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创造举世目瞩目的经济发展奇迹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8 22:27:55
从近代史到战后以来,英美德日均先后创造了举世目瞩目的经济发展奇迹。其具体表现是:英国一马当先,长期称霸;美国后来居上,全面取代英国的霸主地位;战后,德日经济发展迅速,奋力追赶美国,在一些重要经济领域已赶上和超过美国。英美德日这种争先恐后,你追我赶的经济发展态势,构成了世界经济发展史上不同凡响的篇章,同时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第一节  英国:一马当先,长期称霸
从18世纪中期起,英国率先进行了产业革命,从此迅速崛起,19世纪20年代已遥遥领先于别国,到19世纪中期其经济实力达到巅峰。从18世纪末到19世纪末的长达一个世纪内,英国昂首阔步,走在世界各国前列,其他国家只得暂时屈居其后,步其后尘。
英国长期称雄于世主要表现为以下5个方面:世界生产、科技、贸易、货币和金融中心。
一、世界生产中心
英国的世界生产中心地位,即是其“世界工厂”的地位:工业生产取得世界领先地位,工业产品大量生产,源源不断地运销世界各地。
(一)具体表现
1、棉纺织业生产居于垄断地位
英国产业革命始于棉纺织业,该行业到19世纪40年代最先实现生产机械化。由于棉纺织业的不断技术革新和发明,并且迅速推广和应用,导致这一行业对棉花的需求急剧上升。英国本土不产棉花,原棉全靠进口。从英国原棉进口量猛增可反映其生产的扩大和增长:产业革命初期,即1771和1781年,英国原棉进口量分别为476和530万磅;之后,原棉进口量迅速增加,与1781年相比,1784年增加了2倍多,1794年增加了6倍多,到1802年则增加了将近12倍。
再从棉花加工制作量和棉纺织品输出金额来看:18世纪80年代,英国年均制作棉花仅500万公斤,到19世纪30年代则猛增到5亿公斤,增加了100倍;1780年,英国棉纺织品输出金额仅36万英镑,到1802年则增加到780万英镑,22年间增长了将近22倍。
关键是与其他欧美国家相比,英国的棉纺织业生产居于世界垄断地位。
表5-1   1810-1812年英法德美纺纱锭数比较
国家        纺纱锭数(千枚)      为英国的%
英国          5067                  100
法国          1040                   25
德国           300                    5.5
美国           120                    1.7
资料来源:《各国技术经济比较》,第882。
也就是说,英国棉纺织业的生产能力是法国的4倍,德国的18倍,美国的60倍,法德美3国总和的3倍。
英国棉纺织业生产在19世纪50-60年代达到高峰,其间产量增加了1倍,出口增加了1.5倍。英国生产的棉纺织品有80%销往世界各地,独占了世界市场。
2、煤产量世界第一
煤是产业革命期间最重要的能源,在蒸汽机时代其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根据煤的产量也可见工业生产之一斑。
英国拥有丰富的煤田。在欧洲,除德国的鲁尔煤田外,英国煤的储量最大。产业革命前,英国煤的用途主要是供家庭取暖,需求量不大,产量很少,1770年时仅为621万吨。产业革命后,工业用煤需求量骤增,因此煤的产量迅速增加:1795年超过1000万吨,1850年增加到5000万吨,1870年超过1亿吨,达11220万吨。其中1835-1854年,1850-1870年这两个20年间,产量均翻了一番,1800-1870年这70年间,产量增加了约10倍。
从世界范围来看,1820年时,英国煤产量为1400万吨,占世界产量的75%,当时德法各为100万吨,美国仅5-6万吨;1835年,英国煤产量为3000万吨,仍占世界产量的75%;1839年,英国煤产量超过德法和比利时3国产量总和的3倍多。
3、机器制造业居于世界垄断地位
产业革命是以机器代替人工劳动的技术革命,特别是用动力驱动各种工作机。这种动力机就是蒸汽机。蒸汽机出现后,各种大工业随之形成。机器制造业中最主要的是蒸汽机,因此蒸汽机的多少则是衡量制造业水平高低的标准。
18世纪末期,英国的蒸汽机数量迅速增加:1775-1785年为112台,1785-1795年增加到585台,1795-1800年又增加到898台。
