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 Media下的使用与满足理论——MSN SPACE用户行为研究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8 15:11:14
2006-11-25 15:55:46
罗毅
中文摘要
在We Media的新媒体环境下,借助于Web2.0的技术应用,2005年的Blog再次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本文参照使用与满足理论,探讨了博客使用者的自身特点和使用动机以及由博客使用行为与媒体使用满足程度的关联性。本次研究以MSN SPACE用户为研究对象对320名MSN SPACE用户进行了问卷调查和深度访谈,产生如下研究结论。MSN SPACE使用者特征与其博客行为之间呈现出较高的相关性。使用MSN的HOTMAIL或是MESSAGER的既有的行为习惯和媒介印象会影响对于MSN SPACE的使用行为和态度。此外,本研究还特意调查了网络人际交流和小团体传播对于MSN SPACE使用行为的影响。
关键词:使用与满足理论、博客、MSN共享空间
英文摘要
THESIS:Research For MSN SPACE Using
SPECIALIZATION:The Mass Communication
POSTGRADUATE:LUO YI
MENTOR:XIA WEN RONG(Associate Professor)
ABSTRACT:
Based on the Web2.0 supporting, blog has become one of the sources to main stream.,which even bring us to the new media time called We Media. This study stands on the “Uses and Gratifications Theory” to explor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Bloggers’ behavior and motives and gratifications. The analysis is based on the survey data from the blogger samples that use MSN Space. In conclusion, there are some key findings of this study. First, some special demography have much more correlation with the MSN Space uses behaviors. Second, there is strong connection between hotmail using/msn massager using/msn space using. Third, friendship and the small group communication online, in some parts, will change the behavior or attitude of MSN Space uses.
KEY WORD:Using Behavior,BLOG,MSN SPACE
目录
第一章  研究缘起………………………………………………………1
一.网络成为主流媒体,WEB2.0代表互联网新模式……………1
二.2005年,BLOG成为最热话题…………………………………2
三.WE MEDIA下的理论语境………………………………………6
第二章  文献综述………………………………………………………9
一.使用与满足理论回顾……………………………………………9
二.BLOG研究现状分析……………………………………………12
第三章  研究设计………………………………………………16
一.研究假设提出……………………………………………………16
二.研究对象…………………………………………………………18
三.研究方法…………………………………………………………19
第四章  研究发现……………………………………………………20
一.问卷样本特性描述………………………………………………20
二.调查结果描述……………………………………………………20
第五章  研究结论和存在问题………………………………………37
一.问题讨论和结论……………………………………………………37
二.存在的问题与未来研究建议………………………………………39
注释……………………………………………………………………43
参考文献………………………………………………………………46
相关博客………………………………………………………………48
附录1:调查问卷……………………………………………………49
致谢……………………………………………………………………42
第一章  研究缘起
一、网络成为主流媒体,WEB2.0代表互联网新模式
根据2005年12月第17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调查结果显示,宏观上05年的中国互联网络在整体上保持持续、稳定的增长,其中网民数、上网计算机分别到达了11000万人、4950万台,与上年同期相比分别增长了18.1%和19.0%,还有其他几个可以从整体上反映一个国家互联网络发展和普及程度的相关信息:CN下注册的域名首次突破百万大关;我国网络总数达到了694200个;网络国际出口带宽总量达到136,106M;我国大陆的IPv4地址数到达了74,391,296个,位居世界第三(1)……网络无可争议地成为当今社会的主流媒体。随着网络越来越多地走进人们的生活,互联网的发展越发被更多的人关注,围绕互联网的各种学科的研究更是成为持续的热点。
量的积累必将带来质的飞跃,Web2.0概念的出现正在验证着互联网蓄势十年来的飞跃。博客(blog)、播客(podcasting)、BT、移动博客、P2P、社交网络(SNS)、RSS、博采(blogmark)、维客(wiki)、标签(Tag)等一批新兴的技术应用开始纷纷浮现,它们代表的不仅仅只是一项应用、一个功能,而是代表着互联网应用范式的根本性变革,是互联网经过10年商业化之后一场全新的革命。其中,博客的普及,标志着“互联网2.0”时代的全面到来。Web2.0,是相对Web1.0(2003年以前的互联网模式)的新的一类互联网应用的统称,是网络的一次从核心内容到外部应用的革命。具体来说,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看待Web1.0到Web2.0的转变:从网络信息传播模式上,是单纯被动的接受互联网信息向主动的创造互联网信息迈进、特别体现一种由“单向一点的传播”向“多点的共同建设”发展;从网络资源的构成上,是编辑完毕的现成网页向及时写入的记录平台发展;从技术应用上,是互联网单一浏览器向flick、rss、tag等多种技术综合应用发展;特别是传播者也由程序员等专业人士向全部的普通网络用户发展。这样,在Web2.0这一新的平台上,网络“泛传播”的概念更为明显,受众在网络上形成了“广泛联络的松散个体”,仿佛互联网产生初期时对于“最大程度开放网络用户主动权”的承诺即将实现。确实,对于网络用户来说,Web2.0具有可重用的微内容,突出以人(用户)为中心,而不是以物为中心,基于 Blog、Podcasting、TAG、SNS、RSS、wiki等核心应用,依据六度分隔、xml、ajax等新理论和技术实现的互联网新一代模式带来了更强的社会交互性和受众参与性。“互联网2.0”时代就是驱动个人个性最大程度张扬、个体智慧最大程度发挥、个体之间最大程度互动对话、社会交流沟通最大程度便捷和社会知识传播最大程度分享的“个人时代”,是推动人类社会进步,塑造新一代文化,丰富人们生活的新的里程碑!
在这种革命性的模式下,互联网传播中的传者、受者、和渠道本身等各种因素都发生了不同程度的改变,如何把握和认识新的互联网模式下的传播,原有的传播理论和相关指标在这个新的区域是否可以继续适用,还是已经被颠覆,关于新媒体环境下传播理论的探讨再次成为学界关注的焦点。
二、2005年,BLOG成为最热话题
之所以选择BLOG作为本文的研究本体原因有三。其一,自从博客诞生之日起,博客服务的发展势头非常迅猛,据不完全统计,全球博客用户总数可望超过6000万,而我国国内博客用户的规模也可望上千万(图一),这意味着中国国内基本每10个网民中就会出现一个博客,博客将成为网络使用的主体。再有目前国内博客的服务商覆盖几乎所有大型互联网服务提供商。可以说,博客已渗透到互联网服务各个领域,成为互联网基础应用、网民的日常基本服务 因此博客的发展态势从某种程度上可以被视为互联网使用趋势的导向。其二,blog是Web2.0新技术应用的最直观的体现,对于博客用户主动性的深刻开放也使得博客成为Web2.0精神和理念的标志;其三,博客操作中简单上手的“零壁垒介入”特性,也使其成为我们这些对于网络技术应用不是很专业的传播学研究者解读Web2.0这一陌生术语最亲切的切入口。作者在确定了研究方向后,便已经建立的自己的Blog空间,并以此获取了一些感性的认识。

由图一知,博客在中国持续高速增长,2005年博客数突破1600万,意味着博客在中国面临井喷,实现了从“小众”走向“大众”的过渡。(2)
