书中可得到证明。
陶弘景《真灵位业图》第四中位下之“左位”中,即列“元始天王”,标明为“西王母之师”。第二,《内传》所云西王母降授之经书,如上举之《五岳真形图》及《六甲左右灵飞符》等十二篇,亦为早期上清派所传之经书。上述两点证明,东晋南北朝时上清派道士已将西王母纳入自己的神仙谱系。
与《汉武帝内传》大体同时,托名葛洪所撰的《元始上真众仙记》(附题《枕中书》)
AH称,在二仪未分,天地混沌之时,已有元始天王“游乎其中”。至二仪始分以后,元始天王与太元圣母通气结精,生出扶桑大帝东王公和九光玄女,“九光玄女,号曰西王母”。二人皆为“天地之尊神”。又说,西王母治昆仑玄圃之墉城,“众仙或有日三朝扶桑公,或三朝西王母。”西王母的地位,又比《汉武帝内传》内所述更高了。
比上两书出现略晚的《上清元始变化宝真上经九灵太妙龟山玄箓》继续加以增饰。
其卷上首次称西王母讳婉衿。又说,开皇(此为神仙纪年号,非隋之开皇——引者注)
元年正月上寅之日,有天真大神,奉元始天王之命,降授西王母号曰“西元九灵上真仙母”,封西龟之岳。命其“总领仙籍,承统玉清”。“一月三登玉清,再宴昆仑,五校众仙。”又赐以“青琼之板,给九天凤衣,飞青羽晨婴玉冠,凤云之舄,神  镒下址行羽盖二十四乘,五色仗幡命灵之节”。还以“上官金华玉女七百人”作其侍卫,其中主要有王子登、董双成等。AI据《上清七圣玄纪经》说,上清派曾撰著有七圣传,即:上清太上大道君传,紫清太素三元道君传,白玉龟台九凤太真西王母传,中央黄老君传,扶桑大帝君传,金阙圣君传,东海青童君传。将西王母作为七圣之一,与太上大道君并列。
隋唐时期,人们对西王母形象的描绘更进了一步。《太平广记》卷五十引《纂异录》记“嵩岳嫁女”,内容并非嵩岳嫁女,实为记述西王母宴会周穆王、汉武帝。略云,唐元和癸巳(813 )中秋夜,田璆、邓韶二人外出赏月,被仙人卫符卿、李八百引入仙境,亲见西王母宴会周穆王、汉武帝的场面。见西王母与周穆王、汉武帝共坐一席,本来还请了轩辕黄帝,因他正在主领月宫宴会,才未能赴会。会上刘纲、茅盈作侍者,麻姑弹筝,谢自然击筑,丁令威唱歌,王子晋吹笙以和。其场面比与周穆王觞于瑶池或与汉武帝宴于承华殿更为热闹。
在这里,已无人间的时空观念,上下千余年的人物都出现在一个宴会上。所谓:“天上只一日,世上几千年,”正是神仙家向往的神仙境界。
对西王母作综合记载的是唐末五代道士杜光庭的《墉城集仙录》。该书卷一《金母元君传》(又收入《云笈七签》卷一百一十四),收入《太平广记》卷五十六,末署出《集仙录》,当为《墉城集仙录》的略称。《说郛》收《西王母传》(仅摘抄其前半部分),署名汉桓驎撰,当为误记或伪托。该传除抄录了《穆天子传》《汉武帝内传》《枕中书》《上清元始变化宝真上经九灵太妙龟山玄箓》等有关内容外,又据《龙鱼河图》,加进西王母派九天玄女授轩辕黄帝符图以破蚩尤;还据《尚书帝验期》,铺叙王褒、茅盈赴白玉龟台,受西王母授道书及封号;AJ以及西王母亲降魏华存处,授以《玉清隐书》等情节。举凡以往有关西王母的传说、纪闻、无不罗具、关于神性、地位和职掌的叙述更加明确。该文云:道气在凝寂混沌、湛体无为之时,“先以东华至真之气,化而生木公”,“又以西华至妙之气,化而生金母”。
当金母结气成形以后,遂“与东王公共理二气,而养育天地,陶钧万物矣”。即是说,西王母与东王公都是最原始的道气直接化生而来,比起《枕中书》所谓由元始天王与太元圣母通气结精而成的说法,又高了一步。该文又云,西王母“体柔顺之本,为极阴之元,位配西方,母养群品,天上天下,三界十方,女子之登仙得道者,咸所隶焉”。又说:诸仙在“升天之时,先拜木公,后谒金母,受事既讫,方得升九天,入三清,拜太上,觐奉元始天尊。”AK表明其地位仅次于以元始天尊为首的“三清”。上举《上清元始变化宝真上经九灵太妙龟山玄箓》称西王母号“西元九灵上真仙母”,《上清七圣玄纪经》称西王母名“白玉龟台九凤太真西王母”,杜光庭《西王母传》称“西王母者,九灵太妙龟山金母也,一号太灵九光龟台金母元君”;诸书所记西王母这些大致相同的名目,与  弘景《真灵位业图》中位  第二中位(玉晨玄皇大道君)下“女真位”中之“紫微元灵白玉龟台九灵太真元君”十分相似,它在《真灵位业图》中仅次于七大主神,是位居第二等的仙真。陶弘景在此书中已将西王母定为元始天王之弟子,列入第三等,其所列第二等的“紫微元灵白玉龟台九灵太真元君”,当是另属一神,并非属于西王母。
上述诸书给西王母拟出与之相似的名目,将西王母由第三等提高到第二等,这样她的女仙领袖地位便更加鲜明了。
尽管如此,但在唐和北宋的斋醮科仪书中,尚未将西王母列入启请神灵名单,至南宋始被列入。如南宋道士仲励《祈嗣拜章大醮仪》,在启请的长串神灵名单中,于第十九位列东华木公道君,第二十位列西灵金母元君。南宋道士金允中《上清灵宝大法》卷三十九《散坛设醮品上》所开三百六十分位真灵名单中,于第十位列东王公,第十一位列西王母(即白玉龟台九灵太真金母元君)。上述两书虽将西王母列入第二十位或十一位,实际相当第二神阶,因其前面所列都是第一等大神三清、四御。金元时期的全真道十分推崇东王公、西王母,将东王公认作其派的始祖,将西王母尊与重要的大神。如全真道三大祖庭之一的山西芮城永乐宫之三清殿,有一幅《朝元图》壁画,围绕三清的众多仙真中有八大主神像,其中二位即为东华上相木公青童道君,和白玉龟台九灵太真金母元君。八大主神的造型比其他仙真大,皆著冕旒帝王装,可见其地位之高。
旧时西王母在社会上也有很大影响。首先,在民间很早就有西王母庙。如《太平御览》卷一百二十四引崔鸿《十六国春秋》:前凉《张骏录》曰:酒泉太守马笈上言,请在酒泉南山立西王母祠,张骏从之。又据《隋书》卷七十一《诚节传》载,张祥于隋开皇中迁并州司马,仁寿末,汉王谅举兵反,遣其将刘建略地燕赵至井陉,纵火焚烧城郭,“(张)祥见百姓惊骇,城侧有西王母庙,祥登城望之,”再拜,请神降雨相救。言讫,“庙上云起,须臾骤雨,其火遂灭。”LB其他地区想来亦有西王母庙的建立。其次,在张华《博物志》和《汉武帝内传》的影响下,宋元明时期,许多文学家皆以西王母蟠桃会为题材,写入小说、戏曲中,据庄一拂《古典戏曲存目汇考》卷二称:“宋官本杂剧,即有《宴瑶池爨》。金元院本有《王母祝寿》一本,《蟠桃会》一本,《瑶池会》一本。
元钟嗣成、明朱有燉俱有《蟠桃会》杂剧,情节皆类似。“如朱有燉《群仙庆寿蟠桃会》,”内容谓瑶池蟠桃结实,西王母召东华、南极、八仙,以及人间香山九老,洛下耆英等,开蟠桃大会。“小说中涉笔西王母事的也很多,《西游记》所写孙悟空大闹蟠桃会故事,也是据此演化而来。
注:
①②③⑤⑦AGAIAK 《道藏》第21册793 页,840 页,835 页,第28册47页,第5 册40页,40页,49、52页,第34册177 页,第18册168 、169 页,文物出版社、上海书店、天津古籍出版社联合出版,1988年
④ 《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第1329册1043页,台湾商务印书馆,1985年
⑥ 《丛书集成初编》第3679册6 页、45页,中华书局,1983年
⑨ 《庄子集释》第1 册第246 ~247 页,中华书局,1982年
ABAC 《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第244 页,第404 页,中华书局,1958年
ADAE 《汉书》第1 册342 页,第5 册1476页,中华书局,1962年
AF 《百子全书》第7 册,浙江人民出版社,1984年
AH 《枕中书》记有上清派道士许穆、许玉斧事,是东晋末人,皆在葛洪之后。据内容推测,当出于东晋末至南北朝。
AJ 《重修纬书集成》卷二第67页,日本明德出版社,昭和50年
LB 《隋书》第6 册1657页,中华书局,1973年
东王公
东王公又称木公、东王父,扶桑大帝,东华帝君。原为中国古代神话中的男神,后经道教增饰奉为男仙领袖,南、北二宗则奉为始祖。
东王公之名的出现比西王母晚几个世纪。《汉尚方镜铭》虽曾有其名,但无事迹记述;最早记其事者为《神异经》。此书托名汉东方朔撰。《四库全书总目》卷142 云:“此书既刘向《七略》所不载,则其为依托,更无疑义。《晋书》张华本传,亦无注《神异经》之文,则并华注亦似属假借。(陈)振孙所疑,诚为有见。然《隋志》载此书,已称东方朔撰,张华注,则其伪在隋以前矣。观其词华缛丽,格近齐梁,当由六朝文士影撰而成,与《洞冥》《拾遗》诸记先后并出。”①此书模仿《山海经》体例,分《东荒经》《东南荒经》等九个篇目,其《东荒经》云:“东荒山中有大石室,东王公居焉。长一丈,头发皓白,人形鸟面而虎尾,载一黑熊,左右顾望。恒与一玉女投壶,每投千二百矫,设有入不出者,天为之嘘;矫出而脱悟(误)不接者,天为之笑。”②《中荒经》云:“昆仑之山,有铜柱焉,其高入天,所谓天柱也。围三千里,周围如削。下有石室,方百丈,仙人九府治之。上有大鸟,名曰希有,南向,张左翼覆东王公,右翼覆西王母。背上小处无羽,一万九千里。西王母岁登翼,上之东王公也。”东王公之名的出现,可能与中国传统文化密切相关。按照中国阴阳五行观念,有了一个阴神,必然有一个阳神。女神称西王母,西方属金,又名金母;与之相对,男神就应称东王公,东方属木,故又称木公。在这种文化意识支配下,西王母的对偶神东王公就出现了。③从此以后,凡是描写西王母的书,必然要相应提到东王公,且常常将他摆在西王母之前,这种后来居上的现象,恐怕又是中国文化中天尊地卑,男主女从意识在起作用。
托名东方朔的另一本书《海内十洲记》④说:“扶桑在东海之东岸,……在碧海之中,地方百里,上有大帝宫,太真东王父所治处。”从此“扶桑”就与东王公相联系,成为东王公的居处,正像“昆仑”与西王母相联系,成为西王母的居处一样,故东王公亦称“扶桑大帝”。
与上书大体同时的《元始上真众仙记》(附题葛洪《枕中书》)说:在二仪未分,天地混沌之时,已有元始天王。二仪始分以后,元始天王与太元圣母通气结精,生出“扶桑大帝东王公,号曰元阳父”,然后又生出西王母。“众仙或有日三朝扶桑公,或三朝西王母”。又说:“扶桑大帝,元始阳之气,治东方,故世间帝王之子应东宫也”。
“扶桑大帝住在碧海之中,宅地四面,并方三万里,上有太真宫。……众仙无量数,玄洲、方丈诸群仙未升天者在此”。⑤与西王母相较,东王公的“事迹”是很少的,且大多如上所引的空泛语。据《上清七圣玄纪经》载,上清派大约在南北朝  隋唐间,曾为之写过传记,名《扶桑大帝君传》,把他视为七圣之一,其神格是很高的。此传已佚,无从寻觅。
《太平广记》卷一收有《木公传》,末署出《仙传拾遗》。
该书作者不详,前蜀冯鉴《续事始》已引此书文叙蚕丛事,当出唐代。该传所记内容,大约不出上引诸书。中云:“木公,亦云东王父,亦云东王公。盖青阳之元气,百物之先也。冠三维之冠,服九色云霞之服,亦号玉皇君。……故男女得道者,名籍所隶焉。昔汉初,小儿于道歌曰:”著青裙,入天门,揖金母,拜木公。……‘盖言世人登仙,皆揖(原作损,误——引者注)金母而拜木公焉。“⑥成书于元代而经明人增纂的《三教搜神大全》卷一《东华帝君传》,是东王公篇幅最长的传记。基本内容仍未超出以上诸书,明显特点是抄撮《墉城集仙录·金母元君传》而成。
如说:“在道气凝寂,湛体无为”时,“先以东华至真之气,化而生木公于碧海之上,苍灵之墟,以主阳和之气理于东方,亦号王公焉。……与(西)王母共理二气,而育养天地,陶钧万物。凡天上天下,三界十方男女之登仙得道者,悉所掌焉。”
最后云:“又考之仙经,或号东王公,或号青童君,或号东方诸,或号青提(当为”童“字之误——引者注)帝君。名号虽殊,即一东华也。圣朝至元六年正月上尊号曰‘东华紫府少阳帝君’。”⑦由前面几句话,使我们知道历代道士曾经给东王公取了各种名称,最后一句话,向我们证明此传作者是元朝人。
总之,东王公“事迹”远不如西王母“事迹”具体,仅因他是西王母的对偶神,西王母既是女仙领袖,那么,东王公自然也成为男仙领袖了。
与西王母一样,在唐与北宋时,道士的醮神名单中,未曾列有东王公,至南宋始被列入,且一直居西王母之前。在南宋仲励《祈嗣拜章大醮仪》的醮神名单中,位列第十九,名“东华木公道君”;在南宋金允中《散坛设醮品上》三百六十分位真灵名单中,位列第十,名“东华上相木公青童帝君”;在南宋吕元素《黄箓罗天一千二百分位》(载《道门定制》卷三)中,作为第九状所请的第一位神灵,名“水府扶桑大帝”,位居水府诸神之首。
尽管东王公之名的出现后于西王母,但因他是男性,在道教中的地位却比西王母更高,到南宋金元时尤甚。南、北二宗准备合宗时,都争相寻祖,最后一致以东王公为共同祖师。元道士秦志安《金莲正宗记》卷一《东华帝君传》赞曰:“全真之道,酝酿久矣!自太上传之金母,金母传之白云,白云传之于帝君。”⑧
此“帝君”指东华帝君,即东王公。接着称:
“帝君姓王氏,字玄甫,道号东华子”,“在人间数百岁,殊无衰老之容。开阐玄宗,发挥妙蕴,阴功济物,玄德动天,故天真赐号曰东华帝君,又曰紫府少阳君。授度门人正阳真人钟离云房(钟离权),嗣弘法教,所有圣远(当为”迹“),不能其(当为”具“)述。全真之道,由此温(当为”滥“)觞,故立之以为全真第一祖也。”⑨秦志安给东华帝君(东王公)取了一个世俗名字王玄甫,称他为全真第一祖,将道传给(据称为汉时人)钟离权。但后出的《金莲正宗像传》,却又采取比较含混而不肯定的说法:“帝君姓王,不知其名,世代、地理皆莫详。得太上之道,隐昆嵛山,号东华帝君;复居五台山紫府洞天,或称紫府少阳君。后示现于终南山凝阳洞,以道授钟离子。
又按《仙传拾遗》云:帝君盖青阳之元气,万神之先也。居太晨之宫,紫云为盖,青云为城,仙僚万亿,校录仙籍,以禀命于老君。所谓王姓者,乃尊高贵上之称,非其氏族也,斯言盖得之欤!元世祖皇帝封号东华紫府少阳帝君,武帝皇帝加封东华紫府辅元立极大帝君。“AB柯道冲《玄教大公案》序云:”道统之传,其来久矣!始太上混元老祖,以……《道德》授关令尹子。其十子各得其妙。……自周汉以来,惟尹子嗣祖位,金阙帝君继道统,授东华帝君,帝君传正阳钟离仙君,钟传纯阳吕仙君,……“AC吕后分传为二,成南北二宗。元邓锜在《道德真经三解·大道正统》中说了大致相同而稍异的话,称元始天尊下授老子,经安期生九传而至华阳真人李亚,再递传正阳真人钟离权,纯阳真人吕岩,海蟾真人刘玄英,以后再分二支传南北二宗。在这里,东华帝君王玄甫变成了华阳真人李亚,实际也是指东王公。
尽管东王公后来居上,取得了比西王母更加尊贵的地位,但其对民间的影响,却远不及西王母,它除了在道观中享受香火外,世人知之者并不太多。
注:
① 《四库全书总目》下册第1205~1206页,中华书局,1964年②四库全书所收《神异经》为删节本,未标篇目。此处所引据台湾本《笔记小说大观》第13编第1册。此段引文和下引《东荒经》《中荒经》二段文,皆为四库本所无。
③ 道书中仅将东王公和西王母作对偶神,并未作配偶神。仅后世小说、戏曲中,有将西王母作玉皇大帝之配偶神对待者。
④ 此书载《四库全书》子部小说家类和《笔记小说大观》等丛书中。《四库总目提要》云:刘向所录东方朔书无此书名。观其引卫叔卿事,知出《神仙传》后;引《五岳真形图》事,知出《汉武帝内传》后。
然《隋书·经籍志》已见著录,盖六朝词人所依托。
⑤⑧⑨ABABAC 《道藏》第3 册269 ~270 页,344 页,344 页,370 页,第23册889 页,文物出版社、上海书店、天津古籍出版社联合出版,1988年
⑥ 《太平广记》第1 册5 页,中华书局,1961年
⑦ 据叶德辉宣统元年翻刻《三教搜神大全》
九天玄女
九天玄女简称玄女,俗称九天玄女娘娘。原为中国古代神话中的女神,后经道教增饰奉为女仙。
道教历史上曾有两位玄女,一为常与素女并称、讲房中术的玄女。葛洪《抱朴子内篇·极言》云:黄帝“论道养则资玄、素二女”。①《云笈七签》卷一百《轩辕本纪》云:黄帝“于玄女、素女受房中之术”。②二为讲行军战阵之术的玄女,即为本文所说的九天玄女。
九天玄女之名,始见于汉代之纬书。《龙鱼河图》云:
“黄帝摄政前,有蚩尤兄弟八十一人,并兽身人语,铜头铁额,食沙石子,造立兵仗刀戟大弩,威振天下。……黄帝仁义,不能禁止蚩尤,遂不敌,乃仰天而叹。天遣玄女下,授黄帝兵信神符,制伏蚩尤。”③又说:“帝伐蚩尤,乃睡梦西王母,遣道人,被玄狐之裘,以符授之曰:”太乙在前,天乙备后,河出符信,战则克矣。黄帝寤,……
立坛祭以太牢,有玄龟衔符出水中,置坛中而去。黄帝再拜稽首受符,视之,乃梦所得符也。广三寸,袤一尺。于是黄帝佩之以征,即日禽蚩尤。“④其后,又有《黄帝问玄女战法》一书,对上述故事进行演绎。《旧唐书·经籍志》兵家类著录《黄帝问玄女法》三卷,盖即此书,可能出于南北朝。其中有云:”黄帝与蚩尤九战九不胜。黄帝归于太山,三日三夜,天雾冥。有一妇人,人首鸟形,黄帝稽首再拜,伏不敢起。妇人曰:‘吾玄女也,子欲问何?’黄帝曰:“小子欲万战万胜,万隐万匿,首当从何起?‘遂得战法焉。”⑤明董斯张《广博物志》卷九曾引《玄女兵法》文,亦记上述故事。文曰:“蚩尤幻变多方,征风召雨,吹烟喷雾,黄帝师众大迷。帝归息太山之阿,昏然忧寝。
王母遣使者被玄狐之裘,以符授帝,符广三寸,长一尺,青莹如玉,丹血为文。佩符既毕,王母乃命一妇人,人首鸟身,谓帝曰:“我九天玄女也。‘授帝以三宫五意阴阳之略,太乙遁甲六壬步斗之术,阴符之机,灵宝五符五胜之文,遂克蚩尤于中冀。又数年,王母遣使白虎之神,乘白鹿集于帝庭,授以地图。”⑥此文比《黄帝问玄女战法》增益甚多,有较多的道教色彩,出书年代应在其后,或许出于隋唐。
唐末五代道士杜光庭,将上述资料加以综合,写成《九天玄女传》,收入《墉城集仙录》卷六(又载《云笈七签》卷一百一十四)。该传亦主述玄女向黄帝授符书以破蚩尤故事,但明确将玄女作为道教神仙加以叙写。该传首句即云:“九天玄女者,黄帝之师,圣母元君弟子也。”继云:“王母遣使,披玄狐之裘,以符授帝曰:”精思告天,必有太上之应。‘“当玄女下降,帝再拜受命时,玄女曰:”吾以太上之教,有疑可问也。“⑦当黄帝告以求授战法之愿时,”玄女即授帝六甲六壬兵信之符,灵宝五符策使鬼神之书,制妖通灵五明之印“⑧等,于是”遂灭蚩尤于绝辔之野,中冀之乡,分四冢以葬之。“⑨经过如此叙写之后,九天玄女遂成为上古之女仙,而被纳入道教神谱中。
九天玄女对中国古代社会亦曾产生过影响。《水浒传》第四十一回《还道村受三卷天书,宋公明遇九天玄女》,叙述宋江被官兵追赶时,躲进九天玄女庙,被九天玄女所救,并授其兵书三卷之故事。
注:
① 《抱朴子内篇校释》(增订本)第241 页,中华书局,1985年撷啖帷 兜啦亍返?2 册683 页,第18册195 页,195 页,195 页,文物出版社、上海书店、天津古籍出版社联合出版,1988年
③④ 《重修纬书集成》卷六第89~91页日本明德出版社,昭和53年
⑤ 此书已佚,清严可均辑其佚文收入《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三代文》卷十六。《艺文类聚》卷二、《太平御览》卷十五、《路史后纪》卷四,皆曾征引此段文字,唯《艺文类聚》征引书名作《黄帝玄女之宫战法》。
⑥ 《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第980 册192 页,台湾商务印书馆,1985年
赤松子
赤松子,一作“赤诵子”。传为神农时雨师。能入火自焚,随风雨而上下。记载其事之典籍,当以《淮南子·齐俗》为最早,继以《列仙传》而详其事。刘安云:“今夫王乔、赤诵子,吹呕呼吸,吐故纳新,遗形去智,抱素反真,以游玄眇,上通云天。”
①高诱注曰:“赤诵子,上谷人也。病厉入山,寻引轻举。”《列仙传》谓:“赤松子者,神农时雨师也,服水玉以教神农,能入火自烧。往往至昆仑山上,常止西王母石室中,随风雨上下。炎帝少女追之,亦得仙俱去。至高辛时复为雨师,今之雨师本是焉。”
②是书作者又赞曰:“眇眇赤松,飘飘少女,接手翻举,冷然双飞;纵身长风,俄翼玄圃,妙达巽坎,作范雨师。”③除《列仙传》谓炎帝少女随赤松子修道成仙外,尚有皇初平遇赤松子修道成仙的传说。据宋人倪守约《金华赤松山志》载,皇初平曾在赤松山中遇赤松子,修道于石室中,能叱石成羊,汲井愈疾,坐起立亡。
赤松子修炼成仙的故事有诸多传说,且屡为故籍所载。郭璞云:“水玉冰体,潜映洞渊 赤松是服,灵蜕乘烟 吐纳六气,升降九天。”④葛洪称:“火芝,常以夏采之,叶上赤,下茎青,赤松子服之,常在西王母前,随风上下,往来东西。”⑤《艺文类聚》称“赤松子好食柏实,齿落更生”。⑥从上述记载来看,赤松子乃传说中之服食成仙者。
后世某些道士为了将所撰之书托之远古,曾假赤松子之名以名书,如《赤松子中戒经》《赤松子章历》。据今人研究,此二书皆出于魏晋南北朝。《道藏提要》称:《赤松子中戒经》“盖六朝古籍也”;《赤松子章历》“约出于南北朝”。⑦又如《上清太上帝君九真中经》,“原题太虚真人南岳上仙赤松子传”;《上清九真中经内诀》“原题赤松子述”,为早期上清派著作,而托于赤松子所传者,盖皆出于魏晋南北朝。
注:
①②③ 《道藏》第28册84页,第5 册64页,64页,文物出版社、上海书店、天津古籍出版社联合出版,1988年。
④ 《山海经图赞》
⑤⑥ 《艺文类聚》卷九八引《抱朴子》(佚文)
⑦ 《道藏提要》第136 、443 页
宁封子
宁封子传为黄帝时陶正(掌管烧陶事务)。能积火自焚,随烟气而上下。其传说始见于《列仙传》,后亦为《搜神记》《拾遗记》《广黄帝本行记》《仙苑编珠》《历世真仙体道通鉴》诸书所载。归纳其内容,大凡有三。
其一,宁封子修炼成仙。《列仙传》云:“赤松子者,黄帝时人也,世传为黄帝陶正。有人过之,为其掌火,能出五色烟,久则以教封子。封子积火自烧,而随烟气上下。视其灰烬,犹有其骨。时人共葬于宁北山中,故谓之宁封子焉。”①东晋王嘉《拾遗记》又云:“洹流如沙尘,足践则陷,其深难测。大风吹沙如雾,中多神农鱼鳖,皆能飞翔。有石蕖青色,坚而甚轻,从风靡靡,复其波上,一茎百叶,千年一花。其地一名沙澜,言沙涌起而成波澜也。仙人宁封食飞鱼而死,二百年更生。故宁先生游沙海七言颂云:‘青蕖灼烁千载舒,百龄暂死饵飞鱼。’则此花此鱼也。”②其二,黄帝向宁封子问“龙飞行”之术。相传,宁封子升仙后,栖于蜀之青城山,黄帝曾往见问以“龙蹻飞行”之道。南宋诗人范成大说:“三十里至青城,山门曰宝仙九室洞天。夜宿丈人观,观在丈人峰下。五峰峻峙如屏,观之台殿上至岩腹,丈人自唐以来号五岳丈人。《储福定命真君传记》略云:姓宁,名封,与黄帝同时。帝从之问龙蹻飞行之道。”③元赵道一亦谓:“宁封先生栖于蜀之青城山北岩,黄帝师焉。”
