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控制术《上》(马尔茨博士)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6 19:57:21

第一章|自我意象:让你由内而外地改变自己
◆自我意象会控制你能做哪些事、不能做哪些事,哪些事对你来说很难、哪些很容易,甚至会决定别人对你有何反应,其确定性和科学性,就像一根温度计控制你家中的室内温度那样无可辩驳。
◆改变自我意象并不在于时间早晚、年龄大小。你任何时候都能开始一种全新的、不同的生活。
只有那些敢于相信自己内心有某种东西能够战胜周围环境的人,才能创造辉煌。
——布鲁斯·巴顿
20世纪60年代末,心理学开始了一场革命,这场革命随后又在70年代蓬勃发展。1960年开始写作《心理控制术》时,我正处在心理学、精神病学和医学发生剧变的前沿。有关“自我”的新理论、新观念开始出现于临床心理学家、从事精神病研究的专家中间,甚至化妆品界以及像我一样所谓“整形医生”的作品和研究成果中。从这些研究成果中得出的新方法,最终带来了人的性格、健康甚至基本能力和天分的巨大变化。过去屡战屡败的人成了成功者。在没有接受额外家教的前提下,过去得分为“F”的学生成绩变成了“地地道道的A”。生性羞怯、不善交际、性格内向的人变得快乐而开朗。当时,有一期《时尚杂志》引用了我的文章,在该文中,T·F·詹姆斯这样概括形形色色的心理学家和医学博士们得出的结果:
认识自我的心理状态,意味着理解成功与失败、爱与恨、痛苦与幸福之间的区别。“真我”的发现能够拯救濒临破裂的婚姻、再造坎坷不平的职业生涯、改造具有“性格缺陷”的受害者。从另一方面讲,发现“真我”也意味着发现自由与强迫服从之间的区别。
这其实不算对此后40年发生的一切所做的预测。
《心理控制术》第一次出版时,如果你前往一家书店买一本来读,也许会发现它静静地躺在阴暗角落的某个书架上,与十几本其他所谓的“自助”类图书放在一起。当然,“自助”图书如今已经成为整个书店图书中数量最多的一部分。心理学家、精神病专家、临床医学家如雨后春笋般出现,大量专家人士也开始露面,比如运动心理学家、团体工作绩效指导者等等。寻求此类帮助已经不是让人难为情的事,以至于在某些领域,寻求专业人士援助已经成为一种时尚。自助心理学已经风靡一时,甚至在商业信息类电视节目中都占有一席之地!
化难为易
今天蓬勃发展的见解、信息,有许多似乎都建立在心理控制理论这个基础之上,它们几乎能帮你实现从克服拖拉习惯到提高打高尔夫球击球技巧在内的一切目标,这一点让我感到欣慰。你也许会说,我最初的作品具有时代超前性,也可能说它已经过时。从个人角度讲,无论你得出什么结论,对你来说最重要的一点是:事实证明,心理控制术所作的基本承诺,无疑是完全正确的,这个承诺即“化难为易”。无论现在对你来说难以完成的事是什么,无论促使你读完本书的原因是什么,你都可以通过运用某些合理的心理学概念、通俗易懂而且易于掌握的心理训练技巧,以及几个实用的行动措施,将其化难为易。
你不为人知的宏伟蓝图
我极力认为,现时代心理学最重要的发现是对自我意象的揭示。通过认识自我意象、学会纠正自我意象并控制它为你所用,你就能获得难以置信的信心和力量。
无论你是否认识到,每个人的内心都有一幅描绘自己的精神蓝图或叫“心像”。对我们的意识来说,这幅图可能模糊不清、朦朦胧胧、不甚分明。其实,人的意识甚至根本无法辨认出它。但它的确就在那里,完完全全,纤毫毕现。这个自我意象就是我们自己对“我是什么样的人”的看法,它是以我们的自我看法为基础形成的。这些关于自己的看法,大多数都是根据我们过去的经历、我们的成与败、我们的荣与辱以及别人对我们的反应(尤其是童年时代的早期经历)而无意识地形成的。根据这些看法,我们便从心理层面上构建了一个“自我”(或一幅关于“自我”的图像)。就个人来讲,一旦某种针对自己的想法或信念进入这幅图像,它就会变成“事实”。我们并不质疑它的正确性,而是头也不回地按照它去行动,就像它的确是真的一样。
因此,自我意象会控制你能做哪些事、不能做哪些事,哪些事对你来说很难、哪些很容易,甚至会决定别人对你有何反应,其确定性和科学性,就像一根温度计控制你家中的室内温度那样无可辩驳。
具体来说,你的一切行动、感受、举止甚至才能,都始终与这一自我意象相符。请注意“始终”这个词。简言之,你认为自己是什么样的人,就会“按照这一类人的特点去行动”。更重要的是,你根本无法背其道而行之,哪怕有意识地努力或坚忍不拔也无济于事(这也是有些人咬紧牙关努力想做成某件难以做到的事却必败无疑的原因。其根源不在于意志不坚定,而在于对自我意象的管理)。
“反弹”效应
自我意象中认为自己“胖”的人(即此人的自我意象说“我喜欢吃甜食”,说她挡不住“垃圾食品”的诱惑,而且找不出锻炼的时间)总是无法减肥并保持体型,无论她怎样有意识地想方设法与这种自我意象对抗也是徒劳。你无法做到长时间超越或逃避自我意象。就算你真能做到短暂地逃避,也会立即产生“反弹”效应,就像一个橡皮圈,在两个手指之间伸长,但稍一松懈就会恢复原状。
如果某人认为自己是“失败型的人”,那么无论动机多好,无论意志力多么坚强,他总能找到失败的方式,哪怕机遇真真切切来到眼前,也会与他失之交臂。如果某人认为自己是不公正社会的牺牲品,认为自己“注定要受苦受难”,那么他发现周围的环境总是证明他的看法没有错。
你还可以使这种观点进一步具体化。比如,你参加的高尔夫球赛,你的推销生涯、公众演讲、减肥、人际关系等等。对自我意象的支配是无条件的、带普遍性的。“反弹”效应无处不在。
自我意象是一个前提、基石或基础,你的全部性格特征、行为举止,甚至所处的环境,都以它为基础建立。结果呢,我们的经历似乎总是证明并加深我们的自我意象,从而形成一个循环。至于这个循环是恶性的还是良性的,那要视具体情况而定。
比如说,一个自视为“F”型学生的孩子,或者认为自己“对数学一窍不通”的学生,总是发现成绩单上真的每次都是“F”。于是他便有了“证据”。同样,专业销售人士或企业家也会发现自己的亲身经历总是“证明”自身的自我意象是正确的。无论什么事让你觉得困难,无论你在生活中遇到什么挫折,这些困难和挫折似乎都在“证明”并强化某种像唱片上的凹槽一样深植于你自我意象中的东西。
由于这种客观“证据”的存在,我们很少想起自己的症结在于自我意象或者我们的自我评价。如果告诉某个数学不好的学生,说“根本学不好代数”这句话不过是他的“想象”而已,那他可能会怀疑你是否神志清醒。他努力地学啊学,但成绩仍然不尽如人意。如果告诉某个销售代理商,说“挣钱无法超过某一金额”不过是她的一个想法,那么,她会拿出她的订货簿来证明你的说法不对。只有她最清楚自己付出了多少努力,又经历了多少次失败。然而,正如我们将看到的那样,一旦说服他们努力改变自我意象,无论是学生的学习成绩还是推销员的挣钱能力,都会发生几乎令人不可思议的变化。
很显然,光说“一切存在于你的头脑,你认为自己行,就一定能行”是不够的。实际上,这简直是对他人的伤害。这样解释也许更有效果:“成绩或挣钱能力”建立在某种根深蒂固、甚至可能难以觉察的思想模式之上,这种思想模式一旦改变,你就能从中解放出来,从而更有效地开发自身潜力,并得到与此前具有天壤之别的结果。这便让我懂得了一条与自我意象有关的最重要的真理:自我意象可以改变。
无数事例证实,改变自我意象并不在于时间早晚、年龄大小。你任何时候都能开始一种全新的、不同的生活。
如图,假设我们生活在两个盒子里。最靠外的一条实线代表实际界限,或叫现实界限。左图(代表受到严格束缚的“自我”)中的点线或虚线表示给自己强加的界限。实线与虚线之间的区域指你潜力尚未得到开发的区域或范围。当你认识到强化并解释自我意象的含义时,就会将虚线向外移动,使其越来越靠近实线,从而使你能更充分地运用自身潜力。
成功是由内而外,而不是由外向内的
我们知道,一个人要想改变习惯、性格或某种生活方式似乎特别困难,其中的一个原因是,几乎一切图变的尝试可以说都始终指向自我的周边界限,而不是指向自我的中心。
许多病人都对我说过这样一些话:“如果你现在说的是‘积极思考’,我以前曾经尝试过,但那对我一点不管用。”然而,这样说的时候总有一个小问题:这些人在运用或尝试运用“积极思考”方法时,要么用于考虑特定的外部环境,要么用于考虑某些具体习惯或性格缺陷,如“我会得到那份工作”、“今后我要更坦然、更放松”、“这次商业投机肯定会使我撞上好运”。如此等等。但是,他们从来不琢磨如何改变对“自我”的看法,而自我意象才是实现这些目标的关键。
耶稣曾告诫我们不要做把新布料补到旧衣服上或者用旧瓶装新酒的荒唐事。如果用“积极思考”作为补丁,补到同样一件旧的“自我意象”衣服上,是不会收到好效果的。实际上,对自己的看法始终很消极,却又想对某一具体情况进行积极思考,这几乎是不可能真正完成的任务。无数试验证明,对自我的看法一旦改变,与新的“自我看法”相符的其他事便能很容易、不费力地办到。
自我意象是个体思想体系的核心
已故的普雷斯科特·莱基最早做过一个与此相关的、最令人信服的实验。他是研究自我意象心理学的先驱之一。莱基把人的性格看成一个“思想体系”,其中任何一种思想都要与体系中所有其他思想一致。与体系不相容的思想会被体系排斥、视为“不可信”,从而不具备指导行动的效力。看似与整个体系相符的思想才会被接受。这个思想体系的核心(或者说是建立所有其他思想的基石或基础)便是个体自我意象,或者说是个体对自己的看法。
由于莱基是一位教师,所以有机会通过成千上万名学生来验证他的理论。他提出,如果学生学习某一学科有困难,那可能是因为他自认为不适合学习该学科。然而莱基相信,如果能说服该学生去改变对自己的自我界定,其学习能力应该也能随之改变。
事实证明的确如此。有一名学生拼100个单词会拼错55个,而且多门功课不及格,甚至整整一年连学分都没有,但在第二年总评却达到91分,还成为所在学校拼读最好的学生之一。另一位由于学习成绩差被勒令退学的女大学生,却在退学后考入哥伦比亚大学就读,还令人信服地得到了“A”。有个测试机构告诉一位男孩,说他根本没有学好英语的天赋,但这个孩子在第二年却获得了文学比赛的优秀奖。
这些学生的问题并不在于太笨或缺乏基本素质,而在于有一种不恰当的自我意象(“我不是学数学的料”,“我天生就缺乏拼写能力”)。他们“认同”自己的错误和失败。他们不说“我那次考试失败了”(以事实为依据的描述性语言),却得出“我是失败者”的结论;不说“我那门功课不及格”,而是说“我是个由于不及格而退学的学生”。有兴趣进一步了解莱基作品的人,不妨找一本他编著的《自我一致:关于性格的一种理论》读读。
莱基还运用同样方法纠正学生咬手指以及口吃之类的坏习惯。
我自己保存的资料中就有一些同样服人的卷宗:一位特别害怕和陌生人交往甚至于几乎不敢出门的女士,如今却成为演讲家,并以此作为谋生的职业;另一位由于“对销售毫无兴趣”而拟好辞呈的推销员,销售成绩却在6个月之后排名居百佳推销员之首;一位由于“紧张”和不堪承受每周准备一篇发言的压力而被认为应该退休的部长,如今却平均每周进行三次“本份外演讲”,此外还要完成每周法定的发言,更重要的是,他如今并不认为自己还会紧张。
循着莱基博士对该课题进行的突破性思考(这些思考均源于对现实的观察)以及我在本书前几版中按时间编入的观测报告和思想,又有许多人做了更为复杂的大量科学研究。这些研究中发现的诸多证据,已经促使大多数理论心理学团体接受了“自我意象可控”的观点。
一位整形医生为何对自我意象心理学产生了兴趣
乍一看,医学外科和心理学之间似乎无甚关联甚至毫无关联。然而,正是得益于整形外科医生的工作,才最早发现了自我意象存在的蛛丝马迹,并引出某些导致重大心理学知识问世的问题。
多年前我第一次从事整形医生工作时,病人在性格和个性方面出现的突然变化让我非常吃惊。令人费解的是,这些变化通常是某种面部缺陷得到矫正后导致的结果。在许多例子中,改变外部形象似乎能创造“一个全新的人”。许多事例证明,我手中握的手术刀变成了一根魔棒,它不仅能改变病人的外表,而且能改变病人的整个人生。生性害羞、不善交际的人变得大胆而无畏;一位“笨”男孩变成机灵聪慧的少年,后来还成为某知名公司的管理人员;工作表现下滑、信心不足的推销员成了自信的典范。也许最让人吃惊的,要数那位向来怀有“铁石心肠”的罪犯,他几乎在一夜间从无可救药的家伙(从未展示任何求变的渴望)变成“囚犯标兵”,还以出色的表现赢得假释机会,并于出狱后在社会上承担了负责任的角色。
60多年前,我在《新面孔——新未来》一书中描写过许多类似案例,本书描写得更多的是我的同伴而非社会大众。图书上市后,一些知名杂志刊登了类似文章。此后,刑事学家、心理学家、社会学家和精神病专家的问题便像炮弹一样向我袭来。他们提的许多问题我根本无法作答,但的确促使我展开了一项调查。让人奇怪的是,我从失败中学到的东西一点不比从成功中学到的少,也许不能说更多罢。
其实,这些成功很好解释。那个耳朵过大的男孩曾经听别人说他的外表就像一辆两侧车门敞开的出租车,一辈子受人奚落和嘲弄——这种嘲弄往往是那样残酷无情。与别人交往意味着蒙羞和痛苦。他怎能不尽量避免接触社会?他怎能不害怕与人打交道、将自己封闭起来?他在各方面都害怕自我表现,从而成了有名的“笨蛋”。如果你了解了这些表现,他在耳朵矫正后、困窘和蒙羞的根源得以消除从而肯定能过正常人的生活(事实上他确实正常了),也就不足为奇了。
再想想那个由于车祸惨遭毁容的推销员。每天早晨修面时,他都能看到下颌那道丑陋的伤疤,以及那张扭曲得奇形怪状的嘴。他平生第一次痛苦地觉得难为情。他自惭形秽,觉得自己的相貌肯定让人唯恐避之不及。那道伤疤成为他挥之不去的梦魇,他和所有其他人是那样“不同”。他开始琢磨别人对他怎么看、怎么想。没过多久,他的自我意象伤得比脸孔还要严重。他开始失去自信,变得刻薄而敌视。很快,他的所有注意力几乎都集中在自己身上,保护自尊心、避免任何可能使他羞辱和难堪的场面,成了他生活的首要目标。在这种情况下,面部损伤的矫正和“正常”脸庞的恢复在一夜之间便改变此人的整个人生观,改变了他的自我感觉,并使他在工作中取得更大成功,也就不难理解。
一个谜团始终让我不解:如果手术刀有魔力,那么为什么有些人脸部焕然一新却始终死性不改呢?
既然如此,那些心灵并未发生变化的例外情况又该如何解释?为什么那个由于鼻子长了肉瘤而一辈子特别害羞和难为情的贵妇人,尽管通过外科手术后鼻子恢复正常、脸庞也堪称美丽,却仍然一如既往地扮演丑小鸭的角色,仍然充当那个让人讨厌的姐姐角色,从不把任何人放在眼里?如果手术刀本身有魔力,那么这种魔力为什么不能施加给这个贵妇人呢?
还有,那些脸孔重新焕发青春却仍然死性不改的人究竟为何?有些病人固执地认为,外科手术根本没有使他们的脸庞发生任何变化,这些人的反应作何解释?每位整形医生都有过类似经历,甚至可能像我一样,被这种病人的固执搞得不知所措。有些病人无论外表发生多大变化,总会固执地认为“我看上去和以前一模一样——你什么也没做”。朋友几乎认不出他们,甚至连家人也难以辨认,而且为他们新焕发的“美”而欢欣鼓舞,但这些病人自己却坚持认为只能看到一点点变化,或者看不到丝毫变化,甚至否认曾经有某种变化发生。对比术前与术后的照片并不能带来美好的感觉,甚至会唤起敌意。似乎有某种奇怪的精神魔力使然,这些病人会这样自圆其说:“当然,我看到那个肉瘤的确不再长在鼻子上——但我的鼻子看上去仍然没什么两样。”或者说:“那个疤也许看不见了,但它仍然还在那里。”
带来自豪而非羞愧的伤疤
还存在一种现象,我们从中能找到让人捉摸不透的自我意象的蛛丝马迹:并非所有伤疤和容貌缺陷都必然带来羞愧和耻辱。年轻时我在德国学医,看到许多学生骄傲地袒露着“刀疤”招摇过市,像美国人佩戴荣誉勋章那样自豪。造成刀疤的“角斗士”大都是大学校园的“精英”,其脸上的疤痕就是证明身份和地位的“功章”。对这些男学生来说,面颊上“得到”一个骇人的伤疤所获得的心理影响,就像从我的推销员病人脸上除掉伤疤引起的心理反应一样。于是我开始懂得:刀本身并没有魔力,它既可以在一个人的身上留下伤疤,也可以为另一个人除掉伤疤,其心理效果一样。
搞不懂的“虚构之丑”
对一个本来就有先天缺陷的人或者由于不幸事故惨遭毁容的人来说,整容手术似乎真能为他们带来神奇逆转。从这类事例不难推出,一切对于不幸、失败、恐惧、焦虑和缺乏自信心的医治,都意味着进行大规模整容手术,以消除所有身体缺陷。然而,根据这一理论,那些拥有正常面孔或者容貌让人可以接受的人,应该不存在任何心理障碍。他们应该快乐、幸福、自信、不急不躁。但我们明明知道事实并不如此。
这一理论也不能解释一些人为什么会前往整容手术办公室,要求重新整容、以治愈某种纯属“虚构之丑”。比如,有些35~45岁的女性就认为,哪怕外表再正常不过(有许多女士甚至很有魅力),她们看上去依然“很老”。
有些年轻女子之所以认为自己不好看,只是因为她们的嘴、鼻子或胸围与当前风靡一时的好莱坞女星、年轻的流行歌星或者所在校园最受欢迎的女孩不能完全媲美:另一些男士认为自己的耳朵太大、鼻子太长。
这种“虚构之丑”并不罕见。有人对小至十几岁的青少年和大学生、大到成熟男女的人群进行调查,结果显示:大多数(70%、80%甚至90%)人对自己外表上的某个部分并不满意。
如果“正常”和“中等”这两个词的确有现实含义,那么很显然,老百姓当中不会有90%的人外表“不正常”、“与人不同”或“有缺陷”。然而调查显示.我们的总人口中有接近同样比例的人总能找出某种原因证明自己应该为“外表意象”(基于自我观察和对他人的反应而作出的对身体外貌的主观臆想)感到羞愧。
当然,在某些案例中,这种羞愧会变成某种积极的不满,激励人们着手进行有益身心健康的减肥或身体锻炼。然而在另一些事例中,它要么会激发人们尝试某种注定失败的减肥或锻炼方式(失败的原因是由于强烈的自我意象为他们设定了一些限制),要么导致人们从此沉沦或陷入不幸。
这些人反应得就像面部真有缺陷一样。他们产生了与外表有实际缺陷的人相同的羞愧感。他们开始产生同样的恐惧和焦虑。同样的心理“绊脚石”,妨碍和阻塞了他们追求“完美”人生的能力。尽管他们的“伤疤”更多是精神和情感而不是外表上的,但却具有相同的摧毁能力和削弱威力。
为什么有钱人和权势者也有不快
为什么好莱坞炙手可热的明星、成功者、有钱的“俊男靓女”,为什么赢得亿万美元天价合同而衣食无忧的运动员,为什么富可敌国的商界精英或权倾朝野的政治家,往往也令人吃惊地闷闷不乐、由于酗酒或吸毒成瘾而自甘堕落,或者在各种各样的公众场合丢脸、做一些有损形象的举动?这种现象我们每天都耳闻目睹,已经见怪不怪。
“他们买了宝马,还在磨坊谷购置价值300万美元的豪宅,却仍然在早上睁开双眼时说‘我的自我感觉不好'”。这里引用的是斯蒂芬·哥德巴特博士的话。斯蒂芬是一位心理学家,曾为硅谷里许多从事网络和高科技工作的百万富翁治疗过所谓的“对财富的非分之想综合症”。
与通过外科手术改进人的外表缺陷相比,财富、成功、权力和名声更难确保你得到幸福和安宁。
自我意象——真正的奥秘
自我意象的揭示,能解释我们适才讨论的一切显而易见的分歧。它是一切解决方案的共同点——是我们掌握的一切案例的“决定因素”,无论这些案例中的主人公是失败还是成功。
奥秘是这样的:要想真正活着,也就是说,要想追求到令你满意的生活,就必须有一个适当的、切合实际的自我意象伴你一生。你应该发现“自我”能为你接受。你必须有一种健康的自尊,必须有一个你能信得过、靠得住的自我,一个你不为之羞愧、能通过它自由展现自己而不必躲躲闪闪、遮遮掩掩的自我。你必须了解自己,既了解自己的强项也了解弱点所在,而且要诚实、坦然地面对自身优长和缺陷。自我意象应该是对“真我”的合理近似,既不能凌驾让也不能避而不及。
当这种自我意象完好无损、安然无恙时,你就会感觉良好;当它受到威胁时,你会觉得焦躁和不安。如果它很适当,可以让你全心全意为之自豪,你就会感到自信。此时,你可以无拘无束地释放自我、展示自我,能够发挥自己的“最佳功能”。如果这种自我意象成为遭人羞辱的目标,你就会努力隐藏而不是展示它。创造性地展示自身行为的努力会受到阻碍,你变得充满敌意、极难相处。
如果面部伤疤也能提升自我意象(就像校园里那些“角斗士”一样).那么自尊和自信也会得到提升;如果面部伤疤贬损自我意象(就像那位推销员一样),其结果只会导致自尊和自信的损伤。
如果某个面部缺陷通过整形手术得到矫正,那么只有当受损的自我意象也相应得到矫正时,才能产生巨大的心理变化。有时候,哪怕已经成功地做了手术,受损的自我意象依然没有改变,就像病人的手足已经从生理上切除,“想象中的四肢”却依然让他们感到痛苦一样。
步入“心理整容”的新事业
这些观测结果引导我开始着手一项新事业。我开始对这样的观点深信不疑:许多考虑进行整形手术的人,其需求并不仅仅在于做一次外科手术,有些人根本没必要做外科手术。
如果我将这些人看成病人,看成一个完整的人进行治疗.而不只是治疗他们的鼻子、耳朵、嘴巴或胳膊腿,那么我就应该给予他们更多。除了矫正相貌上的缺陷之外,我还应该让他们懂得怎样得到心理、情感和精神上的“整容”,怎样消除情感伤疤,怎样引导树立正确的态度和想法。
这一决定促使我开始踏上一条持续观察之路,对自己遇到的案例进行整理归类,对同龄人、对大众做演讲,然后于1960年写出了这本书。本书以一种奇特的方式吸引了公众的想象力。许多流行杂志包括《读者文摘》和《时尚》都引用了书中的部分内容,有些团体和公司为自己的推销员和其他员工购买了数千册,优秀运动员、教练员和运动团队(包括著名橄榄球教练文斯·伦巴迪任教练的绿湾打包工队)也广泛应用书中提供的技巧。由于本书的成功,很快便有许多团体和个人邀请我发表演讲、进行巡回研讨、接受广播和电视采访,我甚至还应邀制作了自己的广播节目。教堂、大学和公司都发来请柬,请我谈谈自己的发现。最终,我又写了另外几本书,作为对该书的拓展和补充,其中包括《自我意象的魔力》。在我人生的后半辈,也就是该书首次出版30年之后,很欣慰地看到《心理控制术》每年仍然能卖出数万册而居高不下,这几乎完全依靠读者相互之间传递相告,而且眼下还引发了一些新看法、新观点。
随着岁月流逝,我一直在传授自我意象的魔力,耳闻目睹人们通过运用自我意象而取得可喜成果,从而积累了更丰富的经验。如今,我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坚信:每个人内心深处真正想要的东西,其实就是更充实的人生——我称此为“活力”,即一种不受自我意象强加的人为限制而无拘无束生活的体验。幸福、成功、安宁(无论你对想要追求的完满人生如何定义),就其本质而言,都是对充实人生的体验。体验幸福、成功、自信等情感时,我们就会享受人生。如果抑制自己的能力、破坏我们与生俱来的天赐才华,并听任自己遭受焦虑、恐惧、自责和自憎的折磨,我们实际上就在扼杀唾手可得的生命力,就在抛弃造物主赋予我们的禀赋;只要拒绝生命的赋予,我们就在拥抱死神。
享受无拘无束人生的新计划
在我看来,哲学专家和精神病专家在对待人以及人所具有的自主图变的潜力(哪怕这种改变很伟大)这个问题上往往过分悲观。由于与心理学家和精神病专家交往的人都是所谓的“非正常”人,所以文学作品几乎无一例外地涉及各类反常的人和事,谈论部分人的自毁倾向。我担心许多人对此类看法和观点已经司空见惯,以至于开始将憎恨、破坏性本能、羞惭、自责之类的情感以及所有其他消极的东西,都视为正常的人类行为。而普通人在以微弱的意志去对抗人性中的这些消极力量、以获取健康和幸福时,却总是感到那么软弱无力。如果人性和人的环境在现实中的确就是这样的景象,那么自我完善的努力实际上就是一件徒劳无功的事。
然而我相信(我的许多病人的亲身经历也证实了这一点):你在自我完善的道路中并非孤立无援。每个人身上都有一种“求生本能”,这种本能永远都在努力为我们追求健康、幸福以及个体为享受美好人生应该具有的一切。这种求生本能通过我所称的“创造机制”为你效力,一旦正确运用,这种机制就会成为嵌入每个人内心的“自动成功机制”。
在本书中,我将竭力为你提供客观实用的观点和指南,以解放你的自我意象、充分激发你体内的“自动成功机制”。我相信,只要你愿意向它们提供合理的机会,你也一样能高兴而惊奇地看到自己经历的一切积极变化。
对潜意识思维科学的新见解
众所周知,对人的思维究竟有哪些组成成分这个问题,当前存有争议。填进你大脑的神经细胞要比银河中的星星还要多,有数千亿之众——其数量让人觉得不可思议。这些神经细胞中,每个细胞都要从其他成千上万个细胞那里接收输入信息,然后又将信息发送给其他成千上万个细胞,从而形成多达数千亿个双向联接。在介绍大脑的著作《清新的空气,闪耀的火花》一书中,神经学家杰拉尔德·埃德尔曼·莫里斯估计,如果每秒钟数一个神经联接,大概需要3200万年才能数完。
这样做有点像你点击自家电脑上的“新邮件”图标,发现有一两万封电子邮件信息需要分类、设置优先顺序、整理、回复,其目的就是让一切恢复正常,以便完成日常生活中最简单的任务,如系鞋带。想想会让你“不寒而栗”,但你的大脑却能沉着冷静地在一毫微秒之内处理完毕。
人脑的重量大约只有3英镑,然而包含的成分却像装满计算机电路的大厦组成的整个城市那样复杂。它肯定是我们有史以来所发现的最复杂、最令人惊异的事物。然而,人脑对我们仍然是一个尚未完全掌握的领域,因为总有一些研究不断地获得新发现,让人们对人脑如何运转产生进一步了解。
除“机械”层面的脑概念之外.还有心理和精神层面问题、思维作为通往灵魂的通道之流动、意识与潜意识、弗洛伊德的“本我”概念、三重而非两重操作系统的观点(爬行动物脑、边脑与大脑)、左脑与右脑的看法,如此等等。
有些人批评我对大脑和思维的此类分析过于简单化。也许在我初步涉猎该领域之后很久,会有持续的研究成果最终证明我的观点对错参半,而且会得到关于现实的自我完善的更合理见解,这是完全可能的。如果出现这种情况(以及当出现这种情况时),我会欢欣鼓舞。但在眼下,不妨让我说:对你而言,是否有某位成果颇丰的心理学教授对我们此时称之为过于简单化的话题嗤之以鼻,其实并不重要。还是让你我将注意力集中在最重要的焦点上吧,那就是:到底是什么在发挥作用。我敢向你保证,我们此时讨论的途径和方法,已经在无数人身上奏效,对你也将管用。之所以说“发挥作用”,我的意思是说,它能使你从人生中得到你想要的更多东西。
对控制科学的探索使我相信:所谓的“潜意识思维”其实根本不是思维,而是一种由大脑和神经系统组成、由思维来运用和引导的目标追寻伺服机制。最可用的一种观念是:人并没有两种思维,而只有一种(或叫意识),它在操纵一台自动追寻目标的机器。这台自动化目标追寻机器的功能和电子伺服机制的功能如出一辙,但却比人类构想出的任何“电脑”、计算机或巡航导弹都神奇和复杂得多。
你身上的创造机制并非你独有。它会自动、客观地朝向成功和幸福或者不幸和失败的目标奋斗,至于结果如何,那取决于你为它设定什么样的目标。为它提供“成功目标”,它就会发挥“成功机制”的功能;为它提供消极目标,它就会同样客观、同样忠实地发挥“失败机制”的功能。与所有其他伺服机制一样,要想发挥作用,它必须有一个明确的靶子、目标或问题。
简而言之,你想向这一机构传递的目标要经过自我意象的筛选,与自我意象不一致的目标会遭到排斥或修订。找到了改变自我意象的方法,你也就平息了它与你所设定目标之间的冲突。之后,如果你能将自己的目标直接传达给创造机制,它就会忠诚地帮你实现这些目标。
和任何其他伺服机制一样,创造机制要运用我们为它们输入的信息和数据(即想法、信念、描述)。我们对将要解决的问题的表达,是通过自身态度和对环境的描述来实现的数据(即想法、信念和描述)。
如果给自身创造机制输入这样的信息和数据:我们轻如鸿毛、低人一等、不值得关注、软弱无能(消极自我意象),那么,这一信息在处理和利用过程中,就会以实际体验的方式为我们提供“答案”。当我们认识的某个人的行为“错”得让人吃惊却又不知道错在何处,或者当我们表现出此类行为时,主要原因可能是由于向伺服机制传递了错误信息;此时伺服机制仍然在完美地发挥作用.但却在遵循一种严重的误解而行动。
在《与内心傀儡作斗争——外表正常者的疯狂》这本优秀著作中,戴维·维纳和吉尔伯特·海夫特博士写道:“很显然,即便我们当中最有教养的人,内心也存在一种疯狂,这是一种可能的理性丧失,是我们必须应对的。”计算机专家在计算机出现某种严重故障时,喜欢耸耸肩用上这样一句行话——无用输入、无用输出。换言之,如果神经通道加工的“垃圾”足够多,并以某种方式将这些“垃圾”联系在一起,其结果或输出就是“无用行为”。
像所有其他伺服机制一样,我们的创造机制要利用已存储信息或“内存”来解决当前问题、对当前形势作出响应。有时候,这种“存储数据”在所有事实或有用性全部消失之前,仍然处在创造机制的掌控之中。我们可以再举《与内心傀儡作斗争》一书中的内容为例:
“刚刚在学校的一次数学测验不及格之后,父亲可能会对10岁大的我们说‘你一无是处,将来必将一事无成’。这种话有可能会成为我们‘本我'和‘内心傀儡’中的一种边缘记忆,就算不会相伴我们终生,也会跟随我们多年……”
这些信息之所以始终跟随我们,而不像鸭背上的水珠一样容易滚落,是因为它会留在我们所称的“边缘记忆”里。我认为,这种记忆与自我意象“印记”只是略有不同。主要有三种因素控制它:权威来源、严厉程度和反复性。如果听到的话来自一个我们将其作为权威者加以敬畏的人之口(比如我们视为至高无上的父亲、儿时特别想得到其认同的某个人),那么,与当时对我们说同样的话但说话者我们却不那么敬重的情况相比,前者的话显然更有分量。我们看到、听到或经历的事物如果很强烈(比如父亲在大庭广众之下朝我们大喊大叫,使我们无地自容),它们在我们心中的分量也会增加。而如果从权威渠道反复听到同样的话,那份量就更重了。这种“程序”在停止编辑多年之后,仍然会支配我们的各种行为,因为伺服机制眼下引发的行为仍然在遵从它。
要想为更加无拘束的生活“编程”,首要的一点就是了解你身上的这种创造机制或“自动制导系统”。在此过程中,你将学会怎样将其用作一种成功机制而不是失败机制。其次,你需要实实在在地“编程”、“重编”或“策划”你想要的性格和人生经历。
有一点并不人所共知:饱受争议的蒂莫西·里瑞博士(20世纪60年代嬉皮士们的偶像,也是一位科学家)像我一样,对机械控制和人脑运作之间的关联心驰神往。1992年接受采访时,蒂莫西说:“对于遗传学来说,对大脑的探索是一种十万火急的事,因为它就是那样发挥作用的。如果你在自己头脑中置入1000亿台计算机主机,那么你只用进入那里、掌握如何操作它们就可以了。”我想,对你个人来说,投入所需的时间、精力以更好地认识和利用思维的力量(包括自我意象的力量),同样是迫在眉睫之举。
他还说:“我们只能按照自己构建的外部机械模型或远程逻辑模型,来认识自己的头脑如何运转。”这种观点对于我们来说其实就是:它是一条更深刻认识我们大脑的途径,其基础是一种远程逻辑模型,和巡航导弹和计算机技术之类的远程逻辑模型差不多。
这一方法本身包括学习、实践和练习新的思维习惯、想象习惯、记忆习惯和行为习惯,以便形成一个恰当而真实的自我意象,并运用你的创造机制,以便将成功和幸福集中到实现特定目标上。虽然人脑是一种无比复杂的创造物,虽然你能够阅读数百本神经学家的专著却无法进一步充分利用自身思维,但用心理控制术来实现自我完善却非常简单,而且立竿见影。
只要能记忆,会担忧,能自己系鞋带,你就能运用心理控制术取得成功!
正如随后要看到的那样,你将要采用的方法包括创造性的“心像”、通过想象力创造性地感知,并通过“付诸行动”来形成新的自动反应模式。你也许已经读过或听说过许多类似技巧并加以尝试,但结果却令你失望或时好时坏。如果是这样,那不一定意味着你用得不恰当,也不表示你由于某种原因无法成功运用它们。它更可能表示你总是试图应用与你自我意象相抵触的技巧。一旦在运用它们的同时能修订、管理和加深自我意象,你就能得到积极有效的结果。
我总是对病人说:“如果你能记忆、担忧,或能自己系鞋带,你就能不费力地运用这种方法。”我要求你做的事其实很简单,但你必须练习、“体验”。“显像”(构建创造性的心像)并不难,当你回忆起过去的某个场面或为未来忧心忡忡时,其行为和“显像”差不多。将新的行为模式付诸行动并不比“做决定”难,一旦付诸行动,你就能在每天早晨以一种不同的新方式不假思索、无需决策地系鞋带,而不是继续以一种习惯的旧方式去系。
他们都受益于心理控制术
对于那些学会心理控制术并从中受益的人,我一口气便能列出许多名单,这也许能让你信心倍增。这些人运用的此类方法,就是我将要在书中一步步向你介绍的。
运动员
心理控制和运动员早就结下了不解之缘。1967年,有报纸报道说:“绿湾打包工队如今的头等大事便是心理控制。”此时的打包工队教练是文斯·伦巴迪。不仅他,甚至连著名橄榄球运动员杰瑞·克雷默和巴特·斯塔尔,也都将《心理控制术》随身携带并拿出来和队友共享。1968年7月《纽约时报》有篇文章报道,说纽约扬基队伟大中场球员米凯·曼特尔找到了一本吉姆·博顿珍藏的《心理控制术》一书,发现书中的空白处用钢笔写满了注释。
著名高尔夫球员杰克·尼克劳斯、已故的佩恩·斯图亚特以及许多其他顶尖高尔夫球员,都对自己如何倚重“高尔夫球的精神层面”有过详尽描述。在《揣摩高尔夫》一书(书中提到主人公佩恩在1989年美国职业高尔夫球冠军赛以及1991年美国高尔夫球公开赛中夺冠的经历)序言中,佩恩·斯图亚特说:“从过去的精神倾向看,我认为我应该不能在这些重大赛事中的任何一场比赛中胜出。但是,由于有了新的思维方法,我能够像事实上所做的那样,将自己的运动水平升华到一个最高层次。”(顺便提一句,《揣摩高尔夫》一书的作者是理查德·库珀博士,此人是北卡罗莱纳大学的教育心理学教授,曾参与《高尔夫杂志》的编辑工作,还是许多高尔夫球员的教练。如果高尔夫球是你的业余消遣项目或你的正业,我建议你拿他的作品与本书配套阅读)。
在本书中,你还能发现骑术表演者、奥运选手、足球运动员和许多教练都对运用心理控制策略取得成功的做法青睐有加,有些则是须臾不可缺少。
教练
1997年,心理控制基金会收到北得克萨斯大学负责学术事务的体育指导副主任琳达·泰勒·罗林斯女士的一封信。她在信中写道,她向学生们传授心理控制技巧多年。在谈到为新入学的运动员(采取边学习边训练的方式)授课时,她说:“他们在北得克萨斯大学学习和运动的生涯中所熟悉的词汇,都是以马尔茨博士在这些学生出生前就提出的概念为基础的!”
