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研究:医疗行业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8 05:13:34
(2010-03-18 14:24:06)
(读海通2006年6月28日中成药及医药流通行业报告)

老龄化也是现在中国社会突出的一个趋势(见图 11)。从 1982年开始,在不到 20年的时间内,我国就完成了发达国家用几十年,甚至上百年才完成的人口年龄结构从成年型向老年型的转变。根据预测,以 65岁以上老年人口从 7%上升到 14%所需的时间作比较,中国为 28年,法国 115年,瑞典 85年,英国和德国 45年。特别需要指出的是,我国 80岁以上高龄老年人口增长率快于老年人口增长率。至 2050年,80岁以上高龄老人占老年人口的比重将从现在的 10%上升到 20%,60岁以上老年人口将占全球老年人口的 1/5。
2005年统计局的人口普查显示,我国 60岁及以上的人口为 14408万人,占总人口的 11.03%(其中,65岁及以上的人口为 10045万人,占总人口的 7.69%)。与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 0-14岁人口的比重下降了 2.62个百分点, 60岁及以上人口的比重上升了 0.76个百分点(其中,65岁及以上人口比重上升了 0.73个百分点)
(计划生育在减轻中国这片古老土地的承受力,在加大当下中国的人口红利的同时,也带来了未来中国发展的陷进,中国将成为“未富先老”一个国度,意味着中国必须在资本以及效率方面有重大突破才能保证经济的持续发展)
卫生部调查表明,老年人群中60至70%有慢性病史,人均患有 2至 3种疾病。 60岁以上老年人慢性病患病率是全人口的 3.2倍,伤残率是全人口的 3.6倍。根据中国老龄科研中心的调查, 60岁以上老年人在余寿中有 2/3的时间处于带病生存状态。老年病多为肿瘤、心脑血管病、糖尿病、老年抑郁症和精神病等慢性病,花费大,消耗卫生资源多。据北京市调查,占公费医疗对象 18.39%的离退休人员,占用医疗费 45.2%,为在职人员的 3倍。老年人消耗卫生资源是全人口的 1.9倍。随着老龄人口的增多,各项医药消费将进一步上升。
根据经验,人的一生有 90%的用药集中在生命的最后两年。卫生部对 2005年全国城市与农村死亡率居前十位的病种进行了统计(见表 9)。我们认为:在大病种领域,恶性肿瘤、心脑血管疾病、呼吸及消化系统、精神系统等疾病的药品需求将保持较大增长。

