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互联网面临五大拷问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9 17:53:53
2006对于中国互联网而言,有人听到掌声、喝彩,有人独自悄然落泪,更多人则跃跃欲试、满怀渴望。无数不安于现状的创业精英在互联网的角斗场中厮杀,张朝阳、丁磊、马化腾、李彦宏……下一个财富神话是否产生于这批创业精英之中?
回首网事十年,昔日瀛海威匆匆未留痕;也曾经,概念股血溅纳斯达克;而今朝,互联网仍是假假真真。值得庆幸的是,在这里确实有不少人白手起家扬名立万,在这里更多人志同道合相知相交。
撇开美国的Yahoo和Google,看看网易、腾讯今天的用户规模和商业成就,我们应该相信,中国也是互联网的一片神奇的土壤。但是,中国互联网其实正面临着更严峻的考问:向左走,向右走?没有人知道互联网明天将何去何从。
创业之路有多远?
中国互联网的年轮屈指可数,绝大多数渴望投身于这片土壤的人都会去温习这几段历史:2000年三大门户如何敲开华尔街的大门;互联网泡沫破灭后中国概念股怎样苦度寒冬;这两年Web2.0崛起又使VC和草根重新疯狂。
然后,有人感慨说:“没有技术、没有资金、甚至没有网民访问,中国的互联网公司这几年走得确实坎坷。”其实6年后的今天,像新浪、搜狐、网易那样,既能拷贝美国现成的门户模式又能拿到天使投资,最终在纳斯达克挂牌营业的中国互联网公司也数不出几个。而这几年死去的互联网公司则有上百个,从这个角度理解,王志东、张朝阳、丁磊第一波互联网创业先驱还是赶上了好时候。
每一个硬币都铸刻着两面不同的图案,可惜互联网记录的往往是少数人的传奇故事,于是更多的创业公司似流星划过长空,光芒一闪即逝。TOM在线CEO王雷雷曾经说过一句让笔者难以忘怀的话:“当年和我们一批出来创业的互联网公司,现在还活着的好像没几个了。”
乐观地说,无论是受人敬仰还是被人遗忘,没有他们就没有今天的中国互联网。而笔者却看到了悲观的一面:长江后浪推前浪,后浪反而死在沙滩上!国内模仿新浪、搜狐的网站至少死了十次,去年模仿Google、百度的网站也死了一大半,今年模仿YouTube的视频网站没有人相信能活着直播2008年奥运会。
他们会不会考虑先去学习门户的成功之处?“让他们栽跟斗去吧,没吃过的教训怎么会懂呢?”一位门户网站的朋友笑着回答。
诚然,80后的毛头小辈不屑于去理会创业的法则和融资的底线,期望以某一个天才创意再塑YouTube和MySpace的神话。于是乎,他们再度碰上了2000年第二波互联网创业者的困惑,学了网络技术、拿了风险投资,可网站的流量从何而来?
“如果网站的流量真的做起来了,广告商自然会找上门来的。”这是国内外众多互联网公司CEO们基本认可的“定律”。流量显然应该是网民带来的,而中国1.23亿网民似乎是奔着网站内容随意点击访问的。Web2.0网站如果考虑到这一点,就可能明白自己所面临的危机其实在于,他们所谓的“为网民提供服务和价值”并没有真正落到实处。
新浪和搜狐敢自居“新闻门户”,是因为它们以资讯内容做门户脊梁,依靠成百上千的网站编辑覆盖各个领域,整合了全中国几十份都市、娱乐、IT、财经类平面媒体的新闻资源。在此基础之上,“内容”转变成了用户认可的“价值”。
反观这两年的创业网站,鼓吹网民创造内容,却忽视了最关键的一点:呈布朗运动状态下的网民所原创的内容,并不能转换为“价值”,也不能带来长期的商业利益。在目前缺乏基础服务支持和大量用户积累的情况下,直接去提供商业化的服务,这无疑是一种缺乏理性的行为。
同质化时代争什么?