1825年时,英国已有将近1500台蒸汽机,总功率约40万马力。当时,德国只有423台,总功率7500马力,法国328台,总功率5000马力,美国的工业动力主要是使用水力,蒸汽机的使用还没有提到日程。到1870年,英国蒸汽机总功率达到400万马力,相当于4000万人产生的功率。
产业革命初期,英国为保持专利和防止技术扩散,采取了禁止机器输出的政策。到19世纪初,英国机器制造业已处于绝对领先地位,因此无须再担心技术扩散和来自其他国家的竞争。从1825年起,英国开始实行机器输出的解禁政策。到19世纪中期,英国的机器和车床已居于世界垄断地位。世界各国都向英国订购机器,英国机器输出收入急剧增长:1848年,英国机器输出为80万英镑,1850年达到100万英镑,1870年则达到530万英镑,5年间增加了5倍多
(二)“世界工厂”地位的确立
英国的工业生产不仅表现在单项产量上,而且还表现在综合国力上。
首先,经济增长迅速,主要工业产量均居世界产量的一半左右。
从1801-1911年的一个多世纪中,英国人口从1050万增加到4180万,增加了4倍,年均增长率为1.26%,而其GNP的增长则要快得多,在整个19世纪,大约增长了13倍,年均增长率为2%-2.5%。
从1760-1830年这70年中,英国约占欧洲工业生产增长的2/3。1860年前后,正是英国鼎盛时期,那时英国的生铁产量占世界产量的53%,煤和褐煤占50%。消费的原棉占50%;英国当时的人口占世界的2%和欧洲的10%,其能源(煤、褐煤和石油)消耗量比美国和德国多4倍,比法国多5倍,比俄罗斯多154倍;其工业生产能力相当于世界生产潜力的40%-45%,相当于欧洲工业生产潜力的35%-60%
其次,英国在世界工业生产中所占的相对份额迅速增加,处于绝对领先地位。
表5-2  1750-1880年世界工业生产的相对份额(%)
年份          1750    1800   1830     1860     1880
国家和地区
欧洲                    23.2     28.1    31.2     53.2      61.3
英国                 1.90     4.3     9.5     19.9      22.9
法国                 4.0      4.2     5.2      7.9       7.8
德国                 2.9      3.5     3.5      4.9       8.5
意大利               2.4      2.5     2.3      2.5       2.5
俄国                 5.0      5.6     5.6      7.0       7.6
美国                 0.1      0.8     2.4      7.2      14.7
日本                 3.8      3.5     2.8      2.6       2.4
第三世界                73.0     67.7    60.6     36.6      20.9
中国                 32.8     33.3    29.8     19.7      12.5
印度/巴基斯坦        24.5     19.7    17.6      8.6       2.8
资料来源:《大国的兴衰》,第186页。
从上表可知,产业革命前的1750年时,英国仅占1.9%,除高于其殖民地美国外,低于表中任何一国,处于最落后地位;产业革命后的情况则大为改观,1800年时,除了俄国的5.6%外,英国为4.3%,超过欧美其他国家;1830年时,英国为9.3%,已超过所有欧美国家。从1860-1880年,英国已占世界份额的1/5左右,处于绝对领先的地位。
最后,从人均工业化水平来看,英国迅速与其他国家拉开距离,处于遥遥领先地位。
表5-3  1750-1900年人均工业化水平(以1900年英国为100)
年份         1750      1800     1830      1860       1880    1900
国家和地区
欧洲                     8         8       11        16         24      35
英国                10        16       25        64         87     100
法国                 9         9       12        20         28      39
德国                 8         8        9        15         25      52