请问三一之道,先生曰:“吾闻天真皇人被太上敕,近在峨眉,达三一之源,可师而问之也。因以《龙蹻经》授黄帝。黄帝受之,能荣(乘)云龙以游八极。乃筑坛其上,拜宁君为五岳真人。……黄帝封宁君主五岳,上司岳神,以水报刻漏于此,是谓六时水。阴时即飘然而洒,阳时即无。”④其三,民间流传的宁封子神仙故事。四川灌县青城山建福宫后丈人山,传说是轩辕黄帝向宁封丈人问道处。宁封因封于此,故名宁封。
其时洪泛滥,  居洞穴,每到山下取水,无盛水器,以山下  泥为器易碎。宁封偶于烧野兽火中得硬泥,遂悟作陶之理,故传说宁封为黄帝陶正。某次烧陶,宁封升窑添柴,因窑顶柴塌,遂陷火窟,人见灰烟中有宁封形影,随烟气冉冉上升,便谓宁封火化登仙。
⑤宁封便成为一个为发展人类文明而牺牲自己的仙人了。
注:
①④ 《道藏》第5 册64页,114 页,文物出版社、上海书店、天津古籍书店联合出版,1988年
② 《拾遗记》卷一
③ 《吴船录》卷上
⑤ 见《中国神话资料萃编》第82页,四川省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85年
广成子
广成子传为黄帝时人,居崆峒山石室中,千二百岁不尝衰老。其传说首见于《庄子·在宥》,其后之《神仙传》《广黄帝本行记》《仙苑编珠》《三洞群仙录》《历世真仙体道通鉴》和《消摇墟经》等均有所载。《庄子·在宥》云:黄帝“闻广成子在于空同之上,故往见之,曰:”我闻吾子达于至道,敢问至道之精。吾欲取天地之精,以佐五谷,以养民人,吾又欲官阴阳,以遂群生,为之奈何?‘广成子曰:“而所欲问者,物之质也,而所欲官者,物之残也。自而治天下,云气不待族而雨,草木不待黄而落,日月之光益  荒矣。而佞人之心翦翦者,又奚足以语道哉?’”于是黄帝  居三月,不问政事,然后再见广成子,问以修身之道。广成子告以“至道”,曰:“至道之精,窈冥冥;至道  极,昏昏默默。无视无听,抱神以静,形将自正。必静必清,无劳汝形,无摇汝精,乃可以长生。目无所见,耳无所闻,心无所知,汝神将守形,形乃长生。
慎汝内,闭汝外,多知为败。我为汝遂于大明之上矣,至彼至阳之原也;为汝入于窈冥之门矣,至彼至阴之原也。天地有官,阴阳有藏,慎守汝身,物将自壮。
我守其一以处其和,故我修身千二百年矣,吾形未常衰。接着,广成子对“至道”作了进一步的发挥:“彼其物无穷,而人皆以为有终,彼其物无测,而人皆以为有极。得吾道者,上为皇而下为王;失吾道者,上见光而下为土。今夫百昌皆生于土而反于土,故余将去汝,入无穷之门,以游无极之野。吾与日月参光,吾与天地为常。……人其尽死,而我独存乎!”①其实,这是庄子借广成子之口,发挥自己对“至道之精”和“修身”的见解。
后出之书又有广成子向黄帝授书、授药的故事。葛洪谓黄帝“过崆峒,从广成子受《自然之经》”②又称:“昔圆丘多大蛇,又生好药,黄帝将登焉,广成子教之佩雄黄,而众蛇皆去。”③《历世真仙体道通鉴》则称广成子“一号力默子,作《道成经》七十卷”,“授帝《阴阳经》”。④唐代著名道士杜光庭又把广成子说成是老子或其化身,将黄帝置于老子弟子之列。
他在《道德真经广圣义》中称:“黄帝时,老君为广成子,为帝说《道德经》及五茄之法。”⑤又谓,“黄帝时,老君号广成子,居崆峒山,黄帝诣而师之,为说《道戒经》,教以理身之道,黄帝修之,白日升天。”⑥传说中广成子隐居修道之地在崆峒山(在今河南临汝),“即黄帝访道地,广成子所隐也。其颠洞穴如盎,将有大风雨,则白犬自穴出,田夫以为候。亦名山曰玉犬峰。”⑦但广成子升仙之所,则未见诸文字。
注:
① 以上所引见《庄子集释》第2 册379 ~384 页,中华书局,1982年
②③ 《抱朴子内篇校释》(增订本)第324 页,第304 页,中华书局,1985年
④⑤⑥ 《道藏》第5 册112 页,第14册340 页,319 ~320 页,文物出版社、上海书店、天津古籍出版社联合出版,1988年
⑦ 《广博物志》卷五引《三水小牍》
容成公
容成公是道教兴起前后传说中的神仙,早期的记述与房中术的传播直接相关。葛洪《神仙传》谓或称容成子,字子黄,道东人。曾栖太姥山炼药,后居崆峒山。寿二百岁。
《广黄帝本行记》称黄帝慕其道,乃造五城十二楼以候神人。
房中家最早多祖述容成公。《列仙传·容成公》载称:
“容成公者,自称黄帝师,见于周穆王。能善补导之事,取精于玄牝。其要谷神不死,守生养气者也。髪白更黑,齿落更生。事与老子同。亦云老子师也。”①“玄牝”、“谷神不死”语出《老子》第六章,本喻道,此处则成了房中家术语。《列仙传·老子》中有“好养精气,贵接而不施”之语,②李贤在《后汉书·方术传》注中加以引用,并解释说,“御妇人之术,谓握固不泻,还精补脑。”③战国诸子多托黄帝以入说,这位“自称黄帝师”的容成公,便是那时神仙家、房中家推崇的仙人。到了汉代,又说容成公和老子均行房中术以致寿,容成公又成为老子之师。此外,他还是一位阴阳家。《汉书·艺文志》除著录《容成阴道》二十八卷列为房中家之外,另有《容成子》十四篇归入阴阳家,与邹衍等人为俦。
汉晋间,盛传房中术,容成公的声望亦最盛。据《后汉书·方术传》记载,汉末方士甘始、东郭延年、封君达、泠寿光等,皆行容成公御妇之术,爱啬精气。东晋葛洪在《神仙传》中称其“行玄素之道,延寿无极”。④玄素之道也就是房中术。《抱朴子内篇·释滞》称房中十余家,容成公居其一。
《遐览》著录《容成经》一卷,可知汉代以后仍有依托容成公之作出世。但容成法渐有被彭祖法取代之势,随着上清、灵宝等新道派对房中术的反思、批评,容成公亦成为有争议的仙人。南宋曾慥编集《道枢》,撰有《容成》一篇,独辟其“御女之术”。
道教有关容成公的传说,很少超出《列仙传·容成公》者。集历代仙传之大成的元代《历世真仙体道通鉴》亦不例外,但该书编者赵道一认为,容成公所得“炼精于玄牝”
之道实非房中。“后世不得其道,而流于傍蹊曲径,抑末矣!又极而至于为御女之术,乃托容成公以为辞,误也”。⑤
注:
①②④ 《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第1058册490 页,490 页,第1059册293 页,台湾商务印书馆,1985年
③ 《后汉书》第10册2741页,李贤注,中华书局,1965年
⑤ 《道藏》第5 册116 页,文物出版社、上海书店、天津古籍出版社联合出版,1988年
彭祖
彭祖,一作彭铿,或云姓篯名铿,传以长寿见称。原系先秦传说中的仙人,后道教奉为仙真。
彭祖传说与先秦典籍所谓老彭有关。《论语·述而》:“子曰:‘述而不作,信而好古,窃比于我老彭。’”①老彭为何人,历来有不同的说法。有的说,老彭是殷贤大夫,好述古事,有的认为,“老彭”指的正是彭祖;有的则认为,“老”指老子,“彭”是彭祖,等等。因《大戴礼记》也有所谓老彭,系商初人,马叙伦确信“老子与《论语》之老彭是一人,与《大戴礼记》之老彭非一人”。②彭祖养生致寿之事,《庄子》记载甚多。《大宗师》在极称“道”的永恒玄妙后,继称得其道者的种种玄妙,其中有云:“彭祖得之,上及有虞,下及五伯。”③《刻意》又称:“吹呴呼吸,吐故纳新,熊经鸟申,为寿而已矣。此导引之士、养形之人,彭祖寿考者之所好也。”④此外,《逍遥游》《齐物论》诸篇都涉及彭祖其人。《荀子·修身》也把他描写为“治气养生”之人。
屈原《天问》曰:“彭铿斟雉,帝何飨?受寿永多,夫何久长?”清王夫之注曰:“旧说以彭祖烹雉献尧,尧食而美之。未详是否。彭,彭铿。导引服食而寿,尧飨其献,寿八百岁。”长沙马王堆三号汉墓出土的竹简《养生方》,还有彭祖答王子巧(乔)问养生的描述。大概最初传称他以导引行气修身致寿,后来则把服药、房中等种种道术集于其一身。
《列仙传》载:“彭祖者,殷大夫也,姓篯名铿,帝颛顼之孙、陆终氏之中子,历夏至殷末寿八百余岁。常食桂芝,善导引行气。历阳有彭祖仙室,前世祷请风雨,莫不辄应。常有两虎在祠左右,祠讫,地即有虎迹云。后升仙而去。”⑤在汉代,有关彭祖的记载,还未与房中术相联系。《汉书·艺文志》著录房中八家,尚无以彭祖名其书者,至晋代,葛洪《抱朴子内篇·释滞》称:“房中之法十余家”,其中便有了彭祖;在《微旨》篇中论房中术,则称“彭祖之法,最其要者”,《遐览》篇还著录《彭祖经》一卷,并在《极言》篇引用其文。《神仙传》增加了服云母粉、麋鹿角,盛赞金丹,擅长房中术,并传授道术于采女、殷王等情节。云:“彭祖者,……少好恬静,不恤世务,不营名誉,不饰车服,唯以养生治身为事。殷王闻之,拜为大夫。……常有少容,然其性沉重,终不自言有道,亦不作诡惑变化鬼怪之事,窈然无为。时乃游行,人莫知其所诣。伺候之,竟不见也。有车马而不常乘,或百日、或数十日不持资粮 还家则衣食与人无异常。闭气内息,从平旦至日中,……其体中或有疲倦不安,便导引闭气,以攻其患。……王自诣问讯,不告之,致遗珍玩前后数万,彭祖皆受之,以恤贫贱,略无所留。……
乃令采女乘轻軿而往问道于彭祖。……彭祖曰:“欲举形登天,上补仙官者,当用金丹。……其次当爱精养神。服饵至药,可以长生,但不能役使鬼神,乘虚飞行耳。不知交接之道,虽服药无益也。……采女具受诸要,以教王。王试为之,有验,欲秘之,乃令国中有传彭祖道者诛。又欲害彭祖以绝之。彭祖知之,乃去,不知所在。其后七十余年闻人于流沙之西见之。……彭祖去殷时,年七百七十岁,非寿终也。”⑥道教各派常以教义的差别而对某些仙真作出不同的评价。东晋中期出现的上清派虽独斥房中,但因彭祖有服食炼气的一面,故上清派有其传记,且其地位与四皓、安期生相当。《元始上仙众真记》云:“广成丈人今为钟山真人九天仙王。汉时四皓、仙人安期、彭祖今并在此辅焉。”
⑦而灵宝派则贬低彭祖一类“唯自求道”的仙人。《太上洞玄灵宝本行因缘经》称彭祖寿八百岁,只得小乘地仙,乃因前世学道,“少作善功,唯欲度身,不念度人”。⑧此外,还有将彭祖与带“彭”字的地名联系起来的传说,如彭祖因进雉羹于帝尧而得封地,后谓之彭城:彭祖曾过彭蠡之滨,遍游洞府,垂钓于台上,双鲤化为双龙,冲天而去;等等。或称彭铿乘风御气,腾身踊空,年七百七十七岁时解化。在《真灵位业图》中,彭铿列在第四左位。⑨道书依托彭祖撰者不少,除前述外,尚有《彭祖养性经》《彭祖摄生论》《彭祖导引法》《彭祖导引图》等等。
注:
① 《十三经注疏》下册第2481页,中华书局,1980年
② 《老子校诂》(修订本)第13页,古籍出版社,1956年
③④ 《庄子今注今译》第181 页、393 页,中华书局,1983年撷啖帷 兜啦亍  第5 册66页,第3 册270 页,第24册671 页,第3 册276 页,文物出版社、上海书店、天津古籍出版社联合出版,1988年
⑥ 《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第1059册259 ~261 页,台湾商务印书馆,1985年
王乔
王乔,道教崇奉的神仙。杜光庭《王氏神仙传》云:“王乔有三人:有王子晋王乔,有叶县令王乔,有食肉芝王乔,皆神仙,同姓名。”①其实,王乔不只三人,见于文字记载的至少有四人。
(一)越人王乔。《云笈七签》卷二十八《二十八治》云:
“第五北平治,在眉州彭山县。……中有神芝药草,食之,与天相久。昔越人王子乔得仙,治应室宿。”②考王乔的传说最初出于南方,是吐纳、导引、行气的养生家。
屈原《远游》云:
“春秋忽其不淹兮,奚久留此故居?轩辕不可攀援兮,吾将从王乔而娱戏。餐六气而饮沆瀣兮,漱正阳而含朝霞。保神明之清澄兮,精气入而粗秽除。顺凯风以从游兮,至南巢而壹息。见王子而宿之兮,审壹气之和德。”清王夫之注曰:“见王子,谓服王乔之教也。”长沙马王堆三号汉墓出土的汉初竹简《养生方》有王子巧(乔)向彭祖问养生的记述。《淮南子·泰族》云:“王乔、赤松,去尘埃之间,离群慝之纷,汲阴阳之和,食天地之精,呼而出故,吸而入新,躒虚轻举,乘云游雾,可谓养性矣。”③王乔、赤松子皆属南方楚越神仙,后来传称王乔即太子晋,越地神仙王乔遂隐。然晋人葛洪犹言吴越间行气事,后世道书有《王子乔导引法》《王子乔导引图》等,仍约略可见其影响。
(二)太子王乔。传为周灵王太子晋。《历世真仙体道通鉴》云:“王君名晋,字子乔。亦名乔,字子晋。周灵王有子三十八人,子晋太子也。生而神异,幼而好道。虽燕居宫掖,往往不食。端默之际,累有神仙降之,虽左右之人弗知也。”④后得天台山浮丘公降授道要,修“石精金光藏景录神”之法,又于灵王二十二年,接之登嵩高山。
后数年之七月七日,“乘白鹤谢时人,升天而去。远近观之,咸曰:‘王子登仙。’……升天为右弼,主领五岳司侍帝晨,号桐柏真人,理金庭洞天。”⑤《元始上真众仙记》称其位居“金阙侍中”。《云笈七签》在释尸解法时,特别提到王子乔墓在京陵,战国时复有发其墓者,唯见一剑在室。则视王乔为尸解仙。又传王子晋曾从浮丘公受丹道,故金丹道士亦尊奉之。
因王子晋在几位王乔中声名最盛,五代时受封为“元弼真君”,位宗政和三年(1113)又封“元应真人”,高宗绍兴(1131~1162)年间加号“善利广济真人”。
(三)叶县令王乔。《后汉书·方术传》载:“王乔者,河东人也。显宗世,为叶令。乔有神术,每月朔望,常自县诣台朝。帝怪其来数,而不见车骑,密令太史伺望之。言其临至,辄有双凫从东西飞来。于是候凫至,举罗张之,但得一只舄焉。乃诏尚书课视,则四年中所赐尚书官属履也。每当朝时,叶门下鼓不击自鸣,闻于京师。后天下玉棺于堂前,吏人推排,终不摇动。乔曰:‘天帝独召我邪?’乃沐浴服饰寝其中,盖便立覆。宿昔葬于城东,土自成坟。其夕,县中牛皆流汗喘乏,而人无知者。百姓乃为立庙,号叶君祠。牧守每班录,皆先谒拜之。吏人祈祷,无不如应。若有违犯,亦立能为祟。……或云此即古仙人王子乔也。”⑥河东在今山西。
相传他在汉明帝时为尚书郎,出为叶县令。道教奉之为神仙,《洞仙传》《历世真仙体道通鉴》卷二十皆有其传。《洞仙传》称:“汉法,畿内长吏节朔还朝,每见子乔先生至,不见有车马迹而怪之。明帝密使星官占候,辄见双凫从东南飞来,乃罗得一只履。时人异之。”⑦与《后汉书》稍异。
(四)蜀人王乔。传为犍为武阳(今四川彭县)人。《淮南子·齐俗》注云:“王乔,蜀武阳人也。为伯入令,得道而仙也。”⑧杜光庭《王氏神仙传》载云:“益州北平山上有白  后。  谓之肉芝,非仙才灵骨,莫能致之。王乔食之,得道。今武阳有灵仙祠。”⑨《历世真仙体道通鉴》所述略异,谓“武阳有北平山,在益州南一百四十七里,高一千三百丈,上有白  后。  谓之肉芝,食者长生,非仙材灵骨,莫能致也  乔好道,望山朝拜,积十余年。登山感致,因得食之,身轻力倍,行及走马。”并称:“今武阳有乔仙祠”。AB此当本之《王氏神仙传》而突出言其成仙之难。
注:
⑨ 《王氏神仙传》,《说郛三种》第132 页,上海古籍出版社,1988年
②③④⑤⑦⑧AB 《道藏》第22册207 页,第28册161 页,第5 册118 页,118页,第22册755 页,第28册80页,第5 册138 页,文物出版社、上海书店、天津古籍出版社联合出版,1988年
⑥ 《后汉书》第10册2712页,中华书局,1965年
鬼谷先生
鬼谷先生原是中国古代传说人物,言其为战国时苏秦、张仪之师,后被道教奉为古仙。《史记·苏秦列传》曰:“苏秦者,东周雒阳人也。东事师于齐,而习之于鬼谷先生。”①《张仪列传》曰:“张仪者,魏人也。始尝与苏秦俱事鬼谷先生,学术……”
②唐司马贞《索隐》曰:“鬼谷,地名也。扶风池阳,颍川阳城并有鬼谷墟,盖是其人所居,因为号。又乐一注《鬼谷子》书云:‘苏秦欲神秘其道,故假名鬼谷。’”③盖唐前世人已疑鬼谷先生之“乌有”;信之者,亦仅推知其为某人之号,其姓名、生平,皆付阙如。
但是道教很早就视之为仙人。东晋南北朝时托名东方朔所著的《海内十洲记》即为他编写了一段“仙话”。云:“昔秦始皇大苑中多枉死者横道,有鸟如乌状,衔此草(指上云”不死草“)覆死人面,当时起坐而自活也。有司奏闻,始皇遣使者,赍草以问北郭鬼谷先生。鬼谷先生云:‘此草是东海祖洲上有不死之草,生琼田中,或名为养神芝,其叶似菰苗,丛生,一株可活一人。’始皇于是慨然言曰:‘可采得否?’乃使使者徐福,发童男女五百人,率摄楼船等入海寻祖洲,遂不返。”④故托名葛洪的《枕中书》(实出于南北朝)即将鬼谷先生纳入道教神仙谱系,称:“鬼谷先生为太玄师,治青城山。”⑤南朝梁陶弘景《真灵位业图》又于第四中位“太清太上老君”下“左位”中,列入鬼谷先生。南北朝所出之《文始先生无上真人关令内传》,又署名鬼谷先生撰。
⑥杜光庭《录异记》卷一所记鬼谷先生,对之作了更多的增益。称鬼谷先生为“古之真仙也。云姓王氏。自轩辕之代,历于商周,随老君西化流沙。洎周末,复还中国,居汉滨鬼谷山。受道弟子百余人,惟张仪、苏秦不慕神仙,好纵横之术。时王纲颓弛,诸侯相征,陵弱暴寡,干戈云扰。二子得志,肆唇吻于战国之中,或遇或否,或迍或泰,以辩谲相高,争名贪禄,无复云林之志。先生遗仪秦书”⑦以责之。据此,其生活年代,竟上推至黄帝殷周时代,且是太上老君西行化胡的随从者之一。更重要的是将其传授纵横术的纵横家身份,改变为传授神仙道术的神仙家身份,所传授的不是纵横术,而是神仙术,因此才遗书谴责“不慕神仙,好纵横之术”的苏秦、张仪。经此改造后,鬼谷先生就成为地道的古仙了。
《正统道藏》太玄部收有《鬼谷子》三卷,讲“知性寡累”,和揣摩、捭阖等术,自是后人伪托;洞神部方法类又有《鬼谷子天髓灵文》二卷,讲隐形藏体,驱神入室等术。其开篇所云:“水帘洞主鬼谷子”,以“秘密天文大道”“传孙子(盖指孙膑)、庞公(盖指庞涓)”云云,⑧更不知何所据而云然。
注:
冖邸 妒芳恰返?册第2241页、2279页,2241页,中华书局,1959年
④⑤⑥⑦⑧ 《道藏》第11册51页(文中作“有司闻奏”,《太平广记》卷四《鬼谷先生作“有司上闻”,据此意改为“有司奏闻”),第3 册271 页,第25册355 页,第10册856 页,第18册671 页,文物出版社、上海书店、天津古籍出版社联合出版,1988年
安期生
安期生是秦汉间传说中的仙人。关于他的记载,以《史记》为最早。司马迁在《乐毅列传》后评述汉初黄老之学的师承体系时说:“乐臣公学黄帝、老子,其本师号曰河上丈人,不知其所出。河上丈人教安期生,安期生教毛翕公,毛翕公教乐瑕公,乐瑕公教乐臣公,乐臣公教盖公。盖公教于齐高密、胶西,为曹相国师。”①曹相国即汉初平阳侯曹参。按这一记述推知,安期生约当战国末期,似齐人,传齐国黄老刑名之学。黄老学者本重养生,而齐地学术最为活跃,燕、齐一带又是神仙传说盛行之地,也许正是这一原因,安期生遂被齐方士目为神仙。
据《史记·封禅书》的记载,方士李少君曾语汉武帝曰:
“臣尝游海上,见安期生,安期生食臣枣,大如瓜。安期生仙者,通蓬莱中,合则见人,不合则隐。”于是武帝“遣方士入海求蓬莱安期生之属”。②后李少君病死。虽求蓬莱安期生不得,“而海上燕齐怪迂之方士多更来言神事矣”。③齐方士栾大,亦自称“臣常往来海中,见安期,羡门之属。”④《神仙传》称李少君亦齐人,于安期先生得神丹之方。据此,安期生确系齐地方士心目中的神仙。
《列仙传·安期先生》的描述比较简朴。称安期生为  琊阜乡(今属山东)人。
“卖药于东海边,时人皆言千岁翁。秦始皇东游,请见,与语三日三夜,赐金璧度数千万”。秦始皇离去后,委弃金宝不顾,留书始皇:“后数年求我于蓬莱山”。
始皇得信,“即遣使者徐市(音福)、卢生等数百人入海。未至蓬莱山,辄遇风波而还。立祠阜乡亭并海边十数处”。⑤按《列仙传》“数年”,《云笈七签》本及《仙鉴》皆作“千年”,盖宋本如此,然于理不通。而赵道一据此云:“秦始皇以穷奢极侈惨刻之君,安足以语道?安期生委金璧而去者,所以示之廉;曰‘后千年求我于蓬莱’,所以示之仙不可学矣。”⑥《列仙传》称安期生本是卖药翁。后葛洪则说他服金液长生,“非止世间,或延千年而后去尔”。⑦仙传又谓,有王老,与鲁女生、封君达为友,访道名山,于东岳遇一神仙乘白鹿,与侍女约十人,自山中而下,自称安期生,教以胎息存真一之诀,言讫升天而去。⑧南宋谢守灏编《混元圣纪》言安期生后以道授马明生,马明生又传于阴长生。可见在道教中,安期生主要是一位好仙药、行气功的神仙形象。
因道教视安期生为重视个人修炼的神仙,故上清派特盛称其事。传说他得太丹之道、三元之法,而升昆仑,或在玄洲三玄宫;并奉之为上清八真之一,其仙位或与彭祖、四皓相等。灵宝派因倡普度,故贬斥他“前世学法、功德薄”。⑨但安期生跟彭祖一样,在道教中的影响还是比较大的,在《真灵位业图》中列在第三左位,被奉为“北极真人”
AB;司马承祯《天地宫府图》称他治在七十二福地之一的元晨山,其得地仙果位乃是共通的说法。
注:
①②③④ 《史记》第7 册2436页,第4 册1385页,1386页,1390页,中华书局,1959年
⑤⑥⑦⑧⑨AB 《道藏》第5 册68页,175 页,175 页,175 页,第24册671页,第3 册274 页,文物出版社、上海书店、天津古籍出版社联合出版,1988年
阴长生
阴长生相传为东汉和帝永元八年(96)所立皇后阴氏之曾祖。新野(今属河南)人。
生富贵之门而不好荣位,潜居隐身,专务道术。闻马鸣生得度世之道,乃入名山寻求,后于南阳太和山中,得与相见,执奴仆之役。马鸣生只朝夕与之高谈世务,不教其度世之道。如此二十余年,终不懈怠。与阴长生一起奉事马鸣生的十二人已先后离去 独有他敬礼弥肃。马鸣生为其至诚所感,偕赴蜀青城山中,立盟誓,授以《太清神丹经》。
阴长生得其术,归家后合丹,举门皆寿。
相传在世一百七十年,颜面如童子。后于平都山白日升天。
《神仙传》《云笈七签》《历世真仙体道通鉴》等有其传。
《神仙传》又载所谓“阴君自序”(一作“阴真君自叙”)云:
“维汉延光元年(122 ),新野山北,予受和君神丹要诀。道成去世,副之名山。如有得者,列为真人,行乎去来,何为俗间。不死之道,要在神丹。行气导引,俯仰屈伸,服食草木,可得少延。不能永度,以至天仙。子欲闻道,此是要言。积学所致,无为为神(《云笈七签》作‘不为有神”)。上士为之,勉力加勤;下士大笑,以为不然。能知神丹,久视长存。“①此文反映出阴长生是像葛洪那样的外丹家,并且十分强调后天的”积学“。葛洪在《抱朴子内篇·金丹》中也可看到类似观点:”长生之道,不在祭祀事鬼神也,不在道引与屈伸也,升仙之要,在神丹也。……“并说:”近代汉末新野阴君,合此太清丹得仙。其人本儒生,有才思,善著诗及丹经赞并序,述初学道随师本末,列己所知识之得仙者四十余人,甚分明也。“②据《道学传》《云笈七签》等书记载,葛洪岳父鲍靓从阴长生得道诀,而阴长生之师马鸣生系齐地临淄(今属山东)人,后世又传闻马鸣生得道于琅琊(在今山东胶南县境)仙人安期生,故葛洪承自这一系金丹道亦可上溯至齐地神仙方术。但阴长生的活动远及巴蜀,对当地道教的兴盛影响甚深。
道书中有不下十种题阴长生修撰,如今本《太清金液神丹经》卷中、《金碧五相类参同契》《周易参同契》阴真人注、《忠州仙都观阴真君金丹诀》《阴真君五精论》《阴真君金木火丹论》等等。
注:
① 《神仙传》卷五,台湾商务印书馆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第1059册278~280 页,按“和君”,《云笈七签》本作“仙君”。“少”,稍也;《云笈七签》作“小道”。
“不能永度”,今本《神仙传》作“不求未度”,意思不明。《云笈七签》作“不能永度于世”,兹据改。
② 《抱朴子内篇校释》(增订本)第77页,中华书局,1985年
河上公
河上公亦号“河上丈人”,实由传说中的黄老学者河上丈人敷衍而来。《史记·乐毅列传》太史公曰:“乐臣公学黄帝、老子,其本师号曰河上丈人”①并胪列其传承系统,自河上丈人凡六传至汉初曹参。据此,生当战国时代,其传承体系亦出自齐地黄老学者。汉文帝好黄老刑名之言,东汉方士遂敷衍出河上公传道于汉文帝的一段传说,后经两晋人葛洪整理而成为《神仙传》中的内容,并由灵宝派吸收于托称“太极左仙公葛玄造”的《老子道德经序诀》中(二者及诸本文字大同小异)。这一传说的定型当在东汉全面神化老子和《老子河上公章句》成书之后,道教创立后的神仙传记大都本此。
据今本《神仙传》载:“河上公者,莫知其姓名也。汉孝文帝时结草为庵于河之滨,常读老子《道德经》。时文帝好老子之道,诏命诸王公大臣、州牧、在朝卿士,皆令诵之,不通老子经者不得升朝。帝于经中有疑义,人莫能通。侍郎裴楷奏云:‘州河上有人诵《老子》。’即遣诏使赍所疑义问之。”
公曰:“道尊德贵,非可遥问也。”帝即贺(驾)幸诣之,公在庵中不出,帝使人谓之曰:“溥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民。域中四大,而王居其一。子虽有道,犹朕民也。不能自屈,何乃高乎?朕能使民  还笃都”须臾,公即拊掌坐跃,冉冉在空虚之中,去地百余尺而止于虚空。良久,俯而答曰:“余上不至于天,中不累人,下不居地,何民之有焉!君宜能令余  还笃  贱乎?”帝大惊悟,知是神人,方下辇稽首礼谢曰:“朕以不能忝承先业,才小任大,忧于不堪,而志奉道德,直以暗昧,多所不了。唯愿道君垂愍,有以教之。”河上公即授素书《老子道德章句》二卷,谓帝曰:“熟研究之,所疑自解。余著此经以来千七百余年,凡传三人,连子四矣。勿示非人!”帝即跪受经。言毕,失公所在。遂于西山筑台望之,不复见矣。②
《老子道德经序诀》称:“论者以为,文帝好《老子》大道,世人不能尽通其议,而精思遐咸,仰彻太上,道君遣神人下教之便去耳。恐文帝心未纯信,故示神变,以悟帝意,欲成其道真。时人因号曰河上公焉。”③按:陕州系北魏以后建制。今本《神仙传》无“世人不能通其议……太上道君……便去耳”云云,疑《神仙传》“道君”一词亦系灵宝派道士所改。从这一故事透露出道教创立前期,某些道士蔑视专制君权、向往个人自由的情操,超脱君权羁绊,故有此河上公的形象。而随着封建专制的加强,道士们对河上公其人其事的评论遂迥异其趣。
元道士赵道一称:“厥后文帝以恭俭化天下。后世议者谓汉文帝有三代之风,岂非河上公道德之化耶?‘并记’有河上公庙,在陕府之北,并文帝望仙台遗迹存焉”。④道教崇奉河上公为“河上真人”。《太极隐诀》规定诵《道德经》仪式,首先烧香整服礼十拜,心存玄中大法师老子、河上真人、尹先生,然后念开经蕴咒、叩齿,咽津,等等。
注:
① 《史记》第7 册2436页,中华书局,1959年
② 《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第1059册299 ~300 页,台湾商务印书馆1985年
③ 黄永武主编《敦煌宝藏》第1 册407 ~409 页S .57《老子道德经序诀》
④ 《道藏》第5 册175 页,文物出版社、上海书店、天津古籍出版社联合出版,1988年
三茅真君
三茅真君是道教尊奉的三位仙人——茅盈、茅固、茅衷。
宋代敕封真君。
茅盈之名,始见于汉代纬书,《尚书帝验期》云:“王母之国在西荒,凡得道受书者,皆朝王母于昆仑之阙。……茅盈从西城王君,诣白玉龟台,朝谒王母,求长生之道。王母授以玄真之经,又授宝书。”①葛洪《神仙传》卷五《茅君》云:“茅君者,名盈,字叔申,咸阳人也,高祖父濛字初成,学道于华山,丹成,乘赤龙而升天,即秦始皇时也。有童谣曰:‘神仙得者盈初成,驾龙上天升太清,时下玄洲戏赤城,继世而往在我盈,帝若学之腊嘉平。’”秦始皇闻之,“以为己姓符合谣谶,当得升天,遂诏改腊为‘嘉平’。”“茅君十八岁入恒山学道,积二十年,道成而归,父母尚存,见之怒曰:‘为子不孝,不亲供养,而寻逐妖妄,流走四方!举杖欲击之。君跪谢……父怒不已,操杖击之,杖即摧折而成数十段,……父惊即止。’”父问:“汝言得道,能起死人否”?君曰:“死人罪重恶积不可复生者,即不可起也,若横受短折者,即可令起也。”《神仙传》记其事,并称有验。后茅君与父母宗亲辞别,登羽盖车而去,至江南治于句曲山。山下之人,为立庙而奉事之。远近之人,赖君之德,无水旱疾疠螟蝗之灾,时人因呼此山为茅山。茅君弟名固,字季伟,次弟名衷,字思和,仕汉位至二千石。“后二弟年衰,各七八十岁,弃官弃家,过江寻兄,君使服四扇散,却老还婴,于山下洞中修炼四十余年,亦得成真。太上老君命五帝使者持节……加九锡之命,拜君为太元真人东岳上卿司命真君,主吴越生死之籍。……又使使者以紫素策文拜固为定录君,衷为保命君,皆列上真,故号三茅君焉。”②《太平广记》卷十三和《广何捍允椤方允《神仙传》,但其《茅君传》皆称:“茅君者,幽州人,学道于齐”,则为舛错之文。③《云笈七签》卷百零四有《太元真人东岳上卿司命真君传》,署“弟子中候仙人李道字安林撰”。陈国符先生据《真诰》卷八、九、十一诸注考证,认定此传即晋代所出之《茅三君传》。据《真诰》卷八注:“李中候,名遵,即撰《茅三君》者”,其作者当为李遵,《云笈七签》传所署之“李道”,盖误。又据卷十一注考证,该传似又“出自长史(指许谧——引者注),故亦于晋代出世。”④总之,作者为上清派道士。该传内容本葛洪《神仙传》,但有增益。
(一)增写了三茅祖、父辈之履历。谓:“高祖父讳濛,字初成,……知周之衰,不仕诸侯,乃师于北郭北阿鬼谷先生,遂隐遁华山。……曾祖父讳偃,字泰能,濛之第四子也,  秦昭王之世,位为舍人,稍迁车骑校尉长平恭侯。……祖父讳嘉,字正伦,仕秦庄王为广信侯,始皇即位,嘉辅帝室,……以嘉为德信侯。‘父’讳祚,字彦英,不仕不学,志愿农巷”。
(二)增写了茅盈从师学道事迹。谓:“盈年十八,遂弃家委亲,入于恒山,读老子《道德经》及《周易传》采取山朮而饵服之,……盈于恒山积六年,思念至道,诚感密应,(神告之)曰:“西城有王君得真道,可为君师……明辰……径到西城……卒见王君。后二十年,从王君西至龟山见王母,……口告盈以玉佩金珰之道,太极玄真之经。”⑤《茅山志》卷二十收载上清派道士张绎于梁普通三年(522 )所立之《九锡真人三茅君碑》,所记三茅事较简约,系年稍异。
约于唐代成书的《集仙传·大茅君》称,汉元寿二年八月己酉,南岳真人赤君、西城王君及诸青童并从王母降于盈室,顷之,天皇大帝、太微帝君、太上大道君、金阙圣君分别派使者赐茅盈以衣冠、玉玺、金铃、神芝及爵位,并告盈曰:“食四节隐芝者,位为真卿,食金阙玉芝者,位为司命,……子尽食之矣,寿齐天地,位为司命上真、东岳上卿,统吴越之神仙,综江左之山源矣。……五帝君各以方面车服降于其庭,传太帝之命,赐紫玉之版,黄金刻书九锡之文,拜盈为东岳上卿司命真君太元真人。”又说,在此之后,“王母命上元夫人授  固、茅衷《太霄隐书》《丹景道精》等  部宝经,……
事讫,西王母升天而去:“⑥至此,三茅君的事迹也基本定型,此后元赵道一《历世真仙体道通鉴》卷十六《茅盈传》、张雨《玄品录》卷二《三茅君传》、《茅山志》卷五《三神纪》等,皆据上述诸传以成篇,无大增益。
至宋代,三茅君始得皇帝封号,宋徽宗崇宁元年(1102),封大茅君为“太元妙道真人东岳上卿司命神君”,中茅君为“定录右禁冲静真人”,小茅君为“三官保命冲惠真人”。宋理宗淳祐九年(1249),加封大茅君为“太元妙道冲虚  サv真君东岳上卿司命神君”,中茅君为“定录右禁至道冲静德祐真君”,小茅君为“三官保命微妙冲惠仁祐真君”。⑦总称三茅真君。
注:
① 《重修纬书集成》卷二,第67页,日本明德出版社,昭和50年
② 《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第1051册280 ~282 页,台湾商务印书馆,1983年
③ 《四库全书·神仙传》提要云:“此本为毛晋所刊,……征引此书,以《三国志》注为最古,然悉与此本相合,知为原帙。《  何捍  书》别载一本,其文大略相同,而所载凡九十二人,核其篇第,盖从《太平广记》所引抄合而成,《广记》标题,问有舛错,……其本颇有讹漏。”
④ 《道藏源流考》上册9 ~10页,中华书局,1963年
⑤⑦ 《道藏》第22册707 ~710 页,第5 册561 ~562 页,572 ~573 页,文物出版社、上海书店、天津古籍出版社联合出版,1988年
⑥ 《太平广记》第1 册78~79页,中华书局,1961年
麻姑
麻姑为道教所尊的女仙。葛洪《神仙传·麻姑传》曰:“汉孝桓帝时,神仙王远,字方平,降于蔡经家,……与经父母、兄弟相见。独坐久之,即令人相访(麻姑)。”继云:“麻姑至,……是好女子,年十八九许。于顶中作髻,余发垂至腰。其衣有文章,而非锦绮,光彩耀目,不可名状。入拜方平,方平为之起立。坐定,召进行厨。……麻姑自说云:”接侍以来,已见东海三为桑田。向到蓬莱,水又浅于往者会时略半也,岂将复还为陵陆乎?‘方平笑曰:“圣人皆言海中复扬尘也。’”又说:“麻姑鸟爪。蔡经见之,心中念言,背大癢时,得此爪以爬背,当佳。
方平已知(蔡)经心中所念,即使人牵经鞭之。谓曰:“麻姑神人也,汝何思谓爪可以爬背耶?‘但见鞭著经背,亦不见有人持鞭者。”“宴毕,方平、麻姑命驾,升天而去,箫鼓、道从如初焉。”①杜光庭《墉城集仙录·麻姑传》全抄上文,仅在传前冠一句云:“麻姑者,乃上真元君之亚也。”
《神仙传·王远传》所记内容略同。但上述二传皆无王远与麻姑有亲属关系的记述,而《历世真仙体道通鉴后集》却谓:“麻姑乃王方平之妹,修道得仙。”②自为后人所增益者。
葛洪《麻姑传》以其所具有的丰富想象力而闻名于后世。
其“东海三为桑田”和“海中复扬尘也”,更成为后世著名的“沧海桑田”和“东海扬尘”典故的来源。
在此《麻姑传》和后世文人称引的影响下,许多地方又有称名麻姑的女仙出现。如《太平广记》卷一百三十一引《齐谐记》所记麻姑,为东晋孝武帝太元(376 ~396 )时人,称“太元八年,富阳民麻姑”,后因吃蛇肉,“呕血而死”。③《古今图书集成·神异典》卷二百七十引《太平清话》所记麻姑,“姓黎,字琼仙,唐放出宫人也。”④同书卷二百三十七引《登州府志》所记麻姑,为“后赵麻秋女,或云建昌人,修道于牟州东南姑余山,飞升,政和中封真人。”⑤,以上麻姑皆偶然同名,或有意附会而取此名。其次,一些地方又出现麻姑山、麻姑洞、麻姑庙。唐颜真卿《抚州南城县麻姑山仙坛记》云:“按《图经》,南城县有麻姑山,顶有古坛,相传云麻姑于此得道。”⑥《古今图书集成·神异典》谓江西宁国府东有麻姑山,“麻姑尝修道于此,丹灶尚存。
又尝居建昌,山故亦号麻姑。“⑦宋洪迈《夷坚丙志》卷四称:”(四川)青城山相去三十里,有麻姑洞,相传云亦麻姑修真处也。“⑧《异苑》卷五载:”秦时丹阳县湖侧有梅(一作麻)姑庙。姑生时有道术,能著履行水上。后负道法,婿怒杀之,投尸于水,乃随流波漂至今庙处铃(岭)下。“⑨大都亦为托名麻姑而来。
注:
③ 《太  广记》第2 册369 ~370 页,第3 册926 ~927 页,中华书局,1961年
② 《道藏》第5 册465 页,文物出版社、上海书店、天津古籍出版社联合出版,1988年
④⑤⑦ 《古今图书集成》第51册62140 页,62500 页,62186 页,中华书局、巴蜀书社
⑥ 《全唐文》第4 册3424页,中华书局,1982年
⑧ 《夷坚志》第1 册391 页,中华书局,1981年
⑨ 《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第1042册520 页,台湾商务印书馆,1985年
骊山老母
骊山老母一作“骊山姥”,或“黎山老母”。道教崇奉的女仙。《太平广记》卷六十三引《集仙传》记其事。略云:
“骊山姥,不知何代人也。李筌好神仙之道,常历名山,博采方术,至嵩山虎口岩石室中,得《黄帝阴符》本,……筌抄读数千遍,竟不晓其义理。因入秦,至骊山下,逢一老母,鬓髻当顶,余发半垂,敝衣扶杖,神壮甚异。路旁见遗火烧树,因自言曰:‘火生于木,祸发必尅。’筌闻之惊,前问曰:‘此《黄帝阴符》秘文,母何得而言之?’母曰:‘吾受此符,已三元六周甲子矣。三元一周,计一百八十年,六周共计一千八十年矣。’”①于是命李筌坐树下,为其说《阴符》之义。谓“《阴符》者,上清所秘,玄台所尊,……乃至道之要枢,岂人间之常典耶!”②遂对《阴符经》之出世和内容,进行长篇解说。言讫,谓筌曰:“日已晡矣,吾有麦饭,相与为食。袖中出一瓢,令筌于谷中取水,飘忽重百余斤,力不能制而沉泉中。却至树下,失姥所在,唯于石上留麦饭数升。”③筌乃食麦饭而归。此从绝粒求道,注《阴符经》,著《太白阴经》行于世。
清俞樾《小浮梅闲话》云:“骊山老母,实有其人,非乌有也。《史记·秦本纪》:‘申侯言于孝王曰:昔我先,郦山之女,为胥轩妻。生中潏,以亲故归周,保西垂。西垂以其故和睦。’……《汉书·律历志》载张寿王言:‘骊山女亦为天子,在殷、周间。’考骊山女为  胥轩妻,正当商、周之间,意其为人,必有非巢囊眨詈钏服,故后世传闻有‘为天子’之事,而唐、宋以后遂以为女仙,尊为‘老母’。”
《神仙感遇传》载唐少室书生李筌常游嵩山,得《黄帝阴符经》,遇骊山老母,指授秘要。宋郑所南有《骊山老母磨铁杵欲作绣针图》诗。小说所称,非无自矣。“④按俞樾是从典籍角度,指出骊山老母之所本,并非认定为实有其人。骊山老母为道教尊奉的神仙,则由来已久。
注:
冖邸〗约短  广记》第2 册394 ~396 页,中华书局,1961年
④ 《春在堂全书》:《曲园杂纂》卷三十八
八仙
民间广为流传的道教八位神仙。八仙之名,明代以前众说不一。有汉代八仙、唐代八仙、宋元八仙,所列神仙各不相同。至明吴元泰《八仙出处东游记》始定为:铁拐李、汉钟离、张果老、何仙姑、蓝采和、吕洞宾、韩湘子、曹国舅。
相沿至今,再无变动。
在道教形成之前,汉代有“淮南八公”,此即汉代八仙。
《艺文类聚》卷七十八引《列仙传》曰:“汉淮南王刘安言神仙黄白之事,名为《鸿宝万毕》,三卷,论变化之道,于是八公乃诣王,授丹经及三十六水方。”①《抱朴子内篇·仙药》称:
“昔仙人八公,各服一物,以得陆仙,各数百年,乃合神丹金液,而升太清耳。”
②《抱朴子内篇佚文》云:“伍被记八公造淮南王安,初为老公,不见通,须臾皆成少年。”③据高诱《淮南鸿烈解叙》所载,淮南八公是:苏飞、李尚、左吴、田由、雷被、毛被、伍被、晋昌。④《神仙传》卷四《刘安》载:刘安招接天下道术之士,“乃有八公诣门,皆须眉皓白,”安初不欲见,后八公皆变为年约十四五之童子,安乃足不履,跣而迎。八公自称:“吾一人能坐致风雨,立起云雾,画地为江河,撮土为山岳;一人能崩高山,塞深泉,收束虎豹,召致蛟龙,使役鬼神,一人能分形易貌,坐存立亡……
一人能乘云步虚,越海凌波,出入无间,呼吸千里;一人能入火不灼,入水不濡,刃射不中,冬冻不寒,夏曝不汗;一人能千变万化,恣意所为……一人能防灾度厄,辟却众害,长生久视;一人能煎泥成金,凝铅为银,水炼八石,……浮于太清之上。“⑤后刘安与八公一道成仙,时人传八公和刘安临去时,遗药器于中庭,鸡  舐啄,尽得升天,此即”一人得道,鸡犬升天“典故的出处。
到唐代,淮南八仙的故事仍在社会上广为流传,文人墨客的诗文中亦多以此为典故说神仙长生之事。武则天《升仙太子碑》提到“淮南八仙”。⑥卢照邻《益州至真观主黎君碑》自谓“未遑八仙之术”。⑦此后,八仙传说起了变化:一是人称李白、贺知章、崔宗之等八位骚人墨客为饮中八仙。《历世真仙体道通鉴》卷三十七《李白传》曰:“公(指李白)乃浪迹纵酒以自昏秽,咏歌之际,屡称东山与贺知章、崔宗之等,自为八仙之游。”⑧二为蜀中八仙。宋郭若虚《图画见闻志》记唐末道士张素卿曾画“八仙图”,⑨“蜀主(孟昶)诞日,忽有人持素卿所画八仙真形,以献蜀主,蜀主观之,且叹曰:”非神仙之能,无以写神仙之质。‘遂厚赐以遣。“注云:”八仙者,李阿、容成、董仲舒、张道陵、严君平、李八百、长寿仙、葛永瑰。“AB《太平广记》卷二百十四引《野人闲话》所记内容亦同,唯:”李阿“作”李已“,”葛永瑰“作”葛永璝“。
AC宋元之际,八仙之说再次发生变化,逐渐形成今日民间流传的八仙。这种变化,与金元时全真道之兴起有关。全真道所奉的北五祖中有钟离权和吕洞宾,而钟、吕二仙在八仙故事中占有重要地位。《道藏》有《钟吕传道集》,钟吕金丹道风行宋元,在社会上有很大影响。南宋李简易《玉溪子丹经指要》卷首有《混元仙派图》,列出钟吕的传承世系,第一代钟离权传吕洞宾,后以吕洞宾所传为多,有曹国舅、何仙姑、李铁拐等。
这说明钟吕金丹道的兴起与元明八仙故事的形成有密切关系,后者的许多原型来自前者。
清代赵翼《陔余丛考》卷三十四“八仙”条指出:“按《太平广记》《神仙通鉴》等书,胪列仙迹,纤悉不遗,并无所谓八仙者。胡应麟谓大概起于元世。王重阳教盛行,以钟离为正阳,洞宾为纯阳,何仙姑为纯阳弟子,因而展转附会,成此名目云。”AD翟灏《通俗编》也说:“元人杂剧如马致远《岳阳楼》、范子安《竹叶船》、谷子敬《城南柳》,皆举称仙者八人,与世俗所绘符其七,唯无何仙姑,……则其起于元世,又何疑焉?”AE元代的八仙名目不尽相同,如有的无何仙姑,而有余仙翁;有的无张果老、何仙姑,而有风僧哥、玄壶子。直到明代才大体上定型,但也还有个别不同的说法。据道书记载及民间传说,八仙“事迹”如下:
铁拐李,又称李铁拐。相传名叫李凝阳,或名洪水,小字拐儿,自号“李孔目”。
《混元仙派图》称其为吕洞宾弟子。
元岳百川杂剧《吕洞宾度铁拐李岳》也持此说。《历代神仙通鉴》载:李凝阳从老子和宛丘生魂游华山,嘱弟子曰:“倘游魂七日不返,方化我尸魄。”不料弟子因母病危,提前将其尸体焚化,游魂无依,附于林中一饿死的乞丐身上,变得形极丑恶,跛右脚。老子舍以真道不可着相,只须功行充满,便是异相真仙。AF后奉为东华齐阳启元帝君。一说铁拐李生而有足疾,西王母点化升仙,封东华教主,授以铁拐。文艺作品中铁拐李的形象通常是拄铁拐,背葫芦,游历人间,解人危难。道教名山崂山流传“铁拐李摔葫芦”的故事,崂山“金液泉”、“酒槽”等地名,传说因铁拐李葫芦里的酒流溢而得名。
汉钟离,名钟离权,全真道尊称“正阳祖师”,奉为“北五祖”之一。《道藏》有《灵宝毕法》三卷,题钟离权著,吕岩传。另外还有一些托名钟离权著的经书。《宣和书谱》和《宋史》都提到其事迹。据《历世真仙体道通鉴》卷三十一说:
他的道号是“和谷子”,一号“正阳子”,又号“云房先生”。
生时有异相,及  仕晋为大将,后回心向道,一老者“授以长生真诀,赤符玉篆,金科灵文,金丹火候,青龙剑法”,从此领悟玄旨。后点化吕洞宾,应上帝之召而去。
他与吕洞宾对神仙之道的问答,经施肩吾编为《钟吕传道集》行于世。
“宋钦宗靖康初封为正阳真人,元至元六年(1269)正月褒赠正阳开悟传道真君。”
AG钟离权自称“天下都散汉”,艺术形象为手拿扇子,袒露大肚,乐呵呵的胖子,以突出其散仙的风度。
张果老,道教称为果老仙师,由唐代道士张果衍化而来。
据《大唐新语》卷十载:“张果老先生者,隐于恒州枝条山,往来汾晋,时人传其有长年秘术。”唐玄宗迎之入宫,倍加礼敬,自称是“尧时丙子年生”,曾为尧的侍中。
“善于胎息,累日不食。”玄宗诏赐为“银青光禄大夫,仍赐号通玄先生。”后尸解。
AH《旧唐书·张果传》与此略同,只是更多一些神异事迹。中唐以后,张果的传说日益增多。《太平广记》卷三十引《明皇杂录》《宣室志》《续神仙传》称:果“常乘一白驴,日行数万里。休则重叠之,其厚如纸,置于巾箱中,乘则以噀之,还成驴矣。”AI此条亦见于《三洞群仙录》卷十五引《高道传》,当系后来张果老倒骑毛驴形象的雏形。
何仙姑,据《历世真仙体道通鉴后集》卷五、《历代神仙通鉴》卷十四载称:何系“广州增城县何泰之女也,唐天后时,住云母溪。年十四五,一夕梦神人教食云母粉,……
誓不嫁,常往来山顶,其行如飞。……唐中宗景龙中,白日升天。“AJ诸书所记何仙姑事,颇多歧异。清  衢  《茶香室丛钞》卷十四引宋《东轩笔录》《乐善录》《独行杂志》及清人《杂录》等所记何仙姑之事多不同。AK蓝采和,《续仙传》载称:”不知何许人也,常衣破蓝衫,……每行歌于城市乞索。持大拍板,长三尺余,常醉踏歌,老少皆随看之。……似狂非狂。行则振靴言曰:“踏踏歌,蓝采和,世界能几何?红颜一椿树,流年一掷梭。‘……后踏歌濠梁间,于酒楼乘醉,有云左象  声,忽然轻举于云中,掷下靴衫腰带拍板,冉冉而去。”LB《历世真仙体道通鉴》卷三十七抄录此文,无大异。
后来传说中,有时变成挎着花蓝的姑娘,直到清代的戏文中还是女妆打扮。也有仍将其定为男性的,为一少年。