博客(Blog或Weblog),通俗的来说就是一种简易便捷的网络个人发表方式,免去了所有复杂的后台程式编辑,使得任何一位网民都可以在几分钟之内建立自己的个人网站,并在上面自由张贴能够想到的所有内容。但是,往往越简单越难定义,关于Blog名称和定义的讨论伴随着Blog的诞生就从未停息:博客之于知识,就像Napster之于音乐,Linux之于软件(博客中国);博客是“个人出版2.0”(孙坚华);博客代表着“新闻媒体3.0”:旧媒体→→新媒体→→互媒体(硅谷最著名的IT专栏作家Dan Gillmor);博客是继E-mail、BBS、ICQ(IM)之后的第四种网路交流方式;博客就是一個人未经编辑的声音(戴夫•溫納);博客是每周7天,每天24时运转的言论网站,这种网站以其率真、野性、无保留、富于思想而奇怪的方式提供无拘无束的言论。(佩姬•努南)……千姿百态的关于BLOG的概念,光是方兴东在他第一本研究博客的著作《博客——E时代的盗火者》的第二章里,就罗列了不下几十种的定义和解释,从各种方面描述着这个互联网的新宠儿。然而,从传播学的角度,作者认为,博客不仅仅是个人网络日志,博客也不仅仅是个人网站,博客是一个“个人性和公共性的结合体”,其精髓主要不在于表达个人思想,也不在于记录个人日常经历,而是以个人的视角,以整个互联网为视野,精选和记录自己在互联网上看到的精彩内容,原创感受自己生活中的点点滴滴,使这些信息具有更高的共享价值,而在这一系列的过程中信息交流、传播和组织的成本被大大的降低了。正如资深的博客研究人David Weinberger说:“互联网教给我们这样一个道理:我们既能够成为一个庞大公共群体的一部分,还能够保持我们的个性面孔。但是这又需要我们花更多时间在公共场所生活。在互联网上, 日记的概念已经被外化了:会有公共的日记出现。今后可能的情况是,在真实世界中曾经有的公众和私人自我之间的那条本来明显的界限会逐步被腐蚀掉,一点一滴地。” 确实,人们可以用blog来做很多很多的事情。作家、学者、写手、有很多思想的人可以把博客当作个人专栏文集,爱幻想的女生可以把博客当作隐私日记,学生和老师把博客当作学习、教育的交流平台,企业职员可以把博客当作内部交流或者对外宣传门面,媒体记者、编辑和所有关心时事的人可以把博客当作草根个人媒体,而更多的人,包括情侣、家庭可以把博客当作是增进情感的生活记录(3)。更与以往多种网络形态不同的是,blog有其自身更为独特的性质。相对于传统中心化Web站点,blog使的网络发表变的更加容易,吸引更多的人参与信息生产;相对于Email来说,blog有更大的分享特性,能让更多人接收和分享;相对于IM来说,blog可以更大范围、更有深度的探讨话题。相对于BBS来说,blog更能激发个人的主体感、积极性和成就感,更利于挖掘出每个人身上最特别的地方,也更利于整个社会养成一种有责任感、平等和文明的社会文化。Blog不会替代其它网络形态,但blog在未来将会发挥越来越大的主流作用,做为WEB2.0环境下的代表性应用,BOLG带来如此多的新特性更是为我们在新媒体环境下的传播学研究,特别是对于网络使用者的研究提供了更全面的平台。
国内博客研究的旗手之一方兴东博士就把博客称为“媒体的开放源代码”,是在技术飞跃的基础上促成的一次革命性应用。原本的开放源代码是指在软件开发的领域,一批开放源代码领域的程序员开发出各种各样的软件,这些软件不但免费,而且公开了软件编辑的后台代码,可以让具有计算机基础知识和技能的任何人,方便、快捷而低成本地运用并且按自己的需要去修改、完善,贯穿于其中的是自由、共享、开放的概念。而每当技术发展成熟到一定阶段,也就必然超越了其技术领域本身,走向了所有与内容相关的领域。Blog也是这样一种新生事物。通过blog这种新的网络信息传递形态,每个人都可将自己的随心的想法、有趣的经历、智慧的创作、收藏的资料,用最便利的方式表达出来,和所有的人分享,而它的传播范围却可能是全球的。在媒介领域,博客的出现无论是对作者、内容还是读者,这三个媒介价值链中最重要的环节都实现的“共享和开放”,对于受众在传播过程中的主体性和媒体参与性更是突破性的逼近“完全开放”的最佳状态“零进入壁垒”的四大条(4)。1、零技术:博客的使用不需要诸如域名知识、FTP知识、网页制作和编程知识这些专业知识,只要一个网民会发邮件,就可以像发邮件一样简单地实现静态网页的呈现。2、零成本:绿色博客软件工具的不断开发,低成本的博客托管服务网站在全世界范围内的兴起,使得任何一个人都可以像申请免费邮件一样获取自己的Blog。3、零编辑:博客领域,作者就是编辑,即时写作、即时发布、自我检查形成了与传统媒体集中控制截然不同的程序,真正实现了作者“零磨损”的开放式写作。4、零形式:内容永远是媒体的核心,博客在创作过程中实现了返朴归真,它提供了自动、简单、明了的模版选择,用户再也不需要为零零碎碎的事情耗費力气,所有精力都可以放到写作本身。与此相对应,《商业周刊》的文章也于2003年6月开始正式使用“Open Source Media”的概念,系列文章集中探讨了Blog兴起后带来的传统媒体界大教堂式的集中控制被动摇的问题……但遗憾的是,对于这方面的理念,目前为止全球范围内还只有散乱的观点,而缺乏系统的论述和理论架构。图二(5),通过对软件开放源代码运动的比较,我们可以更具体的感受到博客带来的媒体层面的开放对于传播链各环节的影响。
图二:

如果要感性的理解博客技术解放后的草根力量,就来关注一下芙蓉姐姐、木子美、流氓燕这三个在2004-2005年在点击率排行榜上出尽风头的博客。如果说张朝阳、丁磊、陈天桥等人代表了互联网商业化的成功,是互联网1.0时代的代表;那么芙蓉姐姐、木子美、流氓燕等博客的出现则是代表了互联网开始在社会层面产生真正变革的迹象,她们昭示着新的互联网2.0时代的开端。她们不一定也不需要像过去的精英一样,以引导社会潮流为己任,甚至你可以说他们有一些出格,有一些另类,但是她们对于这个时代的发展,对于博客的发展,对于社会文化的影响,并没有什么危害,而更多是一种力量。她们源自于草根,来自于非主流,更不属于精英可控制和可预测的传统流程,而成为了WEB2.0时代下社会深层变化的表征,没有颠覆,但精英体制的“大教堂模式”已经明显开始了向“大集市时代”的转化。互联网的力量已经超越社会精英的把握,义无反顾地走向大众主导阶段,不管我们愿不愿意,也不管我们喜欢不喜欢。博客的力量也同样在转移,从精英转向普通大众,这更应该是值得我们关注的重要变革。
三、WE MEDIA 下的传播理论的新环境
2005年5月2日的美国《商业周刊》的封面文章用一种类似blog的写作方式(以时间为序)报道了blog现象,标题为:“Blogs Will Change Your Business”。同时《商业周刊》还趁此机会发布了一个新的blog――blogspotting,这个blog将会关注商业、媒体、blog之间的碰撞。《商业周刊》提出,blog将发布成本降为零,任何人都可以在10分钟之内注册成为一个blogger,好的blogger也可以获得大量的读者。区分媒体和公众之间的分界线不复存在了,blog创造了真正属于大众的媒体。(6) 虽然,博客不仅仅是媒体,但作为媒体的博客越来越受到学者的关注。美国出版业研究所(American Press Institute)属下的“媒体中心”(The Media Center),于2003年7月出版了研究报告《We Media》,这份60多页的报告,是当下最系统阐述以博客为代表的个人媒体的文献之一。报告的执笔是亚特兰大的媒体咨询和设计公司Hypergene的两位人士 Chris Willis和Shayne Bowman。著名IT专栏作家和We Media概念的旗手Dan Gillmor撰写了前言。这样的阵容足以看出传播研究学者对BLOG的关注。而WE MEDIA的概念提出,更是生动而恰当的描绘出以BLOG为代表的WEB2.0带来的新的传播平台。
“We Media”,这个词汇可被翻译为“自媒体”“互媒体”或者是“共享媒体”。和很多刚刚出现的概念一样,对它的理解和翻译有点可以意会不能言传的感觉,就象最早时尼格罗庞帝在《数字化生存》中也有一个类似的词汇,叫"The Daily Me"(我的日报)。根据《圣何塞水星报》专栏作家丹•吉尔默(Dan Gillmor)的观点, We Media 首先是随着互联网新技术产生的一种交互性传播方式,它是在不断的讨论中形成,同时这种新形式传播中的传者也突破了原来的一个人或几个人,而是综合了众多来自不同层次、不同经历的共同思想成果,成为一种互动共用的讨论生成模式(Slashdot和他的“Slashdot效应现象”就是这种新传播模式的典范)。他在自己的博客上提出了“新闻媒体3.0”(Journalism 3.0)的概念:1.0是指报纸、杂志、电视、广播等传统媒体或说旧媒体(old media);2.0就是人们通常所说的以网络为基础的新媒体(new media)或者叫跨媒体,但新闻传播方式并没有实质改变,仍是集中控制式的传播模式。而3.0就是以博客为趋势的we media,是真正的P2P(Peer to Peer)的传播方式。(7)
与传统媒体模式的最大不同在于,We Media是“先发表出版,然后过滤筛选”,而传统媒体是“先过滤筛选,然后发表出版”。放眼全球,博客们在印度海啸、伦敦地铁爆炸等突发事件中都及时发布了消息,以大量文字和图片讲述亲历见闻,也成为主流媒体提供了宝贵的新闻素材,成为人们了解事件进展新的重要途径。博客的自媒体作用在2005年的中国同样显现得十分明显。2005年2月18日,博客中国率先报道盛大收购新浪股份,在业内引起轰动。2005年7月底,博客网大规模报道百度上市。2005年11月26日,博客第一时间发布了九江发生地震的消息。2005年10月开始,新浪邀请各界名人开通博客,媒体重点报道,受到广泛关注……我们正在开启一个新的黄金时代,但是这个新闻业不是我们通常熟知的新闻业。媒体未来学家已经预言,到2021年,50%的新闻将由公众提供,主流新闻媒体不得不逐步采纳和实践这种全新的形式。对于we media的理解,新闻业再也不是媒体公司和专业记者自上而下的“广播”(broadcast),而越来越成为一种受众、编辑、记者等一起互动的自下而上的“网播”过程(intercast)。We Media”还有几个同义词,最频繁的就是“participatory media”(共享媒体),“公众媒体”(Public Media),“共和媒体”(Republic Media),还有“social media”(社会媒体),“citizen journalism”、“collaborative media”(协同媒体)、“互动媒体”、“互助媒体”等等。贯穿于这些概念的核心要点就是受众不再是被动的角色,而是新闻的参与者和创造者。受众作为更加主动的角色,参与到新闻和信息的收集、报道、分析和传播过程。