意大利               8         8        8        10         12      17
俄国                 6         6        7         8         10      15
美国                 4         9       14        21         38      69
日本                 7         7        7         7          9      12
第三世界                 7         6        6         4          3       2
中国                  8         6        6         4          4       3
印度                  7         6        6         3          2       1
资料来源:同上。
从上表可知,产业革命前的1750年时,英国的人均工业化水平为10,与欧洲的法德意等主要国家的8-9相差不大;但产业革命后则迅速拉开距离。1800年时,英国已达16,是其他欧美国家平均数的2倍;从1830年起,距离进一步扩大,英国已遥遥领先了。
总之,19世纪中期时,在工业生产方面,英国处于垄断地位,欧美各国远远落后于英
国,英国成为名副其实的“世界工厂”:是世界各国工业和生产资料的主要供应国,50%以上的工业品和80%以上纺织品要靠在国外市场上销售;其他国家成为其原料供应地;其产品处于别国无法与之竞争的优势地位;英国货运销世界各地,甚至出现在一些国家的穷乡僻壤之处。
二、世界科技中心
作为世界科技中心的英国,其主要标志是第一次世界科技革命的中心,具体表现为:一、世界科学发展中心;二、世界技术发明和应用中心。
(一)世界科学发展中心
1500-1799年的300年间,据对各国在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天文和地理等领域的发现、发明和重要著作出版等重大事件所作的综合统计数据表明,英国科技水平处于世界领先地位:世界科技重大事件共计300次,年均1次;在此期间,英国占总数的25%,居世界第一。
表5-4  1500-1799年世界各国科技发展简况
国家        重大事件次数     占百分比(%)
世界总计      300              100
英国           75               25
法国           72               24
德国           42               14
意大利         24                8
中国           13                4.33
俄国            6                2
美国            2                0.66
资料来源:《各国技术经济比较》,第18页。
从18世纪60年代起到19世纪中期的第一次世界科技革命,由英国首先发动,法国紧随其后,英法是当时世界上科技最先进的国家。但是,英国成为中心,而法国则没有,其主要标志就是英国率先进行了产业革命。
(二)世界技术发明和应用中心
英国是产业革命的先驱国。产业革命也叫技术革命。英国工业技术处于世界领先地位,是有其雄厚的物质技术基础的——众多的技术发明和创造。
产业革命始于机器的发明和应用。机器的发明和应用最早出现于英国的棉纺织业。
最初,英国的棉纺织业是由国外移民传入的新兴弱小行业。虽然它比英国传统的毛纺织业较少受到旧的生产习惯的束缚,但却受到来自国内外竞争的双重巨大压力:在国内,它被势力和影响更大的毛纺织业视为最危险的竞争对手,因此遭受其种种限制和打击;在国外,它又受到品质优良的印度棉布的强有力的竞争和排挤。在这种形势下,英国棉纺织业强烈要求革新技术,改变现状,加强竞争力,以求生存和发展。
棉纺织业分为纺纱和织布两个部门。棉纺织业的技术革新最早始于织布部门。1733年,机械师约翰·凯伊发明了飞梭,用飞梭的自动往返代替了手工投送,从而使织布效率提高了1倍,并使布面得以加宽。这一发明于1760年左右推广到整个织布部门。
飞梭使用后,造成了纺纱和织布两个部门之间的失衡,出现了长期的“纱荒”现象,即棉纱短缺,供应不上。这一矛盾直到1764年才得以解决。这一年,织工木匠哈格列夫斯发明了珍妮纺纱机。该机的发明改变了长期由手指纺纱的历史,人只是作为动力摇动它工作。
