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和塔始建于何时 - 钱塘丐叟的日志 - 网易博客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8 12:54:34

六和塔始建于何时

家谱文化 2010-02-25 21:39:45 阅读114 评论20 字号:大中

 

         应子根

            

文章要点:本文提出了六和塔始建于东晋太和三年,即公元368年,

为江南应氏始祖应詹的儿子因纪念父亲改葬钱塘赤水乡而建的问题。

            关键词:六和塔  始建   应詹   太和三年

  

           

 浮屠矗立俯江流,  暮色苍茫四望收。

落日背人沉野树,  晚潮催月上沙洲。

千家灯火城南寺,  数点帆归海外舟。

莫讶山僧苦留客,  有情江水也回头。

 

这是晚清民族英雄林则徐为杭嘉湖道署时咏六和塔的诗篇,写得大气磅礴,情景交融。读后谁不想一睹为幸、一登为快呢?

六和塔雄伟壮观,它高高地耸立在钱塘江畔的月轮山上。远远望去,霞光塔影,风姿绰约,名闻中外,成为杭州标志性的建筑。它多层密檐,全部为砖木结构。塔座占地1亩3分,塔身高度为59米89厘米。从外部看,它有十三层,里面却是两层为一级,实际塔内只有七级。每级中心都有小室,小室外面是廊道。级与级之间铺有螺旋形阶梯,盘旋上升,可直登顶层。塔内雕刻着花卉人物、鸟首虫鱼等各式图案,刻画精致,栩栩如生。塔外作八角形,腰檐层层支出,每层檐角上挂有铁马,风起时,琤琮有声,悦耳动听。整座塔造形优美,比例适度,为我国古代建筑艺术的杰作,尤其是在众多的古塔建筑中,可谓别出心裁,独树一帜。面对如此佳构,在登临远目之余,人们一定想了解:此塔建于何时?为何而建?

最早见于记载的是《咸淳临安志》。清雍正时李卫主修的《西湖志》在“六和塔”条目下转引的《咸淳临安志》曰:“即旧宁寿观。开宝三年(970),智觉禅师延寿始于钱氏南果园开山建塔,因即其地造寺以镇江潮。塔高九级,长五十余丈,内藏舍利,或时光明焕发,大江中舟人瞻见之。后废。绍兴十二年(1142)奉旨重造。二十六年(1156),僧智昙因故基成之,七层而止。”(见《西湖志》卷十一“寺观”)明田汝成《西湖游览志·浙江胜迹》记载更为详细:“六和塔,在月轮峰傍,宋开宝三年(970),智觉禅师建。”并说:“先是,梁开平五年(911),钱王于仁王废院得大钱,以为瑞应,因建大钱寺,设宝幢二座于寺门。入宋,寺废,禅师乃即钱寺南果园因建塔,以镇江潮。高九级,五十余丈,撑空兀突,跨陆俯川,海船夜泛者,以塔灯为指南焉。”从这些记载来看,一般认为:六和塔建于宋开平三年,即公元970年,为智觉禅师(字冲元,名延寿,吴越国忠懿王时为永明寺住持,著《宗镜录》一百卷,赐号“智觉禅师”。)在钱王寺废院即果园的基础上,“以镇江潮”的名义而兴建的。这种观点为当今很多介绍六和塔的文章所采信。

最近,我翻了翻2005年新修的《义乌应氏宗谱》,却意外地发现一篇《六

 

和塔史述》的短文,其文曰:

“应氏四十六世祖詹公,晋元帝间仕太子舍人,又复镇江南,敕封忠国武平王、观阳侯、镇南大将军。娶妻唐氏,诰封夫人。生西晋太康己酉(公元289年),卒东晋太和丁卯(公元367年),享年79岁。逝后安厝永康小河头(前山阳,亦称官田)。

詹公生二子,长曰玄,仕散骑侍郎兼御史大夫;次曰诞,仕六郡太守、龙骧将军。二子于太和三年(公元368年),将其父灵柩从永康官田转葬钱塘赤水乡,建六和塔,寓意“吉祥、如意、致和”,以祈镇一方风水,庇国泰民安,得太平和乐,即六和、太和之意。是为应氏始祖首建之塔。……”

( 摘自《姓氏志·应氏总谱》)