媒介先知麦克卢汉提醒我们,除了注重媒介内容之外还要重视媒介形态的影响。媒体的发展经历了精英媒体和大众媒体之后,到了今天所推崇的个人媒体。从以语音和字母秩序主导到广播电视大众文化的产生再到无限沟通可能的赛博空间,博客的出现给这个去中心化的世界以“再度中心化”的可能。无论是WE MEDIA环境的孕育,还是WAB2.0技术的支持,Blog现在还只是个新的网络形态,可以说,blog的最大价值,决不仅仅是一个个人出版工具,不仅仅是草根新闻媒体,当然更不仅仅是个人隐私日记,其内涵和作用还有待进一步进化和确认,现在还不可能想象得到所有的未来应用和价值 。但BLOG的代表性和它的普及应用带来了新的传播背景,WE MEDIA时代下的媒体使用者开始拥有越来越多的选择机会,很明显受众在“源代码开放”的支持下,不仅仅有了“听见”的机会,更有的“说出”的条件。比起网络媒介刚刚兴起时,现在的受众更为主动和自由,这对于我们传播学研究,特别是受众研究来说,也许就是进一步研究主动受众的机会。这自然让我联想到了传播理论中的“使用与满足理论” 。在这样的新媒体环境下,使用满足理论的解释是表现的更加适用,以至于能够独成发展成为一个理论体系,还是被彻底的颠覆,继续局限于传统媒体的范围?已经获取了更多主动权的BLOG用户,在媒体应用和传播中又有哪些新的表现和状态?这些都是值得我们关注的问题。个人觉得最终对这种新媒体的使用者,“使用与满足”理论应该是有得说道的,毕竟,这是企图最直接地研究主动受众的理论领域,在此也更希望能够通过调查和研究有新的发现。
第二章、文献综述
一、使用与满足理论回顾
1、理论简述:
本世纪60、70年代,在美国传播学的受众研究中,逐渐出现了一种变化,即从以传播者的意图为中心转向以受众如何利用媒介信息、如何从中获得满足为中心,并根据后者来确定大众传媒的效果。有一篇名为《顽固的受众》(The Obstinate Audience)的经典研究,其中就已经指出受众常常是相当主动的。其他的研究者也渐渐响应这种说法:“在传播学科,主动传播者(active communicator)的概念正迅速上升到突出的地位。”(8)这样一种研究方法和途径被称为“使用与满足说”,使用与满足理论站在受众的立场上,通过分析受众对媒介的使用动机和获得需求满足来考察大众传播给人类带来的心理和行为上的效用。同传统的信息如何作用受众的思路不同,它强调受众的作用,突出受众的地位。该理论认为受众通过对媒介的积极使用,从而制约着媒介传播的过程,并指出使用媒介完全基于个人的需求和愿望。这种研究传媒效果的方法,“正在与现代已几乎成为考虑传播效果的必不可少的因素结合起来:传播关系中有一个活跃的接受者”(9)。 这方面的研究对于我们今天理解知识社会的信息传播和网络社会的大众交往具有重要的启发意义。
2、理论发展及主要观点:
从时间上来说,使用与满足的研究大致经历了“传统”和“现代”两个时期(10),复旦大学传播学者殷晓容对此有专文进行了深刻的论述。
早期研究大部分是围绕无线电广播和报纸与读者的关系而展开的。其中包括:三四十年代,由洛克菲勒基金会赞助的研究机构进行了美国第一次全面的广播研究(包括分析广播的内容和对听众的统计);1940年的奥逊•威尔斯火星人入侵地球的广播剧所引起的恐慌事件的研究以及赫佐格的那篇被称作“历史性的论文”《我们对白天连续节目的听众究竟知道什么》等。使用与满足理论的“现代时期”则是出现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那时的研究逐渐呈现出更加复杂的形式,并有了比较固定的名称:“使用与满足说”,或“使用与满足模式” ,也更加明确地朝向探讨“一个活跃的受众”的作用的方向发展。它在范围上涉及报纸、电影、舞台剧、电视(特别是智力竞赛节目)、高雅音乐会和肥皂剧等大众传播内容与受众的使用和满足的关系,并且,经由施拉姆、伯格纳、卡茨、布卢姆勒、格威奇等人的努力,理论研究在这一时期有的较大的发展。更加重要的是,到了六七十年代,随着美国传播学自身的发展,“使用与满足说”所得以产生的理论背景和推动力更为充分,而它的出现也使效果研究、受众研究以及相关的媒介内容研究发生了重要的转折。
其中美国社会学家E •卡茨被认为是“使用与满足说”的“现代时期”的最主要的代表人物之一。他从60年代到90年代一直在关注受众对于传媒“使用与满足”的问题,先后发表了《论为“逃避”而使用大众媒介:一个概念的澄清》(1962年)、《个人对大众传播的使用》(1974年)等论文,并与J•G•布鲁姆勒主编了《大众传播的使用》(1974年)一书。(11)其中E•卡茨在其著作《个人对大众传播的使用》中首先提出该理论,他将媒介接触行为概括为一个“社会因素+心理因素--媒介期待--媒介接触--需求满足”的因果连锁过程,提出了"使用与满足"过程的基本模式,其中有些因素到现在都值得我们重视:(1)人们接触使用传媒的目的都是为了满足自己的需要,这种需求和社会因素、个人的心理因素有关。(2)人们接触和使用传媒的两个条件:a 接触媒介的可能性;b 媒介印象即受众对媒介满足需求的评价,是在过去媒介接触使用的经验基础上形成的。(3)受众选择特定的媒介和内容开始使用。(4)接触使用后的结果有两种:一种是满足需求,一种是未满足。(5)无论满足与否,都将影响到以后的媒介选择使用行为,人们根据满足结果来修正既有的媒介印象,不同程度上改变着对媒介的期待。
3、理论评价(意义和局限)
首先,该理论深化了对于大众媒介效果研究中有关中介因素的思考。在拉扎斯菲尔德和卡茨合作的《个人影响》(1955年)这部代表作中明确提出:“关于大众说服过程的传统观念应该给‘人’留个位置,将它作为在传播媒介的刺激与意见、决定和行动的合成品之间的介入因素。”这一被称为美国社会学界的“人的再发现”的理论指明了大众媒介效果研究的一个新方向(12)。由于它的提出,被认定的在传播效果中发挥作用的中介因素的范围得到扩大,在包括以前受到研究者强调的诸如年龄、职业、家庭背景、受教育程度等社会学和人口统计学方面的变量的基础上,容纳了个人的意愿、需求、动机以及行为的影响等心理学方面的变量和指标,并着重强调两者之间的相互制约和相互依赖的关系。如同D•麦奎尔所说, 使用与满足说“既有助于理解媒介使用的重要性,又有助于理解媒介使用的意义,而且,在效果研究的问题上,它提出了一系列新的、可供考虑的变量”。这里所说的新的变量实际上是作为新的中介因素在效果过程中发挥作用。(13)
其次,该理论提醒我们受众使用媒介的目的是很不相同的,而且受众自身在很大的程度上掌握着媒体使用的控制权。该理论引导我们应当更加关注受众,关注受众使用媒体的需求,把“十分满足受众的需求”作为衡量传播效果的基本标准。从前的观点一直都倾向于认为在使用媒体的过程中受众具有较大的惰性,他们消极地等待接受大众媒介传送的信息,然后发生大致相同的反应。随着中介因素的存在并被逐渐强调,以及由此引发的对于受众个人差异和社会属性的重视,使得每一个受众的主动性特征都凸现出来,研究者逐步认识到受众的接触媒介是基于个人需求进行的,强调受众的能动性,从而在理解上推翻了受众被动论。研究者进一步发现,在一定的媒体接触条件下,人们会积极地选择自己所偏爱、所需要的媒介内容和信息。使用与满足说的发展过程反映和体现了这样的变化,并明确地将受众的作用和受众的动机作为研究中的一个重点。它的前提是,人们在说明大众媒体的影响之前,必须首先理解受众为什么和怎样使用媒介(14)。在此,使用和满足理论采纳了两个新角度--人们如何使用大众媒介、大众媒介内容能够满足人们什么样的需要,它并不认为在信息和效果之间有一种直接的关系,相反认为受众使用信息,而诸如此类的使用在效果过程中作为中介性的变量发挥作用。相比于经验主义传播学中 的“效果型”研究,使用与满足更表现为一种“满足型”的受众研究。
再次,从某种程度上说,该理论确定了受众作用和受众动机作为一个完整的方面成为传播学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使用与满足理论的发展过程中,对媒介内容的分析研究和对媒介受众的分析研究呈现出一种逐渐结合的趋势。传播学家德弗勒曾经从媒介内容分析的角度将受众研究分成两类:“第一类相当简单,仅仅是分析受众的构成,目的是确定什么人对哪一种媒介有兴趣,有多大的兴趣。”这种研究可以揭示受众的喜好趋势,揭示在不同时间对某种媒介内容有兴趣的各种类型的人,并揭示哪种节目最适合在什么样的时间播放。使用与满足研究所进行的是第二类的受众研究,相比之下,它“较为复杂”。这类研究的目的是找出各种各样的兴趣方式的原因,即为什么人们会注意某种媒介或内容呢?换句话说,使用与满足说指出了大众传播对受众的基本效用,矫正了“有限效果论”,它的研究对象是:人们在接触、选择、使用特定的媒介内容中得到什么样的心理报酬,这在某种意义上也是这种方法区别于其他受众研究之所在。研究者们通过大量的行为习惯的分析,试图说明人们出于什么样的动机对传播媒介的内容发生兴趣,又从中获得了什么样的满足。
当然,从目前的研究发展来看,理论成长过程中也一定局限。早期的研究过于强调个人和心理因素,忽略了社会条件和所处环境的制约,而在认识到这种局限后的调查还没找到合适的方法解决这一问题。其次,受众的能动性是有限的仅限于"有选择的接触"范围,其接触行为通常是仪式化的,而非高度精心的,对于仪式行为倾向虽早有发现,但研究中对于这一特性还不够重视。另外,后期的研究中,脱离了传媒生产过程和社会系统来单纯考察受众的媒介接触行为,不能全面揭示受众与传媒的社会关系,研究成果有局限性。
二、BLOG研究现状分析
