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独一无二的渔村 峻巴村生活娱乐皆与打鱼有关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5/10 02:54:28
    峻巴村的人们世世代代以打鱼为生,他们的生产、副业和生活,几乎都围绕着打鱼来进行,甚至连他们的娱乐活动也与打鱼有关。
 
  西藏有很多河流湖泊,鱼类资源也十分丰富,但大多数藏族人是不吃鱼的,这主要是受传统观念的影响。在藏传佛教中有一系列的龙神,而在苯教经典的记载中,龙神泛指鱼类,这就是西藏人不吃鱼的主要原因。因此,长期以来,西藏的渔业并不发达。但也有例外。生活在拉萨河下游峻巴村里的人们,不仅吃鱼,而且世世代代以打鱼为生。峻巴村是全藏区独一无二的渔村。
  

  顺着拉萨城到贡嘎机场的柏油公路来到拉萨河下游的一个小渡口,这是去峻巴村最近的渡口,黄昏时,一辆手扶拖拉机拉着几只牛皮船向渡口驶来,他们是峻巴村打鱼归来的村民,要在这里过河回村。

  这条船的驱动系统是用手扶拖拉机改装的,这是峻巴村里惟一的一条机动船,归集体所有,村里的孩子们到曲水县小学读书、村民们外出办事、运载货物,全靠这条船。因为峻巴村所在的拉萨河南岸,被群山环绕无路可走,所以,通常情况下,每天早晨都由这条船把村里的手扶拖拉机和牛皮船运到北岸,再用手扶拖拉机,沿着公路把牛皮船运到上游十几公里的地方,人们在那里顺河而下,下网打鱼。到了下游把鱼卖掉,再用手扶拖拉机把牛皮筏子和打鱼人运回渡口,村里的这条机动船,每天都准时到渡口来接打鱼人回村。

  每渡一只牛皮船,打鱼人要向村里交两块钱运费,有些村民为了省钱,就自己划着牛皮船回村。在水流湍急的河面上划船是十分危险的,稍有不慎就会船翻人亡。峻巴人对这一带的河面非常熟悉,他们从北岸划船回村,总是借助这道回流的漩涡,顺势向南岸靠拢。

  西藏很多地区的人们,都过着自给自足的生活。牧区以放牧为主,农区则以半农半牧为主,自然环境决定了人们的生存方式。其实只要看一下峻巴村周围的自然环境,就知道这里的人们为什么世世代代以打鱼为生。

  峻巴村坐落在拉萨河南岸的一处山坳里,离拉萨城四十多公里,顺河而下,七、八公里处就是雅鲁藏布江。这里三面环山,一面靠水。村庄所在的岸边,只有很少的可耕田。环抱着峻巴村的这些大山,层层叠叠,云雾缭绕,寸草不长,山下没有道路,山顶终年积雪。拉萨河上的水路,是峻巴村与外界的惟一通道。


  峻巴村住着82户人家,371口人。这些人家中只要有男人,就会有牛皮船,因为打鱼全部是男人们的事情。峻巴村一共有60多只牛皮船。这些船既是交通工具,又是生产工具。

  峻巴村的人们世世代代以打鱼为生,他们的生产、副业和生活,几乎都围绕着打鱼来进行,甚至连他们的娱乐活动也与打鱼有关。村里的男人们都会跳一种“果子舞”,藏语中的“果”就是船的意思,“果子舞”也就是船舞,作为全藏区唯一的渔村,这种负船而跳的果子舞也算得上峻巴村里独有的民间舞蹈。

  这个打青稞的场院,是村子里最开阔的一片空地,也是村民娱乐活动的主要场所。过去,峻巴人每年只跳两次果子舞。一次是在藏历三月开网的时候,打鱼的人们背着牛皮船聚集在这里跳舞,作为下河打鱼的开网仪式。第二次是在夏天雨季河水看涨的时候,人们要来这里跳果子舞,祈求水神保佑他们打鱼顺利,平安无事。但现在,如果有游人光临,或是县里的参观团来村里考察,只要不是渔忙和农忙的时候,他们也会即兴表演一场。

  西藏的民间舞蹈,都是从劳动中演化而来的,主要以“圈舞”为特征,就是跳舞的人站成一圈,用脚踏地为节,边歌边舞。峻巴果子舞的形式与藏区大部分民间舞蹈基本相同,独到之处就在于跳舞的人个个都背着又大又重的牛皮船,由三个领唱的人引吭高歌,其他人站成一圈顿地舞船,使船桨撞击船帮,发出有节奏的声响,此起彼伏,非常好听。跳舞的人可多可少,一般由十几个人组成,他们人人既能歌善舞,又都是打鱼的好手。一只牛皮船的重量大约有25公斤左右,身负这样重的牛皮船,他们仍能载歌载舞,说唱自如。 

  2000年夏天,峻巴村经历了一个漫长的阴雨季节,暴雨连续下了两个多星期,河水看涨,河面一度宽达500多米。这时,人们已经无法下河打鱼。河里涨水,青稞抽穂,这正是渔闲和农闲的时候,但峻巴人不会闲着,他们总是利用这段空闲时间搞一些副业,而峻巴人最拿手的活儿,要算制作牛皮船。