吕洞宾,五代宋初著名道士吕岩,号纯阳子。全真道兴起后,奉为北五祖之一。其人其事见本书第一卷。世传八仙中之最负盛名者。传说中颇多神异事迹。元明以来文艺作品及民间传说的八仙故事中,多以他为中心,并将其塑造为手持宝剑,能解救人间苦难的游侠形象。
韩湘子,字清夫,据说是唐吏部侍郎韩愈之侄,或外甥、侄孙。《列仙全传》卷六载:遇纯阳先生而从游,登桃树堕死而尸解。来见韩愈,愈勉之学,则答曰:湘之所学与公异。曾作诗自称:“解造逡巡酒,能开顷刻花。”韩愈不信,即为开樽,果成佳酝;又聚土,一会儿开碧花二朵,花间拥出金字一联说:“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愈读之不解其意,后因谏佛骨事谪官潮州,途中遇雪。韩湘子冒雪而来,问道:“公能忆花间之句乎?”愈询其地名即蓝关,感叹不已,方信湘之不诬。LC(《历世真仙体道通鉴》卷四十二《韩湘》与此同)这个故事较早的见于《三洞群仙录》卷三所引宋刘斧《青琐高议》中,则韩湘子在宋代已衍为道教神仙。后来关于他的传说颇多,有《韩仙传》增演其故事。又传说他系吕洞宾弟子,被吕度为仙人,由此名列八仙。
曹国舅,《混元仙派图》载其为吕洞宾的弟子。《列仙全传》卷七称其为宋曹太后之弟,每不法杀人,以后隐迹山岩,精思慕道,得遇钟离、洞宾,引入仙班。LD遂为八仙之一。
传说八仙分别代表着男、女、老、幼、富、贵、贫、贱;俗称八仙所持的檀板、扇、拐、笛、剑、葫芦、拂尘、花蓝等八物为“八宝”,代表八仙之品。文艺作品中以八仙过海、八仙献寿最为有名。今西安市有八仙宫(古称八仙庵),其主要殿堂八仙殿内奉八仙神像。
注:
① 《艺文类聚》第4 册1327页,上海古籍出版社,1965年
③ 《抱朴子内篇校释》(增订本)208 页,365 页,中华书局,1985年
④ 《百子全书》第5 册,浙江人民出版社,1984年
⑤ 见《广汉魏丛书》。《四库全书》本《神仙传》文字与此异。
⑥⑦ 《全唐文》第1 册1007页,第2 册1707页,中华书局,1983年
⑧AGAJLB 《道藏》第5 册315 页,276 ~277 页,478 页,78页,文物出版社、上海书店、天津古籍出版社联合出版,1988年
⑨ABAH 《丛书集成初编》第1648册60页,251 页,第2742册112 页,中华书局,1983年
ACAI 《太平广记》第5 册1641页,第1 册192 页,中华书局,1961年
AD 《陔余丛考》第743 页,商务印书馆,1957年
AEAFLCLD 转引自1987年河北人民出版社出版的《中国民间诸神》第780 页,783 页,817 页,830 页
AK 《笔记小说大观》第34册85页,江苏广陵古籍刻印社,1984年
王灵官
王灵官是道教所奉的雷部、火部天将及护法神。最早记其事者为《明孝宗实录》和《明史·礼志》。《明孝宗实录》卷十三云:“所谓崇恩真君、隆恩真君者,道家相传以崇恩真君姓萨名坚,西蜀人,位宗时尝从王侍宸、林灵素学法有验。而隆恩真君,则玉枢火府天将王灵官也,又尝从萨真君传符法。永乐中,以周思得能传灵官法,乃于禁城之西建天将庙及祖师殿。宣德中改庙为大德观,封二真君。成化初,改观曰显灵宫。……夫萨真君之法,因王灵官而行,王灵官之法,因周思得而显,而其法之所自,又皆林灵素辈所附会。”①据此,王灵官是位宗时道士萨坚(或萨守坚)之弟子,王侍宸(即王文卿)、林灵素之再传。萨守坚之名,屡见于此前诸书;而王灵官之名,则于此始见,盖如上文所云:“王灵官之法,因周思得而显。”
据载,永乐中所建的天将庙,曾塑天将二十六,玉灵官为其首。清赵翼《陔余丛考》卷三十五“王灵官”条云:“孙国敉《燕都游览志》谓:永乐间有周思得者,以王元帅法显京师。元帅者,世称灵官,天将二十六居第一位。文皇(成祖)祷辄应,乃命祀于宫城西。”②据前引《明孝宗实录》(《明史·礼志四》与此同),王灵官天将之名,全称为“玉枢火府天将”,似又以王灵官为火神。明刘侗、于奕正《帝京景物略》卷一“火神庙”条载:“北城日中坊火德真君庙,唐贞观中址,元至正六年修也。我万历三十三年,改增碧瓦重阁焉。前殿曰‘隆恩’,后阁曰‘万岁景灵阁’,左、右‘辅圣’、‘弼灵’等六殿。”③“隆恩”当指隆恩真君,即宣德中对王灵官的封号,证明明代已祀之为火神了。
明清所出的萨守坚、王灵官传记中,又称王灵官姓王名善,为湘阴县之邪神或城隍,后被萨守坚收作部将。元代成书明代增纂的《三教搜神大全》卷二载,萨守坚真人,继至湘阴县浮梁,见人用童男童女祀本处庙神。真人曰:“此等邪神,即焚其庙!”言讫,雷火飞空,庙立焚矣,人莫能救。但闻空中有云:“愿法力常如今日!”自后庙不复兴。
真人至龙兴府,江边濯足,见水有神影,方面黄巾金甲,左手拽袖,右手执鞭。真人曰:“尔何神人也?”答曰:“吾乃湘阴庙神王善,真人焚吾庙后,今相随一十二载,只候有过,则复前仇。今真人功行已高,职隶天枢,望保奏以为部将。”真人曰:“汝凶恶之神,坐吾法中,必损吾法。其神即立誓不敢背盟。真人遂奏帝,收系为将,其应如响。”明王世贞《列仙全传》卷八作了类似叙述,但称:“我王善,即湘阴城隍也。”
《历代神仙通鉴》卷二十所述大致相同,但自称:“吾先天大将火车灵官王,久值灵霄殿,奉玉敕庙会湘阴,以惩此方恶业”云云。
《茶香室续钞》卷十九“王灵官”条亦叙此故事,但称“我乃湘阴庙神王善”。
《西游记》又以王灵官为雷部神将,第七回云:“那猴王打到通明殿里,灵霄殿外,幸有佐圣真君的佐使王灵官执殿。两个在灵霄殿前厮浑一处,这个是太乙雷声应化尊,那个是齐天大圣猿猴怪。”
明清道教宫观常以王灵官为护法神,有如佛教之伽蓝、韦驮。道观内或山门前塑其像,通常为红面、三目,披甲执鞭。
今四川成都青羊宫,山门内即是灵官殿,匾书曰“雷火总司”。所塑王灵官像,一手执铜鞭,一手拿吐着火焰的眼睛,塑像前供一“先天王灵祖师”牌位,亦为镇守山门之神。
注:
① 《明孝宗实录》第311 ~312 页,中央研究院史语所校印,1962年
② 《陔余丛考》第770 ~771 页,商务印书馆,1957年
③ 《帝京景物略》第41页,北京古籍出版社,1983年
文昌帝君
文昌帝君为民间和道教尊奉的掌管士人功名禄位之神。
文昌本星名,亦称文曲星,或文星,古时认为是主持文运功名的星宿。其成为民间和道教所信奉的文昌帝君,与梓潼神张亚子有关。东晋宁康二年(374 ),蜀人张育自称蜀王,起义抗击前秦苻坚,英勇战死,人们在梓潼郡七曲山为之建张育祠,并尊奉他为雷泽龙神。其时七曲山另有梓潼神亚子祠,因两祠相邻,后人将两祠神名合称张亚子①,并称张亚子仕晋战殁。实为《晋书》所载张育之事。
梓潼神张亚子,又作张垩子,或张恶子。《华阳国志》卷二载:“梓潼县,郡治,有善板祠,一名恶子。”②民间盛传梓潼神张恶子显灵的神异故事。《太平寰宇记》卷八十四剑州梓潼县条引《郡国志》载:“恶子昔至长安见姚苌,谓曰:”劫后九年,君当入蜀,若至梓潼七曲山,幸当见寻‘。“③《十六国春秋辑补·后秦录》载:前秦建元十二年(376 ),姚苌至梓潼七曲山,”见一神人谓之曰:“君早还秦,秦无主,其在君乎?’苌请其姓氏,曰:”张恶子也‘,言讫不见。至据秦称帝,即其地立张相公庙祀之“。④安史之乱,唐玄宗入蜀,途经七曲山,有感张亚子抗击前秦之英烈,遂隆重祭祀,并追封为左丞相。据传唐玄宗驻跸七曲山时,曾梦见张亚子显灵,言玄宗不久将当太上皇。现七曲山尚有唐玄宗”应梦仙台“遗迹。唐广明二年(881 ),僖宗避黄巢起义入蜀,行至七曲山,又亲祀梓潼神,追封张亚子为济顺王,并解佩剑赠神。梓潼神张亚子因唐帝王的崇拜,声名远播,逐渐由地方神成为天下之通祀的大神。
北宋咸平三年(1000),益州都虞侯王均起事,官军进讨,“忽有人登梯冲,指贼大呼曰:”梓潼神遣我来,九月二十日城陷,尔辈悉当夷灭!‘贼射之,倏不见。及期,果克城“。⑤宋真宗遂敕封张亚子为英显武烈王,并为之修葺祠宇。南宋时期,由于兵连祸结,梓潼神更受崇祀。宋高宗赵构于绍兴十年(1140),敕大修梓潼神庙,敕封庙额为灵应祠。光宗追封张亚子为忠文仁武孝德圣烈王,理宗追封张亚子为神文圣武孝德忠仁王。元仁宗延祐三年(1316),敕封张亚子为辅元开化文昌司禄宏仁帝君,并钦定为忠国、孝家、益民、正直之神,至此,梓潼神与文昌星遂合二为一,称文昌帝君。
宋代还盛传梓潼神显灵祐庇士人中举之灵异故事。陆游《老学庵笔记》卷二载:
“李知几少时,祈梦于梓潼神。是夕,梦至成都天宁观,有道士指织女支机石曰:”以是为名字,则及第矣!‘李遂改名石,字知几,是举过省。“  匏尾探d《铁围山丛谈》卷四载:”长安西去蜀道有梓潼神祠者,素号异甚。
士大夫过之,得风雨送,必至宰相;进士过之,得风雨则必殿魁。自古传无一失者。“
⑦自是民间奉祀益盛。南宋吴自牧《梦粱录》卷十四载:“梓潼帝君,在吴山承天观,此蜀中神,专掌禄籍,凡四方士子求名赴选者悉祷之,封玉爵曰惠文忠武孝德仁圣王。”
⑧南宋末期,各府州亦立梓潼帝君祠。元仁宗延祐三年(1316),封梓潼神为“辅元开化文昌司禄宏仁帝君”。奉祀更盛。虞集《广州路右文成化庙记》谓“缙绅大夫士多信礼之,而文昌之祠,遂遍郡邑”。⑨道教早有文昌信仰,《老君音诵戒经》即有“当简择种民,录名文昌宫中”AB之说。至元明时,道士利用民间信仰文昌帝君之习俗,降笔作《清河内传》《梓潼帝君化书》等,以叙文昌帝君神迹;谓其本吴会间人,生于周初,后七十三化,累为士大夫,西晋末降生蜀地,姓张名亚,字霈夫,并称玉皇大帝命其掌管文昌府和人间禄籍等。AC《道藏辑要》又收有清代崇德弟子纂述的《文昌帝君本传》,谓文昌帝君姓张讳善勋,称其灵异甚著,凡禳灾祛沴,祷雨祈嗣,有感必通,能镇伏妖魔,疫疠鬼神。谓帝君为文章司命,贵贱所系,文武医卜、士农工贾,凡一民一物之枯荣贵贱,皆隶文昌帝君之造化。谓文昌帝君居紫微垣文昌宫,常降乩直书,现梦隐示,可分身应化,救劫保生。等等。AD《道藏》和《道藏辑要》中以文当实木典颇多,其中流行最广的是宋元时所出的《文昌帝君阴骘文》,该书宣称:
文昌帝君“救人之难,济人之急,悯人之孤,容人之过,广行阴骘,上格苍穹”,其训于人曰:“行时时之方便,作种种之阴功,利物利人,修善修福。正直代天行化,慈祥为国救民,忠主孝亲,敬兄信友。或奉真朝斗,或拜佛念经,报答四恩,广行三教。”
AE此为道教三大劝善书之一,旧时对民间影响颇大。
元明以后,各地多建有文昌宫、文昌祠、文昌阁。四川梓潼县七曲山之文昌宫,颇具规模,至今犹存。台湾省现亦存文昌帝君庙二十九座。道教以二月初三为文昌帝君诞辰,旧时各地土人皆于是日举行文昌会,相沿成俗。
注:
① 《梓潼县文史资料》第8 集:《张亚子为何被追封成文昌帝君》
② 《华阳国志校注》第145 页,巴蜀书社,1984年
③ 《太平寰宇记》第1 册643 页,台北文海出版社,1962年
④ 《新校本晋书并附编六种》第6 册379 页,台北鼎文书局,1983年
⑤ 《文献通考》上册第823 页,中华书局,1986年
⑥ 《老学庵笔记》第18页,中华书局,1979年
⑦ 《笔记小说大观》第6 编第2 册664 页,台北新兴书局,1985年
⑧ 《梦粱录》第131 页,浙江人民出版社,1984年
⑨ 《十驾斋养新录》第458 页,上海书店,1983年
ABAC 《道藏》第18册211 页,第3 册286 页,文物出版社、上海书店、天津古籍出版社联合出版,1988年
ADAE 《道藏辑要》星集七,清光绪三十年,成都二仙庵刊
东岳大帝
东岳大帝是道教因袭民俗崇奉的泰山神。泰山古称东岳,自古受着人们的崇拜。其后,人们将其拟人化,给它取姓氏名讳,定婚配子女。汉代纬书称:“东方泰山君神,姓图名常龙。”①《太平御览》卷三百九十七引张华《博物志》称泰山神有女,“嫁为西海之妇”。②《魏书》卷五十二《段承根传》又称泰山神有子与段晖同学。③宋吴曾《能改斋漫录》卷十八更称东岳有子五人,“惟第三子,后唐封威权(或作”威雄“——引者注)大将军,本朝封炳灵侯。”④特别重要的是:民间认为泰山是人死后灵魂的归宿之地,泰山神是阴间鬼魂之最高主宰。此信仰盖起于西汉。汉代纬书《孝经援神契》曰:“太山天帝孙,主召人魂。”“东方万物始,故主人生命之长短”。⑤近代于东汉墓出土的“镇墓券”中,亦有“生人属西长安,死人属东太山”⑥,“生属长安,死属太山,死生异处,不得相防(妨)”⑦之语。此外,史籍中又多记人死后赴泰山任泰山府君、泰山令、泰山录事等事。《南史》卷三十七《沈庆之传》称,沈僧昭少事天师道,“时记人吉凶,颇有应验。自云为泰山录事,幽司中有所收录,必僧昭署名。”
⑧历代帝王出于神道设教的需要,一方面十分重视对泰山神的祭祀,甚至亲登泰山封禅祭拜;另方面不断崇封泰山神爵。《文献通考》卷八十三载:唐玄宗开元十三年(725 ),封泰山神为天齐王;大中祥符元年(1008),封禅礼毕,诏加号泰山天齐王为仁圣天齐王;五年,诏加上东岳曰天齐仁圣帝。⑨《续文献通考》卷七十四载:至元二十八年(1291),诏加东岳为齐天(或作“天齐”——引者注)大生仁圣帝。AB道教亦很早崇奉泰山神。南北朝时托名东方朔的《洞玄灵宝五岳古本真形图》曰:“东岳泰山君,领群神五千九百人,主治死生,百鬼之主帅也,血食庙祀宗伯者也。俗世所奉鬼祠邪精之神而死者,皆归泰山受罪考焉。……泰山君服青袍,戴苍碧七称之冠,佩通阳太明之印,乘青龙,从群官来迎子。”AC道教斋醮科仪中,常以之为主管鬼魂的地祇大神被祈祷,南宋《道门定制》卷二《申东岳状》,即有“谨具状申闻东岳天齐仁圣帝,……乞体行符命,告下有司,释放亡魂来临法会,庶令幽爽得遂超生”AD等语。随着泰山神之封号由王晋升为帝,道教赋予它的威权也愈来愈大。约出于明代的《东岳大生宝忏》曰:
“东岳天齐大生仁圣帝,应乎造化,生于混沌之初,立自阴阳,镇彼幅员之域,与天齐久。……奉行天令,  子  阴司,……知人寿之短长,设七十五司,以掌权衡。有三十六岳以惩凶恶,永绥邦社,大庇民区。”AE《元始天尊说东岳化身济生度死拔罪解冤保命妙经》曰:“泰山元帅累朝节封东岳大生天齐仁元圣帝,气应青阳,位尊震位,独居中界,统摄万灵。掌人间善恶之权,司阴府是非之目,案判七十二曹,刑分三十六岳,惩奸罚恶,录死注生,化形四岳四天圣帝,抚育六合万物群生。”AF由只管鬼魂的阴王变为“掌人间善恶之权”“注死录生”的大神。《三教搜神大全·东岳传》为了推尊东岳大帝,更为之编造了一个离奇的谱系,曰:
“昔盘古氏五世之苗裔曰赫天氏,赫天氏(子)曰胥勃氏,胥勃氏(子)曰玄英氏,玄英氏子曰金轮王。金轮王弟曰少海氏,少海氏妻曰弥轮仙女也。弥轮仙女夜梦吞二日,觉而有娠,生二子,长曰金蝉氏,次曰金虹氏。金虹氏者,东岳帝君也。金蝉氏即东华帝君也。金虹氏有功在长白山中,至伏羲氏封为太岁,为太华真人,掌天仙六籍。遂以岁为姓,讳崇。其太岁者,乃五代之前无上天尊所都之地,今之奉高是也。”AG经此改造后,东岳大帝便成为“掌天仙六(录)籍”的古仙。由此反映出东岳大帝在道教中地位之崇高。
旧时各地皆有东岳庙,大都以道士奉祀香火。传说三月二十八日为东岳大帝生日,该日,各地皆于庙中举行盛大庆典。明田汝成《熙朝乐事》云:“三月二十八日,俗传为东岳齐天圣帝生辰,杭州行宫凡五处,而在吴山上者最盛。士女答赛拈香,或奠献花果,或诵经上寿,或枷锁伏罪。钟鼓法音,嘈振竟日。”AH明沈榜《宛署杂记》卷十七云:“(顺天府宛平县)城东有古庙,祀东岳神,规模宏广,神像华丽。国朝岁时敕修,编有庙户守之。三月二十八日,俗呼为(神)降生之辰,设有国醮,费几百金。民间每年各随其地预集近邻为香会,月敛钱若干,掌之会头。至是盛设鼓  幡幢,  戴方寸纸,名甲马,群迎以往,妇女会亦如之。是日行者塞路,呼佛声振地。甚有一步一拜者,曰拜香庙。”AI清顾铁卿《清嘉录》卷三云:“(三月)二十八日,为东岳天齐仁圣帝诞辰。
城中玄妙观有东岳帝殿。俗谓神权天下人民死生,故酬答尤虔。或子为父母病危,而焚疏假年,谓之‘借寿’,或病中语言颠倒,令人殿前关魂,谓之‘请喜’。祈恩还愿,终岁络绎。
至诞日为尤盛。虽屯  僻壤,多有其祠宇。在娄门外者,龙墩各屯人,赛会于庙,张灯演剧,百戏竞陈,游观若狂。……
俗以诞日前进香者,乡人居多,呼为草鞋香。“AJ
注:
① 泰山神姓名,各书记载不一,道书说姓岁名崇,《氏族博考》又云姓元丘,名目陆。此说引自《重修纬书集成》卷六:《尤鱼河图》。
② 《太平御览》第2 册1835页,中华书局,1959年
③ 《魏书》第4 册1158页,中华书局,1974年
④AJ 《笔记小说大观》第8 册302 页,第23册124 页,江苏广陵古籍刻印社,1983年
⑤ 《重修纬书集成》卷五,29页,日本明德出版社,昭和46年
⑥⑦ 从《镇墓文中所见到的东汉道巫关系》一文转引,载《文物》1981年第3期。
东汉都城已由西汉之长安迁入洛阳,此“生属长安,死属太山”之语,当为沿习西汉时的说法,表明泰山主死思想在西汉已经流行。
⑧ 《南史》第3 册976 页,中华书局,1975年
⑨ 《文献通考》上册757 ,758 页,中华书局,1986年
AB 《续文献通考》第3465页,商务印书馆,1936年
ACADAEAF 《道藏》第6 册735 页,第31册671 页,第10册1 页,第34册730页,文物出版社、上海书店、天津古籍出版社联合出版,1988年
AG 叶德辉翻刻《三教搜神大全》卷一
AH 《说郛续》卷二十八
AI 《宛署杂记》第191 页,北京古籍出版社,1983年
酆都大帝
道教信奉的主宰地狱的最高神灵。其形成与演变,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论衡·订鬼篇》引《山海经》云:“北方有鬼国,……沧海之中,有度朔之山,上有大桃木,其屈蟠三千里,其枝间东北叫鬼门,万鬼所出入也。上有二神人,一叫神荼,一叫郁垒,主阅领万鬼。”①《太平经》多土府、土主召人灵魂、考人魂魄之说,如卷一百十二称:“大阴法曹,计所承负,除算减年。算尽之后,召地阴神,并召土府,收取形骸,考其魂神。”②卷一百十四又云:“为恶不止,与死籍相连,传付土府,藏其形骸,何时复出乎?精魂拘闭,问生时所为,辞语不同,复见掠治,魂神苦极,是谁之过乎?”③晋葛洪《枕中书》载:“鲍靓为地下主者,带潜山真人。……  郁垒为东方鬼帝,治桃丘山。张衡、杨云为北方鬼帝,治罗酆山。”④这些是道教关于地狱及其主宰神较早的说法,为其后丰都大帝的滥觞。
到南朝时,道教对酆都大帝的描绘比较成系统了。  弘景《真灵位业图》所排神仙座次的第七中位即为“酆都北阴大帝”,称其:炎帝大庭氏,讳庆甲,天下鬼神之宗,治罗丰山,三千年而一替。⑤陶弘景《真诰》卷十五“阐幽微第一”载:
“罗酆山在北方癸地,山高二千六百里,周回三万里。……其上其下并有鬼神宫室。
山上有六宫,……第一宫名为纣绝阴天宫,以次东行,第二宫名为泰煞谅事宗天宫,第三宫名为明晨耐犯武城天宫,第四宫名为恬昭罪气天宫,第五宫名为宗灵七非天宫,第六宫名为敢司连宛屡天宫。凡六天宫是为鬼神六天之治也。“注云:此六天宫”是北丰鬼王决断罪人住处,其神即应是经(今)呼为阎罗王所住处也,其王即今北大帝也。……
凡生生之类,其死莫不隶之至于地狱。“⑥又云:
“炎庆甲者,古之炎帝也,今为北太帝君,天下鬼神之主也。”⑦《真诰》卷十三也说:“鬼官之太帝者,北帝君也,治第一天宫中,总主诸六天宫。⑧是总生杀大权的鬼官。上述说明南北朝时道教已形成酆都大帝主管地狱的信仰,当时多称为北帝君,简称北帝。
魏晋南北朝时,佛教地狱说在社会上广泛流传,有所谓十八层地狱及十殿阎罗治鬼之说,道教汲取了这些思想,逐步形成了酆都鬼狱并塑造了酆都大帝的形象。《道藏》洞真部本文类《元始天尊说酆都灭罪经》的十会斋功德十王名号与《佛说地藏菩萨发心因缘十王经》同。正一部又有《元始说度酆都经》。
道教的酆都大帝,原说住在北方的罗酆山,称为北帝;而后世却以今四川的酆都县为鬼城,系酆都大帝的治所。这一转变大约发生于宋代。清  衢  《茶香室丛钞》卷十六引宋范成大《吴船录》说:“忠州酆都县,去县三里有平都山。碑牒所传,西汉王方平、后汉阴长生皆在此得道仙去,有阴君丹炉。……阴君以炼丹济人,其法犹传。”俞樾按:“酆都县平都山,道书七十二福地之一,宜为神仙窟宅,而世乃传为鬼伯所居,殊不可解。读《吴传录》,乃知因阴君传讹,盖相沿既久,不知为阴长生,而以为幽冥之主者,此俗说所由来也。”⑨同卷“罗酆山”条又云:“按罗丰山为北方鬼帝所治,故有罗酆治鬼之说,而世俗乃指今四川酆都县。《夷坚志》云:
‘忠州酆都县有酆都观,其山曰盘龙山,即道家所称北极地狱之所。’盖南宋已有此说。AB清方象瑛《使蜀日记》说:“酆都县城倚平都山,道书七十二福地之一,素以‘鬼国都城’闻名。传说汉王方平、阴长生先后于平都山修道成仙,白日飞升,后人误读‘王、阴’为‘阴王’,讹传为‘阴间之王’。酆都乃成阴曹地府。”AC酆都城的阎罗殿被误传为酆都大帝的宫殿,地藏菩萨讹传为酆都大帝。
我国传统信仰的地狱主宰有东岳大帝、地藏和酆都大帝,前者源于汉族民间信仰,中者源于佛教,后者则源于道教,在中国南方及东南亚一带有一定影响。
注:
① 《论衡注释》第3 册1283页,中华书局,1979年
②③ 《太平经合校》第579 ,615 页,中华书局,1960年
④⑤⑥⑦⑧ 《道藏》第3 册271 页,280 页,第20册579 页,580 页,566页,文物出版社、上海书店、天津古籍出版社联合出版,1988年
⑨AB 皆见《笔记小说大观》第34册95页,江苏广陵古籍刻印社,1984年
AC 《昭代丛书》(道光本)丁集新编补
关圣帝君
关圣帝君简称关帝,俗称关公,即中国民间和道教尊奉的三国蜀将关羽。关羽,字云长,河东解(今山西临猗西南)人,为蜀国统兵镇守荆州,后败死麦城,谥为壮缪侯。
传说关羽死后身首异处,头葬洛阳,身葬当阳玉泉山,荆州人感其德义,立玉泉祠祀之。
《云溪友议》称:“蜀前将军关羽守荆州,荆州有玉泉祠,……祠曰三郎神,三郎即关三郎也。”①宋孙光宪《北梦琐言》卷十载:“唐咸通乱离后,坊巷讹言关三郎鬼兵入城,家家恐悚”。②说明唐代尚视其为人鬼之流。宋洪迈《夷坚支志》甲卷九载:“潼州关云长庙,在州治西北隅,土人事之甚谨。偶像数十躯,其一黄衣急足,面怒而多髯,执令旗,容状可畏”。③表明宋代已被庙祀为神。
关羽受到统治者的崇祀,始于北宋末期。当时金军不断南进,北宋江山岌岌可危。