互联网能承载海量信息,并快速传播的特点,注定互联网是一种发挥社会影响力的平台。当然,这也为网站内容的同质化竞争埋下了“苦果”。很多人渐渐明白,想在现有门户的格局下再创办一家新闻资讯门户是何等困难,而想在Google和百度的阴影下分食“搜索蛋糕”也相当可怜。
难道说互联网的空间已趋于饱和?百度CEO李彦宏对此的评价恰恰相反,他在今年9月份的互联网大会上指出,“目前中国的互联网市场正处于初级阶段。”但是“很多人都扎堆做同一件事情是非常非常可怕的。”
言下之意,聪明人要么找个冷门的领域培育用户,要么在大家看好某种应用模式之前先下手为强。可这成百上千的互联网公司都看好什么呢?
其实在国内本土市场,像Yahoo、Google、eBay、Amazon这一级别的互联网巨鳄尚未成形,而类似于微软这种既有软件平台又有互联网野心的传统IT公司更没诞生,新浪、搜狐、网易、TOM、腾讯、百度等统统可以归为成长期的网站。它们仍在不断探索新的互联网应用模式,发现更多的商业机会,所以它们的市场动向也就是中国互联网的风向标。
更准确地说,2006年这支风向标瞄准了网络信息的源头——内容资源。随着这几年互联网版权越来越受到关注,传统的平面媒体不断捍卫自己的内容转载权,以及新闻转载的滞后性问题凸显,新闻资讯门户更着眼于培养自己的内容资源和渠道。2006年新浪、搜狐在经过半年多的博客“试点”之后,把传统的新闻频道都做了调整,更近距离地把草根的文化价值传递给广大网民。另一个佐证就是关于上海文广的视频授权之争。张朝阳继2008奥运竞标后再度拿下德国世界杯,新浪CEO曹国伟则大费周章赶在11月份与上海文广旗下东方卫视签订和娱乐节目的合约。
也许,视频内容随着网络带宽服务的提高而取代传统文字,成为网民的第一关注点正在演变成一种互联网的发展趋势。这一趋势自然也被一些敏锐的垂直类视频分享网站所觉察,在绝大多数视频网站仍在模仿YouTube的上传模式时,网络秀公司已经在11月下旬正式公布与台湾的歌手侯湘婷签约发行唱片,而其他Web2.0网站仍在靠“美女视频”骗取流量。
另一支风向标,在CNNIC多次公布的中国网民调查数据中大概可以找到影子:中国互联网普及率最高的两种应用,除了浏览信息就是相互通信。所以,电子邮箱和即时通信工具的市场前景也格外受到这些成长期网站的青睐,新浪、搜狐、网易、TOM等网站都积累数千万的免费邮箱用户,而腾讯的QQ用户已经占据了国内市场的八成左右。丁磊就曾经在2006年的某季度财报发布会上向笔者表示,“这一部分免费用户是一片很大的、 将来有待开发的商业空间。”
网络安全何时了?
关于网络安全,到今天已经不能简单划分为善恶两派在虚拟空间的一次博弈了。新的网络技术和商业利润不断驱使着越来越多人,利用他们掌握的强势技术和资源优势,对广大弱小而无知的网民进行有针对性的骚扰和“绑架”,堵塞用户的电子信箱,挟持网民的浏览器,甚至控制他们的上网习惯。
记得很多年前,笔者耳闻“黑客”大名便觉浑身热血沸腾,编个程序在局域网内冲破重重网关、肆意横行。在那个“大虾”与“菜鸟”的年代,黑客作为挑战微软等权威的虚拟游侠而受人尊重。
但如果游侠加入强盗的行列,变成所谓的“流氓”,受其害最大的还是广大无辜的网民。于是,今天我们看到一批批标榜打倒流氓软件的新势力正在崛起,以360安全卫士为核心的软件厂商结成了反恶意软件同盟,有些网友则自发组织了反流氓软件联盟。
明知道做流氓软件会遭人唾骂,为什么仍有那么多互联网新公司愿意加入并从事这份“肮脏的职业”呢?当流氓软件鼻祖周鸿站出来说要制止流氓软件的时候,为什么反而更多人质疑他的言行举止和炒作意图呢?第三方反流氓软件组织主张为民除害状告雅虎中国、中搜时,为什么互联网协会某负责人公开指责其行径可笑和荒唐呢?说穿了,都是商业利益在作祟!
