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文化集粹1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8 11:18:13
酒,小酌有其妙处,一醉方休应该是喝酒的最高境界吧。
——题记
酒有它自己的身世,自己的祖宗。明人冯时化著《酒史》,曰:“酒自仪狄、杜康始。”主要旨明了酒在传说中的创制功臣,拿仪、杜两位古人奉为酒的始祖。酒的生产应该很早,早在汉代就有“酒榷”之说。《黄帝内经·素问》曾云:“以酒为浆”。——说明酒的历史特别悠久。至于《吕氏春秋》和《战国策》等著作,则已开宗明义地说酒于夏禹时期就被酿制了。
酒令人爱,因为酒有它的特别之处。酒乃“春”也,所以古人亦常以“春”命酒名。司空图《诗品·典雅》云:“玉壶买春,赏雨茆屋。”买春亦即买酒也;买酒亦是买春。酒的酿造工艺精妙绝伦,酒的味道使人垂涎欲滴,酒的清澈使人留连忘返。卢克莱修说:“当酒浸入身体时,四肢变得沉重;两条腿迈不动,索索发抖;舌头打结,神志不清;目光游移不定;喊叫,打噎,争吵。”贺拉斯又说:“圣贤纵酒作乐,也会表现出忧虑并暴露内心秘密。”由此可见,酒又是一种催化剂,一种情绪的催化剂。通过饮酒,平素深藏于心底的快乐忧愁都一一迸发出来。贺拉斯的另一句话如是,“再强的智力也敌不过酒力。”讲的大概就是这种可贵的催化作用。
“酒能削弱人的自制力,所以有人酒后狂笑不止,也有人痛哭不已,更有人口吐洋语滔滔不绝,也许会把平夙不敢告人之事吐露一二,甚至把别人的隐私也当众抖露出来。最令人难堪的是强人饮酒,或单挑,或围剿,或投下井之石,千方万计要把人灌醉,有人诉诸武力,捏着人家的鼻子灌酒!”这是梁实秋先生的话。当重读此言,我每每觉得,在酒面前,每一个人,哪怕是滴酒不粘的人,也会被莫名地催化,乃至于会被感化。大概就是在这样的感化下,才有古人所云“文王饮酒千钟,孔子百觚”这样的结果;大概就是在这样的感化下,桑贝尔才会在饮酒间将暗杀恺撒大帝的计划和盘托出。饮酒之致,妙在品酒的性情上。
清人程世爵撰有《笑林广记》一书,收《酒品》一文,文曰:“人事皆有品,惟酒品不一。花间月下,曲水流觞,一杯轻醉,酒入诗肠,此之谓儒饮,如雅人蕴藉一般。二三良友,月夕花晨,名姝四座,低唱浅斟,此之谓仙饮,如瑶池醉月一般。礼席丰筵,繁文缛节,终日拘挛,惟恐僭越,此之谓囚饮,如拘禁罪囚一般。杯不厌大,酒要满斟,持筹呼马,大肆鲸吞,此之谓驴饮,如行路渴驴一般。冠袍带履,坐分昭穆,让箸举杯,纳身轨物,此之谓葬饮,如衣冠敛葬一般。倒地谩骂,呕哕成渠,僵卧不醒,人事不知,此之谓尸饮,如饿莩倒卧一般。”儒饮、仙饮、囚饮、驴饮、葬饮、尸饮,种种,饮酒的学问居然如此之大,恐怕是连许多饮酒人也是浑然不知也未曾注意过的,其实这才是它的乐趣所在。真正的饮酒人,就应该是酒席上的得道中人。
我国几千年的灿烂文明,几乎就是一条由酒液流淌成的璀璨长河。古语云:“饮酒者,乃学问之事,非饮食之事也。”又说:“醉里乾坤大,壶中日月长。”古人把饮酒视为人生最重要的事情之一。古今智者,大多都从一醉方休的境界中认识世界,彻悟人生,修养品性。在具有几千年的酿酒史上,水是酿造美酒的必要条件,名酒产地必有好水。酒,已有几千年历史,是人类的一大创举。酒,丰富了生活,创造了灿烂的酒文化。
酒文化是文化百花园中的一朵奇葩,芳香独特,李白斗酒诗百篇的豪情,忧伤时的借酒消愁愁更愁的悲情,对酒当歌的境界,莫使金樽空对月的感慨,酒逢知己千杯少时的知己场面,酒不醉人人自醉的神奇意境,醉翁之意不在酒,而在山水之间的绝妙比喻, 一醉方休的无比痛快,这些场面已经赋予了酒文化一种全新的诠释,酒文化源源流长,根深叶茂。
千百年来多少文人墨客饮酒吟诵,或借酒明志,或留下佳作无数;酒也为英雄豪杰不凡的壮举,赐予文化浓厚的生活气息。曹操煮酒论英雄,李白举杯邀明月,辛弃疾醉里挑灯看剑,苏东坡把酒问青天,关公温酒斩华雄,无不是这种文化的佐证。