文中明确告知人们:六和塔始建于东晋太和三年,即公元368年,为移居江南应氏始祖应詹的两个儿子应玄、应诞因改葬父亲灵柩而在杭州赤水乡(今六和塔一带)所建的纪念塔。这就是说,北宋开宝三年(公元970年),吴越王命智觉禅师所建的六和塔只是原塔倒塌之后的重建之举。两者名称相同,命名的含意相同,显然,两者之间有着渊源关系。不过前者为纪念先祖,祈求吉祥;后者为镇江潮,以免灾难:建塔的出发点有所不同。这段出于永康《姓氏志》的记载,填补了六和塔宋代前的一段空白。现在浙江各地新修的应氏宗谱,除本文所引的《义乌应氏宗谱》外,如宁海梅林的《应氏宗谱》、永康芝英的《应氏宗谱》、缙云的《龙溪冠阳应氏志》等等,或引述原文,或重新编述,皆把它作为我江南应氏始祖的祖德宗功、应氏家族的历史荣耀而加以记载。

 

那么,事实的真相究竟如何?笔者加以考察后,以为:这种说法并非无风起浪、空穴来风。

首先,应詹是实有的进入史传的历史人物。考之《晋书》,有介绍应詹的传记。其简略如下:

应 詹,字思远,汝南南顿(今河南项城县)人,为三国时魏国名宦、诗人应璩之孙。以才艺文章名当世。初辟公府,为太子舍人。(东晋)元帝雅重其才,加散骑常侍,累官至光禄勋。后驸马都尉、征南大将军王敦叛,明帝以詹为都督前锋军事、平南将军。贼平,以功封观阳侯,都督江州诸军事,领江州刺史。以咸和六年(公元327年)卒,时年五十三(说明:其生卒年与《姓氏志》记载有所出入。按《晋书》,应詹公的生年当为咸宁元年,即公元275年。而《姓氏志》应詹公的生卒年是生西晋太康己酉年,即公元287年,卒东晋太和二年,即公元367年。有待考辨。),册赠镇南大将军、仪同三司、谥曰烈,祠以太牢。其子应玄、应诞的情况也附于传记后,曰:“子玄嗣,位至散骑侍郎。玄弟诞,有器干,历六郡太守、龙骧将军,追赠冀州刺史。”(皆见《晋书·应詹传》)

从《晋书》的介绍中,应詹为东晋朝廷之重臣,深为元帝、明帝所倚重。东晋时,北方大乱,应詹从晋元帝渡江而南,因军功治绩仕至镇南大将军,封观阳侯(族志有的称冠阳侯),因留家于婺,占籍永康,成为江南应氏之始祖。

其次,关于二子为其父詹公死后迁葬建塔之事,则更多地见之于各地的应氏宗谱之考证和记载。除上引的《姓氏志》记载外,还有如下的材料可以佐证:

一是后唐天成己丑(公元929年)状元(仕秘书省校书郎,迁考郎中、谏议大夫、中书舍人、兼翰林院学士,浙院应缓公之子,为缙云应氏65世祖)应昑

公在他的《应氏源流序》一文中说:

“……晋冠阳侯讳詹,又讳斌,字思远。西晋末,元帝大兴。庚辰,天下大

 

乱,公以义勇立功,授武功大夫,进授冠阳侯,督理南平、武陵、天门三郡军事,厥境独全。百姓感德而歌曰:‘岁寒不凋,孤境独守。拯我涂炭,惠隆丘阜。润同江海,恩犹父母。’东晋康帝建元初,加封天下兵马都元帅、忠国武平王。生太康十年(己酉),薨太和二年(丁卯),寿七旬有九,以明年戊辰葬于杭之赤水乡,建塔,号曰‘陆和’。令人司马郡王夫人李氏、杨氏、唐氏。唐氏生一子,讳元,拜驸马。东晋义熙九年,有功于国,加封节度行军司马、检校左散骑常侍、兼御史大夫,食邑五百户义乌县,遂家于婺州义乌官田,为官田第一世祖。……”       

(见《五云龙溪冠阳应氏宗谱·旧谱序跋》)

二是清嘉庆辛酉进士(公元1801年)、应氏第九十三世祖应文鸿公又进行多方考证后,认为:应詹公晋时敕封忠国武平王“冠阳侯”。生西晋太康己酉(公元287年),卒东晋太和二年丁卯(公元367年)于官田,翌年转葬钱塘赤水,建塔曰“六和”(见应子根《杭州六和塔溯源》)。

三是宁波的应氏宗谱叙应氏之源流说:

“应姓在历史中经历了3050余年,天下应姓一家人。公元前1050年,号仁寿讳韩即应姓始祖。周王朝灭商,封有功之臣,周武王四太子名姬达封为应侯。封土地(于)河南叶县平顶山一带。尔后立国为应国,并以国为姓,姬达改名应叔,字儒林。应国在历史上生存了350年,被楚国所灭。至晋元帝,应氏第46世孙应詹,字思远,河南南顿人,随元帝渡江南,因立功封为镇南大将军,观阳候忠国武平王。镇武林、南平、天门三郡,而后住家婺州永康官田(后称诸英、芝英)。自东晋元年(公元317年)至2006年,共1689年,在江南繁衍60多代子孙。应詹为南宗第一世,卒后葬钱塘赤水乡,建六和塔。有二子,长子应玄(元),次子应诞。长子留永康,子孙繁衍在江南各地。次子应诞留居江西宜黄,后代繁衍江西、福建等地。江南子孙除福建南平峡阳一支,从河南光州迁福建,不属应詹后裔外,其余汝南郡、汝南名门望族、观阳郡(淮阳部)、汝南堂均属其后。南方应姓主要集中于永康,迁居台州、仙居、宁海、奉化、宁波、鄞县、余姚、慈溪、东阳、浦江、温州、黄岩、绍兴、舟山(昌国)、衢州、处州等地。应氏名出文官武将,功绩不凡,赫赫有声。”(见应义植《蜜岩显爵应氏·888年尘封的记忆》)

等等。在这些或考证或转述的记载中,虽文字有详略不同(如对少子应诞的介绍,应昑公在《应氏源流序》一文中未曾论及,而《蜜岩显爵应氏宗谱》中介绍得比较详细),对一些地名的认定有差别(如对官田的认定,有的说是永康芝英,有的说是义乌官田等);但对应詹死后转葬钱塘赤水、建塔曰“六和”的事实却是一致肯定的。2007年1月23日,《金华日报》根据这些材料发表了《六和塔建造时间推前600年》一文,在社会上引起很大反响。

因此,应氏后裔认为:六和塔当为应氏先祖创建。但此观点未见于正史记载,其他野史及笔记小说也尚未发现可佐证之资料。今借此机会提出此问题,一是把我们所掌握的情况公之于众,敬请各位专家学者批评指正;二是抛砖引玉,如能引起大家重视,深入研究,搞清六和塔的来龙去脉,正本清源,则功莫大焉。

 

 参考文献:

      1、《晋书》(唐房玄龄等撰   中华书局)

2、《西湖志》(清李卫修  杭州出版社 )

3、《西湖游览志》(明田汝成辑撰 上海古籍出版社)

4、《义乌应氏宗谱》2005年11月 《义乌应氏宗谱》编辑部编撰)

5、《龙溪冠阳应氏志》1998年11月  缙云县龙溪冠阳应氏宗谱重修理事会编)

六和塔始建于何时 - 钱塘丐叟的日志 - 网易博客 何时卖出股票 - XIAO-YU的日志 - 网易博客 香港何时能进入中国 - 梁文道的日志 - 网易博客 武器竞赛何时了? - 廖新波的日志 - 网易博客 引用 六言、六是、六练、六为、六利、六乐 - 喜洋洋的日志 - 网易博客 引用 六言、六是、六练、六为、六利、六乐 - 飘叶的日志 - 网易博客 无心的教育 - 于坚的日志 - 网易博客 问天何时老,问情何时绝…【情感图文】 - 無為居士的日志 - 网易博客 生日测试你的另一半何时出现 - Isis.oО 的日志 - 网易博客 胡耀邦的遗愿何时能实现 - 谷子高粱的日志 - 网易博客 牛刀:中国白领的资产何时蒸发? - 牛刀的日志 - 网易博客 人生六点启示 - 夜色美丽的日志 - 网易博客 引用 评课“六忌” - wang-hengjin的日志 - 网易博客 宝兰色网页(六) - 博元的日志 - 网易博客 倪赞《六君子图》赏析 - 堰逸轩主的日志 - 网易博客 沁人心脾.溪流(六) - 香儿的日志 - 网易博客 (六)煎熬 - 1949ncxn的日志 - 网易博客 智者六原则 - 1949ncxn的日志 - 网易博客 伤感音乐(六) - 乘成的日志 - 网易博客 六千年酒文化 - 沧海一粟的日志 - 网易博客 《何时与你牵手长相依》(音画) - 飞过红尘的日志 - 网易博客 人在何时最明白 - 独立寒秋的日志 - 网易博客 何时与你牵手长相依 - luohe.2006的日志 - 网易博客 日本侵华战争史究竟始于何时? - 石學峰的日志 - 网易博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