宋徽宗认为可以关羽的“忠勇义气”,激励士气和民心,乃于崇宁元年(1102)至宣和五年(1123)的二十余年间,三次追封关羽为忠惠公、武安王、义勇武安王。南宋建炎三年(1129)又加封壮缪义勇王,称壮缪义勇武安王。淳熙十四年(1187),加封英济王,称壮缪义勇武安英济王。孝宗敕曰:“生立大节,与天地以并传;没为神明,亘古今而不朽。”④在宋王朝的褒崇下,关羽已成为既能以忠义气节相号召的人间楷模,又是求雨祈晴、拯救生灵劫难之神。
元明统治者继续崇奉关羽。元文宗天历元年(1328),加封关羽为壮缪义勇武安显灵英济王,遣使祠其庙。明洪武二十七年(1394),朱  半方  关公庙于南京鸡鸣山,每岁四孟及岁暮遣应天府官祭,五月十三日诞辰,又遣南京太常寺官祭。明成祖永乐元年(1403)建关公庙于北京。万历十八年(1590),神宗敕封关羽为协天护国忠义大帝,由王而晋为帝。
万历四十二年,敕封为三界伏魔大帝神威远震天尊关圣帝君,并将关羽定为武庙的主神,与崇祀孔子的文庙并列为文武二圣。
清统治者对关羽的崇奉有增无已。入关之前已在盛京(今辽宁沈阳)建关帝庙,皇太极赐额“义高千古”。入关以后,清世祖于顺治九年(1652)在北京敕封关羽为忠义神武关圣大帝。雍正三年(1725),追封关羽父祖三代公爵,并授洛阳、解州关氏后裔五经博士。乾隆三十三年(1768),加封为忠义神武灵佑关圣大帝。至光绪五年(1879),已加封为:
忠义神武  橛尤视孪  佑护国保民精  绥靖翊赞宣德关圣帝君。封号长达二十六字。
在关羽崇拜极盛的明清两代,更盛传关圣帝君显灵的故事。大都为佑助官军剿灭异己或农民起义。如关羽显灵助战,使朱元璋在鄱阳湖大胜陈友谅,正德(1506~1521)
时镇压刘六、刘七起义,天启(1621~1627)间镇压徐鸿儒起义;清军镇压甘肃苏四十三起义、湘西苗民起义、川陕楚白莲教起义等等,都有关羽显灵的神异故事。
旧时,关圣帝君被视为神通广大的神灵而受到各阶层的广泛崇祀。广大群众以其信义耿介,奉之为驱邪除恶、扶正保民的大神;士人以其忠义正直,奉之为道德偶像;将士以其神武善战,奉之为克敌制胜的军神;商贾又奉之为招财进宝的福神。关帝之所以能取得如此广泛的信仰,除历代帝王的褒扬崇封外,明代《三国演义》的广泛传播起了很大作用。
清何刚德《客座偶谈》卷四云:“京中茶馆唱大鼓书,多讲《(三国)演义》,走卒贩夫无人不知三国。北人好听戏,尤好武戏,武戏多演三国也,……甚矣《演义》魔力之大也。但三国人才多矣,而独注重于关壮缪,或称关公,或称关老爷,南人则又称曰关帝,……北人崇拜者,视南人为甚,而关外为尤甚。”⑤道教亦崇奉关圣帝君,约成书于北宋末南宋初的《太上大圣郎灵上将护国妙经》假托关帝传经说咒,称“义勇武安王汉寿亭侯关大元帅”,受玉帝敕命,为“三界都总管雷火瘟部冥府酆都御史”,宣示信众,要“宁为忠臣”,“宁为孝子”,“无论纲常伦理,无论日用细微,皆当省身寡过,不可利己损人。一念从正,景星庆云;一念从邪,厉气妖氛”。⑥明万历以后成书的《三界伏魔关圣帝君忠孝忠义真经》称关羽为三界伏魔大帝,并提高其神权,谓其“掌儒释道教之权,管天地人才之柄。上司三十六天星辰云汉,下辖七十二地土垒幽酆。
秉注生功德延寿丹书,执定死罪过夺命里籍,考察诸佛诸神,监制群仙群职。“⑦
几乎成为统管三界十方、佛仙人鬼的大神。
明清以后关帝庙祀几遍天下,南达岭表,北极寒沍,虽山陬海角,乃至海外,皆建有关帝庙。多数关帝庙,皆由道士住持,其祖庙解州关帝庙亦然。俗以五月十三为关帝生日,各地关帝庙皆举行祭祀。吴郡(今苏州市)地区,在“十三日前,已割牲演剧,华灯万盏,拜祷维谨。行市,则又家为祭献,鼓声爆响,街巷相闻。又相传九月十三日,为成神之辰,其仪一如五月十三日制。俗以此二日雨,为关王磨刀雨,主人口平安。”⑧
注:
①④ 《古今图书集成》第49册60407 页,60218 页,中华书局、巴蜀书社,1987年
② 《笔记小说大观》第3 编3 册1534页,台北新兴书局,1985年
③ 《夷坚志》第2 册782 页,中华书局,1981年
⑤ 《客座偶谈》15~16页,上海古籍书店,1983年
⑥ 《道藏》第34册746 页,文物出版社、上海书店、天津古籍出版社联合出版,1988
⑦ 《道藏辑要》星集七,清光绪三十四年二仙庵刊本
⑧ 《笔记小说大观》第23册133 页,江苏广陵古籍刻印社,1983年
碧霞元君
中国古代传说中的女神。一说东岳泰山女,一说非是。
泰山有女说,见于《太平御览》所引张华《博物志》。其卷三百九十七引文曰:
“太公为灌坛令,于时文王梦见一妇人哭于道,因问其故,答曰:”吾是东岳之女,嫁为西海之妇。吾行往来,必以暴风疾雨。今灌坛令当吾道,吾不敢以暴风疾雨过也。‘梦觉,遂召太公。“①此引文与今本《博物志》有异。今本《博物志》皆作”吾是东海神女,嫁于西海神童“。
据王嘉《拾遗记》称,张华最初撰著之《博物志》为四百卷,晋武帝嫌其采言多浮妄,乃芟截为十卷。其后,此十卷本佚亡,后人乃辑成为今本。《四库全书总目提要》云;南朝及唐人所引《博物志》文,多为今本所无,唯《艺文类聚》《太平御览》所引则往往相符。不仅如此,《太平御览》除上卷引用此文外,又在其他卷次多处引用此段文,文字皆略有出入。卷一百九十五引作“我东山女,嫁为西海妇”;卷二百零九引作“吾泰山之神,嫁为西海妇”;卷三百九十七引作“吾是太岳之女,嫁为西海之妇”;卷四百八十七引作“我东太山女,嫁作西海妇”。观此众多引文,皆与卷三百九十七所引“东岳之女”很相近,而与今本之“东海神女”相去甚远,故可认定《太平御览》之引文近于张华原文,而今本则非是。纵然如此,《太平御览》引《博物志》所记的泰山女仍然只是一个泰山神女的影子,故只能是泰山神女传说的萌芽。
元马端临《文献通考》卷九十《郊社》记有一则泰山玉女故事,为泰山神女传说提供了附会的条件。云:“泰山玉女池,在太平顶。池侧有石像,泉源素壅而浊。(宋真宗)东封先营顿置,泉忽湍涌,上徙升山,其流自广,清冷可鉴,味甚甘美。经度制置使王钦若请,浚治之。象颇摧折,诏皇城使刘承珪易以玉石,既成,上与近臣临视,遣使砻石为龛,奉置旧所,令钦若致祭,上为作记。”②据此记载,宋真宗命人重雕了玉女像,并造石龛加以供奉;但并未称之为泰山之女,更未说加以封号。但因泰山有女的传说,早已流传民间,而此玉女像及祠又恰在泰山顶,所以人们很自然地将二者联系起来,指认她就是东岳泰山之女。
明代一些文人以此说不经,提出辨驳。明王之纲《玉女传》曰:“泰山玉女者,天仙神女也。黄帝时始见,汉明帝时再见焉。按《玉女考》、李谔《瑶池记》曰:”黄帝尝建岱岳观,遣女七,云冠羽衣,焚修以迓西昆真人。玉女盖七女中之一,其修而得道者。‘《玉女卷》曰:“汉明帝时,西牛国孙宁府奉符县善士石守道妻金氏,中元七年甲子四月十八日子时生女,名玉叶,貌端而性颖,三岁解人伦,七岁辄闻法,尝礼西王母。十四岁忽感(王)母教,欲入山,得曹仙长指,入天空山黄花洞修焉。天空盖泰山,洞即石屋处也。三年丹就,元精发而光显,遂依于泰山焉。泰山以此有玉女神。”③作者认为,泰山玉女,即黄帝所遣七玉女之一,亦即汉明帝时再现世之玉叶,宋真宗东封时所奉祀的玉女即指此。又说:“国朝成化(1465~1487)间拓建,改为宫,弘治(1488~1505)间更多灵应,嘉靖(1522~1566)再更碧霞,碧霞宫之名始此。”④即是说,碧霞元君的封号是赐给黄帝玉女(玉叶)的,而不是泰山女;赐封的时间不是宋代,而是明嘉靖。
清顾炎武《日知录》不同意上述说法,认为以碧霞元君为黄帝玉女是附会,碧霞元君实指泰山之女,宋真宗“当日褒封,固真以为泰山之女也。”⑤其封号亦出自宋真宗,不是明代。并说,封泰山女为碧霞元君是有根据的,“今考封号虽自宋时,而泰山女之说,则晋时已有之”,⑥并举张华《博物志》之文以证之。
清张尔岐同意顾炎武之说,并加以论证。其《蒿庵闲话》卷一引《帝京景物略》云:“按稗史,(碧霞)元君者,汉时仁圣帝(即泰山神)前,有石琢金童玉女。至五代,殿圯像仆,童泐尽,女沦于池。宋真宗东封,还次御帐,涤手池内,一石人浮出水面,出而涤之,玉女也。命有司建祠奉之,号为圣帝之女,封天仙玉女碧震元君。后祠日加广。”⑦上引《帝京景物略》文不见今本,不知何故。
以上两种分歧意见,何者为是?已难定论。不过泰山神女说出现在前,黄帝玉女说出现在后,前说在民间的影响似较大些。民间多以碧霞元君为保护妇女生产之神,其塑像侧常塑一抱婴儿之侍者,故称之为泰山娘娘或送子娘娘。
道教也崇信碧霞元君,《碧霞元君护国庇民普济保生妙经》谓其原为上界天仙,已证太一青玄之位。见众生遭遇沉沦,乃分身化气,陟降泰山,化为玉女之身。后被册封碧霞之号,统领岱岳之神兵,掌管人间之善恶,护国安民,普济群生。明清时之民间秘密宗教,又写有《泰山宝卷》备述泰山娘娘灵迹,广为传播。
注:
① 《太平御览》第2 册1835页,中华书局,1959年
② 《文献通考》上册823 页,中华书局,1986年
③④ 皆见《古今图书集成》第49册60016 页,中华书局、巴蜀书社,1987年
⑤⑥ 皆见《日知录》第1855页,上海古籍出版社,1984年
⑦ 《丛书集成初编》第0347册17页,中华书局,1983年
城隍
中国民间和道教信奉的守护城池之神。《说文解字》曰:
“城,以盛民也”,“隍,城池也。有水曰池,无水曰隍。”①《周易》亦有“城复于隍,勿用师”之语。②“城隍”一词连用,首见于班固《两都赋·序》:“京师修宫室,浚城隍。”③城隍神的奉祀,古人有始于尧,始于汉,始于三国诸说,然所据不足,无可凭信。有史可征者,约在南北朝。《北齐书·慕容俨传》载:北齐文宣帝天保六年(555 ),慕容俨镇守郢城,被南朝梁军包围,梁军以荻洪截断水路供应,形势危急,“城中先有神祠一所,俗号城隍神,公私每有祈祷。于是顺士卒之心,乃相率祈请,冀获冥祐. 须臾,冲风歘起,惊涛涌激,漂断荻洪”。④这是关于城隍神显灵护城的最早记载。
唐代奉祀城隍神已较盛行。《太平广记》卷三百三“宣州司户”条引《纪闻》称,唐代“  俗畏鬼,每州县必有城隍神”。⑤唐代地方守宰多有撰祭城隍文,祭祀城隍神者。开元五年(717 ),张说首撰  祭城隍文》,其后,张九龄、许远、韩愈、杜牧、李商隐等继之。李阳冰、段全纬、吕述等撰有“城隍庙记”,杜甫、羊士谔有“赛城隍诗”。
唐代信仰城隍神已成习俗,以致“水  导  疫必祷焉”。⑥五代十国时期,城隍神已有封号。据《册府元龟》卷三十四《帝王部崇祀三》载:后唐末帝清泰元年(934 ),  贾护国庙,改封崇德王,城隍神改封顺义保宁王,湖州城隍神封阜俗安成王,越州城隍神封兴德保闉王。汉隐帝乾祐三年(950 ),海贼攻蒙州,州人祷于神,城得不陷,故封蒙州城隍神为灵感王。
宋代城隍神信仰已纳入国家祀典。据《宋史·礼志八》载:
自开宝、皇祐以来,凡天下名在地志,功及生民,宫观陵庙,名山大川,能兴云雨者,并加崇饰,增入祀典,州县城隍,祷祈感应,封赐之多,不能尽录。宋赵与时《宾退录》谓宋代城隍:“今其祀几遍天下,朝家或赐庙额,或颁封爵,未命者或袭邻郡之称,或承流俗所传,郡异而县不同”。⑦赵与时还就闻见所及,列举有庙额封爵的城隍神达数十个之多。
元朝继承宋的祀典。元世祖至元五年(1268),上都建城隍庙。至元四年,兴建大都。至元七年,大都城建成,立城隍神庙,设象而祠之,封曰祐圣王。元虞集《大都城隍庙碑》曰:“自内廷至于百官庶人,水  导  疫之祷,莫不宗礼之”。⑧元文宗天历二年(1329),加封大都城隍神为护国保宁王,夫人为护国保宁王妃,城隍夫人之封赐始见于此。元余阙《安庆城隍显忠灵祐王碑》记曰:“今自天子都邑,下逮郡县,至于山夷海峤、荒墟左里之内,无不有祠。”⑨明代城隍神信仰趋于极盛。洪武二年(1369),封京都城隍为承天鉴国司民升福明灵王,开封、临濠、太平、和州、滁州城隍亦封为王,秩正一品;其余府为鉴察司民城隍威灵公,秩正二品;州为灵岛v ,秩三品;县为显祐伯,秩四品都、府、州、县城隍各赐王、公、侯、伯之号,并配制相应的衮章冕旒。朱元  半  封城隍的用意,据明余继登《典故纪闻》卷三载,太祖谓宋濂曰:“朕立城隍神,使人知畏,人有所畏,则不敢妄为。”AB洪武三年,又定庙制,府州县城隍庙与各地官署正衙高广相当。《大明会典》卷九三载每岁仲秋祭都城隍神,“遣官诣庙致祭,国有大事则告”。AC明代府州县新官到任,必先宿斋城隍庙,以与神誓;并称城隍神于冥中司民命,且有监视纠察官吏之任。
清代亦崇祀城隍神。据《清史稿·礼志》载:清都城隍庙有二,一在北京,一在沈阳。清初定制,凡祭三等,城隍为群祀之一。清承明制,以城隍主厉坛,每岁秋祭都城隍。
每月朔、望有司诣都城隍庙上香,二跪六拜,旸雨愆期则祷。
从隋唐开始,逐渐以“正人直臣”或被认为有功于民者为城隍神。《通典》卷一百七十七“襄阳郡”条引鲍至《南雍州记》云:“城内见有萧相国庙,相传谓为城隍神”。
AD《太平广记》卷三百三“宣州司户”条载,宣州司户死,引见城隍神,府君曰:“吾即晋宣城内史桓彝也,为是神管郡耳。”AE宋赵与时《宾退录》卷八云:城隍“神之姓名具者,镇江、庆元、宁国、太平、襄阳、兴元、复州、南安诸郡,华亭、芜湖两邑,皆谓纪信;隆兴、赣、袁、江、吉、建昌、临江、南康,皆谓灌婴;福州、江阴,以为周苛 真州、六合,以为英布;和州为范增 襄阳之谷城为萧何;兴国军为姚弋仲;绍兴府为庞玉……;鄂州为焦明……;台州屈坦……;筠州应智顼……”AF时代愈后,所祀之人愈多。明清时期的杭州城隍周新、上海城隍秦裕伯,是城隍神之著名者。
民间奉祀城隍最初以为城池、地方的保护神,前引《北齐书·慕容俨传》所记城隍帮助慕容俨退梁军,即是一例。稍后,人们又奉城隍为主管阴司冥籍之神,《茶香室丛钞》卷十六谓:“《太平广记》引《报应录》云:”唐洪州司马王简易,常暴得疾,梦见一鬼使,自称丁郢,手执符牒云,奉城隍神命来追,王简易即随使者行,见城隍神。
神命左右将簿书来检,毕,谓简易曰:犹合得五年活,且放去。‘是唐时城隍之神,已主冥籍,如今世所传矣。“AG道教至迟在唐代即奉祀城隍。它因袭民俗,亦视城隍为保护地方、主管当地水旱疾疫及阴司冥籍的神灵。杜光庭删定的《道门科范大全集》卷十二至十七之祈求雨雪斋仪中,启请神灵之一,即为城隍社令。南宋吕元素《道门定制》卷二”诸司文牒“中,有”城隍牒“,为关照城隍将所管亡魂押送坛场,听候超度。明代所出的《太上老君说城隍感应消灾集福妙经》,将其神职加以概括,称其职责为:代天理物,剪恶除凶,护国安邦,普降甘泽,判定生死,赐人福寿。又称其属下有十八判官、分掌人之生死疾疫、福寿报应等事。AH旧时各地  隍庙多由道士住持。  书《诸神圣诞日玉匣记等集》以五月十一日为都城隍圣诞日,该日城隍庙即举行祭祀。
注:
① 《说文解字》第288 、306 页,中华书局,1963年
② 《周易通义》第27页,中华书局,1981年
③ 《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第1 册602 页,中华书局,1958年
④ 《北齐书》第1 册281 页,中华书局,1972年
⑤AE 《太平广记》第7 册2400页,中华书局,1961年
⑥ 《全唐文》第5 册4461页,中华书局,1983年
⑦ 《笔记小说大观》第6 编4 册2140页,台北市新兴书局,1985年
⑧⑨ 《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第1207册335 页,第1214册401 页,台湾商务印书馆,19983 年
AB 《典故纪闻》47页,中华书局,1981年
AC 《大明会典》第3 册1463页,台北渊文丰出版公司,1976年
AD 《通典》943 页,中华书局,1984年
AF 《丛书集成初编》第0315册94~95页,中华书局,1983年
AG 《笔记小说大观》第34册96页,江苏广陵古籍刻印社,1984年
AH 《道藏》第34册747 ~748 页,文物出版社、上海书店、天津古籍出版社联合出版,1988
土地
中国旧时信奉的村社守护神。《礼记·郊特牲》曰:“地载万物,天垂象,取财于地,取法于天,是以尊天而亲地也。
故教民美报焉。“①比较朴素地表达了上古人们酬谢土地负载万物、生养万物之功的心情。其后,又出现了以整个大地为对象的抽象化的地神崇拜,这种地神被称为”后土“,是封建皇帝的专祀;而各个地区及村社仍奉祀该地区该村社的地方小神。这种地方小神初称社、社公,后称土地。
纬书《孝经援神契》曰:“社者,五土之总神,土地广博,不可遍敬,故封土为社而祀之,以报功也。”②《乐稽耀嘉》也说:“社,土地之主,地阔而不可以尽祭,故封土为社,以报功也。”③《汉书·五行志》注曰:“旧制,二十五家为一社。”④《礼记·祭法》在“大夫以下成群立社曰置社”下注云:“大夫以下包士庶,成群聚而居,满百家以上,得立社。”⑤此二十五家或一百家所立之社,为地方行政小单位,所祀之神即称社公或土地。社公和土地之称皆见于东汉。《后汉书·方术传》称费长房得卖药翁之符后,“遂能医疗众病,鞭笞百鬼,及驱使社公。”⑥王充《论衡·讥日篇》曰:“如土地之神不能原人之意,苟恶人动扰之,则虽择日何益哉!”⑦此后典籍中有相沿称社公者,但更多的则称土地。
最初人们崇敬社公、土地,是因为它能生长五谷,负载万物,养育百姓,更多是从它的自然属性方面着眼的。随着社会生产力的提高和文化的发展,这种自然崇拜便转变为人格神崇拜。人们用以象征它的不再是“封土为社”的那一方土,而是一个具有人格特征的拟人神。甚至随着封建国家从中央到地方各级政权制度的完善,更将它视为与封建政权最下层官吏相当的一级小神。
在土地神人格化的过程中,各地土地神又先后有了各自的姓氏和名讳。此以道书所载为最早。约出于六朝之《道要灵祇神鬼品经·社神品》曰:“《老子天地鬼神目录》云:京师社神,天之正臣,左阴右阳,姓黄名崇。本扬州九江历阳人也。秩万石,主天下名山大神,社皆臣从之。河南社神,天帝三光也,左青右白,姓戴名高,本冀州渤海人也。秩万石,主阴阳相运。……《三皇经》云:豫州社神,姓范名礼;雍州社神,姓修名理;梁州社神,姓黄名宗;荆州社神,姓张名豫;扬州社神,姓邹名混;徐州社神,姓韩名季;青州社神,姓殷名育;衮州社神,姓费名明;冀州社神,姓冯名迁;稷姓戴名高。右九州,上应天九星之根,九宫阶在领九州,……
可使之赏善罚恶,救济苍生也。“⑧《太上正一盟威箓》卷三所记九州社神名大同小异。
东晋以后,民间多奉一些生前作善事者或被认为廉正的官吏作土地。最早一例为《搜神记》卷五所载之蒋子文,其文曰:“蒋子文者,广陵人也。……汉末为秣陵尉。
逐贼至钟山下,贼击伤额,因解绶缚之,有顷遂死。及吴先主(孙权)之初,其故吏见子文于道。……(子文)谓曰:“我当为此土地神,以福尔下民。尔可宣告百姓,为我立祠。不尔,将有大咎。‘是岁夏,大疫,百姓窃相恐动,……议者以为鬼有所归,乃不为厉,宜有以抚之,于是(孙权)便使封子文为中都侯,……为立庙堂。”⑨至宋代,洪迈《夷坚志》记此类神话尤多。其《夷坚支志》乙卷九称,南朝沈约因将父亲的墓地捐给湖州乌镇普静寺,寺僧们遂祀沈约为该寺土地。其《夷坚丙志》卷一,记李允升死后作东桥土地《夷坚支志》甲卷八,记陈彦忠死后作简寂观土地;《夷坚支志》戊卷四,记王仲寅死后作辰州土地;《夷坚支志》癸卷四,记杨文昌死后作画眉山土地;《夷坚三志》辛卷十,记黄廿七父死后作湖口庙土地等。《古今图书集成·神异典》亦多记人死为土地之事。
明清以来,民间又多以历代名人作各方土地。《茶香室续钞》卷十九引明郎瑛《七修类稿》云:“苏郡西天王堂土地,绝肖我太祖高皇帝。闻当时至其地而化,主杨氏异焉,遂令塑工像之。后闻人言,像太祖,即以黄绢帐之于外,不容人看。”AB清赵翼《陔余丛考》卷三十五云:“今翰林院及吏部所祀土地神,相传为唐之韩昌黎,不知其所始。……又《宋史·徐应镳传》:临安太学,本岳飞故第,故飞为太学土地神。
今翰林、吏部之祀昌黎,盖亦仿此。“AC清  衢  《茶香室丛钞》卷十五云:”国朝景星杓《山斋客谈》云:吾杭仁和北乡有瓜山土地祠,俗戏惧内者曰:“瓜山土神,夫人作主。‘吾友卢书苍经其祠,视碑,始知为汉祢衡也。祢正平为杭之土地,已不可解,乃更有惧内之说,则更奇矣。”AD《茶香室三钞》卷十九云:“国朝徐逢吉《清波小志》云:清波门城西二图土谷祠,在方家峪口,祀大禹皇帝。……按:吾邑乌山土地,称尧皇土地,亦此类。”AE清姚福均《铸鼎余闻》卷三云:“今世俗之祀土地,又随所在以人实之。如县治则祀萧何、曹参,翰林院及吏部祀唐韩愈,黟县县治大门内祀唐薛稷、宋鲜于侁,常熟县学宫侧祀唐张旭,俱不知所自始。”AF从诸书所记看,宋以后,无论城乡、学校、住宅、寺观、山  澜杂型恋庙,凡有人烟之处,皆有供奉的香火。人们对土地的信仰,并不亚于城隍。且因其与人民最接近,对它颇有几分亲切感。人们希望它保佑五谷丰登、家宅平安,添丁进口,六畜兴旺。凡是在世间很难得到满足的愿望,都希望从它那里得到。
旧时的土地庙,一般都供一男一女两个神像,男的多为白发老叟,称土地公公,女的为其夫人,称土地婆婆。有的地区又称田公、田婆。土地配祀夫人,不知起于何时。
宋洪迈《夷坚志补》卷十五《榷货务土地》载,临安土地之夫人甚美。证明至迟到南宋,土地已配祀夫人。《古今图书集成·神异典》卷四十八更记一则趣事云:“中丞东桥顾公璘,正德间知台州府,有土地祠设夫人像。公曰:”土地岂有夫人!‘命撤去之。郡人告曰:“府前庙神缺夫人,请移土地夫人配之。’公令卜于神,许,遂移夫人像入庙。
时为语曰:“土地夫人嫁庙神,庙神欢喜土地嗔。”既期年,郡人曰:“夫人入配一年,当有子。‘复卜于神,神许,遂设太子像。’AG民间以二月二日为土地生日,到时,官府谒祭,吏胥奉香火者,各牲乐以献。村农亦家户壶浆,以祝神釐。”AH
注:
①⑤ 《礼记》第145 页,253 页,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
②③ 《重修纬书集成》卷五第38页,卷三第94页,日本明德出版社,昭和46年
④ 《汉书》第5 册1413页,中华书局,1962年
⑥ 《后汉书》第10册2744页,中华书局,1965年
⑦ 《论衡注释》第4 册1364页,中华书局,1979年
⑧ 《道藏》第28册385 ~386 页,文物出版社、上海书店、天津古籍出版社联合出版,1988年