如今指导职业高尔夫球运动员的波士顿心理学家格罗利亚·斯皮多尼博士(此人在《高尔夫杂志》中曾有过介绍)说:“据我测算,高尔夫球员大约花86%的时间来反复揣摩自己的想法和情感,除此之外什么也不做。在这段时间里,他们用不同方式去感受正在发生的事、愉悦或愤怒,努力想集中注意力,并对已经发生或将要发生的事表示担忧。”倘若打球时86%时间主要用于揣摩想法和情感而不是身体运动,倘若决定成败的因素中有86%要归因于想法和情感的管理而不是挥杆手法或一击入洞的本领,倒也情有可原。每项体育活动都遵循同样道理,因此,越来越多的教练花越来越多的时间和精力用于心理准备和精神激励。好几位知名教练员都亲自著书探讨此类主题,其中大名鼎鼎的有NBA教练帕特·莱利和菲尔·杰克逊。在底特律活塞队和奥兰多魔术队担任查克·戴利助理教练的前教练布伦丹·苏霍也是一个“心理控制”迷。在制作有关心理控制的电视节目时,他解释说,他将心理控制原则用于向那些企图提高各方面能力的运动员推荐新“心像”。
企业家和商业领导人
想想泡沫牛奶制造器的经销商雷·科罗克吧!他曾经目不转睛地看着麦克唐纳兄弟的汉堡摊点,心里却在设想某件了不起的大事。麦克唐纳的汉堡店遍布各地之后很久,在一次采访中,有人问科罗克先生对竞争激烈的快餐连锁店竟然能一阵风似地效仿麦克唐纳的每个新想法、新产品或新推销法有何感想。他回答说:“我们发明的速度比他们效仿的速度还要快。”他说的这句话,其实是指自我意象(这是对信心、主动精神和能力的肯定)。许多人认为应该怨天尤人、感到莫名恐惧的局面,他却应对得如此从容。每位商业“空想家”和著名商业领导人都有类似的“把它搞定”的勇气和手法。从心理控制观点看,我十分敬仰这种人。
让我再向你讲述一个快速致富的故事,主人公是一个名叫乔·波黎士的年轻商业领导人。乔起初的职业是当一名地毯清洁工。他发现,有几种虽然不合潮流却非常有效的方法可以对地毯清洁这一行当进行宣传和推广。他可以用这些方法作为跳板,将来发展成一个传授经验并帮助其他地毯清洁工找活干的公司。据最近一次统计,乔所在的机构已经吸收了近4000名地毯清洁工作为会员,这些人来自全美各地以及其他几个国家,公司每年在提供清洁服务和清洁产品方面销售额超过8亿美元!好几百个地毯清洁小业主也都参加了乔开设的“电话指导课程班”。乔是一个出身贫苦家庭的年轻人,没有受过大学教育,也没有正式学过市场营销,却成为所在行业的领军人物。事实上,他还被头号商业杂志推荐为“年度最佳人物”候选人。乔说,他已经“翻破”了手中的《心理控制术》一书,并将它推荐给公司所有员工,甚至还围绕心理控制理论,为员工开设了一个专题研讨班(本书的编辑就是其发言嘉宾之一)。为什么这样做?正如乔所言:“就业内与最优质产品、最合理价格和最好的产品配置相联系的所有商业知识和营销技能而言,如果掌握它们的人内心缺乏用好它们所需的自信,那么价格也合理、产品再优质、配置再科学,也起不到应有的作用。”
乔又补充说:“我们讲授的内容之一,就是怎样以比竞争对手更高的价格出售产品和服务,而要做到这一点,个体业主的自我意象所起的作用要胜过其他任何因素。”
销售专业人士
心理控制基金委员会的创立者之一比尔·布鲁克斯曾经为美国一些大型公司的销售队伍设计复杂难懂的销售培训系统。他倡导的“耐冲击销售系统”向来是一些优秀图书的主题,这些书包括《谋生无可辩驳,但不必工作那么累》。比尔自己是一名成功的推销员,还为成千上万名其他推销员提供过帮助。此外,尽管非常重视方法论,他还是坦诚地承认,如果推销员试图逆着自己的自我意象做事,那么最复杂、结构最完美的销售系统,在他们手里也不能取得好结果。
齐格勒堪称美国最负盛名的激励演讲大师和推销员培训师。在畅销书《靠近销售的秘密》(已销售25万册以上)中,齐格写道:“推销员的自我意象对销售取得成功有直接影响……如果你的自我意象很稳固,无论受到什么样的接待,你肯定可以从这一个潜在客户跑向那个潜在客户。作为一名销售人员,这种情况能极大帮助你懂得:在这个地球上,不经你允许,任何人都无法让你觉得低人一等。一旦拥有了正常的自我意象,那么你的销售世界和个人世界都会得到改善。《心理控制术》的作者麦克斯韦尔·马尔茨博士说,一切精神疗法的目的都是树立自尊,也就是说,树立病人的形象……你的自我意象非常重要,所以,树立了好形象,你就能够把销售生涯做大、做好、做快。”
在本书中,你将亲身读到一些与销售专业人士相关的案例,其中包括那位拥有大鼻子、大耳朵的推销员。你将发现,心理控制能超越一切职业、工作、教育和形势界限,像地心引力那样可靠而永恒地起作用(本书第16章就描写了五个运用心理控制技巧取得成功的人士的例子,他们的成功之路会让你喷喷称奇)。
遗传学和“天分”有何作用
遗传宿命论的争论根本毫无意义,那完全是胡言乱语。
基恩·路德拉姆博士在力作《成功与权力浅议》一书中对14位取得卓越成功的预言家和实干家作了深度分析和心理刻画,最后断然得出结论:成功的基础不是天资而是教养。“从这些成功者的家族史看,遗传与他们的成功无甚关联甚至毫不相干。”相反,他认为这些人身上的某些特质是别人为其“设计”、也是他们“自我设计”的。
如果遗传天分是你成功途中无法逾越的障碍,或者是成功背后的最终秘诀,你就不能指望沃尔特·迪斯尼出生于拥有非凡创造力和商业成就的“家族群”。沃尔特·迪斯尼的父亲从事好几项事业,但都以失败告终,其中包括在佛罗里达开设一家汽车旅馆。建筑大师弗兰克·劳埃德·怀特“阁下”是一位失业的巡回牧师,特别不称职,以至于从事任何一份工作的时间都没有超过一年。毕加索的父亲充其量不过是一个平庸艺术家。不,这并不像养马或赛狗。
许多证据表明,控制成功的主要因素是经过调节、设计、培养和引导的自我意象,而不是某种你无法控制的基因遗传。你不能选择亲生父母,但可以用心理控制方法来选择自我意象。
有些人可以把迈克尔·乔丹和泰戈·伍兹拿出来与我争辩。不错,他们每个人都展示出超乎常人的身体素质和运动天分,但是,如果不通过外界的一系列影响(更不用说泰戈的父亲或迈克尔的大学教练迪恩·史密斯那种“权威来源”的影响)来调节他们获得健康自我意象,这种天分肯定会被埋没。与乔丹一样,我也能找到例子证明某个公认为身体素质“普通”的运动员最后成功登上所从事运动的顶峰。在棒球界,这让我想起泰·科布和彼得·罗斯,在足球界则有弗兰·塔肯顿和道格·弗鲁迪耶,这两个人都被专家错误地定性为“块头太小,不能踢足球”,但都取得了巨大成功。
一刻也不要容忍这种想法:“没有天生的禀赋或才华,我就无法取得任何成就”。这是一个最冠冕堂皇的谎言,也是一个最可悲的借口。
心灵处方
开始制作一个剪贴本,收集古往今来既展示出优秀品性和性格、又在人生中取得你所渴望的成就者的简介。为每种品性和每种志向的类目选一个不同的代表性人物。通过收集和阅读他们的传记、自传、相关文章、发表的演说、其他人对他们的分析文章(这些东西在路德拉姆博士、拿破仑·希尔以及另一些名人作品中可以找到),成为熟知这些人人生经历的超一流专家。看看他们大体上在缺乏哪些素质(可以从遗传学、往往还可以从他们早年的环境和教养中找到)的情况下,却形成了自身独特的品性,并在人生中取得成就。搞清真正塑造他们人生的力量、思想和影响是什么。如果让这件事成为你的业余爱好,那么,你就能给自己的想象力添加宝贵的原料,你可以用这些原料来建立更坚强、更以目标为导向的、实现你人生志向所需的自我意象。
在《揣摩高尔夫》一书中,库珀对高尔夫球运动员说:
如果你参加一次职业高尔夫球巡回赛,并发现自己的挥杆动作比平时的节奏更合理一点、速度更稳定一点,那绝非偶然。通过观察巡回赛职业球手以更科学的手法挥杆击球,你就能吸收他们的部分才华,并展示在你的击球动作中。许多运动天分不一的高尔夫球手普遍都经历过这种现象。连最没有基础的高尔夫球手在观察马克·奥米尔拉、基恩·里特勒或南希·洛佩兹等球员平稳的挥杆动作后,都开始注意自己的节奏感。问题在于新发现的节奏感并不能保持很久,除非你能通过频繁观看职业巡回赛选手的表演,来强化你的“心像”。
这与我此刻建议你做的事一模一样:“观察”那些最能展示你希望得到的品性的人、过着你想过的同样生活的人,然后通过借鉴、为己所用。方法是通过任何可以利用的媒体和渠道去学习他们。
第二章|唤醒你体内的自动成功机制
◆你不是一台机器,不是计算机。但从某种实际意义上讲,你手头拥有一台威力强大得可怕、与计算机相差无几的成功机器任你支配。
◆伺服机制既能成为一种自动成功机制,也能成为一种自动失败机制,这取决于你的自我意象让它得到什么样的“出发令”或“程序”。
如果一个人满怀信心地朝着心中的梦想前进,并致力于过自己想要的生活,那么他将在某个意想不到的时刻与成功不期而遇。
——亨利·戴维·梭罗
平生第一次开始认真思考思维的内在运作机制时,我开心地读到R·W·杰拉德在《科学月刊》上发表的一篇讨论大脑与想象力的文章。他在文中说,如果人的头颅填满棉花,那么我们对思维的大部分认识都会始终有效和有益,虽然这让人悲哀,却是事实。
当然,从那时起,我们对人的思维运作方式的认识已经呈指数倍扩展。这主要应归功于计算机行业。我们着手组装一台“电脑”并在其中构建目标追求机制时,必须揭示并利用某些基本原则。揭示这些原则之后,科学家开始扪心自问:计算机的运作方式是否也是人脑的运转方式呢?造物主在造人时,是不是已经赋予一种比任何“电脑”或制导系统(它们尽管由人类构想、却遵循相同的基本运转原则)更神奇、更非凡的伺服机制呢?在罗伯特·威纳博士、约翰·纽曼以及其他一些著名控制论科学家看来,其答案是无可辩驳的“是”。
你的内置制导系统
每种生物都有一个内置制导系统或叫目标追寻装置。造物主将它放在那里,帮助该生物实现自己的目标——泛泛地讲,就是帮它“活下来”。在较简单的生命形式中,生活的目标其实不过意味着个体和物种在物质世界中的存活。动物中的这种内置装置仅限于寻找食物和住所、避免或战胜敌人和危险,以及繁衍生息以便确保物种生存。
对人来说,生活的目标并不仅仅是生存。人具有动物不具有的某些情感需求和精神需求。因此,对人来说,“活下去”的应有之义,就不只是指在物质世界存活和延续香火,而是还需要得到情感和精神上的满足。人的内置成功机制与动物相比,在范围上也要广得多。除了避免或战胜危险以及帮助种属延续“性本能”之外,人的成功机制还能帮他们获得解决问题的方案、发明创造、吟诗作赋、经营企业、出售商品、探索科学新领域、获得更多安宁、形成更优良的品性或者在其他活动中取得成功,而这些目标最终都与“活下去”紧密相连,或者说,正是这些目标使生活更加完美。
承认你拥有这样一种成功机制是非常重要的。
成功本能怎样起作用
松鼠并不学习怎样收集坚果,也不必懂得应该将坚果存起来以备过冬。春天出生的松鼠根本就没有经历过冬天,然而,在出生那年的秋天来临之际,你却能看到它们忙着储藏坚果,以便在没有食物可采集的冬天来到时享用。鸟儿不必学习筑巢,也不必学习如何导航,然而却可以飞到千里之外,有时甚至要飞越公海。它们既没有报纸或电视提供天气预报,曾经探索或迁徙的头鸟也不会给它们著书,为它们指出地球上哪些地方比较暖和。尽管如此,鸟儿却“知道”严冬何时迫近,准确地知道哪些地方气候宜人,哪怕这些地方远在千里之外。
在试图解释此类现象时,我们通常会说,动物身上有某种“本能”在引导它们。分析所有此类本能之后你会发现,它们能帮助动物成功地应对环境考验。简言之,动物有一种“成功本能”。
人同样也有成功本能,而且比任何动物的成功本能都要神奇和复杂得多。然而我们往往却忽视了这一事实。造物主赐予我们的财富一点都不少。从另一方面讲,在这一点上我们更应感到庆幸。动物无法选择目标,可以说,它们的目标(自我保护和繁衍生息)是事先预置的。它们的成功机制仅限于这些被我们称为“本能”的内置目标图像。从另一角度看,人具有动物不具备的某种东西:创造性想象。因此,和一切生物相比,人不仅仅是创造物,也是创造者。有了想象力,人就能构想各种目标。通过运用想象力或“成像”能力,人靠自己就能指挥自身的成功机制。
你也许会说动物的特点是没有灵性的“硬件连接”,这话说得也对。而我们却可以操作软件,还可以不停更改自己的输出结果。
由此产生了这样一个公式:
我们通常认为创造性想象只适用于诗人、发明家等人。但是,想象力其实在我们所做的任何事情中都具有创造性。尽管各时代的严肃派思想家并不知道为什么想象力能使我们的创造机制发挥作用,以及怎样发挥作用,但他们和头脑冷静的务实者一样,都发现了这一事实,并很好地利用了它。“想象力统治世界”,拿破仑说。“想象的能力是人类活动中最伟大的根源,也是人类发展的主要源泉……破坏了这种能力,人的生存条件就会变得像畜生那样变动不居”,著名苏格兰哲学家杜戈尔德·斯图尔特如是说。
“你可以想象你的未来”,讲求实用主义的企业家亨利·J·恺撒说。他将自己的大部分成功,归功于对创造性想象积极而肯定的运用。
当代商业领导人也承认想象的意义和力量:不妨思考一下想象力在星巴克咖啡店迅速崛起中所起的作用。该店执行总裁霍华德·舒尔茨在自己的图书《向它倾吐肺腑之言:星巴克怎样一杯一杯打造出一个公司》中,就谈到他怎样在意大利城镇的大街小巷闲逛,之后被路边的小咖啡店或蒸馏咖啡吧(那里挤满了快乐的人们,充满了生机和活力,甚至充斥着浪漫色彩)所吸引的故事。如舒尔茨所言,他看到了一个彻底改造这种日用品(即咖啡)的商机。他写道:“如果它能引起你的想象,它也能引起别人的想象。”
今天你拜访的星巴克店便是舒尔茨想象的结果。正是他的努力,再造了意大利人以及他们的蒸馏咖啡吧那浪漫而令人愉悦的体验。如今,这些咖啡吧在你所在的市区和购物中心随处可见。
舒尔茨先生写道:“每个斯塔巴克斯咖啡店都经过精心设计,以提高顾客看到、摸到、听到、闻到或尝到的一切事物的质量……当你走近一家斯塔巴克斯咖啡店时,首先注意到的是什么?几乎永远都是那种气味。气味要比任何其他感觉都能更强烈地促使你记忆,它显然在吸引客户来到我们咖啡店这方面起了重要作用。要想保持这种纯净的咖啡味,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他随后继续描写他们怎样着手禁烟(随后不吸烟便成为规定)、怎样为了保持地道的咖啡味而不出售某些食品、怎样只精心选择某些特定主题的背景音乐,以便使蒸馏咖啡机工作的嘶嘶声和舀新鲜咖啡豆的金属调羹发出的叮当声能声声入耳,如此等等。而这些体贴入微的设计都需要想象力!
霍华德·舒尔茨“创造”斯塔巴克斯的经验与沃尔特·迪斯尼“由想象到现实”的非凡领导才华相互映衬。随便拿起某件迪斯尼的小玩意仔细看看,你便会注意到想象力催生出的令人吃惊的人性关怀。迪斯尼的旧交以及苹果电脑、通用电器等公司的创造性思维顾问迈克·万斯,在他的书作《跳出框框思考》中,对于迪斯尼乐园里“蓝色港湾”饭店的创立(这种构思随后又被迫斯尼世界复制)给出了这样的看法:
如果你正在以某种新奥尔良的主题设计一家饭店如“蓝色港湾”饭店,你在脑子里会怎样描绘它呢?路易斯安那河口的乡村?看不太清楚的沼泽?还是别的什么?没有电光火石般的想象和灵感,任何朦胧而神秘的沼泽也无法描绘成功……在过去的新奥尔良上空回荡的那与众不同的气味如何?烤咖啡与菊苣一起掺杂,再加上法国街区那地道的情调。新鲜咖啡的菊苣气味,在饭店空调系统中穿梭回荡……背景音乐中迪克西兰爵士乐的旋律,再加上蟋蟀那富有特色的喳喳声和孤独的班卓琴的声音,使你从很远处就能辨别出一种懒洋洋的悠闲曲调。
迈克说,至于这样那样的细节如何一一分开,你也许辨别不出,但如果联在一起,它们就能带你前往一个不同的时空。
其实,每个参观过迪斯尼乐园和迪斯尼世界的人(无论是儿时还是长大以后),都会再次欣然前往——来到这里的人,100%都是回头客!这种繁荣景象并非偶然,是想象的力量得到了最实际的应用,使公司赚了个盆满钵满。
当然,也有许多人浪费了自己的想象力,随它消耗在漫无目的的白日梦和奇思异想中,没有真正意识到一旦有意运用它会取得怎样的成就。太阳光如果四散照射,会让你觉得稍有点温暖,但如果用一把放大镜通过某种方式聚焦,它便能生火燃烧。
漫无目的的想象会让你得到茶余饭后的消遣和娱乐。如果自觉地运用,它则能有效规划你的自我意象,从而形成你的自动成功机制,使它帮你实现一切选定的目标。
你的自动成功机制怎样起作用
你不是一台机器,不是计算机。但从某种实际意义上讲,你手头拥有一台威力强大得可怕、与计算机相差无几的成功机器任你支配。你的大脑和神经系统组成了一台供你使用的伺服机制,它的运行很像一台计算机,一台追寻目标实现的机构设备。你的大脑和神经系统构成的目标追寻机构,能够自动操作以实现某一特定目标,很像一个自动搜寻的鱼雷或巡航导弹自动搜索目标,并径直向目标发起攻击。
你的内置伺服机制既起了“制导系统”的作用,自动引导你朝正确方向实现既定目标,或者针对周围环境作出正确响应;又起了“电脑”的作用,能够自动运行以解决问题、给你想要的答案,并提出新观点或新灵感。
“控制”一词来自希腊单词,字面意思可理解为“舵手”。伺服机制的结构设计,使其能自动沿着正确方向“导向”某个目标、靶子或“答案”。1948年,物理学家罗伯特·威纳开始用“控制”来代表动物、人和机器的操控与沟通这一研究领域。通过心理控制,我们将学会更有效地与自我意象沟通,并通过自我意象与外界沟通,从而更好地控制我们身上的伺服机制。
伺服机制既能成为一种自动成功机制,也能成为一种自动失败机制,这取决于你的自我意象让它得到什么样的“出发令”或“程序”。
把人脑和神经系统想成某种形式的伺服机制、按照控制学原则进行操作时,我们就会对“为什么人会那样行为、何以会出现那些行为”这个问题有全新的见解。
我决定将这一新概念称为“心理控制”,即应用于人脑的控制原则。
我必须再重复一遍。心理控制术并没有说人是一台计算机,而是说我们拥有一台可供自己使用的计算机。让我们看看计算机之类的机械化伺服机制和人脑之间都有哪些共同之处:
认识两种通用类型的伺服机制
伺服机制大体可分为两类:1.靶子、目标或“答案”已知,其工作目标就是接近它或得到它:2.靶子或“答案”未知,其工作目标就是发现它或锁定它。人脑和神经系统则是两者兼而有之。
第一种的例子是自动导向的鱼雷或拦截导弹。靶子或目标是已知的——如一艘敌舰或敌机。伺服机制的目标就是接近并摧毁它。此类机械必须“明白”它们将要攻击的是什么目标,它们必须有某种推进系统,将它们沿着与目标方向大概一致的方向推动。它们还必须装备“传感器官”(雷达、声纳、热感知仪器等等),从目标处获取目标信息。这些“传感器官”使机械始终知道自己什么时候处在正确路线上(正反馈)、什么时候机械出错并偏离了轨道(负反馈)。机械对正反馈并不产生响应,只是继续做已经做着的正确的事、保持原态即可。
然而,在响应负反馈时,必须有某种矫正装置。当负反馈通知机械偏离航向时(比如太靠右),矫正设备便会自动转移方向以便引导机械再回到左边。如果矫枉过正,前进的方向过于偏左,这一错误又会通过负反馈告知机械,于是矫正装置又将“方向盘”移向右边,以便引导机械回到右边来。鱼雷通过前进、出错、持续矫正错误这一程序来实现攻击目的。通过一系列“之”字形前进路线,它便能“摸索”出前往目标的路径。
罗伯特,威纳博士曾在二战中率先研发了目标追寻装置。他相信,无论执行什么样的有目的行为,哪怕在简单到从桌子上拿一支铅笔这种目标追寻的情景下,人的神经系统都会出现与前述内容十分相似的现象。
我们之所以能实现从桌子上拿铅笔的目的,是由于一种自动机制在起作用,光靠“意念”或有意识思考不行。有意识思考所做的,只是选择目标、通过欲望将其付诸实施,并将信息传输给自动机制,以便你的手能连续不断地纠正前进路线。
威纳博士说,首先,只有解剖学家完全了解拿铅笔这个动作涉及哪些肌肉的运动。就算你也知道,你也不会有意识地对自己说:“我必须收缩肩部肌肉以抬高手臂,现在,我必须收缩三头肌以便手臂向前伸,等等。”你只是头朝前用手拿起铅笔,并不会有意识地给单个肌肉下命令,也不会精确计算肌肉需要收缩到什么程度。
当你选择了目标并将其付诸实施时,剩下的事交给某种自动机制去完成即可。第一,你以前拿过铅笔,或做过类似动作。自动机制已经对你需要怎样的正确反应“心中有数”。其次,自动机制要运用你通过眼睛提供给大脑的反馈资料,这些资料或信息会告诉它“在多大程度上铅笔拿不起来”。这种反馈资料使自动机制能持续纠正你的手部动作,直到你的手够到铅笔为止。
拿起一支铅笔也许不值得大惊小怪。但这一动作同样激动人心,因为上面描述的,我们用于拿起铅笔或执行某种其他日常微不足道的任务的细小过程,和用于实现复杂得多、看似棘手得多的其他任务的过程一模一样。让人兴奋的是:你“主宰”着这一过程,并在不停使用它。你不需要任何其他力量来实现目标,仅此而已。
换言之,如果能拿起一支铅笔,你就能自信而雄辩地面向众多听众发言,或者写出引人注目的广告词、经营某项事业、玩高尔夫,无论你想干什么,就能干好什么。因为你已经“主宰”了这一“过程”。
婴儿在伸手去够拨浪鼓时,要学会运用自身的肌肉,以矫正手部动作,这一点非常显然。婴儿的脑海里几乎没有储存任何可供利用的信息。他的手在拿拨浪鼓时会左右蜿蜒前进,明显有些抖抖索索。随着这种学习的深化,他在纠正动作时也越来越精确。我们在刚开始学习驾车的人身上,也能看到这一点:新司机在驾车穿过街道时,总是“矫枉过正”、呈“之”字形前后穿梭。
然而,一旦实现了某种正确或成功的响应,这种响应就会被人牢记以备将来使用。自动机制随后会复制这一成功响应,以便将来遇到类似情况时能经受考验。此时,自动机制已经学会怎样成功响应。它记住了自己的成功经历,忘掉了失败经历,并且将成功的动作作为一种习惯不断重复。
如果要问各行各业那些最老练、最有成就的成功者为什么在完成自己拿手的事情时看似不费吹灰之力,这便是其中原因所在。表现一流的专业推销员心里对客户讨厌什么、关心什么非常清楚,所以总能作出正确回答,能在恰当时机说该说的话。他们的回答和反应已经成为习惯——从某种意义上讲,已经成为一种本能。
其实,任何人都达到了这一水平,因为人人都有自己擅长做的事情。这一事实(即任何人都已经对自身特长驾轻就熟)让我们相信:每个人都可以通过巩固强项,去实现选定的任何目标。
大脑怎样找到问题的答案
我们再回头继续分析上面的“过程”。现在,假设铅笔所放的房间一团漆黑,你看不出铅笔在哪里。你只知道(或估计)桌子上有一支铅笔,它和许多其他东西放在一起。你的手开始本能地来回摸索,按照某个“之”字路线移动(或叫“扫描”),拿到东西后,一个接一个地否决掉,直到发现了铅笔并正确“辨认”出来。这便是第二种伺服机制的例子。还有一个例子就是你一下子突然忘了某个人的姓名,但过一会儿又想了起来。大脑有个“扫描仪”,它在你的记忆库里游荡,直到认出那个正确的名字为止。
电脑解决问题的方式与此差不多。首先,你必须向电脑输入大量数据。这些经过存储或记录的信息,便是电脑的“记忆库”。然后,你要向这台机器提出某个问题。它会在自己的记忆库来回搜索,直到锁定那个唯一与问题一致并满足所有条件的正确答案。问题和答案共同构成一个“完整”场景或结构。当你向电脑提供场景或结构的一部分(即问题)时,它会锁定那恰好与其吻合的“失去部分”.以组成一个完整结构,或者可以说,找出尺寸大小正合适的砖块,以便将房子砌完。
说起因特网上的搜索引擎或计算机软件中具有检索功能的模块你就清楚了。计算机中最早版本的引擎或模块,在搜索时速度相当缓慢、难用,而且效率低下。相比之下,如今版本的搜索引擎速度快如闪电,但与我们自己大脑中包含的同等“搜索引擎”相比,无论在范围还是威力上,它都要逊色许多。勤恳实践心理控制术的人,在运行内心的搜索引擎时很是得心应手。比如说,有许多作家和演讲家都向我讲过这样的故事:当他们在完成某项写作任务或者演讲任务,需要某一篇优秀的趣闻、故事、笑话或某个故事中已经遗漏的信息时,就会将需求形成无意识指令发送出去,然后小憩一会儿。醒来时,他们想要的那些素材便已经不多不少地“装进脑海”了。
自动机制运行的威力
拦截导弹能在刹那间计算出另一枚对象导弹的拦截点,而且在精确时机与其接触并摧毁它,这种神奇的能力让我们心驰神往。我们在美军“沙漠风暴”军事行动中目睹的“智能炸弹”,就运用了这种技术。如今的科技要比二战中潜艇发射的制导鱼雷运用的技术先进得多,甚至有人预期前总统里根倡导的所谓“星球大战”防御系统,有一天真能成为现实。
不过,我们是否见过某种像棒球比赛时中场击球手接腾空球那样让人不可思议的动作?要想算出球会落在哪里,或者说算出“拦截点”何在,他必须考虑球的飞行速度、下降曲率、飞行的方向、空气阻力、初速度以及速度递减率。
他必须计算出自己到底要跑多快、朝哪个方向跑,以便能在球落到“拦截点”的同一时间或在此之前便到达该点。中场击球手甚至想都不去想这些。内置目标追寻机制已经依据他通过眼和耳传输给它的信息,为他计算好了这一切。他大脑中的“计算机”会接收这一信息,并将其与已经存储的数据(对其他抓“腾空球”经历的记忆,这其中有成功经历也有失败经历)进行对比。所需的一切计算都在瞬间完成,命令也已经下达给他的腿部肌肉,他“只用向前跑就行了”。
科学能发明计算机,但不能发明操作员
威纳博士说,科学家在可以预见的将来,在任何时候,在任何地方,都无法建造一台堪与人脑媲美的“电脑”。“我认为,和人脑相比,我们发明的小玩意优点和缺点同样突出,”他说,“人脑中开关装置的数量,要远远多于已经发明的任何计算类机器中开关装置的数量,哪怕是在不久的将来设计和发明的计算机。”
直到我写本书时,他的预言始终都是正确的。当然,自从威纳博士最早对控制理论评头论足以来,我们已经发明了许多用于计算的机器和一些精巧的计算器。过去需要堆满巨大空间才能放下的资料,如果直接装在一个硬盘里,塞进电脑主机就行了。但是,尽管如此,没有什么东西可以与你的想象系统、自我意象和伺服机制相比。
不过,即便我们真造出了这样一台计算机,它也缺少程序员。计算机不能给自己提问,没有想象力,不能为自己设定目标,也不能确定哪些目标值得追求、哪些目标不值得追求。它既没有情感,也无法感知,只能通过某位操作人员输入的新数据,以及从自己的“感知器官”或业已存储的信息中得到的反馈数据来发挥功能。
让你与思想、知识和力量的宝库相连
各个时代许多伟大思想家都认为,人“存储的信息”并不限于个人对过去经历和已知事实的记忆。爱默生曾把我们个体的思维比喻成无边思维之海的入口.他说:“有一种思维每个人都有。”
托马斯·爱迪生相信自己的部分思想是从身体之外的某个来源处获得的。当有人为他某个创造性想法而不吝溢美之词时,他却并不领情,而是说“思想就在空气中”,还说,如果他不去发现它,也会有人去发现。
担任过杜克大学心灵心理学实验室负责人的J·B·莱因博士曾经通过实验证明,除自己的个体记忆或从学习、经历中获得的存储信息之外,人们还能获得别的知识、事实和思想。无数科学实验室都做过实验,证实心灵感应、神视和预知的存在。俄罗斯政府和其他国家的政府一直在悄悄斥巨资,并花多年时间持续研究此类课题。
近年来,人们公开对“尤里·盖勒”或“神奇的克里斯辛”(这两个人都有通灵之术)之类的话题评头论足时,更多的是出于消遣而不是科学目的。尽管魔术师和精神论者在舞台上表演的所谓“通灵术”多数都只是骗局,但盖勒和克里斯辛的能力却都在实验室场景下有记录有据可查。克里斯辛坚持认为,每个人都具有他一样的能力,不同的只是他开发并利用了这种能力罢了。
我承认,与克里斯辛的此类能力相比,我对托马斯·爱迪生的思想观点更感兴趣,不过,如果看看20世纪20年代至今整个期间内的调查研究报告和相关著作,你就会发现,有一根共同的细线可供你未来很好地利用,而这根线与心理控制直接相关:
你可以将问题解答或思想获取的任务交给伺服机制,让它在你做其他事时帮你完成,哪怕你交出之后便去睡觉。它会带着有用的素材回头去找你,而你并不知道自己竟然能找到这些素材。此外,如果你只是刻意思考或满腹担忧,那可能根本得不到它们。
对那些经常求助心理控制术的人来说,这样做已经成为司空见惯的经历,让他们从中受益匪浅。之所以会出现这种现象,是因为伺服机制比有意识思维能得到的信息要多得多。
据说著名作曲家舒伯特曾告诉一位朋友,说他的创作过程主要是“记起某支旋律”,而他和任何其他人以前都从未想到这支旋律。除那些研究过创作过程的心理学家之外,许多创作艺术家对创作灵感、灵光一现或直觉与通常的人类记忆之间的区别,都有深刻的印象。
其实,探寻一种新思想或一个问题的新答案,与努力回忆某个你已经遗忘的名字非常相似。你知道那个名字“就在那里”,否则你就不会去探寻。你大脑中的“扫描仪”会在存储记忆库里来回搜寻,直到你想要找的名字被“认出”或被“发现”为止。
答案就在眼下
同样的道理,当我们针对某个问题打算寻找新观点或新答案时,必须假定答案此时已经存在于某处,只用着手找到它就行。罗伯特·威纳博士曾经说:“一旦某位科学家开始处理一个他知道肯定有答案的问题时,他的态度就发生了彻底的变化。可以说,他通往答案的道路已经走完一半。”(见《人类对自己的利用》,罗伯特·威纳著)
当你开始从事创造性劳动(无论是销售、经营企业、赋诗、改善人际关系还是其他什么)时,一开始头脑里便有个目标、一个期望到达的终点、一个答案或“靶子”。尽管这个目标可能不甚清晰,但当你到达它时,便能认出它。如果你确实下定决心、有一股强烈欲望,而且开始从各个角度深入思考该问题,那么你的创造机制就开始工作,我们前面所说的“扫描仪”就会在已存储信息中来回搜索,或者说通往某个答案的路径上摸索着前进。它会这儿选一个观点,那儿选一个事实或过去的一系列经历,并把它们联系起来,或者说把它们拼凑成一个有意义体,以填充你那不完整的情景,使其完全吻合,使你的方程式得出解,解决你的问题。当这一解决方案提供给你的意识(通常在某个始料未及的时刻,比如你在想别的事;甚至可能在你的意识处于休眠状态的睡梦中)时,“便会发出咔嗒一声”,你立即便能认出它就是你苦苦寻觅的答案了。
在这一过程中,你的创造机制是否也接触了在无边思维中存储的信息呢?无数创造工人的经历似乎显示的确如此。比如,你怎样解释瑞士裔美国博物学家路易斯·阿加西的夫人讲述的关于他的经历呢?
他一直致力于搞清那块石板中镶嵌的鱼化石给他的一种朦胧的印象是什么。由于筋疲力尽又百思不得其解.他最终将工作放在一边,试图从头脑中摒弃速一切。不久后,他在一个晚上醒来,一再对自己说:入睡时,他明明白白地看到了他的那条鱼的所有外貌.这都是现实中看不见的。
他清早就前往贾丁·德斯种植园,心里想:如果追溯梦中的景象,他也许能再次看到印象中的那些特点。没想到白费力气,那条鱼仍然和以前那样模糊不清。后一天晚上,他在梦中又看到了那条鱼,但当他醒来时,它却像以前一样从他的记忆中消失了。第三天晚上,他在睡觉前拿了纸和笔放在床边,眼巴巴地期望同样的体验再次出现。
快到早晨时,那条鱼再次出现在他的梦中。一开始很模糊,但它最终变得十分清晰,以至于他对它的动物学特点再没有丝毫怀疑。天仍然伸手不见五指,他在半梦半醒之间追溯着这些特点,摸黑写在床边的纸上。
早上.他惊奇地看到自己夜间信手画出的鱼的草图,而他曾经以为化石本身是不可能展示出这些外在特点的。他赶忙跑到贾丁·德斯种植园,以自己的草图作为指引,成功地凿开了石板的表面。事实证明,鱼的另一些特点隐藏在石板里面。当鱼化石完全显露出来时.竟然与他的睡梦和草图上显示的完全一致,于是他毫不费力地就判定了它的种类。
你又不是爱因斯坦
有时候,如果某位家长或老师为某个年轻人看似没有能力学好数学而沮丧,便会说些批评、蔑视或否定的话,如“他又不是爱因斯坦”,然后满怀失望和灰心地走开。是的,事实证明,连爱因斯坦自己都不是爱因斯坦!在《天才的火花》一书中,研究者、作家罗伯特和米切尔·鲁特伯恩斯坦披露说,爱因斯坦的同伴知道爱因斯坦自己的数学也相对薄弱,往往需要在其他数学家的帮助下,才能完成“细节工作”,从而把他的想法变成行动。爱因斯坦曾对一个数学学不好的人说:“不要为难以学好数学而担忧。我敢保证,我的数学比你还差得远呢。”
爱因斯坦那些引人注目的成就中,有许多都源于他的想象力,来自一些“似乎非科学”的方法。他曾经描写过一个实验,在这个实验中,他把自己想象成一个以光速飞行的光子,想象作为一个光子他能看到什么、感知什么,然后又想象自己是第二个光子,去追前面那个光子。这算哪门子科学实验呢?我们总要与爱因斯坦相联系的那块用粉笔写满对数和公式的黑板在哪里?