  每逢村里做船都少不了村长普布。敲打皮子的中年男子是峻巴村里有名的皮匠白朗,凭着祖传制作皮具的手艺,他常年在家制作背包、马包、马龙套等皮具,做好的成品全都送到拉萨去卖。

  牛皮船是藏区最古老的一种水上交通工具,西藏各地都可以见到,由于它简单、方便、实用,所以一直沿用至今。

  牛皮船看上去很简单,但制作过程却很麻烦,这是一项技术活,并且需要几个人共同合作才能完成。制作一只船,需要四张牛皮,而且必须是公牛皮。人们把新鲜的牛皮事先放在水里浸泡几日,褪毛后才能使用。制作时,先要将四张牛皮用牦牛绳缝合在一起,缝制的过程既要仔细认真,又要迅速快捷。如果缝合不好,就会影响船的寿命,如果缝得太慢,牛皮一干就无法插针。

  做船的人们缝制好牛皮,扎起了船口,下一步就是把龙骨撑进船里。一只船,需要三长、八短十一根龙骨。一只牛皮船质量好坏龙骨是关键,而龙骨的大小、长短,要根据四张牛皮的大小、长短来确定。龙骨过长,会把牛皮撑破,短了,船体就会松动。牛皮船撑好龙骨之后,一定要在船里涂上一层菜籽油,这也是制作牛皮船的最后一道工序。

  通常情况下,牛皮船的使用寿命,取决于主人对船的保养情况,一只牛皮船如果保养得好,可以使用三到五年,否则用不了一年船底就会烂掉。而保护牛皮船最好的办法,一是及时晾晒,二是使用过程中,要经常在牛皮接缝处涂上些菜子油,因为经过这些菜籽油的浸润,牛皮船会变得更加柔韧耐用。  

  峻巴村里制作牛皮船的,一般都是有经验的老人。边巴今年七十多岁了,他是村里做船的领头师傅。每只牛皮船所用的“龙骨”,都由他亲手制作。“龙骨”就是撑在牛皮船内的木头支架,材料通常采用耐湿而有韧性的柳木。边巴只是用眼看一下牛皮,就知道该用多长的龙骨,根本不需要尺子量,肯定合适。

  按照村里的规矩,无论谁家做船,左邻右舍都要赶来帮工,对于这些帮工的人,主人不用付任何酬劳,只需提供足够的青稞酒便可以了。喝青稞酒也是有规矩的,无论做船的人有多少,酒杯大家共用,但为表示对领头师傅的尊敬,主人要为他单独准备一个酒杯。

  峻巴人制作的牛皮船,除了供他们自己使用之外,还向邻村出售,每只船卖1200元。卖船得来的钱除去材料费和人工费,剩余部分留在村里作公积金。他们做的船以经久耐用而闻名整个曲水。

  在皮匠白朗的家里,他的妻子边巴卓玛捻羊毛,女儿次珍拉姆织地毯,因为白朗没有儿子,所以家中无人下河打鱼。女儿次珍拉姆,是村长家未过门的儿媳妇。捻羊毛、织地毯、制作皮具这些传统的副业,现在是白朗家里的主要经济来源。

  仓觉家也是村里少数几个无人打鱼的家庭之一。仓觉有两个女儿一个儿子,她的丈夫前些年去世了,儿子和小女儿年龄尚小还在读书,但仓觉的家里,日子却过得相当富裕,这全靠她和大女儿益西卓玛织藏被的收入。峻巴村里有许多人家都织藏被,织好的藏被,村里定期派人送往拉萨的八廓街,卖给那里的摊贩。仓觉家织藏被都选用上等的羊毛,织得又细又密,所以深得商人们的青睐,经常有人亲自到她家里来订货,织多少,要多少。

  仓觉家里这两台织藏被的机器,是她丈夫生前亲手做的,虽然很原始,但却非常好用,两个女儿每人一台。去年,仓觉的小女儿益西拉姆考上拉萨的一所中专学校,这样,织藏被的重任就落在了大女儿益西卓玛的身上。为供弟弟、妹妹上学读书,益西卓玛年近三十尚未出嫁。

  峻巴村的人非常勤劳,男女老少,没有闲人。全曲水县有114个自然村,它们当中,峻巴村是最富裕的,这真的应了西藏人的一句谚语,勤劳必有所报。    

*****************************************************************************

北京于小星信息咨询部提供以下签约服务: 

受托对各类信息开展搜集、加工、整理,提供方案、策略、建议、规划或措施。参谋、磋商、评议、会诊或顾问投资行为的可行性;大型会议文档及档案整理;科技成果密级评价;受托为外地客户在北京筹办大型新闻发布会,产品推介会和相关推广工作。受托在北京代办各项合法事宜。

地址:北京朝阳区麦子店街14-7-001    邮政编码/PC:100026   电话/Tel:13801068992                电子信箱/E-mail:bjyuxxzxb@sina.com

*******************************************************************************