粮食安全农民增收:根本之计在于发展现代农业企业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5/01 06:43:45
发布时间:2010-03-19 16:12  文章来源:人民政协网  发 布:中国粮油网 作 者:顾磊
核心提示
随着中国经济开始进入城乡统筹发展的新阶段,农业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的战略地位正在被赋予新的内涵。
过去我们说农业是整个国民经济的基础,主要是说农业为整个社会提供基础农产品,也就是广义的粮食安全问题。但记者在全国两会前夕采访的农业专家们普遍认为,粮食安全问题的内涵已经发生变化,即从确保量的安全到提高质的安全。而这需要建设一个高度现代化的粮油加工业体系。
不仅如此,新时期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基础地位还表现为农村市场已经成为拉动内需的一个重要战场。而在未来20年,中国将迎来城镇化建设的高潮,这更被认为是中长期拉动中国经济持续发展的最主要动力之一。这两项任务的完成,都有赖于农民收入持续稳定的提高。
对此,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农村经济研究部一位负责人评论道:“发展现代粮油加工业和保证农民增收,应该说,是未来20年中国‘三农’工作的中心。”尤其农民增收,是保持中国农村社会稳定、农业繁荣发展的前提,因此也被认为是中国破解“三农”困局的突破口。
专家们认为,此前在建立农民增收机制的各种尝试中,都有一种错误的倾向,就是试图把农民收入与农业发展分割开来,把太多的注意力放在非农就业和财政反哺上。
“农民收入增长不应该是财富的转移,而应该考虑让农民更多地创造财富。也就是变‘输血’为‘造血’。”中国社科院农村发展研究所的一位负责人说,“我们需要探索一条农业现代化与农民收入增长互促共生的道路,这样才能确保农民收入增长是内生的、可持续的。”
在这一点上,不少农业专家告诉记者,确保粮食安全提高农民收入,根本之计在于农业现代化,而其突破口则是鼓励各种力量投资发展现代农业企业。
“两会”前夕,记者专程奔赴东北、河南、山东等农业大省,就发展现代农业企业保障粮食安全、农民增收的课题,进行了调研。
农民增收:不能仅靠输血
加速农民收入增长不可能、也不应该将基点放在政府的外部“输血”,而更应强调增强农业产业内生的“造血”功能,逐步形成基于市场化背景和多元化方式的农民增收常规性机制框架。
河南省漯河市郾城区裴城镇农民李耀辉,最近这阵子正忙着准备儿子的婚事,彩电、冰箱、手机、电脑……列列单子,要买的还真不少。
而记者在河南发现,和李耀辉一样敞开钱包采购的农民不在少数。商务部预计,2009年中国农村消费将达4万亿元,同比增长15.5%左右。
这是全年农村消费增速首次快于城市,被农业经济学家们称赞为“了不起的突破”。此前,农村市场发展滞后,消费不足的问题十分突出,并成为我国经济发展中的深层次矛盾和根本性问题。而现在,呈持续增长态势的中国农村消费市场,已成为我国扩大内需的新亮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也明显提高。
记者在基层发现,2009年农村消费的快速启动,首先是得益于农民收入的大幅增加。“2009年家里的喜事可不少,粮食卖了个好价钱,出去打工的儿子也挣了5000多元回来。”李耀辉说,“收入增加了,自然就敢花钱了。”
而收入增加的并不仅仅是李耀辉。农业部提供的统计数据显示,在受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农民工年初大量返乡、农产品价格波动较大的情况下,2009年农民人均纯收入仍然达到5153元,实际增长8.5%。
成绩虽然可喜,但是专家和基层的官员、农民都认为,建立一套农民收入稳定增长的机制已经是刻不容缓。正如来自河南省的人大代表、镇平县县长王书祥所说的,如果不多渠道增加农民收入,不仅整个“三农”问题难以突破、应对金融危机完成“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的3项任务成为无源之水,而且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国家战略也将受到拖累。