我曾经对自己了解到的爱因斯坦的一切作了全面分析,其结果是,他是一个伟大的心理控制术的实践者。他把一个理论上的观点当成真实结论来加以实践,然后将“推断出的答案”交给自己的伺服机制以及其他“工蜂”。我相信,通过想象,他能够得到自身存储数据范围之外的智慧。他是一个杰出的“标靶安装员”。他的非凡成就证明:凭借想象的力量,一个人有机会凌驾和超越自己存储的知识、教育、经验和技能。你也能。
到底什么是心理控制
你也许可以将心理控制看成见解、原则和实用方法的集合,这些见解、原则和实用方法使你能够做以下事:
1.对自我意象的内容进行准确分类和分析。
2.辨认出植根于自我意象中的那些错误而存有局限的安排,有组织地改变它,使它能更好地为你的目的服务。
3.运用想象力重构、管理你的自我意象。
4.运用你与自我意象相一致的想象,使它与伺服机制有效交流,从而让后者成为一种自动成功机制,向着你设定的目标稳步迈进。这其中包括遇到障碍物时回到正确轨道。
5.将你的伺服机制作为一种类似于巨大搜索引擎的东西加以有效利用,让它准确地为你提供为解决某些具体目标所需的思想、信息或答案(为得到这些思想、信息或答案,它甚至能超越你自己存储的数据)。
从某种意义讲,心理控制是一个交流系统,能让你和自己有效地交流。
创造一幅你自己的新“意象”
不幸、失败型的性格并不能依靠纯粹的意志力或固执的决心去形成新的自我意象,而必须有某种根据、理由、原因,去证明过去的自我意象是错误的,证明你需要一幅新的自我意象。你无法仅凭想象便得到新的自我意象,除非你觉得它以事实为基础。经验表明,当人们改变自我意象时,会有一种感觉:出于这样那样的原因,他们能“看到”或意识到与自己有关的事实。
如果你不时读读本章内容、专心思考其中含义、让其中的事实为你“留下深刻印象”,本章中的事实就能帮你摆脱某种不合时宜的过时自我意象的束缚。
格罗利娅·斯坦海姆在其著作《向外革命:一本关于自尊的书》中,讲述了黑人住宅区“皇家武士”队的故事。这是一个曾获得冠军的象棋俱乐部,由十几个来自西班牙黑人住宅区的“刺头”青年组成。这些孩子成天在大街上闲逛、时常干些偷鸡摸狗的勾当、一只脚已经伸向犯罪的深渊,而且还偷偷吸食毒品。看到他们的人多数都大摇其头,认为他们没有用、没希望、不安全,除了锒铛入狱外不会有任何结果,为他们投入时间和精力实在不值当。但是,“普通”的在校教师比尔·霍尔却不知何故,在他们身上看到了任何人也看不见的潜力。通过成立象棋俱乐部这一行动,他精心营造了一种新环境,并做了一系列实验,从而改变了这些孩子的自我认识。
很多情况下,一个在他人甚至在自己眼里都绝不可能成功的人,往往会遇到某个“贵人”。后者在他身上看到了其他人看不到的潜力,对他的信任甚至超乎他对自己的自信,而且还通过某种确定的影响使此人的自我意象发生天翻地覆的变化。然而,我们没有必要坐等别人来为我们做这些。有了心理控制,你自己就能为自己做到。正如你在本书中将要看到的那样,已经有成千上万的人做到了。
心理控制的基本信息是:造物主已经赋予了每个人“成功的本领”。每个人都有某种远强于自身的力量可用。这种力量存在于你自己身上。
如果你已经有了成功和幸福的力量,那么任何关于你自己的过时的画面(比如你不值得拥有幸福,或者在人生的某一方面天生不如人。这种人“注定”会失败)都必然是错误的。
心灵处方
将本章每周至少精读三遍,并坚持三个星期。要研究它、消化它。在你的经历或朋友的经历中寻找例子,证明创造机制确实在起作用。你的某些局限性想法可能顽固地存在于自我意象之中,它们可能是“因”,得出了你不想要的“果”。你要好好剖析这些想法。
心理控制训练
牢记你的成功机制运转必须遵从以下基本原则。你不必非得成为计算机天才或神经物理学家才能去操纵自己的伺服机制,就像不必为了开汽车而学习设计汽车,或者为了将屋里的灯打开而努力成为电气工程师一样。然而,你必须对以下原则耳熟能详,因为记住了它们,它们就会为你理解后面的内容带来“新的亮光”:
1.目标
内置成功机制必须有一个目标或“靶子”。你应该认为这个目标或靶子通过某种实际的或可能的形式“眼下已然存在”。成功机制运作的模式有两个方面:(1)引导你前往某个已然存在的目标;(2)“发现”某个已经实际存在但不存在于表象中的目标。
2.信任
自动机制遵循远程逻辑,也就是说,它必须作用于或必须面向“最终结果”即目标。不要因为手段和方式不甚分明而垂头丧气。当你提供目标之后.成功机制就有了提供手段和方式的功能。只要根据最终结果来思考,手段和方式只是水到渠成的事。
3.放松
不要怕犯错或一时的失利。一切伺服机制都是通过负反馈,或通过前进、犯错、立即回到正确轨道这一程序来实现目标的。路线自动纠正是心理控制的诸多好处之一。
4.学习
任何技能的学习都是通过“试错法”实现的,即从精神上一个接一个地纠正目标错误,直到你完成了某个“成功”的动作、移动或表现。之后,进一步学习和更大的成功得以实现,其方式是忘掉过去的错误、记住成功的响应以便将来“模仿”。
5.实践
你必须学会信任你的创新机制有用武之地.而不是通过过于关注它起不起作用、过于担心它会不会失效,或者通过过度有意识地努力来强迫它发挥作用,从而“阻止它发挥正常功能”。你应该“让”它去工作,而不是“使”它工作。这种信任必不可少,因为你的创新机制在意识水平以下运转,你无法“知道”意识表面的下面在发生什么。此外,这种机制的实质是根据当前需要自主运行。所以,你不能提前得到保证。当你行动起来时,当你通过行动为它提出某个需求时,它便开始运转。你不必等到有确切证据之后再行动。你在行动之前就要相信它已经存在,相信它必会成功。爱默生说:“行动起来,你就有了力量。”
牢记这些之后,你要选一个“靶子”:可以是让自己更苗条、更健康,使自己更自信、更善于雄辩,使自己不会成天忧心忡忡;可以希望自己成为一个雷厉风行的专业推销员,每天早晨有一大堆乱糟糟的事,但到一天结束时却都完成了;或者是成为一个善于完美推杆的高尔夫球手。每天只用花一二十分钟时间构成“心像”,即让一个模糊不清的想法变成一个轮廓分明、细节清楚、有血有肉、色彩斑斓的概貌,无论何时你召唤它,它都会分毫不差地出现在你脑海里。如果用书面语言表达、在纸上画出草图或者从杂志上搜集相关图片对你有帮助,那就去做这些事。每次只用专心花上10—15分钟时间.在这段时间里,你可以闭上眼睛、不关心外界,只有当这一画面继续向前发展时,才睁开眼睛。连续21天尝试这种小试验,看看会发生什么。
经过强化和巩固的自动成功机制
通过向自动成功机制提供一个清晰具体、生动构想、能完美交流的“靶子”.你的个人发展速度会更快,实现目标的速度也更快。随着靶子的浮现逐渐清晰,自动成功机制在发挥自身作用时会更加高效。
第三章|想象力:自动成功机制的点火开关
◆我们的行为、感受和举动是自身形象和信念导致的结果。认识到这一点,就为我们提供了一个杠杆。
◆这个杠杆为我们打开了一扇强大的心理之门,通过这道门,你可以得到技能、成功和幸福。
要想成功经营一项事业,你必须具有想象力。你必须在幻境中、在梦里看到成功的全貌。
——查尔斯·M·施瓦布
想象在我们生活中所起的作用,要比大多数人认识到的重要得多。
我曾在日常实践中多次看到这一现象得到证实。有个例子让我特别难忘,它与一个病人有关。这个病人总是在家人的强迫下到我办公室拜访。他是个未婚男士,40岁左右,白天有一份稳定的工作,但一到下班回家,他就把自己关在住处,足不出户,无所事事。他有过许多这样的工作,但似乎永远干不长。
他的问题在于有一个与正常人相比较为突出的大鼻子和大耳朵。他自认为“难看”和“滑稽”。他想象着白天和他交往的人在嘲笑他、背后对他说三道四,因为他是那样的“另类”。他的想象越来越强烈,以至于在现实中真的害怕出门、步入商界与人交往。即便在自己家中,他也几乎没有“安全感”。这个可怜的人甚至想象家人怎样由于他“长相特别”、“与人不同”而羞惭。
其实他的面部缺陷并不严重。他的鼻子属于典型的罗马人鼻子,耳朵尽管有点大,也不过和那些成千上万长有同样耳朵的人一样引人注目。无计可施之余,家人将他带来见我,看我能否提供帮助。我看他并不需要手术治疗,只用认识到这一点:他的想象力给自我意象造成了太大破坏,结果让他根本看不到事情真相。他真的不丑,人们也并没有因为他的外貌而将他视为“另类”或者嘲笑他。正是主观想象导致了他的悲惨处境。想象力已经在他身上建立了一个负面的自动失败机制,这一机制的作用发挥到了极致,给他带来了无边的不幸。好在我开导他几次之后,再加上家人的帮助,他开始慢慢意识到自己想象的力量是导致所处困境的根源,并且通过成功运用创造性想象而不是破坏性想象,树立了真实的自我意象,获得了应有的自信。
你也许会说他需要在情感上“动手术”,而不是用一把真实的手术刀实际地做手术。
在担任外科医生后期的那些年里,我谈起自己即将洗手不干时竟然也驾轻就熟了!
可能许多人的经历与此类似,包括你。不,你也许不为自己的鼻子、耳朵或外表的其他异常表现而羞惭,也许不会足不出户。但是许多人总固执地认为自身有某种缺陷使别人看不起他们、背后奚落他们、拒他们于千里之外——有某种东西阻止他们在某些领域取得进步。
我认识的广告界人士中,有一位十分聪明、成功、且足智多谋的先生。此人一辈子都在通过奋斗获得高收入,然后又突然经历“自己搬石头砸自己的脚”的处境,于是只好从零开始重建名誉和经济地位。这个月他也许住在豪华公寓,下个月则在一家汽车旅馆安身。他向我和其他朋友坦陈,说他一生都在努力逃避某种东西的“追杀”,即被他称为“白鬼”(指穷苦的白人)的先辈们的控制;说他在竭力阐释《教父》电影中的阿尔·帕西诺。如他所言,他每次成功后都要经受挫折。当然,始终挡住他成功去路的“东西”,在客观世界中并不存在,只存在于他的自我意象中而已,那便是他的“丑鼻子和大耳朵”。那么,你的“丑鼻子和大耳朵”在哪里呢?
具有讽刺意味的是,即便整个事业都只是“想象中的事业”,他仍然学会了怎样运用想象力作为情感上的手术刀,从他的自我意象中割除“大鼻子”。
创造性想象并不是专门留给诗人、哲学家和发明家的东西,它也存在于我们的每项行动之中。想象力会设定目标画面,供我们的自动机制去实现。我们做成或做不成某件事,并非像人们通常认为的那样是由于意志力强不强,而是由于想象力设定的画面是否客观和正确。
以下这句话是能够从本书中搜集到的最重要的一句:
人总是依据自己想象中信以为真的样子(对自己、对周围的环境)来做事、感觉和实践。
你无法长期回避或超越这一画面。
你不能剖析它、分析它、看清它里面有哪些与你不相容的内容,然后去改变它。你只能在不对历史进行“考古学”检查的情况下去修订它。但你却无法逃避。你总是依据想象中信以为真的样子(对自己、对周围的环境)来做事、来实践。这是一条基本思维定律。正是以这条定律为基础,才有了我们现在的样子。
当看到这条思维定律在某个受催眠术作用的主体身上得到生动验证时,我们往往会想:肯定有某种神秘的超自然力量在起作用,或者将其看成某种错觉而拒不承认。实际上,我们在日常生活中不时目睹的现象,是人脑和神经系统的正常运转过程。
比如说,如果告诉某个受催眠术作用的主体,说她此时在北极,那么她不仅冷得发抖、看上去不寒而栗,而且身体的反应也像她果真特别冷一样,皮肤上会长出一些小疙瘩。同样的现象在处于清醒状态的大学生身上也验证过:实验者要求他们想象自己的某只手浸在冰水中,温度计读数显示,“浸入水中”的那支手温度在下降。如果告诉某个受催眠主体,说你的手指是一根通红的火钳,那么他不仅在与你的手接触时,脸部会痛苦地扭曲,而且他的心血管和淋巴系统的反应,也表现得像你的手指真是通红的火钳一样,皮肤还会产生炎症,甚至起小水泡。在一次演示中,实验者要求几位处于清醒状态的大学生去想象他们的前额有一小块地方发烫,记录的温度计读数显示,他们的皮肤温度真的升高了。
将这些基础性实验再向前延伸一步,就是孩子们所玩的很残酷但又很流行的游戏。学生们在学校时喜欢开类似的玩笑,有时候,甚至连大人在上班时也喜欢搞这种恶作剧。开这种玩笑时,一群人会私下里把某个人团团围住,然后一个接一个挤上前与“靶子”交谈,问“鲍勃,你现在感觉不好,是吗?”“你的脸色看上去特别苍白。”“鲍勃,你现在好点儿了吗?”没过多久,可怜的鲍勃就会跑到公共厕所,对着镜子看自己是否真的有问题。再过不了多久,鲍勃就感到心慌意乱、浑身无力,他甚至真病得必须躺在床上休息或者请假回家。
你的神经系统并不能辨别出想象的经历和“真实”经历之间有何区别,而只能对你“认为”或“想象”为真实的事物作出适度反应。
这种既可作为现实玩笑又可以供催眠师在舞台上作秀的现象,其实和支配多数人行为的过程一模一样,或者说是后者的例证。我们可以控制这一基本过程,而且巧妙地利用它。
消极想象的催眠力量能导致绝症
我曾就整形手术对性格的影响这一主题,为内科医生写《新面孔,新未来》这本书时,从圣路易斯的一份报纸中摘了篇文章放到书中。文章的标题是:
长鼻子导致的“自卑心理”引发大学生自杀
这篇文章报道了华盛顿大学一位名叫西奥多·霍夫曼的24岁大学生自杀的消息。有意思的是,文章说,那些认识他的人都觉得他很有人缘。以下是这位年轻人自杀前留下的遗言:
致这个世界:
小时候,其他孩子就欺负我、虐待我,因为我比他们身体更虚弱,而且长得也丑。我是个敏感而害羞的男孩,总由于丑脸和长鼻子而遭到戏弄。他们越是攻击我.就越是戏弄我。我开始怕与人交往。我知道,他们许多人之所以恨我,是出于我的某些过错(不过错不能怪我)——我情感脆弱的天性和与众不同的相貌。我有满腹苦水无法向任何人倾吐,我的信心荡然无存。尽管我的名字中只有一个“F”,但有位老师却总把它拼成两个“F”,然而我太怯懦,以至于无法鼓起勇气去纠正她,只是听凭她在我上学期间始终把它拼成两个“F”。任何人遇到我这种情况,都会得到上帝的宽恕。我害怕这个世界,但我不害怕死亡。
当时,该大学有位教授认为这是有史以来关于“自卑心理”的最严重案例。这简直是胡说八道。请相信我,这位年轻人的绝望(这种绝望心态先是扼杀了他的自我意象,随后又引导他走向死亡)反映了影响无数人的同样的绝望心理,这些人的人生意义和价值完全被他们周围的人低估了。其实,青少年自杀事件尽管在媒体中谈论甚少,近年来却有愈演愈烈之势,差不多在像传染病那样蔓延。
厌食是消极想象的催眠力量的一个令人心寒的例证。在《与内心傀儡作斗争——外表正常者的疯狂》一书中,作者戴维·维纳和吉尔伯特·海夫特博士写到,他们1998年在美国哥伦比亚广播公司《48小时》节目担任嘉宾时,曾讲到自己遇到过一个15岁少女艾伦。艾伦的体重只有82磅,脸色由于消瘦而显得病恹恹的,但她坚定地认为自己太胖。结果她躲避肉食,拒绝吃饭,甚至吃点东西就去排便。.在这个孩子的病床上,采访她的电视记者请她站到一面穿衣镜前,问她能否看到自己是多么憔悴和虚弱。“我认为自己看上去有点胖。”艾伦固执地说。记者于是试着拿事实说话:“但你现在体重只有82磅呢。你认为体重这么轻也算胖吗?”艾伦聪明地答道“不”,但随后又立即说,她的确有点胖,如果再吃东西就会更胖。就这样,只要没有人密切监督,下决心不吃饭的艾伦会拔掉通过静脉注射进食的针头。
对家长、老师、顾问和教练来说,这是一个引以为戒的故事,它以生动的事例提醒我们,要时刻警惕那些自我意象正在强烈收缩甚至很可能随之出现自戕行为的年轻人。
尽管如此,这个故事仍然生动证明了想象力那不可思议的力量。一个人可以利用消极想象无限放大自身某个缺点的重要性,或者外界对这一缺陷的反应,甚至会走向自杀之路!同样,一个人也可以用自身积极的想象去“修饰”对自身力量和机遇的理解,从而干成一番最引人瞩目的伟业。
“催眠术”的秘密
20世纪50年代,西奥多·色诺芬·巴勃尔博士对催眠现象进行了深入研究。在华盛顿特区美国人大学心理学系工作期间,以及在与位于哈佛的社会关系实验室合作期间,他都没有放弃自己的研究。他在《科学文摘》杂志中撰文说:
我们发现,催眠主体只有在相信催眠师的话千真万确时,才能做出让人吃惊的事情来……当催眠师引导主体到达某种境界,使后者相信催眠师的话是正确的言论时.主体健全由于想法和信念的变化而表现出异常行为。
催眠现象似乎总那么神奇,因为人们始终难以理解信念怎能造成如此反常的举动。似乎总有某种更强大的东西、某种深不可测的力量或威力在起作用。
然而,无可辩驳的事实是,当某个主体相信自己听不见声音时,他的行为表现就像他真是个聋子那样;相信自己感觉不到痛苦时,他在不经麻醉的条件下也能接受外科手术。而实际上,神奇的力量或威力并不存在。
请注意,这篇评论发表于1958年。可如今,催眠术已经成为一种普遍接受和广泛采用的治疗手段。对许多人来说,用于减肥的催眠和自我催眠,使他们没有必要接受立竿见影的外科吸脂术,这和我对有些病人采用“精神手术”疗法而不真做手术的例子有异曲同工之处。在这些例子中,催眠就是手术刀。在牙科,催眠用于帮助患有恐惧症的病人(实际上,他们无法控制自己的焦虑情绪)治牙;而在许多情况下,事实也证明,催眠是一种非常成功的替代手段,可以在麻醉效用不明显时取而代之。
在儿时的历史、过去的经历和同伴的感觉与想象、自我意象以及伺服机制的关系这个问题上,我的结论是:人其实时时受到自己的自我意象催眠。许多人一辈子几乎都在某种无法辨认的催眠暗示的支配下“梦游”。在昆廷·雷诺的著作《直觉:你的秘密力量》中,作者引用一位催眠师的话说:“前来拜访的顾客,都希望我能帮他们进入一种恍惚迷离的状态,在那里安排他们的生活。其实,他们当中许多人都生活在半梦半醒之中,需要以现实作为药方来治疗。”
如果你小时候在一间黑暗的电梯里心惊胆战地呆过几个小时,也许在40年之后,你仍然害怕乘电梯、无法鼓起勇气走进电梯,而置那些安全数字统计、真实情况以及无数电梯使用者的证实和观察于不顾,甚至连爬上十几级楼梯这种简单的任务,也会让你畏畏缩缩。因为你仍然处在40年前那种恍惚状态中!
尽管如此,稍经反省便会发现,为什么对我们而言,按照信以为真或“想象为真”的画面去感受、去行动有时也是一件好事。所有这一切并不表示神经系统本身“不好”,你只需要学会怎样更好地运用这一“系统”就可以了。
事实决定行为和举止
人脑和神经系统具有自动对环境中的问题和挑战作出适度反应的功能。比如,如果某人在半路上遇到一只灰熊,他不需要停下来思考自己要不要赶紧跑开以图自救,不需要搞清自己要不要害怕。害怕的反应既是自动的,也是应当的。首先,这种场面使他想逃之夭夭。随后,这种恐惧感会激发身体机制为他的肌肉“加足马力”,以便能以前所未有的速度狂奔。他的心跳会自动加快,肾上腺素作为一种强大的肌肉刺激物,会涌进他的血管。身体中一切“不必逃跑”的功能都会停止下来。胃停止工作,一切可用的血液都会流进肌肉;呼吸更加急促,而提供给肌肉的氧也会成倍增加。
当然,这些都不是什么新鲜事。多数人在高中就懂得这一点。不过有一点我们不一定能迅速意识到:同样还是大脑和神经系统,会告诉我们现实环境是什么样子。人们通常认为,人在遇到熊的时候,其反应更多出于“感受”而非想法。
然而,激起所谓“情绪反应”的,正是一种从外界接收并经过思维鉴定的“想法信息”。因此可以说,真正造成行为结果的中介是想法和信念,而不是情绪,情绪发生在想法和信念之后。简言之,半路上遇到熊的人会根据自己所认为、相信或想象中的环境来作出反应。环境中带来的信号,由来自各种感官的“神经冲动”组成。这些神经冲动在大脑中接受破译、阐释和评估,并以想法或“心理意象”的方式通知我们。最新研究表明,我们作出反应的对象正是这些“心理意象”。
请注意,我刚才把“认为”、“相信”和“想象”这三个词当成同义词用。在对整个身体系统的影响这一点上,它们所起的作用的确是一样的。
你并不按照事态的真实面貌来行动和感知,而是按照大脑持有的“它们是什么样子”这一画面来行动和感知。你对自己、对自己的环境和周围的人都有某种“心理意象”,而你的行为表现就像这些意象是事实、是现实一样。你不是以它们在现实中的表现为依据的。
譬如,假设前面那个半路上遇见熊的人并未真正遇到熊,而是遇到一个披着熊皮的演员。如果他认为或相信这位演员真是一只熊,那么他的情绪反应和神经反应与前述相比丝毫不会变化。再假设他遇到的是一只毛发蓬松的大狗,而充满恐惧的想象力却让他把对方误看成一只熊。同样,他会按照对自己、对周围环境的“真实设想”自动作出反应。
由此可以推断,如果与自己相关的想法和“心像”受到歪曲,或者不切实际,那么我们对所处环境的反应同样也会不恰当、不合理。
这些“病因因素”能否改变呢?当然可以。试想有一个孩子在被种族主义者故意隔离的环境中成长。这个孩子可能是白人,他的家人是“白人至上主义者”,虔诚地相信黑人是“黑鬼”,是邪恶的根源,对他们的幸福安康是威胁;这个孩子也可能是黑人,出生于某个特别仇视白人的家族。无论是哪一种,孩子的脑子里都被灌输了某种信念,这些信念支配着她的行为。他在想象中会形成某种“真理”,长大成人后,这些“真理”变得很难改变。然而,有些人在人生某一时刻却能够使自己的信仰和行为来个180度大转弯。当前,这种现象甚至成了白天电视脱口秀节目中“面对面式”解决矛盾的主要内容,而且很受欢迎。一个人是怎样改变自己的呢?如果她拥有比家人教育她的压力和社会压力更宽广、更多样的人生阅历:如果种族中过去她痛恨万分的某些人通过某种方式给她以礼遇;如果她向自己“信以为真”的事物提出挑战、发现它原来建立在幻觉之上,并以一个真理代替另一个“真理”,那么她就能改变自己。
现在,再想想某个孩子出生于贫苦家庭。家人都深信他们悲惨处境的根源是那些可恶的富人和腐败政府,并不断向孩子灌输阶级斗争思想,还固执地认为无论他们怎样努力,也无法获得成功。这些事实会极大地阻碍此人在学习上取得好成绩、使他与大学无缘、促使他盲目地随父亲在工厂或在煤矿上班(我想,我在这里用“煤矿”两个字有些过时)。然而,即便是在今天,仍然有许许多多人还在将贫困当成“事实”而加以接受。但是,成长于这样一种背景的人,长大后怎样才能取得巨大成功(比如说成为一个特别成功的企业家)呢?可以通过他耳濡目染的图书作品、在电视上看到的人物、某位导师的影响、人生经历、对他“信以为真”的事物通过这样那样方式的挑战,懂得这些事物建立在幻觉基础之上,然后用一种真理去代替另一种“真理”。
就像我前面提到的西班牙黑人住宅区的“斗士”们从街头地痞流氓蜕变为象棋冠军、从可能要锒铛入狱的少年犯蜕变为模范公民并在成年后成为医生、律师、伸入一样,你也可以通过改变自己的自我意象、为自我意象提供新的事实,使自己得到彻底改变。
从浑身无力的胖人变为身体结实、身形适中的人,从胆小怯懦者变为坚定而自信的人,从笨拙而不雅者变为能力强、仪态大方的人。新出现的证据会证明你自身形象的缺陷,这些新证据可能是实实在在的、从经验出发得到的,可能是生动构想出的、人为的,也可能是其他权威人士对你施加的影响。反过来,自我意象会将适当的新指令传递给你的伺服机制,由此,一个新的“真理”得以诞生,一种新的现实得以出现。
把自己想象成一位成功者
我们的行为、感受和举动是自身形象和信念导致的结果。认识到这一点,就为我们提供了一个杠杆,而心理学在改变人的性格时总是少不了它。
这个杠杆为我们打开了一扇强大的心理之门,通过这道门,你可以得到技能、成功和幸福。
“心像”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实践新特点、新态度的机会,而这些东西我们通过别的手段却无法实践。之所以存在这种可能性,同样是因为你的神经系统无法辨别实际经历和“生动想象”出的经历之间有何区别。
如果将自己刻画成在按照某种特定方式做事,那么我们在实际生活中的表现就会与此不相上下。“心像”的威力和现实实践差不多。
我第一次发表这样的观点、别人也开始发表这样的观点时,它还是一个地地道道的想法:人可以在自己的想象力中历练,并在客观实践过程中取得与其相当的成果。如今,这一观点已经广为接受,而且被无数试验和实验所证明。各类运动员都不时地依赖精神练习或想象练习。比如,我们可以想起理查德·库普博士提出的给高尔夫球手的建议,内容如下:
在每次开始击球之前,你需要有一幅“心像”,描绘你希望高尔夫球在你将球杆顶端击向球之后作出怎样的反应。你那一击会有怎样的效果,你需要对它有一个明确的、积极的“直观显示”。画面中应谈表示出球飞行的弹道、方向、你希望它下落到的地点、当它落地后你希望它滚多远……如果刻画一击后那一段时间内球的运动对你来说很难.你可以显现出一条曲形大马路,它的曲度和你希望高尔夫球的滚动路径的曲度相当。在这种“直现显示”中,你的选择只会受到你想象力的限制。你可以把果岭看成一个带有旗杆的软垫,准备接收你击出的球……你要找到能为你所用的直观图像。“直现显示”是高尔夫心理学最个性化的指标之一。
美国高尔夫球员杰克·尼克劳斯说过:“我每次挥杆击球之前,头脑中都必须先有一幅清楚分明的图像。首先,我要‘看到’希望球最终停留的位置,然后,我要'看着'它前往那个位置、它的弹道和着地过程。随后一幕‘场景’要让我看到挥杆的姿势,而且这种姿势要将前面的画面变成现实。”请注意这位金熊奖获得者对自己现实中所做的事情的描述、库普博士的指示和本书中的指导是多么惊人地相似。
想象力练习并不一定仅限于打高尔夫或打网球,认识到这一点非常重要。精神练习的同一原则实际上适用于一切行为,包括更广义上的行为,如自信地大声说话、在商业会议上发表自己的观点,而不是始终战战兢兢、默不作声(然后再后悔莫及),或者直接向征订客户要订单,而不是让产品宣传和推销行动以你怯懦的话语、对方暖昧的态度作为结尾,订单的问题“悬而未决”。如此等等,等等。
我已经针对精神练习和想象力练习制订了一套非常具体实用的强化训练法,即使用我称之为“精神影院”的方法(我在本书的后面还要讲)。库普博士也曾描述与我在20世纪50年代末讲授过的“过电影技巧”(我在本书的第一版中还介绍过这一技巧)相同的知识。杰克·尼克劳斯用了“场景”这个词:他把自己成功的挥杆击球过程当成一个小小的“精神电影”演完,就是说,离开现实中实实在在的击球而到“精神影院”看“电影”,然后再回到现实中,去体验那种在思维中似曾相识的感觉。在刊登于2000年7月《高尔夫杂志》的一篇文章中,杰克·尼克劳斯说:“我喜欢将自己的这种练习方法称为‘拍电影’训练法。这种方法在你的头脑里越是根深蒂固,你就越能在现实中打出你希望打出的好球。”他在自己发明的“四步法”的第四步甚至说:“那部完整的‘电影’告诉你哪只球杆合适.你就选择哪一只。”
了不起的是,杰克·尼克劳斯找到了自己与我所描述的“过电影技巧”几乎完全一致的方法,甚至进一步向前发展,把选择正确的球杆这种繁琐的小事都交给他的自动成功机制去办,而不是试着让意识去作决定。我之所以说“了不起”,是因为据我所知,尽管尼克劳斯先生很可能受到过许多高尔夫球员以及他们教练的影响,但他从来没有读过这本书。不过,说起来也谈不上多么“了不起”,因为事实上,几乎一切能到达运动巅峰的运动员都能通过某种方式.找到学会这种技巧的途径。
随后不久,我们将进一步讨论这些“精神电影”的细节。请允许我首先向你介绍一些完全支持想象力练习观点的科学记载。在我读过的最早的某个受控试验中,心理学家R·A·汪达尔证明,向标靶投掷飞镖的精神练习(在这种练习中,投靶人每天要在标靶前面坐上一段时间,脑海里想象着往上面投飞镖)能提高投掷的命中率,其程度就像实际扔飞镖那样高。
《科学季刊》曾报道一个实验,研究精神练习在提高篮球的罚球技能时所起的效果。第一组学生连续20天每天坚持实地练习罚篮,并在第一天和最后一天计算得分。第二组学生也在第一天和最后一天计算得分,但在之间的十几天里不进行任何练习。第三组学生在第一天计算罚球得分,然后每天花20分钟想象自己将球罚进篮筐。如果想象中球没有罚进,他们就想象自己对罚球过程相应地进行纠正。
每天坚持20分钟实地罚篮练习的第一组学生,其罚球得分最后提高了24%;中间阶段不进行任何练习的第二组学生,最后一天计分时没有任何提高;只通过想象练习罚球的第三组学生,其罚球得分竟然也提高了23%!
这个奇特的实验曾经四处报道和提及,而且在此后多年,在许多大学经常被人们挂在嘴上。当然,这样的实验结果未必靠得住,毕竟沙奎尔·奥尼尔那么低的罚球命中率始终是个不解之谜!然而,尽管其科学性值得怀疑,对想象力练习的运用则是一门很有效果的科学,事实证明,它是提高技能、改善根深蒂固的“真理”从而得以改变行为的实际手段。
“心像”是强有力的良药
《精神上的运动员:巅峰表现的内心训练》的作者、哲学博士凯·波特和作家朱迪·福斯特,曾为缓解痛苦、加快伤口愈合提供一个有效而详尽的良方。她们在《网球世界杂志》中曾撰文指出:“自愈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就是形成一幅精神图像,图像上反映出未来的积极后果。这一‘显示’行为能刺激你的思维和身体,形成一种希望治愈的意念……通过精神刻画,人们有可能改变身体的自动生理反应。当你运用想象、心像和暗示时,可以与自己的身体相互交流,并促使它作出响应。”
请不要搞错:这是医学上的科学事实,而不是痴人说梦。如果每位住院病人和每个进入生理康复期的人都有一本《心理控制术》可供阅读,他们肯定会更快地好转。如果你将有某个亲爱的人或者朋友处于上述情况,请将这句话牢记在心。
鉴于这篇文章发人深省、非常有用,我们已经将其进行节选,刊登在心理控制基金会的网站上(www.psycho-cybernetics.com)。如果你想去读一读,或者向某个朋友推荐,可以登录网站。你还能在网站上找到与这本书直接相关的其他文章、书评和书摘。
“心像”能帮你实现高水平销售
查尔斯·B·罗斯在《怎样通过销售一年挣到2.5万美元》一书中,讲述了底特律的一个推销团体怎样试图通过某个新主意使销售量翻一番的故事。纽约的另一个推销团体使他们的销售量提高了150%。甚至有个别推销员运用相同的主意使销售量的增幅高达400%。推销员们取得如此辉煌成就的魔法是什么呢?从罗斯的书中我们看到:
这种方法我们称为“角色扮演”。你应该了解它,因为你如果让它发挥作用,它就能帮你使销售量翻一番。
何谓角色扮演呢?
哦,其实不过是想象你自己置身于各种推销场面中,然后在你的头脑中解决问题,直到你知道在现实生活中出现各种场面时该说什么、该做什么。
这种方法竟然有如此大的威力,其原因在于推销实际上不过与场面有关。
每当你和某个顾客说话的时候,就产生了一种场面。他说着话、提着问题,或者发表某个反对意见。如果你始终知道怎样应对他说的话、怎样回答他的提问或应对他的反对意见.你的生意就做成了……
“角色扮演”的推销员在晚上一人独处的时候,会制造各种场面。他想象着客户怎样尽可能地为难他,然后,他会努力找出最佳答案回应对方……
无论何种场面,你都可以提前做好准备。方法是想象你自己和客户面对面交流,他提出反对意见或提出问题,而你则给予适当的回应。
我怀疑罗斯先生的书眼下已成了绝版。从其标题中的“2.5万美元”就可以看出这本书诞生的年代。但是从那以后,无数介绍推销类的图书、营销培训项目和专业营销培训师,都在自己提供给销售专业人士的方法和建议中融合了这一思想。实际上,如果你在销售领域做事,肯定已经在教室、研究室或销售会议上亲身参加过角色扮演,还可能与某位同事或配偶一起练习过。但有一点你可能没有认识到:将角色扮演方法从研究室搬到“精神影院”其实同样有效甚至更有效,因为你可以通过从笨拙和无常摸索到“完美”和成功来取得进步。因此,你只用对头脑中的“戏剧”反复彩排,直到它成为你的“习性”,而你的现实推销经历,则能相当紧密地反映出这些在你的想象中已经反复练习过的幻觉。
如果将“谈判”看成一种高层次的推销,那么下面这个故事就能很好地证明我的观点。这是一位专业人士给我写的信。此人在一家公司工作,代表公司参加一起非常复杂、非常具有挑战性而且关系到几百万美元合同的谈判。谈判对手是一家上市公司的执行总裁,此人由于难缠而远近闻名。尽管我不能透露有关人员的真实姓名,但我敢向你保证,这封信现在在我手上。以下是从信中节选的部分内容:
亲爱的马尔茨博士:
……自从我忙里偷闲,拿出几周时间准备我与对方的首度会晤(这将是一次秘密会谈)以来,我一直在埋头做好准备。凡是与此人有关的资料和信息,我都要想方设法弄到手研究一番。我读了一本他写的书,看了有关他的图书和文章,从电视网络和电视节目中找到他的采访录像观看,细读了他的传记,最后在头脑中形成了他有声有色、有血有肉的“复制品”,目的是为了能和他进行交谈。我在现实生活中找不到与此人言行举止不相上下的人进行角色扮演(就像政治家与政敌展开辩论前要准备的那样).于是只好在思维想象中“克隆”一个。
说老实话,我照你在《心理控制术》一书中指导的步骤去做,希望能举一反三、触类旁通。在构建完这个想象中的人以后,我会花数小时去你所称的“精神影院”练习.实实在在地把开会、我们可能的对话等场景展现出来。我假想自己任编剧、导演、主要演员争旁观者。一开始我发现很难做到这些,但坚持下来之后,慢慢地也就不太难了。我很快发现想象中的克隆品“真的”在主动提出论点、问题和主张。我现在还能回忆起自己坐在舒适的椅子上,双眼紧闭,沉浸于这种虚构的会议中,还突然停顿一下、大发雷霆,“砰”的一声用拳头砸在椅子扶手上!
随着这种练习演变为一部有可喜结果的“精神电影”,我开始过渡到后一阶段,就是反复重演同一部“电影”。在现看多遍之后,我甚至发展到把它逐字逐句记下来,就像法庭上的书记员,坐在那里准确地逐字记录我们的交谈一样。
结果让人欣喜:真的开会那天,会议不仅按照我的“剧本”有序地进行和进展,不仅我说的话与头脑中多次演过的“精神电影”内容如出一辙,甚至连他的言谈举止,也像是从同一部“剧本”中搬过去的一样!
他在这封信中接着描绘了一个很成功的结果,即这次谈判果真让他挣了一份大订单。
顺便说一句,这封信我是在1974年收到的,此时离本书第一版问世已经有14年。他在信中提到了这本书的版权问题,而且一开始还质疑如此“老掉牙”的技巧还有什么用处。你也许在本书首度出版后三四十年才开始读到它,甚至在我离开人世之后。但这并不要紧。即便在大容量计算机已经“沦落”到大家可以像腕表一样戴在手上的普通设备之后很多年,这些技巧仍然可以供各个领域的顶尖专业人士使用。
目前还有一本基于心理控制理论写成的书,特别适合专业推销员阅读:书名叫《零阻力销售》,由PrenticeHall出版公司出版。你可以从商店买到,也可以通过网络书店订购,还可以到www.psycho-cybernetics.com下载。
利用“心像”找了份好工作
著名心理学家、已故的威廉·莫尔顿·马斯顿向前来请他指点求职的男男女女推荐他称之为“彩排练习”的做法。如果你马上要参加一次重要的面试,比如申请某个职位.这一建议就是:提前为面试制订计划。把所有可能要提的问题在脑海里倒腾一遍,再仔细想想你会给出什么答案,然后再在脑子里对面试进行“彩排”。哪怕你排练的问题面试时一个也没有问到,这种排练做法仍然会带来神奇效果,因为它能给你以信心。即便现实生活中根本没有舞台剧那样需要反复排练的事,排练的做法还是能帮助你即兴发挥,帮你自主应对你发现自己置身其中的各种场面,因为你经过练习能自发地作出反应。
这一点其实毫不为奇,其原因就是我刚才为专业推销员讲述的“在大脑里彩排”的做法:求职面试时,你其实在推销自己。你既是产品,也是产品的销售代表。像前面那个谈判者一样,你也许同样需要在百忙之中抽点时间(几个星期,甚至可能是几个月),为找到一份新工作或得到更好职位进行筹划和准备。假如腾出了这一块时间,你无论如何要充分利用好它,也就是说,你需要利用想象力构建“完美”的求职面试场景并进行排练,以便真到求职那天你能够轻松、自信、平静。
一位“在头脑中”练习的音乐会钢琴演奏家
世界知名的音乐会钢琴演奏家亚瑟·施纳贝尔仅仅学了7年钢琴。他讨厌练琴,很少真正在钢琴键盘上长时间练习。当有人质疑他练琴时间与其他音乐会钢琴演奏家相比太少时,他说:“我在头脑中练”。
荷兰的C·G·科普是公认的钢琴传授权威人士。他建议,所有钢琴家“都要在头脑里练琴”。他说,一首新乐曲应当首先在脑子里过一遍。乐曲应当先在脑海里记忆和演奏,然后再到钢琴前用键盘现场练习。
可以说,“在脑子里练”已经成为现代钢琴指导的重要基础。帕特·卡尔森是作曲家、演奏家和讲师,由于推广“怎样于一夜之间弹好钢琴”声像教程而名声斐然。她在教程中教人们怎样“感知”音乐,而不是掌握活页乐谱的视唱、进行枯燥无味的练习。
想象力练习能提高你的高尔夫比赛成绩
玩高尔夫已经成为一种广受欢迎的消遣活动,高尔夫与心理控制之间的关系也由来已久。我在前面已经把伟大的高尔夫球员杰克·尼克劳斯的“精神练习”法作为例子提到了。
《时代杂志》报道,本·霍根在打高尔夫巡回赛时,要在头脑中排练每次击球的场景,然后立即去实践。他在想象中把击球动作和效果设计得完美无缺(感觉着杆头按照应有的方式击球,感觉着自己完美地作出随球动作),然后便走到球前面,依靠他称为“肌肉记忆”的能力,像想象中的那样完成击球动作。
本·霍根是当代高尔夫球心理学的开路先锋,这门科学如果已经成为一项产业,其主要基础就是“直观显示”和对放松技巧的掌握。
亚历克斯·英里森也许是我写本书首版时世界最著名的高尔夫球指导老师。事实上,他真的制订了一套精神练习体系,通过这套练习方式,你坐在舒适的椅子上、用大脑去练习他称为“莫里森七大要点”的做法,就能提高高尔夫比赛成绩。莫里森认为,高尔夫精神层面的因素占该项运动的90%,物质层面占8%,机械层面占2%。在他《不练习就能打好高尔夫》一书中,莫里森讲述了他怎样教卢·里尔在不进行任何练习的情况下首次突破90分大关!