我国博客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但查阅了国期刊数据库中的论文我发现,已经有众多传播学和业界的学者加入到这一新的研究领域,并已有所收获。其中早期来自博客运作第一线的研究有:方兴东、王俊秀《博客与传统媒体的竞争、共生、问题和对策》(《现代传播》,2004/2)、罗惠《博客:网络传播的新锐》(新闻记者,2004/1)、金兼斌《博客——个人网络出版的理想、现实与未来》(新闻与传播研究,2004/4)等,从宏观的角度总结了blog对传媒生态的意义和可能影响。概括出目前有关博客讨论的几个主题:1)“先发表后过滤”模式的相对优越性,主要包括“提升和改善工作效率和质量”、“促进个人文本的记录”等;2)博客个人媒体使用中的情感满足,包括“自主发展的欲望满足”“自我实现的需要”“个人网络形象的提升”等;3)网络个体出版的大量出现,对传统集团出版构成了一定程度的挑战,但同时也作为集团出版的细化和修正,与后者形成共生的生态系统。另一部分研究来自学院派,重点讨论分析了博客日志的传播过程,并针对其对传统传播理论的突破之处探讨新的传播模式。博客“私人日志”的兴起,预示着个人媒体时代的真正到来,预示着私人领域在互联网上的大规模浮现,从一般的受众变成公众,自主地进入公共领域,对公共事务发言,同时让个人的信息和知识与人共享。传播主体对自我的主动型多重展现,传播文本兼具独白与对话的特质,传播互动依托于个人网络空间展开同时,个体传播者的崛起对于信息时代人文精神的复归亦有独特价值。其中比较有价值的论作有:颜纯军《博客和个人媒体时代》(福建论坛,2003/3)、刘津《博客“私人日志”传播特征初探》(《北京理工大学学报》,2005/3)、麦尚文 丁玲华 张印平《博客日志:一种新的网络传播方式——从传播学角度看blog的勃兴》(新闻界,2003/6)、庞大力《传播学角度的博客研究》(当代传播,2005/2)、吕艳《从木子美事件看网络传播中的把关人》(传媒观察,2004/2)等。
网络是现实生活的辐射,中国大陆BLOG的研究特别是2005年以来,同样体现出线上线下全面开花的态势。随着博客人数增加和博客之间联系不断加强,博客之间的线上交流日益频繁。无论是知名博客文心提出“命题作文”:10 Places of My City ,并将其当作一次社会性网络协作的实践体验;还是Herock提出RSS的中文翻译问题,关于博客的各种问题在网上都引起了广泛、持久而热烈的探讨。特别是,自2005年中旬中国博客研究中心成立以来,正式引领了以群博客为平台探讨博客研究的线上模式(15),如早期博客中国的博客文化、全球博客动态扫描、中国博客研究中心、清风教育博客群、互联网2.0等,都成为网络研究学者活跃的平台。特别是博客中国早期几位先行者的文章如:孙坚华《博客论》、姜奇平《知识经济2.0版》 、吴伯凡《对博客现象的管理学分析》、胡泳《媒体变革的经济学与社会学》、毛向辉《开放吧--教育内容,以及Blog的生命》开展了国内博客研究的先河,分别从不同角度讨论的BLOG带来的各种影响,并分析了它的发展趋势。很多学者也将自己的博客研究放在个人网站和博客上,形成了很好的探讨氛围。而线下的交流同样是异常热闹。全国各地围绕博客商业化、博客广告、博客监管等的研讨会接二连三,有力地推动了博客研究和博客发展。2005年1月5日,博客中国发起的国内首届博客发展趋势研讨会在京隆重召开。随后,作者在南京参加了第二届中国网络传播学年会,年会上包括两个博客研究专题讨论,学术界对博客进行了高规格的研究。到05年底,第一届中文网志年会在上海举行,获得了圈内人士的广泛支持,从现场发言的PPT文稿分析看来,一些知名博客的观点已经比较专业,一些成熟的想法为博客在中国今后的发展指明的方向,实际应用价值很高。作为我国重点的新闻传播院系,复旦大学新闻学院也在05年底举办了“web2.0时代的网络传播论坛”,对博客作了重要的探讨,学术界对博客代表的新媒体时代的关注也不断增强。有学者将2005年称作是中国博客的“发展年”、大众化元年。中国博客规模、博客服务商数量、网民对博客的认知和博客网站自身的发展都获得飞跃性的提升,充分说明互联网2.0的应用--特别是博客的发展潜力。当北大的年轻学者许晓辉在他博客上对国内的博客研究尝试进行简单梳理的时候,其中就列举了有影响的相关论著五十篇之多,足以见得BLOG已经成为我们身边“在大多数时间解说最多故事的那个叙述者”。
而台湾地区关于BLOG的研究成果也是比较丰富的,特别是从传播学角度对BLOG的分析和研究显得比较专业,还是一贯坚持他们对于研究方法的科学性的强调。在台湾国家图书馆全国博硕士论文信息网和相关BLOG中可以查询到不少。 据我所知,台湾元智大学资讯传播学系研究生周立軒在2005年就在他的BLOG上开展了“网志使用者和使用行为研究”的在线问卷调查(http://www.lockchou.idv.tw/)(16),还有以“WHY DO YOU BLOG”为题的专门研究BLOG使用过程中“使用满足理论”的博客等,但和国内博客研究情况比较相似,博客的传播学视角的研究最先接触的多为一些年轻学子,由于他们无论在理论积累、思考逻辑,还是在研究方法和研究水准方面的都有着欠缺和不成熟,导致这些研究中有创见的论文不多,资料的翻抄和自说自话的现象比较严重,始终停留于观点和想法,难以上升为理论。
通过对于目前我国大陆及台湾地区的相关研究分析,较为详细的疏理和回顾了相关文献后,我认为目前国内的博客研究可以归结为以下几个特点:
首先,众多的研究者对博客在国内外的发展现状缺乏全面的关照和整体把握。由于缺乏有关博客基本情况的权威统计数据,加之绝大多数研究者只接触为数不多的中文资料,使得研究本身不能建立于丰厚的资料积累之上,观点浮泛和论据的雷同现象比较突出;
其次,研究视野狭窄。更多的是一些简单的操作性介绍,以及技术应用的探讨。传播学方面的研究虽然数量多,但多数研究止步于概念和传播特征的简单分析、零散、粗浅。有一些研究触及到了博客传播的模式、博客作为个人媒体与专业媒体之间的关系研究、个人出版和集团出版的共生前景,但只有少数研究触及了博客的社会功能研究,以及博客传播对于国家、个人、社会关系的重塑潜力。
再有,研究还是主要局限于传统的概念和研究传统媒体时的思路,没有真正把研究联系到BLOG作为“零介入”的个体出版工具带来的内容、作者和读者三方面开放源代码的改革特性。太过于强调个人的心理因素,而没有真正与新媒体的使用特质结合,对于BLOG作为“产生过程”的可观察性以及BLOGGER在扩大了使用权限后的变化更是缺少考虑。
第三章、研究设计
一、研究假设提出:
基于上一章对“使用与满足”理论研究的回顾,并结合目前国内对BLOG研究的现状,作者逐渐对于BLOG的研究产生了兴趣。于是在研究初期,也开创了自己的BLOG,由于最先在MSN上接触到,于是便将自己的空间安在了微软的MSN。在使用和体验中,作者发现,与其他BSP提供的BLOG相比,MSN的SPACE操作更简便,更接近于一种零壁垒的进入,按照MSN的提示任何MSN或HOTMAIL的用户都可以轻松的拥有自己的空间,从空间名称的注册到空间的版面设置,更加彰显出使用者的个性特点。MSN Space为每个用户提供了10MB的共享空间,除了创建网络日志外,我们可以在这里上传照片、列表、音乐等共享资源,同时与其他朋友分享你的资源。而后在与一些MSN博客的使用者的交流中,作者发现,MSN的空间的使用更类似于一种个人心情的展示或是个人性格的名片,与HOTMAIL,MESSENGE一起,成为使用者交往的工具。只要将你的MSN Space的页面地址(http ://spaces.msn.com/members/******)告诉那些已获得授权的朋友们,他们就可以直接访问了。另外,如果你已经使用了MSN Messenger 7.0,那么可以点击用户头像,然后选择“contact card”即可直接访问自己的MSN Space……与其他BSP的博客的专业性和革命性相比,在这里博客的那种轰轰烈烈的颠覆性并不明显,更多的是一种自由、随意的使用,然而,作者认为在这里,使用者作为人这一主体的空间却是最为宽阔。
进一步了解才发现,MSN的SPACE在业界亦是显得比较特别而颇受关注。从05年4月7日微软公司表示正式推出MSN“博客”服务—— MSN空间( MSN Spaces),允许网民发布自己的网络日志,并相互跟踪他人日志。截至2005年11月底,中国博客服务商已达到658家,注册用户超过千人的服务商达到了330家, MSN Spaces已经超越老牌的博客网和天涯博客,成为用户量最大的BSP。这样迅猛的发展当然要得益于微软作为一个传统服务商多年积累的用户基数和服务优势,正如微软MSN互联网部门通信服务副总裁Blake Irving表示的那样该服务已经吸引美国以外的更多互联网用户,以15种语言拓展到30个国家和地区,真正的成为一个全球性博客的平台。同时,就MSN SPACE界面的开发使用和其使用者的博客行为的评论在网上再次成为博客讨论的热点,有一部分安家于专业博客服务商的博客认为MSN的SPACE使用过于简单,而其使用者大多在博客上只是发泄情感,对于博客作为个人出版或知识管理等载体本身毫无建树;而另一部分博客却认为正是因为MSN的SPACE进入和维护过程的低门槛体现出传播主动权的下放,抛开了博客刚刚出现各界人士就赋予其的“个人出版的革命”、“新型知识管理工具”等过于严肃和沉重的历史使命,才能真正体现博客的“自由、开放、共享”心态和精神。
因此,作者决定将研究的重心定为MSN的博客。本次研究希望针对WE MEDIA时代下给BLOGGER带来更多的主动性,探究使用与满足理论在这种新的环境下的新体现,特别是在进入和维护更加自由的MSN SPACE平台上。考虑到WEB2.0带来的技术开放,使的受众对于博客的参与已经不仅仅是媒介使用的过程,而是媒介创造生产的过程,博客平台如何去展现完全取决于BLOGGER自身, “人的位置”越发宽裕了,因此我们不妨大胆的推断, 在博客传播过程中,使用满足理论原有的媒介基础已经发生了根本改变。对此本次研究提出以下假设:
1)MSN SPACE的使用者自身指标与其博客行为有较为明显的相关性。
随着主动性的加强,受众更加积极,因此,BLOGGER的个人因素和人口特点对其BLOG动机与行动习惯显现出更强的相关性,特别是其网络泛传播的特性,BLOGGER的社会条件和环境因素对其动机和行为的影响更值得关注。他们对于MSN SPACE的选择到使用是否出自于某种更为独特的需求?