⑨ 《丛书集成初编》第2692册31页,中华书局,1983年
ABADAEAH 《笔记小说大观》第34册230 页,90页,358 页,第23册116 页,江苏广陵古籍刻印社,1984年
AC 《陔余丛考》第773 页,商务印书馆,1957年
AF 《藏外道书》第18册629 页,巴蜀书社,1992年
AG 《古今图书集成》第49册60346 页,中华书社、巴蜀书社,1987年
雷神
雷神又称雷公或雷师。古代神话传说中的司雷之神,道教奉之为施行雷法的役使神。
雷神信仰起源很古。至战国,《山海经》中描绘的雷神形象为:“雷泽中有雷神,龙身而人头,鼓其腹则雷也。”①其《大荒东经》则曰:“状如牛,苍身而无角,一足,……其声如雷。”②皆为半人半兽形。东汉王充《论衡·雷虚》所记雷神形象有了变化,曰:“图画之工,图雷之状,累累如连鼓之形。又图一人,若力士之容,谓之雷公。使之左手引连鼓,右手推椎,若击之状。”③基本上已是拟人化了。
民间自古崇敬雷神,流传许多雷神故事,尤以唐宋为甚。
唐宋文人笔记中,多记大雷雨后,雷神、雷鬼从空而降,雷神霹打不孝子和不法商人,及雷神娶妇等故事,反映出人们对雷神既存敬畏心理,又寄托主持正义的愿望。在这些故事中,唐沈既济《雷民传》所记雷公育子事更引人注目,该传称:“昔(雷州民)陈氏因雷雨昼冥,庭中得大卵,覆之数月,卵破,有婴儿出焉。自后日有雷扣击户庭,入其室中,就于儿所,似若孵哺者。岁余,儿能食,乃不复至。遂以为己子。(陈)义即卵中儿也。”④元代成书明代略有增纂的道藏本《搜神记》和《三教搜神大全》将上述故事略加改造增益,写成雷神陈文玉的故事。《搜神记》卷一曰:“旧记云:陈太建(569 ~582 )初,(雷州)民陈氏者,因猎获一卵,围及尺余,携归家。忽一日,霹雳而开,生一子,有文在手,曰‘雷州’。后养成,名文玉,乡俗呼为雷种。后为本州刺史,殁而有灵,乡人庙祀之。阴雨则有电光吼声自庙而出。宋元累封王爵,庙号‘显震’,德祐(1275)中,更名‘威化’”⑤据清《续文献通考》卷七十九,“宋宁宗庆元三年加封雷州雷神为广佑王。庙在雷州英榜山。神宗熙宁九年,封威德王,孝宗乾道三年,加昭显,至是封广佑王。理诖镜v 十一年,再加普济,恭帝德祐元年,加威德英灵”。⑥道教亦尊奉雷神,杜光庭删定的《道门科范大全集》卷十二、十八等,已将风伯雨师、雷公电母作为乞求雨雪的启请神灵,北宋后的雷法道士又以之为施行雷法的使役神。后者肇始于唐,杜光庭《神仙感遇传》卷一《叶迂韶传》载,一次雷雨中,雷公被树枝所夹,不能脱身。后为叶迁韶所救出,雷公“愧谢之”,以墨篆一卷与之曰:“依此行之,可以致雷雨,祛疾苦,立功救人。我兄弟五人,要闻雷声,但唤雷大、雷二,即相应。然雷五性刚躁,无危急之事,不可唤之。自是行符致雨,咸有殊效”。
⑦北宋末兴起的神霄,清微诸派,以施行雷法为事。声称总管雷政之主神为“九天应元雷声普化天尊”,雷师、雷公为其下属神。《九天应元雷声普化天尊玉枢宝经》即假托普化天尊之口,向雷师皓翁讲经说法,命对“不忠君王,不孝父母,不敬师长”者,“即付五雷斩勘之司,先斩其神,后勘其形,……以至勘形震尸,使之崩裂”⑧云云。
旧时各地多有雷神庙,清末黄斐然《集说诠真》云:“今俗所塑之雷神,状若力士,裸胸袒腹,背插两翅,额具三目,脸赤如猴,下颏长而锐,足如鹰鹯,而爪更厉。左手执楔,右手执槌,作欲击状。自顶至旁,环悬连鼓五个,左足盘蹑一鼓,称曰雷公江天君。”
注:
① 《史记》第1 册33页注三引《括地志》,中华书局,1959年。“鼓其腹则雷也”
句,今本《山海经·海内东经》作“鼓其腹,在吴西”。
② 《山海经校注》第361 页,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年
③ 《论衡注释》第1 册394 页,中华书局,1979年
④ 《丛书集成初编》第2698册1 页,中华书局,1985年
撷唷 兜啦亍返?6 册258 页,第10册882 页,第1 册761 页,文物出版社、上海书店、天津古籍出版社联合出版,1988年
⑥ 《续文献通考》第3493页,商务印书馆,1937年
门神
门神系道教因袭民俗所奉的司门之神。民间信奉门神,由来已久。《礼记·祭法》云:王为群姓立七祀,诸侯为国立五祀,大夫立三祀,適士立二祀,皆有“门”、“庶士、庶人立一祀,或立户,或立灶。”①可见自先秦以来,上自天子,下至庶人,皆崇拜门神。
由于中国历史悠久,地域辽阔,门神的具体崇拜对象,常因时因地而异。概言之,大别有三:
最早的门神是神荼郁垒。首见于王充《论衡·订鬼》所引《山海经》:“沧海之中,有度朔之山,上有大桃木,其屈蟠三千里,其枝间东北曰鬼门,万鬼所出入也。上有二神人,一曰神荼,二曰郁垒。主阅领万鬼。恶害之鬼,执以苇索,而以食虎。于是黄帝乃作礼,以时驱之,立大桃人,门户画神荼、郁垒与虎,悬苇索以作取!②此段引文,不见今本《山海经》,不知何故。
与上述引文大体类似的文字,屡见于汉代诸书。纬书《河图括地象》云:“桃都山有大桃树,盘屈三千里,上有金鸡,日照此则鸣。下有二神,一名郁,一名垒。并执苇索,以伺不祥之鬼,得则杀之。”③应劭《风俗通义》卷八云:“谨案黄帝书,上古之时,有荼与郁垒昆弟二人,性能执鬼。度朔山上章桃树下,简阅百鬼,无道理妄为人祸害(者),荼与郁垒缚以苇索,执以食虎。于是县官常以腊除夕,饰桃人乘苇茭,画虎于门,皆追效于前事。”④蔡邕《独断》云:“海中有度朔之山,上有桃木,蟠屈三千里,卑枝东北有鬼门,万鬼所出入也。神荼与郁垒二神居其门,主阅领诸鬼,其恶害之鬼,执以苇索食虎。故十二月岁竟,常以先腊之夜逐除之也。乃画荼、垒并悬苇索于门户,以御凶也。”⑤可见以神荼、郁垒为门神是汉代流行的风俗。以上诸书皆以神荼、郁垒为二人,应劭《风俗通义》更以为昆弟二人。清俞正燮对此加以辩驳,认为最初应是一人,或即一桃木人。其《癸巳存稿》卷十三云:“晋司马彪《续汉书·礼仪志》云:‘大傩讫,设桃梗郁垒。’是专有荼垒或郁儡一桃木人,而不云神荼神蔡。晋葛洪《枕中书》云:‘元都大真王言:郁垒为东方鬼帝。’语虽不可据,然可知何晋道士相传,神荼郁垒止是神,姓蔡名郁垒。汉时宫廷礼制,亦以为一人。”⑥此说虽然有据,亦只能反映风俗之演变,不能据此断定作二神之非;在汉代,神荼、郁垒分为二神,已经成为当时风俗。
至南北朝,除托名葛洪的《枕中书》将其作为一神(  郁垒),列入道教神谱,称之为东方鬼帝(五方鬼帝之一)治桃丘山外,《玄中记》又记云:“今人正朝,作两桃人立门旁,以雄鸡毛置索中、盖遣勇也。”⑦历南北朝至唐宋,记载神荼、郁垒者,代不乏人。南朝梁宗懔《荆楚岁时记》曰:“造桃板著户,谓之仙木。绘二神贴户左右,左神荼,右郁垒,俗谓之门神。”⑧隋杜台卿《玉烛宝典》卷一亦引诸书记画神荼、郁垒于门户之习俗。宋陈元靓《岁时广记》卷五在引录诸书之后,写《辨荼垒》一条,谓:“荼垒之设,数说不同。……然今人正旦书桃符,多用郁垒、神荼。”其《写桃板》条又引《皇朝岁时杂记》云:“桃符之制,以薄木板长二三尺,大四五寸,上画神像狻猊、白泽之属,下书左郁垒、右神荼,或写春词,或书祝祷之语。岁旦则更之。”⑨宋高承《事物纪原》卷八,在引录《山海经》《玉烛宝典》等之后,又对其起源时代作出推测,谓:“立桃板于门户上,画郁垒以御凶鬼,……盖其起自黄帝。故今世画神像于板上,犹于其下书,‘右郁垒、左神荼’,元日以置门户间也。”AB可见以神荼、郁垒为门神,至宋代犹然。
继神荼、郁垒之后,唐代又出现钟馗捉鬼的故事,钟馗亦被作为门神以驱鬼魅。事见明陈耀文《天中记》卷四引《唐逸史》(已佚)之文曰:“(唐)明皇开元(713 ~741 )讲武骊山翠华,还宫,上不悦,因Z 作昼(卧),梦一鬼,衣绛犊鼻,跌(跛)一足,履一足,腰悬一履,搢一筠扇,盗太真绣香囊及上玉笛,绕殿奔戏上前。上叱问之,小鬼奏曰:“臣乃虚耗也。”上曰:“未闻虚耗之名。”小鬼答曰:“虚者,望空虚中盗人物如戏,耗即耗人家喜事成忧。”上怒,欲呼武士。俄见一大鬼,顶破帽,衣蓝袍,系角带,靸朝靴,径捉小鬼,先刳其目,然后劈而啖之。上问大者:“尔何人也?”奏云:“臣终南山进士钟馗也。因武德(618~626 )中,应举不捷,羞归故里,触殿阶而死,是时奉旨赐绿袍以葬之。感恩发誓,与我王除天下虚耗妖孽之事。乃诏画工吴道子曰:“试与朕如梦图之。”道子奉旨,恍若有睹,立笔成图进呈,上视之,抚几曰:“是卿与朕同梦耳!赐与百金。”AC《唐逸史》所记未必可信,但自唐代开始,人们相信钟馗能捉鬼驱邪却是事实。据记载,唐吴道子确曾作过钟馗画,唐孙逖、张说文集即有《谢赐钟馗画表》,唐刘禹锡又有《代杜相公谢赐钟馗历日表》和《代李中丞谢赐钟馗历日表》可证。除唐宋皇室于岁末赐臣下钟馗画像外,民间亦多画其像以作御鬼之神灵。或悬于室内,或贴于门上被视为门神。此俗一直延续到明清,《清嘉录》卷五引明《杨慎外集》云:“钟馗即终葵,古人多以终葵为名,其后误为钟馗。俗画一神像,帖于门,手持椎以击鬼。”AD明史玄《旧京遗事》云:
“禁中岁除,各宫门改易春联,及安放绢画钟馗神像。像以三尺素木小屏装之,缀铜环悬挂,最为精雅。先数日,各宫颁钟馗神于诸亲皇家。”AE清顾炎武《日知录》卷三十二“终葵”条云:“今人于户上画钟馗像,云唐时人,能捕鬼者。”AF可见以钟馗为门神,亦流行颇久。
元代以后,又曾以唐秦叔宝和胡敬德(或作尉迟敬德)为门神。此说见于元代成书明代略有增纂的《正统道藏·搜神记》和《三教搜神大全》。《搜神记》卷六“门神”条曰:“神即唐之秦叔宝、胡敬德二将军也。按传:唐太宗不豫,寝门外抛砖弄瓦,鬼魅号呼,六院三宫,夜无宁刻。太宗惧以告群臣。”叔宝奏曰:“臣平生杀人如摧枯,积尸加聚蚁,何惧小鬼乎!愿同敬德戎装(立门)以伺。太宗可其奏,夜果无警。太宗嘉之,谓二人守夜无眠,命画工图二人之像,全装怒发,一如平时,悬于宫掖之左右门,邪祟以息。后世沿袭,遂永为门神云。”AG此记载仅见于此二书(实源于一书),不见其前之典籍。其所云秦叔宝二人虽为唐人,但不能证明此俗起于唐代,不过北宋末已出现戎装门神,是否出于北宋末,谨录此以俟考。南宋佚名氏《枫窗小牍》卷下云:“靖康已前,汴中家户门神多番样,戴虎头盔,而王公之门,至以浑金饰之。”
AH宋赵与时《宾退录》云:“除夕用镇殿将军二人,甲胄装。”AI他们皆未指明戎装门神姓甚名谁,或许根本就未有特定者(如秦叔宝等),仅因为戎装像很威严,更易对鬼神起震慑作用而采用之。明清时期则有明著戎装门神为秦叔宝、尉迟敬德者,清顾禄《清嘉录》卷十二《门神》条云:“夜分易门神。俗画秦叔宝、尉迟敬德之像,彩印于纸,小户贴之。”
又说:“或朱纸书神荼、郁垒,以代门丞,安于左右扉;或书钟馗进士三字,斜贴后户以却鬼。”AJ表明历代出现的三个主要门神,在清代都受到同样的供奉。
除以上三个影响较大的门神外,旧时苏州地区又曾以温将军、岳元帅为门神。《吴县志》云:“门神彩画五色,多写温、岳二神之像。”AK此“温”神或谓晋代之温峤,或谓东岳大帝属下之温将军,“岳”神即指岳飞。又有所谓文门神、武门神、祈福门神。
文门神即画著朝服的一般文官像;武门神除秦叔宝、尉迟敬德外,也有并不专指某武官者;祈福门神,即以福、禄、寿星三神像贴于门者。另外,又有一些地区以赵云、赵公明、孙膑、庞涓为门神的。据清姚福均《铸鼎余闻》卷一载,道教则有专祀之门神,谓“宋范致能《岳阳风土记》云:”老子祠有二神像,所谓青龙白虎也。‘……明姚宗仪《常熟私志》叙寺观篇云:致道观山门二大神,左为青龙孟章神君,右为白虎监兵神君。“
LB应该指出,以上三个主要门神的相继出现,并不完全表现为新陈代谢形式,即不都是新的出现后,就立即代替了旧门神的地位(只有部分情况如此),而更多的则是新的出现后,旧的仍然沿用不改,或新、旧同时供奉。如前所述,宋陈元靓《岁时广记》、宋高承《事物纪原》均说当时民间所奉的门神,仍为神荼、郁垒,而此时已是钟馗出现很久了。甚至到了清代,每逢元旦,贵戚家仍悬神荼、郁垒。此见《日下旧闻考》卷一百四十七引《北京岁华记》,《清嘉录》亦有所记。
此现象说明,一种习俗形成后,是很难加以改变的。另一种情形是新旧门神同时供奉,前引《清嘉录》卷十二所记最为典型。清李调元《新搜神记·神考》亦反映此情况,他说:
“今世俗相沿,正月元旦,或画文臣,或书神荼、郁垒,或画武将,以为唐太宗寝疾,令尉迟恭、秦琼守门,疾遂愈。”LC这些都反映出民间信仰的多样性,道教只是因袭民俗而崇奉之而已。
注:
① 《礼记》第254 ~255 页,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
② 《论衡注释》第3 册1283页,中华书局,1979年
③ 《重修纬书集成》卷六第39页,日本明德出版社,昭和53年,《荆楚岁时记》引此作《括地图》
④⑥ABAC 《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第862 册399 页,第850 册83页,第920册219 页,第965 册164 ~165 页,台湾商务印书馆,1985年
⑥ 《丛书集成初编》第0364册381 页,中华书局,1983年
⑦ 《太平御览》第1 册137 页,中华书局,1960年
⑧⑨ADAFAHAIAJ 《笔记小说大观》第4 编2 册1127页,第20编4 册2222页,2221页,第1 编9 册5654页,第9 编8 册5120页,第3 编3 册1691页,第6 编4 册35页,第1 编9 册5758页,5759页,台北新兴书局,1985年
AF 《日知录》中册第2417页,上海古籍出版社,1984年
AG 《道藏》第36册292 ~293 页,文物出版社、上海书店、天津古籍出版社联合出版,1988年
AK 从《铸鼎余闻》卷四“门神”条转引
LB 《藏外道书》第18册567 页,巴蜀书社,1992年
LC 从《中国民间诸神》第223 页转引,河北人民出版社,1987年
灶神
灶神又称灶君、灶王,中国古代神话传说中的司饮食之神。晋以后则列为督察人间善恶的司命之神。
自人类脱离茹毛饮血,发明火食以后,随着社会生产的发展,灶就逐渐与人类生活密切相关。崇拜灶神也就成为诸多拜神活动中的一项重要内容了。故《礼记·祭法》中“王为群姓立七祀”,即有一祀为“灶”,而庶士、庶人立一祀,“或立户,或立灶”。
①自是承袭古俗而来。
先秦两汉典籍,对灶神的由来有两种说法。一是将火神与灶神合二为一。《淮南子·汜论》曰:“炎帝于火,而死为灶。”高诱注曰:“炎帝神农,以火德王天下,死托祀于灶神。”②许慎《五经异义》曰:“顼氏有子曰黎,为祝融火正也,祀以为灶神。”
③皆以火神为灶神。二是以灶神为先炊。《史记·封禅书》有“先炊之属”语,唐张守节“正义”曰;“先炊,古炊母神也。”④《礼记·礼器》曰:“燔柴于奥,夫奥者,老妇之祭也。盛于盆,尊于瓶。”注曰:“其神则先炊也,故谓之老妇。惟盛食于盆,盛酒于瓶,卑贱之祭耳。虽卑贱而必祭之者,以其有功于饮食,故报之也。”⑤灶神的姓名,也各说不一。许慎《五经异义》称灶神姓苏名吉利。《艺文类聚》卷八十和《后汉书·阴识传》注引《杂五行书》曰:“灶君名禅,字子郭,衣黄衣”;⑥唐段成式《酉阳杂俎》卷十四则曰:“灶神名隗,……又姓张名单,字子郭。……一曰灶神名壤子也。”⑦灶神是男是女?古时也有不同说法。一般经学家以灶神为老妇,《庄子·达生篇》司马彪注称“灶神著赤衣,状如美女”。⑧其余诸书皆以灶神为男,且有妇有女。
隋杜台卿《玉烛宝典》卷十二引《灶书》曰:“灶神姓苏名吉利,妇名抟颊。”⑨许慎《五经异义》云:“灶神妇姓王,名抟颊。”唐段成式《酉阳杂俎》卷十四云:灶神“夫人字卿忌,有六女,皆名察(一作‘祭’)冾。”AB《太上感应篇》注引《传》曰:“灶神状如美人貌,有六女,即六癸玉女也。”AC灶神的职责,最初以为管人间之饮食,其后则称其代天监察人间善恶,按时向天帝上报。《太平御览》卷一百八十六引《万毕术》曰:“灶神晦日归天,白人罪。”AD此《万毕术》当为《淮南万毕术》,茆泮林辑《淮南万毕术》即辑有此条。葛洪《抱朴子内篇·微旨》曰:“又月晦之夜,灶神亦上天白人罪状。大者夺纪,纪者,三百日也。小者夺算,算者,三日也。”AE因此,至迟从魏晋起,人们即认为灶神负有代天监察人间善恶的使命,有给人祸福的大权,故皆谨慎祀之。其后,《太上感应篇》注引《传》曰:“灶之为神,号曰司命,司人一家良贱之命。过无隐露,纤悉皆言。……月晦日诣天曹白人罪,大者夺纪,小者夺算。一云:灶有三十六神,能转祸为福,除死定生,驱逐妖邪,迁官益禄。”AF据此,灶神竟成为掌管人间祸福生死的大神了。
以后某些道书又进一步加以发挥。《东厨司命灯仪》曰:
“灶神职重,秉下民倚伏之权。……在天为七元之使者,递日奉万事于宸庭。一灶各立一名,五方或称五帝,群分部属,迭主阴阳,虽善善恶恶,均在修为,然是是非非,必恭纪录。”AG《太上灵宝补谢灶玉经》又称灶神为“种火老母”,是奉元始天尊之命,下界监察人间的。曰:“昆仑之山,有一老母,独处其中。……天尊曰:惟此老母是名种火之母,能上通天界,下统五行,达于神明,观乎二气,在天则为天帝,在人间乃为司命。又为北斗七元使者,主人寿命长短、还笃  贱,掌人职禄。又为五帝灶君,管人住宅,十二时辰,普知人间之事。每月朔日,记人造诸善恶及其功德,录其轻重,夜半奏上天曹,定其簿书,悉是此母也。”AH正因灶神有那样大的权威,归时人们都勤加祭祀。祭祀的日子多,名目亦不少。清顾铁卿《清嘉录》卷六云:“(六月)初四、十四、念四(即二十四)日,比户祀司灶,谓之谢灶。谚云:‘三番谢灶,胜做一坛醮。祀时,以米粉作团,素羞四簋,俗称谢灶素菜。’”AI据称,六月祀灶,是合乎古礼的,《礼记·月令》即有孟夏之月、仲夏之月“其祀灶”的记述。AJ但是多数地区祭灶皆不在五六月。南朝梁宗懔《荆楚岁时记》和隋杜台卿《玉烛宝典》皆谓十二月初八,“并以豚酒祭灶神”。证明南北朝  隋祭灶已不是六月,而在腊月初八。
唐宋以后,多数地区又移于十二月二十四日(少数地区为十二月二十三日)。明沈榜《宛署杂记》、明刘侗等《帝城景物略》、明田汝成《熙朝乐事》、清于敏中《日下旧闻考》等,皆谓十二月二十四日祭灶,名曰“送灶上天”。即谓该日是灶神上天白人罪状的日子,因此都于当日设献礼祭之。所献祭品,古时曾用黄羊或豚酒,明清时,多以“糖剂饼、黍糕、枣、栗、胡桃、炒豆”,AK或以“胶牙饧、糯米花糖、豆粉汤”LB等祭之。
祭时祝曰:“好多说,不好少说。”LC或祝曰:“辛甘臭辣,灶君莫言。”LD可见送灶上天是比较重要的祭祀。除夕夜或正月初一(也有延至上元夜者),又设祭如前,迎灶君下界,名曰“接灶”或“迎新灶”。除送灶、迎灶外,一些地区又于八月初三“灶君生日”举行祭祀。送灶、迎灶皆在家宅灶前,祭灶君生日则在庙中。清顾铁卿《清嘉录》卷八云:“(八)月初三日,为灶君生日,家户具香蜡素羞,以祀天王堂及福济观之灶君殿。进香者络绎终日。有集男、妇嗜斋为会者,谓之灶君素。”LE
注:
①⑤AJ 《礼记》254 ~255 页,136 页,88~89页,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
②⑦AB 《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第848 册663 页,第1047册721 页,721 页,台湾商务印书馆,1985年
③AILDLE 《笔记小说大观》第4 编2 册1142页,第1 编9 册5671页,5746页,5699页,台湾新兴书局,1984年
④ 《史记》第4 册第1378、1379页,中华书局,1959年
⑥ 《艺文类聚》第3 册1375页,上海古籍出版社,1965年
⑧ 《丛书集成初编》原拟出司马彪《庄子注》,后未出,此从《癸巳存稿》卷十三转引
⑨ 《丛书集成初编》第1339册420 页,中华书局,1985年
ACAFAGAH 《道藏》第27册11页,11页,第3 册581 页,第6 册248 页,文物出版社、上海书店、天津古籍出版社联合出版,1988年
AD 《太平御览》第1 册903 页,中华书局,1959年
AE 《抱朴子内篇校释》(增订本)第125 页,中华书局,1985年
AKLBLC 《说郛续》卷二十八:清顺治三年,宛委山堂刊本
财神
财神又称赵公元帅,赵玄坛。中国古代民间信奉的司财之神。但唐宋及其以前诸书如干宝《搜神记》《真诰》《太上洞渊神咒经》等,皆以为五瘟之一(见本卷《瘟神》)。
直至元代成书明代略有增纂的《道藏·搜神记》和《三教搜神大全》始称之为财神。
《三教搜神大全》卷三云:“赵元帅,姓赵讳公明,钟(终)南山人也。自秦时避世山中,精修至道。功成,钦奉玉帝旨,召为神霄副帅。按元  乃皓廷霄度天彗觉昏梵气化生,其位在乾,金水合气之象也。其服色:头戴铁冠,手执铁鞭者,金遘水气也;面色黑而胡须者北气也;跨虎者金象也。故此水中金之火,体则为道,用则为法,法则非雷霆无以彰其威,泰华西台其府乃元帅之主掌。……元帅上奉天门之令,策役三界,巡察五方,提点九州,为直殿大将军,为北极侍御史。昔汉祖天师修炼仙丹,龙神奏帝请威猛神吏为之守护,由是元帅上奉玉旨,授正一玄坛元帅。……元帅飞升之后,永镇龙虎名山。厥今三元开坛传度,其趋善建功谢过之人,及顽冥不化者,皆元帅掌之。……驱雷役电,唤雨呼风,除剪疟,病禳灾,元帅之功莫大焉。至如显伸抑,公能使之解释,公平买卖求财,公能使之利和合。但有公平之事,可以对神祷,无不如意。故上天圣号为高上神霄王府大都督、五方之巡御史、三界大都督、应元昭烈侯,掌士定命,设帐吏二十八宿都总管上清正一玄坛飞虎金轮执法赵元帅。”①据此记载,赵公明身兼数职:既是神霄副帅,要掌管驱雷役电,唤雨呼风;又是张天师炼丹守护神(玄坛元帅),要掌管玄坛传度,训导建功谢罪;又是瘟神,要掌管除瘟剪疟,保病禳灾;又是财神,要掌管公平买卖,使人得利;其作为财神的面貌,还不很清楚。
《封神演义》第四十七、四十八回,写峨眉山道人赵公明助商,五夷山散人萧升、曹宝助周。双方交战,各显道法,姜子牙最后用巫祝术才将赵公明弄死。以后姜子牙封神,封赵公明为金龙如意正一龙虎玄坛真君,统率招宝天尊萧升,纳珍天尊曹宝,招财使者陈九公,利市仙官姚少司。显然,作者是把赵公明作为财神来写的。给他安排了诸如招宝、纳珍、招财、利市等部下后,其作为财神的形象就较为清楚了。
