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线、二线 —— 毛刘分歧探源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7 20:09:06
一线、二线 —— 毛刘分歧探源一 [原创 2009-11-16 21:02:29] 
字号:大 中 小
《百年潮》今年第7期登载了孙兴盛的文章《采访王光美:毛泽东与刘少奇分歧恶化来龙去脉》,其基本内容、主要观点,严重失实。本文说一线、二线问题。
先原文照抄一段孙兴盛的话:“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党中央分一线、二线,少奇同志主持一线工作。国家这么大、事情那么多,情况非常复杂又都没有经验,少奇同志看问题的角度、深度和工作风格与毛主席不尽相同,难免有些不同看法,而且毛主席经常有些新思考、新想法,少奇同志总觉得有点跟不上。如在农业合作化运动中,在资本主义工商业社会主义改造中,在探索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中……”
第一,孙说“党中央分一线、二线,少奇同志主持一线工作”,是“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按正常理解,就是从50年开始,但这不是事实。
第二,孙接着就说“国家这么大、事情那么多”,毛刘看问题有不同,“如在农业合作化运动中,在资本主义工商业社会主义改造中,在探索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中……”,这就再次把上面这个错讹认定为事实,即“党中央分一线、二线,少奇同志主持一线工作”是在1950年1月,因为建国后毛刘关于农业合作化的分歧,最早始于刘少奇1950年1月23日晚与安子文谈了关于东北农村土改后出现新富农等问题的意见后,毛泽东“对少奇同志谈话的不满,形于颜色”。(薄一波:《若干重大决策与事件的回顾》,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第197-198页)
更重要的是,这一时间上的失实,就给左派歪曲历史,颠倒是非,把大跃进错误造成严重后果的责任推到刘少奇身上,提供了根据,因为左派就一直造谣说,1958年发动的三年大跃进期间,是刘少奇主持中央一线工作,所以对三年严重困难,刘少奇要负主要责任。
事实是,“党中央分一线、二线”,并不在50年代“开始”,并不在1950年1月,而在50年代“末尾”,在1959年。具体说来,是从1959年4月27日刘少奇在二届人大第一次会议上当选为国家主席开始。
而在此以前,刘少奇、周恩来等多数国家领导人对毛泽东的左倾冒进错误纠正了整整两年,也就是说,把大跃进(大冒进)的到来推迟了两年。因此,刘少奇等是反对大跃进失败,为了党的团结统一而被迫接受了大跃进,而不是如孙兴盛所说,是从内心里对大跃进“都是一致赞成和拥护的”。
也是在此以前,毛泽东发动大跃进,提出“吃饭不要钱,就是共产主义”(《回顾》,第741-742页),过度吃掉了58年粮食,又亲自提出不可能达到的1070万吨钢产量浮夸高指标,不得不让6000万至9000万农村强劳力上山炼钢,致使很多成熟的粮食烂在田地收不回来,紧跟着农业高指标而来的是高征购,征掉了相当部分农民口粮,这些都直接导致59年春荒,出现“15省2517万人无饭吃大问题”(毛泽东:《关于解决春荒缺粮问题的批语》(1959年4月17日),《建国以来毛泽东文稿》第8册),使国家步入三年严重困难时期,而这些又全都发生在“党中央分一线、二线,少奇同志主持一线工作”之前,不应由刘少奇来分担责任。
思闻
2009-11-16 19: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