莫里森让里尔坐在他客厅一把舒适的椅子上,放松自己,而他则为里尔演示正确的挥杆动作,还对“莫里森要点”进行简要的讲解示范。按照他的指示要求,里尔什么实际练习也不进行,相反,每天要花5分钟时间,肌肉松弛地坐在椅子上,想象着自己怎样正确领会“要点”中的动作要领。莫里森接着写到:几天以后,在身体方面没有做任何准备的情况下,里尔加入莫里森定期举行的四人对抗赛,却以标准杆数9杆、9洞的成绩让他们大吃一惊。
莫里森系统的核心是:“在能够成功实践之前,你必须首先有一幅关于正确做法的清晰‘心像’。”通过这种方法,莫里森使许多社会名流在击球杆数上的减量多达10~12杆。
清晰地看着靶子,让自动成功机制完成其他细节
著名职业高尔夫球员乔尼·布拉曾写过一篇文章。文中说,就你希望球到哪里去、希望球干什么等内容形成一幅清晰的“心像”,要比实地打高尔夫更加重要。布拉说,多数职业高尔夫球员在挥杆动作上都有一个或多个严重缺陷。然而,他们却能想方设法打出漂亮的高尔夫。布拉的理论是:如果你描绘出最终结果,看着球前往你希望它到达的位置,并且有信心知道它前去你希望它去的地方,那么潜意识就会接过工作,正确指挥你的肌肉。如果你握杆的姿势有错误,姿态又非最佳,那么你的潜意识仍然会改进它们,办法就是指导你的肌肉去做纠错(指姿势上的错误)所需的一切事情。
这句话描述了掌握这些心理控制技巧得到的回报:你能到达某个特定的熟练程度,在此程度上,你可以简洁、迅速地形成对合意结果的清晰画面,将它交给你的伺服机制,让后者去处理使该结果发生所需的所有细节。
高尔夫是演练这些技巧的优秀实验平台,因为与许多其他体育运动不同,打高尔夫到最后纯粹就是你与自己在斗争。
莫里森对里尔只用精神练习法演习高尔夫球的指导,要比《网球的内心竞赛》一书作者蒂姆·戈尔维接受某一实验的挑战早很多年。这项实验的目的是观察戈尔维如果只将打网球、指导网球形成的“内心构图技巧”用于学习高尔夫球,到底能学到什么程度。他为自己设定了“突破80分”的目标,期间,他每周只打一次高尔夫球,不接受任何技术指导。另外,他只是凭借在想象中进行练习,持续时间不到一年。当时,他每年只打几次高尔夫,成绩在95~105分之间。介绍这次试验的日记收录已经纳入他的图书《高尔夫的内心竞赛》中。他的书很值得一读,无论你是否对高尔夫球感兴趣;因为这本书一五一十地证明了思维之于机械或技术情报的胜利。这其实就是心理控制的胜利。
多年来,我有幸与许多顶尖高尔夫球手、高尔夫指导老师共事。由于职业使然,为慎重起见,我应当为他们当中多数人的身份保密。他们当中有些人仅靠这本书(并没得到我其他方面的帮助)就使自己的表现得到了很大提升。下面这个例子已经人所共知:1964年,戴夫·斯托克顿正在为职业巡回赛的出线资格而努力。“总体讲,我打得不错,但击球入洞的推杆太一般,”斯托克顿对《洛杉矶时报》的一名记者说,“我父亲是一名退休的职业高尔夫球员。他坚持认为我的推杆问题出在精神上,而不是由于外在原因,并给我一本《心理控制术》读。我在职业高尔夫联盟锦标赛开赛前一周才读这本书,随后我去参赛时,便知道我会赢。”戴夫·斯托克顿在那场比赛中打败了阿诺德·帕尔默,之后便享受了漫长而成功的职业生涯。事实上,使他一举成名的正是推杆技巧!
22年后,戴夫赢得了1996年的美国高级别高尔夫杯赛。
“心像”的真正秘密
很久以来,成功男女都运用“心像”形成法和彩排练习法取得成功。比如拿破仑在真正上战场拼杀的很多年以前,就在想象中练习怎样当兵。韦伯和摩根在他们合著的《充分利用你的人生》一书中告诉我们:“在当兵至上战场的那些年,拿破仑读过的书籍,光是笔记印刷出来就有整整400页。他把自己想象成一个指挥官,画出了科西嘉岛的地图。我们不难发现他将自己无比精确的计算本领用到了什么地方。”
康拉德·希尔顿在真正买下一家旅馆之前很长时间,就想象自己在经营旅馆。还是小孩时,他就经常扮演成一个经营旅馆的行家。他最早的成功是购买一些损毁了的“过时”物件,然后恢复它们原有的美,把它们恢复成一流的物品。他说,当他认出这些物件并想得到它们时,不会去看它们的真实状况,而是生动而详细地想象它们在翻新后出现在旅馆时是什么样子,然后在大脑里“拍照”,并把这些“照片”存贮在脑海里。由于看到的是它们应有的样子,因此,他看到了这些物件身上别人看不到的价值。
强烈“心像”能导引你走向成功
简·萨瓦是美国最久负盛名的马术教练之一。2000年,她指导美国马术奥运代表队参加了悉尼奥运会的马术比赛。她曾经描写了一个例子证明想象的力量能让可能变成现实:
以我为1989年北美锦标赛选拔赛做准备的那段经历为例。我有大量事实证明我在选拔赛上取得好成绩不太可能。我的确有一匹好马扎帕特罗,但是其他方面的情况是:第一,扎帕特罗对我还很陌生,我们没有时间建立亲密关系,也没有时间真正沟通;第二,它还是一匹很年轻的马,没有强壮到能做所需的各种动作的程度……
这些事实使我很难想象怎样参加最完美的比赛。于是我只好转而想象颁奖仪式。有好几次,每当一天快要过完时,我会找一个安静的地方,闭上双眼,全身放松,想象着我在以胜利者的姿态绕场一周。在此过程中,我强迫自己不停下来思考“那些事实”,从而阻止疑虑和不安全感钻进头脑。事实上,那天最终成绩公布时,扎帕特罗和我真的在那里以胜利者的姿态绕场一周。
听起来似乎难以置信,而我也绝对无意淡化充分准备和刻苦训练的必要性。但是,从精神上时想要的结果(如果结果在你脑海里已然存在)集中注意力,是我们最终取得成功的重要因素。集中精神于某个积极结果(这个结果是你在头脑中已经形成的结论),而不是任由生动的想象力去想象失败的画面,这一点至关重要。由此,我的思维(伺服机制)便能通过帮助我娴熟而高效地骑马,从而为我提供实现目标所需的手段。
当然,怀疑论者希望将这种现象归结为巧合或运气。但是简·萨瓦是心理控制理论的娴熟实践者,她有许多可用做证据的事件支持自己的信念。实际上,作为冠军骑手的指导老师和教练,她运用心理控制技巧已有多年,众所周知的,就是她的队员们最近在奥运会上的表现。
即便对成功形成一幅单个、简单但栩栩如生的画面,也足以阻碍我们的疑虑、恐惧、担忧和不安全感,并引导成功机制瞄准某个想要的靶子射击。相比之下,全面的精神排练画面威力更大。
无论你是专业运动员,还是周末才参加体育运动的业余运动爱好者,是专业销售人士、实业家、管理人员、在校教师,还是医生或从事其他职业的人士,都可以在日常养生练习中掺杂精神排练进行实践。大量证据表明,你应学会运用这种工具、经常付诸实践,以达到各种有价值的目的。可以这样说,如果不运用这种方法,在做事时,你就享受不到我们所知道的最基本、最可靠、最普遍的心理学“成功途径”带来的好处。这就好比一个木匠在做木工活时,不去使用电力或用电工具方便自己。当然,不用电也能干木工活,但那又何必呢?
为什么“心像”的力量如此强大
控制科学使我们对“心像”为什么能产生如此神奇的效果有了新见解。我发现,人们对它发挥作用的道理认识得越深刻,运用它的可能性就越大。
你身上的自动成功机制(它是一种极为复杂、能自动追寻目标的机器,通过运用反馈数据和存储的信息,它能面朝某个靶子或目标自动前进,在必要时还能自动矫正路线)只能通过一种方式发挥作用。正如著名高尔夫球指导者亚历克斯·莫里森所言,在能够付诸实践之前,你必须首先在头脑中清晰看见事物发生的过程和结果(如前所述,这一新理念并不表示你是一台机器,而是表示你的生理大脑和身体功能的作用,相当于一台供你操纵的机器)。
在头脑中清晰看到某个事物时,你身上的创造性“成功机制”就会接着做完余下工作,其效果要比你仅凭有意识努力或意志力去做的效果好得多。
你不要通过有意识努力艰难尝试或通过钢铁般的意志去做事,始终对那些有可能出现的坏结果表示担忧并对其进行“刻画”;而是干脆放松自己,不再紧张地企图去“搞定它”。你要在头脑里刻画出真正想击中的靶子,然后把其他事交给创造性成功机制去做。从此以后,你仍然需要努力工作,但此时你的努力用在带着你直奔目标上,而不是用于徒劳地想一些与实现目标相抵触的事情。如果按照后者去做,其结果就是:你想努力做成某件事,但在脑子里想的却是另一件事。
找到最好的自我
如果你在头脑中想象一幅关于你想看到的自我的画面,而且“看着”自己在扮演某个新角色,那么,同样是你身上的这一创造机制,也能帮助你实现最好的自我。无论采用哪种疗法治疗心理问题,这种情况在转变性格的过程中都不可或缺。出于某种原因,在得以改变之前,你必须首先“看到”自己在扮演某个新角色。
我曾亲眼目睹一些真正的奇迹:当一个人改变自我意象时,他或她的性格也能随之改变。我们应该关注从人的想象力中产生出的潜在创造力,特别是关注与自己有关的形象。然而今天,我们在这一方面才刚刚起步。比如,我们可以探讨下面这篇美联社新闻发布稿的含义。从日期栏的时间看,该文发表于1958年:
只用想象你是个心智健全的人
旧金山。据洛杉矶退伍老兵管理处两位心理学家报道,有些精神病人只用通过想象自己是正常人,就能使病情大为好转,还可能缩短住院的时间。哈里·M·格雷森博士和伦纳德·B·奥林格对美国心理学协会说.他们在45个诊断为神经性精神病者而送医院治疗的病人身上验证了这一观点。
病人首先接受了常规性格测试。随后,试验者脸色平淡地要求他们再接受一次检验,并回答一些问题,但在回答时,要假设他们自己是“对外界环境完全适应的典型的正常人”。
这两位心理学家报道,有3/4病人完成了改进型表现测试,某些表明他们好转的变化简直让人吃惊。
这些病人为了像“完全适应外界的典型的正常人”那样回答问题,只好想象一个完全适应外界的标准正常人会有怎样的言行举止。他们必须把自己想象成在扮演正常人的角色。而这一点就其本身而言,已经足以促使他们“像心智健全者那样行为和感知”了。
我并不确切地知道这些好心的医生以及他们组织的开创性试验有何下文。然而我们知道,今天,自我意象心理学的各个方面、认为自我意象起到“舵手”作用的观点以及“像某某人一样做事”这一“直观显示”法之类的相关技巧,都已经被人们普遍接受,并广泛用来帮助各种患有精神病的人、残疾人、上瘾的人以及自我封闭者恢复健康。
当然,你也许没有被诊断出心智不健全或者使用化学药品成瘾,但如果你对心理控制技巧有一定了解,它很可能会成功地帮助你在生活中做得更好,或者提高生活中某一方面的质量。这些技巧已经成为多数疗法和治疗方式的重要组成部分,而这些疗法和治疗方式所针对的对象,在情感或心理上面临的困难可能比你的更多,甚至超出你的想象。鉴于此,可以假设:将这些技巧用到你身上,一定会更有力、更立竿见影、更有效,因为你的起点比起他们的更高。
揭示与自己有关的事实真相
自我意象心理学的目标并非创造一个无所不能、妄自尊大、“舍我其谁”的“假我”。这种自我意象和低人一等的自我意象一样,是不恰当、不现实的。我们的目的在于找到“真我”。然而心理学家普遍认为,多数人都低估了自己,看不足自身真正价值,对自己的能力估计不足。其实,世上根本没有自大情绪之类的东西。看似具有自大情绪的人,其实在痛苦地体验自卑,因为他们那“优越的”自我只是一种假定和掩饰,用于掩藏内心深处的自卑感和不安全感,以免被自己和他人发现。
怎样才能发现有关自己的真相呢?怎样才能对自己作出真正的评价?对我来说,心理学在这个问题上似乎应该求助于宗教。《圣经》告诉我们,上帝创造了“比天使低等一点”的人,并“给予他以统治权”;上帝按照自己的想象创造了人。如果我们真相信存在某个大智大慧、无所不能、普献爱心的造物主,那么就理所当然地得出以上结论,来界定他的创造物——人。首先,这样一个大智大慧、无所不能的造物主不会造出“低等产品”,就像绘画大师不会画出低劣的油画一样。这样一个造物主不会故意使产品质量上不去,就像汽车制造商不会故意使汽车造不成功一样。
信奉正统基督教的人告诉我们,人活在世上的主要目的和原因,是为了“给上帝增光”,而人文主义者则告诉我们,人生存的主要目的是“充分表现自己”。
不过,如果我们接受“上帝是富有爱心的造物主,像尘世间的父亲对孩子那样,对自己的创造物有着相同的责任心”这一假设,那么我是否可以认为,信奉正统基督教的人和人文主义者其实说的是一回事。对父亲来说,有什么比看着后代过得好、取得成功、能充分展示自身能力和才华更让他光荣、自豪和满足的呢?如果一个足球明星在参加比赛,他到场的父亲是否会无动于衷、袖手旁观?耶稣也表达了同样的思想。他告诉我们:“不要掩盖自己的光芒,而要让我们的光芒普照,以便为天父增色。”我认为,如果上帝的孩子们言行举止时卑躬屈膝、过得凄凄惨惨、害怕振作起来以便像个人样儿,那他们是不会给上帝增添任何“光彩”的。
本书首版出版之后多年来,我应邀在许多不同类型的教堂发表演讲,这些教派从福音派基督教到浸礼教到新教,再到所谓的“新思想现代宗教”和“思维科学”教派,不一而足。我曾经和公使、牧师、中国佛教的僧侣、不可知论者甚至无神论者深入探讨过心理控制理论。在与这些人士交往时,我根本没感到有任何困难,我们总能找到相同的根基,这些根基都来自某个基本假设:把人们从自己内心的、精神的、无意识的自我损毁行为中解救出来。如果个体希望(就算不是上帝指引他们)取得成功而不是失败,这种假设就是必然的。
美国著名教士诺尔曼·文森特·皮尔博士曾想针对心理控制理术说点什么,我和他也进行过几次愉快的交谈。不过,我并没有机会提出这样的观点:多数人想象的简单“积极思考”也时常以注定失败的结果告终,因为这种思考方式试图把问题推向我们存在的“边界”,而不是在自我核心中对其重构。
我想,我们不会看到对心理控制持反对意见的正统宗教或教会。
有关想象练习的结论
你在宗教上、精神上或哲学上有什么样的背景或者持什么观点,这其实无关紧要。想象练习、“直观显示”、“心像”或用我自己的话说叫做“精神影院”,怎样表述都可以。关键是你要实施它,这才是最重要的!如果选定一个靶子,然后运用这一技巧,并真切地对其进行一次全面的21天试验,你就会欣喜地看到取得的成果。你肯定会下决心在余生继续运用这一手段,并且通过实践极大地获益,就像你之前的无数运动员、演艺人员、医生、律师、商业领导人以及其他人员经历的那样。你可以通过以下几个练习起好步:
心理控制训练
当前的自我意象建立在你对过去的自我进行想象和刻画的基础上,这种刻画源于你对自身经历的解释和评价。现在,你要用与你之前用来树立不恰当的自我意象相同的方法,来树立一个恰当的自我意象。
每天腾出30分钟可以一人独处、不受外界干扰的时间来。放松下来,尽可能让自己舒服些。现在闭上双眼,开始想象。
许多人发现,如果想象自己坐在一块巨大的电影屏幕前看一部关于自己的电影,那么会取得较好的效果。重要的是让这些电影画面尽可能栩栩如生、详细具体。你要指望你的“心像”尽可能与实际经历相近似。具体做法就是关注想象的环境中有哪些细节、场景、声音、物体。在这种练习中,想象的环境中的具体细节特别重要,因为你练习的目标具有绝对实用性,你在营造一种“实际经历”。就神经系统的功能而言,如果想象得足够生动、足够详细,你的想象练习就会等同于亲身经历。
接下来要记住的重点是,在这30分钟内,你要看着自己的行为和反应恰如其分、很成功、很完美。你昨天怎样育行举止并不重要,也不必努力怀有“明天我要表现得完美”之类的信念。神经系统到时候自然会打理好一切——只要你坚持练习就行。要看着自己像你希望的那样去行动和感知。不要对自己说“我明天要这样做”,只用说,“我要想象自己现在就在这样做——就在今天30分钟里。”想象你如果已经成为想要成为的那种人时,会有怎样的感觉。如果你向来内向而怯懦,就“看着”自己在自由自在地与别人打交道、举止从容并由此感觉良好;如果你在某些场合恐惧、焦虑,就“看着”自己在平静而镇定地做事,满怀自信和勇气做事,并由于举止从容、镇定自若而感到更加开朗和自信。
这种练习会把新的“记忆内容”和存在的数据输给你的中脑和中枢神经系统。它能树立一种全新的自我意象。练习一段时间后,你会惊奇地发现自己“有不同的表现”,这种表现或多或少是主动或自发的,而且不需要尝试。这就对了。你不必在此时寻思、尝试或努力,以避免获得不一样的感觉和不恰当的行为。你当前的不恰当感觉和行为是自动、自发的,因为你向自动机制输入了新的“记忆内容”(有现实的,也有想象的)。你将发现,这种机制既会自动作用于积极的想法和体验,也会自动作用于消极想法和体验,而且效果也一样。
步骤一:拿出纸和笔,对你打算在“精神影院”中构建、实验、形成和观看的“精神电影”进行简要勾勒和描述。
步骤二:每天腾出30分钟时间,最后在每天同一时段,找一个安静而隐秘的地方,闭上双眼,进入“影院”,然后开始播放、编辑、再次播放你的“电影”。
步骤三:对电影进行逐步“修改”(以便让片中“明星”(即你自己)的表现完全符合你的预期),并获得你想要的体验和结果。在头10天里,你要努力达到这一目标。
步骤四:在余下的11天里,毫不改动地反复播放并享受这部“电影”。
第四章|让自己从错误信念的催眠中苏醒过来
◆至少有%的人在某种程度上让自卑感影响了自己的人生,而对无数人来说,这种自卑感成了他们获得成功和幸福的严重障碍。
◆“你”作为一种客观存在,不应与任何其他人形成竞争,因为在这个地球上没有任何人和你一样、和你处在完全相同的水平线。你是一个个体,是独一无二的。
与谎言相比,确信是事实更危险的敌人。
——弗雷德里奇·威康·尼采
有许多人多次问我一个有关心理控制的问题,这个问题把“信以为真”的想象等同于“虚构它直到你实现它”或纯粹的幻想。这远远与事实不符。“虚构它直到你实现它”是表象的、肤浅的、不切实际的。有时候,人们这样教推销员,导致他们经济和情绪上受到伤害。
相反,包括“信以为真”式想象练习的心理控制并非虚构和捏造,而是对被隐藏事实的探索。它通过创造性地挑战被你作为“事实”加以接受的自我意象,去揭示你的“真我”。这种所谓“事实”也许一时是正确的,但从长远看肯定不正确。本书第一版中有个故事证明了这一点:
我朋友阿尔弗雷德·阿德勒博士小时候曾经有过一段经历,恰恰证明了信念的力量对于行为和能力的影响多么强大。他最初数学成绩很差,连老师都确信他“对数学一窍不通”。老师随后把这一“事实”通报给他父母,还告诉他们不要对孩子期望过高。于是父母也确信了。阿德勒被动接受了老师和父母对他的评价,而数学成绩也证明他们的看法没有错。然而有一天,老师在黑板上写出了一个问题,其他同学都回答不上来,而阿德勒却灵光一现,觉得自己找到了答案。他如实地向老师报告,而老师和全班同学都笑了起来。在笑声中,他一开始还有些愤愤不平,但很快便大步走到黑板前面,答出了那个问题——这让他们大吃一惊。从此,他意识到自己完全能学好数学,对自己的能力也重新有了信心。后来,他的数学学得非常好。
阿德勒博士的经历与若干年前我的一个病人的经历类似。这位病人是个伸入。由于他对自己在某一强手如林的领域取得不凡成就有很重要的经验,并想与别人分享这一经验,所以很希望通过公开发言崭露头角。他嗓音不错,又有一个重大话题可讲,但却没有办法在陌生人面前、在众目睽睽之下把自己想说的话表达清楚。妨碍他自如发言的是他的信念,因为他认为自己之所以讲不好话、无法给听众留下好印象,只是因为没有一副让人过目不忘的外表……因为他“看上去不像成功经理人”。这一信念在他内心藏得那么深,以至于每次当他站在一大群人面前开始讲话时,它就会扔出一块“绊脚石”阻碍他。他错误地认定,如果做个手术使外表好看些,也许就能获得所需的信心。手术也许会带来成功,也许不能。我与其他病人交往的经历表明,外表的变化并不一定总能保证性格的改变。具体到这位先生身上,当他相信消极信念阻止他向大家讲授他所知道的重要经验时,他就发现了解决问题的良方。他成功地用一种积极信念取代了这一消极信念,即:外表长得好坏,并不影响他讲授那些极为重要的经验。不久,他便成为商界最炙手可热的发言人之一,而起变化的仅仅是他的信念和自我意象。
至此,我想表达的观点是:阿德勒被一种错误的自我认识所催眠——这不是比喻,而是指他的确被催眠。大家还记得,我们在前一章说过,催眠的力量就是信念的力量。请允许我在此重复巴勃尔博士对催眠力量的解释:“我们发现,催眠主体只有在相信催眠师的话千真万确时,才能作出惊人之举……当催眠师引导主体到达某种境界,使后者相信催眠师的话是正确言论时,主体便会由于想法和信念的变化,而表现出截然不同的行为。”
对你来说,有个重要观点需要记住:你怎样得到想法、想法从哪里来,这个问题都无关紧要。你也许从未见过某个专业催眠师,但是你已经接受了某个想法(来自你自己、老师、父母、朋友、某则广告或任何其他渠道);进一步说,如果你坚信这一想法是真的,那么,它给予你的力量,就像催眠师说给催眠主体听的话那样有力。
科学研究表明,阿德勒博士的经历并不罕见,而是在所有学习成绩不佳的学生心目中都具有代表性。我们在第一章讲述了普里斯科特·莱基怎样通过指导在校学生改变自我意象,使这些学生的成绩得到了大幅提高。在经过数千次试验和多年潜心研究之后,莱基得出结论:在每个例子中,学生在校成绩差从某些方面讲,都从某种程度上源于学生对自我的感觉和定义。这些学生完全被一些特写的想法所催眠,比如“我真笨”、“我学不好数学”、“我天生就不擅长拼写”、“我没有那种机械般准确记忆的头脑”等等。带着这种自我定义,学生为证实自己的想法没有错,只好学习差了。学习不好在无意中成为一个信念问题。在他们看来,学出好成绩应该是错误的,就像他们看上去为诚实的人却去偷东西一样。
请不要忘记,我们说过,这种催眠式的灌输如果来自某个权威渠道、经常反复而且非常强烈和严厉,那么它造成的影响长期都挥之不去。消除毒害的影响或者重新灌输新的思想,都要求你获得与以上完全相同的三个要素。阿德勒博士儿时的经历中含有权威渠道(他父母和老师)、反复听到、通过当众出丑的强烈体验得到强化这三点。他的解放始于另一次强烈的体验和情绪反应,后者使他重获自由,并激励他拷问和质疑原先的信念。
受到催眠的推销员一例
在《成功推销的秘诀》一书中,约翰·D·墨菲讲述了著名销售专家埃尔默·惠勒怎样利用莱基的理论提高某个推销员收入的故事:
某家公司邀请埃尔默·惠勒担任其销售顾问。销售经理请他关注一桩很不寻常的案例。有位推销员总是想方设法保住5000美元的年薪,不管公司分配他推销哪个领域的商品,也不管给他多少酬金。
因为这个推销员在一些小商品领域曾有不错销售业绩,所以就给他分配了一种市场较大、前景较好的商品去推销。但是第二年,他拿到手的酬金数目和他在小商品领域推销时拿到的几乎一模一样——5000美元。接下来的一年里,公司付给所有推销员的酬金都有所增加,唯独这位推销员仍然只挣5000美元。于是.公司派他去推销最难推广的一种商品——但这次和往常一样,他仍然只得到5000美元。
惠勒与此人谈了一番,发现问题并不在于推销哪个领域,而是这位推销员对自己的评价。他认为自己每年只能挣5000美元,只要怀有对自己的这种理念,外界条件怎样变化似乎就不重要了。
当分配他去某个难以推销的领域时,他拼命工作以挣到那5000美元;而当分配他去推销某种好推销的商品时,只要那5000美元有把握挣到,他就会找出各种各样的借口不去再接再厉。有一次,目标刚一达成,他便开始生病,那一年的剩下时间无法再工作。但奇怪的是,医生在他身上找不到一点毛病,而且在随后一年年初,他又神奇地康复了。
显然,这是一个很久前的故事,光从5000美元这个收入数字就可看出故事发生的年代。当它出现在本书的第一版中时,一些销售经理开始一个接一个地就这则故事给我写信,每封信都举了一个类似的故事为例。他们都说,他们公司就有个人与这位推销员一样,他们对此人已经灰心丧气、失去了信心。一位销售经理写道:“霍华德就像提前就设定好了收入界限一样,无论有多少机会、无论情况怎样,他都不会改变这一界限。”这话说得千真万确,这种信念深深地“设定”在他的自我意象中。一旦重新设定,他就会设法追求新的目标。
错误的信念能使人变老20岁
我在前一本书《保持青春奇遇记》中曾详细地介绍过一个例子,讲的是拉塞尔先生由于某个错误的想法怎样在几乎一夜之间便老了20岁,然后在接受事实真相时又怎样以同样快的速度重获青春。
长话短说。这则故事是这样的:我为拉塞尔先生的下嘴唇做了一个整形手术,收费很低。但我提了一个条件,就是他必须告诉自己的女友,说这个手术花光了他一生的积蓄。他的女朋友对他把钱大把花在她身上毫无意见,而且一直表明很爱他,还说由于他下嘴唇太大,她绝对不能嫁给他。然而,当拉塞尔把这件事告诉她,并且自豪地展示全新的下嘴唇时,她的反应与我预料的如出一辙,但却不像拉塞尔先生所预期的那样。她勃然大怒,几乎失控、失态,说他把自己所有的钱都全部花光,简直是个傻瓜,还明确地说她从来没有爱过他,今后也永远不会。她只是把他当成容易受骗上当的家伙戏耍,因为他总是大把地把钱花在她身上。不过,她接下来的言行超出了我的预料。她在生气和反感之余,还宣布她要给他一个“伏都教式”(voodoo,伏都教,一种主要在加勒比海国家尤其是海地流行的宗教——译者注)的诅咒。拉塞尔和他的女朋友都出生于西印度的一个小岛,在那里,无知者和信奉迷信的人都要信仰伏都教。他的家庭经济相当宽裕,受到过良好教养,而且是个大学生。
在勃然大怒时,女朋友便“诅咒”他。虽然他隐约觉得不舒服,但事后也没有想太多。
然而,一段时间之后,他觉得嘴唇里长出一个又小又硬的奇怪肿块,茫然之余.他想起了对方的诅咒。一位对“伏都教式”诅咒有所了解的朋友坚持认为,他嘴里的这个肿块是可怕的“非洲小虫”,它会慢慢吃掉他的所有精力和体力,还说不久前自己正在找它们呢。他从此食不甘味、夜不能寐。
第一次和拉塞尔先生交谈后几个星期、他又到办公室找我,于是我从他嘴里听到了这些情况。护士已经认不出他了,这也不奇怪。第一次拜访我时的拉塞尔先生是个让人过目不忘的年轻人,嘴唇稍大,整个人也很高大。他身高约6.4英尺,身材魁梧,有着运动员般的体格,言谈举止也都显示出内心的高贵,使他显得魅力四射。他皮肤上的毛孔似乎散发出动物身上才有的那种活力。
然而,此时坐在我办公桌对面的拉塞尔先生,似乎一下子老了至少20岁。他像老年人那样双手轻轻颤抖,眼眶和下巴深凹进去,体重至少减轻了30磅。外表的各种变化都表明了医学称之为“老化”(要是能找到一个好听的名字就好了)的过程。
在迅速检查他的嘴唇之后,我向拉塞尔先生保证说,我只用不到30分钟时间就可以去掉他嘴里的“非洲小虫”,然后我照着做了。曾经作为罪魁祸首的肿块原来不过是他手术后留下的疤痕组织。我割掉了它,拿在手里让他看。重要的是他看到了事实真相,并且不再怀疑。他长吁一口气,看上去似乎姿势和表情都立即发生了变化。
几周后,我收到拉塞尔先生写来的一封热情洋溢的信,信中还夹着他和新迎娶的新娘的一张合影。他回到了故乡,与青梅竹马的心上人结了婚。照片中的男士是那个最早的拉塞尔先生。拉塞尔先生再次于一夜之间返老还童。一个错误的信念曾经使他苍老20岁,而事实真相不仅让他从恐惧中解脱出来、恢复了信心,而且还真的使老化过程完全颠倒。
如果你像我一样见过拉塞尔先生一样(无论在我之前还是之后),请千万不要再对信念的力量怀有丝毫疑虑,因为作为一种事实加以接受的想法无论来源于何种渠道,都完全可以像催眠那样具有强大的威力。
每个人都在催眠中吗
毫不夸张地说,从某种程度讲,每个人都在催眠之中。催眠他们的,可能是从别人那里不加鉴别地接受的思想观点,也可能是他们反复向自己重申或者说服自己相信的想法。这些消极想法对行为所产生的影响,就像某个专业催眠师向催眠主体大脑灌输的消极想法所起的影响一样。你见过地地道道的催眠演示吗?如果没有,请让我描述由于催眠师暗示而产生的几个简单现象。催眠师告诉某个强壮的足球运动员,说此人的手被粘在桌子上,根本抬不起来。这不是个该足球运动员“试不试”的问题。他根本做不到。他既紧张,又想努力抬起,到最后,胳膊和肩膀上的肌肉鼓得像绷紧的绳子,但他的手仍然像长在桌子上一样。催眠师告诉一位举重冠军,说他无法把桌子上的铅笔拿起来。尽管正常情况下此人能将400磅重量举过头顶,此时他却真的无法举起一支铅笔。
让人奇怪的是,在这些例子中,催眠并没有弱化运动员的身体。他们的身体其实和平时一样强壮。但是,由于无法有意识地认识这一点,他们自己在与自己作对。一方面,他们企图通过主观努力抬起双手或拿起铅笔,实际上是在收缩举东西时要使用的那些肌肉;但另一方面,“你做不到”这一想法却使相反的肌肉在违背他们意志的情况下收缩。消极想法使他们自己击败自己;他们体现不出或用不上真正可用的力量。
另一位运动员则在测力计上测试握力,发现读数是100磅。无论怎样努力、怎样紧张,他都无法使测力计上的指针向100磅前挪一点。此时他的受到催眠,催眠师对他说,“你非常非常强壮,你有生以来从来没有这样有力过。你要比以前强壮很多。你自己都为你多么强壮感到惊讶。”他手部的握力此时再次测试。这一次,他轻而易举就把指针“逼”到了125磅刻度处。
同样很奇怪的是,催眠并没有给他的实际力量带来任何提升。催眠暗示所做的,就是战胜某个消极想法,而正是这一想法此前阻止他展示自己的全部力量。也就是说,这位运动员在处于清醒状态时,由于消极地认为自身握力只有100磅,所以给自己的力量施加了限制。催眠师只是解开了这道精神枷锁,使他能展示出自己的真正力量而已。这种催眠其实就是暂时“解除他的催眠状态”,把他从自己设定的自我信念中解放出来。
正如巴勃尔博士所言,当你在催眠期间看到如此神奇的事情发生时,很容易想当然地以为催眠师必定有某种魔力。口吃的人能够流利地说话;像漫画人物“卡斯帕”等胆小鬼那样胆怯、害羞、内向的人变得喜好交际、镇定自若、并能发表动人的演讲;在清醒时面对纸笔特别不善加法运算的孩子,竟然能在头脑中默算三位数的乘法。之所以发生这一切,皆是因为催眠师告诉他们有这个能力,并引导他们付诸实施、顺利完成。对旁观者来说,催眠师的话似乎有一种魔力。然而事实并非如此。其实,在遇到催眠师之前,做成这些事的力量和基本能力始终都存于催眠主体的内心,只不过催眠主体由于不知道自己身上有这种能力.从而无法运用它罢了。由于脑子里存有消极信念,他们将这种能力封闭了起来,抑制了它。由于认识不到这一点,他们陷入了自我催眠,认为自己无法完成这些事。与其说催眠师催眠了他们,倒不如说催眠师解除了他们的自我催眠更准确。
无论你是谁,你身上都具有某种能力和力量,使你能做自己为追求幸福和成功而想做的一切。
此时此刻,那种连你想都没有想过的力量就存在于你内心。而且只有当你改变自己的信念时,这种力量才开始为你所用。尽快将自己从“我做不到”、“我活得没有价值”、“我不值得那样”以及其他自我限制想法的催眠状态中解脱出来吧。
自卑情绪可以自我医治
至少有95%的人在某种程度上让自卑感影响了自己的人生,而对无数人来说,这种自卑感成了他们获得成功和幸福的严重障碍。
在这个地球上,每个人都在某些方面不如另一些人或另一个人。我心知肚明的是:我在高尔夫球场上打不过杰克·尼克劳斯;一脚把足球开出去时,不可能像美国足球联盟中的任何专业后卫球员那样直、那么远。这样的例子还能举出很多。即使以演讲家的身份出现在熙熙攘攘的听众面前,我也知道还有很多人在讲台上比我更优雅、更雄辩、更有魅力。我知道这一点,但这个事实并不能诱发出我内心的自卑感,从而影响我的生活,只是因为我不会不识时务地拿自己和他们比,不会觉得仅仅由于我在某些领域没有他们那样老到和娴熟就否定自己。我还知道,在某些领域,我遇到的每个人,从偏僻西部的牛仔到银行行长,都在某些方面比我优秀。但是,和前述一样,这些人无法像我那样擅长修复一张带有伤疤的脸,或者像我那样出色地做其他一些事情。而我敢保证他们也不会因为这一点就自惭形秽。
自卑感与其说源于事实和经历,不如说源于我们对事实所下的结论和对经历的评价。比方说,我打高尔夫球比不上杰克·尼克劳斯和阿诺德·帕尔,但这并不会使我低人一等。阿诺德·帕尔不会做手术,他在外科手术方面低我一等,但也不能表示他这个人就低我一等。这一切完全取决于我们采取什么标准、采用谁的标准来衡量自己。
使我们产生自卑感、影响我们生活的,并不是我们对技不如人的认识,而是对自卑的感觉。
自卑感的发生只有一个原因:我们自己判断自己,我们不以自身标准或普遍标准衡量自己,而是拿别人的标准来对号入座。这样做的时候,我们无一例外在任何情况下都只能“屈居第二”。但是,由于我们认为、相信、假定自己应当达到其他人的标准,所以当达不到时我们便觉得痛苦和平庸,并认定是自身出了问题。循着这种荒谬的推理过程,接下来自然就会得出这种结论,即:我们“没有那本事”,我们不值得享有成功和幸福,我们根本做不到完全展示自己的能力和才华,并为此觉得问心有愧。
之所以发生这一切,是因为我们听任自己受到一种完全错误想法的催眠。这种想法如“我应该像某某人那样”、“我必须成为某某人”。稍加分析,这些想法的错误性都很容易被识破,因为事实上,世上并没有适用于所有人的、放之四海而皆准的固定标准。组成“所有人”的是个体的人,而世上没有哪两个人完全一样。
新鼻子和新鞋子都无法确保成功
不妨想想围绕迈克尔·乔丹设计的那个著名广告计划,其口号是“我想成为迈克尔那样的人”。几乎没有哪个年轻人的身体条件足以复制迈克尔,乔丹那样的表现,即便他们同样拥有乔丹那样极为严格的纪律性、敬业精神、职业态度和永不言败的灵魂。如果这种广告计划的目的是无害的,只是为了推销运动鞋和运动服,那倒还好;如果对某些人来说,它能起到积极的激励作用,能成为奋发向上的动力,那倒也值得肯定。然而可悲的是,对另一些人而言,它唯一的作用就是树立了一个不可能实现的理想,或者更糟的是,使一些年轻人从自我存在的中心漂移到自我存在的边界,而当他们发现一双新运动鞋产生的魔力,和手术刀造出的新鼻子产生的影响差不多时,就只能以失望而告终。
如果以更成熟、更睿智的眼光看待迈克尔本人和这一广告计划,我们就不会受到它的“反向催眠”,而是将其转化为动力,看成是过眼烟云,而是更加深入地分析那些造就乔丹成功最大原因的特质和行为,不是沉迷于追求天生而非凡的身体天赋。这种特质和行为可以存于一个人内心,你可以强化它,甚至模仿它。我们甚至可以说,一个生来身体条件就不如乔丹的篮球运动员,如果以乔丹为榜样,也可能在篮坛比肩乔丹甚至超越他的成就。
具有自卑情绪的人总是通过追求卓越而错上加错。她的感受产生于“我不如别人”这一错误前提。从这个错误前提出发,一个完整的“逻辑思维”和合理感受便得以建立。如果她由于自认为低人一等而感觉不佳,那么救治的良方就是使自己变得和所有人一样好,而真正感觉良好的唯一途径就是使自己高人一等。这种追求卓越的心理会给她带来更多苦恼,导致她更加灰心,有时候甚至会造成以前从未有过的神经衰弱。她变得比过去任何时候都更痛苦,而“越是努力地尝试”,痛苦就越深。
自卑和优越是同一枚硬币的两个对立面,治愈自卑感的途径在于认识到硬币本身就是人造出来的。
只有这几句话才是你的真理:
你并不低人一等;
你也不高人一等;
你不过就是“你”。
“你”作为一种客观存在,不应与任何其他人形成竞争,因为在这个地球上没有任何人和你一样、和你处在完全相同的水平线。你是一个个体,是独一无二的。你不“像”任何其他人,也永远不会“像”任何其他人。你不应该去和任何其他人相像,也不能指望其他人像你。
上帝并没有创造一个“标准”人,并通过某种方面给此人打上一个写有“这个人”的标签。他把每个人都创造成独一无二的个体,就像把每一片雪花都创造成独一无二的个体一样。
上帝造出矮个和高个,魁梧的人和小巧的人,瘦人和胖人,黑种人、黄种人、白种人、棕种人。他从来没有对某种尺寸、体形或肤色表现出偏爱。亚伯拉罕·林肯曾经说过:“上帝必定喜爱普通人,因为他创造了那么多普通人”。他说得不对。世上没有“普通人”——不存在标准化的普通模式。他应该说:“上帝必定喜爱不普通的人,因为他创造了那么多”。这样也许更接近事实。
自卑情绪和与其相伴的每况愈下的表现,在心理学实验室是可以相互转变的。你要做的事只有一件,就是设立一个“标准”或“平均值”,然后让你的实验对象相信他达不到这个标准或平均值。我在本书首版中介绍了一位心理学家,此人希望搞清自卑感对解决问题的能力具有哪些影响。他让学生们参加一整套例行测试。“但是随后他郑重宣布,那些‘普通人’只花了测试所要求时间的1/5就完成了任务。测试进行中,铃声响了,这表示‘普通人’所要求的时间已经到点。事实上,这时候一些最聪明的测试对象反而变得战战兢兢、不知所措,认为自己才是笨蛋。”(《你的头脑里有什么?》,《科学文摘》,1952年2月)
试假设一下。如果你对高尔夫无甚了解,第一次被人带到高尔夫球场,别人向你演示这项运动的基本技巧,并告诉你新选手的平均成绩是80杆。如果你相信这句话的正确性,那么在你打完第一轮高尔夫时,对其结果有什么感觉?