2)使用MSN的HOTMAIL或是MESSAGER的既有习惯会影响对于MSN SPACE的使用行为和态度。
基于以上的需求,MSN SPACE的用户的使用行为上有何共性和特性 “通过MSN SPACE做了什么”,特别是结合了MSN SPACE“零壁垒进入”的特性,用户又有哪些新的表现,与HOTMAIL,MESSAGER等MSN原有的功能的伴随操作,以及原先养成的使用习惯必定也会影响到用户对于SPACE的操作和维护。
3)坚持选择MSN SPACE的决策过程中,有“使用与满足”原理发生作用。
SPACE用户在用过一段时间后,他们的最初的需求有否得到满足?在其过程中有没接触过其他的BLOG服务商,为何最终还是选择了MSN SPACE,其中必有SPACE特别提供的属性,如:“小花提示更新”,最新用户提示等。先期用户对于HOTMAIL,MSN聊天等功能的使用满足情况必定也影响到他们对SPACE的认知、选择和使用中的满意度。
4)人际交流、小团体传播对与MSN的SPACE使用有较明显影响。
在用户使用SPACE的过程中,作者认为其行为受人际关系和人际交流的影响应该比较明显,将SPACE和HOTMAIL、MESSAGER相结合的交流平台将更丰富,此次研究也希望加大对人际传播与媒体使用的关系的关注,希望能有所发现。
5)即使是主动性较强的媒体使用行为(Blog使用),同样会有仪式行为倾向。
在此次调查中,作者还想检验下对于主动参与性如此高的BLOG使用,是否也有仪式性的存在,跳出传统的概念化的圈子,受众的媒介使用行为应当是既有理性的使用也有仪式性的(甚至上瘾的)成分,并非能一直保持着高度精心。
二、研究对象:
根据相关文献回顾,本研究将研究对象确定为使用微软MSN的博客服务的用户。对于Blog的用户群有严格意义上和宽泛意义上的指称,严格意义上是指那些接受BSP直接服务,写作blog的人,也就是blogger,而不包括阅读blog的人。宽泛意义上的则包括那些仅是blog读者的人。为了排除其他因素影响,集中研究主动的博客行为,在此次研究中将研究对象定为MSN SPACE用户中更积极的一部分人,及严格意义上的BLOGGER,已经建立了自己的BLOG。
三、研究方法:
问卷和深度访谈相结合的研究方法,选取便利样本,实施立意抽样,结合网络泛传播的特性选取十位BLOG发放问卷,再让他们各自选取10位延伸调查,以此展开。并且问卷在第一次设计完成后,在15名blog 使用者中进行了问卷预调查的测试工作,并根据测试结果对问卷进行了一定的修改。
问卷分为五个部分。第一部分调查受访者的自身特点以及对网络基本使用情况。第二部分考察blogger对微软其他服务(HOTMAIL、MESSAGER)的使用情况以及满意程度。第三部分考察受访者对MSN SPACE的选择、使用和态度。第四部分考察受访者的人际交往态度。 第五部分研究受访者在BLOG操作过程中是否也有不精心的,及仪式性的行为。
访谈则采用非结构访谈,仅设立宽泛的问题,如“您对微软的HOTMAIL服务的看法”等等。根据受访者要求和研究,本文中出现的访谈对象均用其网名。
本次调查共发出问卷320份,回收问卷311份,其中共获得有效样本302份。受访者都已经在MSN SPACE 建立了自己的BLOG,其中有281个blog目前已有文章,21个目前无文章。深度访谈开展顺利,共获得有效样本20个,均为目前拥有自己的blog,并且blog里有文章的MSN SPACE用户。
第四章、研究发现
一、问卷样本特性描述
由问卷调查所获得的302个有效样本中,女性为147人,占总数的48%,男性有155人,占总数的52%,性别分布较均衡。调查样本按职业分布主要集中为:企业职员118人,占调查总人数的39%;在校学生96人,占调查总人数的32%;自由职业者33人占总人数的11%,其中拥有本科学历209位,占调查总数的69%,硕士及以上学历的有57位,占调查总数的19%,这两项数据和第十五次全国互联网调查报告的结果相似。在对自己性格评价中,认为自己外向者占63%,内向者最少仅占5%。
另外,在对网络使用情况的基本调查中,每天上网时间8-10小时的占调查人数的最多数,共132人,将近半数。选择在家和工作地点上网的分别占总人数的41%,32%,而选择在网吧和公共场所上网的人数相当少,仅仅占到7%和2%。而其中女性被调查者选择在家上网络的比例要高于男性。上网的集中时间段为:早上八点到十一点,下午两点到五点,以及晚上的八点到十一点。对于网络功能应用的常用选择按被调查者选择的多少排列为:聊天,新闻,发送邮件,查资料,游戏,购物,在此次调查中确实发现,相比于第17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调查的相关项的结果,此次调查中的MSN SPACE用户对于网络聊天十分热衷,网络聊天已经成为他们处理自己人际关系维护朋友圈的重要手段。
二、调查结果
1、关于blogger对微软其他服务(HOTMAIL、MESSAGER)的使用情况及其对MSN SPACE的使用态度:
此次调查中,使用MSN SPACE的用户都已经使用了MSN的信箱服务HOTMAIL和网络聊天服务MESSAGER,表1,表2,可以看出对于使用HOTMAIL和MESSAGER的倾向性和满意度越高,那么对于MSN SPACE的使用倾向和满意度也越明显。
表1:

表2:

不过与研究假设不同的是,根据Pearson检测显示,调查者的网龄与平时在线长度两项变量在此次调查中的结果显示与对MSN SPACE的使用度的相关性很小,相关系数分别为0.147和0.163,也就是说两者仅为微弱相关。而原本未有足够重视的对与MSN主页的关注与MSN SPACE的使用间的相关性反而高于其它两者,达到0.322。
由上面调查的结果看来,MSN SPACE使用者对这项服务的态度与以前使用MSN推出的其他服务时已经形成的印象是具有正相关性的。对MSN的既有印象直接影响了用户接受使用新博客服务MSN SPACE的态度。而MSN的Hotmail邮件服务和Messenger聊天服务建立的口碑和用户忠诚度对于MSN SPACE的推广和使用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正式前期服务建立的受众基础,使得MSN SPACE在推出后的短短四个月内使用人数就超过了其他的传统BSP。回到“使用与满足”理论,卡茨在提到媒介接触使用的条件之一就是“媒介印象即受众对媒介满足需求的评价,是在过去媒介接触使用经验基础上形成的”,这一理论条件在新媒体的应用中还是有说服力的。另外,卡茨在“使用与满足”理论分析中指出,关于媒介使用的结果有两种:满足和不满足。无论满足与否,都将影响到以后的媒介选择使用行为,人们根据满足结果来修正既有的媒介印象,不同程度上改变着对媒介的期待。由此看来,MSN SPACE的使用和其他媒介使用一样,绝不是一个单独存在的过程,而是在其他媒介使用因素影响共同作用的行为。深度访谈中发现,习惯于只用Hotmail处理邮件而不用其他软件的MSN SPACE用户,对于MSN SPACE使用的忠实度较高,满意度也较高。同样,只选用MSN Messenger做为网络聊天交流工具的用户,比起同时使用MSN和QQ的用户要表现出更强的忠实度。
2、考察受访者对MSN SPACE的选择、使用和态度
图表3、4、5,大概反映了此次调查中,SPACE用户对于SPACE的使用情况:
表3:

(1)用户更新自己SPACE上的文章的频率来看,SPACE的用户明显不是很“专业”,坚持每天更新的仅仅占到调查人数的3%,而按照和讯博客对于积极BLOGGER的定义,基本保持每半周有文章更新的博客,在其BSP内部调查中这样的博客占到和讯博客总数的64%,而同样的数据在MSN的SPACE上坚持每天更新以及每两三天更新文章的博客只占到19%。从表3我们可以看到,在更新博客文章时,有71%的被调查者选择了“随意”,远远超出有规律更新文章的用户。
表4:

表5:

(2)从更换页面风格的频率来看,“根据心情常更换页面”占了调查总数的47%,跟进的下一问题显示,当这些博客不写日志的时候,其中有近1/5(22%)的人会选择更换页面风格以实现更新。在2005年11月在上海举行的中文网志年会上,就有知名博客提出,博客版面是不应当经常更换的,页面的更新可以增加博客的新鲜感,但一个真正成熟的博客,它的页面应当和他的内容一样,成为BLOGGER的标志。而在此次调查中显示只有17%的被调查者能基本保持自身页面的风格(表5),在对20位对象进行深度访谈的结果显示,大多数的被调查者都时常更换自己的页面风格或是调整版面结构,不仅仅是为了给读者新鲜感,同时也是为了让自己对自己的博客保持新鲜感。建立自己的BLOG有半年的“风向哪吹”在调查时候就说:“感觉换了页面就有了想写点什么的冲动,要不天天都对着那一种板式风格,太死气沉沉了”。
这种现象成为了一些来自专业博客BSP上的BLOGGER争论的焦点。在他们看来博客在MSN这里被“随意”的使用,完全不能体现博客无论是作为个人出版的方式还是新型的个人知识管理工具的意义,更有甚者称MSN的博客服务是“技术的荒原”和“儿童乐园”。作者在这里当然不想参与关于博客使用孰是孰非的讨论,而考虑从传播学角度来看,之所以用户选择了MSN的博客服务,并在SPACE上有上述较为明显的行为表现,必定有其特殊的需求倾向,在关于对BOLG使用体验的问题中,被调查者中的大多数都认为博客对于使用者来说,是抒发心情表达想法的平台,至于个人出版、辅助学习、知识经济2.0等并未被调查者所认知(如表6)。
表6:

如上图,认为博客是一种个人心情和观点的抒发的占到此次调查总数的72%(其中认为博客是抒发自身情感的占38%,认为博客是个人观点表达和交流平台的占34%)而作为“网络辅助学习途径”和“分享资源的工具”这两个作用显然没被使用者注意,选项的认知道度不高。而另一个选项“无聊时候发泄一下”原本并未被列如问题,但在前期的试调查时,有不少被调查者自己提出了这一原因,因此,这一选项是后被加入的,有9%的被调查者认为博客对他们来说是无聊时发泄的工具,这也就解释的为什么有不少用户经常随心情换改页面,在随后进行的相关性分析中,被调查者对博客功能的认知态度与他们博客更换的频率的相关系数达到了0.241。其实在这里才真正体现出博客的精神,“自由、共享”,在MSN SPACE上,没有专业BSP的种种限制,每个个体空间的自由度更高,才会有“随着心情”的种种举动。在这里虽然没把博客当作“资源分享、学习交流的工具”,但同样有共享,MSN SPACE上交流的更多的是博客自己的心境和情绪,也许抛开了诸如“个人出版媒体”、“个人知识管理工具”等沉重的使命,博客会更轻松些。
同样的结论也被图7所支持。当被问及:“你是否觉得BLOG可以作为一种工具帮助自己平时的资料积累和网络学习的开展?”时,选择肯定回答的在302名被调查者中只有23位,仅仅占到7%,而跟进的调查发现,在此23人中,真正在自己的BLOG中予以实现和尝试的只有9人。由此看来,被教育博客平台认为是给个人学习带来了革命性启发的博客,在MSN SOACE这里没有得一体现,或者说是这一想法没有在MSN SPACE用户中得到认知和扩散。
表7:

(3)再关注一个技术使用上的现象。技术应用一直业界和学界比较关注的话题,博客更是被看做源代码开放后的技术解放。技术的普及能够很好的解决媒介接触问题,能让受众根据自己的需要实现媒体操作,这也是使用满足理论检验中的另一个条件。此次调查中,在被问及“在MSN SPACE上你最常用的模版”时,MSN SPACE的各种模版都被选为常用,其中:最新更新的空间、相册、档案文件、音乐以及天气预报和点击记数器这两个插件都被MSN的BLOGGER们较多的使用,真的感觉到了源代码开发后的技术壁垒的消失,用户可以很轻松的编辑版面格式、可以按自己的需要改变后台程序。同时也说明MSN SPACE的这群用户是积极的用户,对于新的应用是积极响应的。然而,下一个问题的跟进,让MSN SPACE上这种源代码开放带来的自由和“零壁垒”体现的更为明显的同时,也让我们发现了新的问题。在选项中列举一些专业BLOG上已经普及的技术应用,如:RSS 、TRACKBACK、TAG、COMMENTS、BLOGROLL、FLICKR,然而调查结果显示,这些被看作为博客的生命力的核心应用,在302名被调查者中真正知道并且在自己SPACE上去实践的还不到30人(28人,9%)。而且从选择数据看来,这28位应用者对于BLOG的技术应用的了解和选择是相对集中的,他们基本都选择了选项中提供的所有技术应用。
表8:

表9:

在深度访谈中,当调查者被问及相同问题时,调查者发现这些技术在MSN SPACE使用者中的知晓度很低,从传播的角度来说都不利于媒介使用和新技术的扩散。然而当调查人员向被调查者解释:其实BLOGROLL就是平时的自定义列表时,被调查者的反映就变的积极了。正如王建硕所说:如果需要学习才能使用的功能,这个设计本身就是一个易用性很差的设计。用户的学习成本太高了。从这里也说明,当专业BLOGGER和BSP热忠于开发博客功能的同时,新的技术壁垒就已经又一次建立起来了,无论在何等开放的媒体下,“使用与满足”过程中人们接触和使用传媒的两个条件:接触媒介的可能性和媒介印象始终都是不应该被忽视的因素。
3、MSN SPACE使用与满足的情况
本次研究对于被调查者MSN SPACE 使用的忠实度也做了初步的研究。在302名被调查者中,有116名被调查者表示曾经接触并尝试过其他BSP服务商提供的博客服务,当然,今天他们能被列入被调查者的行列,说明他们起码到目前为止仍旧使用MSN提供的博客服务,其中有33个被调查在继续使用MSN SPACE的同时,也在其他的BSP上建立了自己的空间。当被问及为何最终仍旧选择使用SPACE的时候,被调查者给出的理由前三位是“用习惯了”、“方便朋友联络”、“界面操作简单”,而在搜狐去年的相关调查中的主要选项“系统服务稳定可靠”显然不是众多被调查者重点考虑的因素,116名被调查者中仅有27名选择了该选项。进一步调查发现,这116名被调查者对于MSN SPACE的使用满意度达到100%,即所有这些被调查者在回答“对于MSN SPACE服务使用是否满意?”时,都选择了“比较满意”或“非常满意”。以上数据同样又一次证明,在MSN SPACE的使用过程中,使用选择和使用习惯的养成,很大程度的受到对于MSN其他媒体服务既有的态度和习惯的影响,人际因素在MSN SPACE的使用中的影响作用相较于其他的BSP显得更为明显。
同时,就此话题对于28位熟悉BLOG技术应用的被调查者(表9)进行了深度调查。结果显示,这28位被调查者,都尝试使用过其他BSP提供的博客服务,相比较于其他的被调查者,他们对于“系统服务的稳定可靠”表现出较为强烈的关注和要求。其中有16位在使用MSN SPACE的同时,也在其他的BSP上开设了自己的BLOG;有18位被调查者认为在系统服务的稳定性上来说MSN不如其他的一些BSP服务商,对于一些插件和新技术的应用和讨论,MSN SPACE的氛围也相对较弱。但是,最终他们都选择了使用或保持使用MSN的SPACE,最主要的原因是“方便与朋友的联络”(16人有14人提到了这个原因)。“HELLO1993”是一个有着十几年网络经验的老网虫,多年来一直从事IT相关的工作,对于WEB2.0的各种技术应用当然更是非常热衷,他曾经就在自己的MSN SPACE上尝试过各种新技术应用,还在其他的BSP上开设了两个博客,比较于其他BSP提供的服务,“HELLO1993”认为MSN没有很强的优势,但导致他一直维护发展自己的MSN SPACE的原因就是朋友关系。“HELLO1993”在被调查时说道:“MSN SPACE最吸引我的就是它的交流平台式的整合结构。打开我的MSN SPACE,我可以很容易的联系到我的朋友,同时也让我的朋友很容易的联系到我。MSN将聊天、发邮件和写网络日志很好的结合,避免了开更多的程序和窗口,就象被一网打尽一样。”另一位被调查者也表示,自己一直维护经营着MSN SPACE是因为自己身边的朋友都在用MSN SPACE,自己也使用可以与他们保持更为紧密和便捷的联系。由此见得,MSN SPACE之所以被众多使用者选中,确实是有其特殊性质的影响,相关于MSN的一些属性,SPACE有着其独特的存在理由和方式,而它的使用者也有着其独特的原因和需求。
4、考察受访者的人际交往态度
卡茨和格里维奇在研究使用与满足理论时,将大众传播媒介视为个人用以联系(或不联系)他人的工具。他们从关于大众传播媒介的社会及心理功能的文献上选出了35种类似需求,并分为5类:1、认知需求(获取他人信息,可以是朋友的,也可以是陌生人的);2、情感需求(情绪的体验和抒发);3、个人整合的需要(在人际网络中加强可信度,增强自信心、强调身份地位);4、社会整合的需要(加强与家人、朋友等的接触,巩固和扩展自己的社会关系);5、舒解压力的需要(逃避和转移现实生活的注意力,虚拟身份下的放松和放纵)。因此,对于MSN SPACE使用过程中人际关系对BLOGGER的影响也是本次调查的一个重点。作为研究受众效果的重点理论,“使用与满足”理论的发展过程中始终都很重视考察小团体在大众传播和个人交流中的作用。“对有关人的人际环境的了解是理解他受大众媒介影响和他对大众媒介的反映的基础。”(17)
表10:

由上表可以看出,在接触到媒介的时候最直接有效的扩散途径还是人际传播,人际交流对用户接触新媒体影响巨大。表10显示:有66%的被调查者是通过现实或网络上的人际关系链接触到MSN的SPACE的,其中26%是通过身边现实朋友推荐,40%是通过MSN MESSAGER的联系人已建立的MSN SPACE获悉这一新的媒体平台的。
链接是网络传播中极其重要的因素之一,指的是在一个电脑文档的特定区域引入来自于其他电脑的文档或程式。链結构造了“超文本”,而后者是网络的根本特性。“万维网之所以引人注目,原因在于它能天衣无缝地把全世界的、不同机器上的、不同资料库中的咨讯连接起來,在于它能满足人们寻求事物间彼此联系的需要。BLOG的的传播也是如此,它最突出的一个优点是它鼓励链接而非拷贝,也就是简单地指出完整的咨讯在网络上的原始位置,可以确保资源使用完整性。同时Blog之间相互的链接,使得传播过程完全体现出“多对多”(communications for all,by all)的新媒体传播特性,极大地增强了个人的传播能力。在MSN推出SPACE服务初期时,MSN产品经理布鲁克-理查德森(Brooke Richardson)就表示:“我们已经拥有MSN Messenger和Hotmail等一对一交流工具,但到目前为止还没有一对多通信工具。对于那些需要扩大交流平台,实现多对多交流的网络用户而言,即将推出的博客服务将成为很重要的工具。” 在调查中,当被问及“主要是何种因素使你考虑在自己的SPACE上建立另一个BLOG的链接?”被调查者进行了多选,最终结果降次排列为:好友的SPACE、作者原创、信息量丰富、版面风格吸引人、其他。其中302名被调查者有283名被调查者选择了链接“好友的SPACE”,占被调查者总人数的94%。而此前另一个国内较大的BSP做的相关分析中,“内容原创”和“个性风格”是该BSP上的博客选择链接的首要指标。从这点上再次证明了,非媒介来源(或与媒介共同组成的来源)比大众传播媒介更能满足人们的需要,其中朋友、网友、BSP平台和工作组是这里非媒介的满足来源。博客行为受现实生活的辐射作用,特别是在MSN的SPACE上,结合了MESSAGER、HOTMAIL这些主动性很强的交际手段,人际关系在这对BLOGGER行为的影响尤为明显,三者整合成为了人际交流的互动平台。公平地说,如果花上几天时间去读这些博客日志,你会发现大多数叙述是幼稚的和无聊的――它们不过是一些天真的头脑对特定事物的漫无规律的痴恋而已。(18)不过这并不是问题的要害:博客现象之所以重要和值得我们关注,不是因为某个人的网络日志有多么好,而是因为网络日志彼此链接的方式打破了我们熟知的交流常态。BLOG从不孤立出现,在浏览日志的时候,你很快会意识到它们构成了网络社区――尤其是象MSN SPACE这样整合于聊天、通信等主动性极强的交流手段――的基础交流平台。社区内的人利用网络日志分享彼此的生活。网络一向带给人们无障碍沟通的承诺,但博客们却真正将此承诺化作了现实。
另外,当被问及“你最通常是在哪里接触到新的BLOG空间”时,选择“好友空间的链接”和“最新更新空间”这两个选项的分别占到了32%和29%,高于“搜索引擎”、“BSP推荐”、“其他”这三个选项。由此也可以看出,对于BLOG网际关系的建立和扩展,MSN SPACE上表现出比较明显的特点,即主要依赖于“好友空间”这个与人际关系较为紧密的因素。而“最新更新空间”也是MSN SPACE版面设置上的独特之处,不同于其他BSP将新BLOG的推荐放在门户主页,MSN的新BLOG推荐就在每个SPACE上,作为独立的模版选择而存在。这样的选择也从侧面表现出,对于MSN SPACE的使用方式的选择和习惯,使用者是有其自身独特需求的。还有值得关注的是,在这个选项的调查中,女性的MSN SPACE用户,表现出更倾向于从好友空间和最新更新的空间去接触陌生的SPACE。基于性别的比较研究中显示,相比于女性用户,男性的MSN SPACE用户倾向于从“搜索引擎”和“BSP推荐”的途径去接触新的BLOG。虽然关于男性博客根据“搜索引擎”和“BSP推荐”去接触新的BLOG这一数据没有其他BSP上相关调查得出的数据那么明显(MSN博客:32%,36%;和讯博客:55%,59%;新浪博客:43%,56%),但在此次调查中,这一选项上体现出较为明显的性别差异化,而其他选项中男用户和女用户的使用行为均没有很明显的差别。