明清时期,各地建庙塑像以祀之。其像头戴铁冠,一手执铁鞭,一手执翘宝,黑面浓须,身跨黑虎、全副戎装。俗以三月十五日为神诞日,设献祭之。清顾铁卿《清嘉录》卷三云:“(三月)十五日),为玄坛神诞辰,谓神司财,能致人富,故居人塑像供奉。”
②但也有以阴历正月初五日为财神生日的。届时,许多地方商家都置办鱼、肉、水果、鞭炮,供以香案,迎接财神。明清时一些地方志,如《姑苏志》《浙江通志》等,又称赵公明为三国蜀将赵子龙之从兄弟。
由于中国历史悠久,地域辽阔,除许多地区奉赵公明为财神外,又有一些地区以春秋战国时之范蠡或五路神何五路为财神的。《铸鼎余闻》卷四云:“五路神俗称为财神。其实即五祀门行中霤之行神,出门五路皆得财也。”又云:“《无锡县志》载,或说云神姓何名五路,元末御寇死,因祀之。”③或云:“此又一神,与财神无涉。”④此外,还有文财神、武财神之称,说者以殷代忠臣比干为文财神,关帝为武财神。
注:
① 叶德辉翻刻《三教搜神大全》卷三
② 《笔记小说大观》第23册124 页,江苏广陵古籍刻印社,1983年
③④ 皆见《藏外道书》第18册660 页,巴蜀书社,1992年
瘟神
瘟神一称五瘟使者。中国古代民间信奉的司瘟疫之神。
即:春瘟张元伯,夏瘟刘元达,秋瘟赵公明,林邮斯,总管中瘟史文业。
瘟疫,古人或单称瘟、温、或疫,是一种急性传染病。在古代民智未开,医疗条件低劣的情况下,人们对这种可怕疾病,恐惧至极,很容易认为是鬼神作祟。因此乞求神灵保护,当是很早就出现的行为。
最早的疫鬼始见于纬书,为三人。《礼稽命征》云:“颛顼有三子,生而亡去,为疫鬼:一居江水,是为疟鬼鬼;一居若水,为魍魉;一居人宫室区隅,善惊人小儿,为小鬼。”①高承《事物纪原》卷八引《礼纬》亦记此三疫鬼,称为高阳之子。《龙鱼河图》又有“五湿鬼”之名,曰:“岁暮夕四更,取二十豆子,二十七麻子,家人头发,少合麻豆,著井中,祝敕井吏,其家竟年不遭伤寒,辟五温鬼。”②此后,若干著作即按比“三”、“五”之数,相继写出三鬼、五瘟故事。首先是干宝《搜神记》卷五之“三鬼”。略云:
“散骑侍郎王祐,疾困,与母辞诀。既而闻有通宾者,曰:‘某郡某里某人’。尝为别驾,祐亦雅闻其姓字。有顷,奄然来至。曰:‘……今年国家有大事,出三将军,分布征发。吾等十余人,为赵公明府参佐。……’祐知其鬼神。……初有妖书云:‘上帝以三将军赵公明、钟士季,各督数鬼下取人。’莫知所在。祐病差,见此书,与所道赵公明合。”③这里出现的是三个散播疾病取人魂魄之鬼王,三鬼中,有一个隐名,有姓名者为赵公明、钟士季二人。南朝梁陶弘景《真诰·协昌期》载建吉冢埋圆石文,曰:“天帝告土下冢中王气五方诸神赵公明等,某国公侯甲乙,年如(若)干岁,生值清真之气,死归神宫,翳身冥乡,潜宁冲虚,辟斥诸禁忌,不得妄为害气。”④这里出现的是主管地下冢中的五方神,五神中,有姓名者,只赵公明一人,其余四人皆隐名。大约成书于两晋南北朝的《太上洞渊神咒经》卷十一云:“又有刘元达、张元伯、赵公明、李公仲、史文业、钟任季、少都符,各将五伤鬼精二十五万人,行瘟疫病。”⑤这里出现的是七个主瘟疫病的瘟神,后来的五瘟神之名已全具,只钟仕贵作钟仕季,且多出李公仲、少都符二人。其后《正一瘟司辟毒神灯仪》中有云:志心归命:东方行瘟张使者,南方行瘟田使者,西方行瘟赵使者,北方行瘟史使者,中央行瘟钟使者。这里已明确称五瘟神为五瘟使者,其张姓、赵姓等又大体与后世五瘟相符,只是此处是按五方而不是按四季加总管中央为名,且南瘟姓田不姓刘,钟、史二人又易位,是与后世不同者。此书未著撰人,为道教正一部经书,估计成书年代不晚于隋唐。
南宋天心派道士路时中《无上玄元三天玉堂大法》卷十三《段断疫品》论述瘟神行瘟之由及制瘟之法,略云:“但今末世,时代浇薄,人心破坏,五情乱杂”,⑥故“东方青瘟鬼刘元达,木之精,领万鬼行恶风之病 南方赤瘟鬼张元伯,火之精,领万鬼行热毒之病;西方白瘟鬼赵公明,金之精,领万鬼行注气之病,北方黑瘟鬼钟士季,水之精,领万鬼行恶毒之病;中央黄瘟鬼史文业,土之精,领万鬼行钢住保。”⑦据说,“若能知瘟鬼名字,鬼不敢加害,三呼其名,其鬼自灭。”⑧元代成书明代略有增纂的《三教搜神大全》又为五瘟神作传,其卷四“五瘟使者”称:“昔隋文帝开皇十一年六月,内有五力士,现于凌空三、五丈,于身披五色袍,各执一物。一人执杓子并罐子,一人执皮袋并剑,一人执扇,一人执锤,一人执火壶。”帝问太史居仁曰:“此何神?主何灾福也?”张居仁奏曰:“此是五方力士,在天上为五鬼,在地为五瘟,名曰五瘟(神)。春瘟张元伯,夏瘟刘元达,秋瘟赵公明,林邮斯螅总管中瘟史文业。如现之者,主国民有烈之疾,此天行时病也。”帝曰:“何以治之,而得免矣?”张居仁曰:“此行病者,乃天之降疾,无法而治之。”于是其年国人病死者甚众。是时帝乃立祠,于六月二十七日,诏封五方力士为将军。青袍力士封为显圣将军,红袍力士封为显应将军,白袍力士封为感应将军,黑袍力士封为感成将军,黄袍力士封为感威将军。隋唐皆用五月五日祭之。后匡阜真人游至此祠,即收伏五瘟神为部将也。⑨旧时各地建庙祀瘟神,有些地区称瘟祖庙。祭祀日期各说不一。《三教搜神大全》谓隋唐时五月五日祭之,宋陈元靓《岁时广记》卷七引《岁时杂记》则谓元旦祭之,曰:“元日四鼓祭五瘟之神,其器用酒食并席,祭讫,皆抑(遗)弃于墙外。”AB《诸神圣诞日玉匣记等集》又称,九月初三为五恋辰,该日为其祭祀日。
注:
①② 《重修纬书集成》卷三第35页,卷六第96页,日本明德出版社,昭和53年
③ 《搜神记》第63~64页,中华书局,1979年,又文内“各督数鬼”,《太平广记》作“各督数万鬼”。
茛蔻撷唷 兜涝亍返?0 册550 页,第6 册41页,第4 册39~40页,文物出版社、上海书店、天津古籍出版社联合出版,1988年
⑨ 叶德辉于宣统元年翻刻之单行本
AB 《笔记小说大观》第20编第4 册2255页,台北新兴书局,1984年
药王
药王是古代对精于医术的名医和有关传说人物的景仰并加以神化,而后奉为主司医药之神。主要者有三:
一,扁鹊。战国时医学家,善诊脉。姓秦,名越人。渤  ?む| (今河北任丘)人。
①据传饮长桑君药,并尽得其禁方,从此能见人五脏症结。遍游各地行医,在齐号卢医,在赵名扁鹊。擅长各科,过邯郸(赵)为“带下医”(妇科);过洛阳(周)为“耳目痹医”(五官科);入咸阳(秦)为“小儿医”(儿科)。医名闻天下。后为秦太医令李醯所忌杀。后世推崇为脉学的倡导者。《史记》《战国策》除记其事外,又记有若干病案。观其所治病人之年代,相距甚远,疑非出其一人之手。有人推测,  馊的斯  代良医之称号,《史记》《战国策》将其他良医之病案也归之秦越人了。《汉书·艺文志》著录《扁鹊内经》《外经》,已佚。现存《黄帝八十一难经》七卷,是后人托名秦越人的著作。
二,孙思邈。唐代道士、著名医药学家。京兆华原(今陕西耀县)人。一生行医,有医学名著《千金方》《千金翼方》传世(其生平事迹见本书第一卷256 页)。因其医术高明,死后不久,即被神化。唐段成式《酉阳杂俎》卷二云:“孙思邈尝隐终南山,与宣律和尚(即道宣)相接,每来往互参宗旨。时大旱,西域僧请于昆明池结坛祈雨,诏有司备香灯。凡七日,缩水数尺。忽有老人夜诣宣律和尚求救。”曰:“弟子昆明池龙也。无雨久,匪由弟子。胡僧利弟子脑,将为药,欺天子言祈雨,命在旦夕,乞和尚法力加护。”宣公辞曰:“贫道持律而已,可求孙先生。”老人因至思邈石室求救。孙谓曰:“我知昆明龙宫有仙方三千首,尔传与予,予将救汝。”老人曰:“此方上帝不许妄传,今急矣,固无所吝。”有顷,捧方而至。孙曰:“尔第还,无虑胡僧也。”自是池水忽涨,数日溢岸,胡僧羞恚而死。孙复著《千金方》三千卷(实为九十三卷——引者注),每卷入一方,人不得晓。及卒后,时有人见之。玄宗幸蜀,梦思邈乞武都雄黄,乃命中使赉十斤,送于峨眉顶上。中使上山未半,见一人幅巾被褐,须鬓皓白,二童青衣丸髻,夹侍立屏风侧,手指大盘石曰:“可致药于此,上有表录上皇帝。使视石上,朱书百余字,遂录之,随写随灭。写毕,上无复字矣。须臾,白气漫起,因忽不见。”
②明王世贞《列仙全传》卷五,将上述救老龙故事,改编为替泾阳龙王之子(时化为青蛇)医伤;并将原索要老龙王之“仙方三千首”,改为泾阳龙王自愿赠与孙思邈“龙宫奇方三十首”,报其救子之恩。此外,又在后面加一则孙思邈送成都僧“秫饭一盂、杞菊数瓯”的故事,谓该僧食此后,自此身轻无疾,至宋真宗时,僧已二百余岁,后莫知所之。由此可见,唐宋以后,孙思邈不断被神化,民间奉之为药王,并非偶然。
三,韦慈藏。唐人。《旧唐书·方伎传》曰:“张文仲,洛州洛阳人也。少与乡人李虔纵、京兆人韦慈藏并以医术知名。”
又“慈藏,景龙(707 ~709 )中光禄卿,自则天、中宗已后,诸医咸推文仲三人为首”。③《新唐书·方技·甄权传》曰:甄权后,“以医显者,清  宋侠,义兴许胤宗,洛阳张文仲、李虔纵,京兆韦慈藏”。④以上三人,后世皆尊其为药王。但各地奉祀扁鹊、孙思邈者多,奉祀韦慈藏者少。据部分方志看,河北、河南等地多祀扁鹊,陕西、山西等地多祀孙思邈。道教尊祀扁鹊,为之写经书《元始天尊说药王救八十一难真经》,曰:“扁鹊为神最罪(当为灵字——引者注),积功无量,敕封灵应药王真君。玄默通乎天地,妙用动乎鬼神,普济群生,名传天下。有救八十一难真经,当传世人流通看诵。”
⑤奉祀扁鹊的药王庙,以其故里河北任丘之庙为最早。然未详始建于何年。但知至明清其庙犹存,且被扩建为诸药王的群祀庙。明朱国祯  队看  小品》曰:“郑(误,应为鄚引者注)州土城无门扉,相对如阙,中有药王庙。王即扁鹊,州人也,封神应王。
神庙(指明神宗朱翊钧——引者注)玉体违和,慈圣皇太后祷之,立  嗫  宁。为新庙,建三皇殿于中,以历代之能医者附焉。“⑥清高士奇《扈从西巡日录》亦曰:”鄚州城遗址,城东北有药王庄,为扁鹊故里。……药王庙专祀扁鹊,香火最盛。
每年四月,河淮以北,秦晋以东,各方商贾,辇运珍异、菽、粟之属,入城为市。妙技杂乐,无不毕陈。云贺药王生日。……游览阅两旬方散。万历间,慈圣太后出内帑增建神农、轩辕、三皇之殿,以古今名医配享。“⑦继河北任丘药王庙后,其他省区亦多有祀扁鹊之药王庙。
《宋史·方技·许希传》曰:“许希,开封人。以医为业,补翰林医学。景祐元年(1034),仁宗不豫,侍医数进药,不效。
冀国大长公主荐希,希……遂以针进,而帝疾愈。命为翰林医官,赐绯衣、银鱼及器币。希拜谢已,又西向拜。帝问故,对曰:“扁鹊,臣师也。今者非臣之力,殆臣师之赐,安敢忘师乎?‘乃请以所得金与  馊得怼  帝为筑庙于城西隅,封灵应侯。”⑧祀孙思邈之药王庙,以其故里陕西耀县孙家原村之庙为最早,但亦未详始建于何年。据清雍正《陕西通志》载,各州县多有孙真人庙。清光绪《山西通志》卷一百六十四等载,洪洞县、永乐州皆有孙真人庙,称“安乐庙”;卷一六六载,猗氏县亦有孙真人庙,则称“药王庙”。立于唐马燧(封庆武王)庙后。据说马燧平河中李怀光时,孙思邈曾随军医疗其军士,故立庙于其后以祀之。⑨明清时期,各地虽仍有单祀扁鹊或孙思邈之药王庙存在,但京师和其他一些地方的药王庙,则改建为历代名医的群祀庙了。明刘侗、于奕正《帝京景物略》卷三云,“天坛之北药王庙,武清侯李诚铭立也。庙祀伏羲、神农、黄帝,而秦汉来名医侍。伏羲尝草治砭,以制民疾。厥像蛇身麟首,渠臂达掖,奯目珠衡,骏毫翁鬣,龙唇龟齿,叶掩体,手玉图,文八卦。神农磨唇,鞭茇察色,嗅尝草木而正名之病正(症)四百,药正三百六十有五,爰著《本草》,过数乃乱。厥像弘身牛颐,龙颜大唇,手药草。黄帝咨于岐、雷而《内经》作,著之玉版。厥像附函挺朵,修髯花瘤,衮冕服。左次孙思邈,曾医龙子,出《千金方》乎龙藏者。右次韦慈藏,左将一丸,右蹲黑犬,人称药王也。……”AB清代《畿辅通志》之“药王庙”条全抄此文,证明所祀依旧。清顾铁卿《清嘉录》卷四又记吴郡(今苏州市)药王诞日祭祀情况,曰:“(四月)二十八日,为药王生日(据载,此为扁鹊生日——引者注),医士备分烧香,骈集于洙泗巷之三皇庙,即医学也。郡县医学官司香火。卢家巷亦有药王庙,诞日,药市中人,击牲设醴以祝嘏,或集众为会,有为首者掌之,醵金演剧,谓之药王会。”AC
注:
① 《史记·扁鹊仓公列传》作“渤海郡郑人”。唐司马贞“索隐”曰:“渤海无郑县,当作鄚县。”宋裴骃“集解”曰:“郑当为鄚. 鄚,县名。”按:鄚为战国赵邑,汉置县,治所在今河北任丘。唐开元时改“鄚”为“莫”,宋熙宁六年(1073)废入任丘。
② 《丛书集成初编》第0276册16~17页,中华书局,1983年
③ 《旧唐书》第16册5099页,5100页。唐时除此韦慈藏外,另有韦善俊、韦古道,亦被世人称为“药王”,见《续仙传》《列仙全传》《茶香室丛钞》。
④ 《新唐书》第18册5799页,中华书局,1975年
⑤ 《道藏》第34册741 页,文物出版社、上海书店、天津文物出版社联合出版,1988年
⑥AC 《笔记小说大观》第13册139 页,第23册128 页,江苏广陵古籍刻印社,1983年
⑦ 《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第460 册1165页,台湾商务印书馆,1985年唷端问贰返?9 册13520 页,中华书局,1977年
⑨ 马燧为唐德宗时人,后孙思邈百余年,孙思邈为其军士疗疾,无此可能。
AB 《帝京景物略》第100 ~101 页,北京古籍出版社,1983年
蚕神
蚕神在民间有蚕女、马头娘、马明王、马明菩萨等多种称呼,为中国古代传说中的司蚕桑之神。
中国是最早发明种  饲蚕的国家。在古代男耕女织的农业社会经济结构中,桑占有重要地位。汉以前,蚕已被神化,称其神曰先蚕,意指始为蚕桑之人神。东汉称“菀窳妇人,寓氏公主”,见《后汉书·礼仪志》注引《汉旧仪》;北齐改祀黄帝,北周又改祀黄帝元妃西陵氏(即缧祖),均见《隋书·礼仪志》。这都是官方祀典中所记的蚕神,并未被百姓所接受。
民间祀奉的蚕神,则是蚕马神话演化而来的蚕女、马头娘。其远源是《山海经·海外北经》所记的“欧丝”女子,该书谓:“欧丝之野在大踵东,一女子跪据树欧丝。”
①这是蚕神的雏型,一开始即为女身;尚未与马相联系。《荀子·赋篇》有赋五篇,其四《赋蚕》中有云:“此夫身女好而头马首者与?”②言蚕身柔婉而头似马。但《周礼注疏》卷三十《夏官·马质》郑玄引《蚕书》解释:“蚕为龙精,月直大火,则浴其种,是蚕与马同气。”贾公彦疏谓:“蚕与马同气者,以其俱取大火,是同气也。”③后人据此将蚕与马相糅合,造出人身马首的蚕马神。最早记其事者,据称为三国吴张俨所作之《太古蚕马记》,一般学者疑是魏晋人所伪托。其事具载于干宝《搜神记》卷十四,云:“旧说,太古之时,有大人远征,家无余人,唯有一女。牡马一匹,女亲养之。穷居幽处,思念其父,乃戏马曰:‘尔能为我迎得父还,吾将嫁汝。’马既承此言,乃绝* 而去,径至父所。……(父)亟乘以归。为畜生有非常之情,故厚加刍养。马不肯食,每见女出入,辄喜怒奋击,如此非一。父怪之,密以问女,女具以告父,……”
于是伏弩射杀之,暴皮于庭。父行,女与邻女于皮所戏,以足蹙之曰:“汝是畜生,而欲取人为妇耶?招此屠剥,如何自苦?言未及竟,马皮蹶然而起,卷女以行。……邻女走告其父。……后经数曰,得于大树枝间,女及马皮尽化为蚕,而绩于树上。其茧纶理厚大,异于常蚕。邻妇取而养之,其收数倍。因名其树曰桑。桑者,丧也。由斯百姓种之,今世所养是也。”④此后,百姓据此为之塑像,奉为蚕神。宋戴埴《鼠璞》卷下《蚕马同本》条云:唐《乘异集》载,蜀中寺观多塑女人披马皮,谓马头娘,以祈蚕。……
孜讲仙  为马明菩萨。
《太平广记》卷四百七十九引《原化传拾遗》所记“蚕女”事,基本据干宝《搜神记》,但对之有所增益。云:“蚕女旧迹,今在(蜀)广汉,不知其姓氏。”并在故事中增加蚕女之母,改《搜神记》之“女戏于马曰”为“母誓于众曰”;且谓女化为蚕后,“父母悔恨,念之不已。忽见蚕女垂流云,驾此马,侍卫数十人,自天而下。”谓父母曰:“太上以我孝能致身,心不忘义,授以九宫仙嫔之任,长生于天矣,无复忆念也。乃冲虚而去。”⑤杜光庭《墉城集仙录》卷六“蚕女”,全文抄《原化传拾遗》,只个别字句稍异。中云:“今其(指蚕女)冢在(蜀)什邡、绵竹、德阳三县界,每岁祈蚕者,四方云集,皆获灵应。蜀之风俗,诸观画塑玉女之像,披以马皮,谓之马头娘,以祈蚕桑焉。⑥旧时除四川有蚕神庙外,其他省区也有蚕神庙祀马头娘。”
明田汝成《西湖游览志》卷十云:“北高峰,石磴数百级,……山半有马明王庙,春月,祈蚕者咸往焉。”⑦在干宝《搜神记》后不久,南朝宋东阳无疑之《齐谐记》又记另一蚕神,云:“正月半,有神降陈氏之宅,云是蚕室(疑为‘神’字——引者注),若能见祭,当令  仙0  倍。”
梁吴均《续齐谐记》和梁宗懔《荆楚岁时记》记载更详,《续齐谐记》云:“吴县张成夜起,忽见一妇人,立于宅上南角(《荆楚岁时记》作宅东南角),举手招成。成即就之。妇人曰:‘此地是君家蚕室,我即是此地之神,明年正月半,宜作白粥泛膏于上祭我也,必当令君蚕桑百倍。’言绝失之。成如言作膏粥,自此后大得蚕。今正月半作白膏粥,自此始也。”⑧这里没有记载其姓名,又出于吴县,当与蜀地之蚕马说异源,是另一蚕神。其后,隋杜台卿《玉烛宝典》、宋陈元靓《岁时广记》、明陈耀文《天中记》等,均转录此文,但均未言塑像祭祀之事。
道教也崇奉蚕神,但称其为“玄名真人”所化。《太上说利益蚕王妙经》云:“有一真人名曰月净,……上白(灵宝)天尊曰:‘今见世间人民苦乐不均,衣无所得,将何救济?’天尊悯其所请,乃遣玄名真人化身为蚕蛾,口吐其丝,与人收什,教其经络机织,裁制为衣。”⑨据此,蚕神不仅管蚕桑,还管机织成衣之事。
注:
① 《山海经校注》第242 页,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年
② 《百子全书》第1 册《赋篇第二十六》,浙江人民出版社,1984年
③ 《十三经注疏》上册第842 页,中华书局,1980年
④ 《搜神记》第172 ~173 页,中华书局,1979年
⑤ 《太平广记》第10册3945页,中华书局,1961年
⑥⑨ 《道藏》第18册196 页,第6 册249 页,文物出版社、上海书店、天津古籍出版社联合出版,1988年
⑦⑧ 《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第585 册168 页,第1042册558 页,台湾商务印书馆,1985年
厕神
中国古代传说中的司厕之神,亦称紫姑。但民间传说及有关记载不一。《白泽图》云:“厕之精名曰依倚。”①《杂五行书》云:“厕神名后帝。”②南朝宋刘敬叔《异苑》同此说,卷五记陶侃如厕,遇厕神后帝指示其未来事。③唐牛僧孺《幽怪录》云:“厕神名郭登。”④盖六朝时,厕神尚无一致的说法。此后,由于民间信仰紫姑的流行,逐渐共称紫姑为厕神。
紫姑之记载,亦首见于刘敬叔《异苑》卷五,曰:“世有紫姑神。古来相传,云是人家妾,为大妇所嫉,每以秽事相次役,正月十五日感激而死。故世人以其日作其形,夜于厕间或猪栏边迎之。祝曰:‘子胥不在,是其婿名也,曹姑亦归,曹即其大妇也,小姑可出戏。’捉者觉重,便是神来。奠设酒果,亦趺不曰杂色,即跳躞不住。能占众事,卜未来蚕桑。又善射钩,好则大舞,恶便仰眠。”⑤继《异苑》之后,南朝宋东阳无疑《齐谐记》、梁宗懔《荆楚岁时记》、隋杜台卿《玉烛宝典》等,皆有关于紫姑的记述。《齐谐记》云:“正月半,……其夕则迎紫姑以卜。”⑥《荆楚岁时记》云:“其夕(正月十五日)迎紫姑,以卜将来蚕桑,并占众事。”⑦《玉烛宝典》卷一云:“其夜迎紫姑以卜。”
⑧他们除引录《异苑》所记紫姑事外,又皆引录《洞览》《杂五行书》等所记后帝(帝嚳女)事,似将紫姑与厕神后帝合二为一。《荆楚岁时记》仅作疑是之辞,云:“将后帝之灵,凭紫姑而言乎?”⑨《玉烛宝典》则作肯定之语,云:“将后帝之灵,凭紫姑见女言也。”AB可见从南朝初至隋代,在迎紫姑习俗的传播过程中,已渐将紫姑与厕神后帝合二而一,紫姑也就成为厕神了。
大约至唐代,又出现了有关紫姑身世的描述。《茶香室续钞》、卷十九引《东坡集》叙述一则紫姑降神与苏东坡之问答,曰:“《东坡集》有仙姑问答一则云:仆尝问三姑(即紫姑之别称——引者注),是神耶仙耶,三姑曰:曼卿之徒也。欲求其事为作传,三姑曰:妾本寿阳人,姓何名媚,字丽卿,父为廛民,教妾曰:汝生而有异,他日必贵于人。遂送妾于州人李志处修学,不月余,博通九经。父卒,母遂嫁妾与一伶人,亦不旬日,洞晓五音。时刺史诬执良人,置之囹圄,遂强娶妾为侍妾。不岁余,夫人侧目,遂令左右擒妾,投于厕中。幸遇天符使者过,见此事,奏之上帝,敕送冥司理直其事,遂令妾于人间,主管人局。余问云:甚时人?三姑云:唐时人。又问名甚,不敢言其名。又问刺史后为甚官,三姑云:后入相。又问甚帝代时人,姑云,则天时。”AC
《茶香室续钞》作者俞樾曰:“按此即世所谓坑三姑也,俗以正月望日迎紫姑,即其神也。”AD陈耀文《天中记》卷四引《显异录》记有夫婿之名,曰:“唐紫姑神,莱阳人也。姓何氏,名媚,字器卿(他书皆作丽卿),自幼读书辨利。拼拱三年(687 年),寿阳刺史李景纳为妾,妻妬杀之于厕,时正月十五日也。后遂显灵云。”AE在南朝宋时即已出现的紫姑(据《异苑》云“古来相传”看,此故事的出现可能还在此前),到了唐后却有一个在唐代作刺史的夫婿,并有了籍贯、姓名等,无疑为后人所增益。不仅如此,又改《异苑》所云“感激而死”为被其“妻妬杀之于厕”,似更能引起人们的同情而益加敬仰。清俞正燮  豆锼却稿》亦引《显异录》上段文字,但又加了“上帝悯之,命为厕神”的结语。于元代成书明代略有增纂的《道藏·搜神记》和《三教搜神大全》,采用以上记载为紫姑作传,《搜神记》在其基础上添写紫姑灵异事迹。云:“其(指李景)妻妬之,遂阴杀之,置其尸于厕中。魂绕不散,如厕,每闻啼哭声,时隐隐出现,且有兵刀呵喝声。自是大著灵异。”AF旧时民间对紫姑神的信仰很普遍,许多地方都有“迎紫姑”的活动。不过迎请的方式各不相同。《异苑》《齐谐记》皆称:于正月十五日夜,作其形,衣以败衣,于厕间或猪栏边迎之。
《稽神录》云:“正月望夜,江左风俗,取饭箕,衣之衣服,插著为嘴,使画粉盘以卜。”AG《游宦纪闻》云:“请紫姑,以著插筲箕,布灰桌上画之。”