这个观点在全社会已形成共识。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提出了到2020年农民人均纯收入比2008年翻一番的目标,要求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速在今后10年间每年要达到6%以上。
“我们必须在前几年较高增长速度的基础上,千方百计促进今年农民收入持续较快增长,保持农民收入增长6%以上。”农业部一位官员告诉记者。
但这位官员也坦言,目前我国农业自身的落后状况以及充满变数的外部经济形势,使6%的农民增收任务显得异常艰巨。
近几年国家利用财力增长较快的时机,不断加大农业补贴力度,加快改善农村民生,这是农民收入加快增长的主要原因。
中央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提供的数据显示,2009年中央财政的支农资金达到了7161亿元,增加1200亿元。分析人士称,今年的支农投入或将超过1万亿元。而在2004年第一份中央一号文件出炉之时,中央财政对“三农”的投入仅为2626亿元。
尽管政府相关部门都表示,今后还要进一步加大对农民的转移支付力度。官员们透露:“由于多方面条件的限制,不能指望财政补贴无限制快速增长,尤其是要考虑财政收支风险,这种农民增收机制是难以长期持续的。”这种担心不是没有道理。专家们列举的一个风险是,巨额的支农资金中只有一小部分来自中央和省级财政,大头则需要基层财政提供配套资金。“地方财政状况可以说难堪重负,越是农业大县,财政状况越差,农业补贴越难兑现,这已经成为一个悖论。”一位就财政支农课题做过实证调研的专家说。
就此,复旦大学经济学院副教授、经济学系副主任高帆认为,加速农民收入增长不可能、也不应该将基点放在政府的外部“输血”,而更应强调增强农业产业内生的“造血”功能,逐步形成基于市场化背景和多元化方式的农民增收常规性机制框架。
河南省镇平县县长王书祥也认为:“在坚决执行中央的一系列强农惠农政策的同时,还要大力发展现代农业,挖掘农业内部的增收潜力,优化农业内部结构,大力发展高效特色农业;积极开展农产品精深加工,提高农产品附加值,延长农业产业链条,让农民获取更多的收入。”
粮食安全:确保数量提升质量
现阶段真正威胁中国粮食安全的不是总量不足,也不是依赖进口,而是农产品质量标准缺失,农产品质量安全事故频发,并制约了中国农产品的价值提升空间。
对于社会普遍关心的粮食安全问题,专家和农业官员们都普遍认为,在中长期内中国基本可以立足国内满足粮食供应。国家粮油信息中心和中国粮食行业协会的几位专家都对记者表示,只要保护好18亿亩耕地和水资源,各项激励措施到位,不发生全局性的自然灾害,粮食供应基本没问题,尤其是水稻、玉米、小麦这三大主粮作物。
“粮食安全这一概念的内涵应该拓展一下,重心应该从过去单一强调数量安全过渡到更重视质量安全。”中国粮食行业协会的一位负责人说。
2009年,中国的粮食产量实现连续6年大丰收,达10616亿斤,连续3年稳定在1万亿斤以上。农业部表示,今年中国粮食产量仍有望保持在1万亿斤以上。
一些专家们对中国粮食供应能力持怀疑态度,其主要依据是大豆无法实现自给自足。相关数据显示,2009年中国进口了4200多万吨国外大豆,创下历史新高。
大多数的官员和学者却不这么看。中央农村工作领导小组的负责人明确表示,大规模进口大豆是中国基于自身的资源禀赋主动采取的一项战略,而不是被动进行的。
商务部新闻发言人姚坚也表示:“从国外扩大大豆进口能够进一步缓解中国土地等资源的压力、成本的压力,支持中国企业的发展,提高国民的福利。”
说得具体一点,中国对于水稻、小麦、玉米、大豆等农产品的需求越来越大,而中国有限的水土资源并不足以生产足够的所有农产品。在这种情况下,把国内有限的耕地和水资源用于生产水稻、小麦、玉米等主粮作物,确保人民的口粮供应是中国粮食安全战略的必然选择。