或者再假设,如果你对保险业知之甚少,但打算进军保险业,并且相信新加盟的保险代理人一开始每月酬金是2万美元。第一个月下来,你对收入的结果有何感受?第二个月呢?
还可以想想把自己和某种非常不公平的“田忌赛马”式标准对照,会带来什么危险。比如说,如果我拿自己图书作品的销售量与小说家汤姆·克兰西或斯蒂芬·金的相比,以此来衡量我作为一名作家的价值,那真是和龙王比宝了。
不要拿自己去与“他们的”标准比。你不是“他们”,所以永远赶不上他们的标准。同样,“他们”也不会拿你的标准去追求——他们也不该那样。
如果用心理控制技巧与你的自我意象交流,你的目标就不应该是觉得比别人高上一等,也不应老是觉得比别人逊色一筹,而应该是形成自己的独特人格,取得独一无二的成就。
怎样通过放松来解除催眠
肉体的放松在催眠过程中起着关键作用。我们眼下怀有的信念,无论是好是坏、是对是错,都是在毫不费力、不带紧张感、不经过意志磨炼的情况下形成的。我们的习惯,无论是好习惯还是坏习惯,也都是通过同样的方式形成的。由此推断,我们必须运用同样的过程去形成新信念或新习惯,也就是说,要处于放松的状态下。
如果能每天坚持肉体放松练习,就能带来与之相伴的“精神放松”和“态度放松”,而后者是能使我们有意识地更好控制的自动机制。从本质上讲,在解除消极态度和消极反应模式对我们的催眠作用这个问题上,肉体的放松也具有强大作用。
心理控制训练(每天至少练习30分钟)
舒服地坐在一把椅子上,或者面朝上躺着。尽可能有意识地“放开”各种肌肉群,不要在它们上面使劲。再有意识地注意身体的各个部位,让它们也放松点。你会发现自己总能自发地放松到某个程度。你可以停止皱眉,让前额放松下来,也可以减轻下巴的紧张感。你可以让双手、胳膊、肩膀、双腿处在比平时更放松点的状态。大约花5分钟做这些,然后不再注意你的肌肉。如果时间更长,你可能通过有意识控制想改变这种状态。做到了这一点,你就可以用创造机制自动带来某种放松状态,从而越来越放松。简言之,你要运用想象中形成的“意象目标”,并让自动机制去为你实现这些目标。
心像1
在“心眼”中看着自己四仰八叉地躲在床上。形成一幅关于双腿的画面,看看它们如果是用混凝土做成会是什么样子。看着这两条很笨重的水泥腿在丝毫没有提升力的情况下,一直放在床褥上往下陷。现在,把胳膊和双手也想象成混凝土做成的模样。它们也非常沉重,而且也在被褥上向下陷,给床施加了一个巨大的下压力。在你的“心眼”中,看着一位朋友走进屋子,试图抬起你那两条笨重的水泥腿。他抓住你双脚,努力想抬起来,但是确实太沉,根本抬不起来。再针对你的胳膊、脖子等部位重复这一过程。
心像2
你的身体是一个巨大的牵线木偶玩具。你的双手通过细线和手腕松弛地系在一起,前臂通过一根线和上臂松弛地系在一起,上臂和肩膀也通过同一方式相连。你的双脚、小腿、大腿也都通过一根线彼此相连。脖子由一根非常柔软的线组成。这些线控制着你下巴、将双唇拽到一起,但它们松弛而伸展,使得你下颚松散地向前胸方向降落。连接身体不同部位的所有细线都松弛而柔软.你整个身体只是松弛而伸展地摊在床上。
心像3
许多人发现这种心像最能让人放松。在记忆里搜索过去有哪些让你轻松而愉悦的场面。每个人生活当中都有某一时候感到自由自在、浑身轻松、心态平和。从过去的经历中挑出浑身轻松的画面,再想想画面中有哪些细节。你也许置身于某个靠山的湖畔垂钓,画面中一片宁静。如果是这样,就特别注意所处环境中附带出现的小东西。想想湖水中平静的涟漪。当时你听到了哪些声音?听到了树叶静静的沙沙声吗?也许你想起完全放松地坐着,在一面打开的壁炉前坐了很久,甚至有些昏昏欲睡。壁炉中的木柴是否发出了噼啪声、火星四溅?当时还能耳闻目睹到什么?也许你回想起阳光明媚的一天,你在海滩上放松。身底下的海沙给你带来什么感觉?你能感到懒洋洋的阳光像自然界的实物一样抚摸你的身体吗?有没有一阵微风吹过?海滩上空有没有海鸥飞翔?这些伴随的细节你能想起并刻画得越多,成功的可能性就越大。每天练习能使这些心像或记忆越来越清晰。学习效果也能累积。这些练习能强化心像和客观感知之间的联系。你将变得越来越擅长于自我放松,而这一点本身又能被你在将来的练习过程中“记住”。
第五章|运用理性思考的力量获得成功
◆要想让理性思维有效改变信念和行为,就必须让内心深处的情感和渴望与其相伴。为自己描绘你希望成为的那种人、描绘想拥有的那些东西,并假定这些设想成为可能的那一刻就在眼前。
我获取事实,我耐心地研究事实,我运用想象。
——伯纳德·巴鲁克
当我开的处方和“把运用天赋的推理力量作为改变消极信念和行为的一种方法使用”一样简单时,许多病人都非常失望。对某些人来说,这样做似乎天真得不可思议,而且极不科学。然而这种处方却有一个实在的优点:管用。正如后面将要看到的那样,它建立在绝对科学的发现成果基础上。
有一种广为接受的谬论认为,理性的、合理的、有意识的思维对潜意识过程或手段没有影响,并认为要想改变消极的信念、感觉或行为,就必须从“潜意识”里挖掘出一点东西来。
你的自动机制完全不带有个人色彩。它像机器那样运转,根本没有自身意愿。它总想努力对你当前的信念以及与环境有关的解释作出恰当反应:总想为你提供恰当的感觉,去实现你在有意识时决定追求的目标。你要通过想法、信念、解释、意见等形式向它提供素材,而它也只对这些素材起作用。
为潜意识机器充当“控制旋钮”作用的,正是有意识思维。只有通过有意识思考(尽管可能是不合理、不现实的).潜意识机器才能形成自己的消极反应或不当反应模式;正是通过有意识的理性思维,这种自动反应模式才能得到改变。
你现在就能得到积极效果
在电影和电视节目中,“心理治疗”通常被描绘成一个精神病专家引导某位病人追溯遥远的童年,就像考古学要求的那样去追寻和挖掘。结果呢,人们普遍达成共识:只要去治疗一次,你就要经常进行心理治疗。
还记得一位经理人告诉我,说他有许多问题要解决,有许多行为希望改变,但绝不同意一周接一周地去拜访精神病专家,无休止地挖掘和讨论童年时代的事。虽然不能把一切责任归咎于精神病专家,但要想获得健康的自我意象,并不只有华山一条路,而且老实说,这种精神病疗法也并不能准确地代表所有医生的疗法。
于是,我问他是否真心希望发生某种变化,是否在从来不回忆童年时代的条件下也能做到这一点。得到他肯定的回答后,我和他讨论起本章的观点,即运用眼下与想象一致的理性思维,去改变自我意象。
如果你还记得我们在前面列出的公式,不妨在分母前面加几个字,于是公式变成了:
用简单的话来说,在继续用制导导弹来比喻自我控制的条件下,我们运用蓄意的、有意识的理性思维去选择“靶子”,然后再运用想象力,以一种能被自我意象接受和实施的方式,把“靶子”传递给自我意象。
用理性思维检验自我强加的限制
不妨设想一种非常简单的情况:食物的喜好与厌恶。我曾经有位朋友从来都不吃绿豆炒腊肉,而这种配菜我爱吃得不得了,往往还就着上好的牛排一起吃。我多次想说服他试着吃一点,但他固执地说他讨厌绿豆。最后,我把他折磨得疲惫不堪。一天晚上,我们在一家饭馆里共同进餐,他勉强同意尝一点我推荐的菜,用他的话说,这道菜是“你那该死的绿豆”。“就是为了你不再给我找麻烦”,他说。
咬了第一口之后,他低声咕哝“嗯”,又试着吃了第二口,接着是第三口。他说:“这些东西味道还真不错。”
几个月之后我们再次共同进餐时,他主动点了绿豆炒腊肉!
如今,他认为有好几种原因使他不喜欢绿豆的味道。我并不知道是什么原因,也不晓得他是否知道。我也不打算知道,因为他从来就没有透露过。但是,他并不需要仔细搜寻童年经历,不需要把年轻时各种体验亮到大众面前,不需要费尽心思躲在楼梯口偷听大人谈话,以便挑战自己的信念,并在长大后的此时此刻,去检验这种信念的真实性。
诚然,几乎没有哪种心理问题像喜欢或厌恶绿豆炒腊肉那样无伤大雅。但是,与你品尝绿豆的味道相比,渴望自我完善、感觉良好的方式也不会复杂到哪儿去。
虽然我承认精神病学专业人士可能会提出反对意见,但我仍然坚持认为:多数人无需深入分析过去经历的人生大事,便可以通过运用心理控制技巧以及其他相关的自我完善方式,来解决大部分困扰他们的自毁问题。
别惹火烧身也许再好不过
对过去挫折的记忆和令人不快的痛苦经历一起埋藏在潜意识之中。但这并不表示为了改变性格,就必须“挖掘”、暴露或检验这些记忆和经历。正如前面指出的那样,任何技能的掌握都是通过“试错法”实现的,即通过“进行试验、没有达到目的、有意识地记住错误程度然后在下次试验中纠正”这一过程来实现的——直到最终“击中目标”或完成成功的尝试。从此,成功的反应模式被记住,在未来的试验中得以回忆和“模仿”。一个人掌握“掷马蹄铁”游戏的技巧、扔飞镖、唱歌、驾车、打高尔夫球、在社交中与别人打交道或者学习任何其他技能时,都必须遵循这个道理。因此,从本质上讲,任何伺服机制都包含对昔日错误、挫折、痛苦以及消极经历的“记忆”。这些消极经历不仅不会阻碍学习过程,恰恰相反,它有助于学习过程,只要将这些经历作为反馈数据合理利用即可。这些经历可以看成对你想要达到的积极目标的偏差因素。
然而,只要错误被发现、错误的前进路线被纠正,我们就应当有意识地忘掉错误,就应当牢记和巩固成功的尝试。这一点同样重要。
只要将有意识思维和注意力集中在即将实现的积极目标上,对昔日错误的这些记忆就不会造成有害后果。因此,我们最好“不要惹这些麻烦”。
我们的过失、错误、挫折,有时甚至是耻辱,都是学习过程中必不可少的步骤。然而,它们必须作为通往终点的手段,而不能作为终点本身。一旦完成本职任务,就应当忘掉它们。如果有意识地仔细盯着错误,或者从内心对出错感到愧疚并由此贬低自己,那么,我们就不识时务地使错误或挫折本身成了有意识地留在想象或记忆中的“目标”。世上最不幸的人,是那些顽固地总想重温昔日时光、在想象中一遍遍割舍不下过去经历、总为过去的错误自我批评、总为曾经的罪过不停自责的人。
有一个新词用来指代在不对过去追根问底的前提下控制情绪和自我形象,叫做“基于解决方案的疗法”。如果你对这个课题感兴趣,想参考当前流行的新书.建议读读比尔·奥汉伦的《把事情做得与别人的不一样》。
“遗忘”的力量
当有人要求奥托·格雷厄姆说出足球界某个伟大接球球员最重要的特征时,这位克利夫蓝褐色人队伟大后场球员说:“瞧我这该死的记性。”不少球员和教练也和我这么说,而且这种场面在媒体采访中也年复一年地出现。其意思是说,接球球员所具备的最重要技能,是不断忘掉刚刚漏掉的可以接住却没接住的好球,以便将精力集中在“靶子”上——即成功接住下一个向他所在方向传来的好球。
我曾多次在电视上欣赏足球比赛,看着射门的球员射出一脚臭球,连20~30码的近距离射门都失之交臂,却立即转身投入到比赛中。哪怕整场比赛意义重大,在面临下一次距离更远、难度更大的射门时,他们仍然毫不犹豫。与身体力量和射门技巧相比,射手先遗忘、再重整的能力同样重要。
为过去的错误和过失而不断自责(无论是若干年前还是数分钟以前的事)于事无补,反而在另一方面使你将要改变的行为成为固定模式而无法改变。如果我们老是停留在失败的记忆上,并且愚蠢地得出结论,“我昨天失败了,所以我今天还会再失败”,那么对过去失败的记忆反过来便会影响当前表现。然而,这并不“证明”潜意识反应模式本身会重复、会永存,或者表示在行为得以改变之前,埋藏在深处的所有失败记忆都必须根除。如果说我们成了受害者,那是我们的有意识思维使然,而不是由于潜意识的作用。因为我们下结论、选择将要关注的目标形象,都要靠性格中与思维有关的那一部分来作出。一旦改变思维、不再为过去费尽心机,昔日的记忆便伴着错误一起,无法对我们起作用。
不在乎过去的失败、一路向前
如果在催眠过程中告诉某个害羞、怯懦、冷漠的人,让他相信或自认为是一个胆大、自信的演说家,他的反应模式便会立即改变。他此时此刻相信自己能做到什么,他就能做到什么。他的注意力完全交给了想要实现的积极目标,而根本没有考虑过去的挫折。
多萝西娅·布兰迪在优秀图书作品<醒来并活着>中讲述了这一观点怎样使她硕果累累,成为一名成功、优秀的作家,以及怎样开发、利用她自己从不知道的才华和能力。在目睹一次催眠演示之后,她既觉得好奇,又感到吃惊。后来,她无意读到心理学家F·M·H·迈尔斯写过的一句话。她说,这句话改变了她的一生。迈尔斯的这句话解释说,催眠主体展示出的才华和能力,应归功于在催眠状态下对过去失败的“记忆清洗”。如果人在催眠状态下能做到这一点(多萝西娅·布兰迪不禁扪心自问),如果普通人身上具有的天赋、能力和力量,仅仅因为对过去挫折的记忆而受到阻滞、得不到利用,那么,为什么一个人在清醒状态时,却能通过无视过去的挫折、“表现得像绝不可能失败一样”,从而能够运用这些同样的力量呢?她决定一探究竟。行动的前提是:那些力量和能力是实实在在的,只要她勇敢向前,表现得“像它们真有一样”,而不是怀着试探之心、不虔诚,那么她就能运用这些力量和能力。不出一年,她的作品数量猛增,销售量也翻了几番。另一个让人惊奇的后果是:她发现自己在公开场合演讲的能力突飞猛进,成了一名炙手可热的演说家,而且对演讲乐此不疲。相比之下,此前她不仅没体现出丝毫演讲才华,还恨透了在公开场合讲话。
有了本书诸多章节中描述过的那些心理控制练习,再加上为期12周的心理控制课程中提供的更具体、更复杂的精神训练练习,我的努力目标之一,就是帮助你凭自身想象“像梦想成真一样去做事”,并鼓励你反复地、创造性地那样做。
在《赢得幸福》一书中,贝特朗·罗素写道:
我并非生下来就幸福。小时候,我最喜欢的歌曲是:“厌倦了尘世,尘世充满了我的罪孽。”……长到少年时,我憎恨生活,始终处在自杀边缘,然而自杀念头却被进一步学习教学的愿望所阻止。如今,恰恰相反,我事受着生活,几乎可以说,每过去一年,我就更热爱生活几分……这主要是因为我越来越不那么过度关注自己。像其他受过清教徒教育的人一样,我也有反省自己罪过、愚行和缺憾的习惯。我把自己看成一个可怜人,而这无疑是应该的。慢慢地,我学会了对自己、对自己的缺点漠不关心。我开始将注意力更多集中在外界物体上:世界的状态、知识的各种分支、让我产生好意的个人等等。
在同一本书中,他描述了自己通过什么方法改变建立在错误信念上的自动反应模式:
通过运用正确技巧未克服潜意识幼稚的暗示,甚至改变潜意识的内容,都是完全可能的。只要你开始因为某件事感到懊悔,而你的理智告诉你这件事其实并不坏,此时,你就应分析之所以懊悔的理由所在,并清清楚楚地查明这种懊悔心爱的荒谬之处。让有意识信念生动起来、强烈起来,以至于它们能给你的潜意识留下强烈印象.强烈到足以与婴儿时期保姆或母亲给你留下的印象相抗衡。不要满足于理性时刻和不理性时刻间的相互交替。深入观察不理性的一面,下决心不去看重它、不让它支配你。无论何时,只要它将愚蠢的想法和情绪灌输到你的意识当中,都要对其斩革除根,分析它们然后拒之门外。不要听任自已当一个优柔寡断的傀儡,一会儿被理智摇到这边,一会儿被幼稚的愚行摇到那边……
但是,如果某种相反的力量将要成功地带来某一个体幸福、将能使某个人始终按一个标准去生活,而不在二者之闻摇晃,那么,此人就应该深入思考并感受理智的声音。多数人在表面上扔掉童年时代的盲目崇拜之后,总认为事情已经完结,不必再做什么,却没有意识到这些盲目崇拜的影子仍然隐藏在看不见的地方。一个合理的信念到达时,我们应该仔细窥探它、坚持它直到最终结果出现、去查明与这一新信念不一致的信念(无论后一种是什么样的信念)怎样存活……
我的建议是:一个人应该着重记住自己在理智状态下信奉什么,永不允许相反的不理智信念顺利通过却不受到任何挑战,或者听凭这些不理智信念支配他(无论这样的信念是什么)。其实,这表示当他经不住诱惑而变得幼稚时,必须努力说服自己理性起来。不过,即便这种理性非常强烈,却只会非常短暂地存在。
改变想法靠的不是“意念”,而是其他想法
借助贝特朗·罗素的上述技巧,可以找出那些与内心深信的信念不一致的思想。可以看出,这种技巧和普雷斯科特·莱基经过临床检验并取得巨大成功的技巧其实是一回事。莱基的方法在于让主体“看出”他们的某些消极观念与内心深处持有的某些其他信念不一致。莱基认为,构成“个性”整个内容的所有想法和观念都必须表面上看似彼此一致,这是“思维”本身的本质属性。如果某个既定想法的不一致性被意识识破,那么它必然会被拒绝。
我在本书首版中曾讲述我与一位推销员的相遇。在这次相遇中,我运用这种技巧聚焦于两个相互冲突的信念,并将那个没有效果的信念消灭掉。
我有位病人是名推销员,此人一拜访“大人物”就“吓得要死”。他的恐惧和紧张通过一次心理咨询就得到克服。在这次咨询中,我问他:“从客观上讲,你是不是特别重视那些人,当你畏畏缩缩地进入那些人的办公室时,总是毕恭毕敬地拜倒在地?”
“我当然会说‘不是’!”他被激怒了。
“那么,为什么你从心理上要奴颜婢膝、点头哈腰呢?”
另一个问题是:“进入某个人的办公室时,你会不会像叫花子那样伸出手,讨一枚硬币或一杯咖啡?”
“当然不会。”
“当你过于注重他会不会同意你的推销、会不会让你失望时,你看不出自己所做的其实是一回事吗?就是说,如果你大大方方地伸出手,恳请他在你的订单上签字.并且把你当作一个‘人’而接受,会有什么不一样呢?”
用心理学杠杆搬掉前进途中的“高山”
莱基发现,有两个强有力的杠杆可用于改变信念和观念。世上存在标准信念,几乎每个人都强烈地怀有它。这两个杠杆是:1.某种感觉或信念,即“我能做好分内之事,我在举起杠杆的另一头,我在独立发挥一定作用”;2.一种信念,即不应该让身上的“某种东西”遭受侮辱。
有意思的是,神经语言设计(NLP)(以格林德勒和班德勒两位博士的深入研究为基础,托尼·罗宾斯又将其推广)为这两个产品提供了一个工具箱:痛苦和成就。
我认为,痛苦和根深蒂固的信念(即你不应该受到极大侮辱)是激励人们的激发器,它们最迅速、最轻易、最果断地激励人们采取行动,这并非偶然。懂得这一点,你就能运用它们激励自己采取建设性的行动。
不妨告诉你:有一个人就是这样受到激励的。杰夫·保罗是心理控制基金会董事会成员,也是《零阻力销售》的合著者。他曾经是一位签证财务规划师,而且颇有成就。但他从事这项工作时,感到特别不快乐。他不喜欢上下班来回坐车、穿西装打领带、打电话或亲自上门推销,也讨厌这项工作的重复和枯燥。一天,理性思维的火花一闪,他发现不必总是为了谋生而去做某一件特别不喜欢做的事。他清醒地意识到,要实现经济目标,肯定还有别的路可走。他无疑是想对了。
你知道,许多人从未认真对待过这种简单的认识。
于是,杰夫着手行动起来(我们如今称此为“逆向目标确定行为”)。他想出了一大堆自己根本不想做的事,一一罗列出来。他的清单中包括“必须穿西装打领带”、“必须管理某个职员团队”,其他十几项与此内容差不多。接着,他运用想象力“货比三家”,想想另外一些对他有些吸引力、但不需要他做“永远不想再做的事务清单”中所列事情的职业和事业。
经过慎重考虑之后,他决定从事邮购业务。他发现,自己曾经加以完善并成功吸引客户的那些方法,能让许多财务规划师从中获益。他构想了一项业务:经营这一业务时,可以通过图书、手册和录音节目等形式出版这些信息,然后通过广告和直接邮寄等手段,将制作的产品卖给所在行业的其他成员。他在自家一间办公室里就能经营,而获取订单、打印和送货等工作,则由外部承包商为他做。他对自我意象说:我能通过集中精力,比如对同行的渴望和挫败洞若观火、拥有丰富的推销经验、对邮购日益提高的兴趣以及愿意学习的渴望等等,来做成这项业务。尽管早期尝试很不成功,但他采取了一系列措施进行“路线纠正”,并最终取得令人瞩目的成就。我不妨在此处简要列举:
首先,杰夫创立了一项邮购出版业务,面向财务规划师和保险经纪人销售,这让他坐在家中小办公室,便能坐享每月10万美元以上的收入。其次,杰夫制作函授课程、开设研讨班以及通过其他方式,向别人讲授他的邮购业务模式,由此激发了许多人开创此类业务。为进一步把事业做大,他写了一本书介绍经验,书名叫《怎样穿着衬衣坐在厨房餐桌旁每天净挣4000美元》。这本书的销量已达10万册以上。第三,他培养了高水平推广与营销广告词撰写技能,使自己成为一名炙手可热的高薪顾问。也许最重要的是,他发展了自己的业务,积累了一笔不小的财富,却没有与“永远不想再做的事务清单”中的项目相冲突。
杰夫把成功归因于使用心理控制技巧,但也强调他所称的“精确思维”(我称之“理性思维”)是成功的首要起点。
对信念进行认真分析并重新评价
理性思维的力量之所以能够起作用却没有被发现,原因之一在于我们很少运用它。
我们应该对与自己跟所处世界或其他人有关并潜伏在消极行为之后的信念追根溯源。成功看似触手可及时,是否总会发生什么事使你与成功失之交臂?也许只是你心里以为自己不值得获得成功,或者认为你不该成功。你与其他人一起时是否局促不安?可能是你认为比他们低下一等,或者认为其他人本身就不热情、不友好。当处于某种相对安全的环境时,你是否变得莫名其妙地焦躁和害怕?可能是你相信所处的世界本来就是个充满敌意、不利和危险之地,或者认为自己活该受罚。
我们也许猜想:有多少人希望获得杰夫那样完美的终身事业(当问到是否希望时,总有人会给出肯定的答复),但是却又能立即找出一大堆原因,说明他们为什么无法做到杰夫做到的那些事。这些“原因”其实根本不是以当前理性思维为基础的原因,而只不过是信念,是易受改变的信念而已。
还记得吗?行为和情感都源于信念。要想根除促成情感和行为产生的信念,就要问自己根除它的原因。是否有某种任务你本希望去完成,某种渠道你希望借以自我表达,却总因为觉得“我做不到”而止步不前?为什么不扪心自问“为什么”呢?
“为什么我相信自己做不到?”
然后问自己,“这一信念是建立在确切的事实上,还是基于某个假设,或者说以一个错误的结论为基础呢?”
接着,问自己以下四个问题:
1.这种信念的产生有没有合理的原因?
2.我固执地坚持这一信念会不会犯错?
3.在类似情况下,如果别人是我,我会不会对他们得出相同的结论?
4.如果并没有说得过去的原因让我信奉它,为什么我必须表现得、感受得就像它是真的一样?
不要心不在焉地放过这些问题,而要苦思冥想它们、认真考虑它们,怀着感情去思索它们。你是否发现你在自欺欺人、你在低估自己,其原因并非某个“事实”,而只是由于某个不合理的错误信念?如果是这样,不妨试着激起自己的某种愤慨甚至怒火。愤慨和怒火有时候可以作为一剂释放的良药,让你摆脱错误的想法。艾尔弗雷德·阿德勒曾经对自己、对他的老师“发疯”,从而得以摆脱对自己的消极定义。这种经历其实并不罕见。
一位老农说,他永久戒烟的那一天,是因为发现自己把香烟丢在家里,而要回家拿烟又要走上两英里。走到半路时,他觉得自己在被某种坏习惯所“利用”,这让他很觉丢脸。他疯了一样调头就往回走,一直走回地里,此后再也没有吸烟。
美国著名律师克拉伦斯·达罗说,一天,他企图拿一件物品作抵押,想换2000美元买一套房子。他说,那一天让他发疯,也让他走上了成功之路。当天这桩交易即将顺利完成时,债主妻子对债主说:“别傻了,他根本挣不了那么多钱赎自己的东西。”达罗本来也对这件事的真实性产生了深深的怀疑,但一听到对方这句话时,“某种意想不到的事发生了”。他变得非常愤怒,这种怒火既对那个女人,也针对他自己。于是他决定要当一个成功者。
沃尔特·迪斯尼说,他曾经想出一些好主意,但是一群公园所有者却调侃般地贬低他,还笑话他痴人说梦、竟然想实施迪斯尼乐园计划。也就是在此时,他决定要把计划实施成功。
我有位伸入朋友也有过一段类似经历。年届40仍然毫无成就的他总是为将来怎么办而担忧、为自己无能而懊恼,但又不放心自己能否顺利完成每一项投机业务。怀着恐惧而焦虑的心情,他想通过赊账买一台机器,但被对方的妻子拒绝。这位女士并不认为他将来还得起借款。一开始,他因希望破灭而沮丧,但随后便开始义愤填膺。他被谁这么粗暴地摆布过?他何曾在世上如此艰难,并且总对失败心有余悸?这种场面唤醒了他身上的“某种东西”(即某个“新我”).他立即发现:这个女人的话(以及他的自我看法)是对“这种东西”的公然冒犯。他的确没有钱、没有商业信誉,也没有办法实现自己想实现的目标;但却找到了一条蹊径。不出三年,他就获得了自己从未奢望过的成功——不在单单一项业务上,而是三项业务。
深深渴望的力量
要想让理性思维有效改变信念和行为.就必须让内心深处的情感和渴望与其相伴。
为自己描绘你希望成为的那种人、描绘想拥有的那些东西,并假定这些设想成为可能的那一刻就在眼前。要唤起对这些目标的深深渴望,对它们充满热忱;要仔细分析它们,在脑子里来回查看。你当前的消极信念是通过想法加情感形成的。如果能产生足够的情感或内心感受,你就会产生新的思想和想法,从而将过去的消极信念一笔勾销。
如果进行深入分析,你将发现自己现在运用的过程以前常常在运用,它就是:担忧!唯一不同的是你使自己的目标由消极的改变为积极的了。担忧时,你首先会在想象中栩栩如生地描绘一种不希望出现的后果或目标。你忍不住对它思来想去(仔细思考它),把它作为一种可能发生的情况描绘给自己。你反复认为它真的可能发生。
这种不断重复、对可能性的不断思索,会让最终结果变得似乎越来越真实。一段时间后,就会自动产生与其相应的情绪(如恐惧、焦虑、沮丧).所有这些情绪都与你不想看到、你所担心的那一最终结果对应。现在,不妨改变目标图像,以便从此同样容易地产生“美好”情绪。不停为自己描绘某个想要的最终结果,并对其深思熟虑。这样做也能使美好的可能变得越来越真实可信;同样,与其对应的情绪如热情、快乐、鼓舞和幸福也能自动产生。
理性思维能做什么、不能做什么
还记得吗?自动机制既能作为一种失败机制,也能作为一种成功机制,成为二者的难易程度一样。至于成为成功机制还是失败机制,那取决于你提供什么样的数据让其加工、为它设定什么样的目标。从本质上讲,它是一种目标追寻机制。它将要实现的目标取决于你。许多人都无意识地、不明智地通过怀有消极态度、习惯性地在想象中向自己描绘失败,来设定失败的目标。
你也还记得:自动机制对你提供的数据并不进行推理或提出质疑,而只是对数据进行加工,并作出相应反应。
许多人在公众场合应邀上台发言时都怯场,这很有意思。大量研究结果表明,怯懦是所有成年人共有的最常见的三四种恐惧症状之一。怯懦能让你呆若木鸡。然而从理性思维的角度看,至少在美国,没有哪个人在公众场合不会说话却能在台上停留很长时间。多数情况下,公开露面时如果有点紧张、忘记几句台词或者开玩笑之后效果适得其反,其实无伤大雅,不会有什么可怕后果。过度恐惧与担心犯错误之后会受到可能的惩罚有关。
这种自动机制所接收的,应该是与环境有关的真正事实,这一点非常重要。有意识理性思维的工作是:了解事实、形成正确判断、评价、发表意见。在这种关联中,多数人都容易低估自己、高估面临的困难。
心理学家丹尼尔·W·约瑟琳写道:“我做了大量实验,想查明阻滞思维的有意识努力之真正原因何在。实际上,其原因似乎总是由于某种倾向的存在,即:夸大困难和脑力劳动的重要性;过于看重脑力劳动,害怕它们发现你无能。”
其实不过是一场游戏
阿兰·夏皮罗博士在他的著作《高尔夫的精神危险:战胜它们,结束自毁式回合》中列举了6条精神危险,其中前4条与我们的话题直接相关,其寓意远远超出了高尔夫比赛本身。以下是他的描述,但我做了简化:
危险1:对恐惧的恐惧。陷入这一危险困扰的高尔夫球员在开始一个回合之前,会体验到预期的焦虑,击第一杆时会战战兢兢,而在关键时刻又会“卡壳”。
危险2:失态。体验这种感觉的高尔夫球员会把球杆扔到地上、扔进某个水障或者将其缠到树上。
危险3:大喜大悲。这些高尔夫球员总是突然瞧不起自己。他们的情绪可以从打出一记困难的标准杆之后经历狂喜,一下子转变为击中球座后使打出的球无法进入下一个球洞。这些高尔夫球员在打完一轮比赛后,可能连续好几天得意洋洋或垂头丧气(当然,这要根据他们往常的表现来定)。
危险4:担心别人怎么想。这种人在高尔夫球场害怕会陷入窘境,容易产生自卑感,对别人的玩笑非常敏感,觉得别人老在密切注视他们,或对他们评头论足。
显然,这些危险中的任何一种都足以堵塞伺服机制。当然,分析后可以发现,它们都是不合理的。危险3是典型的对生活中的事件反应过度,发生这种事几天或几周之后,才知道这样的事件多数看上去根本没有当时想象的那么重要。饱受过度反应这一坏习惯折磨的人,离狂郁症其实只有一步之遥。在一生中,他们至少有一半时间会处在深深的然而毫无来由的痛苦中;他们慢慢会让自己的自我意象相信“我没有自控能力”;还导致别人避免与他们交往。危险3还能使其他危险变得更危险。
有一个经典的高尔夫故事,讲一个周末常去打球的水平一般的人,一天回家时心情特别郁闷,闷闷不乐地干了一些家务。最后,妻子忍不住了,说:“宝贝儿,别忘了这不过是一场游戏。”他生气地反驳:“你根本不知道打高尔夫最该死的事是什么!”