表十、表十一,反映了在使用MSN SPACE过程中的积极参与程度与最终对MSN SPACE的满意程度的相关性,越是积极建立人际关系,积极参与讨论回访的MSN SPACE用户,对与MSN SPACE的态度越是正面的,满意的。确实,对于交流性很强的SPACE,或者其他BLOG,最大的问题是新用户写了内容却无人喝彩。很多博客都存在这样的问题,那就是建立不久后读者就渐渐失去了兴趣,甚至失去的联系,因为读者并不知道该网站何时进行更新以及更新的频率。通过将博客服务同即时信息工具相结合,MSN SPACE可以有效的解决这一问题。例如,当某一个博客点进行了更新,MSN Messenger就会向用户发出相应的提示,从而用户可以在第一时间了解到博客网站的变化,并给予关注,作者也不用担心自己的博客会“酒香埋于深巷”。此外,同Hotmail服务的紧密结合,当博客更新时可以自动通过电子邮件通知到用户。用户还可以从手持设备通过电子邮件将文本或图片发送到微软的博客服务,而这些内容将自动在微软博客服务上更新。通过MSN SPACE上的设置,用户还可以选择向哪些人开放自己的“blog”,以及哪些用户有权限发表评论。总之,写blog是需要刺激,通过朋友和陌生人的评论和最新更新的blog提示来刺激,这样形成一个正向反馈,大家就会越来越积极。而得不到足够的反馈刺激,用户很快会失去了更新的动力,人聚齐了,不知道做什么是一个比较普遍的问题。不得不承认“只有一个阅读的blog是非常脆弱的。”
表十:

表十一:

另外,在深度访谈中还特别关注了MSN SPACE争论的另一个焦点,即在SPACE的版面上提供“最新更新的SPACE”的链接,通过它可以随时关注并进入刚刚更新的陌生人的SPACE空间。对这一功能的喜好,可以直接反映出被调查者对人际交流及其使用MSN SPACE的倾向。
“鄙人认为这是msn space最值得称道的跨世纪的一步,让人与人连接起来,而不只是好友连接(反正好友连接自己也可以加)试想,闲时偶尔看看其他人的blog,只需轻轻一点,整个spaces世界任君遨游,此举也极大鼓励了blog的交流(结合必须Msn 用户才能留言),促进了反馈(既然都来了,用户名url都已经为自己填好了,何不踩一脚,留个脚印)。还有,如果都只是朋友的反馈,那还有什么意思,blog需要的是海内存知己的感觉。”(19)
“如果有一个整合的界面就好了,将MSN上的朋友的最新内容通过RSS聚合在一起,认识的人在一起BLOG的反馈的几率高,就能激励自己写更多的内容。”;
“Space和Messager一样,都是MSN提供的消遣工具,无聊时我更喜欢关心不认识的人,我认为这是MSN SPACE最成功的地方”
“spaces.msn.com刚开始注册的时候我新鲜了一阵,随后就越写越少了。没有坚持经常去更新的原因很多,没有反馈刺激是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最大败笔就在右下角的更新的空间,谁会经常去关心一群不认识人?我更希望在右下角的是一个我MSN好友的最近SPACES的滚动更新展现(而且不能是名字列表:否则还需要我一一点击查看)。”
“希望有服务能自动将我的MSN和雅虎通上联系人的SPACES、360自动订阅一圈:导入BlogLines。所以,我个人比较理想的个人门户应该是my.yahoo聚合+360.yahoo发布+BlogLines分享(可分组),你每天看到的信息应该是自动更新的,而且是你关心人的内容。”
5、受访者在BLOG操作过程中是否也有不精心的,及仪式性的行为
最后本次研究中还调查了结合了MESSAGER、HOTMAIL以及SPACE的主动性极强的媒体操作,用户在媒体使用中是否也有“不精心”的时候,即仪式行为。调查结果显示:302名被调查者,有288名在被问到“是否有过不想写什么,却习惯性的打开SPACE的情况”时选择了肯定的回答,即占调查总数的95%的被调查者,在使用MSN SPACE时有仪式行为。早期的一些研究也发现,使用者接触某种传媒,也许并不总是高度精心的或目的明确的行为。在传播的某些过程中,人们似乎常常是以一种随波逐流的方式作出反应的。这种看法认为,很多人在使用媒介的时候可能并不非常注意,而且事实上,说它是仪式化的或习惯性的行为可能更合适。在BLOG的使用中也一样,很多人可能对资料积累或者个人出版并不感兴趣,有时候甚至对于网页浏览和网际交流都难以保持持续的热情,在那个时候“他们只对一些温和的令人愉快的刺激感兴趣”(20)这一现象在MSN SPACE这群“随意”的用户中表现的就更加明显。
在进一步的相关性分析中,仪式行为明显的(比较经常的)使用者更倾向于MSN SPACE的使用和正向态度,两者的相关系数为0.411。同样,对于MSN SPACE使用积极的用户,他们在使用过程中的仪式行为倾向比起使用MSN SPACE主动性稍低的被调查用户要明显。深度访谈的调查结果也支持了这样的数据,几乎所有的被调查者在访谈中都承认自己有习惯性的行为,其中一半以上的(55%)被调查者表示,这样的情况在他们使用MSN SPACE的过程是经常发生,特别是习惯了一开电脑就打开MESSAGER看好友在线的BLOGGER,他们的仪式行为倾向就更明显。有的被调查者每天都会打开SPACE看看,如果有时因为外界原因无法进入SPACE,会有种说不清的空虚的感觉。这让我想起以前研究报纸对受众影响的那段描述:“没有报纸,他们感到奇怪地‘离开了世界’,好像他们‘不在’这个世界上;好像帷幕放下来使他们看不见外面了,尽管他们并不是常常看外面的。”(21)其实,无论使用者在操作BLOG的过程中有多大的主动性,即使象MSN SPACE这样结合了HOTMAIL、MESSAGER这两个主动性非常强的网络行为,使用者(受众)自身都难以保持一直的理性,他们会上瘾,他们也会“不精心”,这时候,仪式行为就出现了。当MSN SPACE的用户离开了SPACE便感到与某种已经习惯了的生活方式脱节时,在这个意义上,MSN SPACE(BLOG)能够给予人们最大的满足可能就是一种与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生活方式。
第五章、研究结论和存在问题
一、本次研究的发现和结果讨论
1、MSN SPACE的使用在使用MSN的博客服务时,MSN SPACE使用者对这项服务的态度与以前使用MSN推出的其他服务时已经形成的媒介印象呈现出有正相关性的。对MSN的既有印象直接影响了用户接受使用新博客服务MSN SPACE的态度。而MSN的Hotmail邮件服务和Messenger聊天服务建立的口碑和用户忠诚度对于MSN SPACE的使用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2、MSN SPACE使用者选择博客服务主要是作为个人心情和观点的抒发渠道,基于这种需求,在博客的使用过程中体现出较为明显的随意性,而博客作为“个人出版媒体”、“网络辅助学习工具”以及“知识经济2.0”的概念和媒体身份在MSN SPACE的用户中并未得到认可。
3、MSN SPACE的使用者对于纯技术应用的关注度不高,但对于操作简单的插件的使用兴趣很大。“使用与满足”过程中人们接触和使用传媒的两个条件:接触媒介的可能性和媒介印象在新媒体环境下仍旧是不应该被忽视的因素。在得到源代码解放后的的利益同时,要注意避免新的技术壁垒的形成。
4、在MSN SPACE的使用过程中,对MSN服务的已有满足程度和媒介印象,以及人际环境因素的影响,对于使用者最终选择并维持使用MSN的SPACE博客服务有直接的作用。最终的使用者选择了MSN SPACE服务必定是因为其某种媒介使用的需要在这里可以得到满足,在这个意义上使用者是极其主动的。
5、在MSN SPACE的使用中,无论是SPACE的接触、选择、使用、满足的过程,还是链接的建立和扩散,对于人际关系的需求和小团体传播的影响成为决定MSN SPACE博客行为习惯和态度的重要因素。同时,在网络交流中表现的越积极的用户对于MSN SPACE的使用满意度越高。从整体看来,MSN SPACE使用群体对于网络交友(网络聊天\陌生人留言等)的兴趣程度要高于其他BSP使用者。“最新更新的空间”和“好友的链接”更是成为MSN SPACE的使用者保持积极性,维护和发展网络人际关系的重要途径,也是MSN SPACE在众多博客服务中的独特之处。因此,对有关BLOG使用者的人际环境的了解是理解他受BLOG媒介影响和他对BLOG使用和态度反映的基础。
6、在MSN SPACE的使用中,使用者的仪式化的或习惯性的行为倾向比较明显,即使面对MSN SPACE这样整合了HOTMAIL和 MESSENGER两个主动性很强的网络平台,使用者同样不能保持持续的高度精心的行为。但同时,媒体依赖的现象在MSN SPACE的使用中同样存在,当突然无法正常接触到SPACE的时候,不少被调查者反映“感觉身边缺少点什么”,在这个意义上,MSN SPACE(BLOG)能够给予人们最大的满足可能就是一种与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生活方式。
7、总之,BLOG作为一种急速成长的网络活动,正在改变社会行为的一些基本模式。
各种BSP提供的种类繁多的BLOG服务,让我们感到BLOG是一种可塑性很强的媒体,新的应用的出现(尤其是所谓的杀手应用)能够非常快地改变人们使用该媒体的方式。RSS是一个很好的先例,FLICKR也同样如此。必须强调的是,最具革命性的应用常常不是来自商业性组织,而是来自对网络充满热爱的忠诚用户,这些人最感兴趣的是“随心所欲”而不是赚钱。这种新技术应用的真正力量就在于,可以让人们免费去做以前他们不得不花钱去做的事情。另外,BLOG更主要地是一个交流平台而不是商业平台,这点在我们分析中的MSN SPACE上表现得尤为明显。大多数人上网为的是聊天、沟通,而对于购物和广告点击始终是冷淡的。结论是,BLOG同传统媒体完全不同,它正赋予个人前所未有的权力去影响媒体,他们利用这一新媒体做什么,怎么做,和谁一起做,都是可以由他们自行决定的事情。BLOG的过程已经不仅仅是媒介使用的过程,更是一个创造媒介的过程。
二、本次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1、本次研究,因为时间紧迫,未能进一步扩大调查面,以产生更具代表性的样本。问卷回收后的结果分析,方法有些单调,交叉分析的深度不够。
2、本研究中对于一些问题的研究指标选择不当,导致某些假设未能被很充分的验证,相关问题的讨论也未能很好的展开。如原本研究中假设借助于MESSAGER和HOTMAIL建立的良好人际环境(以MESSAGER上的联系人数量为指标)对BLOGGER使用MSN SPACE的态度和最终满足程度会产生明显影响。但根据Pearson检测显示,被调查者MESSAGER上联系人的数量与最终其使用SPACE的态度的相关性很小,相关系数仅为0.132,也就是说两者仅为微弱相关。但如果将指标进一步细化,如将联系人分类,可能得到的数据结果就不一样了。
3、最后,此次研究还是未能解决好如何结合BLOG使用作为一个媒体生产过程这一前提来深度挖掘“使用与满足”理论的新形势,自身的学术修养需要进一步加深,对于问题的思考和分析应当更加深刻。
注释:
1、CNNIC,《第17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2006年1月,P14-39;
2、图片来源:http://news.xinhuanet.newmedia.2006-02/14/content;
3、网友WOZY,《对于BLOG和BSP的深度探讨》,2005年6月11日,http://blog.cnblog.org/archives/2005/06/blogbspceee.html;
4、方兴东,《博客—E时代的盗火者》电子版,第三章媒体的开放源代码理论框架;