2.2.3 科技发展政策支持
今年国务院发布了《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 年)》,对我国今后15 年的科技发展制定了蓝图,其中在“人口与健康”一章中专门提到,医疗领域优先发展的主题是:
心脑血管病、肿瘤等重大非传染疾病防治。重点研究开发心脑血管病、肿瘤等重大疾病早期预警和诊断、疾病危险因素早期干预等关键技术,研究规范化、个性化和综合治疗关键技术与方案。
城乡社区常见多发病防治。重点研究开发常见病和多发病的监控、预防、诊疗和康复技术,小型诊疗和移动式医疗服务装备,远程诊疗和技术服务系统。
中医药传承与创新发展。重点开展中医基础理论创新及中医经验传承与挖掘,研究中医药诊疗、评价技术与标准,发展现代中药研究开发和生产制造技术,有效保护和合理利用中药资源,加强中医药知识产权保护研究和国际合作平台建设。
(规划是相当到位的,都是低成本高效益的活,中国不缺规划,中国缺的是落实,中国的政体已经严重制约中国经济的发展)
从国家政策的导向中,我们可以看出,专注于大病种和常见病的治疗、结合传统优势、创新能力强的中药企业将在未来的发展中得到国家政策的扶持。
2.2.4 第三终端成为新的增长点
第三终端就是我们在前面所讨论的城市社区医疗网点和农村医疗卫生网点,具体包括城市社区诊所、城乡结合部、县镇乡医院卫生院与药店、乡村地区的诊所、防疫站、农村计生站、卫生室等。相对于过度竞争的医院市场和城市药品零售而言,第三终端由于其国家政策导向的支持和400 亿~500 亿元的市场容量,赢得了企业的亲睐。
出于该渠道的特殊性,我们认为第三终端的市场特点主要有:
由于购买力有限,第三终端属于中低端市场,适销的产品无论是针剂还是其他剂型,都以普药为主。
没有任何一个医药商业企业能够全面覆盖第三终端。因此企业在开拓第三终端时注定要和多家商业公司合作。
消费者对品牌的忠诚度较高,持续购买一种产品的时间长,不易转换品牌。
在购买药品过程中自主选择意识不是很强,商业渠道的购买行为决定了第三终端的消费习惯和品种。医疗和药品在同一地点消费,医生和药店店员的推荐成为其选购药品的重要因素。
对药品价格和疗效双重敏感,并且对于“中药”信任程度大于“西药”。
因此,很多品牌中药企业都看中了这个市场。一向致力于城市市场运作大品牌产品的吉林敖东(000623)也开始对其营销战略进行调整,成立了专门的第三终端推广队伍,为其品牌产品安神补脑液寻求新的市场增长点。益佰制药(600594)为了向第三终端市场靠拢,已经将“第三终端的OTC 销售体系”列为企业未来两年最核心的营销战略之一。
(普药、中药、流通)
2.3 关注中成药OTC 市场
根据前面对行业的分析,我们认为:在处方药降价、打击商业贿赂的大背景下,OTC类药品将成为企业规避风险的最好选择。此外,随着我国药品分类管理制度的逐步深入,药店作为未来药品消费的零售终端和消费者的主要购药场所,在人们的生活中将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同时,在药店药品的消费结构中,作为我国医学精粹的中药,仍然拥有较稳定的市场和消费群体。根据中国非处方药协会的统计,目前中国有非处方药产品4400 多个,其中大多数为中成药。因此,我们对中成药OTC 市场的发展持乐观态度。
3. 医药流通行业进入强者恒强的时代
目前医药流通行业主要有医药调拨(也称批发)、医药纯销(直接对医院销售)和零售(直接针对病患)三种业态模式。
3.1 医药调拨:具有竞争优势者将胜出
目前中国医药调拨业的盈利模式主要是赚取药品分销环节的差价(见图12),基本处于低利甚至微利的状况。因此具有规模优势、较高毛利经营品种以及良好费用控制的企业将在竞争中胜出。
从国际市场的情况来看,美国的药品交易额为每年2000 亿到3000 亿美元,其中排名前五位的商业企业就占到市场份额的90%。目前我国药品年交易额在2000 亿元人民币左右,是美国的1/10,药品批发企业却有上万家。但是,调拨市场的集中度已经有所提高,2002 年医药调拨企业销售额前十名的企业市场占有率为28.7%,2005 年这一指标上升到32.2%。虽然上升的幅度并不大,但是我们预计随着市场对外开放以及行业结构调整,市场竞争更加激烈,企业分化加速,兼并、联合等将层出不穷。通过改革与重组,企业组织结构将发生重大变化,一批大企业将成为引领我国医药商业发展的主力军,其生产经营集中度、利润集中率将进一步凸显,未来可能涌现出一批具有较强竞争力的医药批发企业。
(中国医药流通行业集中度不高主要有两大原因:一是区域割据,跨区域整合非常难;二是国有制背景下的权力寻租,医院往往是根据人脉而非效益选择采购,目前龙头企业的机会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由于存在各种市场障碍,中国的医疗改革注定是至上而下运动式的推行模式,而作为国企的龙头企业在政策上有天然的亲和力,二是由于家底和发展环境的差异,虽然民营企业在软件效率上超越国企,但目前的实力依然无法和国企抗衡,而新医改在硬件要求上将限制民营企业的进入,我认为这是近几年国进民退的根本所在,很多行业都有类似的情况,中国的行业整合模式注定是和国外不一样的道路,这将导致中国的行业整合风险较小而效率较低,同时整合的时间大大加长,这正是我关注整合期消费行业龙头最重要的原因,巴氏风格之所以回避整合期行业是考虑到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整合期是风险急剧上升的时期,竞争将异常激烈,龙头企业就算市场份额有所上升,但可能远远不抵利润率的下降,由于企业盈利能力的急剧下降,被兼并企业往往是低价出售的,这和期望长期持有以及低敏感性的巴氏投资风格是不相称的,而中国是另类的,龙头企业和其他民营企业实力相差较为悬殊、整合进程慢且不激烈,由于是国企之间的合并,企业利润率下降不会太大,龙头企业很有可能销量超越利润率的下降呈现市场份额和利润的同步增长,另外由于盈利水平尚佳,就算被兼并依然有不错的出售价格)

3.2 医药纯销:市场稳定增长,风险较小
医药纯销指的是直接向医院销售药品。通过与业内资深人士的交流,我们发现:相对于医药调拨,医药纯销业务比调拨业务更有吸引力(见表10)。

医药纯销的市场前景稳定
随着经济水平的发展,人们的健康意识加强,医院门诊和入院病人的人数逐年递增(见图13)。这也意味着医院用药量的增加: 2004 年全国医院药品购进总额约为905亿元,较2003 年增长约26.8%,明显高于同期GDP 的增长幅度。2005 年医院购药金额仍然持续增长,年销售总额突破1000 亿元,增幅超过20%。预计这一增长趋势仍将持续。
毛利率略高于批发
由于减少了中间的流通环节,纯销业务的毛利率通常比调拨业务要高。
对服务的要求较高,有一定的进入壁垒
通常来讲,医院纯销业务对服务的要求比较高,需要经销商对医院的需求比较了解,能够提供急救药品、及时的物流配送、丰富的医药品种等等。因此,相对于调拨而言,医院纯销的进入壁垒较高。从目前的情况来看,从事医药纯销的企业大多数都是大型国企(尤其是对大型医院的纯销),民营企业较少,因为这些大型国企已经与医院建立了长期的合作关系,能够提供更好的服务,还能在医院的人员培训以及学科建设等方面提供帮助。当然,我们认为新兴的民办医院、小型医院、社区及农村医院等可能是民营企业在纯销业务上的切入点。
跨区经营较少,产业集中度较高
由于上述提到的服务要求高的原因,医药纯销的跨区经营较少,企业基本都是在本地开展业务。因此,不同的经济发展程度就为纯销业务规模的扩张提供了不同的区域环境。北京和上海是医院药品消费量最大的两个城市,估计市场规模均在110 亿元以上。处于这两个城市的医药纯销企业规模一般较大,发展较快,而且这两个城市对于周边的区域也有较好的辐射能力。相对于调拨业务而言,纯销业务的产业集中度也比较高(见表11)。

坏帐风险较小
目前医院仍然以国家投资为主,因此纯销业务的经营风险比较小,坏帐比例也比较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