不错,这的确只是一场游戏。今天不过只是今天。错误不过是一个错误。我们应该用理性思维去培养长远眼光,超越这些让人心灰意冷的精神危险。然而,表现为意志力的理性思维(如“我不会失态”、“我不会过度反应”)是一个失败的命题;将理性思维创造性地用于形成想象中的全新“心像”、向自我意象输入鲜活的新证据、向伺服机制传递一个新目标,这样的思维过程才是成功的过程。
事实并非如此
检验和分析导入的信息、接受真实信息并排斥不真实信息,这都是合理的有意识思维的任务。许多人都被某个朋友偶然的一句话吓倒,如:“你今天早上的气色可不大好。”如果某人冷落或怠慢他们,他们便会盲目相信这种行为意味着他们低人一等。多数人每天都会受到消极暗示。如果有意识思维此时正在工作,我们就不必盲目接受这些暗示。“事实并非如此”是一句很好的座右铭。
在《与内心傀儡作斗争》一书中,作者将此现象形容为“脑边缘系统的抢劫”,意思是指始终处于潜伏状态的自动失败机制突然“造反”,静候良机将控制力从你的理性思维和自动成功机制中夺走。说到底,自动失败机制和自动成功机制不过是同一枚硬币的两个方面,只有通过最锋利的刀刃才能将其分开。他写道:“……有位网球球友对我说,‘小伙子,你又长胖了。’不出几个小时,由于被‘看似发胖,这一不合理的恐惧感所笼罩,我开始拼命节食。秤上的读数显示我才减掉3镑,不过,引发这种恐惧感的,是对‘看似发胖’的认识,而不是我真的胖了。今天,如果有人对我再说这种话,我会跑到卫生间,关上门,对自己‘内心的傀儡’大喊:‘不要在乎这种冷冰冰的话。不要觉得不安。你听见我的话了吗,里面的东西?好了,今天晚上,我们先不吃土豆泥和肉汁,但仅此而已。’”
暂时放下手中的工作,“腾出时间给自己练习理性思维”,这样做很有效,而且也为你确立以理性思维为基础的“心像”做好了准备。这种“心像”在必要时能一下子唤起,帮你做到在过度反应时突然被打断。
无法解决的问题就不去解决
形成合乎逻辑的正确结论,这也是有意识理性思维的工作。“我过去曾经失败过,所以将来可能还会失败”,这种结论既不合逻辑,也不合理。在不去尝试、不存在任何相反证据的前提下,就提前作出“我做不到”的结论,这是不合理的。倒不如学学下面这个人:有人问他会不会弹钢琴。“我不知道。”他说。“你的意思是说你不知道自己会不会?”别人问。他说:“我从来没试过。”
前迪斯尼大学校长迈克尔·万斯写过一本书《跳出框框思考》,他也是研究创造性思维的权威。他说,他曾向一位公司管理人员就该公司存在的最大问题提问。在聆听对方详细介绍该问题的普遍性和严肃性之后,万斯问:“谁在解决这个问题?”那位管理人员回答:“没有人”。“为什么不解决呢?”万斯问。“因为解决不了。”管理人员回答。
我猜这位管理人员对万斯说“因为解决不了”时,腔调中带有恼怒和不耐烦。他认为万斯是个傻瓜,连这么简单明显的道理都不懂。
许多人一生中的表现就像这位管理人员,相信环境无法得到改善、问题无法得到解决,甚至相信:明明看到别人随随便便就能获得成功、繁荣或幸福,他们不知什么原因却无法得到。结果,他们对自动失败机制释放的“精神危险”没有还手之力,就像一个血友病患者哪怕被一张纸割破口子都会致命一样。
搞清你想要什么,而不是不想要什么
搞清你想要什么、选择想要实现的目标、将注意力集中于这些目标而不是不希望实现的目标,这也是有意识理性思维的工作。一旦认识到自己想要什么,却将时间和精力集中在不想要的东西上,这是不合理的。艾森豪威尔总统在二战时还只是个将军。有人问他:如果你的进攻军队在意大利海滩被人扔进大海,会对全体盟军的胜利产生什么影响?他说,“那肯定非常糟糕,不过我从不允许自己的脑子想那种事。”
那么,你让自己的脑子想些什么呢?
多数人在日常工作中,从不对那些匆匆进入大脑(或者被迫进入他们大脑中)的东西进行任何控制。电视、广播、报纸、偶然谈话、无意中听到的交谈、一丁点批评之辞甚至广告牌都能控制他们。有一种很麻烦但发人深省的练习,就是随身带一张便笺或笔记本,将突然想起的每个想法都记下来。每天结束时看一眼所记的内容,亲眼看看你决定思考的那些想法是多么微不足道!多数情况下,我们就像终日在家无所事事的懒鬼,电视遥控器的电池没电了,却懒得起身换一块新的,而只是整晚坐在那里锁定那个偶然遇到的电视频道看个没完!
你总应该做得比这个家伙好吧?
时刻保持警惕
密切关注手头的任务,关注你在做什么、周围在发生什么,以便这些输入的传感信息能让你的自动机制始终对当前环境了如指掌,并使它能够自发作出反应。这些都是有意识思维的工作。借一句棒球场上的用语就是,你必须“始终盯着球看”。
然而,创造任务或做手头工作却不是你有意识理性思维的任务。忘了以它必定要运用的方式去运用有意识思维,或者企图以它必定不运用的方式去运用有意识思维,遇到这两种情况时,我们都会陷入困境。我们无法通过有意识的努力,把创造性想法挤出创造机制之外。由于尝试过却没有做到,我们便变得担忧、焦虑、沮丧。自动机制是在潜意识中起作用的。我们看不到“车轮”是否在旋转,无法了解表象的背后在发生什么。由于它通过对当前和眼下的需求作出反应而自发工作,因此,我们事先没有任何迹象,无法保证它能会带来解决问题的答案。我们的信任是被迫的,非信任它不可。只有通过信任和身体力行,我们才能接收到信号,才能创造奇迹。简言之,有意识理性思维要选择目标、搜集信息、作出结论、进行评价和预测,并让事态向前进展,但它并不保证结果。我们必须学会做自己的事、按照最理想的假设行动,至于结果,到时候自己水到渠成。
心理控制训练
1.和自己进行推心置腹的交谈,诚实评价一下你有没有不打算解决的问题,而不打算解决的原因只是认为它们无法解决,从而作为“事实”加以接受;评价一下你是否生活在毫无建树甚至有损你形象的环境中,其原因只是你认为自己无法改变它们。好好反思吧!运用当前的理性思维去挑战这些信念,然后运用想象力去“逛商店”、“货比三家”,去尝试新的念头,看看实现的可能性有多大。
想想我在本章提出的几个问题。这几个问题与你在内心发现的以上几个“事实”有关。
“为什么我相信自己做不到?”
然后自问:“这一信念是以确切的事实为基础,还是基于某个假设,或者说以错误的结论为基础?”
“这种信念的产生有没有合理的原因?”
“我固执地坚持这一信念会不会犯错误?”
“在类似情况下,如果别人是我,我会不会对他们得出相同的结论?”
“如果并没有说得过去的原因让我信奉它,为什么我必须表现和感受得像它是真的一样?”
2.除所有这些理性思维之外,你也许可以确定一个真正的“靶子”(或目标),交给自动成功机制去完成。假如想这样,你可以复习一下前面每章结尾时提供的练习,作为起步的途径。
运用理性思维简要一览
1.检验和分析导入的信息、接受那些真实信息并排斥不真实信息,这是合理的有意识思维的工作。
2.形成合乎逻辑的正确结论,这是有意识理性思维的工作。
3.搞清你想要什么、选择想要实现的目标,然后集中精力于这些目标而不是不想要的东西上,这是有意识理性思维的工作。
4.密切关注手头的任务、关注你在做什么以及周围在发生什么,以便这些输入的传感信息能让你的自动机制始终对当前环境了如指掌,并使它能够自发地作出反应。这些也是有意识思维的工作。
第六章|放松自己才能启动自动成功机制
◆多数人之所以感觉匆匆忙忙、筋疲力尽,是因为形成了对自身义务、责任和职责的错误心像。
◆导致混乱的原因除紧张、匆忙、焦躁等情绪之外,还有一个原因,就是企图一次做几件事。这是一种不合理的习惯。
认定事情能够办成并且应该办成后,只用找出办成它的途径就行了。
——亚伯拉罕·林肯
“压力最近已经成为我们语言中的一个流行词汇。我们称现时代为压力时代。我们已经将担忧、焦虑、失眠和胃溃疡作为所处世界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而加以接受。”我在1960年这样写。
1960年,我们还不知道什么是压力!
我们没有大哥大和BB机持续不断发出的噪音,没有电子邮件以及其他高科技使我们始终处于“想找就能找到”、能与别人随时通信、使自己总是处于立即对每个人作出回应的压力之下。我们根本无法预见多数企业文化中中级管理层的瓦解,这种企业文化迫使每一个人去做三个人做的事。我们此前甚至一直没有认为家务应该由两个人做。
如今,普通人的业余时间越来越少,越来越没有私人“休整”的时间,上下班堵车的时间更长、次数更多,信息流动规模更大、速度更快,需要应对的环境也越来越复杂。
与我一开始把心理控制作为压力管理技巧而谈论的时候相比,如今,克服压力和焦虑心理,对我们生活施加控制的紧迫性要突出得多。
我始终相信,人生不必处在无情的压力和重压之下。
我们只要懂得这个简单的事实就行了:造物主通过提供一种内置创造机制来为我们的生活做好充分准备,使我们无论处在哪个时代都能成功地生活。我们无所不能的伺服机制能够不费力地应对社会或科技变革。实际上,伺服机制并不理解过度操劳或压力过大的含义,因为它能力有限。
我们的问题在于忽视了自动创造机制,企图通过有意识思考或意志力去完成一切任务、解决一切问题。提出问题并分析问题本来是有意识思维的任务,但从本质讲,有意识思维自己从来就没有具备过解决问题的能力。要想把所有问题都解决完,你的压力便会与日俱增;学会将“问题”交给自动成功机制去办,然后当“撒手掌柜”,你的压力就得到了缓解。
不要太小心
我在本书前面运用的例子是温纳博士提供的。这个例子是:凭借有意识思考或意志力,我们甚至无法完成从桌子上拿铅笔这种简单的动作。
当一个人几乎完全依靠有意识思考和意志力做事时,会变得过于小心、过度焦虑、对结果过于畏惧,此时,他会认为耶稣“根本不想第二天会怎样”或者圣保罗“对什么都不要小心翼翼”的教诲是不切实际的废话。
然而,美国心理学家协会主任威廉·迪恩若干年前为我们提供的,恰恰就是这种建议,不知道我们有没有听进去。他在小短文《放松之道》中说,现代人太紧张、太在乎结果、太焦躁不安(此时是1899年),还说有一种更好、更简单的活法。“一旦某一决定做出,将决定付诸实施已经成为一天的正常内容时,我们就应该完全放开所有责任感,只关注结果。总之,松开智力系统和实用的机器,让它们自由运行,它们为你提供的服务质量就会提高一倍。”
顺便提一句,这种放松方式与简单的直觉有所不同。我非常清楚:许多人反对把重要决定和责任委托给某种像直觉那样虚无缥缈的东西去完成。在此我要提醒你,我们现在谈论的是一种实用方法,它从有意识理性思维开始,然后通过与自我意象相一致的想象,把任务交给某种威力无比强大的“搜索引擎”和伺服机制,而后者则会帮助你在完全没有压力的情况下解决任务和问题。
创造性思维和创造性实践的秘诀
可以说,刚才我们讨论的观点是正确的,其证据可以从作家、发明家以及其他从事创造性劳动的人经历中看到。这些人总是告诉我们,创造性想法并非通过有意识思考在清醒状态时想出来的,而是自动、自发地产生,有点像“晴天霹雳”,即有意识思维将问题撇开,转而想其他事情。
这些创造性观点并非在不对问题进行初步有意识思考的情况下无序产生。一切证据都支持这样一个结论:要想接收某个“灵感”或“预感”,人们必须首先对解决某个特定问题或得到某个答案有特别浓厚的兴趣。他必须对问题进行有意识思考,收集一切与主题相关的可用信息,考虑各种可能的行动过程。尤其重要的是,必须有解决问题的强烈愿望。但是,对问题进行界定、在想象中“看到”想要的最终结果、得到所有信息和事实之后,又额外地对问题焦虑、担忧,那根本没有用,相反,这样做甚至会阻碍问题的解决。
拿破仑·希尔在其经典作品和畅销书《思考致富》中,说到他的出版商给他施加了很大压力,让他在24个小时内提出一个恰当的书名。希尔对这本书的题目已经想了几个月(那时他已经完成书稿并交给出版商),但总是不得要领。截止日期那天,编辑对他说,他只剩下24小时想出好主意的时间,否则,这本书就会按照编辑推荐的最佳书名《用好你的智商,获得你的钞票》去付印。希尔反对这个题目,认为这一名称宣传意味太浓,有点像小报上的文章标题,说那样会毁了他,说之后没有人再看重他。“只有24小时”,他的出版商说。
这便是压力!简言之,希尔想有意识地想出新题目,但又很快放弃,因为他试了几个月都没有成功。于是,他决定把整个问题交给潜意识,它想出什么结果,就用什么结果,随它去吧。接着他小睡了一会儿,醒来时想出一个题目。仔细分析不难发现,他自动成功机制所做的一切,其实就是对那个“低劣”题目的重述。“智商”就是“思考”,而“钞票”就是“致富”。
我相信,每位作家都有过类似经历。有些人故意反复脱离正常思维轨道去获得它,往往在自己打盹、与孙子孙女嬉戏或者坐在船上手里拿着渔竿时,把整个章节或将要写完的演讲稿交给伺服机制去完成。本书编辑、心理控制基金会会长丹·肯尼迪写过9本书和无数文章(现在还在写每月通讯),创作出数十种录音带课程,而且还是一个忙碌的广告词撰写入。他一直重视将心理控制技巧运用于此目的,以便晚上就寝之后,能在醒来时立即坐在计算机键盘前,将睡梦中“为他”准备的写作内容“一股脑儿倒出来”。尽管其他人经常说写作是一件压力非常大、特别艰难的事情,但对他来说,写作一点压力也没有。
丹·肯尼迪说,他第一次受到启发想尝试这种做法的原因,是因为我在本书首版中描写了贝特朗·罗素的经历。贝特朗·罗素说:
“我发现这样一种情况。比如说,如果我必须就某个难度相当大的主题写作,最好的方法就是详尽深入地思考它(也就是说尽我最大努力苦思冥想)迭几个小时或几天,在这段时间快结束时,我就会作出决定,也就是说,要把这件任务先放一放。过了几个月,我会有意识地再回到这个主题,发现想做的事情已经做完。在发现这一技巧之前.我通常要花去这中间几个月用于担忧,因为我没有取得丝毫进展;当然.这种担忧对于我尽快找出解决方案没有任何帮助,中间那几个月算是浪费了,然而,现在如果再遇到这种事,我会将这段时间用于做其他事情。”(贝特朗·罗素《赢得幸福》
能为作家服务的那些东西同样也能为你服务。将创造性工作(即解决问题的事务,这两个是一回事)委托给伺服机制,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实用过程。
曾任美国国家广播公司主管的里诺克斯·莱利·洛阿写过一篇文章,讲述那些帮助他成功完成事业的想法怎样油然而生。“我发现,当你做其他事,但让思维在不经受太大压力的前提下保持活跃时,最容易产生好想法。比如,你去修面、开车、锯厚木板、钓鱼或狩猎,或者与朋友进行开发心智的交谈。我有一部分最佳想法是偶然获得的,或者来源于与工作完全无关的信息。”(《任何人都能成为“谋士”》,《美国人》杂志,1940年3月)
曾任通用电气公司研发负责人的C·G·苏斯说,在研究实验室里,几乎所有发现都来源于放松过程中的预感,但在此之前,要经历一段时间的深入思考和资料收集过程。
换言之.当你解除了通过有意识思考迫使答案出现的压力时,伺服机制能作为一种自动成功机制自由运转,甚至常常能做你百思不得其解的事。
你是“创造性劳动者”
我们所犯的错误在于想当然地认为这种“无意识思考”过程只是作家、艺术家、发明家和其他所谓“创造性劳动者”所独有。其实,无论是厨房做饭的厨师、在校教师、学生、推销专业人士还是企业家,我们都是创造性劳动者。所有人身上都具有同样的成功机制,在我们解决个人问题、经营企业或出售商品时,它能为我们帮忙,就像别人在描述一则故事、发明一种产品时它做的那样。贝特朗·罗素说,我在写作时运用的同一种方法,他的读者在解决平时个人问题时也能采用。杜克大学的J·B·莱因博士说,他倾向于认为,我们所称的“天赋”是一个过程(人脑开展工作以解决任何问题的一种自然方式),但是我们却错误地只将这一过程用于写作或绘画时才叫它“天赋”。
迈克尔·J·吉尔伯最吸引入的图书《像达·芬奇那样思考》就建立在这样一个假定之上:天赋更多的是一个过程,而不是遗传的禀赋。
实际上,每个人身上都有天赋。在多数情况下,它等待我们唤醒、释放、激励并利用。此时此刻,成为天才也许不是你自我意象中的内容,但是我希望很快就是。不过,只有领会了天赋究竟是什么、身上的才华如何运用这个广义上的观点之后,你才能很快在自我意象中纳入“我是一个天才”的画面。
“天生”行为和技能的秘诀
你身上的自动成功机制能够以产生创新观点的同样方式,去产生创造性行为或实践。
无论是在体育运动中、弹钢琴时、交谈中还是推销商品时,从事任何工作的技能都不仅在于实践中要辛苦地、有意识地想出每个动作和行为,而且在于放松下来.让工作通过你自动完成。创造性表现是自发和自然的,不必通过自我意识或学习来实现。世界上最娴熟的钢琴家如果试着有意识想出演奏时哪个手指应该弹哪个键,那么她肯定连一首简单乐曲也弹不了。她此前(在学习过程中)已经对此类问题进行过有意识思考,而且经过刻苦练习,直到动作变得自动化、习惯化。只有当她达到某个特定层次,即能够停止有意识努力、把演奏乐曲的事交给潜意识习惯机制(这是成功机制的一个组成部分)去完成时,才能成为一名优雅而杰出的表演艺术家。
你也许在其他地方了解过以下这4个学习步骤或叫学习层次:
1.无意识条件下的不掌握;
2.有意识条件下的不掌握;
3.有意识条件下的掌握:
4.无意识条件下的掌握。
在第一层次,你甚至连自己哪些地方不懂都不知道。进入第二层次时,你痛苦地认识到哪些事对你来说很难。在第三层次,你已经能够完成某件事,但在实践过程中仍然艰难,对有意识思考依赖较大,可能还要靠坚忍不拔的精神来完成。上升到第四层次时,曾经难做的事已经能够自动完成。这几个层次是对任何学习经历最合理、最准确的描述,无论这种学习指小孩学习系鞋带,还是指大人学习操作电脑。
重要而激动人心的是,通过运用心理控制技巧,特别是运用“精神影院”技巧代替或者补充现实的、客观的“摸着石头过河”过程,你沿着这四级递进式阶梯向上攀登的速度有多快、你能从这一过程中消除多少压力。
不要阻滞创新机制
有意识努力会妨碍和阻滞自动创新机制。有些人之所以在社交场合难为情、笨手笨脚,只是因为他们太有意识地在乎做事合理、正确,太担心做得不好,太害怕说错话、做错事。虽然很累,但他们对自己的每个动作都有清醒认识。每个动作都是深思熟虑后作出的,表达的每个字都在出口前对效果进行了反复掂量。我们说此类人很拘谨,一点不错。但是,如果说“此人”并非拘谨,而是“拘禁”了创新机制,也许准确率还会提高。如果这种人能够放手、停止尝试、不要太在乎、对行为后果不过多考虑,他们就能有创造性地、自发地做事,就能做到“我就是我”。
在体育运动中,有人说:“你不能只靠不想输的劲头去获胜。”在人生中,甚至在日常生活中各个场合,我们也会说同样的话。其实,想赢怕输这一心理起到的作用只是制造并放大压力,从而增大犯错误的概率,而不是与此相反。
给创新机器以自由的5个处方
1.一旦决定做出,就要集中精力支持它,而不要放“马后炮”。在本书首版中,我讲过一个故事,说的是某位企业家特别喜欢用转轮赌博。此人曾向我面授机宜:“将担忧用于下注之前,而不是要轮子开始转动之后。”
我于是有机会向他引用前面提到的威廉·詹姆斯的建议,大意是说,焦虑情绪在筹划并确定某个行动过程中应该有用,但是,“一旦决定做出,一旦落实决定已经成为一天的正常内容,就应该完全放开所有的责任感,只关注结果就行。总之,松开你的智力系统和实用机器,让它们无拘无束地运行。”
几个星期后,他突然闯入我的办公室说:“我在前往拉斯维加斯时,突然想起了这种办法。我已经试过,确实管用。”
“你想起了什么、什么管用?”我问。以下是他的话:
就是想起了威廉·詹姆斯的建议。你当初对我说的时候,我对这句话还印象不深;但当我玩转轮赌博机时,我想起了这句话。我注意到,许多人在投注之前,似乎都对下注一点不担心。显然,他们对成功的几率没有任何顾虑。不过,只要轮子开始转动,他们便目不转睛,开始担心下的赌注数量与结果是否相符。多么愚蠢啊,我想。如果他们想担心、想关注或者想推算出成功的几率,其时机应该在投注决定做出之前。那时你还可以通过深思熟虑,为投注做点什么。你可以推算一下,使投注的数量尽可能达到最佳,或者决定根本不去冒险。但是,一旦筹码放在桌子上,轮子开始转动,你就不如放松下来、好好事受。此时再苦思冥想没有半点好处,反而会浪费精力。
于是我开始想,我自已是不是在事业或个人生活中与他们的行为一模一样?我经常在不经过充分准备、不考虑所有相关风险和最佳可能替代方案的前提下,便仓促作出决定,或者着手实施行动。但是,使轮子转起来之后,我便不停地担心结果会怎样、担心做的事对不对。就在此时,我作出了一个决定:今后,我一定在决策之前,把自己的担忧和有意识思考全部进行完毕;一旦作出决定,一旦轮子开始转动,我就要“完全抛弃一切牵挂和对结果的责任感。”不论你是否相信,这样想确实管用。我不仅感觉更好、睡得更香、工作更有动,而且连事业也进展得更加顺水顺风。
我还发现,同一原则也适用于许多无关紧要的私事。比如,我过去常常对看牙医以及做其他一些不想去做的事表示担忧,而且很恼火。后来我对自已说:“这样做很愚蠢。你在决定去看牙医之前,便已经知道看牙医让你不快。如果这种不快重要到导致你对后果如此注重的程度,或者说让你如此忧心忡忡,那么你就只用下决心不看就行了。但是,如果你确定这次看病之行即使有点不快也值得,而且明确作出去的决定——那你就应该忘掉不快。你要在轮子转动之前便考虑风险。”如果开董事会议时需要我发言,那么前一天晚上我会很担心。后来,我对自己说,“我要么发言,要么不发言。如果决定发言,就没必要考虑不发言是不是更好——或者从心理上老想逃离这件事。”我发现,之所以引发许多紧张和焦虑情绪,都是由于我们在精神上总想逃离或逃避某件已经决定要做的事。如果你决定把事情进行到底(而不是在现实中躲避),又何必在精神上老是希望躲开或者逃避呢。我过去很讨厌社会活动,就算参加这种活动,也只是为了取悦妻子,或者出于商业原因。人虽然去了,精神上却有抵制心理,于是时常闷闷不乐、脾气暴躁或者不与人交流。后来我想,如果决定真要参加现实中的活动,那么精神上就要持赞同态度——就要消除一切抵制想法。昨天晚上,我不仅参加了以前被我称为“愚蠢社交”的活动,而且还惊奇地发现自己竟然乐此不疲。
在《心理控制术》出版之后,我与许多商业领导人进行过交谈,有一次就详细讨论了这个故事。我曾经为保险业巨头“都市生活”保险公司举办一次研讨会,休息时,一位高级经理和我说起在决定做出之后又忧心忡忡的那个人的故事,之后他又说了一番话。我认为,这番话意味深长、发人深省:
“马尔茨博士,其实世上几乎没有天生的正确决定或错误决定。事实上恰恰相反,我们作出决定,然后想办法使它变得正确。这便是领导才能的全部要义所在。”世界最大的广告代理商麦卡恩·埃里克森公司主席尼娜·迪西萨曾经被《财富》杂志(在2000年)提名为美国商界杰出女性50强之一。她说:“你随时可以纠正一个不合理的决定,但是,如果光想不做,你永远也不能让时光倒流。”
心灵处方
在处理一些小事时,努力作出明智决定,为自我意象提供这样的证据即;你是那种决策果断坚定、事后不会再回头担忧决定是否正确的人。如果你在某家饭店和朋友共同进餐,但愿为决定吃什么痛苦不已、甚至订完菜又改变主意的人不是你。选几样喜欢吃的美食,然后合上菜谱。如果外出购物,选好后买回来就行。
心理控制训练
在达成某项决定之后,立即考虑创建一幅有用的“心像”或“精神电影”备用,无论你的决策是重要的商业决策还是个人决定、选择用哪一根高尔夫球杆,或是挑一根与褐色运动服搭配的领带。2000年总统大选时,副总统阿尔·戈尔在极其困难的环境下,由于多次使用“银行存款箱”这个词而一举成名,电视喜剧节目和模仿秀节目为此炒作了好几个星期。“银行存款箱”是对这一场景很好的描绘:一旦作出决定,在想象中看着自己将所有筛选出的信息、关注的方面以及决定的利与弊全部放在一起,堆成一堆,然后放进一间储藏室。找个大箱子或者容器把它们全部放进去,用一把锁锁上它。随后.看着自己拿出一张写有该决定的纸张,将其放进信封密封起来,标上“已完成”字样,并注明当天的日期和时间。将信封放进“已完成”文件柜的抽屉,把抽屉也锁起来。最后,看着自己像完成某个相当满意的手工劳动之后所做的那样,拍去双手的灰尘,关闭储藏室的灯,并从漆黑的储藏室走到阳光照射之处,像萨尔瓦多·达利送给我的画作上描绘的那艘船一样,从黑暗驶向光明。将这部“精神电影”看几遍之后,为放慢速度,可以将其剪切成静止画面或者幻灯片,然后不停点击、点击、点击,以便能迅速浏览。
2.只将注意力集中于此时此地的秘诀。
有意识地考虑目标、评估取得的进步、制订计划,这些都有必要,但这种思考应该出现在恰当的时机和地点。在其他时间,要通过把所有注意力都集中在当前,来有意识地磨炼“不要有意识地考虑明天”的习惯。你的创新机制无法在明天起作用或者工作——甚至从现在起的一分钟之内也不行。你应该为明天打算,但不要老想着活在明天或者活在过去。创造性生活的意思是自发地响应环境,或者说对环境作出反应。只有当你把全部注意力都集中在当前环境上、为它提供与眼下正在发生的事相关的信息时,创新机制才能恰当地、成功地作出反应。根据你的目标筹划未来,为明天做准备,这都无可厚非,但是不要担心你明天甚至从现在开始5分钟以后会作出什么反应。关注正在发生的事,创新机制就会对现在的环境作出适当反应。明天它也会如此。它无法成功地对可能发生的事作出反应,而只能响应正在发生的事。
我曾经在一家价格高昂的美食店招待某大公司的一位总裁戴那莫先生。他大吃大嚼、狼吞虎咽,吃完后,面前很快又送上来满满一盘食物。我问他为何如此大吃,他说:“我从不品尝食物。我太忙,要考虑其他更重要的事。”哦,他这样吃所吸收的营养和服用一粒药丸差不多。我想,也许事实有某一天的确如此。但是,戴那莫先生的吃饭方式有两个问题:第一,他自我否认在吃美食、喝美酒、尝佳肴时能体验到充分的愉悦,不欣赏那一片好肉经过怎样精心准备、不知道那盘西红柿是多么鲜嫩和新鲜。可以想象,他肯定同样得不到人世间的许多其他享受。第二,他的投入“华而不实”,并没有真正体现出高级主管的忠诚、经理人的严谨、企业家的热忱,也没有体现出时效性。如果人总以尽可能快的速度始终不停地运转,中间从不喘气或休整,那么是无法达到最佳状态的。保守一点说,他几乎根本不在“眼下”,没有全身心地关注、投入在一件事或一个人身上,尽管这样做能给别人留下“他很忙”的印象,但却不会使他最大限度地发挥智慧和才华。第二天早上,我根据自己的分析和判断,给经纪人打了个电话,将我持有的戴那莫先生所在公司发行的股票统统卖光。
如果学会从精神上为自己“减速”到能尽情享受人生体验的程度,你的人生就会愉快得多,你的自我就会有效得多。
心理控制训练
离开某个地方(比如一家饭店或商店)之后,停下来想想你能一五一十地把它回忆和描绘得多么详细准确。要想加强观察能力,以应对此类挑战,你就要自动“减速”,在“所在地”(无论此时在哪里)停留得更长。如果你读过虚构的大侦探夏洛克·福尔摩斯(虽然是虚构,但却以事实为基础)的故事,就知道他在书中展示了过人的观察能力,善于回忆和分析细枝末节。在这种故事中,作者亚瑟·柯南·道尔让书中人物沃森对福尔摩斯说:“很显然,你的观察能力和独特的推理才华,似乎要归因于你受过系统训练。”道尔塑造的福尔摩斯人物的原型,是道尔在爱丁堡大学时的病理学教授。道尔知道,这位教授因其出众的观察能力而闻名,曾花费很大工夫训练自己的思维,从而能抓住某个场景、某次经历或某个人身上的蛛丝马迹。
3.试着一次只做一件事。
导致混乱的原因除紧张、匆忙、焦躁等情绪之外,还有一个原因,就是企图一次做几件事。这是一种不合理的习惯。学生一边学习、一边看电视;伸入不是集中精力只去“搞定”自己正在口授的信件,而是考虑头脑里今天或本周必须完成的所有事,在潜意识中企图把它们一次办完。
这种习惯特别害人,因为几乎没有人认为它是坏习惯。
当我们对眼前的大量工作思来想去而不安、担心或焦虑时,这些不安情绪并不是工作本身导致的,而是我们的心理态度使然,即“我也许一次便能做完这些事。”之所以紧张,是因为我们总想尝试做不可能完成的事,从而多做“无用功”,结果让人垂头丧气,也就在所难免了。事实上,我们一次只能做一件事。认识到这一点,使自己相信这一简单而浅显的道理,我们就能从精神上不再尝试去做将要做的一大堆事,而是将所有认识和责任都集中于正在做的这一件事上。抱着这种态度工作时,我们会感到轻松,不会有匆忙或焦虑的感觉,从而能最大限度地集中精力思考。
如果你经常看电视上的足球比赛,应该见过接球队员把传到他们身边的球停下来,并且听到评论员解说“他在接到球之前就在跑”或者“他肯定听到了对手的脚步声”。换言之,他并没有将全部注意力集中在停、接球上,而是害怕对方其他球员聚拢一起抢他的球。他想做到一拿球就立即走人,甚至提前把身体移动到远离传球方向的其他地方。
关于这一点,在专业领域有一个相对较新的词即“多任务”。对多数人、多数时间来说,这种任务是毫无意义的骗局。在学习过程中,要注意你仿效的人是民众还是领袖。顶尖高手会集中精力“各个击破”,而不是同时完成多项任务。尽管许多平庸的专业推销员在开车通过繁华路段甚至步行通过忙碌喧嚣的街道时,会用手机给客户打电话,你却看不到顶尖销售人士那样做;你将发现,当她想打这样的电话时,会找一个能100%集中注意力的地方和时机。尽管许多平庸经理人在与人会面或者浏览重要信息时,允许自己不停地被电话铃声、内部通话设备或不速之客打断,但我所知道的最成功经理人却绝对不允许受到此类无序状态干扰。
沙漏的启示
詹姆斯·戈登·吉尔奇博士在1944年曾宣传一种理论叫“获得情绪平衡”。此文曾在《读者文摘》再版,几乎于一夜之间成为经典之作。凭借多年的咨询服务经验,他发现,精神崩溃、担忧以及所有其他个人问题,都是对“我现在应该同时做许多事”这一感觉的不良心理习惯造成的。看着桌子上的沙漏,他受到了启发。就像一次只能有一粒沙子能通过沙漏一样,我们只能一次做一件事。使我们陷入困境的不是工作本身,而是我们对工作的固执看法。
吉尔奇博士说,多数人之所以感觉匆匆忙忙、筋疲力尽,是因为形成了对自身义务、责任和职责的错误心像。在某个特定时刻,似乎有十几件不同的事同时压在我们身上,有十几件不同的事要做;有十几个不同的问题要解决;有十几种不同的压力要承受。吉尔奇博士说,无论生活多么忙碌和喧闹,这种心像都是完全错误的。即使在最繁忙的一天,我们也只会在某一时段的某一时刻焦头烂额;无论面临多少问题、任务或压力,它们也总是成“一列纵队”来到跟前,因为这是它们得以出现的唯一方式。要想获得正确的心像,他建议我们在脑海中构思一个沙漏,细口处有许多沙子一个接一个向下坠落。就像错误心像会带来不安的情绪一样,这种正确的心像会给我们带来平衡的情绪。
我还发现另一个类似心理手法对病人非常管用。这一手法也体现了以上观点:
你的成功机制能帮助你从事任何工作、完成任何任务、解决任何问题。想象自己把工作和问题“输入”成功机制,就像科学家把某个问题“输入”电脑一样。向成功机制送料的“漏斗”一次只能应付一件事。如果你把三个不同问题混在一起同时输入电脑,电脑无法给出正确答案;与此类似,我们的成功机制也无法一次处理多项任务。给自己减压吧。不要老试看一次向机器中输入一件以上的工作,那样会把它堵住。
心理控制训练
买个沙漏,放在你最常工作的地方,放在最显眼的位置。在它上面或旁边贴一个小告示,上面写着“一次一粒沙”。
4.把问题留到第二天解决。
如果你成天被某个问题折磨得死去活来,但一点明显进展也没有,不妨把它从大脑中剔除,推迟做决定的时间,直到有机会“睡一觉,明天再说”。请记住:创新机制只有在你的意识不存在过多干扰时,工作效率才会最高。入睡时,创新机制有理想良机在排除意识干扰的前提下工作,当然,在此之前,创新机制的“轮子”必须已经开始运转。
还记得鞋匠和小精灵的神话故事吗?鞋匠发现,如果把皮革裁好,在休息前设计出样式,小精灵就会前来,在他入睡时真的为他把鞋子做好。
许多从事创造性劳动的人都在使用与此相似的技巧。托马斯·A·爱迪生的夫人说,每天晚上,她丈夫都会把第二天要做的事在脑海里预习一遍。有时候,他还要把想完成的工作、想解决的问题列出清单才放手。
爱迪生著名的“打盹”习惯远不是简单的暂休以缓解疲劳。约瑟夫·罗斯曼在《发明心理学》中说:“被某个问题难倒时,他会在位于门罗的工作室伸直身子平躺着,打个盹,从睡梦中得到某个主意,来帮助他解决难题。”
亨利·沃德·比彻曾经每天连续布道达18个月。他的方法何在?他会让几个想法同时“孵化”,每晚就寝之前,会选出一个“正在孵化的想法”,并通过深入思考让它“出壳”。第二天早上,它多半已经自动组成一篇布道稿了。
5.工作时要放松。
心理控制训练
在第四章,你已经学会怎样在休息时诱导自己进行肉体和心理放松。如果每天坚持练习放松技巧,你就会变得越来越熟练。同时,如果你养成了从精神上记住经历过的最美好放松感受这一好习惯,那么,在从事日常工作时,就能自动引发出这种放松的感受和心态。白天工作时偶尔停下来(只需要花一点时间即可),详细回忆放松时的感觉。回忆你的双臂、双腿、后背、脖子、脸庞有何感受。有时候,要形成这样一幅心像:躺在床上,或放松地坐着,或者坐在一把舒适的椅子里一摇一晃,以帮助你回想起放松的快感。在头脑中反复对自己说几遍“我觉得越来越放松了”也有用。每天都要踏踏实实地做几遍此类回忆练习。你会为这样做怎样减缓疲劳、你对困难局面的处理能力得到多大增强而感到惊奇。通过放松自己、保持放松心态,你可以摆脱那些过于关心、过度紧张、过分焦虑的状态,而这些状态会影响你的创新机制高效运转。你的放松态度迟早会成为一种习惯,那时你就不再需要有意识练习它了。
无压力下取得的成功
从某种意义上讲,没有压力却取得成功,这个想法就像不付出代价就能成功减肥一样荒谬。然而,“不劳无获”这个广为推崇的公理本身就是一个愚蠢观点。为了在人生中取得成就、获得满足,你肯定要像沿着陡峭山坡向上推一块巨石那样,承受巨大痛苦,付出不懈奋斗。如果相信这便是一个颠扑不破的真理或者是精神领域的规则,那么这种视野极为受限的理念只能使你的生活更加不幸。
我在本章通篇以及本书其他地方多次交替使用“创新机制”、“自动创新机制”和“伺服机制”等词,现在我想花时间澄清一下。许多工作需要你通过绞尽脑汁的有意识思考、担忧、计算和咬紧牙关的意志力去奋斗、去拼搏才能完成,而这种机制都有能力完成这些工作,而且能在不给你任何压力的情况下完成。你必须学会指导它、信任它、授权给它,然后撒手让它去干。
乔治·S·巴顿将军曾经说:“永远不要告诉别人怎样做事。只告诉他们做什么,他们的独特创造力便会让你大吃一惊。”同样是这条领导原则,也适用于你与你创新机制之间的关系。告诉它做什么即可,任凭它以独特创造力让你欣喜若狂、大吃一惊吧!