5、方兴东,《博客—E时代的盗火者》电子版,第三章媒体的开放源代码理论框架;
6、http://www.businessweek.com/magazine/content/05_18/b3931001_mz001.htm;
7、丹•吉默尔,《WE MEDIA》,2004年,P87-95;
8、沃纳•赛佛林 小詹姆斯•坦卡德,《传播理论:起源、方法与应用》,华夏出版社,P320 ;
9、W•施拉姆、W•波特:《传播学概论》,新华出版社1984年版,P212 ;
10、殷晓蓉,论文《美国传播学受众研究的一个重要转折--关于“使用与满足说”的深层探讨》,《中州学刊》1999年第5期   2004/05/13;
11、沃纳•赛佛林 小詹姆斯•坦卡德,《传播理论:起源、方法与应用》,华夏出版社,P320 ;
12、D •切特罗姆:《传播媒介与美国人的思想》,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1年版,P145 ;
13、E•E•丹尼斯:《媒介社会》,衣阿华出版,1978年版,P13 ;
14、殷晓蓉,论文《美国传播学受众研究的一个重要转折--关于“使用与满足说”的深层探讨》,《中州学刊》1999年第5期   2004/05/13 ;
15、方兴东观察,http://fangxd.bokee.com/index.html;
16、Lock的部落格,www.lockchou.idv.tw/blog/archives/blogresearch;
17、方兴东、胡泳,《新媒体变革的经济学与社会学-论博客与新媒体逻辑》, 2004年1月,http://mail.nhu.edu.tw/~society/e-j/36/index.htm ;
18、王冰,《自媒体的“歧路花园”——博客现象的深层解读》,学术论坛,2005年第1期
19、网友ORANGE,《什么是个人门户: spaces.msn vs.360.yahoo》的评论,Posted by: colinfang at August 6, 2005 08:09 PM
20、沃纳•赛佛林 小詹姆斯•坦卡德,《传播理论:起源、方法与应用》,华夏出版社,P326;
21、米晓彬,《漫话WEB2.0—门户网站点》,原创IT,2005年10月9日。
参考文献:
1、著作《传播学教程》,郭庆光,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著作《传播理论:起源、方法与应用》,[美]沃纳•赛佛林 小詹姆斯•坦卡德 著,郭镇之等 译,华夏出版社;
3、著作《大众传播模式论》,[英]丹尼斯•麦奎尔 [瑞典]斯文•温德尔 著,祝建华 武伟 译,上海译文出版社;
4、著作《有效传播》,[美]特里•K.甘布尔 迈克尔•甘布尔 著,熊婷婷 译,清华大学出版社;
5、著作《大众传播理论:基础、争鸣与未来》,[美]斯坦利•巴兰 丹尼斯•戴维斯 著,曹书乐 译,清华大学出版社;
6、论文《美国传播学受众研究的一个重要转折--关于“使用与满足说”的深层探讨》,殷晓容,《中州学刊》1999年第5期,2004/05/13 ;
7、论文《博客论》,孙坚华,博客中国,2002-12-12 http://www.blogchina.com/new/display/2607.html ;
8、论文《新媒体变革的经济学与社会学-论博客与新媒体逻辑》,方兴东、胡泳, 2004/01/15,http://mail.nhu.edu.tw/~society/e-j/36/index.htm ;
9、论文《网络时代的麦哲伦:博客现象分析》,罗皓菱,博客中国http://academic.mediachina.net/xsjd_view.jsp?id=1690 ;
10、著作《论网络空间的社会特性》,黄少华、,《数字化与人文精神》,上海三联书店,2003年 ;
11、论文《博客“私人日志”传播特征初探》,刘津,《北京理工大学学报》,2005/3 ;
12、论文《自媒体的“歧路花园”——博客现象的深层解读》,王冰,学术论坛,2005年第1期
13、论文《评论界崛起的一股新力量——解读博客评论》,吴凡 彭莲萍;
14、论文《博客日志:一种新的网络传播方式——从传播学角度看blog的勃兴》,麦尚文 丁玲华 张印平,新闻界,2003/6 ;
相关博客:
Think of Joe   台湾部落格,关注新技术应用和各种媒体事件
http://blog.yam.com/sunjoe/
Scripting News   Dave Winer 的个人博客,关注新媒体发展和博客研究
http://www.scripting.com/
Lock   台湾的一个传播学学生研究“使用与满足理论”的博客
http://www.lockchou.idv.tw/blog/archives/blogresearch/index.html
小楼昨夜   北京一年轻学者的博客,收集分享了大量博客研究的文章
http://www.kaoyandiary.com/blog.asp?subjectid=35&name=epku
方兴东观察    极其丰富的关于博客各方面的资料,以及作者本人的观点、著作
http://fangxd.bokee.com/index.html
分享2.0   最及时的关于WEB2.0新技术应用的博客
http://www.neweb2.cn/
其他一些在论文写作中持续关注并有所得益的博客或个人网页:
刻录事  http://www.klogs.org/
未完成  http://in.comengo.net/
KMC(知识工作者博客)  http://www.kmcenter.org/blog/index.asp
Keso的博客  http://www.donews.net/keso/
只说  http://blog.donews.com/sayonly/archive
附录:调查问卷
一个圈内小调查(答案直接打在每个问题冒号的后面)
由于问卷的设计比较仓促,有些问题没设选项,还需要你多打几个字,麻烦咯,相信你的反馈信息会给我带来很多思考,谢谢!!!!!!
1、你的上网地点通常是(多选):
A 家     B 工作地点     C 网吧     D 学校     E 公共场所     F 其他
2、每天平均上网时间为(小时):
3、哪个时间段上网(多选):
A 08-11     B 11-14     C 14-18     D 18-23     E 23-04     F 04-08
4、你通常使用的网络服务/功能(多选):
A 购物      B 新闻     C 游戏     D 查找资料      E 发送邮件     F 联系朋友
5、QQ和MSN聊天,你倾向于哪种:
A QQ     B MSN      C不聊天     D 其他
6、你对HOTMAIL邮箱的使用是否满意:
A 没有选择使用HOTMAIL的邮箱     B 不太满意      C 一般      d 比较满意      D 非常满意
7、你上网时是否关注MSN的相关网页和更新提示、新品推荐:
A 不关注     B 比较关注     C 已经设定MSN为首页     D 收藏MSN主页
8、你通过什么途径知道MSN开设了共享空间的功能
A 身边朋友推荐     B MSN官方网站的推荐     C 其他的BLOG上的信息     D MSN联系人的空间     E其他
9、你是否创建了自己的MSN共享空间,创建了多久了:
10、对于MSN 提供的博客服务使用是否满意:
A 非常不满意    B 不满意    C 一般    D 比较满意    E 非常满意
11、你大概多久更新一次自己共享空间里的文章:
A 每天     B 每两、三天     C 每周     D 随意
12、你是否经常换自己空间的页面风格:
A 根据心情     B 经常     C 一般不换
13、MSN SPACE的各种模式中,你通常首选哪几个(多选):
A 音乐     B 最新更新的空间      C 书目     D 自定义列表     E 档案文件    F 相册     G 其他插件(天气预报、点击记数器)
14、当你不写日志的时候通常做什么:
A 尝试更换自己空间的风格     B 去好友的空间灌水     C 浏览新的陌生空间     D 什么也不做    E 其他
15、你通常从哪里接触到新的BLOG空间:
A 搜索引擎     B 自己BLOG里的“最新更新空间”     C 好友空间里的链接     D 通过BSP的推荐     E 其他
16、你通常由于什么因素在自己的空间里加上其他BLOG的链接(多选):
A 版面风格个性     B 作者原创      C 信息量丰富      D 大量BLOG新技术的介绍和使用     E 好友的BLOG
17、你常常在浏览的BLOG中灌水、加评述吗:
A 保持潜水,不说话     B 只在朋友的BLOG中留言     C 一般都参与评论     D 灌水爱好者
18、对于陌生人在你BLOG中的评论和留言,你通常会:
A 一律不理睬     B 会去对方的BLOG回访     C 会加为联系人
19、你觉得MSN SPACE之类的BLOG,最大作用在于:
A 表达自己心情的很好方式    B 分享资源/备份资料的工具    C 表达自己观点和别人交流意见的平台    D 通过BLOG辅助学习
20、你觉得BLOG可以作为一种工具帮助自身的网络学习吗?
A 可以     B 不可以     C 说不清
21、你有尝试使用过其他服务商提供的BLOG吗?
22、你是因为什么原因最终保持使用MSN SPACE?
23、你了解BLOG相关的技术应用吗,以下通常你用到哪几个(多选):
A 不了解    B RSS    C TRACKBACK    D TAG    E COMMENTS     F BLOGROLL     G FLICKR
24、对BLOG上登广告的看法 a
A 从不去点击BLOG广告     B 广告形式新颖我会点击     C 如果内容和BLOG相关我会点     D 没什么看法,无所谓
麻烦你再坚持一下,填完后一页的个人基本情况表!
最后一个问题,你出现过不想写什么,但还是习惯性的打开共享空间的情况吗??
致谢
在论文顺利完成的同时,衷心感谢在论文创作过程中给予我支持和帮助的每一个人。
感谢我的导师夏文蓉教授一直以来对我的培养和教导,在此次论文创作的过程中更是她的指导和帮助使我能够保质保量的完成论文。
感谢丁伯铨老师、宋新桂老师、巢乃鹏老师在我论文写作过程提出的宝贵意见,他们严谨的学术研究态度以及分析解决问题的深度让我受益匪浅。
此次研究中在网上发放了大量的问卷,感谢帮助我发放并回收问卷的23位我的MSN联系人,没有他们辛勤劳动,我不可能如此顺利的得到那么多的样本。
最后感谢在使用与满足理论研究和BLOG研究领域的各位前辈、老师,正是你们的研究为本次研究提供了丰富的知识资源平台和良好的研究环境。
2006年5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