中国人喝酒讲究酒品、酒德。饮酒之致,妙在品酒的性情上。儒饮、仙饮等等饮酒学问,恐怕是让许多饮酒人也是浑然不知也未曾注意过的,其实这才是它的乐趣所在。真正的饮酒人,就应该是酒席上的得道中人。北方人喜欢推杯换盏,非要喝的一醉方休不可;在南方,人们很少劝酒,以适量为佳。这反映了北方人的豪爽和南方人的细腻,中国人的酒桌文化全都包含在酒盅中。
酒文化在中国已经串成了千年,而且还将继续下去。因为现代生活已经离不开酒的陪伴,提倡适宜的酒品和酒德也在进行中,未来的中国酒文化将更加健康,更加富有深刻含义。
世上不明白的事情很多。一旦有什么事,先劝酒,并以强行灌酒为乐趣,弄不明白这是为什么。被强行灌酒的人一副难堪相,皱着眉观测他人的目光丢下酒杯逃掉,被捉住制止,又是一通猛灌,好端端的一个人忽然成为狂人,傻头傻脑起来,没病没灾之人,也眼睁餐地成了重病人,分不清东南西北地倒下了。
世上的男人,大多爱酒,且不说酒有诸多好处,诸多坏处,单说酒后给人带来的那种感觉,真是万千妙曼,欲说还休,想来不饮酒者是无法体会的。爱酒的男人多重义气,也很豪爽,如若再有文采,再有超凡的武功,即成了文豪,成了英雄,比如李白,比如武松;再比如杜甫、白居易,关羽、张飞。爱饮者并不都是英雄,而英雄大多爱饮,酒似乎就应该伴着英雄的,英雄若不喝酒,似乎少了些豪气,文人若不会饮,则少了份洒脱。有人说酒是女人做的,而女人又都是酒做的,所以男人又都如爱酒般的爱着女人,品着女人。
爱酒的女人给人的印象多是潇洒而干练的,同样是大碗喝酒,大块吃肉,同样是哥们弟兄相称,同样可以为朋友两肋插刀、拔刀相助,豪气决不让须眉半步。这一类人大都可以做女中强人,女中豪杰,且啤酒,白酒都要喝的,要的是豪气,喝的是关系。
美人是美酒,酒中之上品。美人只饮美酒,那些污七八糟的低等酒、劣等酒是不会轻易沾唇的。这也正应了英雄爱美人,美人慕英雄那句古话。
还有一种女人也爱酒,却不喝,只是品,主要以红酒为主,白酒只要高档的,讲究的是身份,追求的是气氛,迷漓的灯光、舒缓的乐曲、妙曼的舞姿、优雅的谈吐,做这样的女人,哪怕只是浅尝小酌,也会飘飘欲仙,如醉如痴。
酒是要喝的,但限于做人的本分,喝酒的原则我是及其讲究的,当喝的时候才喝,与想喝的人才喝。可无论怎么喝,好像自己从来都不曾醉过,有时候玩笑,同事们就闹着要探探我的酒量,都被我巧妙的遮掩过去了。其实做人和喝酒没什么不同,有些东西是永远都学不会的,就像生活中我不懂得化妆,人生舞台上我不会演戏一样。
有时候也想,什么时候真的大醉一场呢?西窗月下,碧树修竹,高山流水,和三二知己,对酌,沉醉,永远都不要醒来,那种感觉一定很好,我想这也该是饮酒的最高境界吧!
如酒般的女孩子是很多的,迷人、醉人、各有特色,也各被不同的人所钟情。
有的女孩子像啤酒,随和,爽朗。朋友很多,也很快乐,但泡沫很多让人捉摸不定,总是让人在为她到底喜欢谁而猜测不已。这类的女孩子活的很开心,也很现实,这类女孩子很适合在一起玩耍,但不要随便的触动感情不是她们不在意,只是她们决不会轻易的表露,可是如果一但动起了真情,就象啤酒一样,虽然一两杯就象解渴一样,但是多了,也是会醉人的。
我喜欢像红酒的女孩,她们像红酒一样晶莹美丽,在透明或者绿色的杯子里散发着诱人的色彩和芳香,让人着迷,让人心动,充满着诱惑和魅力,但是我不会沉醉于其中,以为我喜欢喝红酒。喜欢喝红酒,也就更知道红酒的酒性,入口甜,心里醉,乱人眼,动人情。所以红酒女孩我是不敢爱的,因为我不愿总醉着。而红酒女孩,往往一沾口就醉了,不是酒醉了,是自己将自己的心灌醉了。
还有一类女孩子像是烈酒,性情直爽,也热烈,一两杯就会将你击败,和这类女孩子做朋友是很开心也是很烦恼的,开心的她们直爽,洒脱,你可以将她们当成是兄弟一样的看待,不用顾虑,不用做作。可是她们的感情也和烈酒一样的激烈。爱狠分明,像火焰,像海浪。