不妨按照两种管理模式即宏观管理和微观管理来考虑这个问题。我所见过的长期在岗的经理人都是微观管理经理人,即使有一大帮精明能干的人供其呼来唤去,他们却从不把一些琐事甚至购买办公用品这样的小事放权让下属去办,而是微观管理着每个工作细节,还对奉命办事的人放“马后炮”。而有些经理人尽管担子很重,却并没有很快变得白发苍苍、弯腰驼背(肉体、心理和情绪上都不堪重负)。这种人懂得怎样授权让下属放手去干,善于最准确地表达意图和目标,然后依靠某个百里挑一的同事贯彻他们的想法或执行他们的指示就行。微观管理经理往往妨碍所在单位的成长和繁荣,而宏观管理经理通常能让所在单位摆脱各种羁绊和约束。
同样,我建议你不要对自己的伺服机制进行微观管理。那种对每个细节都小题大做的做法实在没有必要,有时候还会适得其反。你的工作就是尽可能准确地向它传递目标,这种传递过程决定着伺服机制是作为一种自动成功机制运转,还是作为一种自动失败机制运转。无论如何,你要让它做自己该做的事。你们两个没有充分理由沿同一条路线前进。
妻子安妮有一个对我来说不可理解的习惯,就是在清洁工每周三来我家之前,她总要先把房子打扫一遍。我听说许多女士也有安妮一样的习惯。我之所以说这种习惯不可理解,是指两个人非得做同样一件事。我不会请一个司机驾车送我通过熙熙攘攘的曼哈顿大道,然后再让他坐到乘客座位上、我亲自驾车。你为什么要亲自打扫房间,然后又请清洁工把你刚刚打扫过的房间再清扫一遍呢?我奉劝各位,不要“聘请”伺服机制按某条命令做事,而在它做事之前、之间和之后,你又在旁边跑来跑去、包办代替,那样做你只会妨碍它。
第七章|你可以养成快乐的习惯
◆快乐对人的思维和生理机器是朴素的、自然的。快乐时,我们思想更活跃、表现更出色、感觉更良好、身体更健康,甚至连生理感官都工作更高效。
◆不快乐的一个主要原因,就是本来与个人完全无关的事,我们却非要让自己对号入座。
多数人在世上都很安静。他们只是短暂地住在人世间,就像尘世并不归他们所有一样。
——E·L·多克特罗
当人们被问及有何人生目标时,最常见的回答就是“我不过就是想活得快活些”。通常这不过是一个没有思考过人生目标的借口!他们希望躲进笼统的、难以界定的地方,而不是面对可以量化的具体问题。不过,确实有一条切实可行的途径能通往快乐。
在本章,我将从医学而不是哲学角度谈论快乐话题。约翰·A·辛勒博士对快乐的定义是:“快乐是一种精神状态。在这种状态中,思想在一段时间内享受着愉悦。”无论从医学还是从道德观点看,我都认为这个简单的定义无法再度完善。本章要讨论的内容正是这些。
快乐是良药
快乐对人的思维和生理机器是朴素的、自然的。快乐时,我们思想更活跃、表现更出色、感觉更良好、身体更健康,甚至连生理感官都工作更高效。俄罗斯心理学家K·科克切耶夫对人们在思考快乐的想法和思考不快的想法之间的区别进行试验。他发现,当思考快乐的想法时,人们的视觉、味觉、嗅觉和听觉都更加出色,在接触物体或人时能感觉到更细微的差别。威廉·贝茨博士证实,当人在思考快乐想法或者在想象快乐场景时,视力会立即提高。身心医学已经证明,快乐时我们的胃、肝、心以及所有内脏功能都更加良好。
以前的医学传统主义者曾经拒绝承认心理状态的改善和治愈疾病之间存在直接联系,但是,《周六晚报》出版商诺曼·考辛斯(如今以与癌症作斗争而闻名)对这种否认提出质疑。他在对付癌症过程中运用了“幽默疗程”,包括在他所在医院的病房让病人看“三个跟屁虫”和“布斯特·基顿”(Buster
Keaton,美国演员,曾写过、导演并主演一些经典片,在片中运用冷面表情和杂质艺术以达到巨大的喜剧效果——译者注)等录像片。考辛斯先生在他的著作《对一种疾病的解剖》中详细描述了他那与众不同却又具有教育意义的经历。伯尼·西格尔博士在快乐疗法领域作出了突出贡献,我建议读者朋友们如果有机会,不妨读读他写的书或者聆听他的演讲。
辛德勒博士说,不快乐是一切身心疾病的唯一根源,而快乐则是唯一药方。“疾病”(即disease)这个词本身就表示一种不快乐的状态,即“dis-ease”。
对快乐的普遍误解
快乐并非某种挣得或应得的东西。是否快乐并不是个道德问题,就像血液循环也不是道德问题一样。这两种东西对于健康、幸福都必不可少。快乐就是“一种精神状态。在这种状态中,思想在一段时间内享受着愉悦”。如果你坐等,直到“应该”去思考快乐的想法,那么你很可能就会思考认为自己无足轻重的不快乐想法。荷兰哲学家斯宾诺莎说:“快乐不是对美德的奖赏,而是美德本身;我们也不应由于压制内心的欲望而快乐;相反,正由于为欲望而快乐,所以我们能够压制欲望。”
追求快乐不是自私
许多诚实的人都强迫自己不追求快乐,因为他们觉得那样做是“自私”或“错误”的。无私的确能带来快乐,因为它不仅使思想向外发散,远离我们自己、我们的内省,使我们审视自身错误、过失、苦恼(都是不快乐的想法),或者为自己的“善良”而骄傲,还能使我们创造性地表达思想,在帮助别人的过程中实现自身价值。任何人最快乐的想法之一,就是“别人需要我”这一想法,这说明他重要、能干,以至于可以帮助别人得到快乐。然而,如果从道德层面来理解快乐,把快乐想象成某种可以挣得的东西,看成由于无私而得到的某种奖赏,我们就很可能就会因为希望得到快乐而内疚。快乐源于无私地做人、做事,它自然而然地与生命、与行为相伴而生,而不是一种“回报”或奖金。如果我们由于无私而得到奖赏,那么照此下去,随后一个阶段自然就会认为:我们越是克己、越是可怜,就越会感到快乐。这一假设会引出一个荒唐的结论,即得到快乐的方式就是变得不快乐。
有句诗是这样写的:我所知道的帮助穷人的最佳途径,就是不要成为他们中的一员。这是不是最佳途径姑且不论,但我们很难看到“通过降低自己的幸福程度或生活标准来帮助穷人”这样的现象。除非你错误地认为天地间普遍存在一种“补偿存款”(即你拥有的多了,别人的就少了)而不是物质财富无限丰富。同样,你不能通过让自己变得不快乐,来帮助不快乐的人。
一位女士曾经对我说:“我的同事工作起来既可怜又沮丧,所以,看着他们工作时死气沉沉,我就觉得自己享受工作、快乐做事是否过分,于是,我努力克制自己干工作时兴高采烈的倾向,以便不惹恼他们,或使他们感觉更糟。”
快乐不是通过“补偿存款”给予的。快乐的她并没有耗尽同事们失去的那部分数量有限的快乐。她的快乐不存在不平或自私之说。即便有意识地压抑或减少自己的快乐,她也不能把自己的快乐提供出来,自动传递给他们。快乐(或繁荣)并非商品,它不是三个逃难者共居孤岛上的最后一块方糖,也不是几个人同时被锁住的密闭容器中只能用上最后一小时的氧气。
快乐存在于当前而不是将来
法国哲学家帕斯卡说:“我们永远都不在活着,而只是希望活着;有希望总是快乐的,但如果从来只想着未来,不快乐就是必然的。”
我发现.我的病人之所以不快乐的最普遍原因,就是他们希望按照“延期支付计划”来过日子。他们并没有活在现在,也没有享受眼前的生活,而是坐等某些未来事件发生。洞房花烛夜,找到一份好工作,购房款付清,孩子熬到大学毕业,完全某项任务或者取得某个胜利,这些时候他们才会快乐,而现在他们总在失望。快乐是一种心理习惯、一种精神态度,如果眼下学不会快乐、不能历练快乐之道,就永远不会经历快乐。快乐不能建立在解决某个外部问题上。一个问题解决了,另一个问题又会出现并取而代之。人生就是由一连串问题组成的。如果你想永远快乐,就必须现在就快乐(的确如此!),而不是“因为什么”而快乐。
快乐是一种可以培养和形成的心理习惯
亚伯拉罕·林肯说:“多数人由于下决心要得到快乐,所以已经离快乐不远。”
心理学家马修·N·查佩尔博士说:“快乐纯粹是内心的事。制造快乐的不是物体,而是观点、想法和态度,而后者是个体与环境无关的自身行动建立的。”
除圣人之外,没有人能够任何时候都百分百快乐。正如萧伯纳一语道破的那样,如果任何时候都百分百快乐,那么我们可能非常悲惨。不过,我们可以通过思考和作出简单决定变得快乐。我们可以花很多时间去想高兴的事,无论眼下有多少鸡毛蒜皮的小事或日常生活所处的环境多么让我们不快。从很大程度讲,我们之所以对无关紧要的苦恼、挫折以及类似东西脾气暴躁、发泄不满、心存怨恨、过于敏感,纯粹都是出于习惯。我们对这些东西一直都如此反应,以至于已经成为习惯。这些习惯性的不快乐反应的来源,很多都是因为我们将有些事情理解为对自尊心的打击。司机在不必要的时候向我们按汽车喇叭,有人在我们说话时打岔或表现冷漠:有人在我们以为她应该打招呼的时候却没有打。甚至连那些与个人无关的事也会被我们理解为对自尊心的公然蔑视。我们希望赶公共汽车,它却不得不晚到;我们计划去打高尔夫球,老天却开始下雨;我们需要赶航班,公路交通却恰恰乱成一团。我们的反应于是便是生气、抱怨、自怜,或者换句话说,就是不快。
不快乐的一个主要原因,就是本来与个人完全无关的事,我们却非要让自己对号入座。
不要再让事情摆布你
我发现,这种问题最好的解决办法就是利用不快本身的武器——自尊。“你有没有看过某个电视节目,见到某位主持人操纵观众?”我问一位病人,“他发出一个信号,意思是‘请鼓掌’,于是每位观众都鼓掌。他又发出一个信号,意思是‘请笑笑’,于是每位观众又都笑起来。观众就像温顺的绵羊或任人摆布的奴隶,让他们干什么,他们就温顺地作出相应的反应。你的表现像这一样。你在让外界事件和其他人来指示你该有何感受、该作何反应。你表现得就像一个听话的奴隶,当环境向你发出信号说:‘快生气。’‘变得不安。’‘现在是感到不快的时候了。’等等时,你就作出相应的反应。”
掌握并形成快乐的习惯,你就会变成主人而不是奴隶,正如罗伯特·路易斯所言:快乐的习惯能使一个人摆脱(或基本摆脱)外界环境的支配。”
你的看法能使不快乐的事雪上加霜
当遇到不幸事件,身陷悲惨处境甚至面临最不利的局面时,只要不向灾难倾注我们自怨自艾、怨恨以及主观的消极看法,就算不能完全变得快乐,我们通常也能设法使自己更快乐些。
“我怎样才能快乐起来呢?”有位女士问我。她的丈夫是个酒鬼。“我不知道,”我说,“不过,如果你不向自己的不幸增添怨恨和自怜,肯定就能比现在更快乐。”
“我怎样才有可能快乐起来呢?”有位伸入问我,“我刚刚在股票市场损失20万美元。我既濒临破产,又觉得很是丢人。”
我说:“不要将自己的主观看法加入到事实中,你就能快乐起来。你损失了20万美元,这是事实;你濒临破产并且觉得丢脸,这是看法。”
于是,我向他推荐古希腊哲学家爱比克泰德的一句名言,这也是我一直非常喜欢的一句话。这位圣贤说:“让人苦恼的并不是发生的事本身,而是他们对所发生的事的主观看法。”
幸福与不幸福=事实对看法
当我宣布想当一名医生时,有人告诉我,说我的愿望不会实现,因为我的家人和亲属都没有钱。母亲确实很穷,这是事实,但我永远不会成为医生,这却只是一种看法。后来又有人对我说,我不可能在德国上研究生、一位年轻的外科医生不可能在纽约挂牌营业、靠自己从事整形医学事业不可能。而这些事情我都做到了。其中有一点帮助了我,就是我始终提醒自己:所有这些“不可能”都是看法而非事实。我不仅通过努力实现了目标,而且在此过程中非常快乐,即便把外套大衣拿去典当以购买医学书籍、为买到用于解剖的尸体而不吃午饭,我也没有觉得不幸。我曾经与一个美丽的姑娘相知相爱,但她后来却嫁给了别人。这些都是事实。但是我不停地提醒自己,认为这是一场“灾难”,认为人活着没意思,都只是我的主观看法。我不仅没有山穷水尽,而且事实证明,这件事成为今生今世发生在我身上的最幸运的事情之一。
写首版《心理控制术》之后的那些年,经常有访谈者或观众问我能否将心理控制理论归结为一个带有“不成功则成仁”性质的观点、某一句话或一种技能。你在人生中有了它,要么成功,要么就失败。第一次被问到这个问题时,我怔了一下,以为这是对我个人的不敬,于是便有些愠怒:他们怎敢提议将心理控制理论浓缩为针尖那么一点文字,使我的所有艰苦劳动变得无足轻重?当然,这是因为我错误地理解了人们“化难为易”的愿望(这完全可以理解),对我个人和我的工作并无丝毫不敬之意。好在我运用理性思维对自己倡导的理论进行了实践,从而阻止这种看法像一根针针见血的钢针一样,刺进我自我意象的“皮肤”。这也让我想出了这个“全局性”问题的答案(这绝非巧合):
心理控制理论的实质,就是准确而冷静地、从而最终自动地将事实与假定、事实与看法、真实情况与放大的障碍分离开,使我们的行动和反应牢固地建立在真相而不是自己或他人看法的基础之上。
能带来快乐的人生态度
前面指出,由于人是具有目标追求能力的生物,当人面向某个积极目标并为某个想要的目标奋斗时,能够自然、正常地发挥功能。快乐是人正常、自然运转的表现,当人作为目标追求者活在世上时,无论环境怎样,他们通常都会觉得很快乐。那位年轻的企业家朋友非常不开心,是因为他损失了20万美元。托马斯·A·爱迪生价值数百万元的实验室被一把火烧得精光,而且拿不到任何保险金。有人问他:“在这个世界上你还有什么可干?”“我们明天一早就会开始重建实验室”,爱迪生说。他始终保持着积极进取的态度,无论面临什么灾难,他都一如既往地追求目标。正因为始终保持着一种对目标不懈追求的人生态度,所以我敢说他绝不会因为受到的损失而非常不开心。
回首自己的人生经历,我发现自己不快乐的那些年是开始从医生涯的早期。那时,我是一个为勉强糊口而挣扎的医学学生。好多次,我又冷又饿、衣衫褴褛。我努力工作,每天至少工作12小时左右;我经常不知道支付月结房租的钱从哪里来。但是我却执著地始终怀有一个目标。我有实现目标的强烈愿望,有坚定和坚韧的精神,而正是这种愿望和精神,使我不停地向目标靠近。
我向那位年轻企业家讲述了所有这一切,并且提出:他不快乐的感觉的真正根源,并不是因为损失了20万美元,而是他失去了追求的目标;他失去了进取的人生态度;他选择了消极屈服而不是积极应对。
后来他对我说:“我肯定是疯了,竟然让你说服我懂得经济损失并不是造成我不快乐的原因,但是我特别感激你说的话。”他不再为自己的不幸怨天尤人,而是勇敢面对,确立了另一个目标,并且着手朝新目标挺进。不到5年,他不仅挣到了比此前所挣都要多的金钱,而且平生第一次进入一个让他无比快乐的行业。
为你自己的快乐负责
快乐(或者说大部分时间内只想让人高兴的事)可以通过一种多少有些残酷的方式,有意地、系统地培养。第一次提出这种观点时,我的许多病人都大为吃惊。他们认为,我这种想法就算不愚蠢,起码也让人难以置信。然而经验证明,以上观点不仅可以实现,而且也是培养快乐习惯的唯一途径。首先,快乐不是发生在人身上的某种东西,而是需要你身体力行和自主决定的东西。如果坐等快乐寻找你、降临在你头上或者由某人给你带来,那么你很可能要等待很久。除了你自己以外,谁也无法决定你的脑子里应该想什么。如果你一直等到环境验证你的想法是不是快乐的想法,那么也可能会永远等待。每一天都是善与恶的结合,没有哪一天、没有哪种环境完全由100%的“善”组成。世上的组成部分、你个人生活中的事实,无时不在证明人的看法,至于你的脸色悲观、郁闷还是乐观和快乐,那要取决于你自己的选择。这主要是个选择、关注和决心的问题。另外,这个问题与思想上是否诚实无关。善和恶一样“真实”。一切都仅仅取决于我们决定优先选择什么——以及我们在头脑中保持什么样的想法。
美国剧作家戴维·马梅于2001年初发行的电影力作《欲望小镇》中,一个脸色快乐的年轻姑娘和一位来自大城市的作家交谈。作家对她住在小城镇的生活有些茫然。他问:“这么说,你是自娱自乐啰?”“只有自己给自己找乐子的时候才叫真正的开心。”她耐心地解释,“如果别人给你制造快乐,那叫娱乐。”同样,我们可以给自己创造快乐,因为我们能选择自己的思想甚至能选择自己的形象。我真诚地奉劝大家要“自娱自乐”,不要指望其他人给我们带来快乐。
心爱处方
养成对威胁和问题积极反应、主动反应的习惯;养成无论发生什么事都能始终保持以目标为导向的习惯。要想做到这一点,你无论在现实的日常生活中还是头脑的想象中,都要练习树立一种积极进取的态度。在想象中看着自己为解决问题或实现目标采取积极明智的行动。看着自己在面临威胁时不是跑开或躲避,而是以一种积极而机智的方式面对、处理和克服它们。英国小说家布尔沃·利顿说:“在想象或实践中,人们仅仅在面临自己觉得习以为常的危险时,才会变得勇敢。”
需要做思想“手术”而非鼻修复手术的推销员
在1936年出版的我写给医学同事们的图书《新面孔——新未来》中,我介绍了一位名叫亚瑟·威廉姆斯的推销员的病史。威廉姆斯在一次到英格兰销售区域调研的途中遇到一场车祸。一位乡村医生为他做了手术,补好了他那个严重骨折的鼻子。绷带拆除之后,他的鼻子倒是修好了,但是严重错位和变形。鼻子上部突出、中间凹陷,而且向一侧扭曲。威廉姆斯先生重新工作时,很快便意识到客户们似乎老是盯着他的面部缺陷认真打量,这让他自己和对方都十分难堪。他们似乎急于让会面赶紧结束。从此,威廉姆斯的销售量急剧下降。几个月后,威廉姆斯先生决心采取行动纠正这一问题,于是我为他的鼻子重新进行外科手术,并且取得成功,使他的相貌恢复到了车祸发生前的模样。之后,他重新找回了自信。自然,他的销售业绩似乎一日之间迅速好转,也就没什么好奇怪的了。
亚瑟·威廉姆斯有地地道道的外表缺陷,并非他的消极想象所致。在我看来,他也准确估计了别人对他有何反应,因此他的行动就是找医生做整形手术,对外表进行重构。
不过,对每个亚瑟·威廉姆斯之类的人来说,有许多经历与他们一模一样的男女,整形的真正原因并非别人真的对他们有什么反应,而是因为他们自己的消极想象所致。下面的这位先生罗伯特·本杰明遇到了和亚瑟·威廉姆斯一样的问题,但原因不在于某次车祸,而是他自己的自我意象。
年轻推销员罗伯特·本杰明向我咨询、打算请我对他的鼻子做手术时,他下定决心暂停工作、专心治病。他的鼻子比正常人的略大,但完全不像他固执认为的那样“招人讨厌”。他觉得客户们都在私下偷偷笑话他的鼻子,或者因为他的“大鼻子”而敬而远之。他有个大鼻子,这是事实;有三个顾客曾经给他所在的公司打电话,投诉他态度蛮横无礼、行为盛气凌人,这也是事实。老板曾经警告他说“以观后效”,而且他在两个星期内一次推销都没有成功,这还是事实。鉴于此,我并不打算给他的鼻子动手术,而是建议他给自己的思想“做手术”。他打算花21天时间把所有这些消极想法全部从脑海中剔除。他要完全置所处环境中一切消极的、让人不快的事实于不顾,有意地将注意力集中在那些快乐想法上。此外,我们还就某些具体“精神画面”和“需强化的语言”达成了一致。
说实话,我心里清楚:虽然他同意试试,但并不太相信这样做就能出现奇迹;他不过想以此来安慰我,以便如期进行他所希望的外科手术罢了。一个人如果想检验心理控制理论的概念及其有用性,不一定非得相信这一理论是否真有效,这种悖论让人觉得有意思。21天快要结束时,本杰明先生不仅感觉良好,而且发现客户和主顾都比以前和善得多,他的销售业绩也在稳步上升,老板还在一次销售总结大会上公开表扬他。
打断有害的思维模式
励志演讲家李·弥尔蒂尔在《成功源自内心》一书中描述了这种有趣的方法:
当你的行为或表现达不到期望值时,不要心存消极之念,不要小看自己……你应该用积极自我意象取代那些不能在人生中创造价值、不想继续下去的消极自我意象。
例如,想想有多少次你忍不住说“我总是迟到”。现在,想想你向自己脑海灌输的是什么——“迟到”两个字!
“今后,你不要进一步强化不想保留的习惯,而是对自己说:戒掉它们。那样做可不像我。下次我要……”
之后,你便要迅速遵守上面说的那些话,使一种全新的安排在头脑中打下烙印。在本例中,可以这样想:时常迟到可不是我的作风。我今后每次都要提前10分钟出发,永远守时。
李指出,这样做并不能立即实现“换位”。不过,正如我再三劝说并引导本杰明先生去做的那样,我们确实需要抓住对那些不想要的、没有好处的行为所做的反复而习惯性的“证实”,将其从脑海中剔除,以打断有百害而无一利的思维模式。如果你经常做到反复剔除再三出现的具体想法,自动失败机制就会停止将它再向外界发送。你的自我意象将会得到这种信息:如果她每次都对我们喊出“剔除”这样的话,那么我们再将这种内容发送出去就毫无意义。我们不妨试一点其他内容。你看看,我们总在与自我意象进行潜在的对话。通过每次都运用“切断模式”这种技巧,反复对积极内容进行肯定的确认,你就能成为自己反复印证新的自我意象的“权威来源”(不要忘了,“权威来源”、反复以及强化是这种灌输过程的三个要素)。
如果快乐成了我们综合思维习惯的最终结果,那么,改变某一具体习惯的技巧就会非常有用。李·弥尔蒂尔曾在数百个电视脱口秀节目中任专家嘉宾,谈论“习惯改变”问题,还以心理控制技巧为基础,就这一主题制作了她自己的录音课程。这些节目和课程你也许可以拿来为己所用。
一个剔除消极想法的练习
战争艺术电影明星布鲁斯·李曾做过一个练习,以摆脱消极想法的困扰:他在想象中看着自己把这些想法写在一张纸上,然后把纸揉碎,在火上点燃,直到烧成灰烬。
已故的布鲁斯·李的密友、演员、企业家查克·诺里斯则把李的练习又向前推进一步。诺里斯在自著的《你身上看不见的力量》一书中写道:“其实,无论有什么消极想法,我都把它写在一张纸片上,然后烧掉。把灰烬处理掉时,这些想法也从我的脑海里消失了。”
应该指出,这些人(成功伸入李·弥尔蒂尔;战争艺术践行者,成功演员、制片人和伸入查克·诺里斯)绝非“想入非非”型的人,他们既不幼稚也不愚蠢,而是最高水平的实用主义者。他们找到了一种简单易行的手段,通过一种有意而为的方式控制自己的思想。
想快乐就必须做出牺牲
牺牲?是的。你也许要牺牲怀疑态度、愤世嫉俗的心理、过时的习惯和信仰。尽管这些东西对你没什么好处,但却让你“舒服和坦然”。
在丹尼尔·笛福的传世佳作《鲁滨孙漂流记》中,鲁滨孙由于船只失事被抛弃到一个荒岛上。他将营地安放在漂流上岸的地点附近。但是,随着开始探索整个岛屿,他很快发现,从各个实用角度出发,他将营地安排在岛屿的这个位置都是不明智的。荒岛另一边可以更好地获得食物,更容易建立安身之所,还有其他一大堆好处。但是,即使鲁滨孙懂得这些道理,他却仍然懒得实施!
可不能任凭“懒得动”想法禁锢了我们的自我意象和伺服机制!当理性思维告诉我们某种东西不适用时,我们就必须着手尝试新方法。有一条广为接受的格言把“神经错乱”定义为固执地做同一件事,同时却希望得到不同结果。朋友们,你们不是一棵树,深深扎根于某个心理学或行为学的土壤,无法挪到某个阳光充足之地。你也许像鲁滨孙一样不愿挪动自己的根基,但是你完全有这个能力!
有位科学家检验了快乐理论,并且挪动了不快乐的根基
埃尔伍德·伍斯特博士在他的著作《肉体、心智与灵魂》中,描述了一位世界知名科学家的证言:
直到50岁,我还是个既忧郁又没用的人。我赖以成名的所有作品没有一篇得以发表……我生活在持续的忧郁和挫折之中。也许最让我痛苦的症状是头疼,头时常疼得头晕目眩。这种情况通常每周会在两天里反复出现,那时我什么也干不成。
我读过一些“新思想运动”的文学作品。在当时,这些作品似乎是无稽之谈。我还看过美国心理学家、哲学家威廉·詹姆斯的一些作品,他介绍了怎样将注意力集中于有用的好想法上,而忽略其他想法。我记得他说过这样一句话:“我们也许不得不放弃对邪恶的看法,但是,与获得充满‘善’的人生相比,这又算什么呢?”还有一些话意思与此差不多。到目前为止,这些教义似乎对我来说只是深奥的理论,但是,由于认识到我的灵魂需要修复、正在变得越来越糟,而且人生让我无法忍受,我决定对这些话作一验证……我决定把有意识主观努力的期限定为一个月时间,因为我认为这么长时间足以验证它对我有没有价值、是否值得我去实践。在这一个月,我决定对自己的思想强加某些限制。如果想起过去,我会试看让大脑只想过去发生的高兴事、童年那些无忧无虑的时光、老师的鼓励以及我毕生事业是怎样向前一步步展开的;在考虑当前时,我会有意将注意力转到那些称心如意的事情如我的家庭、内向和孤独怎样为我带来了就业机会上,如此等等。而且,我决定最大限度地利用这些机会.同时忽视那些看似会无果而终的事实;在思考将来时,我又决定把每个可能实现的远大志向,都视为必然实现的囊中之物。当时看起来这样做似乎很可笑,但从随后给我带来的效果看,我发现,我所作计划的唯一缺陷就是当时目标定得太低,没有把更多内容包括进去。
他接着讲述了头怎样在一周之内不疼,以及怎样比平生任何时候都更快乐、感觉更良好。但是他又补充道:
由于思想的变化,我的人生由内向外发生了转变。这种转变比内心的转变更加让我惊奇,然而,这种变化却源于内在的变化。比如说,一些知名人士对我很赞赏,那些赞赏也是我内心深处渴望得到的。这些人当中有一个声望最高的人给我写信,这很让我意外。他邀请我当他的助手。我的所有作品全都付梓出版.为将来的创作“百发百中”打下了良好基础。我效力的那个人对我非常关心和支持,这主要是由于我的性格发生了变化。而换在以前,这种人根本接受不了我……再回头看看所有这些变化时,我冥冥之中觉得自己似乎误打误撞走上了一条正确的人生之路,使某种以前与我作对的力量开始为我服务。
我敢肯定伍斯特博士的书肯定早已绝版。他的故事仍然具有启示意义的原因只有一个,就是他曾经对自己即将检验的观点怀有强烈的怀疑态度,而正是这些思想观点最终让他重获新生。尽管仍在实验,但我已经多次向病人提供“心理控制处方”,即让他们利用短短30天时间做一个心理学实验,并答应如果他们完成实验后仍然希望做整形手术,那么我会给他们做手术。在这种情况下,这些病人会半信半疑地勉强同意尽可能照我说的去做,其实,他们最初的想法不过是为了安慰我,以便我能如期进行他们想要的手术,使他们身上某些生理缺陷(这些缺陷在他们的想象中放大了许多倍)得到消除和修复。
即使在实施过程中始终抱有怀疑态度,这些技巧仍然取得了显著成效。很多病人对自身、对自身想法的发现,就像伍斯特博士和前述本杰明先生身上发生的那样清晰。30天后,他们再也不想做整形手术了。
一位发明家是怎样运用“快乐想法”的
史密森学会的埃尔默·盖茨教授是美国有史以来最成功的发明家之一,是一个举世公认的天才。他曾经每天练习“唤醒快乐的想法和记忆”,并且相信这样做能在工作中帮助他。如果某人想自我提高而向他请教,他会说:“让他唤起那些充满仁慈和有用性的美好情感,但这些情感只能偶尔唤起。让他使这种做法像举哑铃那样成为每天必修课。让他逐渐增加用于这些‘心理锻炼’的时间,一个月后他会发现自己产生了惊人的变化。这种变化明显地体现在他的行为和思想中。从精神上讲,此人与之前相比会有一个大幅度提高。”
盖茨对“心理锻炼”这个词的使用,其实和我在本书首版、这本书、我的其他书籍以及为期两周的函授课程中所提出的各种练习及技巧是一回事,我在这些作品和课程中称其为“精神训练练习”。尽管将自我意象比喻成肌肉不甚贴切,但是每天都有意练习某些技巧(比如在“精神影院”构建积极的精神电影并播放、使自己放松等等)的确能强化自我意象,而且最终的确能使你对所处环境自动产生心理控制效应。
当前,适当的身体锻炼应遵循的法则是每30分钟一次,每周至少练3天,每天至少一次。我敢向你保证:只要你将同样时间和精力用于心理控制“锻炼”,就能极大改变人生。
怎样“树立”快乐的习惯
自我意象和习惯似乎是一对孪生兄弟,改变这一个,也就自动改变了另一个。“习惯”一词最早的意思是一件外衣或罩衣。我们今天仍然还说“女骑装”和“行业服饰”(这两个词中都有英文“习惯”即habit的原型——译者注).习惯其实是我们的性格所“穿”的“服装”。习惯不是偶然或意外发生的。我们之所以具有习惯,是因为习惯适合我们。习惯与我们的自我意象以及整个性格模式一致。有意识地形成新的更好习惯时,我们的自我意象往往就会超越过时的习惯,成长并发展为新的模式。
我发现,当我提到改变习惯性行为模式,或者将新行为模式付诸实施直到变成自动而为的行为时,许多病人都变得战战兢兢。他们把“习惯”与“上瘾”混为一谈。上瘾指某件事你觉得不得不做,这种事通常会引起严重的退化后果,即戒除上瘾的东西会让你退缩。上瘾的治疗问题远非本书内容所能涵盖。如果你确实在生理、化学药物甚至情感上上了瘾而无法自拔,那么我所能对你说的、与自我意象有关的最重要一点就是:下决心去求助并立即展开行动,这并不表示你是弱者,相反,它是一种特别勇敢的表现。
从另一方面讲,习惯不过是一些响应和反应,我们在不必思考或决策的情况下就能自动学会使用它们。执行这些响应和反应的,是我们的伺服机制。
人的行为、情感和反应中,足足有95%都具有习惯性。钢琴家不必“决定”每次弹哪几个琴键,舞蹈家不必“决定”将哪只脚迈向哪里。他们的反应都是自动的,根本不必细思量。
同样,我们的态度、情感和信仰都有可能成为习惯。过去,我们已经“懂得”某些态度、感受方式和思想“适用于”特定环境;有了这些基础,现在,无论在什么时候,只要遇到的环境被我们理解为与过去面临的环境相同,我们就会倾向于以同一方式去思考、感受和行动。
长期共同生活的夫妻或商业合作伙伴之间的争执也会成为习惯。你对我这样说,我对你那样说,你一言我一语,大家都按照一成不变的“剧本”演出,在面临同一种刺激时,我们的反应每次都一模一样。
需要认识到的是,与上瘾不同,这些习惯是可以修正、改变或推翻的,其手段就是你要不厌其烦地去做某个有意识的决定,随后再去练习、实施新反应或新行为。只要愿意,钢琴家可以有意识地决定弹奏不同的键,而舞蹈家也可以有意识地“决定”学习新舞步——并且一点也不为此而痛苦。合作伙伴也可以下决心打破旧模式,在遇到类似争执时,在想象中巧妙地设计一个不同的结果。这确实需要不断观察和历练,直到新的行为模式已经彻底掌握,不过这个目标绝对可以实现。
心理控制训练
通常,你在穿鞋时会习惯性地先穿一只脚,然后再穿另一只脚。在系鞋带时,你会习惯性地将右边鞋带拉到左边,与左边的鞋带系成一个扣,或者与此相反。第二天早上,你不用决定就知道先穿哪只鞋子、怎样系鞋带。现在,你要有意识决定:在今后30天里,我要养成一种新习惯,先穿以前后穿的那只鞋,并以一种不同的方式系鞋带。当每天早晨决定遵循某种方式去穿鞋时,你都让这种简单的行为成为一个信号、一种暗示,提醒你在这一天去改变其他思维习惯、行动习惯和感受习惯。穿鞋时对自己说,“我要以一种新的更好的方式开始这一天。”之后,有意识地决定在这一整天里,你要做以下事:
1.我要尽可能愉快些。
2.我要与其他人打交道时更友好一些。
3.我要对别人的缺点、过失和错误少一点批评、多一些忍让。对于他们的行为举止,我要尽可能往好的方面想。
4.在可能的范围内,我要表现得好像成功是一种必然,好像我已经成为想成为的那种人。我要在行动和感受中表现得就像我真是那种人。
5.我不会听凭自己的主观看法以一种悲观或消极的方式去影响事实。
6.我要练习每天至少笑上三次。
7.无论发生什么事.我都会尽可能平静而明智地作出反应。
8.对于所有那些根本无法改变的悲观而消极的“事实”,我会完全对其视而不见,不让它们进入我大脑。
简单吗?是的。但是,这些习惯的行为模式、感受模式和思维模式中的每一种,都会对自我意象产生有益而积极的影响。将它们付诸实施吧,坚持30天。检验它们的力量,看看担忧、愧疚、敌视的情绪是否减少,看看信心是否增强。
第八章|成功型性格的组成要素与获得
◆多数领导人都认为,成功源于果断决策和路线纠正、不拖拉以及有可能尝试作出美中不足的选择。
◆获取知识的第一步是承认你对该领域一无所知;变得强大的第一步是先承认你不强大。
思想把你带到哪里,你今天就在哪里;思想把你带往哪里,你明天就在哪里。
——詹姆斯·艾伦
诊断结论:朝成功努力!正如医生善于根据某些症状诊断疾病一样,失败和成功也可以诊断。这是因为,人们不能直观地看到成功或失败,而是将成功或失败的种子装在自己个性和性格中随身携带,并用他们的思维习惯和行为习惯栽培这些种子。
我发现,要想帮助人们获得某种恰当或“成功”的个性,有一种最有效的办法,就是先为他们提供一幅生动图画,上面描绘出成功性格是什么样子。请记住:你身上的创造性引导机制是一种目标追寻机制,要想使用它,首先必不可少的一点,就是要有一个明确目标或“靶子”。许多人都想自我提高、渴望有更好的性格,但对于提高的方向何在,却没有明确的认识,也不知道好性格由哪些要素组成。好性格就是指某种让你能有效、恰当地应对环境和现实生活的性格,它能使你由于实现重要目标而感到满足。
我不止一次发现,一些充满困惑和苦恼的人在面对某个需要追求的目标、需要沿一条笔直的路线前进时,往往会迷失自我,找不到前进的方向。比如说,有位从事广告业务的先生刚刚四十出头,在刚刚得到一次重要提拔后,竟然奇怪地觉得没有安全感,甚至对自己不满。
新角色需要有新的自我意象
“真想不通,”他说,“我之所以拼命工作,部分就是为了提拔,而且也梦想得到重用。这正是我一直以来想要的。我知道我能在新岗位干好工作。然而,不知出于什么原因,我的自信心动摇了。就像突然从梦中醒来一样,我问自己,‘像我这种长得小土豆一样的人,究竟能在这种职位上千些什么呢?’”他对自身外表过于敏感,认为“瘦削的下巴”可能是使他不安的原因。“我长得不像个商业主管。”他说。他觉得整形手术也许是解决问题的最佳答案。
有位既是妻子又是母亲的女士觉得孩子们“要把她逼疯”,丈夫也老是惹她生气,以至于每周她都会为一点小事对他又喊又叫、厉声指责。“我到底怎么啦?”她问我,“孩子们的确都是好孩子,我应该引以为豪。先生也的确是个好男人,而我事后也总在自责。”她觉得,外表的整形也许能使她树立更强的信心,促使家人“更加欣赏她”。
这些人以及更多和他们一样的人所遇到的苦恼,并不在于他们的外表,而在于他们的自我意象。他们发现自己处于一种新角色,不敢肯定为了演好这个角色应该成为什么样的人。还有一种情况,就是他们针对某一角色,根本没有形成轮廓分明的自我意象。
成功是什么模样
在本章,我要为你开一副“处方”,它和你来我办公室时我给你的处方一样。我发现,有一种关于成功性格的画面易懂好记,它包含在“成功”(success)这个单词的各个字母中。成功型性格由以下要素组成:
S(方位感,Senseofdirection)E(尊重,Esteem)
U(理解,Understanding)S(自信,Self-confidence)
C(勇气,Courage)S(自我接受,Self-acceptance)
C(宽容/同情,Charity/compassion)
方位感
那位广告主管茫然失措。但他一旦清楚认识到好几年来他想实现的强烈个人目标(包括他希望得到当前这个职位)一直在激励他这一事实,就能在很短时间内重拾自信。这些对他而言非常重要的目标,能使他始终不偏离正确的前进轨道。然而,一旦获得提升,他就不再根据自己想要什么,而是根据别人对他有何期望、他能否达到别人为他设定的目标和标准来思考问题。他就像一个攀登高峰的人,向上仰视即将攀登的顶峰就会感到无畏,行动也就勇敢,但一旦到达顶峰,他就开始向下看,心里也害怕起来。他目前的目标是保住当前职位,而不是像目标追求者那样继续保持进攻状态,以实现目标。如果为自己设定新目标,并开始按照这些问题思考,如“我想从这一职位得到什么?我想实现什么目标?我应该朝哪个方向奋斗?”时.他就会重新获得控制能力。
在一次有关心理控制理论的电视节目中,我们让主持人坐上一辆自行车,要求他把两只脚都放在踏板上,在某个位置保持静止状态。你也可以自己试试,这根本做不到。从功能上看,人和自行车有些相像。自行车只有在向前骑行、有确定方向时才能保持平衡。同样,上帝已经为我们设计了目标追寻机制。我们天生就能克服艰难环境、解决问题、实现目标;如果没有障碍需要跨越,没有目标需要追求,我们就无法在人生道路上真正找到满足和快乐。说人生没意思的人,其实是说他们没有值得追求的个人目标。
心灵处方
我们在本书前面内容中介绍了多种发挥想象作用、提出一个(或多个)新目标或定义更加清楚的目标以供矢志追求,以及将任务交付给你的自动成功机制方式。当今时代是练习这种方式的好时代。如果你要为自己设定一个值得追求的目标,再为未来设定一个方案,那就更好了。搞清你想从某种局面中得到什么。永远在面前放置某种你所期望(所追求或向往)的东西。要向前看,不要向后看。要养成“憧憬未来”的“毛病”而不是“怀念过去”的习惯。憧憬未来能让你始终年轻。当你不再成为目标追寻者、对未来没有任何期望时,连身体都无法正常发挥功能。这便是有些人退休不久便郁郁而终的原因。如果没有目标可以追求、没有期望值得憧憬,你就不算真正活在人世间。除了纯粹的个人目标之外,你起码还应该有一个可以投身其中的非个人目标或理想。可以对某种帮助他人的事业感兴趣,但你参与的原因不应出于某种贵任感,而是因为你自己愿意。
理解
理解取决于良好的沟通和交流。交流对任何制导系统或计算机都至关重要。如果你作为行动依据的信息是错误的,或者不了解此类信息,那么就无法作出适当反应。许多医生认为“混乱”是神经病的基本要素。要想有效解决某个问题,你必须对问题实质有一定了解。我们在人际关系中的多数失败,都是由于误解所致。
我们总希望其他人作出的反应和响应、得出的结论,都和我们在特定事实面前或特定环境下得出的结论一般无二。我们应该记得前一章中所说的话:人们会对自己的心像而不是事实的本来面貌作出反应。多数时候,别人作出的反应或采取的立场,其目的并不在于让我们难受,并不是生性顽固或怀有恶意,而是由于对同一局面的“理解”和我们的不一样。他们只不过对于自认为是事实的环境作出恰当反应罢了。如果相信别人的错误态度是出于诚实而不是故意而为、恶毒攻击,这种信任便能使我们的人际关系更左右逢源,也能使人与人之间更好地彼此理解。问自己,“他对这个问题怎么看?”“她对这一局面怎样理解?”“他对此有何感受?”试着理解为什么他会按照表现出来的那种方式去行动。
事实与看法。很多时候,当把主观看法与事实掺合在一起并得出错误结论时,我们便会陷入混乱局面。事实:一位丈夫指关节骨折。看法:妻子得出的结论是,“他之所以这样做,是因为觉得那样能让我生气。”事实:丈夫在吃饭之后撮牙花。看法:妻子得出的结论是,“如果他对我还有尊重可言,就应该改进自己的行为。”事实:当你走到两位朋友身前时,他们在窃窃私语。你走过的时候,他们突然停下来,而且看上去窘迫不安。看法:他们肯定在说我的坏话。
这位妻子如果认识到丈夫惹人讨厌的怪癖并非故意的存心行为,目的并非为惹她生气;如果她不再像自己受到人身侮辱那样反应,那么她就能停止错误想法,认真分析局势,从而选择一种恰当的甚至富有建设性的反应。
愿意面对事实真相。有时候,我们用恐惧、焦虑或渴望来改变摄入的感官信息。但是,要想有效应对环境,就必须愿意承认与环境有关的事实。只有透过迷雾看清环境的真相是什么时,我们才能作出恰当反应。我们一定要认清真相、接受真相,无论它是好是坏。贝特朗·罗素说,希特勒在二战中战败的原因之一,就是没有完全认清形势,使报告坏消息的人受罚,于是此后没有人敢对他说真话。由于不了解事实真相,希特勒无法采取正确的行动。当然,发生这种事,我们是高兴的。
“枪毙信使”这种心态使任何军事领导人、商业领袖、教练和父母都注定要吞下失败的苦果。据多方报道,萨达姆·侯赛因这样做了,所以他的下场和希特勒差不多。的确,枪毙报送坏消息的信使足以让人震惊,但枪毙自己人而不是理性应对准确的坏信息,这种罪行看起来似乎更加不可饶恕!