国内互联网圈子里流传着一句笑话:“做企业软件的不如做共享软件的,做共享软件的不如做流氓软件的。”每个月花5万元就能带来20万的网站流量,而一个百万级别流量的网站就能到VC那里去骗取数百万美金的风险投资。至于反流氓软件的厂商和个人,在口水仗中间也没办法洁身自保、全身而退。
所以,即使互联网协会单方面公布了流氓软件的定义,杀毒软件厂商也没有迎头跟上。而最近反流氓软件起诉雅虎中国一案,一审败诉的判决更让很多人颇感惊讶和意外。
从一种恶意软件代码到今天臭名昭著的流氓软件,绝大部分人对它深恶痛绝,但真的让广大网民站出来指证,所有人都退缩了。结局显然难以接受,舆论站在网民这边,而流氓软件却躲到了法律那边。
“网络安全是一个永远无法解决的世纪难题,以前我们为病毒木马担心,后来大家埋怨垃圾邮件,现在被流氓软件搞得一上网就头疼。不知道明年还会出现什么新的网络安全挑战。”一位跟踪网络安全的媒体记者向笔者如此感慨。
其实,在西方电影中曾经阐释过这种困惑:世界每诞生一个正义的角色,必然在某个角落出现一个与之相反的邪恶势力。不同时间和空间都在演绎这样的故事,而且正义与邪恶有时候很难界定,譬如杀毒软件厂商并不针对流氓软件,而国内不少用户也认为,客户端的杀毒软件本身就是一个很大的网络安全隐患。
“本土化”门槛有多高?
不管是初出茅庐的创业草根,还是久经沙场的资本老手,笔者经常会在采访中询问他所理解的中国互联网“水有多深”,这个问题对于跨国互联网巨头而言就变成了“本土化”的门槛有多高?
有网友开玩笑地说:“去年你应该是问Yahoo,今年当然Google最有发言权。”
毋庸置疑,Yahoo在中国的这七年大概可以用灰色形容:2005年“本土派”3721的核心团队随着周鸿、齐向东自立门户“奇虎”,“亲美派”王怀南、潘茜等转投Google中国,剩下的残兵败将被阿里巴巴马云收编。
而以技术创新著称的Google在美国上市只一年,就超过了其他所有的互联网公司。但在2005年进入中国市场后,立刻背上了与Yahoo相同的宿命。2006年11月,肩负重担的Google大中华区总裁、销售业务总裁周韶宁突然辞职,不久Google亚太区市场总监王怀南也宣布离开“谷歌”。李开复博士带着两百多名研发工程师,却苦于缺乏实施“本土化”战略的市场和业务团队。
令人费解的是,Yahoo、Google能够占领欧美上百个国家和地区,但在中国却怎么找不到栖身之所?对于这些跨国的互联网巨头而言,在中国这片土壤上“本土化”至今仍是个谜。
当然,它们并不是没有尝试:直接设立分公司、间接收购本土公司、招聘本土管理团队组建分公司……这一切都失败了。张朝阳曾经告诉华尔街:“你们不懂中国市场”;李彦宏也告诉Google的技术天才:“百度最了解中国人的文化习惯”。
从局外人的角度看,Yahoo、Google没有合法的ISP牌照,不了解上网习惯对于中国老百姓的意义,也不知道大部分中国人容易被宣传口号、广告词所“诱导”,更不知道有一半以上的网民不知道Yahoo、Google的发音和拼写。
那为什么Google的本土团队走“本土化”道路仍然如此艰辛?“也许Google在中国网民心里永远是一个外国公司”;“也许Baidu的团队更中国化、发音和拼写更简单”;“也许老外在中国市场的水土不服周期远不止三年五年”……笔者在自己的QQ群里随便收集了一些普通网友的见解,听来倒是不无道理。
回到之前对中国互联网市场的定位,这片土壤仍是一个相当初级的幼小市场,10个人中只有1个人上网,100个上网的人中只有1个经常浏览英文网页,绝大多数人仍局限于点IE链接,挂QQ聊天。如果不了解这一点,那么老外永远都不能明白“张朝阳一张嘴胜过陈彤手下几百号编辑的枪”的道理。
互联网广告值多少?