而这必然导致大豆种植面积太小,不足以完全满足国内需求。在这种情况下,中国大量进口大豆也就是必然选择,也是一种理性选择。已经有专家测算,我国每年进口4000万吨大豆,相当于增加了3亿亩耕地。专家和官员们都提醒记者,真正值得注意的是,在粮食数量安全无虞的情况下,中国迫切需要发展现代粮食加工业,以便提高粮食质量安全。
一位农业研究机构的专家评论道:“农业产出的数量上升、质量下降,绝不能说是农业的进步。过去十多年延续的农业工作路线决定了农村工作的首要目标是保证粮食生产总量、维护社会稳定,其次才是发展农业、富裕中国农民。现在,一切都表明我们需要迫切地关注农业增长质量问题了,这应该也是执政党转变发展方式战略的重要一部分。”
我国近年来屡屡曝出的食品安全危机使得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这一任务迫在眉睫。2008年的“三聚氰胺事件”以及近日的海南“毒豇豆事件”正是植根于重数量不重质量的大环境之中。而事实上,农产品质量标准缺失,还大大限制了中国农产品的价值空间,使得中国农产品在国际市场上难以获得竞争力。
以中国粮食主产区黑龙江省为例,2009年该省粮食产量达到870.6亿斤,创下历史新高,但销价普遍低廉,很难转化为农民增收的来源。
记者在该省看到,粮食种植管理比较粗放,各地单纯追求高产,忽视质量,不同品种的水稻、大豆等混种、混收、混运,优质品种也不得不与普通大路货一样低价销售。
而专家告诉记者,在日本等发达国家,农民都是根据产品的最终用途确定农作物的品种,比如大豆品种就按照提取蛋白、榨油、做豆腐和纳豆以及发豆芽等不同用途分为很多品种。在龙头加工企业的组织协调下,日本农民可以根据终端产品的定位选用不同的种子、肥料和耕作方式,精心培育,并在种植、收割、存储等各个环节严格按照最终产品的质量标准来执行,以提高品质,保证安全。
因此,在龙头企业的带动下,日本农民根本不担心“卖粮难”的问题,也很少出现“谷贱伤农”的现象。
粮油加工:落后现状亟待改变
目前发达国家的加工业能使农产品增值2~4倍,而在中国,这个数字仅为1.1倍。这就意味着,如果中国能够达到发达国家农产品加工业的发展水平,每年能够创造1万亿元的农业新增产值。这些新创造的财富将使农民收入增长更有保障。
专家们普遍认为,要建立内生性的农民增收机制,以及建立粮食质量安全的保障机制,都迫切需要培育一系列的龙头农业企业,发展现代化的粮油精深加工产业体系。
只有培育一批龙头企业,才能够按照全产业链的现代农业模式组织生产,提高农业产值,带动农民增收,解放农村劳动力。此前,中国农业模式的一个弊病是种植和加工脱节:农民不了解市场需求,种植的不是适销对路的粮食;加工企业生产的产品没有差异化,消费者很难买到高质量的产品。
只有建立一个现代化的粮油精深加工产业体系,才能够培育一系列定位明确、品质可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中国农产品品牌,也才能把农业产业的价值链做得更大、更长,提高农业增值空间,提高农民务农收入。
但目前鲜有能够堪当此任的农业企业,更遑论一个完整的现代粮油加工产业体系。
以稻米加工业为例,中国粮食行业协会会长白美清提供的一组数据显示,目前中国稻米加工业发展滞后,严重缺乏大企业的支撑。据统计,2008年稻米加工入统企业7311个,大多数为中小企业。其中日处理100吨以下的5296个,占72.4%;日处理1000吨以上的大企业只有24个,仅占0.4%。
在东北某省,记者了解到,目前该省粮食精深加工的比重只有15%左右,中小加工企业遍及城乡,仅大米加工企业就有2600多家,但年加工水稻在2.5万吨以下的小企业占80%。
小企业主导的产业现状导致该省作为国内领先的商品粮产地,却没有一个具备国际竞争力的粮油品牌,大米和大豆严重低于日韩等国的同品质产品。
来自农业部的信息显示,目前发达国家的加工业能使农产品增值2~4倍,而在中国,这个数字仅为1.1倍。这就意味着,如果中国能够达到发达国家农产品加工业的发展水平,每年能够创造1万亿元的农业新增产值。这些新创造的财富将使农民收入增长更有保障。
因此,专家们建议,中国迫切需要以大型企业为龙头,产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大力发展综合性的精深加工项目,努力提高农产品附加值。