最让人觉得有意思的是,饮酒有酒礼。传说,钟毓和钟会幼时,一次,都以为父亲睡着了,遂邀约偷喝酒。其实父亲并未熟睡,不过是想窥视他们兄弟二人偷喝酒时的情状。父亲发现,毓喝酒,“拜而后饮”,会则“饮而不拜”。于是各问其缘由。毓曰:“酒以成礼,不敢不拜。”而会则曰:“偷本非礼,所以不拜。”这个典故很有趣,言外说明古人饮酒时都讲究一定的礼节。这种礼节,使饮酒成为一种仪式。于是,饮酒也便成为一种庄重的活动,不能失礼。这种礼节,使饮酒成为文明进程或文化氛围的一部分。如今,彝族、苗族等少数民族都还保存着酒礼这一习俗。比如彝族饮酒时唱《酒礼歌》、苗族给客人喝拦路羊角酒,都是隆重的礼节。可以说,在饮酒活动中,酒礼是一种秩序,由于有种种约定,也算是一种无形的规则。
佛教为酒罗列过十大罪状:一、颜色恶;二、少力;三、眼不明;四、现嗔相;五、坏业资生;六、增疾病;七、益斗讼;八、恶名流布;九、智慧成少;十、坏命终,堕诸恶道。——不免有些过激。但若不晓酒性、不明酒品、不懂酒礼,却终年酗酒以度日而无所事事,其愚蠢之极,则实难苟言。一个想与酒套近乎的人,应该真正地对酒和饮酒有了清朗的认识之后,才一本正经地去学饮酒。
“酒是一个人的智力测验,一个酒量大的人,决不会是傻瓜。”叔本华的这句话,不知说对了没有?
“李白一斗诗百篇,长安市上酒家眠。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杜甫的《饮中八仙歌》生动地描叙了李白酒后的洒脱与飘逸。很多人饮酒只是胡乱瞎饮,所以,大部分人对饮酒持反面态度。实际上,酒是一种境界。饮有所学,饮有所用,饮有所悟,饮有所乐,此乃酒之正道。
酒是一种乐趣。酒至胜处,是酒境而非酒精。是青山野人,傍溪而饮,倚酒为闲。是南阳酒客,酒至兴处,吟一声高山流水,字正腔圆。是醉中八仙,扶一栋蓬莱仙阁,望海而悦。是幽中萧莲,弹一曲天籁之音,意意绵绵。如若人间极乐,不惹尘烦。
酒是一种清高。乘风扶摇三万丈,除去云雾不见天。我虽酩酊无所知,却是人间醉神仙。予酒以飘逸之感,自觉仙风道骨,如立云端。似身处世外桃源,一派高人隐士之气。拟与胸怀比沧海,心若明镜照云烟,度世冷观而傲然。
酒是一种解脱。把酒以忘忧,纵酒以驱烦。天将灭,虽黑云煞顶,酒自明其光。地欲崩,虽万物将卒,酒自当其立。心虽冷,烈酒烧灼,必当发其温。意虽乱,玉液轻拂,必当理其顺。神之窒息,把酒以求其缓,得之清净一时,烦念自溃。
酒是一种豪气。把酒谈天,夸一口吞天吸地,风卷残云,不失狂傲。以酒铭志,鸣一曲壮志长歌,撼天动地,不失雄壮。聚朋会友,喊一声“兄弟哥们”,桃园之义,不失豪情。驯狮河东,吼一声“当离则离”,震耳欲聋,不失霸气(呵呵,我在教唆那些窝囊男人)。壮人生底气,饮酒而已。
兴之所致,开怀畅饮,得之人生难得之豪放。情之所致,对月小酌,得之人生难得之趣意。忧之所致,一醉方休,得之人生难得之糊涂。问之所致,清灯淡酒,得之人生难得之至理。以酒为乐,借酒怡情,此乃人生难得之雅兴。可谓是壶中藏日月,杯尽见乾坤。此境非知酒之人不能得也。
我国的酒文化源远流长,在餐饮文化中有着不可取代的地位。劝酒,也是中国人表达敬意和善意的传统方式。然而饭桌上的不雅行为也大多与酒有关。
古代文人雅士大多好酒,追求一醉方休的境界。南宋陆游有句“遣闷唯清圣,忘情付黑甜”,黑甜指的是一种浊酒。唐代诗人李白更直接爽快:“贤圣既已饮,何必求神仙。三杯通大道,一斗合自然。但得酒中趣,勿为醒者传。”而“一壶浊酒喜相逢”,则是布衣大众所好。
若一对好友在家对饮,尽可一醉方休,但亲友聚会、商务宴请的地方是公共场所,喝酒就应有所节制、把握分寸。醉酒容易失礼、失态、失控,让宾客双方都感到尴尬,严重时会破坏整个宴会的气氛。此外,不同地域有不同的酒文化,一些国家和地区视劝酒为不礼貌,主人若是一味劝酒,也很容易无心冒犯宾客。
因此,最好还是将中国酒文化与现代社交礼仪相结合,达到敬酒不劝酒的礼仪新境界。
(春节期间,每个人都免不了要喝上一点酒。故搜集以上资料,供各位酒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