我们不喜欢承认自身过失、错误或缺点,也不喜欢承认自己的错。如果某种局面不像我们所希望的那样出现,我们便不喜欢承认它。所以说我们在自欺欺人。由于看不到事实真相,我们无法采取正确行动。有人说,每天都承认一件与自己有关的痛苦事实,对我们是一种很好的锻炼。成功者不仅不骗人、不说谎,而且还学会了善待自己。我们所称的“诚挚”,本身就是建立在自我理解、自我真诚基础之上,因为把“谎言合理化”或者对自己说谎的时候,你是无法做到诚挚的。
要想做到这一点,就要接受另一个与心理控制理论有关的基本假设,以保卫和强化自我意象,这个假设就是:你身上的缺点不是你的错。打高尔夫时,挥杆前不平衡的准备姿态和让人不舒服的曲球动作,不会使你“在高尔夫比赛中丢脸”,更不用说放在某个无能或不成功的人身上了;这种错误不过是技巧和精神上的,而且可以纠正。
某公司一位杰出的CEO曾对我说:“我之所以有今天这点名气,要归功于几个非常机敏的决定。不过我也做过许多糟糕得让人难以置信的决策。我的决定通常既不是最好,也不是最糟。我是一个成功能干的管理者.但是该犯的错我都犯过,再成功的人也是这样。”
你身上的缺点不是你的错。完全接受这一假设时,你就能毫无负担地承认它们、从它们身上获益、无视它们存在,就可以离开错误继续前进,而不是深陷错误的泥潭。
心灵处方
找出与你自己、你遇到的问题、其他人或你所处环境有关的真实信息,无论这些信息是好是坏。记住那句格言,“重要的不是谁对谁错,而是什么才是对。”自动制导系统是通过负反馈得到的数据纠正路线的,它承认错误的目的,就是为了改正错误、使自己保持在正确轨道。所以你也应该如此。要承认自身错误和过失,但不要为错误而哀叹。要纠正错误,然后继续前进。在与人打交道时,既要从你的角度看问题,也要设身处地从他们的角度分析形势。
勇气
拥有目标、理解形势还不够。你还要有行动的勇气,因为目标、愿望和信念只有通过行动才能变成现实。
美国海军将领威廉·F·哈尔西的个人格言引用了纳尔逊的话,“如果一位船长把自己的船靠在敌人某只船旁边,那么他犯再大的错误也错不到哪儿去。”哈尔西说:“‘最佳防守就是猛烈进攻’是一条军事原则,但是其应用范围远远不限于战争领域。只要你在面临问题时不仅不逃避,还勇敢面对,那么一切问题,无论是个人问题、国家问题还是斗争,都在你面前显得渺小。”
你怎样才能在人生中更加勇敢无畏?心理控制理论有能力回答这个问题。当你系统强化自我意象并懂得“我身上的缺点不是我的错”时,你会发现,合理冒险但不顾忌别人怎么想、担心跌跟头时可能暂时显得滑稽和愚蠢,就变得极为简单。在工作场合宣扬观点时,怎样才能显得更果断、更有说服力?当你在客户面前把想要推销的产品介绍完毕时,怎样才能明确无误、果断自信地得到一份订单?怎样做到在一直相信自己“走路顺拐”的情况下,还能自信地步入舞池?当“老狗学不了新把戏”成为一条公理时,人过中年的你怎样才能开始从事一项全新的职业或副业?怎样才能在严重灾难后卷土重来?这些都是勇敢生活的例子,这些都需要你有一个宁折不弯、“刀枪不入”的自我意象。
为什么不拿自己赌一把
在这个世界上,从来没有任何事物绝对肯定或绝对可以保证。成功者和失败者的区别往往不是前者能力更强、想法更高明,而是因为前者有一股敢拿主意赌一把、敢在缜密掂量后合理冒险、敢于行动的勇气。
我们通常把勇气看成与战场上、海难中或危险期间出现的英勇事迹密不可分的东西。但是,日常生活同样也需要勇气。
“按兵不动”(即不采取行动)能使面临问题者紧张不安,觉得处境艰难或身陷囹圄。这种做法会带来一大堆生理症状。
我告诉这种人说:
要透彻分析形势,在头脑里把对你可能的各种行动过程过一遍,再想想每种行动过程会(可能)带来什么后果。
选择那个最有前途的过程——然后为之奋斗。如果我们一直等到完全肯定、绝对可信后再采取行动,那么永远都会一事无成。在任何情况下采取行动,你都有可能犯错误;你作出的任何决定都可能是错误决定。但我们千万不要因为可能出错就放弃对所希望的目标的追求。你应该每天都有勇气去冒犯错误的风险、冒可能失败的风险、冒可能遭受羞辱的风险。在你的一生中,向错误的方向迈出一步,也要比“原地”坐等、束手待毙好。一旦开始行动、着手向前,你便可以在前进途中纠正错误的路线。当你原地踏步、按兵不动时,你的自动引导机制无法引导你。
李·艾科卡曾说,果断是他在“关键先生”们身上找到的首要品质,正是因为处事果敢,这些人才一呼百应、不负众望。诺曼·施瓦茨科普夫将军曾经说,领导才能需要果断决策。
多数领导人都认为,成功源于果断决策和路线纠正、不拖拉以及有可能尝试作出美中不足的选择。几乎没有任何成功是通过直线获得的,即从A点直接到B点,从形成想法直接到硕果累累。绝大多数成功的取得,都经过了蜿蜒曲折的过程。
心灵处方
要想得到想要的一切,就应该允许自己犯一点错误、受一点痛苦。不要轻看自己。曾任精神病学与神经学专业咨询局主管的R·E·钱伯斯将军说:“多数人都不知道自己到底有多勇敢。实际上,无论男人还是女人,许多人都可能成为英雄,但他们在日常生活中却怀疑自身能力。只要他们认识到自身就有这些隐藏于内心深处的资源,这数资源就会给他们独立解决多数问题的能力,哪怕在面临严重危机时也能应对。”你身上就有这种资源,但是,如果不采取行动,如果不给它们为你效劳的机会,你就永远不知道自己拥有它们。
这里还有一条有用建议:在做一些“小事”时大胆、勇敢地进行行动练习。不要等到你在遇到某些可怕危机时能成为大英雄时才去练。日常生活中也需要勇气。通过在一些小事上练习勇敢精神,我们能培养出勇敢应对更重要事件的力量和能力。
宽容
我有一次发表演讲,题目是“怎样在一个缺乏尊重的世界里拥有自尊”。正如我在20世纪50年代末60年代初观察到的日益加剧的压力,与如今疯狂的生活节奏相比不过是“小儿科”一样,我在20世纪60、70年代看到的礼貌与尊重的日益缺失,也不过是当今世界不文明的恰当“预演”。日常生活中的一切,真真切切地伤害了人的自尊:我们打交道的公司对我们就像对待电脑中的数字;个体户、商店店员、服务员以及类似人员在工作中经常冒冒失失、手忙脚乱、粗鲁无礼、闷闷不乐,并把不快发泄到顾客身上;有时候,我们甚至通过电话都找不到人!随着生活节奏日益加快,文明和礼仪在各个地方逐渐丧失。
所有这些现象,都使我最早说的一番话显得更加重要。我曾在演讲中说,缺乏尊重的世界是一点点变好还是一点点变坏,要取决于每一个居住在这个世界上的人,着重反映在人们的两点上:人们的自我意象和对他人的尊重。
成功者关注他人、尊重他人。他们对别人的问题和需求很尊重。他们尊重人性的高贵,与人打交道时将其当着人看待,而不是当作他们人生游戏中的“过河卒”。他们认为,每个人都是上帝的孩子,都是应该得到尊严和尊重的独一无二的个体。
我们对自己的感觉和对他人的感觉相一致,这在心理学上是个事实。当一个人与人交往、自己又比较厚道时,他总是觉得也应该善待自己。觉得别人不怎么样的人,内心深处对自己也没有多少尊重和关心。克服愧疚感有一种最有名的方法,就是不要在脑海里谴责别人——不再评判他们、不再为他们的过失而责备和憎恨他们。觉得别人值得你尊敬时,你就会树立更良好、更恰当的自我意象。
宽以待人之所以是成功者的外在体现,还有一个原因:宽以待人意味着此人尊重现实。人都是重要的、显要的,你不能为了达到个人目的,而长期把别人当动物或机器看待,或者当成“过河卒”。
善待任何人是宽容之举,因为这样做对个人来说,并非总能立即起到互惠互利的效果。你不能将它看成交易,而必须有长远的眼光,将这样做看成强化自我意象的一种手段,看成你对整个社会作出了贡献。
心灵处方
宽容的处方里含有三味“药”:(1)通过认识有关他人事实、认识到他们是上帝的孩子、是唯一个体和创造性的存在,从而努力做到真正欣赏他人;(2)想办法停下来想想别人的感受、观点、愿望和需求。多设身处地想想别人想要什么、有怎样的感受。我有个朋友喜欢和妻子开玩笑。无论妻子问他“你爱我吗?”的问题时,他都对她说:“是的,我只要停下来想到这一点,就会爱你。”这句话很有道理。如果我们不“停下来想想”别人,就无法体会他们的感受。(3)要按照“别人很重要”这一想法去做事,并相应地善待他们。
尊重
多年前,我借用卡莱尔的话为《本周》杂志“以文字为生”特别报道投了一篇稿件。卡莱尔说:“唉!可怕的怀疑就是怀疑自己。”当时我说:“在人生的所有陷阱中,最要命、最难克服的陷阱就是自己看不起自己;因为它是我们亲手设计、亲自挖掘的陷阱,用一个短语来总结就是,‘没有用的——我办不到’。”
陷入这一陷阱就会受到严厉惩罚。从个人角度讲,它会使你失去物质奖励,而从社会角度看,它会阻挡社会前进的车轮。
作为医生,我还要指出,失败论还有另一个方面,这个方面让人不解,但几乎不为人们承认。我上面引用的话很可能是卡莱尔的内心坦白,这些话体现了他固执的性格、火暴的脾气和犀利的言辞,以及骇人听闻的家庭专制作风。
当然,卡莱尔是个极端的例子。但是,当我们受到“可怕的怀疑”支配时、当我们极度怀疑自己、觉得自己不适合去完成应完成的任务时,不也正是这样吗?那时,我们岂不恰恰是别人最难相处的人?
我们完全应该在头脑中树立这样一种认识:评价自己过低不是美德,而是恶习。比如说,嫉妒是导致许多婚姻破裂的罪魁祸首,这种心理几乎总是因为疑神疑鬼引起。具有正确自尊心理的人对别人不会有敌视感,不会急于证明一切。他们能够更清楚地看到事实,在向别人提要求时,不会过分苛求。
自我怀疑是看不见的,它会逐渐吞噬你的自我意象,就像癌细胞侵蚀人体器官一样。
警惕偷盗快乐的贼——你内心的批评家。玛丽·伊莱恩·雅各布森博士在她的经典图书《释放平日里的才华》中写道,“假如‘我’是一个强大对手,每当你怀疑自己时,都能听到它的尖声警告。它是一个敌人,总让我们远离真我,有时也让我们远离他人。”她还写道,“神奇的是,当你的内心没有敌人时,外界的敌人也微乎其微。”如果说有一种伟大的推销方式,让你投入时间和精力和心理控制方法合作、与自己合作,那么这种伟大的方式就是上面这句话!
在接下来几章里,我会再次讨论怎样控制“内心批评家”。这个“批评家”其实是偷窃快乐、自我接受、自尊和安宁的贼,其影响力远甚于我们在现实生活中遇到的任何批评家。
正如前面那位精明的公司总裁懂得要想事业发达,就必须倾听他人的意见一样,她还知道自己必须小心谨慎地判断应该听谁的意见,这些意见以什么事实为基础。我们应该聆听内心的声音,但是必须谨慎运用!
当“内心的批评家”开始絮絮叨叨地小看我们时,我们应该毫不犹豫地大喊“打住!”,把这位“批评家”送回原来所在的阴暗角落,让它可能因怀疑我们而受罚。
在一次电台采访中,有人曾问我这样的问题:我在65岁时着手撰写、出版并普及本书首版时,有没有想过“你认为人们之所以关注一个处在职业生涯末期的年老外科医生讨论人脑运转问题的思想,原因是什么”?我回答说,老实讲,我从没有想过这个问题,倒不是出于自负,而是由于对我来说这种探索并非一时冲动想施展才华,而是因为我把它看作向整个探索过程中向前迈了一步。我已经在想象中多次实现这一步跨越,随后才着手将它变成现实。不过我说,如果我“内心的批评家”敢提出这样一个荒谬而消极的问题,我肯定会和“他”面对面坐下来,给他读一读1715年乔治一世颁布的《取缔闹事法》。
心灵处方
不要老是通过“乞丐和龙王比宝”这种不公平的比较,在脑子里装着这样一幅心像:我不如别人那么能干。为自己的胜利而欢庆(无论胜利大小),承认并培养自己的力量,不断提醒自己:我身上的缺点不是我的错。
“尊重”这个词的字面意思是指欣赏有价值的事物和入。为什么人们在敬畏星星、月亮、浩瀚海洋、花朵和夕阳之美的同时,却要轻看自己呢?难道创造我们和它们的不是同一个造物主?难道人不是天地间最神奇的创造物?这种对自身价值的欣赏并非自大,除非你认为是你创造了它们、是你付出了创造的部分功劳。不要仅仅因为你没有正确使用某种产品,就小看它的价值。不要幼稚地因为自己的过错而指责产品,就像学校里的学生指责“打字机不会拼写”一样。
但是,自尊最大的奥秘在于:开始更多欣赏别人;向任何人都显示你的尊重。不为别的,因为他们是上帝的孩子,因此是有价值的存在。与人打交道时,停下来想一想。你在与造物主最得意、最独特的个体创造交往。如果你对待他人时头脑中认为他们有价值,那么你的自尊便能迅速提升。因为真正的自尊并非源于你做了什么大事、有什么东西、取得了什么成绩,而是源于你对自我的一种欣赏,因为你是上帝的孩子。不过,当你开始意识到这一点时,必然也会得出这样的结论:出于同样原因,所有其他人都应该受到欣赏。
这位可怜的采访者回家后肯定想不通自己是不是该干采访这一行,想不通为什么要干坐到半夜采访一个老糊涂了的傻子(这个傻子想象力丰富,还和他争辩)。如果他读过《心理控制术》一书,也许还能想得通,不过,正如任何接受过采访的作家都了如指掌的那样,他遇到的这种情况并不经常发生。不管怎么说,我和自己进行了这样一番交谈,但一点也不觉得局促不安,而换做你也不应该窘迫。我相信,把这些“敌对想法”“拟人化”,看成一个与你对面坐着、使你当场下不了台、但你可以通过解释你成功的原因而击败他的“批评家”,是一种有益的想象力训练。
自信
信心以成功的经历为基础建立。当我们第一次取得一点成就时,很可能只会拥有一点点信心,因为之前我们没有成功经历,所以还没有学会自信。学骑自行车、在公共场合发言或者做外科手术,都遵循这一规则。可以说,成功能培养成功。哪怕一点点成就,也能作为取得更大成功的跳板。拳击选手的经理在为拳师选择训练对手时非常谨慎,目的是为了他们的成功经历能够呈逐渐上升趋势。我们也可以运用相同技巧,一开始取得一点点成功,然后逐渐积累成功的经历。
另一个重要技巧是培养记住昔日成功、忘掉失败的好习惯。电子计算机和人脑都遵守这样的运转方式。通过练习能够提高打篮球、高尔夫球、抛马蹄铁或者推销技能并取得成功,但之所以成功,并不是因为动作重复本身有某种价值。如果重复有益于成功,我们就会从自己的错误而不是成功中学习。比如说,学习抛马蹄铁的人抛不中的次数远多于抛中的次数。如果光凭重复就能提高技能,那么他的练习应该使他更擅长抛不中,因为他在练习中抛不中的次数居多。然而,尽管抛不中的次数是抛中次数的10倍,通过练习,他抛不中的次数却在逐渐减少,而抛中的场面却越来越多地出现。这是因为他头脑中的计算系统记住了成功尝试并加以强化,同时忘掉了抛不中的经历。
电子计算机和我们的成功机制都是通过这种方式学会成功的。
不过,我们大多数人是怎么做的呢?我们总是记住往日的失败、忘掉过去一切成功经历,从而破坏了自信。我们不仅记住失败,而且通过情绪把失败铭记在头脑里。我们为此而自责,用惭愧和懊悔指责自己(这两种东西都是特别自负、以自我为中心的情绪),自信由此不见了。
你过去失败过多少次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成功的尝试,你应该记住它、强化它、留住它。伟大发明家、实业家查尔斯·富兰克林·克德林说,任何人想成为科学家,都必须做好在成功1次前失败99次的准备,同时还不会因为失败而伤害自尊。可以说,在任何领域想取得成就,这一条都适用。顺便提一句,这并不是说你应该真的按这种比例做事,而是说像他建议的那样,在必要时不会因为失败使自我意象受到损害。
看到别人成功时,我们往往看不到或注意不到他们在成功历程上经历了多少曲折和艰辛。好莱坞著名女演员将奥斯卡金像奖拿在手中、发表获奖感言时,我们不记得她出演过的那些失败影片,不记得评论家怎样挖苦她,社会怎样不接受她。当红作家的畅销书成为电视广播的热议话题、图书销售火爆时,我们从来不想他家里还放有多少鞋盒,里面塞满了被出版社拒绝的手稿,或者撕得堆成小山的纸片,那都是不太满意的草稿和修改稿。写成本书之前,我写过的大量草稿和改写稿现在还堆放在书架上。几乎每个辉煌亮丽的成功,其阴影中都隐藏着一长串失望、灰心和羞辱。你怎能指望不出现这样的场面?成功者对此并不以为然。
心灵处方
将过失和错误当成学习的途径来用;然后将它们从脑海中清除。有意记住过去的成功,并在头脑中描绘。每个人都在某个时侯做成过某件事。尤其是开始一项新任务时,要唤起过去某次成功中体验到的感受,无论这种成功是多么微不足道。
自我接受
在后来被改编成热销电影《天才雷普利》的图书中,书中主人公是个饱受痛苦、性格复杂而又自卑的年轻人,生活得很不快乐,不愿意接受自我,同时又嫉妒别人,以至于杀害了另一位生活更富有的人,还想取代他进入对方的生活,甚至冒充死者与其女友和家人交往。值得庆幸的是,几乎没有哪个人缺乏自我接受到如此残暴和反社会的程度。更常见的是,这种人在生活中其实在慢性自杀而不是迅速自杀(有时通过酗酒和吸毒,有时候则以不太明显的方式慢慢自毁)。用梭罗的话说,许多人在“平静的绝望”中度过一生。
如果一个人得不到某种程度的自我接受,那么任何真正的成功或真正的幸福他都不可能获得。世上最悲惨、最痛苦的人,总在不断说服自己和他人相信:你们认为我是这样,我偏偏不是你们认为的那样。当你最终不再伪装、虚假并且愿意还原本来面目时,才会真正缓解痛苦、得到满足。成功来源于自我表现:当你竭力想成为“某个其他人”时,成功往往对你敬而远之;而当你愿意放松下来成为你自己时,它却通常主动现身。
改变自我意象并不意味着改变自己,而表示改变你自己的心像、对自己的评价、你的自我定义和对真我的认识。树立恰当实际的自我意象,会带来令人吃惊的后果,这种后果的出现,并非由于自我转变,而是由于自我实现和自我揭示。现在的你是一直以来的你,也是你可以成为、应该成为的你。你不能创造自我,无法改变自我,然而却能够认识自我,并且能通过获得真我的心像,最大限度地释放自我能量。企图成为别人没有用,你就是现在的你。你就是你,并非因为你挣了100万美元,或者在所在的街区开着最豪华的轿车,或者打桥牌总是赢,而是因为上帝在“他”自己的形象中创造了你。
现在的我们,多数人都要比我们认识的更好、更睿智、更强大、更能干。创造一幅更好的心像并不能创造出新能力、新才干和新力量,但却能释放并利用它们。
我们可以改变自己的个性,但不能改变“本我”。个性是一种工具、一条途径、自我的一个焦点,我们可以用它来面对物质世界。个性是习惯、态度和已知技能的总和,我们要通过个性来展示自我。
你身上的缺点不是你的错。自我接受意味着接受,意味着接受现在的我(就像我们现在表现的那样)。它不仅意味着接受我们的财富和力量,也要接受我们自身存在的一切缺点、弱点、不足和错误。然而,如果懂得这些消极面虽然属于我们、但不是我们自身,那么自我接受更容易实现。许多人不敢进行健康的自我接受,是因为他们固执地把自己与自身错误混为一谈。你也许犯过错误,但这并不表示你就是一个错误;你也许不能恰当而充分地展示自我,但并不表示你“一无是处”。
在纠正错误、克服不足之前,必须首先认出它们。
获取知识的第一步是承认你对该领域一无所知:变得强大的第一步是先承认你不强大。一切宗教都教导我们,超度的第一步是先自我承认是一个罪人。在实现理想的自我体现目标的征途上,我们必须运用负反馈数据纠正路线,就像任何其他的目标追寻局面中所做的那样。
这就要求我们承认(并接受):我们的个性、我们“体现出来的自我”或某些心理学家所称的“实我”永远是不完美、有改进余地的。
没有人在一生中成功地完全体现“真我”,或者在现实中展示“真我”的一切潜力。在“实我”、“体现出来的自我”中,我们永远无法穷尽“真我”的所有可能性和全部力量。我们永远能够学得更多、做得更好、表现得更优异。“实我”必定不完美。在我们一生中,它都在始终向某个完美目标前进,但却永远无法达到。“实我”不是静止的,而是动态的、活跃的。它永远无法完整,永远无法到达终点,始终处在一种发展状态。
学会接受这一“实我”并接受它的所有缺憾非常重要,因为它是我们拥有的唯一手段和媒介。精神病患者拒绝并憎恨“实我”,因为它不完美。他们想创造一个虚幻的、已趋完美的、已经“实现”的理想自我来取代“实我”。当人们企图在现实世界按照“假我”行事时,竭力保持伪装和虚假不仅是一种可怕的精神压力,而且还会带来持续的失望和挫折。
心灵处方
接受你现在的自我、真实的自我,并以此为起点。学会从情绪上忍受自身的缺憾。从智力上承认不足是必须的,但如果因为有不足而自憎,那就是灾难。将你的自我与你的行为区别开来。你不会因为犯了一个错误或者偏离正确轨道而一钱不值或一无是处,就像计算机不会因为出现一个错误而毫无价值,或者一把小提琴因为弹出一个难听的音符而应该抛弃一样。不要因为你不完美就恨自己,因为你还有一大堆同样不完美的同伴。人无完人,那些试图伪装真我的人,最终只能陷入痛苦的泥潭。
自我接受与自我排斥
许多人都承认受不了别人排斥。比如说,精明能干的专业推销员就因为感情上无法接受与多数推销局面相关的固有事实,而在职业生涯中事事不遂心。因为作为一名推销员,多数情况下得到的是否定而非肯定的答复,是拒绝而非接受。作家、剧作家、演员、运动员、教练在媒体或公众潮水般的批评和否定下,都可能因为受不了巨大压力而遭受失败。不过,与自我拒绝的可怕破坏力相比,这种拒绝和否定的影响几乎微不足道。
人们自我排斥和自我贬低的方式有多种。女人之所以总是排斥自己,是因为她们达不到当前身体流行的三围尺寸和标准。20世纪20年代,许多女性由于胸部饱满而自惭形秽。男性化的体形风靡一时,而饱满的胸部让人讳莫如深。之后,流行趋势的方向开始颠倒,如今,许多年轻姑娘由于没有40英寸的浑圆胸部而徒增苦恼。在20世纪20年代,女士们经常跑过来找我说:“请将我胸部的尺寸减少一些,让我变得像某某人。”到了60年代,这种恳求变成“请将我胸部的尺寸增大一些,让我变得像某某人”。这种对于像“某某人”的追求带有普遍性,但是,当希望与某某人一致或者达到某某人的标准时,我们在犯错误。这种错误可能会造成非常严重的后果。比如说,追求苗条使许多女士得了厌食症,甚至由于厌食而死亡,在这方面,天才歌唱家克伦·卡蓬特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
这只是例子之一。人们往往拿自己和某种人为标准对比,从而排斥和贬低自己。他们希望在眼前不输给某位同事、亲友或邻居。许多人其实在对自己说:“正因为太瘦、太胖、太矮或太高等等,所以我一无是处。”或者说:“正因为我没有她那么苗条、那么有钱,所以我只是一个零。”我认为,正如约克公爵夫人曾经说的那样,“你永远也不是最苗条或最有钱的人。”不过,那些得了厌食症(通过自我意象体现出来的一种生理疾病)的人可不这么看!
你不应该自我排斥,而应该努力争取自我接受。这意味着承认自己是一个复合的、唯一的存在物,既有强点也有弱点,既博学又无知,既老于世故又纯洁无邪,既已经有所建树又有潜力等待开发,而且,这个星球上每个其他人亦是如此。你也许嫉妒某些人,认为自己不如他们,但当你小心地剥去他们人生阅历最外面的几层表皮之后,就会发现他们也有不少与你不同的缺点和挫折。他们的缺点和挫折虽然与你的不一样,但绝对不比你的少和弱。唐纳德·特鲁普由于经营房地产发了横财,但是到目前为止,他却好像连个人的人际关系都维持不了。你钟爱的体育项目现在的“金童”也许不时在聚光灯下“集万千宠爱于一身”,但他也会发现自己才三十多岁时职业生涯就面临终结,想再调整状态几乎不可能;而你三十多岁时也许事业才刚刚起步。每个人都应该通过自己独有的方式去争取自我接受,哪怕只实现一点点也不会遗憾。
接受自己吧。无论如何,你都要通过自我引导、通过合理的方式实现自我提高。不过,你仍然要做你自己。你是特别的、唯一的,这就是你。如果背离了这种特质,为它感到羞愧,憎恨它,不公正地拿它与那些虚幻的偶像比,不承认它是你最大的财富、最忠实的盟友,那么你就无法认识到它身上固有的潜力和希望。
AQ——的秘诀
多少年来,IQ(智商)一直是学术界和思想界关注的中心,实际上,它的用途就是预先确定一个人在人生道路上能走多远。如今我们终于知道,界定一个人未来可能取得的成就的并非智商,而是自我意象(我们还知道,随着人步入成年的漫漫征途,智商是可以提高的)。
有一种东西可以通过科学来衡量,我将其称为自我的一部分,或者是自我意象的体现。1967年来,一位名叫保罗·斯托尔茨博士的管理顾问一直在研究人怎样应对逆境。
凭着与100多家公司深入合作过的经验,他对超过10万人进行了他所称的“逆商”(AQ)鉴定。“逆商”这一指标的目的,是为了衡量人们认识挑战以及应对挑战的本领。
斯托尔茨博士说,随着人步入社会时面临越来越难的处境,拥有高逆商显得日益重要。
他定期对自己的客户对象进行调查,看看他们每天面对的不利事件数量有多少,这些事件可能是某次航班延误或取消,也可能是某个关键客户投奔了所在公司竞争对手的麾下。他说,10年前,这一不利事件的平均数量是7,5年前这一数字为13,几乎为10年前的2倍,而在1999年这一数字则为23。
斯托尔茨博士从三个方面对拥有高逆商的人进行了界定:
1.他们在遇到逆境或挫折时不将责任归咎于别人。
2.他们不自责;不会将出现的挫折看成自身无能的表现。
3.他们相信自己面临的问题在程度和持续时间上都有限,而且可以应对。
如果将这些特性与我们刚才讨论的特点相比,即将成功的个性看成自动成功机制的触发器,就会发现我的观点与斯托尔茨博士的研究成果异曲同工。
你能提高自己的逆商吗?当然。在公司管理这一层次,斯托尔茨博士的全部工作就是提供培训课程,帮助各个组织的所有员工提高逆商。他的方法包括为那些自以为逆商低的人“减负”,这种人的情绪表现为无助、自我怀疑、觉得问题无法解决、自责或愧疚。这种做法与改变或强化自我意象如出一辙。“减负”或“解放”其实就是“强化”。你不一定非得通过“加法”进行强化,通过“减法”也可以达到强化的目的。
这种做法与我在诊断患有各类严重疾病的病号时观察到的结果完全一致。有些人不加判断地认为他们的问题太多太难、无法解决,以至于很无助。他们为此羞愧难当,责备自己太无能,而且还把身陷困境的原因归咎于别人、上帝或者命运。而另一些人在面临同样严重的疾病时,则遵守上面三条高逆商标准去做,非常积极地从各个方面改造自身环境,不仅主动研究、加强自我教育、注重自身的医疗保健,而且还想办法坚持有意识的实践活动。比如,据我观察,伊丽莎白·泰勒和克里斯托弗·里夫就具备高逆商。伊丽莎白·泰勒好几次与死亡擦肩而过,做过多次医疗手术,包括臀部置换外科手术。她曾先后两次在贝蒂·福特诊所戒除恶习,之后才将康复情况稳定下来。然而,她却信心百倍地始终为保持美貌、优雅和幽默感而奋斗。她坚持在娱乐界(直到2000年还在拍电视片)、商界(曾与一家成功的香水公司做生意)打拼,做慈善工作(成立了第一个为进行艾滋病研究进行大规模筹款的基金会)时也一直很活跃。克里斯托弗·里夫在一次骑马时发生事故使脊髓受伤导致瘫痪,但一直是个负责任的丈夫、父亲、作家、专业演讲家和电影导演,生活过得既成功又充实。但与此同时,他就连起床、穿衣这样的事也需要费很大劲、很长时间,而且需要护理人员的协助。
前往地狱的垂钓之旅
我曾经和几个刚刚钓鱼归来的朋友共进午餐。问到这次垂钓之旅时,他们七嘴八舌地描述说,这次旅行被一个接一个的天灾人祸搞得一团糟——天气不好、他们装满生活必需品的冰箱在河里漂浮、有个人还肚子疼,如此等等。“那么你们怎样评价这次旅行呢?”我问。
“再好不过的一次旅行,”其中一个人说,“我们经历了一次狂欢。”
他们在这次旅行中展示了自己的高逆商,成功地应对了一系列不利事件。如果在日常生活中能有这次垂钓之旅那样的表现,那么他们每个人在一年365天里都会更快乐、更成功,而不是只有5天。所有人都是一样。当然,与周末在草地上发生的一连串带有喜剧色彩的困难相比,生活中的事可能更加重要。无疑,生活中的灾难如重伤或重病、被人抛弃等等,要重要得多。不过,成功的取得与期望和反应不无关联。如果我们由于自身期望过高、不合理(从不公平地与别人攀比、固执地追求完美、对生活本身的期望不切实际,到出海航行之旅毫无波澜或者整个过程不满意)而压力重重,对一切事情都要讲究“黑白分明”,那么,这些人为的负担就会向我们施压并把我们压垮。
一则“减负”的神话
我将以一则神话或叫寓言来结束本章。我已经通过好几条途径听说过它。不妨想想它是怎样与你释放成功个性相联系的。
据说从前有个筋疲力尽的旅行者走在一条尘土飞扬的大路上,肩膀上扛着一块大石头,背上背着一个装满砖块的背包,头上晃晃悠悠地顶着一个大南瓜,腰上还缠着一捆干草和葡萄藤,以至于只能蹒跚地迈着碎步向前走。正如你想象的那样,此人像一匹驮着货物的马,步履不稳、腰不舒服地向下俯着,前进的速度缓慢而沉重,体力消耗很大。
一个坐在路边的人和他打招呼,问:“喂,伙计,为什么不把肩膀上那块又大又沉的石头卸下来,给自己减轻负担呢?”
行者令人不可思议地答道:“嗯。你知道,之前我根本没注意到它有多重,直到你提到它我才想起来。我过去一直没有认真考虑过为什么要带着它。”琢磨了片刻之后,行者放下大石头,把它扔到路边,继续朝前走。此时,他的腰杆直了一点,行进的速度也快了一些。
向前走了一段路,他遇见另一个旁观者。此人对他装满砖块的背包提出了质疑。“嗯。我很高兴你提到它,”行者说,“我真的没怎么注意过背包里装着什么东西。”他拿出所有砖块,放在路边,继续朝前走。
又走了一段路,一个在路旁玩耍的好奇的孩子叫住了他。“嗨,先生,你为什么你要在腰间捆上那么多干草呢?”
行者拿出口袋里的小刀,割掉了干草。
一个又一个旁观者促使行者认识到自身毫无必要的负担。此后,他逐一接受了新认识,抛弃了长期束缚他的负担,并一一扔到路边。最后,他真正成了一个自由人,直挺的姿势和行进的速度都和正常人无异。
他的问题是石头、砖块还是干草?不,都不是。问题只有一个,那就是他缺乏对它们的认识。
心理控制训练
将你随身携带的砖块和石头列出一个简短清单。找几块实际的砖块和一支用于标记的钢笔,在每块砖块上写下你感情上的某个负担。把所有砖块装进一个背包或行李袋,放在你家汽车的后座上。当你每天早上离开家门时,拿出背包举几下,对自己说:“我今天要把这些沉重的砖块放在车里,要在不带这些沉重砖块的情况下开始新的一天。”晚上回家时,你将公文包或相关物品拿出汽车,但把装有砖块的背包仍然放在车里,对自己说:“把这些砖块丢在这里,这样我就能放下包袱、享受今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