让白美清等农业专家们感到欣喜的是,一些中国粮油骨干企业都已经意识到其中的紧迫性和商业机会,纷纷加入了这一轮中国农业现代化的进程。
例如,记者在黑龙江省粮食局了解到,侨资企业益海嘉里集团早在2006年就斥资近亿元,开发了全球领先的稻米循环经济模式,并在佳木斯等地投入试运营。据悉,这种以“吃干榨尽”为主要特征的产业模式,稻壳用于发电,稻壳灰做成活性炭和白炭黑,将米糠炼油,糠粕用于饲料。这样的加工组合模式加上品牌价值,可使每吨水稻增值800多元。
“由于采用了订单农业的组织方式,增殖的利润大部分通过加价收购的形式传递给农民。应该说切实提高了农民的种粮收益,激发了农民的种粮的积极性。”黑龙江省粮食局的一位官员对记者说。
加大投资:应鼓励多种资本进入
“目前外商投资企业进入稻米加工业不多,所占比重在1%左右。总体来看,我国稻米的市场容量很大,需求很旺,现在稻米加工业的大型骨干企业还是凤毛麟角,仅处于发展初期;各种经济成分的企业都有发展的空间与良好的前景,关键在于要学会在竞争与合作中,逐步发展壮大。”白美清说。
农业专家和政府官员们都认为,政府应该出台更多的激励措施,鼓励各种所有制的资本进军现代农业。
“吸引包括外资、民营和国企在内的社会资本发展现代农业,这是我们最终要走的一条必由之路。”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农村经济部的一位官员对记者说。他认为,过去造成农村发展长期滞后的原因是农村的资本、人才等要素流失到城市和二、三产业,“现在已经到了扭转要素流向的时候了。”
比如,高盛等国外投行参与了国内的生猪养殖产业;今年1月底,农业大省河南成立了“河南农业开发产业投资基金”。河南省委、省政府希望借助这个平台吸引资金进入农业行业,促进整个河南省农业产业化发展和粮油加工产业升级调整。
这些迹象让业内专家在欣喜的同时,也引发了一些评论家关于粮食主权的担心。这些人士认为,不应该鼓励外资企业进入农产品加工行业,否则就有可能丧失粮食主权。
一个被不少评论人士广为引用的案例称,外资已经垄断了中国的大豆压榨行业。但这种说法立即被官员和专家们驳斥。国家发改委的一位官员提供了一组权威数据显示:2007年中国大豆压榨产能为7699.5万吨,内资大豆油脂加工企业产能为4920万吨,占全国的63.9%;实际大豆压榨量1768万吨,占全国的52.0%。从产能和实际压榨量来看,国内企业占据了绝对优势。因此不存在外资垄断的问题。
至于媒体频繁引用“97家企业中64家有外资背景”一说则被证实是误传。一位业内人士分析:“有外资背景和被外资控制是完全不同的两个概念。外资企业与国内企业通过贸易、技术、资金等方式进行合作是国家鼓励的一种做法,因此就说外资控制了中国大豆加工业,与事实不符,与国家政策相悖。而且数十家外资企业相互竞争,并不构成行业垄断。”
在稻米产业领域,中国粮食行业协会会长白美清提供的数据显示,2008年全系统稻谷加工产能为16065万吨,实际生产大米7421万吨。其中,民营企业产能、产量分别为13632万吨和4079万吨,所占比例为85%、85.3%;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产能产量分别为2247万吨和629.9万吨,占14%和13.2%。
“目前外商投资企业进入稻米加工业不多,所占比重在1%左右。总体来看,我国稻米的市场容量很大,需求很旺,现在稻米加工业的大型骨干企业还是凤毛麟角,仅处于发展初期;各种经济成分的企业都有发展的空间与良好的前景,关键在于要学会在竞争与合作中,逐步发展壮大。”白美清说。
益海嘉里集团的一位负责人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曾表示,“作为一家爱国的侨资企业,我们参与祖国的粮食行业,是出于产业报国的爱国之心、造福同胞的故土之情,而不完全是为了追求经济利益。只要能够推动中国从农业大国向农业强国转变,为广大的中国人民带来利益,为消费者带来高品质的产品、为农民增加收入、为粮食产业链上的每一个环节的参与者带来利益,我们愿意跟大家分享我们的经验和技术,包括我们的竞争对手。”
 
(责任编辑:许世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