AH明刘侗等《帝城景物略》云:“望前后夜,妇女束草人,纸粉面,首帕衫裙,号称姑娘(即紫姑),两童女掖之,祀以马粪,打鼓歌马粪芗歌。”AI迎请的地点各地也不尽一致,但大都在厕间,故皆以“厕”命名。
如山东邹县曰“邀厕姑”,广东曰“请厕坑姑”,杭州曰“召厕姑”,苏州、绍兴称“坑三姑娘”。绍兴有的是在灰仓里迎请,故称“灰接姑娘”,苏州有些是在门角边迎请,故叫“门角姑娘”。有的则因取象之物不同,而给以不同名称,如江西用瓜瓢象征紫姑,故称之为“瓜瓢姑娘”,同样道理,浙江宁波称“筲箕姑娘”,浙江海宁称“箩头姑娘”,还有称“笤帚姑”、“针姑”、“苇姑”者。湖北监利、陕西凤翔等地则直称“紫姑”。AJ总之,因迎请紫姑的方式、地点不同,紫姑厕神有种种不同的名称。
各地迎请紫姑的内容和目的不外两点。一是占  凡仙<  众事。刘侗等《帝城景物略》谓“三祝”后,“神则跃跃,拜不已者,休(吉);倒不起,乃咎也。”AK福建有些地区,从占卜吉凶之义又形成另一习俗。清施鸿宝《闽杂记》云:“闽俗,妇女多善扶紫姑神。上诸府则在七月七日,称为姑姑,下诸府则在上元夜,称为东施娘。又下(诸)府未字少女,多于是日潜揭门前所贴春联,于紫姑前焚之,以为他日必得读书佳婿。”
LB二是作“射钩”之戏。具体作法已不详。据《酉阳杂俎》《梦溪笔谈》等载,还有请紫姑作诗、写字、下棋等游戏。
从以上各地迎紫姑的活动看,紫姑的职责主要不是司人家之厕,而是代卜人事的吉凶和与人一起游乐了。
注:
① 此书已佚,清马国翰《玉函山房辑佚书·子编五行类》有辑本,此从《太平御览》卷886 转引
② 此书已佚,清马国翰《玉函山房辑佚书·子编五行类》有辑本,此从明陈耀文《天中记》卷四“迎紫姑”条转引。
③⑤AE 《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第1042册521 页,522 页,第965 册175 页,台湾商务印书馆,1985年
④ 《说郛》卷一百十七,宛委山堂本
⑥⑦⑨ 《笔记小说大观》第19编1 册197 页,第4 编2 册1132页,1132页,台北市新兴书局,1985年
⑧ABAGAH 《丛书集成初编》第1338册57页,58页,第0364册417 页,417 页,中华书局,1985年
ACAD 《笔记小说大观》第34册232 页,江苏广陵古籍刻印社,1984年
AF 《道藏》第36册293 页,文物出版社、上海书店、天津古籍出版社联合出版,1988年
AIAK 《说郛续》卷二十八,宛委山堂本
AJ 参见《民俗学集镌》之《紫姑的姓名》一文。又,俞正燮《癸巳存稿》卷十三谓:“今苏州有田三姑娘,嘉兴有灰七姑娘,皆紫姑类。”疑上引《紫姑的姓名》文中之“灰接姑娘”当为“灰七姑娘”。
LB 《小方壶斋舆地丛钞》第九帙
妈祖
妈祖又称天妃、天后、天妃娘娘、天上圣母。中国旧时神话传说中的女神,东南沿海及台湾、琉球等地所奉的航海保护神。
妈祖的奉祀起于北宋。记其事最早的有宋人李俊甫《AE* 田比事》、绍兴间进士黄公度《题顺济庙》诗、黄岩孙《仙溪志》卷九、丁伯桂《顺济圣妃庙记》、潜说友《咸淳临安志》卷七十三等。诸书皆只云妈祖为湄洲林氏女,死而为神,未言其名及生卒、身世等。①如丁伯桂《顺济圣妃庙记》:“神AE* 阳湄州林氏女,少能言人祸福,殁,庙祀之,号通贤神女,或曰龙女也。”②后世诸书对其生卒年,记载分歧,生年有六说,卒年有四说。近人经过分析比较,多数学者认为生于宋太祖建隆元年(960 )。死于太宗雍熙四年(984 ),死时二十八岁,此说较为可信。③其名字称“默”或“默娘”,是明清以后才出现的,明末僧昭乘《天妃显圣录》云:妈祖“自始生至弥月,不闻啼声,因命名曰默。”④清《台湾县志》云:妈祖“以宋太祖建隆元年庚申三月二十三日……方诞,红光满室,异气氤氲。生弥月,不闻啼声,故名默娘。”⑤其父母之名,母王氏,记载一致,父名则多分歧,或云都巡检林愿(如明黄仲昭《八闽通志》等);或云都巡检林孚(如元倪中《天妃庙记》等);或云都巡检林惟懿(如明《天妃显圣录》、清《天上圣母源流因果》等)。据一些学者研究,妈祖本为湄洲屿一女巫,因为后来被人信奉为神,为了提高人们对神灵的尊崇和增加林氏宗族的荣耀,人们才称其为官宦之女。
《台湾县志》又记其生平事迹云:“八岁就塾读书,辄解奥义。喜焚香礼佛。十三岁,得道典秘法。年十六,观井得符,能布席海上济人。雍熙四年丁亥(987 )九月九日升化(或云二月十九日),年二十有八。是后常衣朱衣,乘云游岛屿间。里人祠之,有祷辄应。宣和间赐顺济庙号,自是屡征灵迹。”⑥此《志》虽较晚出,但所记妈祖的神异事迹尚不突出,而较其先出的《三教搜神大全》,所述则多神异。该书卷四《天妃娘娘》条将妈祖生年大大提前,称唐天宝元年(742 )三月二十三日诞,但未记其卒年。其中记述一段她瞑目出神救助其兄弟于千里之外的海难异迹,曰:妈祖“兄弟四人业商,往来海岛间。忽一日,(天)妃手足若有所失,瞑目移时,父母以为暴风疾,急呼之。
妃醒而悔曰:“何不使我保全兄弟无恙乎!‘父母不解其意,亦不之问。及兄弟赢胜而归,哭言前三日,飓风大作,巨浪接天,弟兄各异船,其长兄船飘没水中耳。且各言当风作之时,见一女子牵五两(桅索也)而行,渡波涛若平地。父母知妃向之瞑目乃出元神救弟也。其长兄不得救者,以其呼之疾而神不及护也。懊恨无已。”⑦妈祖之所以受东南沿海及台湾人民的敬祀,视之为航海保护神,就是因为传说她能救助航海者于危难。⑧这种传说,在北宋中后叶即开始了。《咸淳临安志》卷七十三《顺济圣妃庙》条引丁伯桂所作《庙记》曰:“神莆阳湄州林氏女,少能言人祸福,殁,庙祀之,号通贤神女,或曰龙女也。莆海有堆,元当v 寅(1086)夜现光气环,堆之人一夕同梦曰:”我湄洲神女也,宜馆我。’于是有祠曰‘圣堆’。宣和壬寅(1122),给事路公允迪载书使高丽,中流震风,八舟沉溺,独公所乘,神降于樯,获安济。明年(1123)奏于朝,锡庙额曰顺济。绍兴丙子(1156)以郊典封灵惠夫人。“⑨从此以后,妈祖救助航海船只的传说,历代不绝。除说她”常衣朱衣,显圣海上,遭风难,呼神无不救应“
AB外,又每传闻她在海上救助遇难的出使外国的朝廷使者。因此继北宋之后,历代帝王屡次加封,封号字数愈来愈长。概言之,西宋敕封凡九次,至南宋光宗绍熙元年(1190),由夫人进爵为妃,敕封字数已达“灵惠昭应崇福善利助顺显卫英烈”共十四字。AC到元世祖至元十五年(1278),再进爵为“天妃”,后经几次加封,到顺帝至正十四年(1354),乃封为“辅国护圣庇民广济福惠明著天妃”。AD明清两代亦多次加封,《陔余丛考》卷三十五“天妃”条引何乔远《闽书》载,“洪武五年(1372),又以护海运有功,封孝顺纯正孚济感应圣妃。”AE据《日下旧闻考》卷八十八引《使琉球杂录》载,明成祖再加封为“护国庇民妙灵昭应宏仁普济天妃”。AF《噶玛兰厅志》卷三载,清康熙二十三年,再进爵为“天后”,嘉庆五年(1800),更由康熙时十二字积至二十八字。AG道教也崇信妈祖。《太上老君说天妃救苦灵验经》称妈祖为斗中妙行玉女所化。谓太上老君见世间“翻覆舟船,损人性命,横被伤杀,无由解脱。……乃命妙行玉女降生人间,救民疾苦,乃于甲申之岁三月二十三日辰时降生世间。生而通灵,长而神异,精修妙行,示大神通,救度生民。……功圆果满,白日上升。土地社主奏上三天,于是老君敕下辅氛研⒋正灵应孚济护国庇民妙灵昭应弘仁普济天妃”。AH并称天妃听了老君宣唱法音后,立下誓言:“自今以后,若有行商坐贾,买卖求财,或农工技艺,种作经营,或行兵布阵,或产难,……或疾病……但能起恭敬心,称吾名者,我即应时孚感,令得所愿遂心,所谋如意。”AI旧时沿海各省区奉祀妈祖之风很盛,所建妈祖庙、天后宫很多。
清修《续文献通考》卷七十九载,在  文  宗时,  神之祠不独盛于莆,闽、广、江、浙,淮甸皆祠焉。“AJ明代以后,更传至澎湖、台湾、琉球及南洋等地。庄德《妈祖史事与台湾的信奉》一文,对台湾各地妈祖庙和天后宫作了一个统计:
有确实年代可考者三十九座,建于明者二,其余为清代,其他仅知大概情形者三十五座,共计七十四座。其信奉者之众,可见一斑。元代,一些地区的天妃庙由僧人主持,明代由皇帝钦定天妃为道教神,许多天妃庙归入道观。
注:
① 清赵翼《陔余丛考》卷三十五引张学礼《使琉球记》又云:“天妃姓蔡,闽海中梅花所人,为父投海身死,后封天妃。”清黄斐然《集说真铨》引《琅琊代醉编》又称:“天妃宫,江淮海神多有之。其神为女子三人,俗称为林灵素之女。”以上二条皆与闽地传说相异,亦与宋代典籍不符,盖为后世之讹传或另一传说。
②⑨ 皆见《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第490 册748 页,台湾商务印书馆,1985年
③ 参阅《厦门大学学报》1986年第2 期朱天顺《妈祖信仰的起源及其在宋代的传播》《台湾文献》第八卷第二期庄德《妈祖史事与台湾的信奉》
④ 从《厦门大学学报》1986年第2 期《妈祖信仰的起源及其在宋代的传播》一文转引
⑤⑥ABAG 从《台湾文献》第八卷二期《妈祖史事与台湾的信奉》一文转引
⑦ 叶德辉翻刻《三教搜神大全》卷四
⑧ 后世民间亦有奉天妃为送子娘娘者
ACAJ 皆见《续文献通考》第3493页,商务印书馆,1937年
AD 《元史》第3 册916 页,中华书局,1976年
AE 《陔余丛考》第760 页,商务印书馆,1957年,《日下旧闻考》卷八十八引《使琉球杂录》谓“明太祖封昭孝纯正孚济感应圣妃”。
AF 《日下旧闻考》第5 册1483页,北京古籍出版社,1983年
AHAI 皆见《道藏》第11册409 页,文物出版社、上海书店、天津古籍出版社联合出版,1988年
临水夫人
临水夫人又称大奶夫人、顺懿夫人。福建和台湾闽南籍民崇奉的女神。
据传,神姓陈名靖姑,或名进姑。一说福建古田人,一说福州人。生平事迹,记载纷歧。吴任臣《十国春秋》、梁AE* 林《退庵随笔》等谓其为五代十国闽王鏻(或作璆)时人。
《十国春秋》卷九十九云:“陈守元,闽县人。”“靖姑,守元女弟也。常饷守元于山中,遇馁妪,发箪饭饭之,遂授以秘篆符箓。与鬼物交通,驱使五丁,鞭笞百魅。
永福有白蛇为孽,数害郡县,或隐迹宫禁,幻为人形。惠宗(王鏻)召靖姑驱之,靖姑率弟子作丹书符,夜围宫,斩蛇为三。蛇化三女子溃围出,飞入古田井中。靖姑围井三匝,乃就擒。惠宗诏……封靖姑为顺懿夫人,食古田三百户,以一子为舍人。靖姑辞食邑不受,乃赐宫女三十六人为弟子。后数岁,逃居海上,不知所终。①《退庵随笔》云:“夫人名靖姑,古田县临水乡人。闽王璘时,夫人兄守元有左道,隐居山中。夫人尝饷之,遂受秘箓符篆,役使鬼神。曾至永福诛白蛇怪,璘封为顺懿夫人。后逃处于海上,不知所终。”②清同治十年《福建通志》《西洋宫碑记》《台湾县志》等谓其为唐时人。《福建通志》卷二百六十三云:“临水夫人,古田人。唐大历二年(767 )生。归刘杞。夙慕元修,年二十四卒。邑临水有白蛇洞,常吐气为疫疠。一日,有朱衣人执剑,索蛇斩之,乡人诘其姓名,曰:‘我江南下渡陈昌女也。’遂不见。乃知其神,立庙洞上。凡祷雨旸,驱疫求嗣,无不灵应。宋淳祐(1241~1252)间,封崇福昭惠慈济夫人,赐额顺懿,八闽多祀之。”③《台湾县志》云:“夫人名进姑,福州人陈昌女。唐大历二年生,嫁刘杞。孕数月,会大旱,脱胎祈雨,寻卒,年只二十四。卒时自言:‘吾死必为神,救人产难。’建宁陈清叟,子妇孕十七月不娩,神见形疗之,产蛇数斗。古田临水乡有白蛇洞吐气为疫疠,一日,乡人见朱衣人探斩蛇,语之曰:‘我江南下渡陈昌女也。’言讫不见。乃立庙于洞侧。自后灵迹甚著。宋淳祐中封崇福昭惠慈济夫人,赐额顺懿。后又加封天仙圣母青灵普化碧霞元君。”④《三教搜神大全》卷四《大奶夫人》条,所记更与上大异。
称其祖籍福州府罗源县下渡,生于唐大历元年(766 ),“父谏议,拜户部郎中,母葛氏,兄陈二相。”⑤陈二相曾用瑜伽法破蛇怪,不幸为蛇所困。时进姑年十七,为救其兄,乃往闾山学法,得“洞王女即法师传度驱雷破庙罡法,打破蛇洞取兄,斩妖为三。”
⑥又称:“唐王皇后分娩艰难,乃至危殆,奶乃法到宫,以法催下太子。宫娥奏知,唐王大悦,敕封都天镇国显应崇福顺意大奶夫人。建庙于古田,以镇蛇母不得为害也。”
⑦又有记载说,她与林纱娘、李三娘结义,同学法于闾山许真君,故称“大奶夫人”。
还说她们三人创立三奶教,为台湾红头司公之教主。⑧据以上记载,陈靖姑之事迹,不外斩蛇和保护妇女生产二事,故旧时福建和台湾民众多以之为地方守护神和送子娘娘,立庙奉祀之。同治《丽水县志》卷十三云:“顺懿庙在太平坊鹤鸣井者,香火尤盛。凡求子者,必赴庙虔祷。儿生,自洗儿及弥月、周岁,必设位于家,供香火。招瞽者唱夫人遗事,曰‘唱夫人’。每岁上元前二日,司事择妇人福寿者数人,为夫人沐浴更新衣。
次日平明升座,各官行礼。士女焚香膜拜,络绎不绝。至夜,舁夫人像巡行街市,张灯结彩,鼓吹喧阗。小儿数百人,皆执花灯跨马列前队,观者塞路。至元夕,南国管痘夫人出,亦如之。“⑨现台湾仍有多座临水夫人庙,以在台南市者香火最盛。信奉者多为福州籍民。当地民众称其为台南助国夫人,顺天圣母,或称临水奶,夫人妈。传说正月十五日为神诞日,是日庙中举行祭典,十分隆重。
注:
① 《十国春秋》第3 册1423~1424页,中华书局,1983年
②⑨ 皆见《藏外道书》第18册641 页,巴蜀书社,1992年
③ 《福建通志》卷263 ,同治十年重刊本
④ 从《铸鼎余闻》卷三转引《台湾县志》;《福建通志》卷二百六十三附注引《西洋宫碑记》》,谓其为“唐大历中巡检黄公之配”,又引《罗志》,谓“其夫为南湾巡检黄演”。
⑤⑥⑦ 叶德辉翻刻辑《三教搜神大全》
⑧ 《台湾文献》第十三卷第四期:《台南各祠庙祀神之调查研究》,台北华隆印刷部,1940年
保生大帝
保生大帝一称大道公,吴真君。福建泉州和台湾闽南籍民所奉的地方守护神。
据载,神姓吴名本,宋代名医。清同治十年《福建通志》卷二百六十三云:“吴本,生于青礁(今海澄县地),世所称吴真君也。少超悟,长得道术。不茹荤,不授(受)室。业医活人,按病与药,如矢破的。或吸气嘘水以饮病者,虽沉痼奇怪叵晓之状,亦就痊愈。于是病人交午于门,无贵贱悉为视疗。景祐六年(景祐无六年——引者注),蜕化于同安之白礁。乡人肖像祀之。水旱疾疫,款谒如响。部使者以庙额请,赐名‘慈济’。开禧三年(1207),草寇骚扰境上,忽睹旗帜,惧不敢入。事闻,封英惠侯。后累封普祐真君。”①撰《志》者按曰:“《同安志》云:吴真人名本,由贡举授御史。仁宗时,医帝后愈,炼丹救世。景祐(1034~1037)间蜕化于漳州白礁,乘鹤升天。此全与《闽书》所载互异。《闽书》不言(吴)本官御史,亦无医仁宗后事;惟记明永乐中,文皇后患乳,梦道人献方,牵红丝缠乳上,炙之,后乳顿瘥。问其居,对在某所。明日,遣使访之,云:有道人自言福建泉州白礁人,姓吴名本,昨出试药,今未还也。既不得道人所在,遂入闽求而知之。皇后惊异,敕封吴天医灵妙惠真君保生大帝,仍赐龙袍一袭。”②由此可见传说之分歧。
《台南市宗教志》所记更多神异。曰:“(吴)本,泉州同安县白礁村人。宋太宗太平兴国四年(979 )三月十五日生。幼习医术,曾遇异人,授与神方济世,兼授驱魔逐邪等术,遂成神医。曾中进士,任御史,以治愈仁宗皇后痼疾,著称于世。寻退隐行医,时有神异,为时人所钦服。后收同安令江仙官、主簿张圣者为左右侍从,借上帝公侍卫康、赵二将军为左右护卫,黄医官、程真人、鄞仙姑等为门徒。四出行医除妖,著医书内外科十三册。仁宗景祐三年(1036)五月初二日,与父、母、妹、妹夫、仙官、圣者、书僮等,一齐骑白鹤飞升。时年五十八。世人感其恩德,建祠祀之,敕封为慈济宫。飞升后,神迹屡现,降魔解厄,逐寇安邦,医疾疗伤,受佑沐恩者难以计数。宋高宗时,封大道真人号,宁宗时封忠显侯。明太祖时,敕封为昊天御史医灵真君。”③旧时福建泉州多建庙奉祀。传入台湾后,建庙亦多,为当地医师及泉州籍民所信奉。庙宇中心在台北。《台南市宗教志》云:“府城(今台北市)的居民,主要来自泉州,故祀大道公的庙宇很多,其中以建于明万历年间的开山宫最早。规模大者,除开山宫外,尚有兴济宫(顶大道)、良皇宫(下大道)、水仔尾元和宫、市仔头福隆宫、安平妙寿宫、广济宫,安南区海尾寮朝皇宫等地。”④
注:
①② 《福建通志》卷二百六十三,清同治十年重刊
③④ 《台湾文献》第32卷4 期,台北市华隆印刷部,1940年
开漳圣王
开漳圣王,一称陈圣王,圣王公。福建漳州及台湾闽南籍民信奉的地方守护神。
据载,开漳圣王姓陈名元光,唐代漳州刺史。因开拓漳州有功,死后被漳州人奉为神明,立庙祭祀。清同治十年《福建通志》卷百二十一载:“陈元光,字延炬,光州固始(今属河南)人。父政,当(唐)高宗时,统岭南行军总管,进屯梁山外之云霄镇渡云霄江。”……卒官,元光代领父众。中宗嗣圣三年(686 ),疏言:“周官七闽,宜增为八,请建一州泉、潮间。”得旨建漳州漳浦郡,令元光世守刺史。元光疏部曲许天正、马仁等干略,请授为司马等职,从之。乃率仁等剪除荆棘,营农积谷,奏立行台,四境无枹鼓之声。后以讨潮贼蓝奉高,战死。百姓相与制服,权葬于绥安溪之大峙原。
赠  冶何来  将军,立  碚钠帧?  元四年(716 ),进封颍川侯,谥昭烈。贞元二年(786 ),徙州治龙溪,改葬州北高陂山,春  秣响搿!
《台南宗教志》所载陈元光之履历年代、谥号等稍有出入,曰:“开潼圣王,又称圣王公,即唐武后时漳州刺史陈元光。元光,光州人。高宗仪凤(676 ~678)中,以鹰扬将军衔,佐父陈政镇闽,父死,代为帅。永隆(680 )初,以泉州辖地过广,乃上书请增设漳州,以控制岭表。朝廷答允,并派为首任刺史。后以讨贼战殁,谥忠毅。”①据载,陈元光之所以被漳州民崇拜,不仅因他之请,始开漳州立下功劳,还因他在任时保境安民,仁爱百姓,为地方修建道路等以造福当地人民,故死后漳州民奉祀不辍。此后,随着漳州人民的足迹传至台湾,在台湾亦立庙奉祀。姚汉秋《开漳圣王考》云:“开漳圣王虽仅及于漳州,泉州并未涉及,但今日台湾各地,凡闽南籍的较大聚落,不分漳州、泉州,几乎都有开漳圣王庙的存在,成为台湾乡土神明之一。”
又说:“开漳圣王,台湾妇孺皆知。”“台湾各地,接受闽南籍移民的崇拜,几乎与‘开台圣王’郑成功并驾齐驱。”②俗以二月十五日为开漳圣王寿诞,该日于庙中举行祭祀,十分隆重。
注:
① 《台湾文献》第32卷第4 期,台北市华隆印刷部,1940年
② 同上第30卷第3 期。
三山国王
三山国王是广东潮州及台湾潮州籍民所奉的地方守护神。指潮州独山、巾山、明山三位山神。据称,宋太宗封此三山神为国王,故有此称。
清同治三年重刊《广东通志》卷一百四十八引元编修刘希孟《记略》云:“我元统一四海,怀柔百神。……考潮州西北百里有独山,……(与巾山、明山)三山鼎峙。英灵之所宗,不生异人,则为神明,理固有之。世传,当隋时,失其甲子,以二月下旬五日,有神三人出巾山之石穴,自称昆季,受命于天镇三山,托灵于玉峰(独山一峰名——引者注)之界石,因庙食焉。地旧有古枫树,降神之日,树生莲花,绀碧色,大者盈尺,咸以为异。乡民陈姓者,白昼见三人乘马来招己为从,忽不见。未几,陈遂化。众尤异之。乃谋于巾山之麓置祠合祭。前有古枫,后有石穴,水  导  疫,有祷必应。既而假人以神言封陈为将军,声灵日著,人称化王,共尊为界石之神。唐元和十四年(819 ),(韩)昌黎刺潮,淫雨害稼,祷于神而霁,爰命属官以少牢致祭。……  我  祖(太祖赵匡胤——引者注)开基,刘鋹拒命,王师南讨,潮守侍监王某诉于神,天果雷电以风,鋹兵大败,南海以平。逮太宗征太原,次城下,见金甲神三人,操戈驰马突阵,师大捷,刘继元降。凯旋之夕,复见于城上。或以潮州三山神奏,诏封明山为清化盛德报国王,巾山为助政明肃宁国王,独山为惠威宏应丰国王,赐庙额曰‘明贶’,敕本郡增庙宇,岁时合祭。”①《台南市宗教志》所记神之封号稍异,曰:“三山为潮州府揭阳县阿婆墟的独山、明山、巾山等三座山。以显灵助地方官除害,佐宋君平南汉,受封为国王。各王的封号及神诞日为:惠威弘应丰国王独山,三月十六日寿诞,助政明肃宁国王明山,二月二十八日寿诞;清山威德报国王巾山,三月二十四日寿诞。”②上引《广东通志》谓元时“潮及梅、惠二州,在在有庙,远近士人,岁时走集。”③《台南宗教志》谓”府城(今台北市——引者注)小北门内有三山国王庙,建于雍正七年(1729),系潮州籍移民集会所兼宿舍,为府城唯一广东式建筑。④
注:
①③ 《广东通志》卷一百四十八,同治三年重刊
②④ 《台湾文献》第32卷4 期,台北市华隆印刷部,1940年
雷祖
雷祖的由來:雷祖,即九天應元雷聲普化天尊,或稱九天應元雷聲普化王。
據《無上九霄玉清大梵紫微玄都雷霆玉經》稱,雷祖是浮黎元始天尊第九子玉清真王的化身。
也有說是軒轅黃帝升仙以後成為雷精,主雷雨之神。雷祖為其封號。
雷祖居於神霄玉府,在碧霄梵氣之中,去雷城有二千三百里。
雷城是天庭行雷之所,高八十一丈,左有玉樞五雷使院,右有玉府五雷使院。天尊前有雷鼓三十六面,由三十六神司之行雷之時,雷祖擊鼓一下,即時雷公雷師興發雷聲。
雷部有神三十六名,皆當時輔相有功之臣。
明代小說《封神演義》則稱聞仲為九天應元雷聲普化天尊,其率領之雷部催雲助雨護法天君共有二十四名。
其中有道觀內常有供奉的律令大神鄧元帥忠,銀牙耀目辛天君君環,飛捷報應張使者節,左伐魔使苟元帥章,右伐魔使畢元帥環等天將,還有陶天君榮、龐天君洪、秦天君完、趙天君江江、董天君全、袁天君角等等。
雷祖是浮黎元始天尊第九子玉清真王的化身。
也有說是軒轅黃帝升仙以後成為雷精,主雷雨之神。雷祖為其封號。
雷祖居於神霄玉府,在碧霄梵氣之中,去雷城有二千三百里。
雷城是天庭行雷之所,高八十一丈,左有玉樞五雷使院,右有玉府五雷使院。天尊前有雷鼓三十六面,由三十六神司之行雷之時,雷祖擊鼓一下,即時雷公雷師興發雷聲。
雷部有神三十六名,皆當時輔相有功之臣。
明代小說《封神演義》則稱聞仲為九天應元雷聲普化天尊,其率領之雷部催雲助雨護法天君共有二十四名。
其中有道觀內常有供奉的律令大神鄧元帥忠,銀牙耀目辛天君飛捷報應張使者節,左伐魔使苟元帥章,右伐魔使畢元帥環等天將,還有陶天君榮、龐天君洪、秦天君完、趙天君江董天君全、袁天君角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