这是一种多轴纺纱机,1768年投入使用,很快代替了原来的单锭纺纱车,生产效率大大提高。每个人可干以前7-8人的活。
珍妮纺纱机带动的纱锭越来越多,以人力作为动力日益难以胜任。1768年,理发师阿克莱特利用别人的发明创造制造了水力纺纱机。该机以水力为动力,使纺纱成本大为降低,同时由于其体积较大,必须在有水力的地方才能使用,因此不能安装在一般家庭中,需要另建厂房,集中较多的工人一起工作。于是,阿克莱特在1771年创办了第一家纺纱厂,从而开创了工厂制度。从此,集中生产的工厂迅速增加,逐渐取代了手工工场的生产方式。到1790年时,阿克莱特式的纺纱厂已多达150个,许多工厂的工人达几百人。
1779年,工人克朗普顿综合了珍妮纺纱机和水力纺纱机两者的优点,制造出了走锭精纺机,即“骡机”。初期,该机为木制手纺机,后经许多人的改进,如改用铁制滚筒,装上自动设置,利用水力或其他动力等,从而改造成为复式骡机。改造后的骡机可以带动300-400个纱锭,生产效率大为提高。由此代替了原有的纺纱机。至此,纺纱机的技术改造已基本完成。
纺纱部门的一系列技术进步,反过来又造成与织布部门之间发展的不平衡,推动了织布部门继续进行技术革新。1785年,牧师卡特赖特发明了第一架动力织布机,将生产率提高了10倍。再经不断改造,到1803年,一台织布机能够织出相当于49个手工织工的布匹。到19世纪40年代,继续改进后的动力织布机已经比较普遍地使用,织布工厂也纷纷建立了起来,织布部门已由机器织布代替了手工织布。至此,纺纱和织布两个部门都已实现了机械化,能够比较平衡和协调地发展了。
纺织机不断的技术进步推动了动力机——蒸汽机的产生。纺织机最初是由水力发动的,这样工厂必须建立在远离城市和交通要道的农村河边,同时贵族地主也乘机抬高地价,因此而增加了生产成本,不利于工厂的发展。
在这种形势下,当务之急是要能发明一种不需要水力就可在任何地方安装的动力机。于是,蒸汽机便应运而生。格拉斯哥大学教具制作员瓦特,在别人制成的蒸汽抽水机的基础上,加以改进,于1765年制成了单动式蒸汽机,接着又经改进,于1782年制造成了复动式蒸汽机。该机功率大,应用广。1785年,蒸汽机开始在棉纺织工厂使用,以后又应用于冶炼和交通运输业等领域。
产业革命以蒸汽机的使用为标志。蒸汽机的使用是人类生产技术上一大飞跃。蒸汽机作为动力,不像水力那样受地点和条件的限制,能普遍应用于各种行业和工艺。蒸汽机迅速进入一个又一个的生产领域。英国社会进入了蒸汽机时代。以蒸汽机的广泛使用为标志的产业革命,释放出空前巨大的生产力,推动经济飞速发展。
产业革命期间,英国的技术革新还不止上述内容,其主要成就还涉及冶炼和交通运输业等领域。
表5-5   产业革命时期英国主要技术革新项目一览表
序号    年份        革新项目     发明制造者                 主要特征与效用
1     1733        飞梭织布机    凯伊               提高织布效率1倍,并促进了纺纱技术的革新
2     1764        珍妮纺纱机    哈格列夫斯         为手摇纺纱机,可同时纺出16-18根纱线,但
纱细易断
3     1768        水力纺纱机    阿克莱特           转动而不用人力,直接利用自然力——瀑布,
使纺纱成本大大降低,纺出的纱结实,但较粗。
1771年创办了第一家纺纱厂,开创了工厂制
4     1785        动力织布机    卡特赖特           使织布效率提高了40倍,1791年建立了第一
个使用该织布机的工厂
5     1765        单式蒸汽机    瓦特               研制改进了纽康门蒸汽抽水机,在此基础上制
成了第一台蒸汽机
6     1785        复式蒸汽机    瓦特               将单式运动变为双向运动,1784年建立了第
一个蒸汽机纺纱厂,随之蒸汽机被其他工业部
门广泛应用,大大提高了劳动生产率,后又传
到其他欧美各国
7     1783-1784   搅拌-碾压法   科特               可除去生铁中的炭素和杂质,炼出的熟铁大大
提高了锻铣效率,在同一时间内生铁淳朴提高
14倍
8     1807        汽轮         富尔顿(美国人)   1811年英国人仿制成功后,开始在内河和沿
海贸易中广泛使用,1819年,第一艘汽轮横
渡大西洋成功
9     1814        机车          史蒂文森          制造成第一辆机车,实现蒸汽机发动的铁路运
输,这种机车可带8节车厢,开始时时速为9
哩,后达29哩
10      1825        铁路          史蒂文森         建成第一条铁路,开创了“铁路时代”,到1850