言至此,笔者不禁冒出一个奇怪的想法:互联网有一天会不会殊途同归?如果大家都坐到了一条船上,那么这条巨轮可能就是广告。
譬如2000年,新浪、搜狐、网易相继跟随中华网在纳斯达克上市,之后的几年三大门户走了三条截然不同的道路,但2006年三大门户纷纷再次把目标锁定在了内容本身,并希望通过内容创造价值,价值最终转换为广告收益。
TOM在线和腾讯虽然2004年后来居上,但无限增值业务的盈利模式单一,迫使它们重新回到三大门户的起跑线,共同分食广告市场的利润,这一点从近期TOM聘请并提升一位网站总编为副总裁、腾讯大力挖取三大门户的编辑资源精心打造腾讯网等行动窥知一二。
“全球互联网的广告市场规模很大,国内门户网站所分到的只是蛋糕的屑末。Google的商业模式目前仅限于关键词广告,但是市值1500多亿美金仅次于微软,每年还保持几十亿美金盈收。在中国,央视的广告都超过50亿元,门户网站的广告价值肯定有待挖掘。”汉能投资的一位朋友私底下向笔者分析,与国际水平相比中国的在线广告相当廉价。
虽然新浪、搜狐和百度的广告价格高低不一,但很多互联网广告公司开的价格基本在0.5元/PV左右,至于Web2.0网站的流量则更低。相比较传统平面媒体和电视媒体而言,互联网平台具有更强的包容性,不同性别、年龄、专业和群体的网民都适合于网络广告的传播对象,这也意味着更多的广告商可以加入到这个舞台上来。
从国内网站广告被低估的现状来看,也说明网络营销在中国广告市场并未成熟。一方面,网民不相信网页两边的Flash窄告,也就达不到预期的传播效果;另一方面,广告主仍在为寻找精准营销的途径和模式而苦恼。
所以,前不久网站的流量价值也受到部分分析人士的质疑,产生了主动流量和被动流量之说。而在搜索行业,厂商所困扰的竞价排名问题也从2005年一直延续到了2006年。
那么互联网广告究竟可以值多少钱?也许这得考虑这个市场的规模大小,和用户的网上消费程度。作为广告商而言,有越多的广告展位和空间越好,这样便于推销自己的产品和服务;但是对于网站而言,寻找个性化的信息传播途径才能提高对网民和用户的影响力。
在广告这一点上,网民可能是最幸运的,继续按照自己的兴趣和习惯去做布朗运动吧。广告商和网站编辑会迎合你们的个性化和普遍性,提供更好的内容信息和应用服务,因为这是这个虚拟网络空间的第一法则:不能长期俘获用户的网站,绝不会是一个成功的网站。
链接:布朗运动
这是微小粒子表现出的一种无规则运动。苏格兰植物学家布朗1827年在显微镜下观察水中的花粉时首次发现的。在布朗运动发现后50年里,人们一直不了解这种运动的原因。直到1905年爱因斯坦发表了关于布朗运动理论的论文,才第一次明确解释了这种现象,同时这也成为分子运动论和统计力学发展的转折点。
布朗运动代表了一种随机涨落现象,它的理论在其他领域也有重要应用。所以在互联网领域,网民所呈现的布朗运动表明这些用户的访问点击是随机产生并无规律的,不会形成规模效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