年底,英国铁路全长达6500多哩,大大推动工
业经济的发展
资料来源:《各国技术经济比较》,第883页。
上述技术发明和应用,除个别项目之外,均为英国首创,在当时是世界上最先进和发达的。因为英国是工业技术的创新和应用方面居于世界领先地位,所以它率先进行了产业革命,并且很快成为“世界工厂”,这是水到渠成之事。
二、世界贸易中心
英国世界贸易中心的地位是以大力推行自由贸易政策和在世界贸易总额中长期位居第一为标志。
(一)大力推行自由贸易政策
产业革命使英国比其他欧美国家处于绝对优势的地位,因此它并不惧怕其他国家的产品竞争,而是担心这个“世界工厂”生产的大量工业产品没有国外市场或打不开销路,因此推行自由贸易政策刻不容缓。
如前所述,英国从关税保护转向自由贸易政策,是以取消关税保护、《谷物法》和《航海条例》为标志的。到19世纪40年代末,英国已取消了全部阻碍推行自由贸易政策的障碍。当时,英国首相皮尔在议会发表演说,力陈英国实行自由贸易政策所拥有的巨大优势。他强调说:“我们曲折深长的海岸线,同人口与领土之比较其他任何国家多长,这保证了我们的国家实力与海上霸权。铁和煤这工业神经,给我们很大的利益制胜对手国家;我们的资本已超过了我们所要用的数额。在发明方面,在工作方面,我们都不输给任何人。我们的民族性,我们生活所寄托的自由制度,我们思想与行动的自由,我们向外报道发明与进步的新闻自由——所有这各方面都使我们站在实行贸易自由交换国家的前面。像我们这样的国家还怕什么竞争吗?”这是当时英国迫切需要自由贸易,也是对此满怀信心的真实写照。
自19世纪中期后,英国成为世界上第一个自由贸易的国家。这样,英国可以用自己生
产的工业品交换世界上所需要的产品和原料。英国推行自由贸易政策的第一个重要步骤是,在1860年与法国签订了商务条约。该条约规定,英国对从法国进口的工业品全部免税,并降低了酒税;法国则对从英国进口的煤炭、钢铁和棉麻织物等减税;双方还将若干禁止输入的项目一概予以解除;此外,还附有最惠国待遇条款。
自由贸易对英国19世纪中期以后工业发展的新高潮起了巨大的推动作用。1865年,英国经济学家杰文斯在其发表的《煤的问题》一书中,对自由贸易给英国带来的好处,曾作了如下生动具体的描述:“建筑在煤产业基础上的自由贸易,曾使地球上不少地区自动向我们进贡。北美洲与俄罗斯平原是我们的麦田,芝加哥与敖德萨是我们的谷仓,加拿大与波罗的海沿岸是我们的森林;在澳大利亚还有我们的牧羊场;在南美洲有我们的放牛场。秘鲁送她的白银,黄金从加利福尼亚和澳大利亚流到伦敦;中国人替我们种茶,咖啡、糖与香料从东印度种植园送来,西班牙与法国是我们的葡萄园,地中海滨是我们的果园。我们的棉田以前在美国南部,如今已世界各地都是了。”
他的这番话无非是想说明,这时的英国处于无与伦比的优越地位,是世界贸易的中心。
(二)长期居于世界贸易第一大国地位
英国世界贸易中心的地位,不过是其“世界工厂”的延伸而已。
19世纪20年代,英国出口的工业品约占世界的一半,1860年前为2/5,直到20世纪初,英国在世界工业品出口的总值中仍占约1/3。
整个19世纪,英国在世界贸易总额中所占的比重,一直居于主导地位,大约为1/5左右,19世纪中期时达到最高点,为1/3,从一战前到20世纪30年代,约占1/6。
从19世纪末期到一战前,虽然英国在世界各国的对外贸易中仍居首位,但其贸易额在世界贸易总额中所占的比重则呈逐渐缩减之势,其主要原因是,其他国家特别是美国和德国的工业发展更迅速,其对外贸易同样也增长迅速,而且其工业品出口的增长超过了同期世界出口总额的增长,而英国工业品出口的增长则与世界出口总额的增长差不多是同步的,因此增长速度没有美德那么快,比较之下,英国呈下降趋势。
表5-6  1870-1913年英美德法在世界贸易总额所占份额(%)
国家    英国      美国      德国      法国
年份
1870         22         8         13       10
1880         20        11         11       11
1890         20        10         11        9
1900         19        12         13        9
1910         16        11         13        8
1913         15        11         13        8
资料来源:《欧美经济史》,第420页。
到1937年时,英国在世界贸易总额中所占份额为14.0%,比美国的12.9%略高一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